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再见了,单纯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再见了,单纯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2-26 21: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再见了,单纯经典读后感10篇

  《再见了,单纯》是一本由何以夕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8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见了,单纯》读后感(一):记性很好的一个姑娘,一本质朴的书

  ——《再见了,单纯》书评

  这本书,我是在有意思吧推广的时候看到的。封面很小清新,手绘图,花瓶里的一棵草,撩拨了我的心,单纯觉得好看是其一,另外,简简单单的封面,干干净净,单纯就是这样吧。

  在有意思吧,看到了作者何以夕的连载日志,看了几篇就被吸引了。她的故事里,我能看到太多我的影子,想来很多同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生活吧,尤其是小村镇、小县城的人。

  作者何以夕是在乡村和小县城里长大的,我这样从村镇出来,到县城念书的跟她就有许许多多的共同语言

  书里的很多的故事我都经历过,比如小学初中,参加各种竞赛,在学校老师开小灶,几个学习好、但是不同班的同学认识了,周六日或者自习课一起学习做题目,做不出来,他们都做出来了,我还觉得挺丢人的,不敢吭声,心里很惭愧。比如小学时候,每次有文艺汇演,我都要表演电子琴,和几个同样有电子琴的伙伴一起太合奏,合奏什么曲子倒是忘记了。都20多年过去了,我现在仍然记得《国歌》《金色太阳》的谱子。有时候,我还表演唱《穆桂英挂帅》的选段,也是合唱,几个人音乐老师那儿一个个清唱的情形,我至今还记得。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好笑,怎么那么喜欢热闹。我那时候就表现出一个性格,不喜欢反复做一种事情特别不喜欢排练。

  书中,她对曾经的同学朋友老师和养父母都包含着深情。每每读到,我就心生感慨:真是个不忘本的人。她由于上面有一个跋扈的姐姐,所以在家里不受重视,所以对身边的人的感情看得很重。看到她姐姐霸道地欺负她,我心疼她。家庭遭遇没有让她消沉,反而让她敏感、富于观察力,跟周围朋友的学习到了许多东西,比如跟同桌学习些读书笔记,跟朋友学习练钢琴,跟第一名学习用铅笔作业,她向挺多人学习,很有眼力。

  书中,小时候,小学期间,她干了不少胆大包天的事。她在别人家门口拉屎,不想倒垃圾,在屋里用火点废纸,在乡村里各种摸爬滚打,跟个野孩子一样。看着我乐得哈哈的。我的童年是很安顺的,乖孩子呀,成绩好啊。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每次去伙伴家,就被小伙伴的父母点着,看人家的孩子学习那么好,再看看你,还玩还玩!我心里没有不舒服,但是心里会想他们是不是想让孩子马上学习去,不跟我一块玩了啊。我小时安静,不吱声,记忆中跟姐姐们和爸妈都说话不多,表达力差,理解力也差,除了学习和作业,不知道还有什么是重要的。好笨好笨的样子,憨憨的,爸妈对我们是一碗水端平,平均分配关爱,一样的待遇,不管吃什么好吃的,都平均分配,所以家里大部分时候都很安生,我养成了不争不抢的性格,我也从来没有一件东西是抢过来的。

  书还没看完,继续看看,有感想就再写写。写到这里,恨不得给当年的伙伴都一人寄一本这样的书,让大家痛痛快快地回忆一把小时候。小时候,真是好时光啊。

  《再见了,单纯》读后感(二):你好,单纯

  这样的文字让我想起《天使美丽》里那个沉浸于自我世界里的古灵精怪的小女孩,也让我明白,那个敏感的小女孩从未离开小夕的内心,从第一个文字开始,到最后一个标点结束,她一直都在那里。不同的是,如果说最初的敏感是世界强加的一种无奈,那后来对自己性情的接纳成为那个小女孩成长起点

  你好,单纯

  相信一个大人的单纯,就像相信一个孩子深刻

  一

  在写这篇序言之前,我又把有意思吧上关于《再见了,单纯》(以下简称《单纯》)要出书的帖子(http://www.u148.net/article/84440.html)下面的几百条读者留言重新浏览了一遍。

  有一种如同看到自己的孩子得到邻居交口夸赞时的欣慰——小夕让我写序的时候,我就已经自命为《单纯》的干爹了(这也是有意思吧自2007年创建以来第一本土生土长的出版作品),并认为写序这件事是一名干爹义不容辞责任,更是莫大的荣幸

