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先锋书店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先锋书店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5 20:3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先锋书店经典读后感10篇

  《先锋书店》是一本由钱晓华 等著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页数:22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先锋书店》读后感(一):寻找家园

  (一)

  好久之前看到新闻上说,香港一家书店老板被自家的图书砸死了,尸体几天之后才在仓库杂乱的书箱下面被发现。有人说,他的死是何等的诗意,对于爱书的人来说,和书死在一起大概也值了。后来,看有人写这个书店老板的故事,知道了他的名字叫罗志华,他所创建的青文书屋影响了香港整整一代人,包括陈冠中、 梁文道他们。在香港书业的鼎盛时期,我们所熟悉的香港二楼书店就是由像罗志华这样的书店老板们创造的。文章中说,香港的书店这几年很不景气,大部分书店连租金都交不上,像罗志华这样的书店也不得不被迫搬离,而罗只好把所有的图书搬至大角咀一间仓库内,最后——悲剧就这么发生了。

  罗志华之死,看似一个简单的意外事故,其中却包含了太多对于这个功利而快餐时代的反讽。不知书店是从何时出现,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实体书店,尤其是学术性、专业化较强的实体书店越来越被市场压缩。在这个看似温和富有节奏社会里,没有人逼迫实体书店关门倒闭,也没有人逼迫读者不再进实体书店买书,更没有人会猜想到罗志华会以那样的方式结束此生。真正的凶手是谁?没有人知道,或许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经济社会,相信的是效益与人气不相信的是诗歌眼泪工具理性在这个社会深入人心,书店要发展就得跟着所谓“现代化、世俗化、大众化”。到底是孤独坚持理想,守护着自己精神家园;还是随势转型,麻木而苟且地生活?这不仅是书店老板们的抉择,亦是对每个知识分子的发问。

  (二)

  很早以前去夫子庙那里买碟片,无意中经过地下商场的门口,看见一家书店招牌,上书“先锋书店”。遂走进去瞧瞧,七拐八绕,晕头转向地终于找到了书店大门,猛一抬头,惊讶于书店是那么长,以致于自己得再细细打量一次,方可隐隐约约望见远处书店的另一个大门。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书店,让我非常激动。也许是书店开张没多久,或者是这里的人气一直不旺,第一次进先锋书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读者,长长的走廊两边是摆满了图书的书架,书架的旁边还贴着一些海报、照片、诗歌,很有特色。我惊叹于书店在文化格调方面所花费的巨大精力,以及她所散发出来的优雅精致

  但另外一方面,我也在不停地思考,这样一个学术性的书店设置在夫子庙这个人来人往人心浮躁之地是否合适。偌大的书店,却只有少少的读书人。那些书、那些椅子,还有那个 “大地上的异乡者”的广告牌,总是让人看着既是感动又是心酸。从主观上说,我是多么希望这个书店能够长久地开下去,可现实又不得不给我种不好的预感。后来,我每次去夫子庙都要去先锋书店看看,一如我第一看见的那样,站立在书架两边选书的读者依然稀少,而把书店当作通往夫子庙狭长走廊的游客倒是络绎不绝。这样奇怪场景倒不禁让我觉得好笑——我们这些读书人,把书店当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那些游客却把书店当成是通往物质欲望的走廊。

  狭长而空荡的先锋书店在下面,拥挤喧闹的夫子庙却在上面。

  (三)

  最后的事实证明我当初的判断,后来我再去夫子庙的先锋书店,店铺又回归到最初卖假服装以及廉价电子产品地方。虽然那地方依然有一眼望不到头的走廊,但走廊两边讨价还价声以及电子产品发出的噪音此起彼伏。起初我怀疑我自己是否走错地方了,于是在地下商场拼命地找来找去,找了半天一无所获。我知道,我该上去了,书店确实不在了,我也可以和这个地方做一个彻底的告别了。

  后来了解到,先锋书店老板钱晓华在夫子庙开店时损失惨重,元气大伤。钱晓华写过文章对这段经历描写很多,中间的故事亦让人唏嘘。早期先锋书店的过度扩张,以及选址失误,某种程度上,亦可算是店主自身理想主义的反映,似乎希望用先锋书店的文化气质来感化熏染夫子庙这块市井气十足的地方,希望通过自己的书店文化去改变这块动不动就是拿着粗制扩音器放流行歌曲的地方。但钱晓华以及他的先锋书店,依然还是被夫子庙这块世俗到极致的地方给彻底击垮了,在世俗面前理想主义永远都充满着悲情意味。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人文,在夫子庙这块地方,没有人能说清楚,我相信钱晓华亦是如此。

