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知道怎样去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知道怎样去爱》读后感10篇

2018-02-22 21:3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知道怎样去爱》读后感10篇

  《我知道怎样去爱》是一本由(俄罗斯)阿赫玛托娃著作,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3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知道怎样去爱》读后感(一):“哀泣的缪斯”

  几乎所有的中国诗人喜爱甚至崇拜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阿赫玛托娃也不例外,但与茨维塔耶娃相比,阿赫玛托娃似乎并非胜在诗艺上,而人们往往更看重她的人,一个极为美丽女子,已有许多画家为她画过像了,一个美到极至的女子,和她相比,茨维塔耶娃则并不重在外表的美,相对来说茨娃的像貌太普通了,且不事修饰,大约生活的困窘让她无以为顾。

  这本书的扉页上阿赫玛托娃也十分优雅美丽,高贵从容,而阿娃是诗人伊沙最喜爱的诗人,自然对此书倾注了不少心血,所以当我把这本书带给一位诗坛内行人看了以后,马上就赞叹说译得不错,白银时代的伟大诗人不少,诗作也不少,可是却没有一个合格的译本,不能不说是国内文学和翻译界的一大憾事。伊沙先生的译笔相对来说就是可圈可点的了,译笔的现代风格以及字里行间那种专属于阿娃的崇高微妙,那善写苦难的诗笔与充满爱与怜悯的心灵,诸如“温柔的缪斯”可能会比“哭泣的缪斯”更让人觉得代表了阿娃的形象,那种对磨难际遇的隐忍,那“暗自燃烧的命运”。

  有一次读到帕斯捷尔纳克的妻子眼里的阿娃印象,说她在生活中显得非常冷漠,于是她问阿娃为什么会这样,阿娃说她生活中的大部分激情都献给了诗了。但我并不认为阿娃的生活是没有激情的,她深深知道应当怎样去爱,她只是不喜欢表现出现强烈感伤,当她写“我柔软的体形那么轻盈苗条”时,显得和普通女子一样自恋,“温柔且永远安静”才是她真正的内心。阿娃大约是比茨娃更懂爱的女子,诗人张枣就曾说,茨娃只是爱上了爱情,所以她只是一味地追逐恋爱感受,而并非一定要固定地去爱一个人,而有一类人则并非爱上爱情,她是真正爱上某个人了,她爱的是某个人本身。阿娃的身世与际遇与茨娃一样悲惨,但都有相同精神力量去克服它们,只是茨娃最后的际遇让人无法接受,她算是活活饿死的吧,虽然名义上是自杀,我相信她只要有可能活下去就不会自杀。我曾把她比作一头奶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而阿娃的性格没有那么多的火热激情,她隐忍而安静,深爱着她的祖国,一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愿意离开。她的心灵就象她诗中所说的象一口深井,深处留着美妙记忆,她与茨娃的友谊也很引人注目,用她的诗说是“那么多年用高尚照料的幸福”,我想真正的女诗人的之间的友谊就是这样的,亲人一般,互相同情和深爱着,惺惺相惜,只是茨维塔耶娃是热情如火的性格,所以她献给阿娃的诗要更多更有激情一些。她们的共同点是对缪斯永远的痴情与坚守。

  阿娃是几位诗人里活得最久的,所以她一一目睹了最亲爱的同道者们的死,并给每个人的去逝献诗,她说帕斯捷尔纳克的去世是“无与伦比声音的中断”,而星球也“托举起谦卑名字,在大地上。”她始终坚强地活着,承受着一切苦难,她以为最动听的声音是沉默,这里隐含着多少哀痛,她把自己和曼德里施塔姆说成是“我们两个罪人”,而阿特巴萨尔则被第一位诗人赞美,主要是被“你”-曼德里施塔姆。

  《我知道怎样去爱》读后感(二):黑暗中的玫瑰

  如果把世界文学比作大洋,则俄罗斯文学是注入大海的最为宽阔和凶猛的一条河流。如果把世界文学比作地质板块,则俄罗斯文学是崇山峻岭最多的一片大陆。俄罗斯不只拥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大师,更拥有享誉世界的女诗人,她们是洛赫维茨卡娅、吉皮乌斯、巴尔诺克、茨维塔耶娃和阿赫玛托娃。在这些女诗人中,我最喜欢茨维塔耶娃和阿赫玛托娃,如果说前者是炙热的火焰,则后者是孤独月亮我喜欢前者少女般的炽热,更喜欢后者母亲般的痛楚苍凉