  回头去看《单纯》的第一章,发布日期是2011年3月28日,不知不觉已经两年多了。回想当时作为编辑的我看到《单纯》第一章时的情景,那一抹一直贯穿始终的淡而有味的温情和带着笑的酸涩清晰如昨,余温犹存。此后每周五等待《单纯》的更新,成为作为编辑和读者的我以及其他“夕饭”的共同期待

  书的结尾,小夕写道,“他为我去了南京,我为他留在重庆,从此之后: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看到这里,惆怅之余(因故事的暂时完结),心中更是不由一动,想到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继而想起小夕那句用了很久的QQ签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自始至终的坚持何尝不是一种单纯,单纯又何尝不是一种力量

  通过观察读者的留言,我发现《单纯》之所以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我们对自己不再“单纯”这一事实耿耿于怀。我曾在大学生毕业季的地摊上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有很多毕业生会把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布偶和玩具卖掉——寓意强迫症一下,从学校步入社会,是否就意味放弃单纯并进入各种复杂?至少从读者身上,我看到每个人对“单纯”的不舍,它是一种我们内心里一直保有的情怀。所以对于单纯,我们不必说再见,因为翻阅内心,我们与它时时可相见。

  二

  有一位诗人曾说,一个敏感的人天生就生活在苦难之中。这也是《单纯》带给我的最直接的体会

  不知是否是因为自己的“计划外”身份,小夕从小就是一个格外敏感的孩子,也正是“敏感”这一特质,让她会常常留意生活中被其他人忽略的细节,并通过文字为我们呈现她眼中的世界。比如小说中提到的两个小细节:

  “晚饭结束,突然下了很大的雨,他小姨给我们两张演唱会的门票,让我们自己去看,还特意用一把大伞换走了我们的两把小伞。”

  “教我们气象学的是个个子矮矮的男老师,每次上课的时候,他穿着很正式的衬衫西裤,脚上配个白色运动鞋。我喜欢坐第一排,研究他的运动鞋鞋带有没有开,刷得干不干净。”

  这样的文字让我想起《天使爱美丽》里那个沉浸于自我世界里的古灵精怪的小女孩,也让我明白,那个敏感的小女孩从未离开小夕的内心,从第一个文字开始,到最后一个标点结束,她一直都在那里。不同的是,如果说最初的敏感是世界强加的一种无奈,那后来对自己性情的接纳成为那个小女孩成长的起点。

  敏感是一种苦难,也是一笔财富。正如这悲欣交集的生活,让我们欲罢不能

  三

  写序的前几天,正是那个“任性的孩子”,顾城去世二十周年纪念日。以前看过一段评论他的文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顾城思维奇特之处就在于他在运作成人思维的同时儿童思维也并行不悖。这两种思维在顾城的诗歌中表现为童稚的行文方式深沉思想内涵结合。顾城以颇具童稚气息的语言风格将多数人的阅读习惯一开始就定格在童年,与其说我们惊叹顾城深邃艺术思想,不如说我们更惊奇于顾城童稚的行文方式与深沉的思想内涵对比的不和谐

  正如有的“夕饭”最喜欢的是小夕与男友或姐姐之间的感情,最能打动我的则是她叙述往事的方式,平实、天真动人,像一抹含泪的笑,或一滴含笑的泪。虽然不能将小夕与顾城相提并论,但不得不说的是,《单纯》确实给了我类似感受(特别是讲述童年的部分)——细细品味那些淡淡的甚至幼稚的叙述,往往会有一股酸涩涌上我的心头。

  这样的例子在小说中有很多:

  “养爸很宠我,经常把我扛在头顶上,或者驮着我,我把他当马骑。我还常常肆无忌惮,一脸赖皮地说:‘你不打我,我不听话,你打我,我就哭。’”

  “姐姐隔着一片麦田看到大舅家门前挂起的纸人和纸马,大哭着说外婆断气了。我们三个一边哭一边往大舅家跑。等我们跪在外婆的病床前拉着她的手,她坚持了一天一夜,才舍得咽气。”

  “大舅家门前有座大石头堆成的小山,我从上面摔下来,太阳穴上磕出一个小窝,十岁前我笑起来是三个酒窝。”