  (四)

  我到处游走,在城市中寻找家园。没有什么能比书店更贴合我对理想家园的描述。家园不仅是一个栖居肉身的地方,更应该能装载下我们灵魂的地方。都市中,我们太容易放浪于形骸,而忘乎精神与道德存在。寻找家园其实更多的还是在寻找我们自己早已丢失了的纯真与理想。找啊,找啊,我从一个城市找到另外一个城市,以致于每到一个城市,必须得去那个城市的书店看一看,走一走。我想,一个好书店应该可以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化层次,好书店的存在也是象征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足迹

  但问题是,你的那套想法,你的那套思路,是不是正确的、准确的?你是不是想得太不符合实际,你是不是太过于诗意,或者你有道理,或者你很有想法,可现实能容许你这样做吗?你不觉得你说得太酸,太文艺?告诉你,根本没有什么理想家园、精神家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没有什么信仰,信仰金钱万能永远比信仰真理要实际。书店是什么?书店只是一个贩卖纸张的地方,你看看现在的书店,到处是教辅,到处都是那些帅哥美女,不是缠绵的都市言情,就是流行的网络文学知识分子在这个时代,成了犬儒与乡愿的符号;文化人更成了迂腐与矫情的代名词。你所谓的精英,只不过是这个社会中的既得利益分子。何处是家园?这个问题我还想问你呢!

  (五)

  再后来,先锋在新街口地铁里的那家门店也关门了。我有次路过那里,发现黑漆漆的一片,我努力地朝里面望去发现只剩下一个“先锋书店”的广告牌,估计还没有来及撤走。于是,发信息告诉她,书店关门了。我和她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这家地铁里的先锋书店,我想告诉她这个可能会被大多数行色匆匆的过路人所忽视的细节。她回答的很平静,也许她没有看到那般略为凄凉景象,更不知我发信息时那般复杂的心情

  第一次见着她,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她那时上身穿着一件大红色的短袖衣服,正好把她姣美的容颜映衬的更加美丽。我不知道地铁站里的先锋书店的关门,是不是也预示着我和她的结束。在度过了一些快乐不快乐日子后,我和她分开了。如今再想想那家地铁里的先锋书店,莫名地想起她,想起那个穿红衣服的女生。我曾在那个书店告诉她,我选书时如果拿不定主意,一般会把出版社列为重要的参考对象。现在,那家店已经不在了,我和她也不再联系。回头想想那句无关痛痒的话,显得是多么的可笑稚嫩,或者她根本就不记得我曾说过这句话。如果说,要问我那家曾经的书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红色。”

  (六)

  钱晓华以及他的先锋书店几经调整,目前正在慢慢转好。南京大学周围的学术书店在不死不活且顽强地生存着。倒是周围的古旧书店,随着拆迁,而不断离去。买书人还是会去书店买书,不买书的还是干着与书无关的事。我还是有事没事就往书店里面钻,不一定要买书,但一定要去看看,看看最近的出版行情,听一听朋友对书店状况看法。偶尔还愤怒一下如今粗制滥造的图书市场,庆幸自己还是可以大致分辨出好书与烂书的区别

  按照目前这样的形势,功利性和实用性必将成为社会的主流,随着网络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人的生存压力不断增加,去书店的人会越来越少。另外,流行而泛滥的娱乐文化充斥市场,人文书店的书架上面那一本本经典书籍也许会无人问津,到最后人文学术书店也许会慢慢走向死亡,当我所谓的理想家园纷纷夷为平地,那时的我会身在何处,那时的我将会去何处寻找家园?

