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老师的谎言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老师的谎言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2 20: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老师的谎言经典读后感10篇

  《老师谎言》是一本由[美] 詹姆斯·洛温(James W. Loewen)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4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一):教科书何必为史遮羞

  可惜还没见国内有过国家历史认知来源调查,至少我的知识来源很少来自于教科书。相较于我了解到的历史,教科书里的历史更像架没了活气的骨架,生硬而干涩。古代史还相对完整,近现代史则由于意识形态的限值,一方面事件时,单薄线索又显得暧昧异常背景含糊,过程夸张(如现在被网友们戏谑的几次“经久不息掌声”),戏剧程度倒可以与莎剧比肩;另一方面用密密麻麻的数字砌成高墙,让你看不到发生了什么, 不容置疑的进步历史观溢满字里行间

  对此,詹姆斯在《老师的谎言》中文序言里这样解释——“政府始终认为自己最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因而强调教育是一种社会化的手段具体而言,政府认为历史课应该促进学生的效忠”。

  和中国王朝轮替的历史背景不同,美国的教科书效忠的只有联邦政府,再进一步的话就是传统上执掌国家主体的盎格鲁萨克逊白人。在《老师的谎言》这本书中,詹姆斯罗列了海伦·凯勒、伍德罗·威尔逊、哥伦布、印第安人、南北战争、约翰·布朗、林肯等事例详尽地反驳美国教科书的谬误,逐一批判背后白人们对待历史的虚伪自大,其中海伦凯勒的例子引起了我的极大共鸣

  海伦·凯勒早年间的求学经历可谓是世界级的励志典范,笔者小学时还学过她的那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对于诸如“人家孩子”“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励志故事”此类人物,我总是不怀好意地查看他们的后续经历。然而令我感到费解的是语文课本都只提到了海伦·凯勒人生的前半段,后半段用“慈善家”一笔带过,似乎她一生意义都止于二十几岁。但海伦凯勒一生的跨度却是1880年到1968年,居然有六十多年的空白?!在这一点上,美国教科书隐瞒地更彻底,“只有一本载有她的照片,多数教科书甚至都没有提到她”,因为她后来成为一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这是为美国主流舆论所不可接受的。

  事实上,在这一人类历史上纷争最为密集的阶段,海伦凯勒堪称弄潮儿,她的后半生更精彩地展现了参与社会的激情追求正义执着。最初她致力于帮助残障人士,但后来发现残障者的分布并非随机,而是集中于社会底层意识到“社会阶级制度控制着人一生的命运”后,她逐步成为一名社会主义者。1909年她加入了马萨诸塞州的社会党,俄国十月革命后,她不吝赞美之词歌颂苏联“在东方,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在痛苦挣扎中,新秩序从旧秩序中诞!”1912年,海伦凯勒参与妇女选举权运动。她的后半生主要致力于为“美国盲人基金会”筹募资金,“她坚信我们的社会需要激烈的变革,这个信念从未动摇”。

  然而海伦凯勒公众形象变化是带有极大讽刺性的。詹姆斯貌似中允实则调侃地记述她在成为社会主义者前后舆论的转向——“那些曾经赞美她的勇气智慧报纸,转而强调她的残障”,并转述海伦凯勒的话“当时,他对我的恭维是如此慷慨,我都不好意思再提。但是现在,我站出来支持社会主义,他就提醒我和大众,我是一个又聋又瞎、特别容易出错的人。大概,自从见过他以后,我的大脑就缩水了”。源于对激进分子立场的排斥,后世教科书对她的经历也就讳莫如深了。

  类似的记叙断裂在国内的教科书也很常见,国内的历史课本一直赞美1949年后归国的学者,但除却一两位幸运长寿的人物,绝大部分知识分子的后续遭遇却不见了踪影,甚至成为中学教育中的禁区。这种部分隐瞒的可怕在于它有一副正确史实的表皮,看起来无害,能令你将部分真相错以为全部事实,历史也被削去所有的刺,变为某种价值观的附属。乔治·奥威尔曾在小说《1984》里塑造过“真理部”这一概念,大洋国所有的档案都集中于此,一旦发现有人触犯主体意识,便将其档案销毁,关于此人的记忆也就在这个国家消失,简直纯净地可怕。