  ——继续寓意强迫症一下,如果说小女孩两腮的酒窝盛放的是欢乐,那太阳穴上的第三个酒窝盛放的则是酸涩,而这也正是小夕的独特之处。并且,这种表达本身也恰好显示了这种独特。透过这样的文字,我看到了人世温暖荒凉

  曾与一位老师讨论纯真与深刻的问题,老师说,“(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儿童已不复原本意义上的儿童,是带有成人思考的儿童(纯真也是如此)。不说政治历史背景等等,单说哲学,不说哲学,单说感觉,它必定也有深沉的思考,其实那背后还是哲学(博尔赫斯是文学儿童与文学成人结合的最好例证)。心灵永远是一个孩子,思考却不断抵达事物深处。”

  “心灵永远是一个孩子,思考却不断抵达事物深处。”可以说这句话道出了问题的本质,正如有人对老舍的评价:“他人品纯善,所以为人天真;他有智慧,所以对人性并不天真。”

  按照我的理解,纯真本身就具备“深刻”这一属性,它无意达到深刻却可以抵达深刻。但与孩子的纯真不同,顾城与博尔赫斯以思考为基础的纯真是更有价值意义的,因为对于一个健全的成人来说,不论是从外在还是内在,都无法重现“原本意义上的儿童”。

  我相信一个大人的单纯,就像相信一个孩子的深刻。只是大人的单纯是“见山还是山”的单纯,孩子的深刻是“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深刻。

  从一个孩子的号啕到一个大人的啜泣,时间把人的泪水喜剧转换成悲剧,这个过程便是生活吧。

  四

  站在青春门槛上回望成长,长大了的小夕说,“那个村子名叫‘大王庄’,全村的人都姓王,班上的孩子也全姓王,让我一度以为全世界的人都姓王。当然,那个时候并不理解‘世界’这个概念,世界在我的眼中并不大,一切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通过文字,小夕记录并走出了自我的小世界,并借此看一看外面的大世界,最后重新回到自己内心的“大王庄”。如今,《单纯》也要走出有意思吧这个小小的村落,进入外面大大的世界,祝福她一路走好,能够走进每一位读者的内心,并常常听到有人对她说:

  你好,单纯。

  《再见了,单纯》读后感(三):单纯的想看

  很想看!我觉得这应该是一本值得我们90后青年去读的一本书,我经常买书的,希望能够得到这本书....不知道这样能不能得到免费送书的可能,但是就算不能得到我也会自己去买的,因为书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希望!................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

  《再见了,单纯》读后感(四):偶成

  一个烦闷的下午,在实训室听着枯燥的专业课,眼皮都懒得往上抬看一眼老师,想着是睡下还是偷偷玩会儿电脑,这是个问题。环顾一周后发现睡觉留下长长的哈喇子者有之,低头对着裤裆傻笑者有之,眼睛盯着老师眼神却神游者有之。。。。。。果断收回视线解开老师放PPT的界面,打开邮箱看到订阅的一篇文章《再见了单纯》,从此,便不愿停下。

  难得的是我们相遇纯属偶然,却铸就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就这样,一边盯着电脑屏幕一边时不时偷瞄一眼老师,开始了我的“单纯之旅”。我喜欢将我读过的每一段文字当作是一场旅行,跟随作者的脚步游历俊美的河川,体会人生的沧桑,感受世间的美好。

  与以往不同的是,“单纯之旅”并非是我跟随作者的脚步,而是我与作者一起“旅行”,她安静的诉说着她成长的点点滴滴,那些或欢笑或泪水的岁月,被她平静带着温暖的语言勾画出一幅幅动人的青葱画面。我则看着她单纯的笑容进入我自己的回忆世界,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一边看着别人的过去一边回忆自己的曾经,然后在书中你会找到一样的心情,也会体验到别样的情绪。就是这样的原因让我欲罢不能。很多人都说这本书引发了一大批“8090”的集体追忆,我想,确实如此。

  曾经的我,也是那样傻傻的小姑娘啊!我剪过男孩儿那样的头发,被所有小朋友叫“假小子”。因一张圆圆大大的脸被人叫“苹果脸”,直到现在关于我胖的印象依旧留在那些人的脑海中(不过,要是现在见到我,肯定会说“哇,你瘦了好多,变得这么漂亮了!”)。我爬过树,掏过鸟窝,看到蜜蜂飞过来也不知道躲,就那样愣愣的被蜜蜂蛰了一个大包到现在都留着那个疤痕。我小学能跳橡皮筋跳一天,会因为跳赢了乐上一晚上,屁颠屁颠地跑回家,吃饭都哼着胜利的歌谣。。。。。。

