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知青变形记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知青变形记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08 21:1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知青变形记经典读后感10篇

  《知青变形记》是一本由韩东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3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一):像菩萨一样

  罗晓飞的“扎根”

  韩东的小说,我看的第一本是他的《扎根》,然后就是这本《知青变形记》。因为我一直都想看一些有关农村的小说,出于我不怎么看这方面历史书,实际上也很少有,所以我还是喜欢从小说的世界里寻找农村。从小说里了解农村是很有意思的,这不是嘛,韩东的这两部小说,就让我看得很舒服,或者说不舒服,这种感受是未曾有过的,富有立体。

  看《知青变形记》的时候,我想到之前看的《扎根》,《扎根》写得很片段,不讲故事,但也不失意趣横生,你完全可以当截取的农村题材生活片看,比如说那里面写到的几只狗,还有老陶带着小陶去游泳,小陶学校的事,等等,所以当我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我不禁想,这本小说不同伤痕文学的叫苦喊冤,多健康自然啊。不过很快我就发现,我讲得有些满了,小说下面写到的对小陶妈妈的提审,就不无残酷诸如此类不幸,也都还时有发生,但韩东笔下的这一大家子村里人的关系处理得还不错,往近处说这不得不跟老陶打万年桩的扎根想法有关,远了也跟韩东去知识分子写作方式有关。这很重要。就这点,韩东已经将很多作家甩在了身后。不同于《扎根》,《知青变形记》是高度故事化的。我很佩服韩东对节奏的掌握,不让故事节外生枝,由着兴头就倚马千言。我想说的是,如果《扎根》的结尾还让我感到有点拖沓与普通,像拉着个大尾巴似的,那么《知青变形记》就丝毫没有这种遗憾,它结束时很干脆,却能将我身心击中,我觉得罗晓飞该做的都做完了,他完成了他的扎根(注意,没有加引号),这是罗晓飞自己情愿的,所以我不需要替罗晓飞扼腕叹息,相反,我觉得我应该替他高兴。韩东在这里升华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也不再仅限于知青。

  我想到,我们村有一个当年在城里躲计划生育女人,应该是怀了第二胎,她婆婆家因此被乡政府的人拿着竹竿(这根竹竿还是她婆婆家的)被戳了屋顶。从那以后,我再没有见过这个女人,一个美丽的村妇(我常听村里的男人说她脸俊,个子还高)。后来,那是很多年过去了,有人说她又嫁了,还不止一次,加上屋里的男孩,她生了一大堆。我当时很纳闷,她怎么不回来呢?村里很多人和我一样,也是这么想。但是我后来想明白了,这个女人已经又有了家,有了男人和孩子。像韩东小说中分析继芳的心理的一样,她没有损失啊。而这种情况社会上并不罕见。不得不让人感慨,有时候,人的无情就是有情,不关对错,甚至对错都可以调包。和这个女人本质上没多大区别,罗晓飞变形成了范为国,但是不管怎么变,他还是罗晓飞,不比范为国,范为国已经死了,他没法变成知青,没有人为他叹息。关于范为国的死,这一点,村子里那古老的一套发挥了它的作用,大家好似共同制造了一个阴谋(阳谋),就和罗晓飞一样,作为读者的我不免觉得,这也太荒唐了吧,韩东肯定也发现了这一点,这也正常,不过,韩东最后一步步地补好了这个漏洞,也就是小说中关于夫妻之间、兄弟之间、邻里之间的那一套解说,事到末了,其实大家都不是傻子。你以为呢?于是,范为国虽然死了,他却又活了,罗晓飞活着,他却死了。也就是说,一笔写不了两个范字,罗晓飞和范为国只能存下一个。

  小说讲到这里,我掩卷,心有悸动,韩东毕竟是小说家,他有营造架构的本事,这也是我最终觉得这一切不免传奇,甚至有点童话失真的原因。世界是这样的吗?那个胖子得意时就梳头的王助理,他最后成了一个关键人物,像一条密道的机关,成全了这一切,嘻嘻哈哈的,可他没在开玩笑,小说也断绝了有人翻案的念头

  如果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医院生孩子那部分,我觉得有点滑稽,像个笑话,但,是一个劣质的笑话。

  2013-5-18 午后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二):添堵

  用了一个下午安安静静地读了《知青变形记》,韩东的。

  师弟的推荐的时候很给力,告诉我是年度最好的小说,还附加说国内最好的小说。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读过国内的小说了。我品不出独有的味。读国外的小说,就可以仅仅简简单单当小说读。但国内的不可以。总会被很多无聊声音辗过压过。这个话语霸权的时代,对小说远没有一个公允的评价和导读。

