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激荡太平洋》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激荡太平洋》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2 21:0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激荡太平洋》经典读后感10篇

  《激荡太平洋》是一本由[美]沃尔特·麦克杜格尔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6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激荡太平洋》读后感(一):《激荡太平洋》出版后记

  夏威夷王国女王加休曼努、“加州西班牙的创建者”传教士塞拉、美国国务卿威廉·亨利·西华德、日本外交官斋藤博……如果这些生活不同时代、都曾对北太平洋地区历史及地缘政治产生过很大影响人物机会齐聚一堂,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场面?他们是如何看待各自所生活的时代的?又是如何看待他们作古之后的历史的?本书作者即为我们展现了这一不可能发生场景

  一位入梦的“说书人”、一位女王、6 位不同领域杰出人物,这种开场方式对一本严肃的历史读物来说可谓相当新奇,作者沃尔特·麦克杜格尔以“说书人”的口吻讲述了北太平洋地区近400 年的历史。“小说体历史”,这是作者对本书的定位,但借“说书人”之口对地缘政治的分析以及海洋帝国盛衰的原创洞见,却让本书成为一本不折不扣的“严肃的非小说”。

  欧洲殖民势力的衰落、俄国的扩张、美国的崛起、中国与日本的闭关锁国,作者以酣畅淋漓文字环环相扣的历史事件一一呈现,勾勒出历史转折的关键点。适时插入的“说书人”与“听书人”的讨论可谓是本书的点睛之笔。作者不仅通过“说书人”表达自己观点,更从几位历史人物的思维方式与立场出发,对所述历史进行评断;作者对历史的熟悉程度写作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受历史背景局限,书中一些人物难免有些许偏激之词,本书未作删减,意在为读者提供一份可资借鉴资料,书中观点不代表译者与出版社观点。

  《激荡太平洋》读后感(二):只遗憾中国的缺席

  中国拥有太平洋上万公里的海岸线,然而,在近代的太平洋争霸史中却是缺席的,这是读《激荡太平洋》感觉遗憾且痛心地方

  我们总喜欢用拿破仑的“睡狮”理论来慰籍清末屈辱的历史,却忘了深究拿破仑说这句话时的情境和背景,更未曾仔细计算,此后的中国到底沉睡了多长时间,并因此使这个民族承受多少的创伤

  四百年的太平洋大国争霸史,其实可以看做美国成长史,这个新兴国家,在短短几百年期间,凭借自身得天独厚优势,把英法俄这些老牌大国甩在后面,一步步成为太平洋的霸主,即使是今天,仍在太平洋有着其不可比拟的影响力,甚至影响着亚太地区的未来走向。

  中美两国为何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走向呢?

  保守开放。十五世纪初,明朝郑和下西洋,甚至比哥伦布发现大陆还要早,那时的中国已经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然而,长期以来的封建保守思想,遏制了探索的野心,皇权统治下的中国,长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及后续的经济发展契机。18世纪才宣告独立的美国,最初就是各方移民人口的集聚地,在文化信仰种族问题上,生而由其包容性,它以宽容姿态接纳世界各地移民,迅速迎来第一波人口高峰,为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基础

  地域优势。18世纪后期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衰败之时,长期养尊处优的八旗军早已丧失最初的战斗力,沙俄势力长期窥视黑龙江地带,南方反清复明运动此起彼伏,内忧外患下的清政府,再没有鼎盛时期的军事实力来维系自身权益。彼时的美洲大陆,英国鞭长莫及,俄国陷入欧洲战场,自顾无暇,墨西哥、加拿大忙于内战,这些给了美国绝佳的发展契机。

  政治体制。延续上千年的封建体制,使得当时的清朝积重难返官员腐败,经济落后民不聊生。作为新兴独联体的美国,新的政治体制给经济诸如了新的生机,而后的独立战争更是为美国经济发展清除最后障碍

  “19世纪50年代工业力量决定各国在北太平洋的相对势力。美国相当幸运,它所具有的企业心、拓荒精神、人口增长和航海能力,又能自外于旧世界的权利恩怨,这些条件足以让美国在进入工业时代之前,就能建立起北太平洋帝国,而且又不受任何中央计划的帝国策略掣肘”。

