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隐形逻辑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隐形逻辑读后感10篇

2018-02-26 20:04: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隐形逻辑读后感10篇

  《隐形逻辑》是一本由张为平著作,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1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隐形逻辑》读后感(一):又一:抛砖引玉

  《隐形逻辑》这本书在一个国内短途航班上读完了,繁忙机场餐厅嘈杂飞机引擎轰鸣、还伴随着飞机上的免费读物......还挺应景。左手边的文字精悍图示简洁,右手边整张黑白照片——典型的荷兰风格,称其为“文本”更为合适,符合当今速读和视觉要求作者从未尝试系统化的发现分析证明何为”隐形逻辑“,而是通过大量的表象呈现、分类和图示表达亚洲城市应对高密度的方法遗憾的是,这些现象还未受到建筑师的重视,还未被建筑学理论加以系统评判,但其中却存在”隐形逻辑“,值得我们去探索。试图从这本书中寻找答案的人一定会感到失望,而善于发现问题的人一定倍感欣喜——正如作者对这本书的总结帷幕已经拉开,而正剧才刚刚开始......“

  《隐形逻辑》读后感(二):再用力一点就可以脱隐形了哎~

  刚看到这本书的第一体验是有点“荷兰”味道,往后一翻作者果然是D校出来的。“荷兰”味道的几个关键词是大字报、Diagram、以穷举法充当类型学的研究方法。虽然不管是制图、写字还是排版都可以看出来这本书有熬夜出图的仓促,但是从后记里面看见作者的理论高度立场,似乎没有完全从主体内容里表达出来。我相信,若是和Bow-wow一样有富商投资、再花多几年时间、抓多几个学生来做,这个”隐形“的逻辑可以被”脱隐形“得更彻底、更有说服力。

  其实这里面的每一个章节拿出来都是一本书。比如公共空间和非正式空间使用。这两个话题都是如今的中国式”红题“,案例是非有意思的,可惜似乎木有从书里面看到在香港这个背景下他们的特殊性。那个Informal 07误用与转用,我觉得是亚洲的Informality里面最有意思的话题。但是这两页连张指代清晰的照片都没有……真是太可惜啦。

  《隐形逻辑》读后感(三):都市可能概念工场 (深圳)公司招新

  当代中国都市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悖论的两极倾向:一方面,核心城市在持续地走向高密度、拥挤标志性、宏大叙事、永恒;另一方面,却是虚拟、互联网、图像、消费、临时、娱乐、扁平、轻薄……建筑的重要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无质量的空间伴随着无限高企的房价、对于“现代”“时尚”的期许伴随着复古拼贴。比多更多,比大更大……建筑界的卡里加里博士关于建筑师的恐怖咒语正在变成现实:你是无能全能的混合物。

  “都市可能概念工场”自成立之初就一直致力于探索如何以建筑应对现实世界的荒诞。我们主张基于研究的设计方式(design by research)。因为在无限流变的时代,只有对现状了解更多,才能更准确地做出回应。我们也尝试以多种形式进行表达,除了建筑本身,我们也涉足电影创作和城市写作,目前已出版《隐形逻辑》、《荷兰建筑新浪潮》、《现实乌托邦》等专著。

  目前 “概念工场”深圳分舵已经建立,现面向社会广发招贤帖。

  ——你可以像柯布一样,半天作画,半天设计,如同一个艺术家

  ——你可以像卒姆托一般,永远醉心于木工尺度的小房子,在每一个细节邂逅诗意

  ——你也可以像雅克.塔蒂那样,搭建一座现代主义之城以游戏态度嘲讽现代主义的荒谬性。

  总之:我们只有两点要求:1、对建筑有无限热情。2、你是一个有趣的人。

  具体岗位要求如下

  1、助理建筑师

  —— 建筑学本科或以上学历优秀的应届毕业生或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具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学习专业知识主动性,能独立认真的完成设计工作;

  ——熟练使用AutoCAD、Sketch Up、Photoshop、Indesign、Rhino等软件

  ——愿意参与积极、有针对性的专业设计,与事务所共同成长,并逐渐成为优秀设计团队的骨干;

