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伟大的电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10篇

2022-05-26 02:05:59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10篇

  《伟大的电影》是一本由罗杰·伊伯特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58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一):此处作者为什么要用顿号

  读这本书让我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经历:

  因为要申请出国,而我又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所以想办法联系到了一个某电影学院的教授帮我签推荐信。

  我带着我的动画去找他聊,他挨个看了我的作品,当看到一个发生在太空中的故事我在结尾字幕时用了那首著名的蓝色多瑙河,他不由皱起了眉头。

  他问我为什么这么用,我回答我喜欢2001太空漫游,此处则是一次模仿。他摇摇头,语重心长的跟我说:不敢乱用啊,你知道导演为什么不用别的曲子,为什么偏偏在故事的这个部分,在太空中用这首曲子么?这里所包含的意义你懂么?如果不明白,你这就是乱用,是没有道理的。

  我说哦这样啊。

  我不否认这首华尔兹舞曲与环形空间站自转时的画面配合的天衣无缝神来之笔,这种前无古人的太空歌剧带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震撼。但是教授你造吗?当初库布里克是请来了阿历克斯诺思完成配乐,只是在剪辑的过程中用一批古典音乐录音作为临时音轨,发现意外的带感,于是就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

  同样的,我想起了科恩兄弟的《巴顿芬克》结尾时海鸟坠入海面的经典画面,被无数人顶礼膜拜称其无与伦比的深刻,而科恩兄弟在接受采访时说这个画面是意外拍到的。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靠着对一些东西的过分解读起家,用鲁迅听了简直要泪崩的术语去诠释鲁迅的错别字(此处应有出题点)。当拥有发言权后,他们凭借不容置疑的权威教书育人,并作为衡量一个个人创作好坏对错的标准。如今我们身处的环境经济建设的速度远远甩开了文化建设,很多情况下我们甚至处于无知,但这似乎并不可怕,就像一个学步的孩子,慢慢来总会迈出步子。而一个人硬是被人忽悠着没事儿走两步把两条腿走成一长一短,买拐之后,等在前面的可能就不是走路而是轮椅了。

  而在读这本书时,我最直观的感受是:朴素诚恳,拥有极其渊博的学识并以此作为对作品的幕后补充而非站到台前对其指指点点。一些专业性的释义,他都单独摘出放在了每个影评末尾的“观影手册”部分。对于看过的电影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而没有看过的电影,他的评价强烈的激发了我去观看的兴趣。

  :老教授看完我所有的作品,建议我做一些深刻有内涵的东西,而不要只是仅仅出于“有趣”“喜欢”而做动画,这对我今后的发展不利。然后爽快地答应了帮我签推荐信,之后再也没有回过我发给他的有关邮件。所以,其实写这个东西充满了我的腹黑和恶意~有偏见在所难免 :D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二):【经观书评】罗杰·伊伯特:写电影的人

  y magasa

  任何对罗杰·伊伯特“全美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这一头衔心存疑虑的人,在读过《伟大的电影》和《在黑暗中醒来》后,或许都可以打消这个念头了。

  年过七旬的罗杰·伊伯特伴随着“新好莱坞”(相当于美国电影的新浪潮)成长起来。在他之前,有詹姆斯·艾吉、曼尼·法伯、宝琳·凯尔、安德鲁·萨里斯、斯坦利·考夫曼将电影评论提升为一种令人尊重的、严肃的新闻写作,并且成为全美知识分子瞩目的文艺焦点。伊伯特在影评写作的“黄金(1603.90,6.20,0.39%)一年”(1967年)入行,准确地把握住了青年电影的时代特点。在围绕《邦妮与克莱德》、《2001太空漫游》、《逍遥骑士》展开的几次大规模影评战斗中都站在了正确的一方,罗杰·伊伯特成为1970年代的影评骄子,并于1975年获得普利策文艺评论奖,成为第一位获该奖的影评人。