  詹姆斯关于哥伦布的探究则更值得玩味,他不厌其烦地收集资料反驳“发现新大陆”这一概念。实际上根据他整理的信息,亚洲、非洲等地区的人甚至远在史前可能就到达过这片土地,但在教科书的论述体系里只有哥伦布的探险才值得铭记、歌颂。而发现一词指的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规律”,如果按这个含义,在哥伦布到来之前美洲是没有人的,但印第安人在这里早已生活了几千年!亦即是说,对于欧洲白人而言,印第安人只是低等的存在,不具备成为“人”的资格。这样一步步剥离掉传统论述的面具,詹姆斯将隐于其中的傲慢的“欧洲中心论”扒了出来。在描述印第安人惨遭屠杀的《红眼人》一章中,詹姆斯进一步反驳“原始——文明”这一带种族主义倾向政治话语。与传统教科书里茹毛饮血的形象截然不同,在15、16世纪白人到来之前,印第安人已经建立了10万到30万人口规模城市,取得了高度的文明水平。将其被征服归结为文明的原始,不过是宿命论的论调,即“责难受害者”,但印第安人被征服的过程却是带有如瘟疫传播、白人贪婪因素,教科书却对这些原因缄默其口。詹姆斯继而按“文明——原始”这一体系设问,如果文明程度是根据社会分工确定的,那“文明的”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与阿拉瓦克社会哪个更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以复杂分工特征的社会,其突出标志常常是不平等,并且供养着一支大规模的、专业化的军队。恰恰是这些‘文明’的社会有可能使用野蛮暴力去征服那些‘原始’的社会“,所以进步是唯一的价值吗?詹姆斯还描述了一个现在看起来荒诞的事件,“清教徒甚至要把皮克特人从人们的记忆里根除。他们通过一项法令,规定说出‘皮克特’一词就是犯罪”,但这都是在教科书里见不到的。

  美国的历史不乏血腥, 如何向不同种族的孩子们呈现这部分历史成了一件头疼事情,他们担心一旦将先祖们的原罪暴露,不止会引起社会的争议和孩子们的反叛,也违背了其道德美化先祖的逻辑黑人奴隶制与种族歧视可谓是叙述里的高度敏感区。教科书里的国父们被隐去了拥有奴隶的历史,南方种植园的黑人们喜欢他们的主人政治家们对奴隶制的自我思想斗争看不到了,这使得关于奴隶制引发读者产生的是悲哀,而不是愤怒,因为”没有一个让人发怒的对象“,”在美国历史中,任何糟糕的事情都不知道是谁干的“,这反而更值得我们感到悲哀。而南北战争之后,教科书强调黑人进入南方政府后,政治变得腐败不堪,似以此证明黑人的低能,也契合了南北战争到民权运动这段时间里种族歧视不断消失的进步逻辑,一切看起来水到渠成,黑人的平等来自于白人的赠与。但真正的历史却是在南北战争后的十几年里,南方政府更为清廉公正,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80年代种族关系低谷开始,而伍德罗威尔逊上台后实行的种族隔离又导致了历史的倒退。詹姆斯是南方白人,他对这一部分的论述更接近于对原罪的自我救赎。

  看似一切早已成过去式,但詹姆斯仍让我们保持警惕,遗毒并未消除,新问题也不断产生,比如昔日的”机遇之地“如今也出现阶层固化,但讨论现有的政府、社会似乎是危险的。书里引用了一个关于越战是否撤军的盖洛普民调结果,即便越战已经被证明是一项错误决定情况下,大学文化人群中支持越战比例也比其他人群要高,而且受教育水平越高,支持的比例越高。事实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反倒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缺乏独立思考, 更容易无条件效忠政府,但美国开国元老之一——托马斯·杰斐逊要求加强政治史教育的初衷是使美国人学会“如何自己判断哪些事物会保障、哪些事物会危害他们的自由”,难怪詹姆斯不无痛心

  美国教科书之所以夹杂这么多“谎言”、错误,并非是权力导致,而是受教科书审议委员会、出版商、各州民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倘若持“天下乌鸦一般黑”论点,把本书作为攻击美国政治制度的根据未免贻笑大方。与此相反,我们恰恰需要这样的自省之作,反思我们在历史教育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勇敢挑战教科书,接触真实鲜活的历史,成为“谴责它(国家)的罪恶,并且不为其开脱”的公民。也许有人担心让学生了解到历史的黑暗部分会引发动乱,作者在前言和后记里都反驳了这种虚弱的担心,《老师的谎言》在美国出版后非常流行,所担心的动乱并未出现,学生们对历史却有了更多思考的方向空间。殊不知对于学生而言,谎言一旦被揭露所产生的伤害远比让他们了解到真实的历史要严重得多。只有了解到更真实客观的历史,问题才有被解决的可能,原罪也才有被救赎的机会

  写到此处,倒想起自己两年前参与支教,教一帮学生做口述史,利用身边的史料去弥补教科书里的空白,倒也算是詹姆斯老爷子的同道了。

  15年作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二):不要沉迷于学校

  教育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二是为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输送合适人才。能做到这两点,才是成功的教育。譬如体育事业,能拿最多的金牌,能破最多的世界纪录,并非成功的体育体制。只有能锻炼国民体魄,培养国民合作团队意识,为社会输送健康血液的体育体制,才是成功的体育体制。

