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学的经济》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学的经济》读后感10篇

2018-03-12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学的经济》读后感10篇

  《美学经济》是一本由詹伟雄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31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01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学的经济》读后感(一):也是个大忽悠

  起了个牛名字结果里面不过是东拼西凑的小杂文。相当的浅薄,那amarni西装来回个写哦,是不嫌自己年级生的台客标签明显吗?去了几次欧洲,就觉得自己懂得美学经济的自我感觉良好也不知道从哪里来?还有浓到不行的岛国意识。真的非常台湾老牌媒体人的一本书。

  但是,作为和中国类似发展脉络,还是有些标题值得一读,又或者说,对于一些现象肤浅观察也还是能引起些许共鸣的。

  1。经济的发展:脚、手、脑、心

  2。安慰寂寞诚实人与带来温暖的经济机会,比如7-11

  3。办公环境变化体现出经济变化

  4。 technology, talent, torelance组成的creative class

  5。认同感经济在同样的语言、新媒体和痛苦经历行程的imaged commnity

  好把,其实提案里丢一两个还蛮好用的

  《美学的经济》读后感(二):读《美学的经济》小记

  我常常怀疑自己是一个会被第一印象严重阻碍的人。到目前为止还是怀疑。

  我喜欢装帧漂亮的书,《美学的经济》用它的外貌吸引了我,书中有部分话题很是吸引我,另一部分又是匆匆滑过,但因为它干净利落外表,我想这算是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看设计史总有种反反复复的感觉。繁复久了要简约,太过简了又开始雕饰。

  但喜欢的董老师一言话却让我明白,所有的来回游荡,落下的都不再是曾经那个点了,一定是会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定是进步了的。正如今日的”极简主义“和当年的”包豪斯精神“已经不一样了。

  美学的经济是我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以前觉得物质与精神是分开的两件事,后来才从自己挑选的物质里面发现,每个小物都饱含了主人寄托的“精神”,可能是“风格”,可能是“梦想”,也可能是“另一个自己”。比如作者说LV这个符号,不仅仅是一些包包的代称,而是“欧洲名士情调”、“精致生活的化身”、甚至”高人一等的精神喜悦“;比如穿Armani的企业家,匆匆一瞥是低调的,对美学敏感的人看到的却是衣中细节差异, ”在这个维度上,他们得以一跃而为精神、财富兼备的现代心灵贵族,被视为具有高度个性创作力的个体“,是了,就是这个感觉。很多时候,看小众的电影书籍,遇到同样喜好的人,似乎为彼此都看到了一般人未曾领略的风景而暗自愉悦自然轻易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这也就是现在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品牌价值“吧!商品徒有其表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挑剔的消费者,每个商品必须还有自己的灵魂,这样才能被持有相同生活理念的人找到。作者说:”风格不是短期的广告活动,而是长期的承诺消费者的认同是一种共同参与的情感,他们期待企业分分秒秒能实现彼此约好的价值。“做品牌的企业,所有的活动、产品都得由同一个品牌理念支撑,大抵就是这个原由了。

  书中提到许多喜欢的城市,不过也是因为那个台湾老师和这本书的进一步述说。如果能自己先体验过再来判断喜欢与否多好,总怕被别人的思维牵着走,却感到常常陷入设好的圈套。

  ”不管是比利时、荷兰、法国还是意大利,计算机店里卖的笔记本电脑手机大多是台湾人不屑一顾过时版,欧洲人的创新却是意念上、美感上、态度上的。在街角一转,你一闪身进入一家食品店,直上屋梁的货架上,堆满各色的火腿,起司和香料,数不清的橄榄油和黑葡萄醋,听听老板顾客一席关于晚餐对话,你不禁觉得生活好丰富。“

  他们的计算机店里真实情况我无处得知,但这样的描述让我爱那些城市。我觉得身边的人和事总在渐渐被互联网吞噬,已经没有生活的样子,自己却无法回头的跟着陷入其中。常常觉得那些做着实际事情的人们能获得单纯幸福感,就像《和平战士》里那个时时刻刻”实践“生活的老爷爷

  互联网虚无,快速向前的社会加重了这样的虚无感。所以我喜欢斯德哥尔摩的市民,他们热爱永恒的生活风格,不要朝生暮死的商品。这样他们的设计必然全面考究,也是真正的精工雕琢。日本由于细致认真相似的这点也让我着迷,总希望我们也能这般认真而真实。

  觉得把”生活的不真实、没有人情味、枯燥“怪在互联网的铺天盖地有失偏颇,是在看了郑陆霖的故事之后。”数字时代松绑了好多规则,给了你很多探测世界工具女性不必再被限定在家一辈子育儿煮饭……“,所以,你用科技,还是科技用你,全凭个人

  关于”永续成长“这个话题,瑞典人说:”那不必要东西可就太多了“。爱极了这句话,一如之前喜欢”天上的鸟儿也不种也不收,天父尚且养活他们,我们岂不比飞鸟更贵重的多吗?“。大概懒惰本性断章取义之后觉得可以明目张胆的闲过吧!