  诗人伊沙与其妻老G重译了阿赫玛托娃的诗,名之曰《我知道怎样去爱》,我很想一看。实际上,我早先是读过不少阿赫玛托娃诗歌的,译者的水准参差不齐可惜,我不懂俄文,所以无法对翻译作出客观评价,只能纯粹从汉语角度做出评判。伊莎夫妇本身是诗人,则翻译域外诗人的作品大概另有衷肠吧,因而是值得看看的。

  阿赫玛托娃被称为俄罗斯文学的月亮,然而她并非一轮皎洁的圆月,也不是一弯清朗的银月;她是半边孤独的,带着忧郁不安,充满苦涩气息的月亮,这轮月亮下既没有安静的大海,也没有甜睡的少女,只有一片幽暗的大地。大地如同累累坟茔,她是这坟茔上的流萤。她的诗歌是光,是沙,是风,是夜晚的玫瑰,在黑黝黝的浓得化不开的黑暗中绽开层层花瓣,企图用一缕香气抵消重重压下来的黑暗力量。

  伊沙夫妇的译诗中有不少可称道的地方,比如《胜利》这篇:

  越过码头,第一座灯塔燃烧着——

  大海游骑兵的先锋;

  水手哭了然后露出他的头;

  他与前后左右的死亡相伴航行

  在海里,凶险万状

  通过我们的门,伟大的胜利停了下来……

  但是我们如何赞颂她的来临呢?

  让妇女孩子们举得更高!他们是受过祝福

  用亿万条生命的死亡

  如此便是最尊重的死亡。

  这首诗写于1943年至1945年期间,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阿赫玛托娃在这首诗中寄寓了对战争理解。战争是什么?战争不是荣誉、勋章、英雄、胜利……战争只是杀人。这首诗固然有能够被主流接受的积极因素,然而深层来看,其中更多的是私密化的体验,其中有着动人心魂的东西。她绝非一些字母的堆叠,也不是感情的宣泄,这里面有生命体验的复杂成分

  二战前后的俄罗斯和中国一样,走过很长的一段弯路。在这条弯道上,人类一度丧失了理性,被狂热所主宰。在狂热之下,是知识分子的血在流淌。诗人不仅仅要动笔,更要做出自己的姿态。针对苏联时期斯大林主义所造成的伤害,阿赫玛托娃曾写了《安魂曲》。在政治高压和迫害下,最先遭受苦役、流放、死亡的肯定是诗人。阿赫玛托娃的丈夫古米廖夫曾被污蔑,最终被政府枪决,就连当时最受尊重的革命作家高尔基也未能保住他。古米廖夫的死使得阿赫玛托娃陷入了更加孤绝的境地,加之后来她的儿子多次被构陷入狱,她的诗歌就拥有了更加令人不安现实因素。

  在二十世纪人性最为疯狂时候,那片大陆上人头滚滚坠地,在“革命”的名义之下,一批又一批知识分子被拉出来“陪斩”。在恐怖的气息之下,阿赫玛托娃那些充满象征主义味道的诗歌显得弥足珍贵

  尽管阿赫玛托娃的不少诗歌读起来很难懂,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去体味,然而却并非没有门径。一旦推开诗歌之门,就像站在电闪雷鸣的雨夜,声声巨雷入耳,一道又一道闪电入眼,难以平了心境

  与我早先读过的译诗相比,伊沙夫妇所译诗作脱离了语义的含混,大概更加纯粹些,至少在汉语美学上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也许,这对理解阿赫玛托娃的诗歌是一种帮助吧。

  《我知道怎样去爱》读后感(三):诗歌的神奇力量

  阿赫玛托娃是我非常迷恋的几位俄罗斯女诗人之一,她说对于自由、对于爱情、对于美好都不惜以生命的热度加以歌咏的自由歌者,在那个“白银时代”她刺破了暴力血腥而纷乱的世界,从众多的优秀而伟大的文学光芒中欣欣而来,虽然时代的悲悯更多地侵染了她的生命,尽管对于生命理性和身体理性的守候在她的表达中我们能深刻地感知或瞬间地捕捉,但是那种在诗歌中不无不在的深沉与生俱来的,即使面对死亡也毫无畏惧的品质依旧令人着迷。

