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格调》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格调》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6:5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格调》读后感10篇

  《格调》是一本由保罗.福塞尔(美)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29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格调》读后感(一):作怪的丑人们

  人生来是有阶层的,现代社会的机制或许能够允许人们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但其在先天环境和早期经历中形成的观念、性格和品位依然会束缚着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从而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方式、选择能力和欣赏能力,一个向上的野心并不足以改变这些。一个人得到了什么东西,拥有了什么技能,过上了什么样的生活并不会决定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从本质上而言,他们其实并没有改变,仍旧属于自己原本的阶层。

  但人们总要挣扎一下,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共享和自我意识泛滥的时代。为了弥补先天条件不足而导致的由来已久的不平衡感,最快速便捷的方法便是粉饰自我。伪装或隐瞒其真实的面目(通常此类人,关于他声称的他所拥有的那些,他所了解的仅仅只是一些名词罢了),但当一个人热衷于做姿态而不敢表现出真实的自我时,他的姿态就会变得千篇一律、呆板乏味和流于表面。(若是仔细看,还会发现一个故作姿态的——不管是人或者物都会透着一股谄媚的气质)

  “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于傻瓜们的充分自信”。当一个人脱离了他的先天环境,自认为他已经改变了命运时,他会很容易因先天条件缺乏而产生后天补偿心理,由此便会产生许多问题(正如圣经有云,使地震动的是仆人做主)。

  长期以来被压抑的心理需求会得到释放,过往的自卑会转化成自负(当然在他自己眼中是为“自信”)。他迫切地需要别人看到他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他迫切地需要收获自己曾经很少得到过的赞赏(但他不愿意去考虑他所得到的赞赏来自于怎样的人和怎样的欣赏力),于是炫耀和卖弄便成了必要的事情,因为他们必须要让别人看到经过粉饰贴金后的"美好"的自己。

  不幸的是,他们所认为的改变和美好仅仅只是局限在表层,局限在他们自己的认知当中的。当他们下意识地想要去弥补过往带给他们的,他们仍旧在被过往牵着鼻子走,这样的他们其实很消除先天环境刻在他们身上的烙印。他们真正的改变或许只有在这种不平衡感得到弥补后才会开始,然而有多少人不会被自己刻意制造的这种美好假象所迷惑呢,或者说不满足于这个假象呢。

  《格调》读后感(二):从来没有“人人生而平等”

  书名叫《格调》真是一个虚伪的敷衍,难道它不该直接叫《等级》?整本书从各种细节开始拆分,教你怎么定义自己的等级,看清自己,看清怎么向上爬。

  然而,似乎每个等级在作者眼里都是充满嫌弃。上层阶级贪图安逸;中上阶层无聊无趣;中产阶级自卑虚伪;上层贫民充满焦虑;中层贫民充满怨恨;下层贫民没有明天;赤贫阶层没有自尊;看不见的底层和看不见的顶层一样消失在大众视线内。

  钱是衡量一个等级的标准,但不是唯一的标准,那些着装方式、家居摆设、休闲方式、精神生活……分分钟把你打回原形。你的金钱可以挤进更高一个阶层,但任何一个细节的错误都能让你的本质暴露无遗,伪装永远只是伪装,贵族不是一日练成的。

  看完这本书,你该明白,除了那些拥有继承权的顶级和上层阶级,其他所有阶级都该充满焦虑,因为他们充满着向上的欲望,而上一层的大门又总是关闭着。

  我想这一定是一位老贵族爱看的书,因为它以那些毫无意义的细节就可以把所谓的新贵隔开,即便你再有钱,我也能从血统上俯视你,鄙睨你,永远别想和我平起平座,这是从你出生就决定的事。