  美国的崛起成为一种必然,真可谓是“顺应天命”。

  《激荡太平洋》是近期读过的历史类书籍里,最有意思的一本了。有小说的戏剧性,又有历史的严肃性,而且作者在两者之间平衡得很好,真真是激动人心荡气回肠欲罢不能

  作者采取一种很巧妙的方式来讲述历史,叙述之余,又有对历史的反思,且观点新颖,总结精辟,最是引人入胜。值得提醒的是,你要有足够的定力,以免失了主见

  全书信息巨大,涉及人物甚众,精彩同时也是对阅读能力的挑战

  . 非常厚的一本,截止目前,只看完了三分之二,读起来感觉非常棒,但我对这样题材其实缺乏总结的能力,或者说驾驭力,等全部读完,再重新整理一次吧。

  《激荡太平洋》读后感(三):侧面的世界史

  虽然书的名字叫做《激荡太平洋》,但是个人觉得这是一部侧面的世界史,涉及各大洲的主要国家,在同一时代,改写着自己的历史,不仅仅是为了争夺太平洋。

  作者沃尔特•麦克杜格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历史教授。本书以世界发展的三个时代作为三大部分,讲述1565年开始到1950年的历史,这其中主要包括日本、夏威夷、俄国、美国、中国的发展史等;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第一部分主要找出早期各国没有占用太平洋的原因。第二、三部分随着对太平洋的认识以及国家的发展,开始争夺太平洋。总体来看,本书借助太平洋的争夺战争,讲述了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

  日本,在公元1600年的时候拥有2000万的可动员人口,熟悉航海通商,但是却不拥有太平洋,这是为什么呢?个人觉得在明治时代之前的日本和中国相似。日本的江户时代,由德川幕府统治日本,日本最后的封建时代。在未来的250年间,日本实行锁国政策闭关自守。日本的大前进在于明治时代,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走向了资本主义,从各方面都有着快速地发展,包括军事、经济、艺术教育等。特别是开始向外侵略扩张,通过甲午战争以及日俄战争的胜利,成为列强,并且占有了朝鲜。其实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时代也曾经侵略朝鲜,但始终没有成功。读到这里突然想起了日本的大河剧《江》,其中织田信长说,日本一定要侵略,为我们的族人,因为日本是岛国,总有一天它会消失。这也许是日本占领琉球国,中国东北三省、以及朝鲜的最根本原因吧。

  日本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中国,对中国人残忍,让人对这个民族产生恐惧,它偷袭珍珠港,使得美国参战,最后被迫投降。

  对于美国,作者的讲述脉络比较清晰,从美国的独立到二战结束。从历史上看,1776年,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宣告独立,重商主义时代结束,新时代的特点民主制度自由贸易、工业化以及在北太平洋进行权力财富的角逐。记得历史老师曾经说过,美国独立到发展过程天时地利人和的。从两次世界大战来看,美国都是胜方,开始保持中立不参战,而后德国的无限潜艇事件、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国参战,并使得胜利的天平随之倒向美国,战争最终胜利。美国至今还是世界的最强国家。

  看各国的发展:西班牙,哥伦布曾经发现西印度群岛。此后,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1588年英国击打败它,开始衰落;俄罗斯,列强之一,多次海洋探险,多次想进入日本。一战中由于国内的十月革命退出一战,二战打败德国,获得二战的胜利;墨西哥在1848年割让了得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给美国;英国,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发动了中国的鸦片战争,对日本,对中国,对太平洋有着深刻的影响,势力逐渐衰落被美国取代;夏威夷,最终并入美国;中国,缺席在竞争太平洋上,但是本书还是把中国的历史郑和下西洋,清朝末期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民国时期中国的历史一一写进书内,来展现同一时间的中国历史。

  本书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十三次的聚会,这是史书中少有的写法。这几位讨论者都是历史上的代表人物,他们通过作者的讲述,提出自己的观念、质疑和问题。包括历史、宗教文化、政治、科技、战争、当世时态等等。然后再去阐述一下个主题

  从阅读的顺序上来说,文章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但是可以按照地点的时间顺序而读。按照作者的时间而读,读到的是同一时间看世界;而按照地点时间而读,读到的是某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

  纵观本书,它不仅仅是一部海洋上的战争史,更是一部侧面的世界史。

  《激荡太平洋》读后感(四):在权力的游戏中一起下副本去也

  书极厚,但与四百年的太平洋霸权争夺史比起来,简直就像薄薄的一册权力游戏攻略,里面留下了各种有待玩家自己挖掘的副本口子。

  作者选取了一个“属地”模式完成了全书的布局,这使得怀抱历史普及或者看热闹念头而来的读者比较难以进入。好在他在开头便自嘲了开启这一写作计划的困难,并且出人意料选择了一种“鬼魂开会”的模式。这些人包括了毫不“羞射”的夏威夷王国女王加休曼努、拥有诡异经历的荷马李将军以及传教士塞拉、美国国务卿西华德、日本外交官斋藤博等一票个性人物,他们在历史记录中不断出现,又在书中不断凑到一起召开互相讦,好不热闹,却让头晕脑涨的读者更加疑虑重重——然而事实上,这十三段唤灵术现场般的呓语传达了作者大部分的观点,也包含了全书所有的线索