  诗人于坚对这部小说评价很高,我是在豆瓣上找到原文阅读的。于坚是一个好诗人,在我心中的地位,似乎是跟一些我熟悉的人摆在一起的,尽管我只略为读懂他的几首小诗。那也是大学时代在师弟的推荐下阅读的。我对阅读从来不是很挑剔,但我对文学作品似乎总是有看法。尽管我大多时候都将那些微不足道的看法保留在内心深处。在这个以声色为主的年代文字力量稀薄到尘埃中去了。

  当然,能一口气读完一本小说是一件非常幸运事情

  我有这个经历,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一本小说断断续续地读,最好是短篇集或者是本部头。像《知青变形记》这种类型的还是一气呵成地读完为妙。还好,读完,似乎根本是一件不用担心的事情。我想起了早年读余华《活着》的感觉,那种感觉似乎可以穿越时空倒回来。我将富贵影子重叠在罗晓飞身上阅读,我将我在农村生活的细节填补在里面阅读,我将我这几年在城市生活的感受贯穿在其间阅读。我像是在阅读自己,阅读自己荒诞、凄凉平静内心

  韩东一直写得很平静。所以的语言都显得那么中性和天然、纯粹。仿佛不是从笔端流出来的,而是从记忆中搬出来的,后者原本就刻在生活中,是不需要虚饰的。我翻阅的迅速也不那么快,心静如水。我仿佛在看卡夫卡写的一个故事,我仿佛在想雷蒙德·卡佛,我只是一个纯粹的读者。

  没有掺杂地读着故事本身,是一种享受

  但读完背合上书本的时候,我不敢去看封面。我不敢去触碰书页。我无奈地将一切的轻松惬意平静都收拢起来。我让荒诞的故事的荒诞感漫延周身,我的神经元,我的细胞囊,我的血小板,我的前列腺,我知道,这种私人的感受弥足珍贵。在这个拒绝回顾的年代,没有真正认认真真地去感受一个故事,哪怕这个故事就发生父亲身上,母亲身边,或者是爷爷奶奶在一个停电的晚上搂着小时候的我们讲述的童谣。

  无聊的们,就当童话来阅读好了。谁都知道安徒生的童话是怎样的童话。难道就不允许我们的现实诞生童话。我们这块神奇土地似乎盛产这种东西,只是没有被我们贴上“特产”的标签。如何对我们的后辈,如何对我们的子孙去讲过去的故事,如何述说?难道泪流满面,难道声泪俱下,难道愤然而起,难道泣不成声。我们的今天也一天被拿起来诸如此类地讲述,似乎听众也许也像看童话故事一样露出难以置信脸色和疑虑。

  可是,我在阅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心情像七月的阳光,没有浮过任何阴暗的云朵。

  哦,故事没有结束。罗晓飞,不,应该是范为国还在这个人世上。但那些回城的知识青年曾经短暂的伪农民,他们在热气腾腾的土地耕作过秧苗、麦子,也躺在稻草上吹着南风畅想未来浑身是劲满腿是念的大许们,你丫的,怎能够就如此蔑视自己的过去呢?

  我默默地朝你们死朽的过去鞠躬,像面对我的祖辈。我叩在地上跪拜时间,跪拜过去,还有那些微不足道的挽歌飘来的声音。

  (后记:读完《知青变形记》后,欲与同时在看的老婆探讨,不想,她露出不悦,她认为,她看到是一本情节和细节安排得完全不真实和无趣的小说,无意继续下去。我愤然反驳,却被她一句“我总有不喜欢权利吧”搪塞得无言以对。老婆一直生活在小城,没有见过牛栏,没有闻过粪土,没有插过秧,没有犁过田,所以,书中的一切就显得多多少少是那么的不真实。让我怎么跟她说呢?这还真是神马,真是浮云,无端端地添堵呀。)

  2010-12-27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三):不真实的历史,读《知青变形记》

  这是薄薄的一本小书,看过梁文道的关于这本书的介绍,我第二天就跑老远到图书馆去借,结果没两天就看完了才后悔没有多借几本。省图的借书证便宜、保质期长、书的品类齐全,缺点当然是有的,工作人员各个铁青着脸面露獠牙好不威风,另外书码得很凌乱,譬如五本的易卜生戏剧集找齐全套几乎成了不可能。这本名叫《知青变形记》的书仅有二百余页,情节很怪诞,却是一个时代的断层。