  以此观之,日本的教育体制,是成功的教育体制。因为日本通过各种不同档次大学布局,特别是职高的设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实现制造业立国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其主要特点是:1 不同学校的培育不同档次的人才;2 重视技能,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3 重视体育训练和团队合作。

  东京大学能为日本提供优秀,高素质公务员;各个大学能为企业提供优秀管理和研发人才;关键是,职高学校能为企业生产制造第一线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日本制造业,日本产品质量全球称雄,是与日本的教育分不开的。

  日本教育是完美的教育吗?当然不是。日本教育有很多缺点,但日本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因为日本的教育满足了日本社会的需要,符合日本制造业立国的策略。日本人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知道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功的教育不是培养完美的人才,而是培养合适的人才。

  以此反观中国教育,则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没有大师,不在于培养不出诺贝尔奖得主。而在于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一方面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是企业技术革新困难,制造水平低下,无人可用。

  因为中国人没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去培养。看到别的发达的国家,就想照搬别的国家的教育机制。美国发达,就学美国;日本发达,就学日本。一个国家的培养的人才,是要和这个国家的产业水平,研究重点一致的。如果社会不给培养出来的人以用武之地,那人才就会流动到国外,楚才晋用,白白耗费了培养的资源。而社会,却始终对需要的人才处于饥渴状态

  中国目前还处于产业水平的下游,因此培养过多博士硕士并不恰当毕业以后,很多高学历的人才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只能从事低层次工资浪费教育资源不说,而且还在社会上多了很多眼高手低,光说不练的人。以日本的产业水平,尚且重视职高,重视技能培训。中国应该更重视对基础人才的培养,而不是把一大堆学院升级综合大学;而不是沉迷于学校里的赵括们又制造出多少论文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三):不要沉迷于学校里

  教育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二是为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输送合适的人才。能做到这两点,才是成功的教育。譬如体育事业,能拿最多的金牌,能破最多的世界纪录,并非成功的体育体制。只有能锻炼国民体魄,培养国民合作,团队意识,为社会输送健康血液的体育体制,才是成功的体育体制。

  以此观之,日本的教育体制,是成功的教育体制。因为日本通过各种不同档次大学布局,特别是职高的设计,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实现制造业立国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其主要特点是:1 不同学校的培育不同档次的人才;2 重视对技能,特别是动手能力的培养;3 重视体育训练和团队合作。

  东京大学能为日本提供优秀,高素质的公务员;各个大学能为企业提供优秀管理和研发人才;关键是,职高学校能为企业生产制造第一线提供专业技术人才。日本制造业,日本产品质量全球称雄,是与日本的教育分不开的。

  日本教育是完美的教育吗?当然不是。日本教育有很多缺点,但日本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因为日本的教育满足了日本社会的需要,符合日本制造业立国的策略。日本人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也知道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功的教育不是培养完美的人才,而是培养合适的人才。

  以此反观中国教育,则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没有大师,不在于培养不出诺贝尔奖得主。而在于培养不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一方面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是企业技术革新困难,制造水平低下,无人可用。

  因为中国人没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去培养。看到别的发达的国家,就想照搬别的国家的教育机制。美国发达,就学美国;日本发达,就学日本。一个国家的培养的人才,是要和这个国家的产业水平,研究重点相一致的。如果社会不给培养出来的人以用武之地,那人才就会流动到国外,楚才晋用,白白耗费了培养的资源。而社会,却始终对需要的人才处于饥渴状态。

  中国目前还处于产业水平的下游,因此培养过多博士,硕士并不恰当。毕业以后,很多高学历的人才根本找不到相应的工作,只能从事低层次的工资。浪费教育资源不说,而且还在社会上多了很多眼高手低,光说不练的人。以日本的产业水平,尚且重视职高,重视技能培训。中国应该更重视对基础人才的培养,而不是把一大堆学院升级成综合大学;而不是沉迷于学校里的赵括们又制造出多少论文。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四):有良心的揭露

  我天,整本书主要讲的就是欧洲白人和美国人对印第安人以及北美土著人犯下的罪行,虽然前面有海伦凯勒和威尔逊总统的历史求真,但是篇幅很小。从文风和引述来看,本书算是比较严肃的历史普及作品,就是后面部分越看越乏味--毕竟和我们关系不大。

  任何国家和民族对过去的野蛮历史都有本能的逃避和美化,好在美国还有富有良知和正义感的学者敢于去揭露,这个国家也比较敢于面对真实的历史,此书照样获得如潮好评,这也会让人下意识觉得是不是其他的美国历史会比较真实?不论如何,比起我们的秽史,这个年轻的民主国家的历史应该是比较容易厘清的。

  不过最喜欢这本书的估计要算司马南之流了。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五):揭露“老师的谎言”

  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的《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一书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反教科书而教的美国历史教师(他们的地位正在上升)。”这本自1995年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的图书魅力何在?原因就在于——