  从来没有“人人生而平等”,也总有地方是你再努力都到达不了。

  《格调》读后感(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等级差别

  在看到一篇不是很喜欢的BL 小说里,作者推荐了这本《格调》。我已经忘记了那本不好看的BL 小说叫什么了,却牢牢的记住了《格调》的名字,并翻阅了他,不免有些惊喜。

  以前从未品味过等级这个词,从小学三四年纪教会这个词开始,好像无处不在地被运用,就像左手和右手的存在一样习以为常。当保罗.福塞尔把等级一词写成整整一本书的时候,我看到不免有些惊讶,也从未如此认真的正视等级的存在。

  《格调》其实是很西方化的产物,有美国各个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从人的言行、着装、性格等描述了不同等级下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点。

  看书的前半部分我一直拿自己、和身边的人作为参照,并伴随着不时的感叹。到底是固化的阶级环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还是我们的行为构成了这一个阶层呢?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形而上的命题吧。

  当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说等级这个话题不免犯了忌讳,就像保罗.福塞尔描述的美国人一样,面对这个问题会避而不谈,可这到底是真切的存在着的。

  《格调》读后感(四):搞了半天是小众用来YY的书

  作者的确让我了解了美国那个时候社会阶层的全貌。很好玩。看的我笑死了。有些地方和理由很荒谬,像是伍迪艾伦写的那种文章。但是呢,这书畅销主要是人们妄图通过此书学习上个甚至上上阶层的做法来往上爬。可问题在于,一旦它畅销了,所有人都读过它,那么我们都知道了其中的奥妙了(如果真能算是奥妙的话)。所以,等于所有人都白读了。其实作者自己也是神经过敏、自以为是的人。以为这个社会真被他分的很完美。人出生,阶层就定了。你们休想改变。无论如何,装逼都会露怯、掩饰都会露陷。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就真的是什么阶层。其实怎么可能呢?最上层的人也可能有什么下层人的爱好,反之亦然啊。难道一个人有贫民阶层的爱好,我们就按照这书把他看作贫民阶层吗?

  看到最后一章“另类”我笑死了,这个不同于任何阶层的一种人。大部分读者难道没有在读的时候想,哦哟,我不就是作者说的这种另类吗?你们都去死吧,我可是小众,可是另类,才不拘于这些条条框框和阶层呢!我可是自由自在的人。就是最上层又怎么样。还是像我这样好啊,你们看,作者都说我自由自主,见多识广,熟悉很多城市街道的布局和路标,读书量多,只按自己喜好看书,即便吹口哨,调子也是高雅歌剧,你们阶层再高又怎么样?作者严酷的分层让看书的人心里很不爽,觉得暗无天日,但是在最后,峰回路转,作者夸了读者!另类读者们你们开心伐? 当然啦,那些各国街道名称还不知道的同学们快点去背一点啊,按作者的说法,上一个阶层别想了,但是变成游离于阶层外的小众还是很方便的!

  《格调》读后感(五):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不会给高分的,因为看得实在憋气,简直愤怒。你也许会认为这是由于我对号入座进入了中下层阶层人民的缘故......或许吧,但谁会喜欢一个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在21世纪却拿18,19世纪的老古董规矩说事儿的人呢。

  美国社会发展很快,富豪也是越来越年轻,或许书中所谓的上层或是特层阶级并不包括华尔街或硅谷那些一夜暴富的年轻才俊么,但是这些年轻人,毫无顾忌的年轻人终会影响到那些顽固做作的老派富翁的。比如Facebook的创始人,Mark Zuckerberg的经典装扮就是T恤衫,短裤,遮阳帽,如此而已,走在路上回头率奇低的一个年轻人,与书中描述的对衣服面料讲究苛刻的上层人做派截然相反。

  记得前些年遇到日本人,交谈几句后她对我的见识很惊讶,问我从何而知。我回答说看电视,上网。我才知道原来她以为中国现在还很穷,没有电视,没有电脑网络,穷得靠别人救济。其实日本很多电视媒体也很经常介绍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现状,只要她能关注一下就知道的,可惜她没有。