  主人公罗晓飞同其他四名知青坐着礼九的牛车“闺女”吱吱呀呀地到了下放的农村梦安县集成公社大范一队,开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实所谓“再教育”,作者不用过多阐述,从队长礼贵见面讲述时那口浓痰就能得出结论,“瞧瞧咱们村……”所谓“忆苦思甜”,却更像是感叹革命群众贫下中农生活的窘迫的“苦”和提供给知青们的瓦房的“甜”巨大视觉落差。

  之后,五个人中的一名女生因为“稻草过敏”没待几天就回城了、一同上工的妇道们(女人们)对这帮四处找厕所的城里青头学生们教育道“我们农村就是个大厕所!”、“人保组”(保卫人民或是人民保卫之类的)的革命小将到县里大集大摇大摆好不威风、因为卖兔子的老农说了句“健康,兔子健康,永远健康!”被纠察组的上纲上线,说这是对林副主席的公然侮辱(敬祝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林副统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永远健康!)——我才明白,这明白“伟大领袖精神有多深邃了,什么叫做“再教育”呢?就是教育你:中国就是这个样子的,中国农村就是这个样子的,你受教育了吧!用作者韩东的说法:“知识青年下放农村,其目的是为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接受再教育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并没有人告诉我们。但下方后不久,我们都明白了,就是为了回城。”“我们下放是为了上调,离开是为了回去。听起来有点儿荒唐,但事实就是如此”

  为了回城,剩下的几个知青:我(罗晓飞)、邵娜、大许、吴刚,都在不同程度表现自己,邵娜学起了打针,为老农看病,大许拼命地干活赚工分,吴刚因为家里成分好,没必要像其他人那样积极表现,于是就成天混混哒哒,而“我”,则担当起了每天照料全村唯一的大牲口“闺女”(母牛)的任务,顺便每天和村里唯一的女知青邵娜搞搞暧昧

  三个男知青闲得蛋疼的时候,坐下来喝酒胡侃,说你罗晓飞每天守着村子里唯一的城里妹和唯一的母牛,每天不寻思点儿啥?“我”说和邵娜真的啥也没有,那牛呢?“我”说牛屁股那么老高,我怎么去日?于是大许和吴刚两人垫上砖头做了“示范”。众人最后在杨子荣般的大笑中结束了调侃。

  终于有一天,“闺女”在犁田时候病倒了,村民怀疑到了“我”的头上,再加上大许和吴刚的“栽赃”,主人公成了“奸牛犯”,经过县里人保组的“审理”,定性为现行反革命。

  行将枪毙之前,村里一向不和的兄弟俩为国和为好因为用地的事情,哥哥为好把弟弟为国误杀了,于是“我”被村民救出,充当了弟弟为国,而死了的为国则作为交换,扔进水中,成了“现行反革命奸污母牛破坏生产,畏罪自杀。”为国的老婆成了“我”的老婆,为国的孩子成了我的孩子。不久,罗晓飞和“老婆”继芳有了自己的孩子,再不久,已经回城并为他托关系寻觅工作的邵娜告诉他罗父两年前已经去世,七年光阴物是人非

  冤案无法昭雪,身份无法证明,父亲已经死去,城再也回不去了,曾经喧闹的、集市当中随处可见的操着家乡话的知青团体再也不见了踪影,而“我”则显得那么平静,因为这一切都和“我”无关了,“我”是个农民,我叫范为国。在小说结束时,罗晓飞彻底从一名知青,“变形”为了农民范为国,再也找回不到曾经的身份了,故事在邵娜最后致歉的书信的燃烧中结束。

  墓碑上写着“知识青年罗晓飞之墓”。

  越是真实的事情往往显得越是的不真实,当现在年青一代回溯历史,尤其是中国的近现代史的时候,究竟要靠什么去理解呢?就像传媒理论一样,你可以无限接近历史的真实,却永远无法得到真实,那些只鳞片羽一样的东西仿佛“我”的变形一样,渐渐扭曲得分不清名状,最后模糊的如烟云般,再也无法复原了,即便是历史当事人也无法保证真实,因为出口即是臆断之言,遑论那些写在教科书上的虚假神话诗篇

  历史就在那里,你却无法企及,就是这么困难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四):讲故事才是回归作家的本源

