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06 20: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精选10篇

  《耶路撒冷三千年》是一本由[英]西蒙•蒙蒂菲奥里著作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7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一):耶路撒冷3000年历史中,过去60年最“平静

  文/严杰夫

  耶路撒冷是世界中心,这一点对于犹太人基督徒或者伊斯兰教徒来说,是毫无疑问常识。不过,对于许多“异邦人”(《旧约》里对非以色列人的统称,后来被基督教引申用来指代所有非信徒)来说,想要理解这一点恐怕就有些困难

  尤其是,当有一天真的站在这座“圣城”的面前时,我们恐怕很难依靠眼见的景物,寻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实,这座城市与“天国”、“神圣”这些词语间有着明确联系。更不用说,《塔木德》里所记的“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这句名言,在许多中国人眼中,几乎是要与普天下许多景点的拙劣宣传如出一辙了。

  即使是犹太人自己也同样承认,表面上看去,耶路撒冷就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城市。英籍犹太裔历史学家西蒙•蒙蒂菲奥里在《耶路撒冷三千年》里写道,“这个地方远离地中海海岸的贸易路线;这里缺水,夏季阳光曝晒,冬季寒风凛冽,嶙峋的岩石参差不齐,而且不适合定居。”而且,“从耶稣的使徒到萨拉丁的战士,从维多利亚时代的朝圣者到今天的游客记者,每个人都怀着对真实耶路撒冷的美好想象来到这里,然而呈现在他们眼前的耶路撒冷使他们大失所望。”

  如此看来,那个伟大的“世界中心”是处于历史典籍里的,也是处于许多贤达文士的想象中的,但却似乎在现实世界里却无处可寻。西蒙在《耶路撒冷三千年》所记录故事,似乎正是想要去努力解决耶路撒冷在历史和现实中的这种尖锐矛盾

  为了解开这对矛盾,与其他城市史的作品不同的是,西蒙并不在意耶路撒冷城里那些家喻户晓的地标建筑,也没有过多聚焦于数千年来城池格局的流变,以及其他一切冰冷的遗迹,而是选择家族人物入手。这是因为,西蒙认为,“家族的历史可以显示有机的生命模式”。于是,大卫、耶稣、所罗门、耶洗别、以赛亚、保罗这些《圣经》中耳熟能详名字,到居鲁士大帝、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和克里奥帕特拉这些西方历史典籍中反复出现的人物,还有果戈里、马克•吐温、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也就是那位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这些近代的政治文化明星,他们的故事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历史。3000年的耶路撒冷历史就是这样在人物的“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中不知不觉地讲完的。我们无法断定,西蒙的耶路撒冷史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但却能判定它是最容易让人理解这座城市的伟大在何处。

  当然,西蒙•蒙蒂菲奥里并没有回避耶路撒冷本身的神圣特质战争暴力依旧是这座城市三千历史中的主角。尤其是,西蒙从来不回避人类在这座伟大城市所犯下的那些丑陋的暴行:从公元前的希律王暴政,到公元7-8世纪的犹太战争,再到11世纪末第一次东征的十字军在耶路撒冷掀起的大屠杀,西蒙笔下的人物和家族便是在这些战争和暴行下起起伏伏盛极而衰。也因此,西蒙才会在曾经采访中提到,“过去的60年要算是耶路撒冷历史上最平静的时期之一” 。

  有趣的是,蒙蒂菲奥里将自己家族的故事也化在这座城市的历史中。作者的曾祖父摩西•蒙蒂菲奥里是著名的犹太财阀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女婿。19世纪中叶,摩西以西方资本家和慈善者的身份回到耶路撒冷,在放弃了奥斯曼帝国大使提出的购买整个巴勒斯坦地区建议后,只是在老城城墙外重新建了一个新住宅区。对于这座千年古城在近代发生的这一细微变化,100多年后,摩西的曾孙西蒙•蒙蒂菲奥里在《耶路撒冷三千年》评价道,“这标志着城墙外新犹太人城市的出现”。

  夏多布里昂在离开耶路撒冷前曾说,这座城市像是“沙漠中的一片荒冢”。而西蒙让这座城市中的历史人物和家族得以重现,却是给这片“荒冢”注入了生机。他也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两个耶路撒冷——一个是天国的,一个是尘世的;一个是在历史的想象中,一个则存在残酷的现实中——的异同。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否认西蒙最后判定的,耶路撒冷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世界的中心。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二):硝烟与圣地