  揭开美国历史教科书的谎言

  《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下文简称为《老师的谎言》)从前哥伦布时代着笔,涉猎海伦·凯勒、第一个感恩节、梅莱大屠杀等多个人物与事件,对美国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中存在的谎言进行了详细剖析,重新阐述了美国历史,并指出了美国历史应该如何以及能够如何向美国学生讲授。

  在美国,历史课是最不受欢迎的课程,学生们面对手中的历史教科书总是昏昏欲睡。该书作者詹姆斯·洛温找到这一现象的根源——枯燥乏味、陈述性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写《老师的谎言》第一版时,通过对12本历史教科书的考察,洛温惊讶地发现,大多数美国课堂上使用的教科书都充斥着错误的信息和短视的见解。洛温深信:“美国人既对自己国家的过去感兴趣,却又饱受着他们中学美国历史课程的折磨。”于是,他写著了《老师的谎言》,揭示了美国教科书中存在的种种谎言,让人们看到美国历史教科书掩埋的历史真相。1995年,《老师的谎言》得以出版,引起了轰动,初版销量约100万册。《老师的谎言》自1995年出版后,一直畅销不衰,并先后获得“美国图书奖”和“奥利弗·克伦威尔·库克斯‘杰出的反种族主义学者奖’”。

  尽管如此,在2006~2007年期间,洛温对《老师的谎言》初版问世后6种新出版的美国教科书进行考察,发现那些历史教科书依旧“我行我素”,有的甚至变得更差。洛温在《老师的谎言》第二版,以一种独特的手法,指出了这些新版教科书哪些地方更为正确,哪些地方仍有严重的错误,哪些地方反而变得更糟了。修订版中,洛温还增加了一章,分析教科书如何对待2001年恐怖袭击以及伊拉克战争。

  与大多数读者一样,该书中译本的策划编辑苏元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就被它的书名吸引住,看了书后更是臣服于洛温。苏元说:“希望我们能从书中学习一些看待历史的方法和思路,逐步走出我们阐述历史的思维定式,所以决定引进出版。”从购买《老师的谎言》的版权到翻译出版,前后一共花了2年的时间。

  从表面的文字来看,这本书通俗有趣、毫无晦涩之感,但其中涉及到的历史文化知识背景很复杂,书中双关、典故、反讽、俗语比比皆是,翻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保证该书的翻译质量,苏元在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北成的推荐下找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马万利翻译此书,最后由刘北成对全书作了认真的校译。

  马万利评价说,《老师的谎言》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风朴实而泼辣,但给我们更多地思考是,“这本书是一面镜子,我们应该认识到,问题人人都有,所不同的,一是程度的轻重,二是问题能不能被提出、被批评、被改进”。

  刘北成说,《老师的谎言》比较全面地揭示了美国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该书对中国的最大意义在于,启发我们反省我们的历史教学。洛温在书中所提到的问题,我们的历史教学中都有,但我们还有自己特殊的问题。总而言之,我国的历史老师、学习历史的学生对目前的历史教学都很不满意。

  美国历史课:

  学得越多就愚蠢

  “实际上,历史是唯一一门让学生学得越多就愚蠢的学科。”在《老师的谎言》的导言中,洛温如是说。究其原因,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谎言无处不在。在看过《老师的谎言》后,刘北成总结了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三类谎言:虚构之说、片面之词、掩饰之计。这些以白人种族、进步神话为中心来写的教科书,牺牲了非白人、女性、残障人等人群的利益,忽略了边缘群体的基本尊严。

  让我们来看看洛温笔下显现的美国历史教科书的一个个谎言。在开篇,洛温便让我们看到美国历史教科书如何对英雄重塑,将有血有肉的人变成了没有矛盾、没有痛苦、虔诚的、完美的造物。最典型的就是伍德罗·威尔逊和海伦·凯勒。老师们在课堂上抬高了海伦·凯勒的形象,他们用这位失明又失聪,但身残志坚的女孩事迹激励了一代代青少年,但学校教育和大众媒体对她曾是一名激进的社会主义者避而不谈。对伍德罗·威尔逊,学生们显得更为无知,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位总统是一位强烈的本土主义者,威尔逊的种族政策使其任期很不光彩。

  有趣的是,对大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英雄化,省略了他一生中的重要细节,只留下了一些戏剧性的情节。美国历史教科书一致将哥伦布描绘成欧洲第一位发现美洲的人,而忽略、淡化了先前探险家的重要性;还一直推行哥伦布提出的地圆说,而实际上在哥伦布1492年航行时,大多数欧洲人以及美洲土著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为了维护哥伦布的形象,教科书还掩盖了一些事实:哥伦布及其随从在到达海地后为了能得到当地的食品、黄金和纺织品,他们曾拷打并残害海地的印第安人和土著人,以这种死亡搜寻的方式最终在某些地区完全消灭了原住民。