  关注韩东,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数数了家里的书架上,一共有七本他的书。还不包括收录了他的诗歌的那套“新潮文学”和他担任编辑期间的若干本《芙蓉杂志

  不过自己反反复复看的还是那几本中短篇小说的集子和《我和你》。韩东写的小说属于文人小说哪一类,故事固然有,但更多的内心世界的描述和细微观察。不论是“交叉跑动”,“明亮的疤痕”还是“我和你”,故事都是些不愿人知,无可张扬,简单卑微的爱情愿望,而与此相关的却是个人世界中的偏好、得失计量、占有躲避、优越感或是救赎的心愿。因为他的小说里没有完美表现的人,所以感觉和生活贴近,也会更加关心和同情他们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看到怕被弄脏的雪白的羽绒服,看到“交叉跑动”的感慨,看到“求仙拜佛”的无稽寄托,看到明亮的疤痕还要装作安之若素的掩盖,当然会感觉到悲哀,当然会对这样的描述者感到亲近。

  《知青变形记》是豆瓣上书评最多的韩东作品,这当然少不了作者本人的大力宣传。而变化也是显然易见的。这更像一本实实在在的小说,除了推动故事的进展,少有议论,第一视角的小说,却很少写主人公的铺成的心理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除去比较诗意的开头和中间改造生活环境的两段,剩下的就是故事故事、进展进展,即使是进展也不拖泥带水,过去就过去了,没有印象深刻的情节,没有无益的悲伤感慨。 除去主人公喜欢设问的习惯仍然很韩东,其他都感到明显的风格转变。

  说回故事本身,这部“知青小说”与知青小说的刻板印象不一样的。生活是知青生活没错,不一样的地方你找不到苦大仇深。即使这样一个被朋友出卖,被隐姓埋名重新做人的故事,被放到其他时代,即使不写成《基督山伯爵》,也值得被写成赚钱几把热泪的“知音体”的。但是,没有,罗晓飞是个命运的接受主义者,不执著于是非曲直,不爱憎分明,最终他变过去了,却没有变回来。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远离了父亲和家庭,看似难以接受,细想又合情合理。如果罗晓飞不这么做,作者势必要编出更离奇的情节来完成这些转折,可普通人的人生哪里能把所有离奇的情节全部遭遇,或是谁又规定知青就必须要回归知青,城里人不能作回城里人就是未完待续?这样的结局又不同与或美满或悲怆或历史感强大的结尾,只有“波浪式”坟头的清淡诗意。

  如果这是一部向普通读者靠近的小说,那也只是从形式上而言的,骨子里仍然是一部文人小说。

  然而我并不怀疑,未来的一天,韩东会成为我所喜爱的毛姆那样伟大的作家,以适合的主题讲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故事。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五):我读《知青变形记》

  个人对小说角色性格塑造喜好的角度上,过于有思想的角色我特别不喜欢,形式上鲜明的角色会带领叙事者走向叙事的瓶颈,那样就和豆瓣直播贴没什么区别了。韩东在罗晓飞这个角色的塑造上,一如他之前的小说,跳过了矫揉和造作,他用时代特征模糊掉了大多数人拥有的世界观。

  事实上,小说里,不太有性格特征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在我与罗晓飞的对话中,罗晓飞时常让我觉得他时常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只把命运交给了韩东。

  我读曹寇先于韩东,只觉得说不清道不明的像,以至于我会想,南京的作家是不是都这样。马原在谈电影时说过,编剧应该多抓细节少谈思想,小说也一样,我作为读者,只有充满想象力的精确才能抓住我的心。就像韩东过去小说。

  《知青变形记》打动我的就是这种充满想象力的精确。你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经历过文革的六十年代生人能虚构出让你认为和那个时代如此相称的东西。结构上,《知青变形记》平铺直叙,稳扎稳打,让我改变了一些对好小说的判定标准。现在我认为,好的小说的灵魂是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如果恰好笔者是一个中年人,中年人的生活靠经验支撑,经验说明缺乏想象力,可我们从小说里窥到的是笔者的经验集合,如果恰好故事十分有想象力,那小说就尤其值得赞赏了,《知青变形记》就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小说,题材上的历史使命感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相悖,有点黑色幽默。

  令我感兴趣的是,韩东的小说和曹寇的小说,都给了我一种颠覆世界观的奇妙感受——没有任何人有表达欲,被朋友出卖不愤怒,和情人分手不流泪,只有准确的叙事叙事再叙事,没有人参与谋杀,就算是死那也全是上帝的错。