  耶路撒冷并不是一座只存在于宗教经典或历史著作中的城市,她也存在于这个现实世界中。

  亚伯拉罕诸教的世界里的耶路撒冷,是至圣之所,是“犹地亚最尊贵的城”,“在那里死去就像死在天堂的第一层”。她,既是游离的犹太人向往回归的锡安,又是基督徒笃定耶稣受难与复活的圣地,而穆斯林的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也矗立在圣殿山上。

  大卫王、马卡比、希律创造了这座城,君士坦丁、查士丁尼、鲍德温曾牢牢控制过这里,穆阿维叶、萨拉丁、苏莱曼也在此地建立过统治;除此之外,巴比伦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波斯的居鲁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罗马的庞培、马木鲁克的拜巴斯克也一度染指这座黎凡特弹丸之城。

  纷纷扰扰间,几千年过去。圣殿毁了又建,城墙塌了又修,人们被驱逐、杀戮又重新虔诚而来……不经意,耶路撒冷已超越了宗教本身,成为一个虔诚的追随者向往的信仰,一个贪婪的政治家觊觎的目标。也因此,这个在经典中、人民口耳相传的故事里最为神圣的城市,在几千年中硝烟弥漫,厮杀声和惨叫声不绝于耳,神灵的庇佑似乎从来都难以长久地覆盖这座至圣之城。

  于是,硝烟与断壁残垣一道成为了耶路撒冷最显著的特征。对于此,世人难免唏嘘感叹。但是也正是因此,耶路撒冷有了更多的传说故事供人传唱、述说,即便到信仰最被漠视,娱乐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对圣城的关注也多是因未绝的战火才每每占据全人类的视野

  恐怕硝烟将会一直成为这座城市的印记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三):听后感

  耶路撒冷是我bucket list中一个必去的地方,不仅因为它有悠久的历史和神圣的故事。

  它是三大宗教的圣地,分别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就好像3个业主抢地皮产权。

  第一个业主:犹太人。

  早在7千年前,亚伯拉罕带着族人离开迦南地去埃及,因为受到埃及人的迫害,摩西又带着族人出埃及,回到他们的故土耶路撒冷。这里本是犹太人的聚集地,由于犹太人被驱逐,大部分人都离开了他们的家园

  第二个业主,基督徒。

  公元4年,耶稣诞生了,他也是犹太人,基督教便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因为犹大的出卖,耶稣被钉十字架,替人类受尽苦难,又因为公元476年,罗马帝国被分割成东、西两部分(东罗马、西罗马)后。东罗马定都拜占庭,因君士坦丁死前在耶路撒冷受洗,耶路撒冷便成为了基督徒的圣地。

  第三个业主:伊斯兰教徒。

  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曾传教经过此处“夜行灯宵”。所以穆斯林也将这里视为圣地。

  接着就是不断的战乱纷争。三个业主争抢这块地,即耶路撒冷。其中包括十字军7次东征,即基督徒和穆斯林的战争,战火持续200年;近代巴勒斯坦、以色列的战争,即犹太人复国,3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才占领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人间的天堂,从3大宗教的狂热就可以知道它的魅力所在。所以有生之年,我想去看看这座古城。走一遍耶稣的苦路,参观一下最后的晚餐现场,聆听虔诚基督徒是怎么在哭墙祷告,再尝尝中东美食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四):我们不需要耶路撒冷

  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地方,也是唯一纯粹的地方。它的混乱造就了三大宗教,它的神性为诸教所共同敬奉。 耶路撒冷是西方文明最大的漩涡,它见证了历史的浩瀚和深沉,也展示了人类社会的脆弱人性的残酷,任何繁华在历史面前都黯淡无光。

  如果没有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强悍的生命力,耶路撒冷仅仅只是一个不为人知偏僻小镇,或许早已被尘沙所掩埋。反过来说,如果这里不是靠近地中海,没有各个文明之间的不停歇的冲突和撕杀 ,也不会诞生光辉思想闪光总在交锋时刻出现,并且总在苦难中沉淀,随后在历史中发扬壮大。在中国,没有战国时代就是没有诸子百家的辉煌,在西方,没有巴比伦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帝国、托勒密帝国、伪玛亚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历代帝国疆域与耶路撒冷的毗邻,也无法造就现下耶路撒冷的关键地位