  《先锋书店》读后感(二):独立是一种立场,先锋是一种精神

  书店必须要品质商业成功才叫成功,先锋书店是典范。

  每个读书人都有书店情结,我小时候梦想过。不去做营销就没必要开书店了。

  独立是一种立场,先锋是一种精神。惭愧,这是我坐在先锋书店唯一看的一本书,其余时间在看小摆设、画像、电影以及看书的妹子们。

  书店这个东西我想说的太多,本人在货源和商用房方面已经周折了半年,还有那个出版物鸟证实在麻烦,估计五月下旬图书发行员职业资格考试开始。而老衲已经等不及了。

  帮朋友做个广~告,想要买琴或者学琴,欢迎推荐钢琴吉他架子鼓、古筝等等都可以

  如果坐标位于北纬31度14分至32度37分、东经118度22分至119度14之间,可以预约到店试琴 ^_^

  宁辉琴行官网:www.ninghuiqinhang.com

  小站:https://site.douban.com/284561/

  预约Tel:189-2140-7482 扣扣:570358294

  原文地址:http://jackrubbish.com/blog/archives/14459

  《先锋书店》读后感(三):大地上的异乡者

  去年8月赴金陵,游览南大的最后一站即是拜访先锋书店。天气很闷热,南大之行尽管很满意,但计划要去的旧书店被拆了好几家,只买到一些北洋海军的资料,心中未免不爽。根据Gavin事先找好的路线,两人晃晃悠悠兜到了五台山体育馆。

  书店的门面第一眼看过去有些诡异,硕大的体育馆主建筑下开着一个混凝土掩体似的口,就像奇爱博士描述的核战避难所。不过走近了一看,地上的雨水还没干,门外的桌椅倒已经抹干净了。进得书店,两人瞠目结舌:这里显然原本是地下停车场,管线与名人像交错装饰的粗犷天花板下少说也得有两千多平米吧,从门口的收银台往书店深处走,要上一条缓缓的斜坡,坡上摆放着较新的书籍,以及相关的书讯和书签。大堂里的问询台边有投影仪、大屏幕和试听角,数排沙发椅上不少来客正捧着书沉沉地读,偷偷坐了一下椅子,很舒适。书店虽然面积很大,顾客也不少,却不像有些“书城”那样拥挤混乱,这里的书架摆放得并不紧密,长凳亦很多,给读者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半碗茶的功夫,Gavin已经猎到一摞书,在他的推荐下,我选了一些英国相关的书籍如《帝国的课业》,而事实上在起身付款之前已经读了三分之一,一看表,不知不觉过去了将近两小时

  踏上斜坡向门口走,发现前面的墙上有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在往里走的时候,十字架的位置便在每个人的背上。

  这家奇特的书店,是什么样的人创造了他?回沪后,便去买了这本《先锋书店—大地上的异乡者》,本书包括先锋书店店主钱晓华自序、访谈和作家学者媒体、读者对先锋书店的评论感想。店主钱晓华的照片就印在自序前,一个非常普通的圆脸男子,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叉着的手里夹着一本书;现在他的样子变了,在2008年5月的一次访谈录像中,钱晓华显得黑瘦憔悴,不变的是那富有特色的口音和讲话时的活力。他原本是政府机关里的公务员业绩出色不满足沉闷的机关工作,想在机关内承包一个杂志也得不到认同,终于决然辞职。他说自己回家的时候简直是灰溜溜的,被父亲训斥了一顿后投身商海,先做茶叶生意,却也不得志,最后咬牙拿出做生意存下的本钱,在南京开了书店。

  1996年12月,钱晓华的先锋书店在南京圣保罗教堂对面开张,店员只有他和堂弟两个人,门面仅17平方米,10个书架上摆的大都是库存积压的旧版人文社科图书。这种书的销路从来好不到哪里去,钱晓华坦言创业艰难,甚至印了一万分宣传单也只能自己一个人去全部发掉,他每天在书店里坚守到深夜11点,手脚被冻疮割裂,回家也没热饭吃。有意无意间,他身上总有一种殉道者的宿命若隐若现,那年圣诞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那一年的圣诞夜,圣保罗教堂人潮如涌,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圣保罗教堂怕出事也就没有开门……那时候人都拥进了我的先锋书店,哎呀,挤满了人,差一点把屋子挤破,人的手都在那够书,看到一双双手在那够书的感觉啊,有一种喜悦,非常有满足感……先锋也是教堂了,成了一座精神的教堂了。

  除了一篇激情四溢的自序和妙语连珠的访谈外,本书还收录了来自社会不同层面读者对先锋书店和钱晓华的评论,从知名作家到南大BBS留言,赞美的,不满的,照单全收。最后附录的三篇店主自语“先锋看先锋”读来却令人唏嘘,这三篇文章分别作于先锋书店夫子庙店、先锋大道开设前、经营中和破灭后。夫子庙的先锋大道规模宏大,却在重重压力下支离破碎:构想和周围的商业氛围格格不入、难以沟通的顾客群体、时有发生的人身威胁和刁难……这大概是先锋书店经历的一次最惨痛的失败,做书店也是做生意,一个理想主义者是如何在现实的泥泞中背负着十字架蹒跚前行的呢?这三篇“先锋看先锋”是可以放在正文之前看的,读过之后或许您会了解到五台山店里那个十字架的意义。