  伊伯特对同龄的“新好莱坞”导演总是不吝慷慨的赞词,罗伯特·奥特曼、马丁·斯科塞斯的屹立不倒,离不开他的奋力疾呼。在书写“新好莱坞”的历史时,我们完全可以说伊伯特的评论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章。

  伊伯特的影评生涯长达40年,如今非但未显衰竭,反而声望日隆,这离不开他对新媒介平台的迅速理解和利用。1975年,他和同样来自芝加哥的影评人吉恩·西斯科开创了一档电视影评节目。电视影评并非伊伯特发明的新鲜事物,但能做到收视人数超过千万,并把影评人捧为家喻户晓的名人,那可能除了伊伯特和西斯科的节目别无分号了。在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伊伯特早早将自己写过的全部影评搬到互联网上供读者检索,还开了更新频繁的博客,让自己的影响力渗透到每一代的影迷中。

  亲身经历过电影黄金时期的伊伯特显然对电影文化在票房大片时代的没落痛心疾首,再也不会有狂热影迷在普通电影院的门口排队等待观看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和戈达尔的《周末》了。他说:“对于许多电影爱好者乃至最狂热的爱好者而言,早期经典电影仍然是一片尚未开发的领域。作为一家日报的影评人,我不想一辈子只把眼光放在当代影坛。”这是伊伯特写作“伟大的电影”专栏的缘起。向影迷推介、分析影史佳作,应是影评人最重大的使命之一,也是最能让影评人一展毕生所学的最佳演武场。伊伯特挑选的这一百部电影包括了从《四百下》到《阿普三部曲》,从《彗星美人》到《甜蜜的生活》,从《潘多拉的魔盒》到《天堂之门》,国别、类型、题材的涵盖都尽可能的广泛,因为伊伯特笃信,好的影评人、好的影迷,都应当是口味广泛、不拘一格的。

  伊伯特善于透过影片来透视更广阔的社会心理,比如他在评论安东尼奥尼的《奇遇》时说:“为什么我们不再有《奇遇》这样的电影了?因为同样的问题已经没人再问了。‘活着是为了什么’已经被‘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

  但他也敢于将个人的视角置于时代之上,例如在评论《乱世佳人》时,伊伯特写道:“(影片)从感性的视角展现了美国内战,‘古老的南方’相当于阿瑟王的宫殿卡梅洛特。内战的目的仿佛并不是为了去打败南部邦联、解放黑人奴隶,而是为了给斯佳丽·奥哈拉小姐以应有的惩罚。”

  对初学影评写作的人而言,伊伯特的文章是最佳教程,它并不卖弄高深的术语和黑话,用简单的英语写成,但又不失幽默和偶尔为之的刻薄。如果不知道从什么角度入手分析某部影片,伊伯特的经验似乎在告诉我们,先抓住影片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戏、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或一处最具冲击力的剪接。比如他分析《白日美人》:“影片中从未出现露骨的性爱场面。片中有一幕场景最为著名,凡是看过的人都一次又一次地提起;但在这一幕中,我们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看见,什么也不明白。一个嫖客带来一只小小的漆盒,他打开盒盖,先让另一个妓女看盒里的东西,又让塞维丽娜看。作为观众,我们始终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只听见盒里发出轻轻的嗡嗡声。第一个妓女拒绝满足那个嫖客的神秘要求。塞维丽娜也拒绝了,但接下来镜头切换得十分暧昧,随后的一幕暗示我们可能已经发生了某些事情。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字面意义上的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象征意义上的真相,那就是盒子里装的是对于那个嫖客来说极其色情的东西;这种真相才是布努埃尔所关注的。”短短一段话,《白日美人》的核心精神被勾画出来。

  如果说《伟大的电影》是对电影史的某种总结陈词,《从黑暗中醒来》则更是伊伯特个人生涯的摘要呈现。全书包括伊伯特早年作为记者撰写的人物特写、具有代表性的影评文章(并非像《伟大的电影》是事后的回顾和盖棺,这里辑录的影评多在片子上映时写成,更能反映影评人的前瞻眼光),及若干主题各异的电影散文。