  这样一来历史抑或是故事有点好玩起来,上次为鬼魂对谈而激动还是读弗雷恩的剧本《哥本哈根》的时候吧。

  全书虽然人物事件众多且多头并进,线索复杂,但在我辈读者看来应该只扯住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就可以了。

  明线非常简单,就是对美国太平洋制霸史的回溯与质疑。原本对这段看似不可思议又史上唯一的历程应该有着多种解释,但放置于本书中就好办的多,因为全书的叙述全是基于地理或说是地缘政治,美国的“偏远”位置让它得以远离老牌列强、固步自封的体制和军备竞赛之类扼杀后进的东西,并且能够在一堆或打了鸡血或焦头烂额般的大腕间以最小的代价在最关键的点摄取最大的利益——这倒挺像足球场上的后腰队员,既不冲杀着想要进球,也不用挡在门前堵枪眼,全场拿不了几次球,吸引不了几次镜头,但他的每次出脚却都对大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所谓的隐线其实并不明晰,只是出于中文版读者的立场,自然对书中有关于太平洋沿岸的超级中华帝国有着天然的关注。然而历史著作终究不同于小说,不可能揪住一个小瑕疵造出一段阴谋论,在这个权力角逐圈里,中国基本上处于缺席或者标的物的状态。书中并未给出骇俗的解释或是全新的答案,但从空间角度俯瞰中国从盛到衰到神秘化的过程,倒也有着观看课本上“时局图”的惊心动魄

  再扯得稍远一点,弗雷蒙曾经把过去叫做“记在索引卡片上的时间”,把现在称为“空间中的行为”,而未来则是“在一定参数条件下展开的函数曲线”,分别可以对应历史、地理和几何的概念,相当耐人寻味。这本书似乎巧妙地打破这种比拟的界限,把历史不可变更的索引卡片重新放置在延续至今的地理结构中,使其具有了一种预测未来延展方向的几何曲线感。

  最后再提醒一句,此书的确并不太严肃,但绝非轻松易读,若和我一样是课本多年毒害出来的白纸人,建议搭配相关现代世界史传统读物缓慢阅读。

  《激荡太平洋》读后感(五):太平洋世界的“大国沙龙”(陈斌)

  沃尔特·麦克杜格尔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历史教授,曾以《天与地:太空时代的政治史》一书获得1986年普利策历史奖。沃尔特这次化身为“说书人”,讲述了北太平洋地区400多年来与其说波澜壮阔不如说风云变幻的历史。

  沃尔特·麦克杜格尔沃尔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本书中,他运用艺术“手段”激活了不同年代不同国家颇具代表的6位历史人物:夏威夷王国的女王加休曼努、“加州西班牙的创建者”传教士塞拉、美国内战时期的国务卿威廉·亨利·西华德、20世纪30年代日本驻美大使斋藤博,俄皇尼古拉二世的首相谢尔盖·尤里耶维奇·维特、孙中山追随者荷马李通过14次聚会,对各个阶段的历史进行了梳理也算是简要评述。

  当然,本书并非是一部关于国家如何富强的经济著作,沃尔特更关注的是地缘政治背景中的太平洋各国。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曾言,“没有永远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也被各国视为确立国际关系的圭臬。虽有利益为前导,但回溯北太平洋400多年的历史不难发现,站在地缘政治舞台上的永远只有强者:1810年前的航海大国西班牙自不待言,而横跨欧亚两大洲的俄罗斯至今无人敢小觑,二战后承袭英国国际势力范围的美国综合国力领跑全球至今,“脱亚入欧”后的日本兵发太平洋有迅速飚升的国力为后盾。

  虽然太平洋周边有数十个国家,但400多年来,在激烈国际角逐中真正能够发出最强音的国家屈指可数,这也是为什么沃尔特挑选的代表只来自西班牙、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加休曼努是个例外,其能够在本书出现,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带领夏威夷从传统社会跨进了文明社会。无论是从人口还是地域规模上看,中国在沃尔特打造的这个太平洋“大国沙龙”上似应占据一席之地,现实却是长期失语。

  本书历史叙事始于1565年。这一年,西班牙人乌尔达内塔开辟了高纬度的马尼拉帆船航线,从而实现了从亚洲到美洲(墨西哥)的直航;俄罗斯历史上以残暴著称的沙皇伊凡四世已即位18年;离美国独立还有211年;此时日本深陷战国之乱;这一年,也是明嘉靖四十四年……限于航海技术的掣肘以及各国内部事务影响,北太平洋诸国总体上勉强自顾,暂未出现大规模跨地域跨国境的激烈争霸现象。