  洛温说美国历史教科书中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作者常纠缠于互相冲突的要求之间:既要促进思考,还要灌输盲目的爱国主义。这些教科书的作者排除了真正的冲突,排除了真正的悬念,排斥因果关系,剔除了任何给美国国格抹黑的可能,让学生们总是看到大圆满的结局。

  这些谎言带来怎样的恶果?洛温指出,美国学生们在合上枯燥乏味、教条式的历史书后,全面思考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并变得麻木、愚蠢。此外,历史教科书给美国大学历史系教师带来了烦恼。“当自己的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对本学科有了重要的了解时,高校里大多数学科的教师都感到很高兴,但历史学科除外。”洛温说。他的一位同事——大学教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破除他的学生在中学学到的东西,以便为更准确的信息腾出空间。在其他学科,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历史不再只是令人厌倦的“僵尸”

  教条式的历史教科书、灌输式的历史课让学生昏昏欲睡,在进入大学后要接受新的历史知识。历史教科书究竟应该承载着什么样的责任?刘北成说,中学历史教学与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是有差异的。在很多国家的中小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历史课的讲授不只是历史知识教育,还被看做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同时被赋予了灌输政治价值、伦理价值、世界观、人生观的责任。但除此之外,培养青少年的怀疑精神和科学精神也是公民教育的其中之一。青少年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有作为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何让青少年在学习中培养怀疑精神和科学精神?洛温在书的最后一章提出意见:“学校必须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就我们的社会及其历史提问,学会如何自己寻找答案。”马万利很赞同这一观点。对学生而言,提问题的能力比回答问题的能力更重要。学校应有一个开放的态度,要允许学生提问,允许教师引导学生适当地离开课本。同时,教师要注意处理好“有为”与“无为”的关系。鼓励学生怀疑、思考、检验课本知识,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这不仅是历史课的任务,而且几乎是所有课程的任务。同时这也有助于通过历史把握未来。

  究竟如何改变历史教科书的现状,洛温提出了一些建议,形式上,教科书引导的话题应该少而精,内容应该调动起读者的胃口;实践上,学生、教师、社会等各方面应该有求真的决心。马万利认为,撰写历史教科书时,既要在知识性方面注意恰当的选材广度和深度,也要在思想性方面意识到论点的相对性和开放性。此外,编写时还应该注意立场的公正,不能对自己有用的就写,没用的就不写或篡改。实际上,有些看似没用甚至有害的历史,其实是一种反面教材,只有真正的历史才能使人明智,而歪曲的、自我粉饰的历史只会使学生厌倦甚至反感。

  在《老师的谎言》中,洛温告诉人们,不必担心真相会引起混乱;最危险的,是对真理与良知的麻木,以及对思考惰性的习惯,“我们需要培养所有阶级、所有种族背景以及不同性别的美国人都能掌握历史的力量——即用自己关于过去的理解去激励和证明自己当前的行动。这样,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一个国家,美国人都将从历史中获得严肃的教益。历史不再只是令人厌倦的‘僵尸’”。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六):如何看待历史,以及如何读历史

  这本书的名字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是内容没有什么大的新意,但是方法论的问题可以作为参考学习。

  历史一向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明朝那些事儿说实话看得很带劲,看完全部忘记,但是作者后记的几句话真是对我震动很大,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然而终究改不掉。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所有发生的,是因为它有发生的理由,能超越历史的人,才叫以史为鉴,然而我们终究不能超越,因为我们自己的欲望和弱点。

  所以本文描述那些现象根本不足为奇,不光是学生,即使如我们成年照样不是隔三差五颠覆三观。 小时候课本上的二氧化碳如今不一定是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袁世凯,孙中三,毛泽东,蒋介石,哪一个评价不是起起伏伏的。皓首群经,你依然得不到历史的真象。以教科书想要交给孩子们什么是历史,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教科书就是个符号系统,语言系统,你以教科书为基础,可以跟外界的人沟通就够了,而沟通就是符号组成啊。所以教课书没有错,的确对于小孩认识历史没有帮助,而只是对沟通交流有帮助而已。 而教课书归根到底是国家办的,所以这是一套国家灌输系统,也没有错。作者妄想用教科书统一思想,以为读懂历史就可以评价社会,我觉得还是白左的痴心妄想。美国学生不喜欢历史,只能说他们的历史书写得太差,如果用写美剧的精神写历史,一定会有大批爱好者的。中国不就有很多历史爱好者吗?说到底,是老美太讲究政治正确了,因为太追求政治正确,而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中国只要改朝换代,老美的政治包袱就没有了。

  对于本书的前置预设条件,我们可以讨论讨论

  1,民族主义一直妨碍历史课的基本使命。 这是书里对历史课的现状诊断。当然基于美国历史的文化,这是非常不政治正确的,但是换成其他国家,这个问题就值得商讨。民族主义这个现代产物,到底对人们的意识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国家的诞生和灭亡,民族主义到什么程度的问题都值得探讨。

  2,历史课的基本使命是帮助美国学生将来更好的工作生活。这包括作者感觉历史可以被认知,可以不被主观思想所左右,不被主体和客体所左右。正确的认识历史,可以认知社会?会不会有虚无感呢?会不会反叛呢?