  伊伯特并非事事都有先见之明,例如他对电影胶片是否会为数字技术所取代的判断就距离后来的事实相差甚远,但他坦然将当初预测错误的文章收入书中。这些带有明显历史局限的思考,正巧成为最鲜活的一手记录,大约伊伯特自己也没想到这点。

  我们阅读罗杰·伊伯特,同时也在阅读一份跨越近半个世纪的电影文化史档案。

  本文刊于经济观察报-书评版 2012年7月2日号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三):留白

  本来以为拿到手的砖头会特别高大上,高大上到需要正襟危坐而读随时查术语的地步。结果就像拿着知音读者故事会一样坐卧之间看完了,平易近人得不可思议。

  电影盲,看过的影评仅限于满屏深入分析到绕晕我的类型,比起来作者实在是朴实诚恳到流泪。几乎是平铺直叙,温和细致地表达自己的爱意同时并没做过度解读,而是指出一个可行的大方向。最高级别的安利大概就像这样,看完之后心头满满都是期待和温柔的暗涌。

  好的文字有空气感,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则生存必需。很多黑白默片极难打动我去看,但读完之后竟也学会欣赏美人与野兽静默绚丽的天真璀璨。类型海纳百川,费斯诺拉图那页的插图没有高能提示直接震你一下,依然分析得鞭辟入里,我想作者大概是光影依存症吧,有种东西流淌在身躯里,不分年龄无论阅历,熟悉的画面闪现时仍然激动得像个孩子。

  更难能可贵的是抑制住表现欲和骄傲的这份自持,朴素而低调,却一定是最经典的那款。

  最配得上这些电影的文章合该如此,将阴影留白,等透明进化,含蓄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让那些光影被静静欣赏。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四):谁在看电影,谁在评价电影

  如果问,评论一个评价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成为原著的二道贩子么,第一个说“古道西风瘦马”的是个有创造力的天才,第二个评价这句话的人,是个有文学感知力的观察家,而第三个评价这个观察家的人,究竟是对原文的进一步深入,还是偏离正轨,另起炉灶,打算把这面已经提过字的墙拍张照片,重新开启一种观赏方式?答案仍旧在一团迷雾中。

  其实,根本不必担心曲解原意,毕竟专业的知识加上广泛的涉猎,Roger Ebert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影评人了,他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观点,对某部电影在电影史中扮演的角色即有盖棺式的定位,又善于捕捉时代变化所带来新的内涵。他的影评可以说是一种文体,克制的外表下有种执着的真挚感情,他追忆居多,但文章的初衷却是写给未来的观众,他有一个质朴的愿望,就是好的电影不失去它原有的和应有的光芒,确实,读过他的影评之后,与很多所谓经典的电影更亲密了,这种拉近距离的努力,Roger做到了。

  我们开始认识到那些电影,即使去看然后有些失望,也会发现一些属于影评人的光芒掺在其中。

  而问题是,听他说的这么有道理,不仅有道理,还很全面,电影当时的市场,电影里演员的个人生活,导演的传奇经历,横向地与导演其他作品的比较,都一并写入文章,毫无泥沙俱下的感觉,只心里不停地被唤起好奇,想一睹这部电影为快。但文章做到这样多面,多角度,不仅有电影流派的纵论,还单刀直入拎出几个镜头一番拆解,可以说对一部电影能做的全部功夫,都在这了,以后可能就是添砖加瓦的零碎活儿。

  那么,未来的一般观众该怎么有自己的“建筑”呢。影评有一个导向性,在这种基调下,观众勉强突破那种一知半解稀里糊涂的状态,走出暧昧不清的区域,进去的是另一个棱角分明的疆域。尤其对“拿来主义”的观众,现成的观点不仅清晰明确,鞭辟入里,还有大量的掌故去攫取过来佐证,观影甚至就成了一种双重的证明——证明自己看过,证明自己看得很懂——对于一些在历史上收获好评但慢慢无人问津的电影来说,这种双重证明会带来良好的自我定位,甚至,有了一些非常有热度的自我期待。

