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鲁迅读后感摘抄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原创文章 > 原创精选 >

鲁迅读后感摘抄

2022-05-25 09:03: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鲁迅读后感摘抄

  《鲁迅》是一本由林贤治 编注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鲁迅》读后感(一):幸亏中国有鲁迅

  初中时,对鲁迅的文章不甚喜欢,可能是涉世未深的缘故,更可能是无穷的文章赏析以及无尽的考试题目所致。 高中时,觉得好像懂了点鲁迅,于是开始看他的作品。不知在何处打听到了一本很有名的鲁迅传记——《人间鲁迅》,便匆匆在淘宝上下单,等收到货时才发现并不是正版书籍,是影印版,虽然懊恼,但也不后悔。通过《人间鲁迅》,我第一次得知了林贤治先生的大名。 现在已经记不起高中花了多久课余甚至课内时间啃大部头的《人间鲁迅》,也记不清书中的许多内容,只是对鲁迅多了敬重,对鲁迅的书多了喜爱。 林贤治先生对鲁迅是偏爱的,他有关鲁迅的传记、编注集、评论集、研究集数目相当惊人。我们常常觉得鲁迅如高山只能仰望,或是如严师无法亲近,但在林贤治先生笔下,更多的是充满烟火气的鲁迅形象,可爱又倔强。

  《鲁迅:刀边书话》是林贤治先生编写、编注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个人的鲁迅”系列的第五本。“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该书由鲁迅写过的(当时发表或未发表)涉及书刊及译著的文章组成。 《鲁迅:刀边书话》内容相当简洁,仅有鲁迅的文章以及编者的注释,部分篇章会有相关重要的图片插入,除此之外,几无他物——或许这才是鲁迅文章的正确打开方式,没有华丽的装扮,有的只是精简的高贵,使你不得不丢掉私心杂念,一门心思投入书中,自己细细品味句段间的嬉笑怒骂。

  虽然本书仅是鲁迅作品中有关于“书”与“译”的部分,但其中也隐隐勾勒出鲁迅的斗争、革命历程与当时的时代、社会背景。无论是公然反抗国民党对于出版物的文化专制,还是在字里行间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凶残低劣,或是于阴阳怪气中讽刺社会与当局政府,或是为青年作家欣然题写书序等,都表明着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如果只把鲁迅看作是一个作家,那就太片面了,鲁迅也是一位读者。在书中第四辑,收录了多篇鲁迅谈论读书方法与经验的文章,在《读书杂谈》一篇中,就有很多真知灼见。例如:一、读书应该以兴趣爱好为先,不掺杂任何利益目的。二、广泛涉猎,博观百家,不要局限于自己职业或者专业以内的书。三、研究文学与写文章是两回事,不是看了几篇文学理论就会写文章,也不是写了几篇好文章就一定懂文学理论。四、自己主动去选择该看什么书,而不是向人请教书单,因为个人风格、爱好不同。五、看完书要思考,要实践。这篇文章问世接近100年,但对现在的阅读仍然有很强的启示与指导意义,这也在一个方面印证了鲁迅在21世纪仍然没有过时。 “一个可以由此得生,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鲁迅是巨人。”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阅读鲁迅,是一种享受。 幸亏中国有鲁迅。