  《知青变形记》让我想得最多的是,我究竟需不需要现在的生活。罗晓飞提醒了我,我努力抗争和争取的那些东西是怎么进到我脑子里去的。我的价值观是哪里来的,哪一些是我的与生俱来,哪一些是别人输出给我的。如果有一天我经历了剧变,我是不是能像罗晓飞一样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命运的安排里做一个富有的人。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六):未有书之如你差者

  作者是韩东,一个不怎么出名的作家。我是奔着后面那一溜推荐者的推荐去的,这些人中我可以忽略什么企业家,什么歌手老狼,什么出版商,但是我还是听取了作家苏童的推荐。具体怎么说来着我给忘记了,意思就是说这书好的不得了。现在我看完了,只能说被骗了,两个字就是垃圾!

  这是一本冲着商业目的或者是为了扩大作者个人的名声的文学作品,说商业是因为短短的22万字被装订成几百页,定价与作品价值相去甚远;说是扩大作者自己的名声就更显而易见了,底页封面明晃晃的摘录了几十个与文学相关或者毫不相干的知名人士的一句话书评,封面也写有什么什么奖获得者韩东力作,再在书的最后几页还貌似炫耀的弄了几页自己的创作年谱,若是只有一页,字小一些也就算了,好像要刻意强调的,字迹大的唬人。

  作品要说的是一个知青被下放到了一个地方进行改造,而后大队的耕牛因为生病出了毛病,上头怀疑几个知青是“奸牛犯”,根据是其中有一知情口出狂言说自己强奸过耕牛。最后“奸牛犯”的罪名被这个知青承担了。随后,大队里有人误杀了自己的弟弟,该知青就从关押的地方逃出来,冒充死去的弟弟,与弟弟的妻子一起生活了七年。最后一章是知青回乡的经历,结果也不是很清楚。

  回到作品本身,说说这本书的失败之处,败笔随处可见。

  一、流水账式的叙述方式

  看到底页有一个歌唱家说:“我有一个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够把这本书的高潮部分唱出来。”我相信,这个愿望决不会实现。原因是,这本书根本就没有设置高潮,文章的格局就是平铺直抒,一线到底,没有插叙,没有倒叙,文章就好比是一根笔杆,一口气讲到底下,没有旁生枝节。对于一部长篇小说来说,这是很失败的。我觉得若是直接下来,你也的稍微铺垫一段,再来一个高潮吧。或者像《巴黎圣母院》那样,简简单单的下来,中间插入一些地方环境人文的描写,旁生一些扩展读者思维的东西。

  二、挠痒痒式的反思力度

  韩东在文章的序言中就强调,作家的目的是要把社会的一切本质的东西展现出来。话是这样说了,但是我觉得韩东似乎是赶出了这本小说,他的一切情节叙述都是奔向了一个自己都为可预知的目的地。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目的地又是必然的,因为在其他的文学作品中已经说烂了,毫无新意。韩东就像一个护士,干起了医生的营生。划开了社会的躯体,自己不懂却还要装懂,愣对一丁点鸡毛蒜皮指指点点,而没有去揭示这个社会内部的东西。作家韩东为了博取读者的阅读欲,把一个知情的罪名定为“奸牛犯”。“奸牛犯”的名声确实很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个罪名也能够更大张力上批判当时的社会,但是,这张拉开的弓在文章中途就夭折了。作家处理“奸牛犯”的方式是让这个知青来冒充另一个死去的人,表面上似乎作者韩东的手法是一波接一波,浪浪迭起,实际上,韩东在“奸牛犯”和冒充死人的事件上就可以提出更为深刻的反思。韩东追求文章进度的念头使他丧失了对这些事件的反思,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尽快的结束这个故事。或许,在作者看来,文章的趣味性和诡异性远比他要表达的思想重要。结果是,两头都不讨好。韩东不能做到福克纳的《八月之光》也就算了,若是他能走大莫言的《木匠和狗》我就欣慰了。这样愿望也是不现实的。韩东用自己挠痒痒式的叙述张力,错失了一步更好的作品。

  三、不知所踪的标题

  小说中间有一章题为《日》,我思前想后也不知道作者的“日”要说些什么。文章标题与文章内容相去甚远,说不准这厮是要吸引读者眼球也未可知。另外,如上面所述,韩东更深的反思在文章的中途就已夭折。由此,小说题目《知情变形记》也就成了有名无实,知青在一切遭遇下并没有任何心理上的变态。谈什么变形记?