  相信不同成长阶段阅读阿赫玛托娃的作品,都会生发各种不同的无法言说的生命启迪。因为阅读她的诗集《我知道怎样去爱》的过程中,我的心时而会像夏日窗外的树叶一样热烈伸展得不知所措,时而又会像秋天夜晚的湖水一样沉静安然。它们在我的心底投下了一道又一道异域风景,它们不仅属于春天的莫斯科,丁香花的花香四溢,也属于开始新生活里善良的人们,百合花簇拥的生命韵律起伏。

  “野蜂蜜像自由

  尘埃——像一线阳光

  像百叶窗——一张年轻女佣的嘴

  黄金——像虚无

  木犀草的花闻起来像水

  像一只苹果——爱”

  在那片充满了苦难的俄罗斯大地之上,对自由的渴望抗争在一位普通的纤纤女性喉咙中被大声吼出,“这是一种超越了所有现实的不完满、厄运、偏激、障碍的力量”,于是野蜂蜜唤醒了自由,尘埃也便成为了一缕葆有了生命的无限热度,于是一个又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人们,那早已枯萎的意志也获得某些滋润

  我们无法从一位俄罗斯女性诗人的诗歌品质中,更多地体会到俄罗斯民族命运本质,但是透过那些歌咏,透过那些被小心地安置于隐忍而疼痛的诗行中真实,我们可以真切地触摸到永远闪耀于俄罗斯的精神史上,顽强而深重的圣徒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质。

  “我饮下一杯香气弥漫的酒,又幸福又平静

  然后我的心开始畏缩,仿佛陷于痛苦之中

  于是这面色苍白花儿点了点它们的头

  然后我再一次梦想遥远的自由

  来自我和你在一起的那片国土”

  这位赤诚的俄罗斯女性,“旋转在苍穹的波浪之上/掠过高山海洋”,载着她那“嘹亮的诗歌/飞翔、飞翔,像一只鸽子/去告诉每一个倾听者/那漫长等待的时间过后/如今幸存并呼吸的人们在你的祖国仅仅相依”,做为幸存者,做为心甘情愿被她诗歌气息所迷惑的我,仍然无法拒绝她这份深沉的民族精神的感召。

  ……那种感觉逝去很多年了,如今再读我依旧无法抑制我的热爱,似乎她依旧生活在某一处,以自己的方式和我们一起迎接着世界的黎明,也以自己的方式和我们一起表达着对于自己的国家以及自己的民族的热爱,我相信这些都是诗歌的神奇力量使然。

  《我知道怎样去爱》读后感(四):诗心不死,诗魂依在

  死亡是一个故事,只不过被讲了两次

  大学时一同学特别喜欢诗歌,总会黑板上板书不少诗句期待同好者前来。可是理工科的课室,诗歌这样阳春白雪事物注定曲高和寡,应者廖廖。工作后,曾在网上逛过一些论坛,那时因为原创文学部分,也慢慢接触到一些写诗的网友和他们常去的地方,比如诗中国、诗故乡、读书生活等等。后来有些地方也陆续出了一些网络诗刊或者也凑分子出过诗歌杂志,再后来许多又都沉寂下去了,诗刊停刊,诗人不写诗,论坛关闭。现在来看,写诗在如今这个追求权势利益的快餐时代里,多少也有些不和时宜,变得更加退缩。而读诗,更是惭渐消弥。N年前一位写诗的朋友在她的日记里说,有一次她和朋友一起坐车出游,随身带了一本诗集(是哪位诗人的不记得了),她在车里大声朗读某人诗句,而她的朋友在旁边不断踩她,打击她,干扰她,让她很生气。多年后的今天,这位朋友早已嫁为人妇,只是不知她现在还读诗写诗么。能大声说自己喜欢诗,爱读诗,爱写诗的人太少了,我想即便喜欢的怕也只能低低在心里回一句,还行吧。

  想想最近几年,只读过赫塔·米勒的诗集《托着摩卡杯的苍白男人》,拼贴般的文字碎片化的诗句,再加上政治寓意,实在难以理解。再就是维斯拉瓦·辛波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谜》,并非为诗而来,则是万物静默如谜,这几个字着实让人喜欢。果然抛开政治,纯粹读诗灵性许多,诗句也美丽优雅。而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的这本诗集《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则以满腔饱满爱意和滚荡的字眼打动了我。