  如果以1565年为节点,明朝国力并不弱,但因长期闭关锁国、夜郞自大,特别是推行愚昧的“海禁”政策,失去沐浴西方工业革命文明的宝贵机遇,国力外强中干,最终导致话语权旁落——所以本书中仅有来自美国的荷马李这一位代言人苦苦支撑。对于国内读者而言,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在400多年的太平洋国际政治角逐中,中国为何长期处于被动挨打地位。最鲜明的比较对象当然是近邻日本,这个曾在明朝给东南沿海造成频繁骚扰的岛国,后来却走向强盛。

  1810年,受国内形势影响,西班牙退出北太平洋竞争,北太平洋从此便由英、美、俄三国鼎立。与试图蚕食中国土地和肢解中国的沙皇不同,英美更希望中国保持完整,从而能对贪得无厌的沙俄形成钳制。这一年,离鸦片战争还有30年,离日本的明治维新50多年。如果此时起步,中国还有拥抱世界的足够机会。然而,作为同样曾经闭关锁国的日本和中国,一个自明治维新后选择了开放,快速融入西方,最终实现崛起;一个则受阻于封建既得利益阶层的疯狂反扑,“百日维新”终功亏一篑,变革志士肝脑涂地。国家羸弱,所谓的国际话语权便成妄谈,近代中国便饱受列强欺凌。

  现实很美好,历史却很伤感。400多年的太平洋国际政治更像是强者的舞台。然而,如果任由强者意志成为一种国际行为规则,实际也意味着,人类发展至今,并没有摆脱强者为王的丛林法则。强者未必一定恶,但也未必铁定善。我们常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那么,在国际关系中,这种强势力量是否也应一并关进制度的笼子呢?

  本文原载于《深圳特区报》: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4-11/08/content_3055802.htm

  《激荡太平洋》读后感(六):何谓昭昭天命

  作者深知戏剧性为何物,一开始,他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在梦境中得到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夏威夷女性统治者加休曼努的召唤,为她讲解自己国家后来的命运,而接下来应这位学者要求,加休曼努又召唤出了另外四位在太平洋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美国内战时期的国务卿威廉•亨利•西华德,20世纪30年代日本驻美大使斋藤博,俄皇尼古拉二世的首相谢尔盖•尤里耶维奇•维特,以及西班牙修士胡尼贝洛•塞拉。这几位重要历史人物和作者之间的争论、插科打诨、彼此吐槽让这本严肃的太平洋历史变得异常戏剧性。

  这部太平洋四百年争霸史,几乎可以说就是一部美利坚崛起史,但是当年角逐太平洋霸权的强大势力有数家,最后却是美国一家独大,其中缘由很值得探索,尽管存在一定的运气成分,但美国人当时和事后都声称自身的国家扩张属于一种昭昭天命,并非没有理由。

  事情需要从美国独立战争开始,英国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反目的原因,在于英格兰议会无法代表殖民地人民的利益,殖民地在英国议会根本没有代表,许多剥削殖民地利益来增肥英国统治者的法案都是在这个合法议会被通过的——当然实际上从殖民地的角度来看,即使派遣代表,也帮不上殖民地多大的忙,因为这些代表显然会成为少数派,更不要说他们完全可能在常驻英国之后被不列颠议会一贯的贿赂传统给收买,背叛自己的殖民地。而建立不列颠—美洲双头议会统治,不仅超出英国统治者的魄力,也很难得到两边议会的支持——再加上英国统治者对自己的军事力量过于自信,结果就是战争爆发,英国丢掉了大片殖民地,太平洋争霸史上最优秀的玩家就此登场。

  美国人有两个最大的优势,第一是地缘政治,尽管许多欧洲列强在美洲都有殖民地,但美国毕竟是本土国家,近水楼台先得月,而且,欧洲政局变换风云莫测,老牌列强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来对抗自己身边的敌人,无暇顾及遥远的美洲殖民地,而且他们经常需要寻找盟友,而美国不但不用卷入赔钱费力的欧陆战争,还能从每一次的联盟中为自己挣到各种好处。

