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想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想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2-26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想你》读后感精选10篇

  《想你》是一本由[英]凯特·埃伯利恩著作,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4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想你》读后感(一):今天是你余生中的第一天

  看完《想你》这本书,留在脑海中的只有:“今天是你余生中的第一天”这句话。

  这本书分别用男女主两个人身份交替来阐述他们一次次相遇又一次次错过故事,18岁第一次相遇,直到34岁才终于知道对方名字确定各自的心意,也终于走到了一起。

  先不评价这本书该打几分,也不说这本书值不值得阅读

  在看这本书的简介或者是评价的时候,很多人都说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不禁落泪。看这本书之前,我也以为,看完之后,我也会和他们一样,不管是为他们最后圆满结局还是他们相遇时候的喜悦,亦或是他们在真正相遇之前发生的种种,总会有那么一处,我会为他们落泪。然而,当我真正看完这本书的时候,特别平静,没有落泪,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想哭的冲动,不是说这本书没有打动我,就只是有一种释然,16年,整整16年,他们从未真正的相遇,也从来没有那么一刻是真正在彼此的生命中停留的。

  16年间的数次擦肩而过,其中也包括,大学的那次,泰丝差点就成了那个和格斯租住同一个房子的人,而不是娜莎,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格斯也永远都不会成为“格斯”。想到这,突然有点庆幸,他们这16年是在数次的错过,而不是相遇。

  在我看来,泰丝和格斯两个人天生就该在一起,他们是同一类人,他们都有各自的恐惧痛苦,也同样温柔

  表面上看,他们好像都没有秘密,他们最私密的秘密都有人知晓,或许是家人,也或许是朋友,可即使是这样,也从来都没有一个人真的读懂过他们。

  在遇见之前的所有相遇都不是为了你,但是最后的那个人却希望是你。

  16年间多次擦肩而过,说过话,却从来都没有问过对方的名字,也从未在对方的生命中有过片刻的停留,更没有想过,16年后,想要共度余生的人在16年前就已经相遇了,并且在这16年间数次错过。

  不知道该把“miss”理解成“想念比较好还是“错过”比较好,大概更倾向于前者吧,毕竟最后,他们并没有再次错过。

  多年以后,他们再次遇见的时候,异口同声的说了一句:“你就是那个人!”就是这句话,让我确信,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相遇,他们就是最该在一起的两个人!

  后来,16年间数次相遇又错过的场景再次浮现在各自的脑海中,愈加清晰,并且串成了一整条线,一切都变得合理起来。

  “你就是我喜欢的那种人!”

  “‘不可思议’是个可爱的词。”

  “我觉得我爱上你了!”

  “所以,我可以爱你吗?”

  “我想应该是可以的吧。”

  “人类拥有充满各种神奇词语字典,可在表达这种独一无二无穷无尽激情时却只想到了这三个小小的、单薄字眼?”

  “独一无二、无穷无尽的激情”是十一个音节,我心想。

  “我们18岁时就已经认识彼此了,但命运微妙转变让我们不断擦肩而过。我知道这话听起来很俗气,但我想不出其他的表达方式。我只知道过去的24小时让我感觉自己一生都应该这样度过。我从未对任何一件事情百分之百肯定,但我对此却有十足的把握。”

  还好,故事的最后如我们所想的一般进行着。

  这个曲折辗转的故事,最后落笔却还是落在最最平凡生活里,这才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今天是你余生中的第一天。”大概,遇见ta,就是ta余生中的第一天。

  我从未想象过你的样子,但是遇见你,我就知道,你就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想你》读后感(二):遇到对的那个人,到底有多不易

  某天,在友人微博里看到这样一条动态。她问:“遇到那个对的人,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下面有人回复道:“你会觉得,之前受的苦都值得了。”

  在英国女作家凯特•埃伯利恩的暖心故事《想你》中,女主人公泰丝与格斯便属于这种情形:明明最般配却从未真正相遇。仅有一次的邂逅发生在十八九岁那一年。短暂的相会之后是长久的擦肩而过,但经历过千折万磨之后再次重逢的两人却能立刻投入到新的感情之中。

  因为他们便是对方那个命定的人。

  不需要那么多的猜测,坦诚地对待彼此的情感欲望。她说,他能理解自己是谁;他说,她的兴趣爱好想法,总是和自己特别契合。堪称完美的一对,却在真正相遇之前被各自那复杂的命运玩弄着、推动着,直到再次相遇。

  或许有人会对这个故事扼腕叹息。明明很登对的两个人,却一定要在经历了那么多苦痛、浪费了那么多光阴之后才能真正地在一起。可是,凯特•埃伯利恩到底还是给了这个故事一个幸福的结局:即便相遇得有些迟,但毕竟还是相遇了。