  不读书的民族是没出息的。传说亚历山大大帝在残暴的征服后总要做两件事:修建港口和图书馆。在我看来,西方黑暗时代的开端并非西罗马帝国的崩溃,而是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被焚。在焚书者横行的年代,书籍真正成为不朽,而那些为书请命的人,无疑是时代的殉道者。《先锋书店》这本书是钱晓华和许多人的故事,朋友说“他大概只能和书生活在一起”,他自己则说书店是他的一件作品、也是他的坟墓:我将埋葬在那里,却不想看到出席葬礼的人为我哭泣。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这是北大边的风入松书店,店员们称呼所有的顾客为“老师”;而先锋的标志是“大地上的异乡者”,特拉克尔的这句话道出了现代人无根的一面,钱晓华常以此称呼自己,他有了自己的书店,他会在这里热情地招呼素昧平生的读者,给你的感觉,便是“同是天涯沦落人”。

  南京的先锋在摸索中前行,上海的季风总算得到了续约,犀牛书店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也在逐渐复苏。独立书店的未来会如何?如果您读了这本书,不妨亲自去先锋书店看看,说不定能偶遇钱晓华先生,和他一起背那十字架,向前走罢。

  《先锋书店》读后感(四):异乡人的感觉

  2002年,我去南京求学,高考一分的差距,让我与魂牵梦萦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失之交臂,只好来到南京的一所二本的大学继续求学,虽然中途也经历波折,意图回家重新复读再考,但最终还是留在了南京,可以说是带着一种失落和一种悲凉留在了南京,那就是一种异乡人的感觉。

  先锋书店,只是我一种习惯的偶然发现。志愿上没有填写“南京大学”的我,曾一次次的流连于南京大学的梧桐树下,静谧的环境,会让人有一种想大声读书的冲动。离开南京大学的校区,我驾着单车孤独的前行,偶然看到一家书店,一个繁体的“书”字,比较打眼。我从来不相信广告,所以只认为这是店主的一种招揽生意的方法而已。不过,路过一家书店而不进去看看却不是我的习惯。我停下单车,上了楼。正在想店主为什么不将店面临街,反而要设计在二楼这样偏僻的地点,就走进了这家不大的书店。让我惊讶的是,这里全是人文社科艺术类的书籍;让我奇怪的是没有看到考试辅导书、考证辅导书、四六级英语、言情、武侠、漫画,我不由暗暗担心这家书店会亏本。但是很多人在书架前流连,又有很多人在沙发上阅读,我实在找不到沙发,坐沙发的人又没有要起来的意思,我只好拿着一本书坐到窗台上去。

  一本社科类的书翻阅了一大半,时间总是过得太快,天已经快黑了,我看了看坐沙发的人,他还是很坚持原则的坐着。我叹了口气,舒展了一下筋骨,离开了。

  由于学校离得比较远,我无法天天都去先锋,不过几乎过段时间都会去逛一趟,也许当时在我眼里,这家书店至少是有特色的,它没有错误百出的盗版,当然也不会经常有高额的折扣;它没有军人俱乐部“书店们”拥挤的环境和嘈杂,我喜欢那种带轻音乐的静谧;以后去了北京,到了深圳,才发现这些地方的书店人气最高的除了转瞬即逝的畅销书,还有就是股票、基金、彩票类的书籍,一夜暴富的梦想总是刺激着无辜的人们,改革开放撩动了人们赚钱的欲望,却剥夺了人们精神的家园,也许只有在先锋才能寻找到一种超尘脱俗的感觉。五台山店开张之后,我沉醉于那种略带宗教意味的环境(十字架),只是不敢去询问咖啡多少钱,只好自己带一瓶矿泉水,在书籍中流浪。我可能就是那种酸腐文人吧,其实我只能算一个学生,因为书店里面总有很多我想读却没有时间读的书。就在毕业前一天,我还在先锋挑选书籍,准备打包带走。

  毕业离开南京之后再去品味南京,总是会想起中山陵、先锋书店、夫子庙和梧桐树。夫子庙低层次的商业化,让我只能回味秦淮河;据说梧桐树也要被砍了,因为要建地铁;没有了梧桐树的南京,也就与没有灵魂的深圳差不多了,千篇一律的商业区,还会有什么特色?可能只有国父的陵墓和先锋书店才能成为南京。至少让我们还知道这里曾经有一段历史。