  而美国最大的优势——体制优越性,实际上也是依靠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才可能建立,如果有人在欧洲尝试美国的自由贸易+低军备政体,用不了三天就可能被邻国推平了,然而美国却有大洋作为战略缓冲,而广阔的美洲领土,在当年的技术条件下,让一切跨洋军事登陆征服占领计划都根本是白日做梦。而正是因为能够建立这种自由贸易体制,让美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西班牙尽管是最早开始大航海的国家之一,但是其国内的天主教文化政体到了这个时代已经显得极其落后衰朽,在这一政体下,西班牙殖民地的权利主要集中在教士、地主、军人手中,而这三个阶级的联盟和近现代经济简直是绝缘的,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人口稀少、经济凋敝、思想沉闷,最早在竞争中遭受淘汰——而墨西哥革命虽然推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却很大程度继承了这种落后制度与文化,遂使得他们在与美国的竞争中同样陈腐而不堪一击。

  俄罗斯也好不到哪里去,把人口束缚在地主手下、土地之上的农奴制度根本不可能有什么经济活力,俄属美洲殖民地连自己的粮食供应都解决不了,俄罗斯在太平洋的争霸企图一直是表面声势很大,而实际上极其虚弱,最终,无力维持的俄国人甚至为了让美国人买下阿拉斯加而贿赂他们。

  英国和法国虽然是欧洲的强力国家,但是他们对美洲殖民地的统治还是以军事控制和商业特许垄断为主——问题在于军队很花钱,还并不总是能赢,而垄断贸易的经济活性同样有限,也没有充分动力推动本国移民。

  而自由贸易体制正好在所有这些传统方法的弱点上占有绝大优势。

  基本所有人都喜欢钱,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军队,而基本没有人会喜欢外国占领军——特别是这些占领军还要求你交税的时候。两相比较,结果可想而知,最终是美国一家独大,因为美国政治家和外交官们几乎根本不用考虑战争之类的问题,他们唯一要努力的目标就是保持和平与友好通商的局面,然后被赋予美式权利的移民们就会自行迁徙、占领土地、生育繁衍,你根本不用为此花钱、打仗、冒外交风险,只要授予人民自我发展的权利,充分发展的人民自然会还你一个蒸蒸日上的美利坚——还有比这更合算的生意么?

  事实证明自由主义体制在一个土地和市场空间都绰绰有余的世界里,实在是独一无二的最优选择,美国体制相对周围其他老牌帝国殖民地的活力是压倒性的,许多时候只靠本地美国移民就足以完成扩张,而美国外交官的任务就是为他们的努力保驾护航——而这些移民选择星条旗的理由也再明显不过,身为美国人能带给他们最大的自由和利益。而所谓美墨战争,双方动用的兵力总数不过数千,而且实际上在美国的官方军队到达之前,为自己利益而战的美国移民组成的民兵部队就已经把沉闷的墨西哥军阀部队打垮了。

  很快美国就排挤掉了大部分竞争对手,拥有了和今天差不多的版图疆界,接下来南北战争再一次证明先进的生产力和体制如何获得最终胜利,而美国也由此走上急速工业化的时代,在欧洲两次大战中更是借机发展壮大,并建立了时至今日的全球霸权。正因为有当初的自由体制,才能有今天的美利坚——不过当市场充分发展之后,游戏方式就又产生变化了。

  但是,最让我深有感触的,还不是美国的昭昭天命,而是中国在整个太平洋历史上的严重缺席,尽管我们占领太平洋海岸的历史长达数千年了。在阅读这本太平洋历史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拿破仑口中的“沉睡”是一种何等落后腐朽与耻辱的状态。

  《激荡太平洋》读后感(七):从大国争霸史看西方霸权

  从大国争霸史看西方霸权

  ——读《激荡太平洋:大国四百年争霸史》

  古往今来,大国崛起和强国相争一直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激荡太平洋:大国四百年争霸史》一书中,作者沃尔特·麦克杜格尔以“说书人”的口吻,讲述了北太平洋地区近四百年的历史,生动描绘了环太平洋国家围绕着这片大洋展开的角逐。

  世界政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大国兴衰的历史。其中,霸权问题是首当其冲的。研究大国四百年的争霸史可以发现,不管太平洋的“棋局”如何变化,但对弈者所用的“棋谱”及其最终控制世界的战略目标大体是相同的,即西方大国莫不为利而争,为霸而战,“欧洲的版图是在战争的铁砧上打出来的”,其封建制度“不仅为政治所必需,也是经济所必需”。

  技术革新扩张了人类的欲望,让人们远达大洋彼岸;而永无止境的欲望又反过来加速了技术的发展。这种循环往复、太平洋沿岸居民的融合与冲突、国家的扩张与利益编织出了环太平洋地区的历史。从本源上看,大国霸权无外乎两个基本内容:一是权力和利益,二是权益的分配方式。在近现代国际关系中,英美不仅是两个霸权国家,其关系也很特殊。早在1936年,丘吉尔就曾指出,“英国四百年来的外交政策一直就是反对大陆上最强大、最咄咄逼人和最霸道的强国”,为此,“英国总是不避艰难,加入较弱一方,将它们联合起来,打垮和挫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无论它是谁”。