  命运就是这么搞笑。它能轻易地就把你从对的那个人身边推开,也能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遇到对你而言非常重要的那个人。在这个曲折又美妙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男女主人公内在的自我成长

  泰丝投身于没有结果的感情,而格斯则经历了美好恋爱、幸福的婚姻之后最终以妻子出轨离婚收场。生活中的这些挫折,使他们开始正视内心问题,而内在状态对了,才有可能遇到对的那个人。

  于是,不断调整内心状态,追求自我成长的他们终于相遇了。这可以说是命运重新洗牌后给他们的一份馈赠,但如果没有对内在问题的认识、接纳、解决,他们即便相遇也很难真的在一起。正如格斯的好友所说:“你为什么就不能挺身而出?”格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接纳了这样的自己,他在与泰丝重逢之后才能有所行动,并为两人的未来幸福创造出种种机会

  如此看来,之前的不幸也就算不得不幸了,顶多只能说是命运给两人开了一些不大不小玩笑。但若是没有此前的沮丧失落绝望,泰丝与格斯之间的这份爱情也就显示不出有多么可贵了。就好比,我们之所以特别在意某个人,将其视为自己心头挚爱,无非就是因为两人的相遇太不容易。遇到那个对的人,该是有多不易?且在夜深人静时问问我们自己的心。

  以前听到“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会觉得这话有些矫情。但读了凯特•埃伯利恩的《想你》之后才发觉,真正好的爱情,大抵就是如此。

  那个对的人,能够读懂我们的心,愿意倾听我们的诉说,心疼我们经历过的创伤,你会发觉两个人的想法那么合拍,轻易就能触碰出思想上的高潮。奈何命中注定的相遇太少,可不得不面对的分离总是太多。而我们能够做的便是,在岁月洗礼中成为那个更好的人,内在的状态对了,才能遇到那个对的人。

  《想你》读后感(三):我一直在原点等你,等你放下一切来重逢

  这是

  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为了大学奋斗的那些黑天白夜,懵懵懂懂的感情,无话不说闺蜜调皮的上下铺和总是悄悄暗里较劲的同桌。仿佛又看到了上大学的自己,学习,恋爱,毕业结婚工作,一路走来,风风雨雨

  感觉就这样描写一种人生方式也挺好,两个人萍水相逢,又何必把生活搅到一起,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幸福,这才是平凡人应该有的,然后命运总是出奇制胜,让我们总是猜不透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一个先来,可能上一秒两个人还是平行在世界的两端,下一秒就可能相遇在伦敦眼的冰激凌摊位下,看了一半的时候,就突发奇想的想写写什么,这本书让我迫不及待的想去追逐结尾,了解主人翁的命运,这样平淡无奇的人生,跟我们正常人是何其的相似,以至于,那种错过,那种无奈,那种重逢后的喜悦都是那么感同身受

  格斯是个一直生活在哥哥阴影下的男孩子,他把哥哥的死很大一部分责任归咎到自己身上,而父母对哥哥的偏爱,又引起了格斯的极大嫉妒心,所以在格斯心里,一面要承受着失去哥哥的痛苦煎熬,一面又有来自自己内心深处叛逆和抵触,他相信父母希望死去的是他,而不是哥哥,这像一个心理怪圈一样,屏障在他和爸爸妈妈中间,甚至影响到了他的日常交际生活,父亲背叛,源自母亲对过去对哥哥的执着,这一点也让格斯难过愤怒。所以他给了爸爸一个理解的握手,而对于母亲始终无法给予谅解。

  格斯对爱情的背叛来自他内心对爱最真实的一面,他并不爱,他只是需要理解、安慰,和发泄。格斯一生遇到过很多女人,露西,娜莎,夏洛特,像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子,他背叛过别人,也被别人背叛过,见过了情敌,也为了争取抚养权努力过,最终也像好多正常人一样变成了孤独的一个人,人生就像一场游戏,游戏结束了,每个人又都回到了原点。

  而对于泰丝来说,命运是残酷的。失去上大学的机会,还要背负一个拖油瓶,最要命的是还有疾病遗传的潜在威胁

  故事到最后,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有些解放的意思,卸去了心头的压力,释放了真实的自我,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一个人思想的超脱是需要代价的,比如耗费人生一半的时间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当两个重拾自我的人再次相遇,命运的交响曲仿佛才刚刚奏响。在错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是遗憾,而在对的时间遇到了错过的人,绝对是种惊喜

  作者用一个流水线一样的人生来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比活在当下是更值得的事情,某个时间,当你觉得你很不幸,或者正在遭遇困难心情低落,可能周围的人也都在遭遇着同样的事情,所以没必要碰到一点挫折就拘泥于自己的小世界里,走出来你会发现,大家呼吸的都是同一片雾霾,谁的日子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谁也不比谁好到哪里去,当然这一切跟钱没有关系,只要能够活下去,什么都有可能。疾病,感情,背叛,意外这一切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到。只要你足够强大足够勇敢,就足以面对生活中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就能坚定不移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而不中途收到干扰,那些曾经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都会变成了鸡毛蒜皮