  书里说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如同遇到投机的朋友,还听见不同看法或者高度精炼的总结,感觉很好。但是讲到比较纯粹的经济部分我就哼哼哈哈的滑去了,那些字眼让人头疼。这般的塞选,是不是会看到的永远是自己想看到的?——又开始钻牛角尖了!

  2013年03月18日

  《美学的经济》读后感(三):女人为什么爱买鞋?--《美学的经济》读书笔记

  美学的经济笔记

  因为工作上的需求以及个人的兴趣,许久以来就非常关注趋势问题,并阅读有关趋势报告的书籍,如 1988 年詹宏志先生所著《趋势报告:台湾未来的 50 个解释》, 1992年 Fatih popcorn 所出版的《爆米花报告:生活形态新预言》

  台湾过去每 10 年有一次大的环境变动 20世纪 50 年代的进口替代、 60年代出口扩展、 70 年代成立加工出口区、 80年代发展信息工业, 90 年代冷战结束中国大陆趋于开放,台湾在高科技产业上蓬勃发展并开始转移部分产业至大陆。

  人们对美感的议题始终有兴趣,而且也有爱美、求美的天性,但美学的素养和美学的价值一直未能成为议题的主流,直到经济与美学擦出了火花

  ---iF 设计大奖 大中华区代表 李建国

  未来生活的预演

  *** 奢侈品,就是日常生活里未必需要的东西,或者是为了提升品位使用的东西。

  美国的经济实力最强,但在奢侈行业厉害的还是法国和意大利,说明发展奢侈品行业不仅要有钱,而且要有钱的时间够长,浸染形成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

  200 年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出口国,无数的茶叶、瓷器、丝绸通过世界第一大港泉州出口至世界,欧洲的贵族和富商辗转获得,以满足他们对于富裕的东方国家想象

  *** 奢侈品是载体,消费产品的背后,更多是对于其所在文化的憧憬,这才是消费的目的

  买贵的东西之后,接下来是买好的东西,随着购买力的增加,一个新的阶层和生活方式逐渐浮出水面。 08 年开始,中国的沿海城市,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密集进入人均年收入 1 万美金的时期,整个城市的个性和机能,将以服务这群庞大中产阶级为主,而调整定位

  这群居住在城市,受过高等教育,具有特定专业,从事白领工作的人,他们的生活趣味、消费态度和价值观,是最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因为其背后代表着新生意

  以上海为例, 2005 年以前外滩、南京路和淮海路这三个最热闹地段新开张的都是奢侈品旗舰店,从 2006 年以后,开展的都是最贴近中产阶级费力和品位的 Zara ,H&M 等,随着中产阶级生活形态而来的,还有创意产业,它最重要的价值是用右脑,创造让人愉悦而且想拥有的某种价值。

  德国的设计理念“功能决定形式

  --my.style 创意杂志顾问 王志仁

  台湾的制造业已经走到了瓶颈,从 1985 年以后,台湾的人均收入水平已停滞 10 年不再增长。詹伟雄给出台湾产业未来发展的出路 -- “美学经济”,从理性知识到美学感性,从文化的容颜到个性化、风格化商品的创造。

  当法国人说“巴黎装扮世界女人”时,她的“时尚工业”和“美学经济”是以“美学生活”做样本的,有美学的、风格化的生活条件,才有美学的、风格化的产业发展。

  *** “脑的经济” -- 〉“心的经济”

  “ 脑的经济” 典型就是工业化,锱铢必较。“心的经济”在乎的是消费者和生产者进行经济行动时的意义。从市场潜力看,“脑的经济”是有限的,“效用”被满足后,需求就萎缩了。但“心的经济”是无限的,“人类理想自我”的图像是可以被各种文本创造、繁衍的。“意义”是可以被文化地镶嵌进各种新遭遇、新的美学悸动经验中的。

  *** 女人买鞋买的是“理想化自我”的想象

  现代女性的鞋柜就是最好的例子。她们动辄 30 ,50 双鞋子的库存,说明她们买鞋凭借的不是效用最大化,而是“理想化自我”的意义采买,每一双鞋,都反映了她在试穿时,反复左右端详的刹那,心中浮现的那个“美好的我”,鞋子上的各种符号,色彩,形态和卖场的空间灯光与当时买家的情绪状态,构成了那双鞋的消费身世。

  *** 探索台湾的新兴消费社会 -- 符号

  由消费功能,到消费符号。法国 LV 的包包风靡全球,并非依靠它的耐久性和容量,而是咖啡色格子皮料和 LV 两个字母交叉的 logo才是消费者愿意付出高价的理由。对消费者的研究指出,这个符号代表着“欧洲名士情调”,“精致生活的化身”,拥有者甚至在心理上分享着这个符号背后所暗含的高人一等的精神喜悦。

  *** 美学经济的起源 -- 美学体验

  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从 16 、17 世纪的欧洲开始萌芽,至今已成为全世界大多数人赖以生活的方式。它的核心理念是,以财产私有为基础鼓励各个社会成员进行自由竞争的占有性个人主义,资本主义肯定个人有创造自己的充分自由,但资本主义的副作用消除竞争和形成垄断,终将使极少数人拥有自由,而大多数人沦入不自由的境地

  *** 人,因消费而自由 -- 自由

  资本主义有这样深沉的不自由,为何人人都愿意接受这种制度而不愿推翻它呢?