  有人说,这本书是在以幽默辛辣的口吻挖苦美国社会各个阶层。如果他所描述的各个阶层的现象本身就是过时的,不准确的,有何意义呢。

  《格调》读后感(六):另一个视角

  有人说读《格调》的人最没有格调,听起来有点酸;有朋友从来不打保龄球,就因为《格调》说贫民阶级的人才去打;

  用书中的观点来分析,这应该是属于中产阶级的人的反应。因为在乎别人看自己的眼光,没有阶级安全感是典型的中产阶级心理。

  与其说这本书指出了阶级的现象,不如说它给了普通人们以一种平时不大会用的视角,用理论的方式去分析那些随处可见的细节和现象。所以读过《格调》的人,在短时间内都会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冷冷地观察人们的衣着、动作、言谈、用品等,试图应用书中所提及的标准来界定等级。

  也许这样做有点隔岸观火般的阴险的嫌疑,但它确实给人以一个新的理由,去解释一些无法用品性、知识、智商、情商等等原因来说明的事情,从而让人更能体谅人心。

  用等级来给人作划分,无论古今,无论国度,都一直是件遭到鄙夷的事情,但我们能否认吗?不能。因为这个理由,韩剧《巴厘岛的故事》里那让人窒息的无法逾越的等级鸿沟所造成的绝望气氛,让人深深记住了它。

  能从书中得到裨益的人可能还会包括市场营销和广告从业人士。通过对消费群体的划分和定位,可以参考其所处阶级而投其所好,这不失为又一个不错的视角。

  《格调》读后感(七):说到底,还是心态问题

  整本书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九个阶级,从吃穿用度,到言谈举止。感觉说到底,就是个心态问题。

  正如作者所说,每个阶级都会有对自己阶级的焦虑感,由此衍生出各种傲慢与偏见的戏码。不同的阶级的焦虑感来自于不同地方:上层阶级多是因为众人的关注,中层阶级源于比较,下层阶级则是生活本身的艰难。

  不同的心态就会引发从品味喜好到言谈举止的各种表现。作为大温拿们,上层阶级对自己阶级本身的归属感比较强烈,所以生活会很有情趣,也有足够的财富支撑他们的情趣。下层阶级困顿于生活本身,不会太追求所谓的生活情趣,但总体比较朴实。中层阶级的态度最值得玩味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让他们成为这个社会最势利也最没有主见的一群人。他们总是希望得到任何,因此善于用各种浮夸又穷酸的言语和装饰,想要炫耀,却不像上层那样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所以,他们的做作感是最重的。似乎作者也不喜欢中层里的中产阶级,各种毒舌都对准了他们。

  就个人而言,最欣赏另类。他们特立独行,不会在意他人的评价,只为了自己的想法活着,游走于“三教九流”的社会体系之外。如果有可能,希望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来个恶趣味的猜想,这本书写时应该不会有特定的受众群,但直觉感觉上是中产阶级会有更多人看它。上层那三个阶级会不屑于这本书,甚至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因为根本不关心。中层中三个贫民阶级比起看书,电视广播一类的传媒是他们信息的主要来源。下层两个阶级文盲居多,更不会看这本书。所以,最有可能读这本书的是中产阶级。他们读这本书的时候会有种深深的“人艰不拆”感,他们会痛骂作者把他们描述得如此不堪,同时又拼命效仿上层的各种品味情趣与言谈举止,力图改造自己,只可惜事与愿违,因为经济基础摆在那里。

  往最恶意的方向想,给这本书差评的,应该都是中产阶级。

  《格调》读后感(八):格调

  作者的观察比较入微,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做到如书中所说的以貌取人并且从很小的细节中就能大致判断出他人的阶级之类的,那应该是相当的牛了。