  ——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优秀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热爱设计,富于激情拥有优秀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能适应较快的工作节奏

  2、实习建筑师

  —— 建筑学、城市规划等设计专业在读或应届毕业生。

  ——较强的动手能力、抗压能力,能听从事务所建筑师的工作安排,愿意接触和参与设计与研究的各个层面

  ——具有良好的方案设计能力,对设计充满热情,有创造性,热爱设计,富于激情,拥有优秀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能适应较快的工作节奏;

  ——熟练使用AutoCAD、Sketch Up、Photoshop、Indesign、Rhino等软件;

  ——实习时间不少于三个月。

  工作地点:深圳南山OCT创意

  工作待遇:面议。

  如您有意加入我们,请将简历投递至一下邮箱:

  ideafactory_up@163.com

  《隐形逻辑》读后感(四):研究式设计值得推崇,不过高密度主义也并没有那么多优点吧。。。

  刚刚看完这本书,开始是以为这本书的阐述重点是香港拥挤文化的成因、历史脉络和形式的追根溯源,总之就是那个意思。可是这本书还是更偏向于表象吧,虽然做了相应的梳理,可是还是有些读者不够爽。可能是有点像香港版的《街道的美学》,也有可能口气有一些类似《美国大城市死与生》,不过总得看来,这本书还是有一定的启发性的。

  香港作为一个高密度城市源于manhattan又有别于它,原因归结起来可能是他的亚洲性,而亚洲性又是什么呢:也许殖民文化?也许东方传统形式?也许是它的杂烩性?也许是非正式性?作为一个中国人,也许我熟悉这种亚洲性,可是我能说它想什么,却说不请它是什么。它也许是早市,也许是庙会,也许是街边的家庭面馆......

  书里面的第一章写了消费社会中的自我彰显。广告牌,楼梯和专卖店的小伎俩在这里被一一阐释。对于广告牌外伸这里我还是有一点疑问,芦原义信认为过多的广告牌会影响城市轮廓,以致会影响城市的可识别性。这让我不得不认为香港的现状是否只是一个经济发展阶段性产物。不过话说回来,作为效率第一的香港,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的香港,他自己本身可能就是可识别性的标志了吧。

  书里面的第二章阐述在城市密度下空间的组合方式,其实在这本书里面所提到的一些现象在哈尔滨也是有的,那到底是这本书看得不够本质还是亚洲性真的那么有传染性,还是这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部分了呢。

  垂直都市主义这一章里面,我对于香港大学的山地建筑布局很是想看一看。

  暧昧的公共空间这一章里面,我对于作者的图解叙述印象很深。

  非正式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章。“阳台重构”和“立面重分”叙述了一个建筑师规定最基本单元,而居民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对属于自己单元作出相应变化的一个诱人模型。而“桥下填充”则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当然俄式门廊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个话题。

  效率最大化这一章讲述了地铁,天桥和公共汽车

  边界状态这一章中最吸引我的是海边渔船构成的“可变边界”,这够亚洲的了吧?

  而在最后作者又作为对比,阐述了一些有关于欧洲低密度的现象。不景气的商业昂贵而难以承受的服务业和重税与福利制度严重影响了欧洲经济。而低密度成为了这些东西体现的经济萧条的表象。如果只是参考本书作者的言论,那么也许亚洲性的城市真的还是相对来说生活便利的城市,不过也分人吧......

  就像是作者说的香港是“无意创作的有趣”和“可以创作的无趣”的结合体,它还有很多提升空间,但这与它可以提供给我们的灵感和启发并不矛盾

  《隐形逻辑》读后感(五):拥挤文化下的亚洲城市生长

  30年前库哈斯写《癫狂的纽约》的时候,对于美国式高密度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曼哈顿主义至今一直持续影响着全球新城模式。“而香港的高密度文化,因为亚洲的东方式传统、政体上的特异以及与其金融资本之港的本质连接,都导致其城市在实体和精神方面与曼哈顿模式呈现出迥异的局面。”张为平的这本《隐形逻辑》对其进行了单独的讨论