  总之我觉得这是知识分子的矫情,但是这本书提出的方法论还有一些观点,我觉得值得参考和借鉴。我也不会写,就摘抄带描述吧

  历史是一门让人学得越多就会越愚蠢的学科,

  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用证据和理性展开的辩论而不是事实。

  历史会向你展示,我们的社会是如何走到今天的,理解过去理解周围世界并有效思考现在和未来,让人明白社会结构与文化对生活的影响。如何自己判断哪些事物会保障,哪些事物会危害他们的自由。

  问题阐述

  1,国历史课程中,教科书的支配地位。

  a,意识形态支配——教科书没有冲突悬念,只有英雄符号

  ,时间支配(书厚,量多)——互联网时代书不应该那么厚

  c,方法支配——无意义的内容重点以及习题目标

  2,乏现实情境和当下生活做参考

  3,观主义,英雄主义,种族主义

  4,强调事实,忽略联系,排斥因果

  问题原因

  1,民族主义

  2,目标冲突,既要促进思考,又要灌输爱国主义

  3,排斥因果,事实的不准确

  4,书与书之间互相克隆

  5,叙述者和原始材料隔离

  所有的媒体都会制造谎言,同时带着论述不充分和偏见。

  教科书不能提供问题和争论,所以不能提供历史观点。

  想要记住事实,就必须为事实赋予模型,类似谎言或神话

  谎言的产业链

  如何面对谎言

  做有判断力的学习者

  就当下的社会和历史提问,并自己寻找答案

  运用逻辑,整理事件和证明历史观点

  a,话题应该少而精

  答案取决于问题,问问题的目的,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要容纳不同的观点。证据必须引用而不是被炮制。没有证据为基础的观点不予以重视。问题和命题中事实依据和基本价值与推论。各种观点等同适当。

  ,学生独立学习,运用第一手资料

  讨论,在一所中学中,什么才是重要事件,什么值得设立纪念物,哪些人值得被纪念,什么创造了历史,创造历史是不是有必要,如何纪念

  i,第一手资料,田野采访

  ii,有现实回溯历史,从身边出发,从新闻出发

  iii,批评教科书

  c,正确对待素材

  i,when,why 读者的社会结构,语境化,历史编撰学,历史写作

  ii,代表什么人的观点,说话者的社会结构,利益,意识形态,谁的观点被忽略了

  iii,这些论述可信吗?是否有内在矛盾,是否前后一致?是否与其他结论冲突。

  iiii,是否有材料支撑?其他是否有反对的声音,二手资料。

  X,读者的感受如何,包括作者对图像和文字的选择?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七):历史叙述后的那点事

  历史叙述后的那点事

  王威廉

  如何让每一代人了解人类的所来之路,尤其是生活其中的这个国家的所来之路,是历史教科书承担的重大任务。正因为任务重大,因此,在有限的编纂中,入选哪些历史事件、如何阐述这些历史事件,便是重中之重。例如,在国内的语境中,对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问题,时常有着强烈的谴责与批判,在这背后,不只是两种政治立场的较量,更是两种历史观的较量。

  不过,在任何地方,对本国的历史教科书发难,还是一件特别有勇气的事情。美国人洛温写了一本书,书名很直接,就叫《老师的谎言》,长达四十二万字,据说还在不断修订加厚和重版。书的献词写道:“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反教科书而教的美国历史教师。”还补充了一句:他们的地位正在上升。这本反对美国历史教科书的著作,影响极为广泛,全世界销售了上百万册,还获得了“美国图书奖”,足见其强大力量。

  凡是政治文化体制,都有其意识形态化的一套官方哲学。美国这个国家也不例外,自由、民主、反种族主义,便是美国的“政治正确”,但是,在具体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的利益考量往往与这些“政治正确”的理想方向相背反,那么,这就需要历史教科书的重新叙述,使那些罪恶的、晦暗的、不合当下政策的部分,被重新纳入政治正确的总叙事当中。谎言,便由此产生了。