  也许这个问题还太遥远,不值得操心。在影评积极的意义之下,历史角落里的电影迎来一阵和煦有力的风,吹散了积得太久的灰尘,重新亮出年代的质感,电影自有它的的体系,它的世界,封闭又散发着单向的热度,就像一个蒙尘的酒桶,其实,里边早有佳酿。不管怎么说,Roger分与我们一羹,我们尝到了滋味,至于那滋味如何,他说了很多,但舌头是自己的,不能言及的品尝体验,总要有些属于自己的个人印记才好。

  我相信,这也是Roger所期待的,电影本身代表的就是自由,像他所说的“新现实主义流派”,每个人都能演好一个角色——他自己,这种说法释放了每个人演员的一面,也就是可以被艺术化的一面,这样的电影出于个人经验,止于一种更开阔的,相通的体验,无论是感动还是愤慨,都来源于被尊重,称得上有代表性的个体,他们普通得随处可见,又特殊得耐人寻味。既然如此,出于他的尊重和热爱,他肯定希望,即使一部部电影受封为永恒的,看这些一部部电影的影迷,却能有不同的新近的见解。他写给未来,他却看不到未来,但那种趋势是他知道一定会有的,即在不同的,自由的见解相互碰撞下,好的电影永远不会过时,历久弥新。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五):对电影的敬畏之心

  作为一个影迷来讲,这本书读起来是种享受。

  他对电影还有一些文化背景的理解确实有一定深度和见解。并且不像网上很多山寨影评那样,对于电影有一些“过度解读”。看后确实让人学到了不少东西。 还有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个对电影怀有敬畏之心的影评人。这100部电影他都看过10遍左右,然而在动笔写之前他还会在看一遍。我想这种态度值得某些导演和影评人学一学,涨涨姿势。

  现在有多少导演或者网上的枪手,不知道他们究竟对待电影时什么样的态度?这几年中国上映的一部分电影,作为一个电影学院学生的毕业作品都是不合格的,竟然也会有脸放给大庭广众看。这种透支中国电影信誉只图商业票房的行为,很不要脸。近几年国产片只偶尔会蹦出几部及格线往上的作品,就足矣赚的盆满钵满。可见中国电影市场现在已经不正常到什么地步。

  美中不足的话,有些电影的缺点他并没有指出。还有所选的电影好莱坞作品居多,我觉得一些导演,如我很喜欢的今敏和姜文的几部作品也足以够得上是“伟大的电影”。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六):补充

  刚拿到书大致看了几篇,发现一个需要补充的地方(如果以后发现了别的就加在下面)。《长眠不醒》(P98)的影评里有这么一句话:

  ……她和鲍加在银幕上有灼热的化学反应(“你知道怎么吹口哨吧,史蒂夫?你只需把双唇合拢,然后吹气”)

  括号里引用的对白原文是:

  quot;You know how to whistle, don't you, Steve? You just put your lips together and blow."

  吹气(blow)这个词的双关在译文里体现的不是那么明显,加个注或者把英文附上去会更好些。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七):不求伟大

  恩,罗杰伊伯特当然是电影评论大师,毕竟能够靠影评拿普利策,这可真的让喜欢电影和喜欢评论电影的人欣喜。然而,我并不认识这位大师,所以也就没什么粉丝滤镜,本来就不喜欢迷信权威,更别说还是自己不认识的权威了。

  伟大的电影里的电影的确都非常伟大,这一点我完全赞同。虽然其中几乎所有电影我都没有看过,只有沉默的羔羊、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和一条安达鲁狗是真的认真看过的,但不管是从客观的地位,还是对作者的相信,我都绝对认可伟大的电影一书中对所列电影的评价。而我这个年纪,虽然喜欢看电影,但却没有耐心想尽办法去找到那些几十年甚至近百年前的老电影资源,偶尔为之可以,但花费太多时间我是不愿意的。那个时候的电影内容、技术、思想都不能满足我现在的需求。今日我热爱的电影和并不久远但想重温的电影已经数不胜数,我舍不得花整块的人生去看那些久远的难有共鸣的经典。