  在谈及有些阶级的特征的时候,作者犀利近乎毒舌。所以有人说比较排斥看这本书,是因为你可能对号入座,里面调侃的一些特征正是你也存在的。

  不得不承认,关于外貌、网购有几个细节方面相当切中肯綮。

  第一篇 敏感话题

  尽管绝大多数美国人感到,他们的确生活在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等级制度当中,他们甚至怀疑,正是对社会地位的种种顾虑,左右了置身其中的人们的言谈举止。然而迄今,社会等级这个话题依然显得暧昧可疑,并且经常是过于敏感的。时至今日,哪怕只是稍稍提及社会等级这个话题,也能大大地激怒别人。

  实际上,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人们恰恰暴露了对社会等级的敏感:越是感到烦恼和愤怒,越说明等级存在的真实和严酷。如果谁容易变得非常焦虑,这种倾向暗示你是一名中产阶级,你非常担心自己会下滑一个或两个等级梯级。另一方面,上层阶级热衷于谈论这个话题,因为他们在这种事上投入的关注愈多,就愈显得地位优越。贫民阶层通常并不介意讨论这个话题,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几乎无力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事实上,对社会等级高度敏感的恰恰是中产阶级。

  正像你在等级问题上的愤慨恰恰暴露了你的阶级身份一样,解释这件令你生气的事物的方式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底层的人们乐于相信,等级是由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多少来作为标准的。生活在中层的人们承认金钱与等级差别有关,但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和从事的工作类型同样重要。接近上层的人们认为品味、价值观、生活格调和行为方式是判断等级身份不可或缺的标准,而对金钱、职业或受教育程度则未加考虑。

  在美国,由于社会等级间的流动是如此顺畅,似乎每一位幸运儿都可以得到奖赏。而伴随这一情况而来的特殊危险则是:失望,以及接踵而来的妒忌。这个神话给人的印象是,你随时能用“挣”的方式向上爬。然而,一旦一个人发现自己陷身于一个等级差别体制,并对这个体制的必要性表示怀疑,此时的幻灭感和内心痛苦就格外强烈。有一些人在早期的中产阶级生活中发现,在他们为社会等级的攀升而奋发努力时,一些明显不相关的因素,例如遗传特征,早年背景,父辈或更年长一辈的社会地位,或多或少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他们因此变得有些绝望,这种绝望并非没有破坏性,尽管他们一般说来对这一破坏性秘而不宣。

  因此,既然我们的社会存在等级,为什么我们不去尽可能地了解它呢?这个话题可能过于敏感,却也不必让它永远暧昧不明。

  第二篇 解剖等级

  我的研究结果使我确信,这个国家的等级最好分为如下九类:

  有一点最开始就要弄明白:区分这些等级的决非只有财富一项标准。与金钱同样重要的因素还有风范、品味和意识。乔治•奥威尔说过:“从经济上说,毫无疑问只有两种等级,富人和穷人。但从社会角度看,有一整个由各种阶层组成的等级制度。每一个等级的成员从各自的童年时代习得的风范和传统不但大相径庭——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他们终其一生都很难改变这些东西。要从一个人出生的等级逃离,从文化意义上讲,非常困难。”

  界定他们地位的关键因素并非只是金钱,而是他们拥有金钱的方式,作为衡量一个等级的指标,金钱的来源远比金钱的数量更有意义。将上层的三个等级区别开来的最重要的标志,是他们继承的财富与自己实际挣得的财富之间的比值。“看不见的顶层”(像洛克菲勒家族,普家族、杜邦家族、梅隆家族、福特家族、文德比尔特家族等),完全依靠继承来的财产。无论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多么庞大。如果是靠自己的劳动挣来的,比如像电影明星们,就不能位列这一等级,尽管他们的巨额收入和挥金如土的消费可以使他们模仿这一等级的身份。