  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触摸天堂的火焰”是阿赫玛托娃前期(1904-1925)的作品,春夏之际,枝头鲜绿,草色清新满眼皆是欢欣与希望。目之触及是爱情的甜蜜家庭婚姻生活的琐碎幸福与感悟。第二卷“去活”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也是最有价值和触人心神的一部分。1921年8月,丈夫古米廖夫被苏联当局以“反革命阴谋罪”处诀。此后接近二十年的时间,她的诗歌如同战歌,悲伤而激昂,一句句铿锵有力。与早期诗歌比起来,视野更为宽泛,着力点也更准确和一针见血。她在诗里怀念老友,在诗里赞美意志、自由与力量,也书写灾难、沦陷与宣判,更表达自己冷眼旁观的不屈灵魂与吹响战斗的号角的坚决

  “听着,我在警告你

  我活着就是为了最后时刻的来临。

  不像一只燕子,也不像一棵枫树,

  不像一根芦苇,也不像一颗星辰

  不像春水

  也不像钟声。。。。

  我会报答麻烦的人类

  我也不会再度惹恼他们的美梦

  用我不知足的悲叹。”

  “我们的冬青树和美丽的手艺

  还在,来自世界的黎明。。。。。。

  与它同在-----没有一盏灯的世界的启蒙。

  但一个游吟诗人还没有说出过这句话:

  没有智慧,就没有老人,

  死亡是一个故事,只不过被讲了两次。”

  “去活。。。。。。

  去活-----如果身处自由,

  去死-----就像回到家里,

  沃尔科夫田野上,

  稻草一片金黄。”

  第三卷“我渴望玫瑰”写于1950-1966期间,这一期间的诗其实是有些“谄媚”性质的。1950年,为了使自己被捕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儿子获释而写过颂扬共产主义与苏联当局的诗;第四卷“安魂曲”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长诗,写于1935年至1941年儿子因不承认父亲有所谓的“历史问题”而被捕和迫害之时,此长诗又名《挽歌》。

  读阿赫玛托娃诗歌集,就像再次经历人生的春夏秋冬。即便如今写诗读诗的人少了,但是相信诗心不死,诗魂依在。

  “现在无人愿听诗歌,

  被预言的漫长日子来了又去。

  世界已无更多的奇迹。不要打破

  我的心灵、诗歌,但还是存在:你是这最后一个。”

  《我知道怎样去爱》读后感(五):诗人之心

  曾经在一篇高晓松接受的访谈中读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句子:一个人的生活不应该只有当下,还应该有诗歌和远方。这个句子如同不断振动的钟表一样敲打着我的心灵。但是我想在现在,仍然能够被这样的句子所打动的人恐怕都不多了。《中国青年报》最近看法的评论说,中国青年已经越来越世俗化,进入社会以后就完全丧失了对不现实事物的追求,只剩下屌丝用来自嘲。整个青年人群体完全被划分为了高富帅和屌丝两个群体,我们的严重没有远方,只有迅速的原地得道升天升官发财。而显然这样的生活难以称为一种美好的生活。

  在这个空气中都弥漫着浮躁的社会中,能够静下心来阅读诗歌的人越来越少。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诗人柏桦的诗句: 。我们有多就没有以一种平静的心态读过一种内心丰富的生活了?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王国,都有着对诗歌,艺术,人生观等丰富的看法。而现在在商业社会的压力下,每个人的内心王国领地都在萎缩。这个时代诗歌不再是主旋律,而诗歌的生产者诗人的身份也更加多元化。社会身份与诗歌写作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和微妙。书中对很多诗人的人生经历描写,也让人看到诗歌在这个时代的尴尬处境和顽强生命力。而这个时候重读阿赫马托娃的诗歌,如同夏天里的一丝微风,给人一种微风拂面的美好感受。

  大凡俄罗斯的诗人,都会给人一种类似的感觉,他们暴烈而温柔,深情而敏感。而阿赫玛托娃作为俄罗斯白银时期的重要作家,就体现出了这种风格。阿赫玛托娃的是个大部分不长,但是简短有力,其中很多诗歌并没有涉及过多对政治,社会的关注,二是关注与内心世界。这也是大部分女诗人的特点,但是风格十分细腻,用词精准。