  我最喜欢的段落当属夕姐讲述她和“夕姐夫”的恋爱故事。故事中的男主能在学霸与学渣中来去自如,女主则时而温柔持家照顾男主时而扮演严厉训夫女,这样简单可爱的故事读起来感觉窝心又让人羡慕。缘分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就像夕姐怎么也没想到,她连自己与“夕姐夫”第一次见面都不记得的人成了她的另一半。而我却怎么也没想到当初戴着棒球帽穿着白色T恤向我挥手的大男孩会成为我的男朋友。她在平凡的一件件小事中体会到“夕姐夫”的爱意,也许,因为男生天生不会表达自己的心意,在夕姐因未评上奖学金一事委屈难过痛哭时,一旁的“夕姐夫”只能默默的站在心爱女孩儿的身旁,陪着她,但谁说这种无言的陪伴不是爱呢?夕姐说,他不温柔,幸好我也不矫情。

  借着李清照的词表达我对《再见了单纯》的爱意及感悟: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你可曾料到,回忆起过去的岁月,心底泛起的涟漪充溢了整个心房,此时此景却不似往日的情怀。因为我们多了眷恋,多了对曾经美好单纯的向往,多了对逝去青春的叹息。愿我们能从《再见了单纯》中重拾美好,在单纯的岁月中安然度过余生。

  属于你的,我的,单纯。

  《再见了,单纯》读后感(五):对,是这样的。

  昨晚看麦兜当当伴我心,在主持人问麦兜对于歌曲获奖有什么感受,麦兜说,我有一点涨屎。后来麦兜在回忆的时候说道,其实我可能不是肚子作动,只是感动。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叫感动,只是心里直翻腾着,有一点儿想哭,很难受,又很开心。

  在12年11月的时候在U吧看到这本书在连载,在那个时候也不能算上一本书,只能算是一个随笔集。那个时候真的没想到它能够被出版,后来因为各种机缘巧合与作者相识,一直到去年的三四月份,突然知道它就要被出版了,我激动得不行,还跟作者讨论了好久,我俩还特认真的想过要是一举成名怎么办。我一本正经的告诉她,无论如何,要保持神秘,做一个神秘的作者。这种感觉就像是自家的宝贝终于走上了舞台,你看着他闪闪发亮,满满的都是温热的光。

  这个故事最开始吸引我的是作者强到不行的记忆力。那么小的事情都记得,能感受到一个人的记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过了这么久,我能记得的小时候的事情寥寥几件,突然有一天被爸妈通知要去上学,还买了一个黄色的小书包。当时我也并没有多害怕或者怎样,只是觉得有点烦。我身后的两个小朋友是表兄妹,天天都在打架。幼稚园有个大木材堆,有一次不小心把脚塞进去拿不出来,后来怎么拿出来了也不记得。大概都是这些模模糊糊的小事情。那个时候爸妈都忙着农活,虽然一直都很爱我。但却不知道怎么教育我。可能是因为一直都是自己一个人,也庆幸没有变成一个笨蛋。从小到大性格也算不上孤僻,却也没像别人一样有那么多热热闹闹的朋友。可能是因为自己在家看了太多的电视剧,懂了好多东西。我妈说我记忆力很好,看过的广告我总是能够把广告词背下来,我对这事儿却一点印象都没有。可能在很小的时候,我一直试图通过这种事在爸妈面前获得表扬。管他呢,都过去那么久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作者都是一个超忆症患者的存在,读完这本书,你就发现她是个迷迷糊糊的小女孩儿。到现在也是,而且是个肉嘟嘟的孩子。(阿弥陀佛,保佑我她看不到这篇……)

  前段时间她告诉我她在写另外一个故事。是大学之后的事,我在想会不会变成杜拉拉升职记。哈哈,没准考驾照这件事就能写上个十万字。

  之所以跑过来写这个呢,是想告诉每一个读到这本书或者想读这本书的人,何同学的笔触是如此温润质朴,貌似从来不会用什么繁杂冗长的句子,三言两语,就把我们带到她的故事里。几乎每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有这么一个共同点,明明是读着别人的故事,却总会想到自己。现在说起来显得矫情,前年用诺基亚5320看更新的时候,突然就被其中的一部分感动的泪流。而现在,它终将感动更多的人。