  本来是想写书评,结果写成了随感。先锋书店不是一本书可以说完的,你需要自己亲自去看看;先锋书店不是逛一次就能领悟的,你需要在那里翻开一本书,细细的品味。我小时候有个梦想,就是开一家自己的书店,里面没有撩拨人的金钱欲的书籍和环境,也许先锋书店就是我所梦想的那种书店。

  我想我会尽快回到南京的,因为南京至少还有我尊重的国父和喜爱的先锋。

  《先锋书店》读后感(五):南京先锋书店——大地上的异乡者

  《南京先锋书店——大地上的异乡者》

  文/罗博学

  最早知道南京先锋书店,是在余杰一篇文章中:《温暖所有的回忆和孤单》。这是所有爱书人共同的慰藉,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地域的人,共同在书的海洋中寻求智慧,抛开一切表面或躁动,开始让心灵逐渐沉稳下来,一同吸收人类在漫长历史中遗存下来的知性陶冶。如同余杰在《先锋书店》中写道:“好读书的人,都是些‘在路上’的人,他们的灵魂四处漂泊着。在漂泊的过程中,书店为他们提供了一处暂时的舒适的栖居地。”书店成为一个都市其文化魅力的最有力代表。不同都市的书店,总是抒写着一个城市其内在的音容笑貌。

  先锋书店标识是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的诗句:“大地上的异乡者”。这或许不仅仅是先锋的精要说明,它还陈述了先锋创办者钱晓华独特的精神境界。从媒介关于钱晓华的报道中,可以从侧面看出他是一个孤独者。一个精神意义上始终处于流浪漂泊的孤独者。孤独者和孤独的人在我看来还有很遥远的距离——“我愿我的孤独是精神独立自由的坚守,我不愿我的孤独是心理亚健康的前兆”。孤独者具备很丰富的内在体验。孤独者可以有很富足的物质生活,也可以有称心的情感伴侣,然而内在精神层面的寂寞却一如既往,他们将其诉诸崇高的不敢与世俗苟同的追求。周国平说:“孤独之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惟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惟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谜相遇。”孤独者比如卢梭与他的《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我想,正是因为钱晓华精粹的个人体验,再加上他独到而颇具前瞻性的审美视角,才能让先锋一步步走到现在,规模不断扩大,犹如一条温润的小溪汇入大海里,犹如一朵奇葩俏丽绽放在庸碌的尘世间。

  先锋书店的布局相当具有艺术性。我喜欢将这种设计看成是信仰美学独特的阐述,书店内部高悬着木质十字架,诸位先贤雕像则默默在十字架下伫立。而每每看到十字架,就好像回到儿时仰望星空的年代,倍觉温馨。看来,孤独者更容易接近基督,靠近上帝,钱晓华的孤独有其信仰成分。书店里的人们,共同在十字架下翻阅古籍,或摄取现代知识营养,上面有一双温润的目光,注视了每一个人微小的细节。在十字架的独特背景下,先锋书店显然已经不再单纯是间书店,现实告诉我们的是,当代“书店”“书城”已被商业世俗化社会侵蚀得面目全非,许多不法书商尽做些魑魅魍魉的勾当,先锋则是被“拔”出来的一颗微星,以其独特的信仰体现和人文关怀,安抚每一个现代人躁动异常的心灵。我突然间明白,十字架在当代中国,在书业林立的都市中,能够支撑在先锋以上,这已经是“先锋”最重要的说明。

  《先锋书店》读后感(六):十月先锋:我与先锋的那些事

  微风吹过有时候会在发隙发现桂花的细蕊,又是一年桂花的季节,南京这座城市湮没在蓊蓊郁郁的香气之中,忽然有了几分漂浮不定的感觉。去年秋日一个漫不经心的午后,刚进大学不久的我跟着学长寻访先锋这家早有耳闻的书店,茫然地走在北京西路上有些转向,却并不是很着急,毕竟偶然总是显得要惊喜得多。

  是惊喜,毫不意外又出乎意料地,邂逅五台山下的先锋。大抵是有读书习惯或是如本人有逛书店癖的人,初见先锋的感觉应该是相同的,尤其是转过身来目睹黑色的十字架像是垂落下来的重量感,心情想必是无法诉诸言表的,作比喻来讲,如同画家见到蒙娜丽莎,喜好雕塑的人亲自面对着维纳斯,于我而言这也是一座卢浮宫,一次朝圣。