  如此当然会错过很多精彩,精彩的旧电影,精彩的老故事,精彩的演员。所以这才是我买此书的原因。我希望借助于读书来提高效率,既了解之前经典影片的内容和过人之处,又不必一部一部的仔细看过。然而,这本书显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出于对电影的尊重,作者是不剧透的。而又由于这些电影都太过经典,所以作者的口吻也不是写给对这些影片内容不了解的人看的,他的影评是给那些认真看过电影,但是没有发现足够细节和创作者初衷的观众看的。如果我是这样的观众,那我一定会读得很快乐,比如看完一部电影后在网上看别人的影评就是这种感觉。但作为并没有真正看过这些老电影的新观众来说,那就无法切实体会这种种美妙了。

  还有一个感受是,作者也许不是一个傲慢的人,但我还是觉得他在心理排斥现在的商业电影。他注重电影的思想,而不能接受资本胁迫下的电影制造工业。这不能说不对,艺术电影、独立电影要想保持创作者的初衷,当然要有话语权才行。但现在的电影依然很多优秀之作,流水线出来的也有精品,商业电影之所以受欢迎自然是因为观众喜欢。电影这种艺术形式与文学、绘画、音乐的不同在于,她更加依赖技术,从电影的诞生就和科技密不可分,所以技术的加持对电影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他种类的艺术。其实作者在前面的篇章中承认主题从来都不应该比形式和手段更高贵,乔治卢卡斯经典,星球大战、夺宝奇兵经典,难道斯皮尔伯格和侏罗纪公园就不经典吗?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和阿凡达不经典吗?李安的少年派和比利连恩不经典吗?甚至迈克尔贝的珍珠港和变形金刚不经典吗?当然可能会有人说后面的就是不经典,没关系,其实我也从来不爱看变形金刚和阿凡达,但我还是感谢这些史诗级的技术革命,把电影工业推上了新的高峰,观影的视觉体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震撼。这并不是坏事。这些所谓的blockbuster能让更多人走进电影院,在两个小时内尽情享受,然后电影的参与者由此赚钱,这不是坏事。当然,艺术电影不能没有,除了这些靠感官刺激的电影,我们总是需要拷问灵魂的电影,内心独白的电影,反映各种边缘人群生活的电影。这些小众的纯电影我也喜欢看,而我从来不认为因为有商业片的存在,这些电影就会消失。也许会受影响,但是市场会自动修正,电影是所有人的精神产品,总有人需要看文艺片,所以总会有人生产文艺片,这我毫不担心。

  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小观众,也不求一定要看伟大的电影。但不管什么类型,只要能打动我,我都会觉得花在电影上的这两小时生命好丰盈,会产生足够的幸福感,这就是电影回馈给我最好的东西。当然还是很感谢这些伟大的热爱电影的人,创造电影的人,评论电影的人。只是觉得,无论什么年纪,什么身份,如果肯更包容地接纳新的事物,一定会发现之前错过的美好,其实怀旧从不耽误迎接新的太阳。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八):写电影的人

  宋人陆象山说:“今天下学者,惟有两途:一途朴实,一途评论。”对电影来说,相较于朴实的一途——拍电影,电影评论就是一件相当容易的事了。特吕弗感慨说,拍电影就像开车穿越西部,一开始你希望有一趟美妙的旅行,到后来却只希望能顺利的到达目的地。而写电影评论呢?他认为影评人的门槛极低:“每个人都能成为影评人。它所需要的学识不足乐评人,文学评论家,或者绘画鉴赏者所需知识的十分之一。导演必须接受这样的事实,他的作品很可能被某个连F•W•茂瑙的电影都没看过的人评头论足。”

  想想看,你费尽心力拍的作品,最后要被这些电影的门外汉们误解、谩骂,或者错误的追捧。该是多么伤心的事啊。斯科塞斯说他就曾遇到过这样的观众,那观众天幻乱坠地描述他有多爱斯科塞斯的电影,但很不幸他其实完全没看懂那些电影。斯科塞斯终于忍不住反口说:“闭嘴吧。我看过的电影比你多!”