  其实我一直都不怎么喜欢这本书的名字,因为这书里写的故事并不是在写什么郭老师式的残酷青春。明明字里行间都像是个萌蠢的孩子在讲她经历过的事儿,哪里和什么再见了单纯扯上关系。它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它不试图运用任何修饰,就是要赤果果的感动你。每一件有趣或者无聊的小事儿,都会勾起的回忆,柔化你的内心。这个时候你也只能够眼巴巴的把它一点点都读完,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的诚意。它不够有深度,没有剧情。没有宏大的构架和缜密的内心剖析,它就随意的站在那儿,一如我们的记忆。

  在结尾引述一段动画片里说过的话,当长大之后的麦兜回忆自己的幼稚园时说了这么一段话:正因为这样,到我们长大,。当我们开心,伤心,当我们希望,失望,我们庆幸心里肠里,总有首歌在窜来窜去,撑着撑着,让硬邦邦的不至于硬过心肠,让软弱,不至倒塌不起。

  《再见了,单纯》读后感(六):再见了单纯 回来了记忆

  大体每个阶段结束的时候,我都想做一些文字的积累,好给过去的时光留个痕迹。我总是在想等等吧,等空闲了吧。

  结果忽然就开始恐慌起来,因为遥远的记忆都已悄悄的不见了,时间的痕迹只剩面庞的日益疲倦跟困倦了。

  读到何夕君,忽然又欣喜起来,因为有人仔仔细细的把过去的时光打了结,留在了文字里,认真读来,那不就是所有的过去的时光么,那个乖或不乖,爱自己或不爱自己的自己不就在那里么,于是,我们自己的独家记忆也慢慢的被何夕君唤醒,原来时间的痕迹依旧在,只是少一把开启的钥匙,谢谢何夕。

  我希望你依旧很认真的生活,很认真的感受,接着写你的恋爱,写你的三十岁,写你的另一半,写你的孩子,写很多年后的故事……因为你总能为我们开启我们自己的独家记忆,于是我们都可以因为懒惰搁笔,但却依然留有那些美好的记忆。

  茶茶

  《再见了,单纯》读后感(七):赠人单纯,手有余香

  未成书时就已略略读过,出版后就买下了,并且在U吧里的赠送活动中也获得了一本,送给了学弟。这里我不说这本书如何,只是说一下服用后的感受吧,我觉得不能一次性服用完,这样的治愈效果大打折扣。

  【用法用量】四小时一次,一日两至三次,每次数页或十数页,效果最佳,有助于时刻保持好心情。饭后服用。

  【适合人群】成人、孕妇和小孩均可服用。

  【药理作用】生物多肽激活酶能激活单纯活素分泌细胞,使单纯细胞代谢正常。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再见了,单纯》读后感(八):谁说再见一定是告别,谁说再见不会是重逢。

  初识单纯是在有意思吧,初识何夕(在U吧大家都这样叫)也是在有意思吧。我是从《单纯》连载的不知道多少期才加入的油条,对于等待连载我更喜欢直接性的阅读,有幸何夕的书得到出版,让我看到生活中的何夕和在网络上的何夕的两种面貌。会让人有一种:这两个人真的是同一个人吗的感受。

  就像前言中三哥(武三)说的,何夕是个描写细致,观察入微的孩子。在书中不难看出她对每个人的言行举止甚至穿衣打扮都描写的很详细,对于时隔二十多年的人来说,有些记忆难免是会忘记,而何夕却都能记得清晰。小时候的何夕过的并不好,姐姐也常常欺负她,内心里的仗义情节触动着自己,觉得应该要好好教训一顿她的姐姐。然而现在的何夕,给我所看到的是快乐的。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书中的不二君想来也是何夕单纯的因素吧,要照顾这样一个单纯的大男孩,难免有点辛苦,只是我希望何夕不要放弃他,也许正是你足够可靠,才会让他如此依赖。

  其实单纯没有走,其实单纯一直留,再见了单纯,再也不见;再见了单纯,又见面了。真好!谁说再见一定是告别,谁说再见不会是重逢。我们斗被这个世界温柔地爱过,这样,真好。