  当然如果有一堆爱着你的家人,有一个无话不说的知己,有一群随时可以玩耍的朋友,有一个可以给你指引的前辈,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这是一篇再平常不过的故事,像是人生的流水账,虽然冗长,没有奇点,没有过多的波折,没有大起大落,甚至么有精美语句华丽的词造,但就是这么平凡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甚至打动我的不是最后的重逢,而是生活中哪一点一滴的相似,一点一滴的辛苦快乐,还有作者想要通过这些传递给我们的最平凡,最踏实也最幸福的生活态度,放下。放下曾经的爱恨,放下那些奴役压抑自己的思想,找到属于自己快乐的本真。

  《想你》读后感(四):跟随《想你》的脚步——来一场伦敦徒步旅行

  “人们总是说他们之所以喜欢纽约是因为它就是电影里的样子。我喜欢伦敦的原因则正好相反。我看过的电影没有一部能够捕捉到伦敦的多样性:白色粉刷屋顶宁静幽雅;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荒谬的红砖圣诞蛋糕形状建筑上,金色的阿尔伯特雕像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马儿在罗敦道上奔驰;疯狂的游泳者潜入曲折蜿蜒的水池;还有,海德公园角附近,我在回家的路上会经过一片遍植甘美草本灌木和玫瑰藤架的花园——它的培育似乎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眼睛对于色彩需求。……” ——泰丝《想你》

  《想你》读后感(五):《想你》:爱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适的方式遇到合式的人

  《想你》:爱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以合适的方式遇到合式的人

  英国女性作家是这个国家文学中的不可小觑的力量。《哈利波特》持续引发的魔幻文学热潮,让我们充分见证了英国女性作家并非一而竭、再而衰的耐力与实力。《五十度灰》这部虽然故事情节发生在美国的小说,但作者却是一个地道的已经人到中年的英国女人,她在这部小说里充分装嫩了一把,打造出一个羞羞答答、风情万钟的靓丽女孩,凭着简单而又不乏矫情的文本创造,引起了文学直到电影界的轩然大波

  《五十度灰》的出品方正是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想你》的出品方。当然,《想你》与《五十度灰》是截然不同作品,《五十度灰》里充斥着女人的臆想,而《想你》却填充着一个女人的生命思考细节感知,它远比《五十度灰》那种信马由缰无本之木来到实在得多。

  《想你》平行地安插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女主公泰丝的心理流程,另一条线是男主人公格斯的内心思绪,她与他在前面的部分,虽然偶有擦肩而过,但他们在各自的对方生活中,仅仅扮演了“路人甲”与“路人乙”的角色,并没有产生互相切入到对方生活中的交集,只有到了最后一章,这两条线索才宿命般地碰撞到了一起,成就了两个人的一段天造地设情爱合体。

  这本书是女作家凯特·埃伯利恩的处女作,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书中的两条线索中,女性板块的描写更加游刃有余,大量的细节的捕捉、敏捷的心理反应都显现出女性作家的细腻的内心情怀,而在描写到男性角色的板块里,女性作家同样赋予了这部分以类似的质地,便会给人一种过于繁复的印象,并没有拉开两个板块之间的文风的差距。

  这样,我们可以大致地把书中的女性部分,看成是整个《想你》中主要线索,而男性段落,则是依附于这个板块之上,实际上,在《想你》中,涉及到女性板块里的纠结与心恸更为真实,也更具有现实性。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这两个平行的板块中,我们很难要求女作家在这两个并驾齐驱的板块上保持着同样的叙事张力,达到同样的描述的精准与精到。

  在女性板块段落中,女主人公泰丝一直笼罩在家族遗传病的阴影中,母亲死于乳房癌,使她一直纠结于这个致癌基因是否会潜伏在自己的体内,而母亲的早逝,更使她不得不在十八岁的时候就承担起照料年幼的妹妹的职责,正是这份职责的承担,改变了她的生活,她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而去妹妹霍普所上的幼儿园担任助教一职,一边赚一点收入,一边照料妹妹,这种生活,一直到妹妹霍普中学毕业可以自理自立,她才重新开始考虑自己的生活。

  她的爱情生活也受到妹妹生活的影响,酿成了日后的悲情性主调。在幼儿园里,她结识了从事DJ的戴维,戴维体贴入微,也很善良,但泰丝心中的软肋,注定使她不敢面对他。她深知,戴维最初被她吸引,是因为她在孩子们面前扮演了一个“极富同情心而又充满母性光辉的人”,而“戴维对于生活的渴望就是一座温馨的小屋和一个家庭,可问题在于……我根本就不想要孩子!”(P256)