  显而易见的知青包含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意识,该知青在一些事情上并不能放开手脚,韩东的叙述到处都给读者一种畏手畏脚的感觉。例如在与寡妇同床那一段,韩东竭力想把知青描述成一个什么都不了解的青年,这与前面叙述的他们谈天说地讲“奸牛”背离的一塌糊涂。再到后来,当知青想回家招供了那个杀自己弟弟的罪犯后,警察来抓人,该知青还呆头呆脑地说要抓自己。韩东在自娱自乐啊。作者畏手畏脚和自己糊弄自己的写作笔调钝化了这部小说的反思力度,在他的笔下,这个变形的知青也不见得变成了与其他人有何不同。所以,我就说小说标题不知所踪。

  不说了,就是一部垃圾。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七):韩东——一个知青的变形记

  王德威曾经说过一句话,“《生死疲劳》是一部充满奇趣的现代中国版《变形记》。”当我按捺不住阅读的好奇心翻开莫言的这本厚厚的作品(单就书册的页数而言)的时候,我以为我真的能够读到一本“中国变形记”,我以为我可以在莫言那果然充满了激情与想象力的诗性的语言里,触摸到一种魔幻的现实主义呢。结果,我发现,我错了。

  韩东先生的《知青变形记》很薄,相比之下,显得不那么深沉,而是简单了点,散文化了点,不像严格意义上的经典小说的架势,可它才是真正的中国变形记,在我看来。因为我读过《生死疲劳》,竟以为乏善可陈,无有新意,竟无法卒读了。

  我很相信自己的阅读品位的,绝不会为了读一本书而读,更不相信腰封,虽说我亦相信这样的一句,“为艺术而艺术”。曾在去年此时,在图书馆那些一摞摞散发着油墨香同时也混杂着腐朽气息仿佛已被人遗忘了的书册里,翻到这样一本书:《知青变形记》。不,那时我并未看下去,是因为韩东的语言不美,太朴实,太小家气了,是我所不适应的那一类的文字。虽然,我不得不承认,此书的开头写得着实好,用的是鲁迅式的故作深沉,白描,有一种抓人的忧伤,虽然故事还未开始呢。

  然则,故事是什么样的呢。我懒得去归纳,还是移动下鼠标,直接照搬人家的吧。“来自大城市的中学毕业生罗晓飞一夜之间成了知青。为争取回城,积极表现,他要求饲养生产队唯一的一头耕牛。谁知耕牛因病趴窝,罗遭到公社人保组的非法审讯,被诬陷为‘破坏春耕生产’的‘奸牛犯’。恰在此时,村子上兄弟俩打架,哥哥失手打死了弟弟。故事由此展开,命运在极其偶然中出现转机——村民们为保哥哥脱罪,集体决定让知青罗晓飞来冒顶弟弟的身份。于是瞬间,一个人变成了另一个人,罗晓飞变成了范为国,知青变成了原住农民,同时也接收了范为国的一切——包括老婆孩子房子和所有的亲戚与乡亲。”

  什么是变形记?变形就是,“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居然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是人的物化,物的人格化。只有这样,才是变形。身份的转换,甚至意识的错乱,就像是那个荒诞的年代——算了,你们都知道,我就不多废话——所有的一切,包括人,所有的人,都混淆了自己:看不清自己是什么,于是为了确认自己的知青身份,韩东,哦不,罗晓飞(也可能这就是以韩东自己作为原型的一个人物名字)来到了农村,然后,同样为了确认自己的知青身份,他回到了城里。人还是那个人,可是,小说的主人公,罗晓飞,已经回不去了。此刻,他已经成功地变成了另一个人范为国。这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同样也是这本小说的成功之处。

  以前对韩东一无所知,只知道,这是个南京人,或者是个流浪诗人也未可知。他且写诗,写得如何,竟也是从未去读过,但想来,是远不如食指的吧。看到“知青变形记”的题目,便明朗了:这是一个叛逆的孩子,更是一个有野心的小说家,诗人。

  我当然不晓得你有没读过这本书,有没喜欢上这本书,或者,竟和我一样,当掩卷之后(或,在关掉网页之后),不禁这样想:“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好书,甚至是,描写知青生活最精彩的小说了!”因了此书,韩东在我眼中,一下子就成了一个一流的小说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de5cb0100slle.html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八):看正文, 别看编辑和序

  小说写的非常好, 故事曲折吸引人, 人物即克制又丰满(尤其是继芳, 忒喜欢了), 语调非常优美(想知道怎么才能找这么好的语境...), 凭俗人感觉内涵深厚(身份是终极问题么, 韩东哲学出身, 随便放点东西点缀点缀, 绝对不会缺内涵).