  尽管英、美两国的“霸权”地位不像传统的争霸似的“烽火连三月”,但也是一个复杂的、激烈的博弈过程。从美国看,这是从劣势到均势,再到优势的历程,是“华丽的转身”; 对英国而言,这是从打压到妥协,再到退让的历程,是“无奈之选”。一取一让、一进一退之间,虽博弈激烈,却也避免了生死之战,英美两国之间在博弈中形成了特殊的战略合作关系。当然,这一博弈的过程也包括了双方的一系列战略条件和方式方法。

  与英美海上争霸相比,俄罗斯的扩张不仅在于大陆性领土的扩张,还在于将陆上边界朝多个方向的推延。从动机、主导力量和手段而言,更类似于先前历史上的帝国扩张。与此相关,俄罗斯帝国的扩张更多地体现了君主个人的雄心和军事机器的征服作用,“如同其他的大帝国,俄罗斯的主要成就是建立了一个足以推行历史上的最大领土扩张的军事机器”,造就了一个横亘亚欧大陆的强国甚至超级强国。

  欧洲殖民势力的衰落、俄国的扩张、美国的崛起、中国与日本的闭关锁国,作者以酣畅淋漓的文字将这当中环环相扣的历史事件一一呈现,勾勒出历史转折的关键点。

  欧洲各国通过海洋进行贸易和殖民地掠夺,实现原始积累,实现了对外扩张、争夺海洋及世界霸权。一战前,美国已成世界第一强国。二战后,世界上每一个海域都有美国海军的存在。十七世纪末,贫穷的俄罗斯开始了海洋强国之路,彼得大帝发展、壮大了海军,从瑞典人手中夺取了黑海和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俄国自此跻身世界强国之林。

  十六世纪前后,由于受西方列强的入侵,日本几乎丧失了经济政治主权。1868年,明治天皇上台,海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明治天皇要用武力“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1874年,日本侵略了中国台湾,迈开了海外扩张第一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从中国获取了大量的白银和经济特权。1904年,日本又从俄国人手中夺取了一系列特权。短短数十年,日本从一个落后挨打的小国变成了雄踞东亚的海洋强国。

  和西方诸国及亚洲的日本相比,中国虽经历了多次王朝更替、农民大起义和外族入侵而屹立不倒,这既得益于西方大国四百年的争霸,也得益于欧洲各国四百年的“大混乱”(如宗教冲突、民族屠杀,以及各国之间的王位争夺之战)。如果不是西方列强忙于“内部”折腾,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成功后,早在清朝之前,“东方巨龙”恐怕就会遭受到西方人、乃至亚洲强盗如狼似虎的撕咬了。

  “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麦克杜格尔通过对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演变及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的深刻剖析,总结了世界海洋强国的发展历程,及其海洋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所采取的措施和保障体制的成功经验,使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我们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尤应重视海洋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突出地位,尤应重视海洋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竞争中显著的战略地位。

  《文汇读书周报》10月24日第06版:三味书屋

  http://dszb.whdszb.com/whdszb/html/2014-10/24/content_194608.htm

  《激荡太平洋》读后感(八):地缘政治视角下的权力游戏

  在地理大发现之前,虽有印第安人的祖先横跨当时有陆地连接的白令海峡,也产生了点缀其间的波利尼西亚文明,爱斯基摩人也活跃于其北部,但占地球表面积三分之一的太平洋以难以想象的浩瀚无垠从未被人类真正地“征服”。自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成功穿越后,沉睡已久的太平洋终被唤醒。《激荡太平洋》一书以独特的手法、恢弘的气度、丰富的细节讲述了十六世纪以后太平洋两岸波澜壮阔的拓荒、殖民与战争史。

  本书英文副标题“A History of the North Pacific from Magellan to MacArthur”里的两个名人已经隐隐地揭示了作者麦克杜格尔看待北太平洋历史的主要视角以及时间跨度。麦哲伦(Magellan)虽是葡萄牙人,却是在与葡萄牙竞争海洋探险的西班牙政府资助下开始全球航行;最先殖民美洲大陆的西班牙人在太平洋东岸建立起了若干贸易港口,一条著名的白银贸易航线就是西起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东至太平洋西岸的中国福建;四百多年后,麦克阿瑟将军(MacArthur)则在太平洋战争中击败地处西岸的日本,确立了东岸的美国在太平洋的霸主地位。麦哲伦(西班牙)和麦克阿瑟(美国)构成了本书叙述历史的起终点,勾勒出太平洋征服者宿命般的更替,巧妙地暗示地缘政治在太平洋历史中的关键作用。