  值得夸耀的是这本书的封面,十分漂亮精美,配得上阿赫马托娃的诗歌。

  《我知道怎样去爱》读后感(六):诗人的玫瑰

  书的后记说到 “在这世上,没有第二个女人可以做到(就是男人也无人做到),用现代的词句,直书永恒之诗,字字滚烫,句句伤人,最后一击足以致命,令我每每读之,心中充满广阔的爱情和献身的欲望,甚至不惧死亡。在这世上,没有第二个女人,可以叫我的灵魂单膝跪地,唯有安娜·阿赫玛托娃。”

  安娜·阿赫玛托娃是用生命写诗的诗人。

  读她的诗,像陪着是她从出生到死亡。她笔下细腻的自然充满生命和情感,历经苦难的祖国和人民渴望光明和玫瑰,而她作为见证人,只负责了记录和诉说。诗毕,她便回到了家——一个能够让诗人自由安宁的地方。

  诗人的玫瑰,是这饱富情感的诗句,是对祖国和人民满腔的深情,是见证历史的句句发声。浮躁的当下,我们需要手握这样的玫瑰,香气沁人洗涤情感,隐痛扎心思索改变。

  《我知道怎样去爱》读后感(七):而生活了然于胸

  读书,往往与以往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理解的基础之上,对某一段的理解,随着年纪的增长和读书经验的累积而改变,我并不觉得后来的理解会比先前的一定就更好,也许最初的理解带着年龄清爽的切口和少量阅读带来的凝聚和顿悟,也可能年华逝去,后来的阅读带上了年龄的韧性和更多阅读的混乱。临睡前我这样想,并抽出阿赫玛托娃的书,准备睡前再温习一段。看以前书上粗粗的横线和斜着批注的地方,感觉陌生,不再那样刺激强度,在以前目光轻松滑过的段落,却感觉到气息的阻滞。书并没有改变,从一个城市被我携带到另一个城市,除了在行李箱中摞放的压痕。

  我断不想阐述感伤之理,只是我找不到一以贯之的阅读经验。如此想来,并不存在一张静止的脸,来阅读我们的生活,也没有人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阅读速度和记忆力,同时阅读一首诗歌的开头和结尾,以便能够在一个点上抓住这种顿悟,这就要求它应该是一副画,而不是音乐,但又要有足够一段时间在阅读中度过,以把握写作的语调和气息,这又要求它应该是流动的,而不是静止。这样一种感受力的实践,我会很乐意在每天的上班之前或下班之后,抽时间这样去做。

  下午我在银行的时候,快递通知阿赫玛托娃的书到了。六七年前读小白桦诗丛,有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曼德尔施塔姆、叶赛宁等,窄窄的算是口袋书,或圣经本,但想来没有人会真的把它们揣在口袋里,并每天依次读过来,以此度过自己人生的某一段时间。阿赫玛托娃不具有词语上的胜利,这也是我第一眼看去,并不喜欢她的缘故,不像艾略特、史蒂文斯那样具备玄学、思辨推理演绎的手法和想象力,也就无法指望她会从一把叉子或者蓝吉他得出囊括世界的结论。这是她的失败之处,皇村写作的大量手稿仅仅属于同样皇村写作的普希金意义上的仿制品。

  生活并没有轻易放掉她,大概与每个人性格相配的有一套磨砺的方式或者啮咬的机器,得以将某人塑造的更加符合我们期待的视野。即使如何与之毫不相干,终有一天也会突然想起什么。于是,我们每日所写的东西不再是想要去写的东西,而是在周围和身上实际发生的,写作开始改变生活和思考方式,生活变成一种需要厘清的,点亮的混沌,要通过一种连续性的思考给予意义。诗歌也不再是词语意义上的胜利,而是生活推动的引擎,语言的气息是否温雅柔情,而结局又是何等地顿悟,终使某种思考拉回来,运达手中,成为我今天下午在单位桌前完成这一段生活本身。阅读或者试着写点什么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正如我从早晨得到的电话,朋友在枣庄滕州搞签售活动,遗憾路程的遥远,一个山东西北,一个山东东南,未成此行,我仍旧骑着电动车去单位值班。