  看了3篇韩东的长篇, 最爱的是<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 其次是这篇, 最后是<我和你>, <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可能作为小说自身和这篇不相上下, 可是有青春眷恋症的人, 永远迷恋少年题材, 另外<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和韩东的个人体验可能更接近, 自我融入度更深.

  说说缺点:

  以前对花城印象很好, 这本书改变了印象, 编辑无比愚蠢, 封二的内容简介和<故事会>一个风格, 封底找了些"知青成功人士"胡夸一通, 大大降低这本书作为书的价值.

  不知道是不是作为读者理解作者意图错误, 个人认为韩东的序写的和小说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这个小说应该改名叫<变形记> 它跟知青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又或者出于商业考虑, 期望有更多知青读者可以让此书大卖?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九):近乎真实的荒诞

  读韩东《英特迈往》和《知青变形记》。韩东是中国当代一流甚至超一流的诗人和小说家。之所以我说超一流的时候还有些犹疑,是因为虽然韩东致力于写小说之后,已经写出了足够好的中篇和长篇,但对他来说,还缺少一部出类拔萃的、伟大的代表作。

  韩东的小说我几乎篇篇都喜欢。他的四部长篇《扎根》《我和你》《英特迈往》和《知青变形记》,我更喜欢《我和你》和《知青变形记》,这两部小说更与众不同些。而《扎根》《英特迈往》却似乎是别人也可以写出的小说。读《英特迈往》的时候,我不止一次想起何顿,何顿写过很多类似的这种小城“英特迈往”的少年的故事。当然,何顿和韩东的区别我们也不难发现。何顿描述的是粗砺的、叛逆的、张扬的、热血沸腾的青春,他笔下的人物真有些香港电影中“古惑仔”的影子,而韩东在叙述少年们“英特迈往”的事迹的时候,却总是伴随着调侃的、反讽的气息,他一方面树立着少年们英特迈往的形象,同是又瓦解它。个人的英特迈往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轻的就像一个屁,徒响一声,没任何意义。

  知青变形为“农民”的故事,我隐约记得也有人写过,但肯定不如韩东写得这么触目惊心。卡夫卡写人一觉醒来变成了甲虫,王小波写人四肢伸长、前肢着地变成了驴,韩东写一个人突然成了另一个人。这部小说残酷的气息就在它平淡的、不动声色的描述中。这个人不挣扎、不自戕、不堕落、不毁灭,最后安然于变形。

  最近读棉棉的一篇访谈,棉棉说韩东对她来说,代表着文学,代表着写作。我对这话有同样感受。韩东不是一个编故事的人,但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韩东不是一个制造意义的人,他却是一个让真理显现的人。他的小说,重点不在于“故事”,而在于讲述的方式。如果我们把小说看作一门古老的手艺,一门讲故事的手艺,我们应该认识到,小说家是擅于“讲”故事的人,而不是虚构情节的人。我们沉醉于他在讲,沉醉于他口舌翻飞,至于故事怎么发展,结局怎样,哦,就随他口舌翻飞自然而然吧。这就是韩东对我的魅力,叙述本身的魅力。我想用两个词来形容韩东的叙述:从容,开阔。从容意味着耐心和沉静,开阔意味着广驳和缓慢——下山的溪流窄而湍急,那代表了另一类型的小说。现实主义有一大要素——细节真实。其实无论是什么主义,细节都是考量一部小说成就的标杆,这方面《红楼梦》自然是榜样。也正是那些看似无用的、装饰性的细节,让叙述变得开阔而慢。韩东在一些细节上的想象力和构造力,让人佩服。

  韩东代表着文学,也可以进一步说,韩东体现着文学“纯粹”的方向,甚至可以说,韩东体现着“纯文学”的方向。其实韩东在上世纪80年代就说诗人要抛弃三个世俗角色——好像是历史角色、文化角色还有政治角色——回到纯粹的诗。然而无论是韩东的诗还是韩东的小说,那些生活化的、口语的、俚俗的部分都和很多人想象的“纯文学”南辕北辙。在他们的想象中,文学应该是高蹈的、理想主义式的、浪漫的、英雄的等等,殊不知,这些却恰恰是文学承载的而不是文学本身。

  但我对棉棉口中代表文学的韩东还有不满,我觉得以写作为手艺而存在的人,应该是一个文体家。韩东小说的叙述还是显得有些单一,至少,为什么不试试第三人称呢?