  吓。电影评论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啊。

  影评曾经是电影这块纯洁的土地上电影人战斗的武器,它让年幼的电影变得成熟。《电影手册》的时代,没有影评人专场,特吕弗和里维特们是同观众一起买票进入影院的,评论界的反映必须为电影界所认真考虑。施拉德说,当时的电影评论在调子上是带着福音性质的。影评人都“着力于改变人们的认知,教育他们,启蒙他们,让那些对路的人走进电影院,看对路的电影。”因为巴赞等人的努力,电影在那时挤进了艺术的大门,并成为了一项大学课程,——那是影评人的黄金年代。但最终,随着主流传媒载体的改变,这种电影模式走到了尽头,它死于1975年6月20日。那一天,环球电影公司推出了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影片《大白鲨》,它以电视广告为主要宣传形式,并增加了首映场次,辉煌的商业利润使它成为了后来商业电影纷纷模仿的对象。它树立了一个全新的电影模式,从此电影不仅仅与电影本身有关,更多的与电影之外的商业宣传有关,几年前还因为《逍遥骑士》打得不可开交的影评人们失宠了。影评不再能决定一部电影的成败,巴赞时代的电影模式消亡了。

  到了目前这个时代,影评似乎更卑微了。互联网的开放性,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发表他的只言片语,进入大众的视野不再需要出版流程,甚至也不需要电视彩排,键盘和鼠标就已经足够了。每个人都能对一部电影说上两句话作为影评,他甚至可以不等看完那部电影就把他奇谈怪论发布在网页上。影评像白菜一样不值钱,甚至还不如白菜有营养。

  还好,在这个晦暗年代,罗杰•伊伯特给影评人树起了一个标杆。他是第一个靠写影评获得普利策奖的人。他利用电视传媒搞起了电视影评,而且在滚滚商业浪涛中坚持着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在那档电视节目里,“伊伯特和西斯科会在半小时内依次点评四、五部电影,给出大拇指向上或向下的评价,若遇到两人意见不一,还会像说相声似的即兴辩论一番。电视的威力使伊伯特和西斯科成为整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一对影评人。”人们都喜欢看他们俩在电视机里为某部电影掐架。他在DVD封套上的推荐标志“Two Thumbs Up”成了电影的检疫标准,观众看到这个大拇指就看到了放心肉。

  杨德昌说,“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因为我们在里面获得了至少两倍不同的人生经验”。——伊伯特的人生一定有三百年那么长,因为他已经看了一万多部电影,其中很多电影他还看了不止一遍。但如果你以为看他的影评就像看老爷爷讲故事,那你就错了。

  今年,大陆的两个出版社几乎同时出版了伊伯特的影评结集《在黑暗中醒来》和《伟大的电影》,让我们得以一窥这个“美国第一影评人”的生花妙笔。出乎意料的是,他的评论都不很长,点到即止,有时会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他总是娓娓道来,不刻意卖弄高深的专业词汇,也不迎和低劣的大众品味。他的文字是常带感情的,他会在评论卓别林的《城市之光》时加入一段刻骨铭心的观影经历,文字间偶尔出现的刻薄或幽默常让读者会心一笑。他不避讳他对这些伟大电影的爱,对他来说,这是成为一个好的影评人最重要的前提。影评人必须为他的文字负责,因为他们要面对的这些电影已经构成了作者和观众的一部分生命:“作为影评人必须记住,拍摄它的人和观看它的人都为它放弃了自己生命中的某一部分,以求它能不辜负那几个月或几小时的付出。”