  从“生产”的角度看,企业的决策系统中,自由的多寡和有无,是根据等级来决定的,渴望自由的大多数个体之所以安于管教,是因为他们在另一领域 -- “消费”那里,找到了一种更好的自由。

  现代市场里无止境推陈出新的商品,提供了现代人随时随地创造自我,改变身份,自我肯定的机会,使得上班族愿意屈从于不自由的上班生活,以劳动交换更多货币,进而获得消费市场里无数的自我创造的自由。

  消费是更好的自由,是因为消费世界里,一些人在竞赛中胜出,并不会减低他人参与的机会。鲍曼分析,在生产的领域里资源是有限的,但在消费世界里,象征区别性和独特性的符号不但不会耗尽,反而会滋养更多新的符号诞生

  消费的无尽扩大,构成了大众消费社会,也由于消费者对于商品对符号的永恒迷恋和沉醉,大众消费社会必定是一个“美学的经济”。

  *** 自由,创造自我为一件艺术

  哲学家福柯指出,美学的生活,就是把自己的身体行为、感觉和激情,把自己不折不扣存在,都变成一件艺术品。

  美国哲学家罗蒂说,好生活的标准,就是欲望的实现、自我的扩张、对新感性和新品位的追求,探索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面对外界五光十色的符号和意象洪流,人可以沉浸其中,实时体验,并创造一个理想化的自我。这是一种对平凡事物自我陶醉诗意化的能力,即在购物现场把自我的欲望和商品融合起来,这种能力依赖人们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感觉记忆和时尚品位。(尤其是来源于电影、电视和广告)

  *** 商品美学的三元素

  符号的组合、符号的排序、以及符号的历史感,符号的历史感,则是对消费者快感经验、品位记忆的召唤。

  *** 极简主义的魅力根源

  消费社会的三要素,“自由”、“符号”、“美学体验”,极简主义其实代表了一种“自由的审美邀请”,如安藤忠雄的建筑、 Armani 的西装,商品将它未说完的价值空间留了出来,由消费者与使用、观赏、触摸、想象时自我创造出来的美学感受,加以填补。

  iPod 的热卖,是它能让消费者戴上耳机后,化身为千万种理想化的自我,以及功能方面的 * 极简主义设计。

  *** 百货公司与自由

  英国消费文化学者 坎贝尔指出,只要是对消费者来说,属于全然新奇的事物,能在一成不变的生活里,激发消费者自我创造理想生活的想象力,它便同样具有美学经济的生产力。

  -- 例,各大shopping mall 里以新奇性为主打的各类主题餐厅,需要一年多就重新装修一次

  *** 台湾的美学焦虑

  当社会的“尚美”风气成为主流,“美感”也就取代了“财富”,成为人与人竞争和分野的新标准。如何来学美?

  个人可以从符号组合,符号排序来探究世界美学的流行趋势,也可以通过消费、旅行、逛博物馆和参与戏剧表演、灵修禅坐来建立自我和美学之间美学历史感,但盲目的学美,和自我生命的展开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迟早要面对无数白日梦结束后的匮乏感,我们能否反思性的思考,如何不依靠商品,一样能创造理想化的生活感受。

  日本消费美学,“美学”意味着“物件和意义”的和谐关系。

  欧洲消费美学,“美学”意味着具有创造意义的浪漫生命情调,一个人买一件东西,多半为了要把自己塑造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而不是复制社会的理想形象。

  *** 设计的出口能力竞争

  瑞典 IKEA 开创的“北欧设计 +当地风格 + 就地生产+ 现地配送”

  美国沃尔玛每年 80 亿美元以上的纯利润,依靠的不再是低价,而是每个星期都能推出 400 种新设计商品的“创新周转率”。

  *** 表现自我的时尚,要在高收入消费市场争取认同和好感,为产品取得高注意力和高毛利,制造者必须要拥有“商品的生活提案”能力。因为消费者的购买理由不再只有功能而以,还包括仪式和自我的时尚,自我的时尚意味着消费者通过商品不断尝试新生活的可能。

  *** 开发台湾的美学能力

  决定美学深度的三要素:和谐 harmony 、舒适 comfort 、深意 profoundity。荷兰的建筑师特别善于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因此成为绿色建筑方面的世界权威,这与荷兰终日在大海上搏斗求生,争取稀有资源 -- “陆地焦虑”有关,这是荷兰美学的深意所在。

  *** 欢愉的社会 , 动感的产品

  爱尔兰的都柏林软件产业吸引了来自全球 900 家公司的30000 名工作者 , 软件产业总值仅次于美国 . 这些企业和国际创意人才为何会被都柏林吸引 . 很重要的原因是都柏林市有丰富的人文艺术传统 , 使城市大街变成刺激 丰富 多元的体验场 .爱尔兰耗资 2500 万美元, 将当地最富盛名的小说作家乔伊斯和剧作家贝克特 ( 等待戈多作者 )70多年前待过的小酒吧重现在酒吧街上 , 同时市政府主动举办文艺活动 , 观光节. 城市商家主动将历史资产商业化 . 以此吸引创意人才在此工作和定居 .