  对美国来说,这个国家最大的罪恶是对印第安人的一系列残酷政策。书中举了感恩节的例子。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国内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到达美洲,共有102人。在那个冬天,可怕的寒冷与饥饿,杀死了他们当中的一半人。剩下的人能活下来,全靠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送来生活必需品。印第安人还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种植玉米、南瓜。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这些清教徒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接下来,“忘恩负义”的事情,我们都很熟悉了。十九世纪,美国的政治家们认为印第安人阻碍了现代文明的进步,不断驱逐他们。为什么印第安人要被赶往大西部?教科书的答案是赶走他们,以便定居者能在土地上种庄稼。洛温不无黑色幽默地说,我们不妨追问一句,那些被赶走的印第安人之前在土地上做什么?答案是他们在种庄稼。因此,这是多么荒诞的描述!当初美国政治家们的宣传口号,也被当今的历史教科书当做事实写了下来。洛温尖锐地指出,欧洲人根本就不希望印第安人实现文化转型。这很好理解,既因为欧洲人那种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一神教的观念,更因为他们害怕一个有着自身文化背景的强大民族。美国受印第安文化濡染之深,超乎我们的一般印象。像美国的国徽就来自易洛魁人的图腾,但美国的历史教科书从来不会提及这点。

  洛温提出这些,并不是要陷入无谓的反抗,而是有着清晰的意图。他引用了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维克兹话:“深入研究我们与印第安人的关系,设想一下美国人自身的黑暗面,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有力的自我怀疑感。”国家与任何事物一样,只要置身在阳光之下,都会有阴影的一面,对待阴影的态度不同,便决定了很多历史的走向。像印第安人的悲惨历史虽然是美国最黑的阴影,但在洛温这样清醒的历史学家看来,这个阴影却是一剂良药,能够很好地治疗“美国例外论”的那种优越感。他深情地说:“美国及其前身英属殖民地对这个世界罪孽深重。要理解和记住,我们再也不能制造伤害。”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会被他的良知所打动。

  还有那种为尊者讳的暧昧态度也体现在美国教科书的编纂当中。像威尔逊总统是位鼓吹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他当政时期公然仇视黑人,这在教科书里是不可能读到的。著名的海伦·凯勒是一名激进分子,她赞扬苏联,这在教科书中也是避而不谈的。除了回避,还有“巧妙的辩护”。洛温用《霍尔特版美利坚民族》这本教科书举例,其中有这么一段“妙语”:“因为杰斐逊没有儿子,科学家就把杰斐逊祖父那一支的男性后裔的D N A,与萨莉·海明丝最小儿子厄斯通·海明丝的后裔的DN A,放在一起鉴定。他们发现两种基因很匹配。由于基因匹配的几率不到百分之一,因此杰斐逊很可能就是厄斯通·海明丝的父亲。”前边说杰斐逊没有儿子,后边又说是海明丝的父亲。洛温又黑色幽默了一把:如果把“没有儿子”改成“不承认有儿子”,就更合适了。因为杰斐逊没有白人儿子,所以就没有“真正”的儿子。这真是对种族主义的绝妙讽刺。

  教科书这么做,很多时候,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也许是为了维护高贵的普世价值,但他们把生动的英雄变成了僵化的木偶,一个没有内心斗争的英雄,反而是简单、粗暴和伪善的。对历史真实的还原,才是对民主精神的真正理解。像女权运动就是被黑人权利运动触发的,萎缩的民主精神得以复兴。教科书应该通过历史真相,还原并珍视这样的传统。当然,作者没有忘记中国人,他也提到了1990年代美国的唐人街,里边到处都是血汗工厂。这也是被美国教科书忽略的历史事实。读到这的时候,我想起了那个年代姜文主演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场景。

  历史课,还有其他人文学科,与数学、科学等俗称理科的课程是非常不同的,它们试图告诉学生,还有国家中的每个人,我们所在的族群、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个社会的本质与形态是怎样的。但这种告诉,得有一种自我批评与自我反省的精神,就像洛温说的:“通过自我批评来调整我们的民族自豪感。”那样得出的自豪感,一定会更加牢靠,不可动摇。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年12月13日 版次:GB13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八):《老师的谎言》:揭示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真相

  《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自1995年出版以来,一直畅销不衰,先后获得“美国图书奖”和“奥利弗·克伦威尔·库克斯‘杰出的反种族主义学者奖’”。该书的不同版本总计销量超过100万册,这在目前的历史社会学著作中堪称绝无仅有。

  詹姆斯•洛温发现,美国课堂上使用的教科书都充斥着错误的信息和短视的见解。本书针对这一现象写作而成,它改变了我们与美国历史的关系。在书中,洛温详细剖析了美国现行的历史教科书,并对教科书中的谎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展示了历史的生动性与复杂性。他从前哥伦布时代着笔,涉猎重建、海伦•凯勒、第一个感恩节、梅莱大屠杀等多种人物与事件,对现有的教科书提出了令人大开眼界的批评,对美国历史进行了令人着迷的重述,指出了美国历史应该如何以及能够如何向美国学生讲授。他指出爱国主义是谎言的主要温床,为了宣扬爱国主义,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不惜“肢解”历史,英雄化历史人物,如哥伦布、杰斐逊、帕特里克•亨利、海伦•凯勒、威尔逊、林肯,等等。洛温痛心地指出,爱国主义无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这本修订版中,洛温进一步考察了初版《老师的谎言》问世之后出版的6本中学历史教科书。他以一种独特的手法,为每章添加了新的素材,指出了这些新版教科书哪些地方更为正确,哪些地方仍有严重的错误,哪些地方反而变得更遭了。修订版中,洛温还增加了一章,分析教科书如何对待2001年恐怖袭击以及伊拉克战争。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九):历史?谎言?