  不能不佩服伊伯特的眼力,他常一针见血地指出一部电影最重要的特色。——说起昆汀的《低俗小说》,他让观众注意那些话痨们,“其中的人物总是在聊天,他们总是那么生动、爆笑,总是吓得要死或是胆大包天,整部电影抽去画面就是一部极好的有声读物”;谈到《随心所欲》,他则重点说了电影里作为独特的观众视角的摄影机;《将军号》的评论中他对卓别林和基顿的比较几乎是不刊之论。在评论《麦凯比与米勒夫人》时,他精炼的概括了奥尔特曼所有电影的特征:“它由一项基本的假设开始:所有的角色都相互认识,摄影机不会像一条热心的狗那样先盯着一个,然后再换下一个,而是善于拍摄整个群体。角色们也不会像戏剧那样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开口发言。他们想说就说,我们也明白用不着每个字都听得一清二楚,有时候重要的只是房间的气氛。”

  伊伯特偶尔会提取两句对白。我们自己观影时,这些睿智的对话可能因为我们的疏忽悄没声的溜走,但伊伯特把它们找回来,浸在电影原始的氛围里,让这些对话吸足了水分在影像的回溯中扩展,触碰到最深处的灵敏末梢,唤起我们未曾经历过的惊颤体验。

  伊伯特也有疏忽的时候,我就找出了他一个错误:在P517《出租车司机》的评论里,他说: “故事发生在大选期间,崔维斯发现候选人帕兰汀两次搭载了他的出租车,尽管他竭力做出逢迎的姿态,但我们和帕兰汀都感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没过多久,崔维斯遇到了一位帮助帕兰汀竞选的女工作人员,并在心中把这位金发美女理想化了。”——这里有一个时间上的错误。因为电影里第一次提到女工作人员Betsy是在电影进行到10分半钟的时候,而这时崔维斯还没有遇见过帕兰汀。帕兰汀坐崔维斯的出租车是在27分钟,并且是在这次乘坐时,崔维斯才“竭力做出逢迎的姿态”。他的这种姿态也正是为了讨好之前出现的Betsy。——伊伯特把两次会面的先后顺序记反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本书的译者在后记中也说,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发现了几处伊伯特疏忽的地方。这或许竟是伊伯特在卖关子吧——他在考验我们有没有好好看电影呢。毕竟,一个人如果看电影比伊伯特还要认真的话,那该是件多么开心的事。

  他引用特吕弗的话描述看电影的喜悦:“站在一个电影放映厅的前端,转过身去看着观众沉醉在光影中的面孔,此情此景对一个导演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如果电影还不错,观众们的脸上就是一副魂不守舍的表情。在这短暂的一刻,他们游离于另一个时空,为别人的喜怒哀乐而感动。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最能唤起我们对另一种经验的感同身受,而好的电影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嗯。好的影评人也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九):致伟大电影的情书

  罗杰伊伯特在世界影评界的地位令人高山仰止——如果影评业也算是一个行业的话。两天前,二零一三年四月六日,罗杰伊伯特去世了。我把他称为“导演的心上人”的去世。

  罗杰伊伯特二十五岁时开始为《芝加哥太阳时报》写影评,二十七岁起,一直在芝加哥大学担任艺术课程的电影学讲师。三十三岁,他成为第一个因为写影评获得普利策艺术评论奖的作者。在写作影评的近五十年间,“他就是电影”(奥巴马语)。

  在中国,我们目之所及的影评大多和政治文章一样空洞。很多影评人的电影价值观,也像他们的政治立场和道德立场一样,非黑即白,这使得他们很难发现一部好影片中的混沌处,更难发现不太好的影片里也有值得称颂的桥段。还有一批影评人,他们的文笔实在糟糕,运用空话和套话,一点也不能给人启发,或者使人受到感染。也许他们是文采缺乏,也许有人写文章是因为受到片商的雇佣。总之,很难从他们的影评中看出,他们是因为爱好而写评论。既不专业,也不生动。