  看不见的顶层

  一个看不见的阶级。他个的钱来源于继承遗产。他们曾经喜欢炫耀和挥霍。后来,他们在媒体,大众的嫉恨、慈善机构募捐者的追逐下销声匿迹了。

  不仅只是豪宅被藏了起来,“看不见的顶层”的成员们也纷纷从他人的窥视和探查里消失了。

  上层

  一个富有又看得见的阶级。可能是大银行的主管,还喜欢参与国会某委员会的事务。他们贪图安逸,

  有时还很有趣,家中宾客川流不息。但是有一点:他们对思想和精神生活毫不关心。

  顶层往下的一个等级,上层阶级,在两个主要的方面与“看不见的顶层”存在差异。首先,尽管这个阶级的财富中有很大一部分得自继承,但他们自己也从工作中挣得相当多的财富。

  中上层

  一个有钱、有趣味、喜欢游戏人生的阶级。所有比这个阶层低的阶级,都渴望成为中上层阶级。

  这个阶层的家财与前两个阶层不相上下。区别在于,其中的大部分财富,是通过诸如法律,医药。石油。航运、房产、乃至更令人起敬的艺术品买卖等行业赚来的。中上层有时也会享有一些继承的财产,但他们总是被一种布尔乔亚式的感觉——比如羞耻感——困扰,因为这些人有一个信念,依赖别人的钱,哪怕是袒宗赚来的钱生活。总归不是太好。

  中产阶级

  一个最谨小慎微、了无生气的阶层。他们是企业的螺丝钉,“可替换的零件”。他们最惧怕“他人的批评”,因此是为他人而生存。他们是全社会中最势利的一群人。

  他们依然对于别人会如何看他们感到恐惧,并且一心希望将每一件事都做得无可挑剔,但求不被他人批评。

  上层贫民

  一个被称为“蓝领责族”的阶级。他们靠手艺吃饭,认为自己和律师、医生们一样也算“专业人士”。它们的钱夹总是鼓鼓囊囊的,外边还会勒一根皮筋。

  如今的上层贫民,是“大众”的领头羊。但即使将他们定位在各个贫民阶层的最前列,你仍能辨认出他们的原型。他们深深地受制于金融政策、巧取豪夺的广告、时代要求、错觉、低级大众文化、速食品和劣质消费品。

  一般讲,工种和他们焦虑的类型将贫民阶级依次划分为三个等级。上层贫民是熟练工人和手艺人,比如印刷工人。中层贫民是电话接线员,公共汽车司机。下层贫民是毫无技能的体力劳动者,比如码头工人

  (确定某人究竟是中产阶级还是上层贫民成员有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此君的工作服和“最好”的衣服悬殊越大,所属等级就越低。)

  中层贫民

  一个在工作中失去自由的阶层。由于经常受到老板的斥责而对生活心存怨恨。他们生活中唯一的乐趣,也许就是串亲戚。

  你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监督,比你从这种受监督的劳动中能领回多少报酬,更能显示你的真实等级。

  如果一个人的恭顺服从总是第一位的,他或她一定是个中层或下层贫民。

  下层贫民

  一个没有明天的阶级。非法移民的大军,过一天算一天是他们的常态:,正是这一阶层。承担了美国社会中最低下的工作。

  赤贫阶层

  一个无家可归流落街头的等级。懒隋、失望和怨恨压倒了他们的自尊。这是人们看得见的最贫穷的一族。

  看不见的底层

  一个在慈善机构和管教所里渡过一生的阶级。像看不见的顶层一样,我们看不见这群悲惨可怜的人。

  因此,当过失和苦恼到了让人绝望的地步,人们就沦为“看不见的底层”,要么整日守在福利机构的房间内,要么想方设法让人弄进一处公共设施,至于那是慈善机构还是管教机关,对他们来说并不那么要紧。

  第三编 以貌取人

  为什么敏锐的人能在一瞥之间判断一个人地位的高低?他捕捉哪些特征?