  泰丝内心的惧怕,来自于母亲,母亲过早的去世,丢下了孩子,让孩子陷入了没有关爱的深渊,正如她自己深刻体认的是:“因为我不能去冒牺牲自己的性命、把他们(孩子)丢下的风险。我不能对任何人做出这种事情来!”(P257)

  这种犹豫不决,导致了她终于无法与戴维跨入最后的婚姻殿堂。在一次她带着妹妹到美国去的旅程之后,她发现戴维与闺蜜有了床上之欢,她痛苦地终止了这段感情的长跑,尽管她心里早已作出了与戴维分手的决断,但当真的分手是因为男友与自己最好的女友暗度陈仓之后,她还是受到了精神上的重创。之后她的理想,就是能够寻找到真正的自我,在《想你》中,她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作家,而小说里的这一段经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是直接移植了作者的生活体验,从书中描写到的泰丝对写作课的参与过程来看,一名作者的写作之路并非坦途,可想而知,这本《想你》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叙事功力,不排除这种写作班的耳提面命,更有作者不断习练写作技巧的刻苦努力。

  直到三十多岁的时候,她依然孓身一人,参加了在意大利的写作培训班。而惊人的巧合的是,《想你》的作者也是在游历意大利的时候,写成这部处女作的。这样,我们可以大体看出,《想你》中的女性板块部分,还是有着女作家自己身上的某些影子的,至少作者本人成为一个作家的努力,在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想你》中的泰丝在意大利终于等到了她的真命天子,这就是小说里的另一条线索里的男性角色格斯。那么格斯的生活路径又是如何的呢?他们两个人为什么会在冥冥之中不可思议地相逢在异国同乡并且会感到有一种“今生偏遇着他”的天赐奇缘呢?

  连作者在书中也不得大为慨叹,几乎认为这是一种“命中注定”,由此剧中人物声称这简直是“不可思议”。(P467)。

  当然这种巧合的安排,是作者构造出来的。正是这个偶遇式的宿命般的结尾,让前面的两条并没有多少关联的线索,合并到了一起,才形成了小说结尾处所谓的“意想不到的爱的结局结尾。”

  这两条线索里,有什么共性的东西?泰丝与格斯隔空的遭遇,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其实,与泰丝心里一直被阴影笼罩一样,格斯也深受内心不良情结的困扰。其实,这种情结,我们可以看到,都事关着“死亡。”

  格斯幼年的时候,与哥哥一起去滑雪,哥哥一意孤行,要到滑雪场禁外之地去冒险,格斯难以阻挡一直强势的哥哥,导致哥哥撞树而亡,之后,这个沉重的死亡阴影便深深地折磨着格斯。他的初恋女友露西,对他其实挺不错,但在亲密的时候,他几次想把哥哥死亡的真相告诉她,但他一直是难以启口,而这直接导致了他日后与露西的分手。当格斯在工作的医院里,见到哥哥当年的女友夏洛特的时候,少年时代对成熟女性的觊觎,更为本质的是,格斯与哥哥的女友都知晓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他们之间不需要隐瞒着什么,这使得他们之间能够没有隔阂地坦然面对,而正是这种对共同的家庭不幸的记忆,使得他们无法抗拒地出轨了。哥哥的女友成为了自己的妻子,生下了两个孩子,但是格斯并不是妻子所希望的那个强势的男人,他性格软弱,上进心不足,妻子当年对他的投怀送抱,也是出于心理上的躲避,当有一个更强的男人出现的时候,她坚决地离开了格斯。这样,格斯也不得不背负了一个失败的婚姻,在一个混迹于美国演艺圈的当年异性好友的援助下,到意大利去学习自己喜欢的烹调技术,在这里,与泰丝正式发生了奇迹般的撞击。

  他们的相遇,小说设置得未免过分巧合了,带有了神迹的谕示。而他们相逢的地方,恰恰是位于佛罗伦萨制高点之一的罗马天主教的宗座圣殿“圣米尼亚托大殿”。而十六年前,他们恰恰在这里有了第一次的见面,只不过那一次之后,他们消失在人海中,而且是在英国的人海中,且在一个城市里,这种概率几乎是微乎其微的,而不可思议(小说中语)的是,他们在十六年后的某一天,竟然惊人的神启般地再次被一股神力,推送着,来到了这座圣殿,并且几乎是重演了十六前的那同样的一幕:她先来到大殿,而他随后开启了大殿里的灯光,开启的模式,同样是在灯光控制投币机里投入了一枚硬币。这一浪漫的时刻,撇除了这个大殿里任何可能出现的其他观光游客,而专等着他们抓住这彗星撞上地球般的渺茫的概率,完成了小说里的超级偶然的浪漫惊奇。就像《天使之城》里的男女主人公可以在天文台里如入无人之境,竭尽浪漫,但现实可能会让这种浪漫大为扫兴。“吏何一呼苦”的管理员会让这种浪漫颜面顿失的。