  《再见了,单纯》读后感(九):成长的痕迹,抚之怅然,却又无处可寻。

  (一)原来我们就这样慢慢长大了。

  微博上一度流行“如果你认识这些东西,你就老了”,其受众直指80后;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曾经鲜活于80后的初中英语课本上,又被毕业踏入社会的我们改编得那么沧桑和无奈;朋友圈里有好一批每天晒孩子的女同学;逢年过节我们也开始为红色炸弹(份子钱)心疼;我们曾经崇拜和追逐过的明星,纷纷结婚生子;我们每次回家也开始被明示暗示要抓紧解决个人问题;相亲遇上的JP成为闺蜜hi tea的笑料,无良213的上司也代替班主任成为我们吐槽的对象。就在这样的氛围中,80后们进入集体追忆似水年华的阶段,就像本书作者,86年生人,已经出了这本回忆录啦。

  我们体味着共同的时代,却也经历了不同的成长路径。因此这本书颇具代表性,却也不能代表所有80后的生活。作者是超生的计划外的孩子,满月就被送到养父母家,从此过上城市和农村两边窜,亲生父母和养父母家两边生活的日子,我想城市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是不可能有相似的经历的,我们只能一边体会着作者小时候像个小女孩子似勇敢无畏而又不管天地的生活,一边羡慕着农村生活的广阔天地和无拘无束。当作者回城里开始读小学以后,她的生活与我的越来越相似,熟悉的动漫名字,相似的校园生活,应试教育的压迫,情窦初开的懵懂和羞涩,一切的一切却原来可以如此感同身受,人类的共同情感也就是这样铸就的吧。

  掩卷回忆,我似乎又没法像作者一样将往事如数家珍,明明感受着自己一点一滴的变化和成长,却难以道明到底是怎样历程,曾经以为不会忘记的那些过往居然就这样渐渐模糊随风而逝。原来,成长的痕迹,抚之怅然,却又无处可寻。

  (二)单纯,拥有不如怀念?

  燕姿《天黑黑》这样唱:“我爱上一个让我奋不顾身的人,我以为这就是我所追去的世界,然而横冲直撞,被误解被骗,是否成人的世界背后总有残缺?我走在每天必须面对的分岔路,我怀念过去单纯美好的小幸福……”

  小时候我有多么的渴望长大,我现在就有多么的不想长大。年少单纯的自己歆羡独立和自主,想要看看外面的天地,高考报志愿绝对不填省内,穿衣打扮也走成成熟或者装成熟风。然而当SHE高唱《不想长大》,我突然发现自己原来那么幼稚,当2014马年BTV春晚三位年过花甲的老年歌唱家老顽童般再次唱起这首歌,在那欢乐的气氛中我的心情真是略微落寞和感伤,拥有之时不珍惜势必导致失去之时的惋惜。我虽未虚掷青春辜负年华,但谁又不愿青春永驻呢?作者为本书取名《再见了,单纯。》又何尝不是对年少时光最大眷恋和不舍呢?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快乐,也许只是我们奢求太多。生活的压力不应该淹没生活简单的快乐,社会的复杂不应该扭曲心灵的单纯。

  说再见,不再见,愿你我即使青春逐渐远去,仍然坚持追求简单的快乐,面对生活,保持童真,面对复杂,保持欢喜。

  《再见了,单纯》读后感(十):再见单纯

  看到书名时我一直在想,“再见了,单纯”这个浑身上下透着股腻味的文艺范名字,究竟要多琼瑶才能取得出来。在这个浮躁夸张卖萌卖肉拼命吸引眼球的时代,书名改成”再见了,节操“的话,明显销量也好热度也好关注也好票票也好,都会上那么一个量级不止。可惜作者正义凛然的无视了咱的意见,义正词严说:”你丫咋不早说,印都印好了……“

  继续往下看,才发现作者用心险恶居心不良,借着”再见了“的名义,煮一碗”回忆"的面条,各种名为“80后经典”的调料死命的往死里加,本来该煮成一锅大杂烩,却偏偏满满的都是一种“单纯”的感动——名为怀念。

  从这点来看,作者无愧于一位顶级大厨,此次此刻咱满脑子都是当年《食神》里星爷少林寺学成出山后出现在厨师大赛上所作出的最后一道名菜,“黯然销魂饭”。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感谢何以夕,让我们再见单纯;混蛋何以夕,让咱这个80后大叔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感到了,再见了,单纯。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