  结果证明 : 创意的环境会吸引更多创意人才 , 人才又会让城市变得更加有创意 , 进入良性循环 .

  类似的例子还有比利时的安特卫普 ( 时装业) ,美国得州奥斯汀市(科技业),北意大利城镇(瓷砖业),西班牙毕尔巴鄂(设计业)

  *** 北欧设计美学

  北欧经常为物资短缺和恶劣气候所苦,他们更加认为人要顺应自然,而且就在自然里,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他们依照“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来设计产品,商品除排除对人和自然的人和危险性,而且考虑其面对岁月沧桑的耐久性。北欧的商品通常有流动的线条、温暖的触感、隐含但不明说的贴心功能。

  风格竞争的年代

  风格不再仅仅是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操作,而是变成企业、组织的工作使命和抱负,由短期的广告活动变为长期的承诺。企业的风格一定要争取到一定数量的消费者认同,企业才有存货下去的空间。

  *** 消费者的认同是一种共同参与的感情,他们期待企业分分秒秒都能实现彼此约定好的价值,企业的员工也在改变,他们观察着企业的风格轨迹,决定自己是否要投效自己的才智。

  风格,就是心灵的脸容,是复杂心灵的外在显现。风格也是一种企业和个人的哲学思考,一种认为企业、产品、人、自然之间如何相处的方式。

  *** 分析台北101 大楼热潮

  随着收入增加,我们进入消费符号、消费空间为特色的大众消费社会,它摇身一变变为现代社会的“宗教”,指导着现代人的工作、生活、抱负、休闲等人生法则。你必须打高尔夫球,才能维持你的人际关系,你必须读《张忠谋传》,才能算是合格的全球化工作者,类似这样你必须 xxx,才能是 xxx 。

  套用宗教的比喻来分析台北 101 商圈,他们都是通过一种对“信众”的内在生活引导,再加上各种符号 ( 对商品的抽象价值进行演绎、解释、说明 ) 空间(塑造出的神圣、冥思、游荡感受)的规范,勾勒出一般人对未来的就赎希望,也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内容。

  消费行为的发生 = 商品的符号力 +空间的催化力

  ***Armani 的低调优雅风

  “具有一种隐约气质”被认为是 Armani 产品获得商业成就的关键因素,多数采用中性的灰、黑色,拿掉夸张的肩垫,但在细部有极尽讲究,例如针织的古法做工、上乘毛、棉原料的采购、版式的美学比例,造成一种“圈内人”才辨识得出的质感和身价。

  台湾企业家钟情于 Armani ,便在于这个品牌奇妙地结合了现代主义里“极简”的美学风格,以及西方中世纪贵族鉴别身份的“繁复”视觉仪式。执行了一种异中求同的社会功能,帮助企业家不着痕迹的融入大众社会,又帮助企业家对他在乎的少数人传达自己的品位,获得同伴的认可。

  *** 发型爆炸的始末

  加拿大文化学者麦克拉肯研究到传统社会是一个有秩序的整合体,为了稳定秩序,社会总会根据你的教育、职业、所得、出身来规范每个人的身份,为了方便识别,不同身份群体的人便会“继承”某些固定化的装扮,使社会其他人一看你的外表,便知道如何与你互动。

  如今变换发型已不再是激进的叛逆行为,更多是转换自我身份的一种无穷实验。它促成了一个新行业的兴起( 95 年,北美美发生意一年收入达 150 亿美元),宣告个人重新获得了自己身体的至高权力,也暗示了社会自我的快速解组、重组成为了常态。通过头发的色彩,长短,直或卷的创作,个人随时变换身份、彰显自我的个性,社会也开始依发型重新度量人。

  很多时候,也正是工作创新难以不屈不挠,人们只好在身体的延伸端 -- 头发上,借着模仿某个新式偶像的式样来标志与日俱新的自我,以显示和社会主流标准的契合。

  --- 麦克拉肯 Grant McCracken 《了不起的头发:改变自我之旅》

  *** “女人世纪”的胎动和阵痛

  开展高档写字楼里新的美容院吸引了不少公司的女主管成为它们的客户,仿佛只要肌肤美白三分,一时的职场受挫自此便海阔天空。

  新的美容院和过去的健美中心不同,现在的美容院是个肌肤跟肌肤接触的场所,通过按摩、轻抚、低语、某种宽慰的服务可以直抵人心。用“体贴 / 呵护”来形容这种女性经济最贴切不过,当然这些服务也索价不菲。

  现在的美容院的主力客户,不再是富太太和青涩的 OL ,而是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新凤凰女”,他们共享犀利的职场经历和成绩,也多有过动荡的两性关系。她们敏感于女性身体的特殊性和个人性,却也更在乎心灵和身体的共鸣。

  一位称职的芳疗师,据说必须有着云门舞集舞者般温柔的手,和心理医生般倾听对话的本事,如果还能有些禅修的异文化经历,则更佳。

  “美容院 + 新凤凰女”景象背后的台湾社会,最大的变化就是,就业女性的崛起,从制造经济向服务性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技能的比较优势在多个新产业里都远胜过男性。