  习惯这样子的东西好像不是意识的产物,它就那样蓦地产生了,虽然在南京的时间不长,但先锋毋庸置疑地是我出现的最多的场所,也是自己最佳的安置地。午后起清朗风和的天气里,五台山上方的天空中时常会有鸽群飞过,路边的香樟投下深深浅浅的斑影,在草丛的遮掩中享受一场先锋的旅途,让自己的心可以随着自己的旋律起舞,屏蔽起繁琐的喧嚣,平复心里一个又一个的皱褶。

  在先锋,读书已经不只是读书那么简单,读书在这里是一种姿态,一种格调,一种宣言。这一切都使得先锋不只是承担了书店这一功能,不再是一家毫无生气仅仅是进行图书交易的场所。正如钱晓华先生一直说到先锋是自己的女儿,这样的先锋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在低低的古典音乐触摸到文字灵魂的脉动,这个女儿毫无疑问拥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容颜。《城市画报》这样一个倡导新主张新生活杂志在先锋的编读交流会,我想应该也是对先锋,一个生活空间,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肯定与支持。

  后期张罗起得生活馆与创意馆,使得钱先生的闺女显得更加的善解人意愈发的贴心了。广州路173号,逐渐也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更多的游客跑到这里希望一睹她的美丽容颜,而且自己像是有了分享强迫症,但凡是后来到南京找我玩的朋友无一例外地被我拉到先锋,一遍一遍地复习我初见时的心情。

  先锋从来不缺少人们对她的赞美,日本旅华作家,也是我的大哥加藤嘉一先生在许多场合毫不吝啬对先锋的夸奖,一次又一次强调“先锋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书店,没有之一”,同样的,他也成了先锋的粉丝,先锋的读者,后来再到南京,只要是有机会,大哥一定会到先锋读读书,喝一杯咖啡,从繁忙的工作中得到一丝放松与惬意。

  先锋也从来不缺少名人读者群,加藤大哥也只是其中的一员。拿我自己的经历而言,先锋有我到南京之后最好的三个夜晚,第一次是加藤嘉一大哥在日本震后到南京《从伊豆到北京》的新书发布会,那一晚我从一名热心的读者转变成加藤大哥的朋友,并成为今后一系列活动的发端。还十分荣幸地凤凰传媒的出版界的几位前辈,先锋的企划姐姐,更为惊奇的是当晚加藤大哥的师姐,凤凰网的一位记者也在场,于是那天晚上在酒吧的情形成为一份永远无法平复的激动心情,虽然半年过去了,却依然清晰异常。

  第二个夜晚是张晓风老师在南京的签售会,记得小学时代学过张晓风老师的课文,晚上没有什么事情的我就凭借着一时兴起上了地铁,只能说我一年以来没有“再来一瓶”攒足了运气,那是凤凰传媒的活动,而珏姐也在活动后不久赶来,是缘分吧。还有另外一位负责《金陵十三钗》的编辑姐姐,一起在生活馆喝了杯咖啡,听她们谈论工作,像是自己真切的接触到这个行业,看到出版界的辛苦,传媒业的不易。

  第三个夜晚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整个人生最为值得铭记的夜晚也不为过,请让我无耻的卖个关子,数一下当天出场的人,梁文道,马家辉,毕飞宇,苏童,萨苏,葛亮……我那天作为华文天下企宣曹姐的向导参与到葛亮大哥《七声》的新书发布会当中,平常的时候有幸能见到其中的一位都倍感荣幸,更何况是齐聚一堂,特别是在葛亮大哥签售的时候,毕飞宇、苏童、梁文道、萨苏还有一位我叫不上名字的教授在生活馆喝茶,除了道长竟然很长时间都没有认出毕飞宇和苏童两位老师,实在是惭愧又惊喜。活动结束之后曹姐把我留下让自己有机会跟毕飞宇、苏童、梁文道以及葛亮四位一起吃饭,在一旁听几位大家高谈论阔,感受到几位的平易近人,实在是难以重复的机缘,受益匪浅。

  似是奇遇,先锋就像是我的奇境,我也许就是跌入其中的爱丽丝,感谢自己所遇见的,期许自己经后可以经历的更多。不仅仅是这三个铭记的夜晚,先锋带给我的实在是难以历数,正值先锋十五年风华时节,愿与先锋一起走过我剩下的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景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