  在这一个节点上,他们发生了思想的共鸣。如何解释这一点?作者只能归之于宿命。在之前的两个平行发展的时空中,他们偶有交集,但都是惊鸿一瞥,过目即忘,包括在婚礼上两个人的相遇,演唱会上她晕倒,他施救,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她如果上大学的话,恰恰是他的邻室。这么多的偶然的交集,足以让他们觉得是命运的安排了。命运的偶然性,让两位男女主角还不得不设想着,如果当初他们在学校相遇了,今天会相逢在一起吗?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难以作答的困境。在第一次爱情来临的时候,都会觉得可以永远不会破碎,就像之间的她与男友、他与女友及后来的妻子一样,在激情的初期,他们都感到了这份爱情中的全部乐趣与幸福。然而,生活磨砺了这最初的源于激情的厮守,获得的都是最终的分手。现在她与他,在重演着与之前一样的激情的时候,能否经受往日后的考验?这是爱情小说在这样设置的时候,最终都必须面对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小说里,泰丝就这样假想过,当初他们在十八岁相遇了,会有什么样发展的方向?她不得不作出不乐观的判断:“也许如果我们那时候就相遇了,现在就不会一起来到这里。”(P462)为什么?为什么小说里设定的一个最完整的爱情,必须在即将步入中年的时候才能突降而至?

  小说必须回答的是,最后一场爱情高于前面的爱情的地方,究竟在什么地方?如果回答不好的话,那么,最后的一场大团圆就无法具有说服力。而现在看来,小说恰恰在这一点上是一个薄弱环节。作者用以收拢两个线索的合并的力量,不足以让这两条线索收归到一起。

  尽管如此,作为一本女性作家的处女作,能够如此执着于细节地描述不同线索里的受到阴影笼罩的心灵困扰,并且展示了这份禁锢的释放,显示了女性作家的非同凡响的艺术才华,尤其是小说在体系结构上采用了双线并行的方法,不断让叙事主体在两个时空中进行“自说自话”,体现出女作家的对男女人物心理的强悍的操纵能力,当然在构思上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震撼人心、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结尾,但目前的文本已经足以令人回味无穷了。

  《想你》读后感(六):要走过多少路,经历多少事,我们才能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

  缘分有多奇妙?会不会就像隔壁办公室五十多岁的Y阿姨最近玩微信摇一摇,竟然摇到了二十多年前第一任丈夫的河南战友一样?然后每天给我重复十多遍,觉得这简直就是奇迹,毕竟她说那是她第一次玩摇一摇。呵呵,那之前每晚聊得大概是漂流瓶认识的吧。作为90后,我才感觉自己落伍呢。

  以上是我在翻英国作者凯特·埃伯利恩小说《想你》的前一周所遇到的真实场景。在阅读这部小说的那个中午,她们的关系应该是升温了,因为我听到Y阿姨和那位“河南叔叔”在视频聊天,Y阿姨用正宗的四川普通话情意绵绵的撒娇、调情,挂视频前的那句,“快去睡觉了,我一会儿一点半喊你起床哟”,说听得我毛骨悚然一点也不为过。我给朋友吐槽,说自己活该没有男朋友,阿姨们玩的,我都不会玩。当然,如果她们最后真的在一起了,我必须要承认,不得不服这所谓的缘分啊。只是这个版本的故事,我并不喜欢,哪怕有些缘分,也不过是Y阿姨的寂寞在作祟罢了,她曾经反复经历过三个渣男了。

  《想你》是一本讲奇妙缘分的书。1997年8月,十八岁的泰丝与格斯首次相遇于圣米尼亚托大殿上,短暂的假期之后,他们便回到了那个各自需要面对的真实世界。谈不上一见钟情,几面之缘的接触,只是对原本平凡的彼此留下了些许的印象。真实的生活里,他们一样的无奈、迷茫、好奇,涉猎新鲜事物,开始结交异性,初探两性关系。一心想读艺术史专业的格斯,进入了医药学的课程学习成为了医生;非常倾心英国文学专业的泰丝,因母亲患卵巢癌去世,需要照顾5岁的小妹妹霍普,留在当地成了学校助教。