  *** Nike 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 美国 80年代青年世代与成人世界的文化消费对抗

  ike 的logo 于 1971年由一名大学女生收了 35 美元设计费设计出来,但在 2004 年的品牌调查中价值 82亿,探究 Nike 流行的故事,要回到 20世纪 80 年代,Nike 还是个三流品牌的时候。

  1980 年,共和党的里根击败民主党的卡特,出任美国总统, 8 年间,美国居民的年均收入从 12000 美元增长为 22180美元。在这个繁荣的过程中,美国青少年获得了数额空前的可支配的零用钱,这使得西方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富有的青年次文化阶层。他们和成人世界的对抗,不再是手无寸铁,也不仅止于理念之争,而是可以通过消费与采购商品,来进行更具文化感染力的角力。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叛逆的青年次文化只能以精神风貌 ( 唱披头士乐队,鲍勃迪伦的诗歌,写诗,抽大麻 ) 来展现,而 20世纪 80 年代以后,富裕的青年可以采购各类商品,借由集体的外貌标志(如球鞋、牛仔裤)、共同的文化符号(如麦当娜性暗示服饰和舞蹈,黑人乐手的 funk 音乐)创新的未来式科技产品(苹果电脑等),来标示群体的认同和价值,以此和成年世界抗衡。

  “身体成就” vs “财富成就”

  欧美不少社会学者指出, Nike 掌握了最核心的时代变迁关键 — “身体意识的文艺复兴”,是什么事物,标示了青年人和成年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最根本不同?身体!

  基督教新教教义里,身体是必须投入到创造生产力的劳动中,而非从事和经济无关的娱乐运动。而青年人要和这种道德观对抗,便选择以“不成比例”地时间投身运动 , “不择手段”地展现、曲张和保养身体,以“身体的成就”和“财富的成就”对抗,塑造一种青年次文化世界的新价值观。

  ike 陆续签下几位个性十足的青年运动员担任品牌代言人,最成功的案例就是以 40000 美元的代价,锁定了史上最成功的高尔夫冠军 老虎伍兹。

  身体意识的启蒙

  在 Nike之前,世界运动鞋市场是由欧洲的 Adidas 和日本的Tiger 主导的,这两个品牌都投资成年人下班后观赏的职业运动,经营规模狭小的专业运动市场,却从来没有想过去鼓舞观众的小孩,打造一个“人人走上街头,用身体公投”的青年大众市场。

  ike 用了20 年的企业口号就能证明“你有身体,就是个运动员;而只要世界上有运动员,就有 Nike ”

  “ Nike Effect”的真正启示应该是,任何大创意,都是拥抱、掌握、发扬社会变迁的结果。

  ***7-11 社会学 — 便利商店倒映社会消费趋势

  货架面积有限的便利商店 , 有着严格的最高周转率要求的特性 , 因此店里商品的进与出 ,往往就是 ” 社会生活方式新生与死亡 ” 的足迹, 也反映了新旧世代的不同梦想 , 社会新旧力量的消长 ,深夜里 , 它更抚慰了不少辛苦的城市心灵

  1989 年以来, 台湾的便利店有太多变化 , 现在最大的特色是 ”微波炉 ” 、“复印机”、“思乐冰”以及“ 24 小时”的服务状态,以及之前并未有的“ ATM ”、“游戏卡”、“代收服务”。

  那个时代也是台湾第一次进入国际分工的年代,弹性接单,机动出货,彭博行情报价机深入大型企业,工作在台湾职业史上第一次打破了朝九晚五的规律。“时间”开始成为个人经济生活里的“资本”,而“便利”也开始成为个人经济生活里的“投资”,既然是投资而非成本,便利店里物品售价较高也变得无可厚非。

  收银台边的一些商品,都是在告诉你一个现代人的故事,“今天不上妆”、“好像吃太油”、“头脑常死机”、“最近太操劳”、“应酬太频繁”,每一种商品都跟工作有关,而且跟“自发性的投入”有关,他们既反映出现代人工作越来越多(因而无暇顾及饮食、应酬和外貌),这也反映出台湾人这些超时的工作多半出于自我的选择,而非老板施压,否则大家会和老板抗议,而非如此寻求自我治疗。

  --- 对 TEDx的启示:以上是上班族有共鸣的场景,哪些是有创意,独立思考的人群的共同记忆呢?

  7-11 结帐柜台后面的货架上的商品往往是周转率最高、利润率最高的商品,之前多是酒类,但现在是什么呢?多是各式各样的游戏点卡,这个转变的意义在于反映了“青少年消费力”的崛起,杂志陈列区也能看到 7 本以上的游戏杂志。

  社会心灵结构的胎动,明星产品的诞生,背后往往是“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动的结果, 7-11 每天要卖掉 10万个便当,这背后有着可观的社会微型结构变动。从供给上看,“价格比在外面吃便宜,质量比传统便当高”是原因,但从需求上看,台湾连续多年的经济低气压,以及随之而来的“节俭的丰盛感”的渴求,才是召唤消费者趋之若鹜的心理因素吧。

  深度地来看 7-11 ,它透露了社会那么多渴求,你怎能说,没有办法了解社会大众呢?