  西蒙•蒙蒂菲奥里对耶路撒冷的历史进行了流水般的记述,每个国王仅昙花般闪现。历史的事件在本书中仿佛大湖中的一点浪花那般微不足道。累积了三千年的浪花成就了坠落在地球上的星辰,它闪耀着,指引着杀戮、狂热、堕落、无耻纯净和信仰。耶路撒冷的奇特之处就在于,三千年前的焦点都不曾转移。

  如果中国有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也曾历经数千年遭遇人类文明所有种种,历经繁华和荒芜、兴起和焚毁、和平和战争、鲜花血液理性和狂热,这个地方也将会成为神圣之地。所幸的是,中国没有。

  我们不需要耶路撒冷,但愿以后也不会有。

  翻译缺点:多人翻译,很多地方显得粗糙随意语句不通,这是对耶路撒冷历史的不敬。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五):枯燥的耶路撒冷三千年

  这本书的作者叙事太枯燥,照本宣科,一点吸引人的描述都没有,就只是陈述历史,中途弃过不下三次,但还是硬着头皮看完了。

  不得不说,这是唯一一个了解后就不愿意去的城市,曾经“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的名言美句此刻在我看来,却是如此的刺耳。是怎样的一种城市,会在三千年里冲突不断,血流成河?这是一座用尸骨磊起来的圣地之城,这是末世打开天堂之城,这是弥赛亚降临之城。

  或许,各教派的教徒沉醉于《圣经》,《福音书》,《古兰经》给他们描绘的天堂,圣地,忘记了这座城却是人间的地狱。为了得到这座城,几千年间冲突不断,直到今天依然战火纷飞

  愿战争远离耶路撒冷,愿和平降临人间。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六):438.16.82 《耶路撒冷三千年》—【英】西蒙.蒙帝菲奥里。

  起初我想通过这一次阅读,能够对耶路撒冷对犹太人有那么一星半点的了解,我知道几千年的历史不可能通过一本书了解完全,所以只希望有一丁点儿的收获,现在我可以说除了知道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地以外,别的收获就是没有了。

  关于耶路撒冷这个城市我是白纸一张,但那不代表我应该从头看到尾随着翻书的动作把前面的文字都翻到九霄云外

  这就是一本资料性的流水账,把每个时间节点下的人物生平介绍一下,可是那些本就拗口的人名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岂是一两页纸可以说明白的,再加上主谓宾不分的翻译,我经常陷在某个小节中死循环,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看回前面又忘了后面。

  以上吐槽针对的是写作方式和翻译水平,那些参考资料和写作顾问证实作者是下了大工夫的,精神可嘉但方式可待商榷。

  算下来,一年中我也能看个七八十本书,对于阅读的愉悦感和流畅感,自觉还是可以说两句的。我认为一本书的好坏和一首诗一阙词一样,首先要让更多的人能够明白,不是非得晦涩的用词高超的手法深奥的大道理才能说明你厉害高手在于深入浅出,毕竟你写的那么难懂还影响销量不是。

  内心想打一分,为耶路撒冷和受尽苦难的犹太人献上同情分二分。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七):作者有几处引用圣经,把内容都搞错了。不知道是别有用心,还是粗糙马虎。比如,在写耶稣被钉十字架一章,竟然说用海绵蘸醋绑在牛膝草里举到他的唇边的是他的女信徒,明明记着是罗马兵丁;耶稣把母亲托付给的信徒变成

  作为一本初级的读物还可以,了解历史还是要看权威文学家写的历史,真的要慎重

  还有行文太华丽,词藻堆砌有矫揉造作之嫌疑。简直影响了阅读历史真相的客观性。

  最后,作者似乎有明显的反宗教(对宗教信仰的潜在态度倾向人文主义者。让人想起茨威格的作风,简直把加尔文写成了十恶不赦的恶魔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八):属于世界 又不属于任何人

  一下没忍住

  产生了一定要看完的情绪 于是一发不可收

  能让自己牺牲睡眠时间的书 都是好书

  这是继《百年孤独》后 又让我觉得烧脑的书

  开篇部分实在想放弃 但是结局的部分却让人爱不释手 不忍心结束

  但是内心绝对期盼战争快点结束的!