  和多数按照中心国家和重要史实叙述的历史书不同,《激荡太平洋》里没有一个中心国家,重大事件也不占据大部分篇幅,所有参与北太平洋发展的国家都被分析和讲述,甚至是太平洋中部的岛国——貌似无足轻重的夏威夷王国,当然重点是几个争夺霸权的国家,俄国、美国、日本、西班牙和英国等。这样的谋篇布局令本书的线索纷繁复杂,各色历史人物竞相登场。既有传统大人物如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沙俄财政部长维特,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等,也有一些不太为人知的角色,比如俄罗斯在阿拉斯加的开拓者巴拉诺夫、巴拿马运河工程的管理者史蒂文斯、拥有传奇经历的荷马李将军。更具独创性的是,太平洋争霸的主角美日俄西四国不同时期代表性的政治家、外交家以及夏威夷女王与作者在书中一起指点江山、激辩攻讦。虚构还魂的写法给本书蒙上一层小说体的色彩,这样的写法或有争议,然而其意义在于,通过基于不同意识形态和国家价值观的政治家的思辨,作者引入了非西方(美国)中心的、多元化视角来审视反思北太平洋的殖民扩张、经济发展、冲突与战争以及种族冲突与融合,部分避免了单一文化视角讲述历史的狭隘和局限。

  六百多页的篇幅和几百个不知名的角色会令人迷失在本书极其丰富的历史细节中,但有几个角度有助于掌握本书的整体脉络和观点。科技进步带来的陆海空交通运输以及通讯方式的革新,人口膨胀和经济贸易发展;当然最重要的角度是太平洋地缘政治。每次政治家们的虚拟辩论也是对前述篇章的粗略概括。

  在依赖人力与风力的帆船时代,地缘政治和气候是太平洋历史的主要外部因素。西班牙一度是海上霸主,也最早在加利福尼亚沿岸建立起殖民据点。可惜在与欧洲各国频繁无功的战争中西班牙耗尽了资源和人力,北太平东岸恶劣的洋流与气候以及看起来贫瘠的加利福尼亚地区也冷却了西班牙人拓荒的热情,最终失去了北美西部的全部殖民地。西班牙之后的英国虽然也在北美洲东部建立起殖民地,但后者命运也不必前者好多少: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独立取代了英国人在美国的地位;而控制着加拿大东部大量土地的哈德逊湾公司沉醉于其垄断的北美皮毛贸易,没有及早开发北美洲西部;等到哈德逊湾公司开始在西岸建立起贸易和驿站网络,世界已进入自由贸易时代,相信“天定命运”的美国人蜂拥扩张至前者的家门口。

  美国人能力抗英国和西班牙(其后独立但软弱的墨西哥)两个帝国夺得西部广大地区,除了战争因素外,有两个重要的间接原因。其一是美洲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像西班牙和英国那样由于欧洲大陆问题而分身乏力,美国只需经营好自己广袤的领土。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相对于竞争对手压倒性的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勋爵曾预言:“你们美国人不需为俄勒冈而烦恼,你们在卧室(生孩子)就能征服俄勒冈”。在1834年将要脱离墨西哥独立的德克萨斯,有将近两万美国人,而墨西哥人只有四千。从1700到1850年间,美国人口增长了23倍,达到2400万。

  在北太平洋西岸,沙俄为获取皮毛收入的拓荒东进吞并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到十八世纪初有十万人俄国人生活在辽阔的西伯利亚,然而后者严酷的自然环境不能提供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资源。俄国政治军事经济聚焦于欧陆地区,不愿或不能输送更多谷梁给偏僻的东部。向南夺取清政府控制下的、肥沃的黑龙江河谷成为俄国殖民者的目标,所幸当时康熙皇帝统治下的满清国力强盛。中俄最终达成《尼布楚条约》,俄国渴望得到的黑龙江流域仍属清朝。虽经历了中国封建王朝少有的长期盛世,清朝却满足于守土保家,毫无拓展海外的雄心。从比清朝稍早的德川幕府开始,日本也实行排外政策,屠杀驱赶基督徒,禁绝与西方的贸易。南下黑龙江与日本受挫,俄国只能向北太平洋东部发展,仰仗俄美公司的经理——有着极强斗志的巴扎洛夫,在阿拉斯加建立起若干据点吸引几百俄国人拓荒,由于上述相同的原因,他们无法自给自足,靠美国商船接济才能勉强维持;而俄美公司南下加利福尼亚沿岸的探险要么由于海难,要么无人定居而功败垂成。