  *** 认同感经济

  现在是供给过剩的时代,几乎每一种商品都有数十、数百种可供选择,他们价格不低的差不多,质量好的差不多,对我们没有什么特殊吸引力。有些商品确能在这种环境下卖的一枝独秀,它们靠的是让消费者感受到跟自己同一国,可以相濡以沫的品牌或商品性格。比如周杰伦的 CD,可口可乐的酷儿( Qoo )饮料,以及中年男子的雷克萨斯车。

  历史上几乎每次经济大萧条,都孕育了新的做生意方式,大家都明白,用大家都会用的技术去制造和销售产品,只会因为供过于求而带来衰退。

  *** 年轻人共同体 —为什么台湾“年轻人的商品”卖的比“成年人的商品”好

  几个理由:一、西进效应的副作用,台湾约 100 万成年人口常驻大陆

  二、零用钱增多,年轻人诞生在台湾最富裕的年代( 1970 年以后),有着惊人的消费力。

  三、信用卡的扩张消费效应。

  年轻人产品的风起云涌,其实来自当代青少年特有的、凝聚的“想象的共同体”所发挥

  的族群式的消费能力,说他们凝聚,是因为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就能够“知晓”、“分享”、“认同”产品,并且通过消费去传播或巩固对产品和自己的认同。他们甚至会组织各种次社群,去丰富商品的意义,从而带来更多的消费,这种不断自我生产的商品流动方式,无疑就是某类商品极为火爆的销售量的来源。

  *** 想象的共同体一词,来源爱尔兰裔社会学家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在他的作品中,将现代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归结为对“一个命运共同体”的“集体想象”,三个关键要素,相同的语言、普及的新媒介以及共同的受难经验

  只要抓住了对这个想象共同体中的共同需求,商品就会有龙卷风般的畅销能量,因为消费者还会前所未有的帮助促销。

  什么是“数字时代青年群体”的共同想象?

  相对于成人社会不断教化的“大意义”(赚钱、成功、企业文化),当代青年,往往在生活中发展出多种父母眼中的“无意义”或“小意义”,来和大人世界交锋。比如“消解”大人认同的价值,更改大人的价值排序,将大人不喜欢的形象立为神圣。

  ---F4 群体背后的操盘人,是台湾媒体人柴智屏

  -- 孙燕姿我要的幸福歌词 /为爱情付出 / 为活着忙碌 /用我的双眼 / 在梦想里找路

  -- 滨琦步无止境的变装和变换造型,吸引了大量少男少女

  追求快感的社会

  很多企业家 , 如Oracle 的 CEO 埃里森都很喜欢极限和冒险运动,心理学家指出:在最巅峰的兴奋和最极致的痛苦中,身体才能够获得快感。只有在此心智喷出的关头,自己才能豁然开朗。在希望和恐惧交织之下,人因此掌握了自我,展现出一种高端的感性和知性。

  创意来自个性,来自一种专属于个人感性和理性交织的选择。

  *** 卡哇伊运动 — 为什么会有“自拍风潮”

  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怎么喜欢自拍?很大程度上和“身体意识”的抬头有关,通过数码相机,我证明了自我的存在,更通过 ” 拍自己身体 ”的“自我创作”,彰显了我作为“独一无二个体”的自主感。“自拍”是每天都当明星的过瘾行为,当然让小姑娘们欲罢不能。

  但社会由个别狂热到集体兴奋,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在我们的传统教育和文化中,我们从小到大是禁止谈论身体,展露身体的,社会只有刻板的美女帅哥形象。但在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年轻人对“身体民主化”的追求已经暗潮汹涌,而网络和数码相机的接连出现,恰好扮演了干柴烈火的角色。

  同时,我们会发现,传统上越是压抑的社会,在年轻人中越容易流行自拍。

  *** 服务业的竞争天生来自差异,制造业的产品,批量生产,差异来自成本和售价。但服务业产品是消费者的“购物新体验”,差异来自创业者自己的人文感情、管理智慧和创意决定,竞争者难以复制。

  *** 小众媒体的春天

  我们可以发现,台湾的杂志比电视、广播好看的多,因为它很小就可以生存。目前媒体权力倒置,新闻渠道爆炸性增加,新闻信息量也增加,是需求主导供给的媒体时代。

  媒体由信息供给者,变成了娱乐平台。人们过日子、找意义、社会化的信息来源可以多元、广泛,这对于广播、电视、杂志等大众媒体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美国大众媒体不是做“娱乐新闻”就是在找“新闻中的娱乐”,原因无它,因为每一小撮人热爱的新闻就有一大群人视若无睹,在收视压力下,自然所有的内容都娱乐化。

  做个创意十足的小众媒体,内容可以严肃但未必没有会心一笑,最重要的是媒体人和读者都能对我们某一刻的共同工作和关注的内容有着日久弥新的人生回味,我们可以只锁定一两万受众,专心做好信息与知识分享的平台,我们和读者共同成长与学习。

  这样的媒体有么? Economist ,New Yorker 都是这样的例子,他们清楚知道,某些人生意义,比获利要重要得多。

  *** 收看《白色巨塔》,破解日剧流行密码

  风靡日本、台湾,全日本收视率高达 32.1% 的日剧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本剧描述了 2 位医学院毕业生各自奋斗的故事,财前五郎自幼清贫,依靠奖学金毕业,相信惟有锤炼更高医学技术才能出人头地,追求权力,摆脱被人支配的地位。