  1999年,因为一场婚礼,泰丝与格斯再度相遇。那时,格斯身边有交往了很久的露西,他看到那个似乎在哪里见到过的女孩泰丝,正在接受一段来自“音乐人”戴维的追求。一晃而过,又是数十年。2013年,他们在滚石乐队音乐会上再次遇到,在芬奇亚娜别墅里相会,开始了解彼此,理解彼此,走在一起。这十多年里,他们各自都经历过太多的事,背叛与被背叛,让他们一度伤痕累累,疲惫不堪。格斯活在哥哥罗斯的死亡阴影里,背叛了相处多年的女友露西,外遇并娶了哥哥的前女友做老婆,生了两个女儿,后遭遇妻子背叛;泰丝活在母亲的家族病史的恐惧里,承担起责任照顾患有自闭症的妹妹霍普,自己相处多年的男友戴维与好闺蜜朵儿外遇出轨并结婚,之后她与文学教授发生了一段婚外恋,也受到了伤害。

  这绝不是一本烂俗的再遇见故事,凯特·埃伯利恩把故事讲的足够合理与真实。格斯与泰丝真的就因为一生中的那几次见面就相爱了吗?我想,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与巧妙感只占了百分之四十,更重要的百分十六十是他们类似的经历,这些经历让他们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用怎样的方式才能更好的表达爱,关怀对方。如果只是一次次失意后的寂寞冲动,这份爱也不会长久。

  《想你》读后感(七):希望让人生更美丽

  两个年轻的青年学子,正是如鲜花般美丽的年龄,偶然相遇在共同喜爱之地,邂逅的机缘由此展开,两条相互交织的生活,从相遇到再次相聚,十四年从无交集的屡次错过,最美的时候没有与最合适最相宜的人在一起,是人生的遗憾还是人生的考量?

  遗憾是伤痕累累的孤寂心灵,考量的是人性的坚韧与坚守。围绕着女主角泰丝和男主角格斯由青年走向中年的生活,书中向我展示出各类的人物形态、生活场景。里面有泰丝的母亲,一位在我看来称得上是伟大的女性。这位母亲在对家庭的照顾和子女的教育及丈夫的呵护方面,都无可挑剔。可是,最应该受到丈夫关注的这位母亲却遇到一个在我看来是极端不负责任的男士。早已垮掉的男士撑不起应尽的丈夫职责和父亲角色,泰丝母亲要怀有对孩子多么深厚的爱才能支撑起这个家。母亲的去世直接导致泰丝人生轨迹的改变,试想, 倘若母亲健在,泰丝完全有不一样灿烂生活。

  看完此书的男士,有没有想过,当你身为人夫、人父,若不尽心尽责,对家庭、对伴侣、对孩子难道不是毁灭性的打击?一个真正爱家爱妻子爱孩子的男士应该在看完本书后反思下。敬佩这位伟大母亲之余,更为她的女儿泰丝所感动。将心比心,倘若我身处泰丝的处境,我能做的比泰丝更好吗?

  好书可以启发人心、人性,学会如泰丝一般不放弃心底永远的梦想,不放弃那个最终想成为的人,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书中的泰丝与格斯最终相遇,最终这算是一个遗憾之余的圆满故事。茫茫世间最相宜的两个人再也没有一错再错,当今世态能有这样一个结局,很好。

  书中有很多感触至深的描写,无论是泰丝母亲与幼女霍普相处的日常情节,还是泰丝的心理活动的刻画,或者是格斯的处事方式,所有的这些文字体现出作者细腻的文笔和敏锐的情感,这些捕捉的感人至深细节描述,最终为本书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任何伟大的作品都会有一些可以接受或并不敢苟同的观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取舍不同造成了不同的魅力感触。书中所描写的男女关系,恐怕并不为现阶段中国正统人士接受,也是年轻的男女应该引起警惕的教训。虽身暂不能远行,但心会随好书而遨游。学会如书中的泰丝,充满活力,永远相信自己,坚持到最后。

  听故事的人,写故事的人,传递人间爱与温暖的人,当有天满头白发满脸皱纹时也能有尊严的坦然微笑。

  《想你》读后感(八):顽强的活下去

  合上书,纵容自己吐出一口大气,还好是个美好的结局。

  泰丝&格斯,兜兜转转,许多年后,又回到当初的起点。

  只不过这次,是两个人合写的起点。

  从青涩的青年,到勇于承担的中年,每个人都学会了长大。

  人为什么一定要学会长大呢?

  为什么就不能在宠爱和呵护中永远的做个甜蜜的孩子?

  可能,大概,就是因为,命运总是会在每个人的头上悬着一把剑。

  一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掉下来的剑。

  在这把剑还没有落下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幻觉,觉得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

  然而,只有在它突然的,彻底的落下之后,才会发现,根本就是毫无防备。

  那些看不到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从此开始展现。

  对泰丝来说,母亲的去世是一切的开始。

  对格斯来说,罗斯的意外是一切的开始。

  我们常常说,尽人事,听天命。

  也常常说,总归都是自己的选择。

  然,生活就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状况发生,意料之外。

  突发事件如果脱轨的火车,迎面扑来,一下子就将人撞出了道路。

  从此以后,再也回不到当初的岔路口。

  尤其是那些,无可挽回的失去。

  伤口一旦形成,疤痕就在,隐隐作痛。

  离开的人尽管任性的离开,留下来的人总是要坚持着活下去,不是吗?