  标题写了个“近乎真实的荒诞”,到这儿可以提提。我是指韩东小说中的很多细节,无比真实,真实到让人觉得是不真实的荒诞。为什么这样呢?是因为那些生活的细节,在很多小说家那里,“典型化”提炼之后被丢弃了,那些想要真奔历史真相的宏大叙事不需要这些生活的边角料,不需要这些生活的鸡毛蒜皮。而韩东则把它捡起来,甚至用放大镜去看它,它被放大的简直不像鸡毛蒜皮了,它简直就要像一幅世界地图了。这让习惯了艺术真实的我们感到惊诧。

  《知青变形记》读后感(十):一切都好,有点唠叨

  《知青变形记》

  韩东著

  花城出版社

  1993年,32岁的韩东以罕见的勇气辞去公职,成为当时还很少见的自由作家。多年来,韩东既没有变为作协成员,又没有投靠哪个机构。他只是靠着一介瘦小却坚毅的书生之躯扛住了,坚持下来了。韩东,好样的。

  但韩东活在一个小圈子若有若无的保护中。这么多年来,成功的中国作家几乎都靠作协庇护——发工资,尽管不高,可以不必饿死或沦为民工,可以有机会写作,有机会发表。这二者对于一个作家都是至关重要的。更有参加笔会、获得集体保护的机会。

  参加了作协的作家是存活率最高的作家。而韩东是个异数。

  韩东的成功不完全在于他的小说写得多么好,而是他同时是个政治家。在一个日趋松动的集权社会中,如果作家或者诗人得不到大集体(作协)的保护,他或她只能具有另外一种天赋:当政治家,组织或投靠小集体。这个小集体虽非固若金汤,却可以在危急之时寻求心灵的支撑,而这对于天性脆弱、最需要肯定的作家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发展出一二忠诚的铁杆兄弟更佳。这一点可以从韩东历年特别是早年组织或参与的若干活动可以看出。

  就连这个也不行的作家或者诗人只能自我流放(顾城),或者不再写诗(柏桦)。被埋没,被淘汰。

  于是有了我眼前这一本《知青变形记》。如果想研究当代中国作家,韩东是一个很好的个案。苏童是另外一个。韩东和苏童的身上,隐藏着中国当代作家所有的困境和症状。研究韩东可以看出一个不愿意屈服的作家是如何想尽一切办法用一切比较不无耻、又比较有趣的方式生存下来并坚持写作的;可以看出这种方式对他的伤害;以及他是如何充分意识到这种伤害并在写作中展示的;可以看出作为一个作家他是如何高度地自觉;最后,可以看出他是值得尊敬的。他的写作里展示出了他的伤痕累累。只要读者能够坚持到读完最后一行,是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韩东的《知青变形记》和余华的《活着》有相似之处。都是展示一个中国人在最近这40年来的活着。余华的《活着》写的是一个叫福贵的农民。《知青变形记》写的是一个知青变成了农民。从这一点上,这两本书都是描写中国农民生活的书。写到最后,韩东有点煽情了,他在尽力克制,尽管这一点他做得并不好。余华在煽情中达到了自我陶醉与自我麻醉,有点将肉麻当有趣了。中国农民的生活绝非描写他们的中国作家在写作中展示的那样温情。这是考验一个作家真诚度的硬指标。赵树理认识到中国农民尽管被压榨、被剥削到了那个地步,他们仍然能发现生活的荒谬;他们是幽默家。但赵树理绝不认为在中国农村生活很温情。赛珍珠写中国农民时很隔离,却能写出中国作家写不出的真相。中国农民约等于李有才+ 阿Q + 王龙。《知青变形记》中的农民范为国,是知识分子韩东伪装出来的,比较像,但终究不像。余华在《活着》中强奸农民,因为自己高潮也以为观众也高潮,被强奸对象也高潮了。

  《知青变形记》的开头让人不能忍受。韩东写得实在太唠叨了,至少可以删掉二分之一的文字。只要能够忍受下来,下面的阅读即可进入比较流畅的地步。作家写一本书就像一个母亲孕育一个生命。写完了,新生命来到了世上。母亲却因疲倦而不堪任何打击。新生命在成长,有种种犯错的机会;那种看上去很美的东西最值得警惕。读者和出版商要给作家机会。现在的情况是这种机会太少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