  另一位主角,里见修二同样致力于医学研究,但他对权力却有着天真的不适应,但他也不断地在“医生使命”和“医界现实”中徘徊挣扎。

  故事中 2 位主角既惺惺相惜,又互相竞争,为攀登权力的“白色巨塔”,财前用尽斗争手腕,不顾病患的感受,在对手的围堵和欺凌下杀出重围,最终在登上权力之巅时罹患肺癌,在里见扶持之手里离去(被塑造为英雄式告别),而里见坚持理想,天天活在生活的煎熬中,受尽医院的压力和自我挣扎的折磨,一次次面对病患离世的生离死别之苦。此外还有退休教授、医院官僚组成的“医疗传统”,妻子、儿女组成的“家庭系统”,以及代表知识弱者的患者。

  《白色巨塔》拿下收视率第一的原因,在于它试图通过各个“原型角色”经历的戏剧性纠葛,诘问同样在职场奋斗的观众,要他们解答自我认同的焦虑,我会属于财前那一种还是里见那一种?我会屈服于权力么?如果不屈服于权力,那我有离开社会独自生活的勇气么?

  大多数人都认可财前的“拼命向前”,他高亢的权力欲望并非天生,而是来自社会压力,不得为之,他选择了“夺取权力以对抗权力”的道路,因而观众认为财前比里见更接近真实。观众通过财前,看到了真实世界中自己命运的幽微和苦涩,准确地说,观众是为自己流下了眼泪。

  1961 年出生的编剧井上由美子的改编功力,创造了不少深刻对白(人的欲望永无止境,但那不也是最纯朴的东西么),同时技巧性地塑造了价值光谱二元对立的主角,引诱观众认同。

  采用了对比视角来勾勒人物价值抉择的焦虑、现代生活的挣扎。第一集片头,财前闭目站于窗前,哼着瓦格纳的序曲,宛如乐团指挥,挥舞着食道癌手术的手部步骤,将黑暗主角“圣化”,微妙呼应日本社会对“技术”的崇拜和世界认同的渴望,糅合了西方和东方的历史隐喻。

  正是如此不易辨识的绝对善恶的“不确定性”,《白色巨塔》才如此好看。

  *** 林志玲这样的美女是咋红起来的呢?

  300 天内爆红, 04年火起来的林志玲绝对是台湾的一个重大社会文化现象。

  林志玲现象,在詹伟雄老师看来,正是台湾最大规模世代权力交替的一个信号,“美女林志玲”正是一批年轻人自我认同、自我激励、自我团结的文化符号。林志玲与其说是个人美丽使然,不如说是她代言了一个年轻阶层,是年轻的营销经理、大学生、新创业家、新官员在无数的社会实践中投自己一票的结果。

  台湾领导人选举后走红,新的明星需要提出新的魅力要素,才有能耐去瓦解上一代帅哥美女的旧美学吸引社会事业上观众席的目光。原因如下

  一、她有相对特殊的高学历。

  二、她有相对较高的身高。

  三、她有异常柔软的个人仪态,少见的缩小自我,以及去语言化的互动策略。与叫嚣的成人世界喧闹的青少年社会迥异,体现出一种新鲜的明星价值。

  零五年台湾政局的混乱提供了林志玲成名的时空条件,但这只是社会情绪的短期需求。红的广度由台湾到大陆和香港说明社会中有一个群体不止消费林志玲身上短期的清爽和无争还进化到了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认同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群迷是感性的,选民接受明星的感情召唤。后会持续与明星的价值观进行对话具备较大的广度和持久力。

  戴安娜王妃,玛丽连梦露,奥黛丽赫本这几位女性长期走红都是在经历了女性悲剧后,获得了更高的明星指数。不幸际遇并不意味着有助于赢得社会同情,而是不幸造就了她们表现个人独特人格的契机。她们的个人痛苦从刚开始是以英雌代言人的姿态出,现后面渐变为以身作则的心理医生,到教导"族"里的个人如何去克服悲伤。

  ---

  *** 思索苹果的不同

  1997 年9 月 28日苹果推出了一个电视广告 think different ,这部影片共使用了爱因斯坦、毕加索、希区柯克等十七位创意名人的纪录片断搭配简单的钢琴伴奏。一个沧桑的中年男声念出了以下的旁白:

  这是一群疯子 --- 不适应者、叛逆者、麻烦制造者要穿过方洞的圆木桩。他们看世界就是与人不同,他们对规则毫无兴趣,对现状毫无尊敬。

  你可以引述他们、反对他们、赞扬他们或诋毁他们但你唯一不能做的就是忽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世界,推着人类往前迈进。

  当有些人视他们为疯子,我们则视他们为天才,因为唯有疯狂到,自认为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真的改变了世界。 Think Different !