  活人,总是要收拾死人留下的烂摊子。

  泰丝承担了年幼的患病的妹妹,不是母亲,胜似母亲。

  格斯,要代替完美的哥哥成为被人瞩目的孩子,在阴影下耻辱的活着,从此失去了自己。

  这样的两个人,在各自的轨道上,曾经相遇过,错失过,最终又一次找到了彼此。

  生活的残酷在于哪里?

  不会告诉你,真命天子就在你的隔壁。

  也不会告诉你,挺过这个浪头,就是风和日丽。

  希望也好,失望也好,绝望也好,它只是不停的推着你往前走。

  时间是最冷漠无私的观察者,无论发生什么,它都只是不动声色我行我素的滴滴答答。

  时间又是最好的疗伤药,它会缓慢而执着的麻痹痛苦,让绝望消散。

  泰丝是个伟大的姐姐。

  为了年幼的患病的妹妹,她放弃了大学和另一种生活的可能。

  直到妹妹也可以谋生亦谋爱,有了稳妥的归宿。

  格斯呢,娶了哥哥的女友,成了2个孩子的父亲,为家庭咬牙谋生。

  人啊,只有从绝望失落的泥潭里爬上来,才能够最终坦然的面对不完美的充满缺陷的自我。

  大多数情况下,最沉重的伤害,恰恰来时最亲近的人。

  父母,兄弟,姐们,爱人,朋友。

  这些小圈子,牢牢的束缚了每个人的一生。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取舍和放下的含义。

  有些事,不经历,就无法明了。

  也有些事,即便是经历了,也没办法明白。

  例如父母的那些个偏爱。

  如果不喜欢,不爱,为什么要生下来?

  同样是亲生亲养,为什么有的就是王子,有的就是乞丐?

  格斯自己也成为了两个孩子的父亲,但他还是不会明白这个问题。

  泰丝呢,身为女孩子,总是勇于担当和选择牺牲的那个。

  一个家,三个男人,一个父亲,两个哥哥,都可以对最年幼的患有自闭症的孩子退避三舍。

  泰丝就真的那么责无旁贷吗?

  人,是不是只有自私一点,更自私一点,就能够心安理得的活着?

  钦佩泰丝,更欣赏夏洛特。

  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的女人都格外个清醒自知,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

  她们就像那些隐藏在草丛里的母狮子,谋划,准备,等待,然后从容的扑上去。

  强大而坚忍,眼神迷离,身姿优雅。

  《傲慢与偏见》里的夏洛特把握时机,给自己找了个好姻缘。

  罗斯的女友夏洛特,先是为自己找到了顾家的暖男丈夫。

  然后又从容的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了更好的选择。

  结束的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

  即便是先离场的那个,也总是让人忍不住的怅惘。

  这就是传说中的女神吧,高雅,纯粹,特立独行。

  也正因为如此,她们留下来的温暖,笑容,甜蜜瞬间,就成了特别的毒药。

  其实她们想要的,不过是被好好呵护而已。

  而这世上大多数的男人,在结婚以后,就会忘记,枕畔的妻子,也是需要呵护的女人。

  他们当她是亲人,是医生,是管家,是秘书,是孩子妈。

  唯独不再是当初那个等待被爱,被呵护,别关注的耀眼女子。

  人到中年,人也好,时间也好,都不是自己的。

  要活出个自己的样子来,实在是难上加难,国人尤其如此。

  能忙里偷闲的喘口大气,已经算是浮生偷得半日闲。

  却也只有到了这个年纪,才能清楚的看到曾经种种,以及将来茫茫。

  或许,这才是最美丽的相遇时间。

  从前种种,各有担负,拿得起,放得下。

  以后泛泛,彼此扶助,清醒自持,包容宽忍。

  就像楚乔和宇文玥,非要千帆过尽,才能安然守望。

  还有什么能比遇到那个契合灵魂的人更美?

  即便不是一生一世,哪怕只是擦肩而过,都是温暖的抚慰。

  感谢那些让我们发现自己悦纳自己实现自己的人,他们是庇护所。

  也感谢那些在漫漫长夜中让我们哭泣,挣扎,绝望的人。

  他们是弥天的海浪,当潮水退去,我们才会发现对陆地的深深渴望。

  感谢他们,让我们看清自己的需求,了解内心的寂寞。

  已经得到庇护的,请慎重珍惜眼前人,当下情。

  还在路上迷茫失望的,谁知道下一个转角是不是就会遇到真爱?