  《老师的谎言》有一个副标题,“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这个副标题比书名更能说明它的内容。在20年来,作者追踪了18本美国教科书(作为80后,我印象里全国的同学们都是用同一本教科书的),对美国历史进行了重述。围绕所谓的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奴隶制、对外战争、公民权利、社会阶层以及这些事件对美国社会的影响等主题,作者提出大量质疑。

  本书以全面的分析“Heroification”为开始。这个词的定义是,从普通人转化为英雄的过程,即英雄化。作者在导言中提到一个教师如何纠正教科书错误的例子。

  在讲授共和国的早期历史时,历史老师顺带告诉正在读六年级的学生们,林肯之前的总统都是奴隶主。她的学生被激怒了——不是因为总统,而是因为这位老师;学生们认为她在向他们说谎。学生们抗议道:“那不是真的,否则书中会写到的!”他们说自己的教科书中有大量关于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杰克逊及其他早期总统的介绍,但只字未提他们曾经拥有奴隶。她回答:“或许,是我错了”;她建议学生去考证一下她所说的事实。于是每个同学都选取了一位总统去调查。当学生们聚拢时,他们再次愤怒了——这次是因为教科书对他们掩盖了这些事实。

  在中国,我们也有同样的传统,为尊者讳,为长者讳,为贤者讳。如果我们来编教科书,这也是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林肯之前的总统,有很多是开国元勋或战争英雄。两百年后,大家都认为奴隶制是不人道的,但两百年前,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尤其是弗吉尼亚州,它在美国内战前一直是蓄奴州,而就是这个州,是独立战争时期最重要的州之一。因为美国前六任总统几乎都是来自这个州,包括耳熟能详的华盛顿、杰斐逊、麦迪逊等等。一群在“人人生而平等”的宣言上签字的人,竟然是奴隶主!怎么办呢?不提罢了。

  作者认为,爱国主义是谎言的主要温床,为了宣扬爱国主义,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不惜“肢解”历史,英雄化历史人物,如哥伦布、杰斐逊、帕特里克•亨利、海伦•凯勒、威尔逊、林肯,等等。最终,历史书上的正面人物总是高大全,反面人物则是十恶不赦,一无可取之处。

  平心而论,如果我只有十来岁,要理解一个人有多侧面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比如发现美洲的哥伦布,跨越大西洋航行发现了美洲,这无疑是激动人心的创举。可如果你知道哥伦布寻找新大陆是为了找到印度的黄金,知道到他的宗旨:“黄金是最好的,黄金就是财富,谁拥有了它,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甚至把自己的灵魂引向天堂。”这才是真正的拜金主义。如此完整、真实的人,实在很难被刻画成英雄人物。

  再如去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很多过去不为人们注意的史料成为热门话题。由辛亥上溯至戊戌政变,一度高大的康有为在神坛的位置也有些不稳。根据一些记载,康的行事作风、言语决断不乏乖戾,甚至其人品行也有可供指摘之处。例如所谓光绪给他的衣带诏,便是一个伪证。因此,史家新说,对光绪而言,无论康有为或是袁世凯,都是所托非人。

  但重要的不是历史的真实是什么,它只存在于某个时空中。之后的任何人,都只是竭尽所能、无限地接近于真相的那一点。夜深人静、心地最为澄清、心思最为清澈的时候,你会以为自己真的到达这个点了,但细细琢磨,也只是向前挪了小小的一步。

  《老师的谎言》读后感(十):历史书从来不是了解真相的可靠依据

  所有的历史教材都带着浓重的当前政府的政治色彩。政府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想要给读者展示什么和必须隐藏什么。

  欧洲和美国以民主和人权的卫士自居,可是在欧洲众多国家和美国建国和成长的过程中,那些血迹斑斑的往事,是无法真正从历史中抹去的,每一次的疆域拓展,都和杀戮与压迫密切相关。黑人,印第安人,还有已经灭绝的许多土著人,很多时候,已经没有人能听到他们的声音,因为他们的文字和语言,也要慢慢消亡了。还好,他们现在不用刺刀和枪炮了,现在只要有电视,广播和报纸就行。

  也许,这就是西方担心中国崛起的真正原因吧。毕竟,在西方的历史上,每一个强国,都写满了血腥的扩张历史。中国人是不是也会这样:一旦强大就会以暴力影响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