  说真的 有些地方没有跟上作者的节奏说白了就是没看懂/(ㄒoㄒ)/~~)

  因为 时间、人名 对我来说 实在好痛苦

  不过没差 我在云里雾里的状态下还是坚持读完这本书

  并且对耶路撒冷这座城市产生了怜悯与喜爱之情

  实在要先夸一下作者 这么多的人名地名时间 都能够条理清晰的一一道来

  耶路撒冷注定是独特 又注定是混乱的

  因为独特而显得孤单 数不清多少次被遗弃 无论出发点的神圣值有多高

  在实际形式上 数次被轻视

  而她又要依靠这些悲剧性的美修饰装点 增加自己的魅力值

  总觉得有淡淡的忧伤

  留下无数历史印记的耶路撒冷 也注定要完成自己的使命

  不过这是上帝自己的工作

  人为的到最后只是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是盲目的民族情结

  对于造福人类的目标来说 牺牲过于惨重

  还有就是对犹太民族的感慨

  在历史长河中 这么不被待见的民族

  莫名其妙的拥有很多的敌人 无法享受公平的待遇

  希望 这些成为过去的历史成为我们的借鉴

  不因为看中目标而越过人的性命尊严

  毕竟 人是有灵的活人 不得轻视

  洋洋洒洒的数万字

  都无法完整呈现耶路撒冷的美与丑

  多希望有一天 自己的双脚能踏上那片土地。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九):普通读者的几个问题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美好的期待的,当时我并不知道阅读的过程会这么艰辛,虽然并非没有乐趣,也并非没有收获。

  带着对于圣经《旧约》的一些印象,开始阅读的时候倒并不觉得有多困难。但就是觉得特别枯燥,对,是枯燥,好像一部内容磅礴的电影,无数的人物扑面而来,又匆匆离去,再加上那些原本就诘屈聱牙的名字。又好像一个令我心生敬畏和景仰的智者在我耳边呢喃,我来不及消化他的话语,只能跌跌撞撞地跟着他的讲述,那种没有高低错落、永远处于同一音高上的声音。是的,有些时候真的看睡着了,有时索性就睡一会儿,醒了再看。我觉得与其说我努力,不如说我知道,这本文字 “读感”上跟我有距离的书,如果我就此放弃了,那就是永远的放弃。

  我还是想跟自己死磕一下。

  我努力地在这本书上跋涉,忘了的名字就再回过头去找,我也知道这不是一部读过一遍就可以了然于胸的作品,也许我还会不断地回过头来翻看它,因为它所讲述的故事实在太浩瀚了,每一章节就能拍一部电影,而限于体量,这本书能呈现的,不过是这五十三部电影的故事大纲。

  的确翻译是有一些问题,因为是多人合作翻译,“读感”就难免错落不齐。但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尽管译者们都是犹太----以色列研究方面的学者,但更多时候对于这本书的翻译只停留在表层,即字面的意思。也许是自己身为学者,有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所以对于某些需要再多揭示一层的意思视而不见,我希望这是一种渊博导致的疏忽吧,但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有些时候就是因为这层空白,也许会跟更重要的内容失之交臂,或者就是一片茫然、摸不着头脑。这是非常非常遗憾的!

  比如:P589,讲到1948年,犹太人终于建立了独立的国家以色列。魏茨曼当选以色列第一任总统。“(美国总统)杜鲁门邀请魏茨曼对白宫进行首次正式访问。后来,当因为‘帮助创建以色列’受到埃迪•雅各布森赞扬时,这位美国总统回复道:‘帮助创建,你意指什么?我是居鲁士!我是居鲁士!’”

  尽管我知道“居鲁士”是波斯皇帝,当年他不仅将流亡的犹太人送回他们的故乡,保障他们的权利和律法,还把耶路撒冷还给他们并提出重建犹太人的圣殿。但这句话还是含义模糊,作为浸礼派基督徒的杜鲁门总统在这里称自己是波斯皇帝,到底是重申自己是一国总统,还是有别的意思?至少我没读出来,含混不清。

  同时这里提到的“埃迪•雅各布森”,如果读者记忆力像我这样的,就只能再去前面翻找了:这人是谁?(好在这本书读了一半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可以去找下kindle版,也许kindle的搜索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帮我解决总是重复出现的这类问题。)在kindle版的帮助下,往前翻20页,曾经提到“杜鲁门和他从前的杂货店合伙人,犹太人埃迪•雅各布森保持着长期的友谊”。也许在埃迪•雅各布森之前加一个说明词,变成“后来,当因为‘帮助创建以色列’受到他的犹太人好友埃迪•雅各布森赞扬时”,可读性会不会好一些?当然,也许记性像我这么不好的读者毕竟是少数,多数读者也许不需要这么啰嗦吧。