  7月19日

  《我知道怎样去爱》读后感(八):风格十分细腻

  在这个空气中都弥漫着浮躁的社会中,能够静下心来阅读诗歌的人越来越少。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诗人柏桦的诗句: 。我们有多就没有以一种平静的心态读过一种内心丰富的生活了?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王国,都有着对诗歌,艺术,人生观等丰富的看法。而现在在商业社会的压力下,每个人的内心王国领地都在萎缩。这个时代诗歌不再是主旋律,而诗歌的生产者诗人的身份也更加多元化。社会身份与诗歌写作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和微妙。书中对很多诗人的人生经历描写,也让人看到诗歌在这个时代的尴尬处境和顽强生命力。而这个时候重读阿赫马托娃的诗歌,如同夏天里的一丝微风,给人一种微风拂面的美好感受。

  大凡俄罗斯的诗人,都会给人一种类似的感觉,他们暴烈而温柔,深情而敏感。而阿赫玛托娃作为俄罗斯白银时期的重要作家,就体现出了这种风格。阿赫玛托娃的是个大部分不长,但是简短有力,其中很多诗歌并没有涉及过多对政治,社会的关注,二是关注与内心世界。这也是大部分女诗人的特点,但是风格十分细腻,用词精准。

  《我知道怎样去爱》读后感(九):一百年前的爱与哀愁

  文/夏丽柠

  台湾文学家王鼎均说:诗是作者的交心运动。

  读一首诗,就是在解一个人的心。读懂这首诗,就走进 了诗人的心里。他们也许是欢愉的、甜蜜的、痴情的、痛苦的,还有绝望的,诗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有呼吸的,有态度的。

  我从读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的诗集《万物静默如谜》开始,成为了抒情诗的忠实读者。从她的诗里我读到了寂寞,而那寂寞却如此美丽,这便是诗歌的魅力。可当我读俄罗斯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的诗集《我知道怎么样去爱》时,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却是女诗人的情窦初开和悲天悯人的情绪,诗里不全是美好,还有阴陏,但具有一种在沉默被点燃的气力。

  安娜•阿赫玛托娃生于1889年的乌克兰小镇敖德萨。11岁时写下了第一首诗。直到1966年离世,她的一生里经历了不可逆转的历史之变。历史是长河,她是小船,一生颠簸。1917年的十月革命,1941年的卫国战争,以及诗歌给她带来创作欲望的同时,还有副产品:政治上的不公正待遇。在她的个人生活里,她与其它天真浪漫的少女一样,1910年与热恋的诗人古米廖夫结婚,后生下一子。俩人因各自的政治立场不同而离异,唯一的儿子因父母的原因多次被捕,一生中绝大部分的时间在监狱中度过。这样的经历令阿赫玛托娃的诗歌表现极其丰富,说爱时充满激情,谈恨时充满愤怒。然而,她为诗歌而生,没有诗就没有她的人生。

  本书收录了她从1904年开始至到1966年部分诗歌,就像简述阿赫玛托娃的一生。最动人的就是那句:我知道怎样去爱,我的吻把你等待。一个内心爱情燃似火的少女依然愿意按捺自己的心性去等待美好的爱,尽管她的嘴唇早已泄露了她的小秘密。那年诗人18岁,徜徉在爱无所顾忌的年纪。随着时间与年龄的变化,一个热情的少女日渐沉默。沉没。“真正的温柔是沉默”,“充满爱的灵魂的痛苦是沉默”,“嘴唇紧抿加入沉默的愤怒”,原来一切都是可以用诗中沉默来替代。直到她写出长诗《安魂曲》,我们才蓦然回首,诗人已老。我们在时光里遗失了纯情少女,岁月换来的是一个老妪,“身患重病,孤苦伶仃,月亮看到一个女人躺在家中……”彼此,她的丈夫已死去,儿子呆在监狱里。

  我们的女诗人被生活打败了吗?阿赫玛托娃在卫国战争宣战日写道:去活,如果身处自由;去死,就像回到家里。一个视死如归的人才有条件成为一名名符其实的诗人。尽管她说诗人不是人。诗人是一种既想把影子与身体分开,又想把肉体与灵魂分开的人。诗人想控制一切。后世毁誉参半的评价并未能掩饰她卷裹在诗歌里的光芒四射的才华。普希金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而阿赫玛托娃被称为月亮,仅为这一笔写下的百年前的爱与哀愁,她当之无愧。

  注:转载请告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