  香港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匮乏的资源、多山的地形、众多的人口,一度是困扰香港城市发展的难题,而这非但没有成为城市发展根本性的制约瓶颈,反而为高密度、紧凑型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天优势。香港境内多为山地,只有少量土地可以作为城市用地,城市的地理环境约束了城市向外扩张的可能,长期以来城市发展主要集中在维多利亚湾两岸,建筑物见缝插针般发展,从而使得建成区内的人口密度达到了超乎寻常程度

  高密度城市往往被西方学者认为是与环境恶劣,过度拥挤,资源匮乏,犯罪滋生相联系,但对于人口拥挤的亚洲东南部城市,高密度复合型的单元模式已经成为城市中心城区的唯一出路。“高密度的城市形态似乎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事实上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快速城市化的推进,已经导致亚洲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交通、环境、能源等问题,人口、土地、城市之间的博弈客观上为高密度的紧凑型城市发展带来了优良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超高密度的城市中心区发展也因此成为可能。

  如果说设计意在通过理论研究、实地调查,充分设计后提供一个可用的、可持续的、舒适活动空间、场所,而这些最终都是要提供给人来使用的。所以好的设计意在提供一个“以人为本人性化”的城市空间。当前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大规模地改善了人们的空间环境,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林奇在《一种好的城市形态理论》中说:“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运动的交织。”以此,香港做出了好的榜样——高额的税收阻止了私家车的发展,各种密集交织的天桥就如无水的威尼斯。香港的交通挑战了一种存在已久的偏见:高密度一定等同于低效率——如何能够在保证城市高效运转的同时,兼顾生活品质与城市活力,将是高密度城市规划中的人文主题

  柯布西耶曾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比如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这是垂直主义的发源——密度达到一定形态后城市开始在垂直空间上进行生长。但是对于长达数十年甚至百年的城市规划来说,规划师们恐怕并没有想到——“连柯布西耶、库哈斯都没想到——现代主义最终在香港实现了,只不过唯独少了人性化这一条”。粘贴式的空间被合理化,而香港人似乎也满足于这样的小居空间。张为平在书中说,“香港淹没在各种格式的习见之中,时常被误读并误解。因其过高密度引起的“非舒适度”遮蔽了所有其尚且隐藏的且有趣的城市性。”这恐怕是千百年来钟情于繁华市井风俗的华人社会,其社区在现当代高密度特征和拥挤文化背景下,仍然保持高度融合性和交流需求。而香港、新加坡等城市某些地段发展模式的成功,恰恰为紧凑型城市组团和单元提供了研究的范本。

  《隐形逻辑》读后感(六):《隐形逻辑》中的隐形逻辑

  overture facile游戏的作者与玩家;《神秘拼图》电影中的杀人犯与警探;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与他的粉丝,纵观这三个都是前者设立谜题,越隐晦越复杂知识量越大越有意思,同时不能把那唯一的出口堵死,否则就成自娱自乐了;后者解答谜题,过程越曲折越过瘾,但得在自己极限能力之类,否则就会自暴自弃

  2009年,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为平写的《隐形逻辑》。

  引用作者的一段话来总结一下此书的大体内容:这是一部关于高密度状态下都市状况的研究文本, 以香港为研究对象。不是常见的、关于城市的人文式个人情怀吟咏,亦非政府或者规划部门对于城市建设官方总结,而是以开放建筑学的专业视点,对于以香港为代表的“亚洲式拥挤文化”的详细解读。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

  1, 首先这是一本研究式的书籍,是一本较为专业方面的书籍。因此,这是一个研究文本,既然是研究文本那么就会牵扯到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

  2, 研究对象很明确,香港城市。

  3, 研究目的这一点得泼墨书写。

  首先是为了给香港寻找出路。香港城市的密度极其之大,高密度这词基本就不能用了,得换成“超密度”,那么这种超密度究竟好不好呢?按照我们大学里面学得,社会中宣传的,老师们口口声声教导的,高密度基本都不是什么好事,更别说超密度了。可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现实就是这样的。不过来个假设,假如让我住到城乡结合部那种田园尺度的城市中,我也不是特别向往。因此我们就要抛开思维的积习,去理解我们的城市。建筑师们埋首设计,却忽略了对于所要操作对象——城市的了解,也许是过速的城市化使我们无暇了解,也许是研究本身就费时并与经济效益无太大关联,使我们不屑于了解。故此,作者希望引发出一种研究式的气氛,为建筑师缺失的身份定义进行完整化重塑——即建筑师除了设计之外,至少还应该是一个城市研究者。