  容貌 首先,优美的容貌。当然,各个阶层中都不难发现容貌姣美之人,但相貌漂亮通常是上层等级的标志。姬莉•库柏认为,这是审慎的自然选择的结果。她发现,如果上层人士与阶层较低的人结婚,他们通常只会选择美人。她总结说:“大体上说,长得漂亮的人往上走,与社会地位更高的人结婚,……缺少安全感。容貌丑的人一般与低于自己阶层的人结婚。”

  微笑

  身高

  体重

  衣着

  颜色

  质地

  易读性

  整洁

  西装

  总统衣着

  政客穿着

  低品位标志

  衬衫领子

  饰物

  雨衣

  长裤

  领带

  帽子

  高级品味:古风崇拜

  第四篇 住房

  善于捕捉阶级信号的人知道:倘若这个人有车道,在显示社会地位方面,这条车道的重要性与车道尽头的住宅大体相当。

  车道

  围墙

  门牌号码

  车库

  草坪

  家畜

  院内摆设

  花草

  谁的房子

  户外家具

  汽车

  室内陈设和装潢

  上流社会起居室

  中上层阶级起居室

  中产阶级起居室

  贫民阶层起居室

  电视机

  电视节目

  厨房和卫生间

  宠物

  第五编 消费、娱乐、摆设

  喝酒

  用餐

  食品

  甜食

  购物场所

  下馆子

  电视食品广告

  超级杯派对

  度周末

  旅游

  体育运动

  商品邮购

  收藏

  可读性饰物

  各阶级商品目录

  个人化饰物

  第六编 智力生活

  大学

  读物

  圣经

  观念

  第七编 “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

  不论你继承了多少财富,你的工作是否可靠,你的居住条件怎样,你的外观如何,也不论你的私人车道的形状和面积,你家起居室和前廊的摆设,你的饮料的甜度,你吃正餐的时间,邮购什么商品,也不论你上的学校在什么地方,你对它有多少敬畏,以及你读什么样的书报——只要你一张口说话,你的社会地位就暴露无遗了。“一个人的言谈永远是他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的告示牌,”约翰•布鲁克斯针对现代美国人的生活,把本琼生三个世纪以前的发现换了一个说法。本琼生说:“语言最能表现一个人。一张口,我就能了解你。”

  第八编 升与降

  往上爬

  沉沦

  拼命化趋势

  第九编 冲破常规的人

  我们不妨假设这个叙述者根本不属于任何一个阶层。他来自一个未曾命名的群类。我称之为另类(x类)一族。之所以把另类人归到某一“类”而不是哪一个阶层,是因为你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另类,你的出身以及成长必然带有贫民或中产阶级的烙印。你只能通过转变而成为一个另类,或者,说得更清楚些,只有当你艰难地发现自己具备了另类的一些特质,尤其是好奇心和独创性这两种特质时,你才取得成为另类的资格。

  他们是自由职业者,从事着被社会学家称为“自治工作”的职业。  

  不受人管辖正是另类的一个显著特征。他们思想独立,不受社会习俗的约束,举止和行为都自由自在。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有敬业精神,工作没完成便决不放手。

  做一个另类就如同拥有了上层人物所拥有的大部分自由和一部分权力,只是没有他们那么多钱。另类人可以算是“没钱的贵族”。

  先来看看他们的衣着和表情。另类完全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穿着打扮,他们从不刻意修饰以取悦于人,因为他们觉得没人值得他们下这样的工夫。因此,他们穿得很舒适随意,而且通常都有些“不羁”。其实只要永远按照比别人的要求差一级的原则来穿着,就能达到这一效果。

  简言之,另类构成了一个“无阶层”的阶层,他们在美国社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那里,“交易”这种人生观无法再横行元阻。另类身上所特有的傲慢无礼的态度。聪慧的头脑、冷嘲热讽的说话方式和昂扬的斗志,使他们从束缚住其他人的阶级牢笼中逃离了出来。那些担心另类的性格特征可能会“非美国化”的人应该意识到,事实恰恰相反,这些人身上流淌着真正的美国血液。

  如果说想象力贫乏,理解力有限的人竭力想钻进中上层社会,那么,那些有着天赋过人的心智和洞察力的精英们则正在奋力摆脱束缚,准备走进另类的行列。只有超然于阶层混乱造成的压抑和焦虑的另类,才是一个真正享有硬币上所允诺的自由的美国人。