  以及,杜鲁门早年的生意翻译成“杂货店”是不是合适,也只能核对原文才能知道。在网上搜索了维基百科关于杜鲁门总统的生平,说他“After the war, he briefly owned a haberdashery”。haberdashery,翻译成中文,更确切是“男士服饰用品店”。对,我就是觉得“杂货店”这三个字过于草率不讲究,不知道这本书的原词是不是也是如此的不讲究?这也得看了原文才知道了。

  还有一个很边角的细节,在注释里,P486,第一条注释:“在选址问题上至少存在着三十四种方案,如阿拉斯加、安哥拉、利比亚、伊拉克、南美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诞生的‘阿拉斯加计划’在迈克尔•沙邦的惊悚片《意第绪警察联盟》中受到了嘲讽”。这里说的是,二十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者就开始提出来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家园,至于这个家园选址在何处,因为各种国际势力的争斗而众说纷纭。

  这里提到的迈克尔•沙邦似乎无足轻重,好像是某个电影导演?这名字又好像是个阿拉伯人,抑或以色列人?其实都不是,这里提到的迈克尔•沙邦,就是Michael Chabon,他是一位美国作家,目前已经有三本他的小说在国内翻译出版,豆瓣上关于他的简介如下:

  迈克尔•夏邦(1963— ),当代美国文坛最重要的中生代作家之一。1963年生于华盛顿特区。1988年,年仅二十五岁的迈克尔•夏邦出版其硕士学位作业、长篇小说处女作《匹兹堡的秘密》,创下当时新人小说最高预付版税的纪录,上市后造成畅销 旋风,也为他赢得“塞林格接班人”的美国文坛金童美誉。2000年,迈克尔•夏邦出版第三部长篇小说《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更助他以三十八岁之龄赢得普利策小说奖,成为过去三十年来最年轻的普利策奖长篇小说得主。一些评论家认为:夏邦写出了无数作家穷其一生梦寐以求的“伟大的美国小说”。

  至于提到的这本《意第绪警察联盟》,也已经被翻译成《犹太警察工会》在国内出版了。(书名为:The Yiddish Policemen's Union,至于Union翻译成工会还是联盟更好,要根据书的内容再行斟酌,但Yiddish翻译成“犹太”是不合适的,因为Yddish,意第绪语或者意第绪语的,是犹太人在流散期间创作出的另一种语言,主要为中欧、东欧以及后来在美洲的犹太人所使用。而犹太人创造出的语言种类众多,有犹太-阿拉伯语、犹太-贝尔伯语、犹太-波斯语、、犹太-法语、犹太-西班牙语(即拉迪诺语)、意第绪语等等。(参见《犹太文化史》,徐新 著)。因此“犹太”和“意第绪”两个词严格讲是不可以彼此替换的,虽然俚语中也有用Yiddish来指代“犹太人的”,但作为一本文学作品的书名,作家选用了“Yiddish”而不是“Jewish”,应该是有他具体的考虑的。但考虑到这样“小众”的文学类书籍,再起一个冷僻的书名,对于书的推广是严重不利的,倒是也可以理解。)

  豆瓣的简介如下:

  200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犹太警察工会》融合科幻和侦探小说类型小说元素,先后荣获星云奖、雨果奖、轨迹奖等科幻小说大奖。入围爱伦‧坡奖、达许‧汉密特奖、英国科幻协会奖决选!纽约时报、独立书商协会年度选书!美国电影奇才科恩兄弟将把该书拍成电影。

  所以,《意第绪警察联盟》是有份量的作家迈克尔•沙邦(夏邦)的一部优秀的、值得看的小说,不是“惊悚”也不是“片”。也正好我读过他的那部得了普利策奖的小说《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非常喜欢!作者浩瀚的想象力和熟稔的驾驭感让我赞叹。他牢牢地将写实的生活和飞扬的梦幻感结合在一起,让写实的个人体验不动声色地带有描述整个人类生存境遇的寓言感,就好像是那种尤为真实的梦境,比真实更真实。正因如此,才会一直关注这个作家,关注他被引进的作品,而这个《意第绪警察联盟》我正好知道。否则,可能这个注释完全引不起我的任何注意,但这算不算是一种损失呢?从某种意义上苛求下,译者在此是不是也无意地丢失了一些信息呢?当然,文学啊小说什么的,本来也不重要,不能吃也不能喝,这也是真的。