  其次,作者是要在如今“地域性”话题铺的满天飞的建筑界,重新定义地域性,或者说重新来研究地域性。现在的建筑师、建筑评论家、大众旅游者对于所谓的“中国地域性”的理解基本是对于传统的、图像的一种怀旧式臆想和主观眷恋。可是冷静想一想,香港的这种超高密度性;对于各种“极限条件”挑战下所激发出的各种非常规都市状态;具有启示性的、非显性的造城逻辑与智慧,等等这些难道不就是香港的地域性吗?

  最后,香港城市具有两大特点:高密度和亚洲性。在这种特性的背后,城市的建设有着自己的逻辑,可问题是我们明确了这套逻辑后又有什么用处呢?是继续对这个逻辑的简单复制,还是要打破这套逻辑呢?答案是,隐形逻辑的创意潜力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都市更新的动力,关键在于对其既有逻辑的“转用”和“放大”。

  4, 研究方法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我们所常见的城市文本,多数的叙述方式采用的时“文字+照片”的形式,其中缺乏了一个重要环节——“分析”。作为建筑师,图解是一种表达的有效手段。书中每章节,直至每页都有图表分析,给人清楚明了的“研究感”。

  书的大体内容就是这样子,具体的细部是从7个方面来描写香港这个城市的:消费社会中的自我彰显,高密度生存,垂直都市主义,暧昧不明的公共空间,非正式,效率最大化,边界状态。大致归个类,前三章都是在描述香港的消费城市形态与高密度特征;4、5章是表述在香港这个城市中所容易忽略的公共空间和非正式空间;第6章是讲香港如何通过自己发达的基础设施建设来完成城市的高效运转;第7章描写了城市中的各种边界形态。

  谜题到这一步我解不下去了,为什么,为什么张为平选取了这7个断面来解读香港,这7个断面是香港的核心状态吗?如果是得话,那么作者是如何断定的呢,还是说仅仅就是凭作者的感觉。这7个章节乍一看各有特色,可是究竟为什么把他们放在一起,会不会有第八个,第九个呢?

  有两种可能性:1,作者对香港城市选取了断面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因素来对城市进行分析。而这些因素属于并列关系,作者只是罗列了他认为的7个比较重要的,当然还可能有第八个第九个,只是本书里不涉及而已,后来学者如果继续做这方面的研究的话,则可以补充进来,充实对香港城市的理解。2,或许我还没有理解《隐形逻辑》这本书中的隐形逻辑,放入这7个章节是有原因的,只是我还没有看明白罢了。

  这个游戏我暂时就玩到这了,存个挡,隔一段时间继续玩。

  《隐形逻辑》读后感(七):想知道后续的进行状况

  看完了上来看看大家的评论,发现很多都在吐槽该书的英文,中英文的割裂,为啥我看的这么顺,那英文就像看我那香港长大英国受教育的老板写的公司图册,中文跟英文从来讲的不是一回事情,老板都是写好英文,然后google翻译,我发现后想要给他扭回来,老板表示不屑。我问老板为啥?他说,汉语可以翻译的夸张些。(哈哈哈哈,这段属于吐槽)

  干货在从P165页开始,个人觉得可以从这页开始就好了。

  2009年出版,2011年购买,2015年才看~~~╮(╯▽╰)╭

  笔者有个自己的工作室,我很想知道近些年工作室关于城市问题的一些案例,业主是不是能够接受建筑师对城市的看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商业效果。

  看到住宅“十字”图,惊了一跳,心说“还好我们的业主不是喜欢这个类型的业主”,不然。。。。我都不敢想了~好恐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隐形逻辑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