  第十编 附录

  练习题:学习推断阶级属性

  客厅评分表

  《格调》读后感(九):能把调侃笔调译出来,真厉害

  调侃笔调,若是翻译不好就变得干巴巴的。《格调》里保留住了调侃的风味,是能叫人忍俊不禁的正经书。

  在这方面,典型的失败例子有以前看的《银河系漫游指南》,科幻世界上推荐者说到“这作者特别会忽悠,幽默极了”,于是有一天在书店看到,几乎没有想就买下了,看了发现忽悠大家的只是不负责任的译者,中文版看上去是一点也不搞笑。

  类似的成功作品,竟然想到了《我是猫》。

  其它也没什么,就摘关于“贫民帽”的一段吧,忍俊不禁的:

  “

  贫民阶层本能地对带沿帽有好感,这也是带沿帽之所以在他们中如此流行的原因,以至于我们把这种帽于称作了"贫民帽"。这种"棒球帽"用红、兰、黄等颜色的塑料网状物制成,后部镂空,下沿横钉一条可以调整宽窄的带子:"一个尺码,适用全体(贫民)"。不论贫民帽的标准风格如何,重要的一点是:必须丑陋。贫民男人戴上它的效果,与他们的妻子穿上紫色化纤类紧身裤的效果旗鼓相当。像所有的其他衣物一样,贫民帽也有一定意指。当它碰上的人受过昂贵的教育,坚持尊贵的人类理想形象应该在意大利圣马可露天广场或希腊帕特农神庙里的人物上展现,或者相信理想的男性头型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或西斯廷教堂壁画上的亚当。它就会说:"我比你一点不差。"后部的小带于是重要的贫民阶层特征,因为它降低了买主的身份,这些人如今干的事从前是卖主的义务——帽商们曾经不得不大量贮存各类尺寸的帽子以供选择。当代生活中其他这类特别吸引贫民的产品,如喷气式飞机或超级市场,也有此特点。为了卖主的便利所作的一切,被说成是为了买主的便利。为使贫民帽的丑陋更加夺目,人们有时会将帽于反转过来扣在头上,可调节的帽带抢眼地横跨过额头,仿佛帽主人为这种"一个尺码,适用全体"的小玩意儿深感骄做,不由自主地要展示这一"技术"和自己对此技术的"掌握"。里根总统过去曾在一次演出中戴过一顶贫民帽,当时他正矗立在皮奥里亚一辆拖拉机的顶上,看上去非常自然。

  ”

  《格调》读后感(十):装B必备

  近日看到一帖网文:不完全装B必备手册,论述装B之读书、音乐、行为等方面,尤其星巴克咖啡店那段,笑喷了!

  说到装13、小资、品味之流,就不能不提到保罗·福赛尔的『格调』一书,原本只是从格调品味方面研究美国社会各阶层差异的书在中国却被奉为经典,书中描述的种种装13行为纷纷为人们所模仿或规避,更有网友恶搞出中国特色版装B必备手册,实在是让人感慨这世道越来越囧了

  其实俺认为装13只是一种有争议的行为,算不得罪大恶极。装得假那是傻B,装的自然那就牛B。比如为了装13显示知识渊博,认真啃读号称小资圣经的『格调』一书,有见解,那就牛B;如果只看了封面简介就到处炫耀那是傻B.(那种看封面简介就不屑然后自己写出比格调更犀利见解的家伙不在讨论范围,让福赛尔泪流满面给他跪下唱征服去-_-)

  扯远了,格调一书比较有价值的在于最后一篇另类的论述,福赛尔这家伙根据人们的外在表现划分社会阶层,却将自己纳入有自由内涵的另类范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真是有点讽刺。有一点我是赞同他的:另类将会越来越多。人类虽然是群居动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众不同。这种个体意识的觉醒,正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格调》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