  由于季风、洋流以及海上天气的限制,帆船时代跨洋贸易和远征都殊为不易,北太平洋实际上处于权力真空的状态。到了蒸汽动力时代,政治格局巨变。因为清朝虎门硝烟,英国的蒸汽铁甲战舰首次服役,远航万里轰开了中国的贸易门户,欧洲列强先后跟进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沙俄趁清朝衰弱,通过《瑷珲条约》强取豪夺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包括库页岛的大片领土,后又谋划外蒙独立,从而形成对中国东北的钳夹包围之势。

  明治维新后短短三十年,日本国力提升神速,并先后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战胜中国和沙俄,自信心爆棚,为日后军国主义主导日本政局埋下伏笔。俄国因其科技落伍和对日本的傲慢自大饱尝苦果。此前,由于地理和经济原因,俄国将阿拉斯加以七百万美元廉价卖给美国。英国与法国虽无意与日俄直接争夺太平洋西岸的霸权,但通过在战争中分别贷款给日俄而间接影响政治格局。没有英法的资金支持,无论是刚崛起的日本还是财政一向紧张的俄国,都打不起这场双方投入近百万兵力的消耗战。

  在蒸汽时代,贯通东西的太平洋铁路建成极大促进了美国向西部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的移民,促进了西部经济的繁荣,也为在太平洋扩张奠定基础。但是美洲大陆的地形导致美国本就不强的海军军力被分隔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岸,于是在巴拿马地峡开凿运河提上议事日程。蒸汽船远航需消耗大量燃料煤,太平洋的岛屿作为燃料储运港口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夏威夷的战略地位随之凸显,终于1898年被美国吞并。海上扩张的美国“只因为不是孤立主义者,所以就变成帝国主义者了”。

  日俄战争一个出乎意料的后果是战争双方居然在战后迅速形成战略同盟。原因在于,美国的强大令前两者心有余悸,虽然美国军力还不能与其国力匹配。对于日本来说,由美国居中协调而达成的战后协议令日本没占到任何便宜。同时由于加州的排日情绪,日本对美国日益不满。对于俄国来说,与日本这个在太平洋西岸最有实力的国家结盟才能最大程度保护其在东北亚的利益。蒸汽时代后期,日美俄形成了太平洋格局的三角关系。

  内燃机时代来临,石油取代煤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战爆发,英法俄与同盟国全力作战而无暇东顾,日本获得了称霸太平洋西岸的最好时机。德国在中国的胶州湾租借港和太平洋上的属地岛屿尽归日本囊下,袁世凯政府更是与日本签订了将中国沦为保护国的《二十一条》。美国虽然迫使日本签订了尊重“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有关协定,实际上,日本将其利益扩张至整个西太平洋。一战后沙俄瓦解,继承其帝国的苏联处于内战中,日本和美国成为太平洋东西两岸的霸主。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对北太平洋西岸来说是相对和平的时期。然而随着日本经济危机爆发,苏联和蒋介石政权对日本在东北利益的威胁日增,1931年日本少壮派军人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日本国内的政党派政客频繁遭到暗杀,军国主义逐渐左右日本政坛。西安事变爆发后,日本军部意识到要剪除南京政权,遂全面侵华。太平洋另外两个帝国苏联和美国都希望对方能对抗日本,于是美国维持其“孤立主义”传统,甚至南京大屠杀的新闻影片和照片在媒体曝光后,罗斯福总统能做的也只是强烈谴责;斯大林更是奉行“绥靖主义”以牺牲中国利益换取日本不进攻西伯利亚。

  一百五十万日军在中国陷入战争泥潭,日本最需要的石油却依赖美国进口。军国主义者不顾与美国国力的悬殊差距,殊死一搏偷袭珍珠港,美国终于被日本拖进战争。日本捉襟见肘的海军分散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美国的战争能力被充分动员起来。二战后,日本军国主义被美国清算;为了遏制冷战对手苏联,在太平洋三大岛链上美国维持了庞大的驻军,成为太平洋事实上的霸主。战败国日本成了冷战格局下东亚诸国中的最大受益者。通过朝鲜战争日本获得美国庞大的经济和军事援助,长达三十年的经济奇迹由此开始。战后之初获益最多的美国则从占全球经济的一半下滑为为百分之二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1992苏联解体后,日本也经历了“失去的二十年”。昔日被列强欺凌的中国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被美国视为在太平洋的主要对手;曾经的两强俄罗斯和日本分别与前两者结盟。太平洋角逐会演变为两极四国的平衡格局吗?

  爱思想的青年公众号:asxdqn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