  二零一二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罗杰伊伯特的《伟大的电影》,非常好的展示了什么是好的影评。它们娓娓道来,条分缕析,每篇影评都有数千字,而毫无滞碍空泛的地方。即使不是影评人,仅仅是电影爱好者,甚至你根本没有看过他说的这部电影,它仍旧引人入胜。

  在这部书里,罗杰伊伯特详细地对一百部世界电影史上伟大的或者是优秀的电影进行了逐个点评。几乎可以在每一篇文章里都可以看到他的心与这部电影贴的那么近。这些电影大多载誉全球,但他的文章经常独具慧眼,直点电影最奥秘最华彩的地方,像是神秘的灵媒。

  导语中他说:“本书列出的电影中有许多部我都看过十几遍,其中有四十七部我曾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研究过。”也许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但当我们看到熟悉的电影《沉默的羔羊》的如下评论时,我们相信是真的。

  “注意史达琳接近囚室中的莱克特和地下室中的野牛比尔时都要爬下一层层楼梯、穿过一重重大门,这暗示着两人都住在地狱。注意影片的画面仿佛始终在看着克拉丽丝,这是因为摄影机在模仿他周围的男人们审视的目光;而当她进入危险的场所时,摄影机往往在场所内部等着她,而不是跟在她身后。“

  他在1991年《给我自己和其他某些影评人的备忘录》里写道:“每天为报纸写影评,那是一种在底线和更高追求之间寻求平衡的行为,是一种在两个问题的答案间寻求平稳的行为:1.这部电影值得掏钱看么?2.这部电影会否增加或者否定我关于人性的认识?”

  爱好、职业化、有更高追求、不流于庸俗,这就是他出色的原因。

  他的语言也别具魅力。(我看的是中文版,这和出色的翻译也有关。)在他评价《2001:太空漫游》时,他说:“天才之处不在于其丰富,而在于其简洁。”东方人很了解什么叫做“大道至简”,这几乎是哲学的境界。

  他的文字绝不吝惜赞美。“科幻影片中很少像《2001》这样,不求令我们惊悚,而是要激起我们的惊叹。”

  他也绝不迎合任何人,而有他独立明晰的观点。他引用西恩潘曾对观众说的话:“要是一部片子里表达了三个观点,那就算坏了规矩,这部片子就没人看了。”而他自己随后说:“本书介绍的影片每一部都表达了至少三个观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佳片都是愚蠢至极。”

  他对很多经典佳片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包括思考的过程,仿佛可以感受到他的呼吸。“最近重看《辛德勒的名单》时,我在想把戈斯塑造成一个疯子是不是影片的缺陷。斯皮尔伯格是否应该把焦点放在一名正常的纳粹官员身上,将他塑造成一个奉命办事的‘普通人’?”

  总之,这本厚达583页的电影评论书,就像是一本写给电影的情书。所有热爱电影的人都该放在枕边。如果说电影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世界,罗杰伊伯特则在我们阅读时,为我们叠加了一个他理解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彼此光影相照,令人神醉,使人不想离开。

  《伟大的电影》读后感(十):一百种时光的魔法

  到底看过多少部电影之后,才能获得一个“电影迷”的称号呢?罗杰•伊伯特,美国知名影评人,在这本《伟大的电影》中,用一百部影响了这个世界的电影的评述,为我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电影世界的大门。当我们观看一部电影,那些不过几百分钟的时间,或是带给我们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或是把我们带进另一个时空,或是榨取我们的喜怒哀乐……无论电影结束之后,回到现实中的感觉有多么明显,我们都无法抗拒它的魔力所带给我们的感触。也许你因此了解了一个导演,也许爱上了某个演员,也许激发起你创作的欲望,这一切,都是因为“电影”这个神奇的事物。它让视觉、听觉和感觉,这些无一不穿梭于与你身体的部分,凝聚在那些时钟走过的瞬间,化作永恒的经典。

  文/agi

  【2012年《Q》用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