  做好当下份内的,不放弃追寻想要的。

  永远保持爱和被爱的能力。

  要时刻记得,无论谁,无论是谁,都不能改变你内在的颜色。

  尤其是那些做了母亲父亲的,请务必在孩子面前活出真实的样子。

  要传给下一代的第一奥义就是,生活是残酷的,但是无论如何残酷,都要顽强的活下去。

  即便命运一次次的将你撞偏方向脱离轨道,也请顽强的活下去。

  不要放弃,最紧要,不要自暴自弃。

  没有人知道,下一个路口等待着的的是什么。

  对自己好一点,直到找到那个比你自己更珍惜你的人。

  这不是一本血泪史,虽然有泪水,有折磨。

  这也不是一部小人物的浪漫爱情史,虽然最终的结局称得上浪漫。

  也不是关于爱情和原谅的鸡汤,生活确实是有毒的,鸡汤都是虚构的。

  这确实是一本值得抽出时间来一口气读完的小说。

  它会给你想要的。

  如果说读完这本书最想做什么,两个字,旅行。

  对,收拾个简单的背包旅行去。

  就算不能邂逅真爱,总还可以,给自己一个假期。

  《想你》读后感(九):英国式爱情表现

  凯特·埃伯利恩,对中国读者来说好像还知之不多,只懂她出生在英国伦敦,毕业于牛津大学。这本《想你》是她在意大利边当教师边游历时写的。这虽然是她的第一部小说 ,但是在2016年8月由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后已被译成25种文字,在欧美30个国家获得版权,可谓一炮打响,风靡一时。现在这股风吹到中国。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了这本书的中文版以飨读者。中文版《想你》装帧得素净淡雅。粉色封面右上角一个匆匆走路的女孩蓝色剪影,左下角一个背手踱步的男孩蓝色剪影。两人背向而行,寓意擦肩而过。 封面上印有白色英文MISSYOU(想你)。书腰黄色,上面印的字极具诱惑:如期而至的那个人,从来都不是因等待而来。令30国读者沉迷落泪的动人之作。书中情节是,一对青年男女18岁时初邂逅,之后16年一次次接近一次次失之交臂,之后又各自经历生活磨练,之后当然又彼此碰了面,一个成了医生,一个成了作家,但是因为健康原因无法越逾阻碍,最终只得化为一声无奈叹息。这个故事从本质上说无非就是有情人未能终成眷属。这类题材经常被采用而显得特别新奇。而令30国读者沉迷落泪的原因确实是因为这部书构思巧妙。例如第一节中写女主角在佛罗伦萨请一个英国男孩帮拍照,男孩那种畏缩拘谨的样子跃然纸上。其实这就是后来的男主角。16年后,这对已经沧桑的男女又在比萨见了面。又是拍照。不同的是这次拍照是男女主角帮游客拍像是结婚照的照片。拍完之后,女主角和男主角自然会有一番对话。其中什么深情啦、惆怅啦、痛心啦、悲剧啦……,五味杂陈搅和在一起,直让读者难解其中味。 全书五部分,一节一节地间隔着以女男主角为主线构写故事。这本书到底是在意大利写出来的,虽然是写爱情故事,但是书中尽情展示了意大利风光,甚至某些章节未尝不可当作旅游书来欣赏了。例如众所周知,佛罗伦萨是欧洲文艺复兴发祥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那么那里有哪些重要景点呢?有哪些闹中取静的地方呢?可以买些什么纪念品呢?甚至说,那里有什么特别好吃的食物呢?也许每一本类似小说中都会写到这些内容。但是凯特写得很仔细,例如写吃了冰激凌后再吃巧克力要加什么水果搭配,有什么风味。这样描写的结果没准儿会让读者试着如法炮制,以体会一下异国情调。这本书中还描写英国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交往情况,英国学校中学生的情况。这些都能让中国读者开眼界。有些场景也许是想象不到的吧,例如写两个高中女生躺在火车下铺上,拿着一瓶红葡萄酒彼此递来递去换着喝。模样虽然有趣,但究竟还是不很淑女。这本书中写英国人爱情表现和中国人还是很有些不同,可能是文化背景不同的缘故,但是既然这本书已经令30国读者沉迷落泪,想必也能让众多中国读者为之动容,所以值得一看。

  《想你》读后感(十):命中注定

  缘分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偶遇和邂逅,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泰丝和格斯这一对男女从18岁偶遇之后,中间穿插了无数次的擦肩而过,一直到34岁两人才真正认识。这真的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尤其是作为读者明明知道两个人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但是却彼此错过,而且她和他身边已经有了另一个他和她。凯特·埃伯利恩是英国伦敦人,在游历意大利期间有了这部《想你》的灵感。而两位主角正是18岁的英国高中毕业生相遇在佛罗伦萨,同喜欢艺术和画廊,家庭关系同时经历着微小的缝隙,被同一所大学录取,分配到的宿舍彼此是邻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