  还有就是这本书在注释的排版上“极不人道”。应该说这本书的注释所占的体量是比较大的,因此无法做到在同一页上展示,而全部集中在每一章结束之后,这倒也无可厚非,虽然需要来回翻找。但最大的问题是注释的数字特别小,小于正文文字的大小,而且没有做任何处理就淹没在正文文字中。如果翻到注释,还想参考下原文、把注释放到原文中去理解的话,每次都找到眼睛痛,索性后来逐个用荧光笔标出,才省了些事。

  不过,尽管有诸多不足,但能把这么大体量的书翻译出来,还是值得尊敬的。如果因此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可以有机会再度出版,增补进更多的相关信息,做更详尽的注释,那实在是读者的幸运,毕竟这是一座牢牢耸立在人类历史版图上的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了解耶路撒冷,就无法真正了解这个世界隐藏在表象下的诸多秘密,就无法理解当下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那些事件看似遥远却总会像蝴蝶的翅尖扇起的风暴那样触碰到我们每一个人当下的命运和思考。这些思考,可能并不能真正作用于一个人物质上的所得(其实真也不一定),但人的一生何其短暂,总有一些人希望能“走”得尽可能远一些,看到更多更丰富的世界,就算不能真地到达,但总算能借由阅读,来获得这个无限伸展的可能。

  所以,《耶路撒冷三千年》这样的书,是给这一些人看的,能忝列其中,我总是深感幸福以及幸运!

  全书接近尾声部分的“后记”是我非常喜欢的,如果有朋友想知道自己到底会不会喜欢读这本书,倒不如有机会翻翻“后记”部分,如果能勾起读书的欲望,就继续,不能,就先放放也无妨。

  喜欢这段文字:

  “再一次置身国际风暴的中心。不管雅典还是罗马,都无法引起如此强烈的感情。当一个犹太人第一次访问耶路撒冷时,我们不说那是初来乍到,我们说那是游子还乡。”

  (埃利•威塞尔致巴拉克•奥巴马的公开信,2010年。埃利•威塞尔何许人也?他出于什么目的、在什么情形下写下这封公开信?我又翻了一遍书,还是没有找到…………)

  还有这一段,可以用作全书的总结:

  “耶路撒冷被犹太人独占了一千年,被基督徒独占了大约四百年,被伊斯兰教徒独占了一千三百年,并且三大宗教没有一个是不依靠刀剑、投石器或榴弹炮获得耶路撒冷的。他们的民族史讲述了一个必然走向英勇胜利和突然爆发灾难的毫无悬念的故事,但在讲述这样的历史时,我已经努力展现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总是有很多选择。耶路撒冷人的命运和身份并不明确。希律时代、十字军时代和英国人统治下的耶路撒冷的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一样复杂、微妙。

  这里面既有悄无声息的演变,也有戏剧性的革命。有的时候,是炸药、兵器和鲜血改变了耶路撒冷;有的时候,是漫长的世代传承,是传唱的歌曲、讲述的故事、吟诵的诗文、雕刻的塑像,是几个世纪以来模糊的例行其事的日常家庭生活,就像缓步走过回旋的阶梯,而后突然越过邻近的门槛,或是像不断打磨粗糙的石块,直到其平滑光亮为止。”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十):天堂与地狱

  犹太人统治耶路撒冷1000年,伊斯兰统治耶路撒冷1400年,基督徒统治耶路撒冷400年。几乎每一次的宗教统治的交替都会使这座信仰中的天堂之地变成连魔鬼都要侧目的地狱之所。

  三种宗教在这座城市中交汇,共存。已经不能单纯地将耶路撒冷宣判给任何一方。在21世纪,在全球化的趋势中,普世价值观被广泛讨论,逐渐被接受,大家都对整个人类的前途充满信心时,IS的出现无疑对这种信心泼了盆冷水。这种伊斯兰教极端教义的实施者以其极端残暴的方式践踏着人权、自由、平等。宗教之间的冲突又使人类的和谐出现了一层阴影。

  这本书从回顾了耶路撒冷三千年的历史,以时间为轴从大卫王时代到现代以色列建国,第4次中东战争结束。一幅世界三大宗教的演变史展开在眼前,或许我们不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宗教冲突的解决法。但是绝对能够使你对宗教的冲突有一个高层次的了解。全书很少有评论性的写法,平铺直叙的呈现大量的事实。如果你对宗教问题感兴趣,本书不容错过。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