  《鲁迅》读后感(二):全套读完,一个简单的笔记指南

  这是一个很大的异类。他的特殊的品质,使许多观念性的东西在他那里凝聚为ji端的思想,有力的思想,击破严密的历史和秩序之幕而使真实敞开。(林贤治)

  ~~~

  “一个人的鲁迅”系列

  作者:林贤治

  出品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民说

  .

  林贤治是我们国内研究鲁迅、五四、知识分子蕞好的学者之一。

  这套“一个人的鲁迅”系列是他阅读鲁迅、解读知识分子精神的成果。

  .

  这套书从2014年迄今出版,总共五本,我列下书名以及豆网评分:

  《鲁迅思想录》:6.8分

  《一个人的爱与死》:7.6分

  《鲁迅的蕞后十年》:7.0分

  《反抗者鲁迅》:7.9分

  《刀边书话》:新书,未出分。

  .

  评分不算高,我读完五本之后的感觉,这个分数大致是符合的,没有吹或踩的痕迹。

  .

  《鲁迅思想录》是从鲁迅文章里截取的句子,分成中国人、中国历史、论人生论斗争、文学艺术等23个主题编排,这类碎落的金句集,确实不如直接阅读鲁迅的原文。

  .

  五本里面,我最喜欢的《刀边书话》就是鲁迅先生的杂文随笔选集,名篇荟萃,阅读颇为感慨,钦叹先生的战斗力和文笔的犀利简洁。

  .

  《反抗者鲁迅》是林贤治撰写的传记。林贤治自己是文人,所以这部传记对鲁迅的文艺思想,特别是30年代的上海生活、文坛轶事有颇多书写,这部分是全书最有价值的。

  .

  《一个人的爱与死》《鲁迅的最后十年》,这两部作品都是林贤治写鲁迅的文艺评论。

  前者表现为阅读札记,是分主题的各小段的集锦,私人体验感较强,是林贤治与鲁迅之间的心灵对话,这册的文采相对其他几本要好,表现了林贤治本人的思想和文学水准。

  后者深挖鲁迅的“炮轰”能力,侧重剖析鲁迅的正治思想及其形成与影响,集中几次文坛的笔战与时局的关系,突出鲁迅“战士”的形象。

  .

  以上,供参考。

  《鲁迅》读后感(三):鲁迅与书,不得不读的书

  年纪越大,居然越喜欢读鲁迅,他的文字中流淌着对社会、文学、阅读、革命等方方面面的智慧,这些智慧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被埋没,相反历经时间的沉淀,历久弥新。

  《鲁迅:刀边书话》是当代著名学者和鲁迅研究专家林贤治编著的关于鲁迅的系列书籍之一,在本书中,我们可以领略鲁迅对读书的一些看法,他给予友人书籍所写的序,他自己一些书籍的序言等等。从这些与书相关的话题中,我们仍旧可以感受到鲁迅独立、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亦能看到他反抗的精神。

  林贤治在书中这样解释“刀边”,鲁迅有诗云:“怒向刀边觅小诗”,以“刀边”命名,乃为凸显作者(鲁迅)“立志在反抗”的本意,而有别坊间唯以知识见长的书话。

  作者如此之言,自然有他的道理,鲁迅的这种反抗精神,从他的文章中就可以看见。

  譬如《青年必读书》这篇文章,这是鲁迅应《京报副刊》的征求,选出十部青年必须书目,正常人自然会罗列出书名,但鲁迅却别出一格,他在青年必读书的那一列填写的是“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 这是不是很另类,但更人想象不到的是,他给予的附注是这样的:“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是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当初那个年代,鲁迅能说出这样的话,只怕是许多人不敢说,他话中的“活人”,自然也不是身体活着思想早已死去的人,而是真正清醒的活人。那个时代,需要这样的活人,如果真的清醒,不会做文章又如何?

  又如他的《病后杂谈》,“生一点病,的确也是一种福气。”如此开头,令人眼前一亮,谁能想到生病与福气有关?只不过书中鲁迅提到这福气需要两个条件。当然,此文鲁迅从生病谈到读书,从书谈及文字狱,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喜欢“歌颂升平”“粉饰黑暗”,鲁迅写这些,其实在隐喻那个年代,他的文字很多也是发表出来被删减,本文也是“……登出来时,只剩下第一段了。”

  我们怎么会不佩服,如此聪慧的鲁迅,他弃医从文,想用文字来唤醒沉睡的中国人,然而时局动荡,他的一些言论无从说出,只能变着法的说出来。这样的鲁迅,的确是在反抗那个时代,与之斗智斗勇!

  再如《由聋到哑》这一篇,开头虽写医学上聋与哑的关系,很多哑子,并非舌头不能说话,而是从小耳聋,听不见声音,自然也就不会说话,但鲁迅自然将其引申到社会层面,大多数人的“无声”源自精神上的“聋”。这自然与当时闭关锁国的政策有关,中国人的精神被统治者控制,从根源上被遏制住了发声的可能性。

  鲁迅意在点醒中国人,不要被蒙蔽双眼,要认清问题的根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反抗精神?

  当然,《鲁迅:刀边书话》最令我感动是第四辑有关于读书的部分。在这一部分中,鲁迅在《读书杂谈》谈到如何读书,读书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不同种类的读书方法自然是不同。这篇文章其实是鲁迅在广州知用中学的演讲,也就是讲给中学生听的,此篇文章是“清党”之后的演讲,所以内容是偏向引导学生如何读书,除了要注重书的知识性之外,鲁迅特别强调接触社会、独立思考,以打破合法性暴力及意识形态的操控。

  虽然时隔多年,这篇文章对现代人仍有启发,我们阅读的目的不只是获取知识,更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辨别一切。这也是我一直在读书的原因之一,那就是读书不只是上学那会的事儿,是一辈子的事情。

  上学时读鲁迅的文章,大抵也就是教科书中收录的一些,其他相对较少,那会认识问题自然也不如现在深刻,也不会想去读鲁迅其他书目。直到前几年买了《鲁迅全集》,才打算更为深入的读一读鲁迅的文字,只愿自己能在阅读中愈发清醒。

  当然,《鲁迅:刀边书话》中,林贤治对鲁迅文章的注释,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林贤治编著的有关于鲁迅的书籍还有:《反抗者鲁迅》,《鲁迅的最后十年》,《一个人的爱与死》,《鲁迅思想录》,有兴趣的可以去读一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鲁迅读后感摘抄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