  这个片子是由乔布斯亲自监制,以重申苹果早年的车库创意精神。

  ---

  新时代左右全球政治经济,全球化选择的新经营者必须同时包容知识视野心胸好奇心速度等特质。

  过去是 Bill gates ,现在是jobs ,未来会是 Tesla 的 Elon mosk

  生于 1960 年来自爱尔兰的摇滚乐团乐谱的 Bono 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有政治影响力的非政治人物"因为他可以轻易地和美国财政部长、俄罗斯总统、南非领袖曼德拉会面谈判削减第三世界国家外债的国际公义问题。

  这一代更关注个人和世界的自由,也有着平易近人的才华和感性,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串联世界的本事相当神奇。

  荷兰 ING 金融集团的全球化工作能力包含三要素多语多工、包容主义和成长阶梯的绵密设计。

  年轻人需要首先有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才能进入 ING ,进入企业有六道旅程等着你:你可以成为一线经理人从事管理指挥或者成为一线经理人管理者(协商妥协)功能主管(倾听、说服、妥协、组织)地区企业总经理(倾听与整合)多国企业管理者(跨文化领导)集团领袖(能策略性规划未来八到十年的企业集团走向)企业一方面要求个人成就感的提升,也一面要求全球公民人格的养成。

  *** 幸福感企业

  随时提供更快更便宜更好产品的企业才是让消费者更满意的新卖方。困难的是如何让消费者使用后拥有难忘的使用经验。

  幽默是幸福之泉,西南航空最著名的企业文化是授权员工自发的去做各式创意服务,单调的安全介绍,西南航空却自编新剧本,让旅客一生难忘。"如果各位抽烟被我们逮到我们会把你请到机翼上,当场表演电影飘的景象,如果落水你可以用椅垫冲当浮板,用最擅长的泳池浮在水面。"

  它拥有最具效率的地勤人员,十分钟就能完成落地到重新起飞,节省成本的能力也是一流的。

  要达到"最快最好最便宜最惊喜"的幸福感企业,改革的关键就是确立思维,选择志趣相同的员工而且鼓励创新。

  亚都总裁严长寿曾在主管会议上问到。如果饭店有一个晚餐要款待你最想邀请的六位客人他们各是谁。可以问你的员工这个问题,让他们来感知奉献与感恩的价值。

  *** “新小店风范学”

  一座投资三十亿美元的芯片厂能创造一千的工作机会,但餐饮业只要六亿新台币就能够给社会同的创造一千个就业岗位。也就是说服务业创造就业的能量是 IC 业的一千倍。

  社会富裕、教育水平提高、年轻人成就自我的更高热忱、全球旅行的洗礼以及更多心灵的反省都是"新小店风范学"诞生的原因。

  欧洲的小店主多半有个独特的私密故事,决定了它的独特风格。

  欧洲的小店店主每一草一木,一杯咖啡都与他自己的生命记忆和自我抉择有关,他不晓得你是不是同好,但如果是,那就是我生命的喜悦。

  *** 文字霸权的解体。

  人类,包含你跟我,都有的表现着和与他人沟通的原始冲动。

  在数字时代的个人越来越习惯用非文字媒体来沟通。

  就营销而言,产品的代言人可能越来越比产品本身重要。因为代言人过去戏剧性的生命,远比功能说明书更能搭建起产品和消费者的情感联系。

  *** 如何让客户不假思索的购买。

  台湾的茶里王饮料就做到了这一点,在食品营销领域,饮料是低关心度的产品。看起来是制造业但却是服务业,消费者买一瓶饮料多半是依据上次的消费经验,也就是品牌种类和渠道的一个综合经验。

  名字好记,品种多绿茶红茶乌龙茶,消费者有较多的选择,高效配送永不断货,包装设计采用矿泉水瓶好握,又能区别与铝罐。

  -----

  李嘉诚的简单投资原则:一种关键技术再加上选择全球最佳的专业经理人。

  在经济循环的谷底,投资着未来的早晚会来的生活趋势。在这样的全球扩张当中财务金融是关键技术。

  ----

  创意只能在自由开放多元的环境中产生。有本书叫做<创意阶层的崛起> , 以"创造有意义的新形式"为业的"创意阶层"在美国总就业人口达 3830 万,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主力。

  创意工作者除了收入较高的共同特征外,他们一起居住在特定城市,这些城市的特点是创意人口比例较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强,高科技产业成熟,多元化。

  ---

  *** 全球化背景下你的独特性是什么?

  --- 看看巴黎/阿姆斯特丹/台北

  这是数字时代特有的痛苦,当互联网把全世界连在一起所有的东西都因高效率的世界分工而变得便宜无比。个人也好,城市也好,如果不能够在全球化网络当中提供一种独特的价值,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荷兰(全球化运作能力)和巴黎(独一无二的巴黎历史)都在全球化网络中占据了一个鲜明的位置,世界经济缺他不可,理所当然巴黎人和阿姆斯特丹人都拥有好日子,而台湾的制造工厂正在被快大陆快速取代,所以台湾需要找到自己一个不可或缺的位置。

  全球化导致跨国设厂变得轻松无比,制造业不再成为创造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现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必须通过"可被全世界辨认的特色","人才魅力","区域影响强度"的超级城市来创造、组织,并协调国家和全球经济的活动。

  东京因过去十年无法进入中国成长而被香港取代了亚洲金融中心的位置,香港现在这忧虑被新兴的上海边缘化。

  *** 品位与好人生

  <山居岁月>的作者,英国作家彼得 . 梅尔曾说"一个男人如果一辈子都不做不出一道举世无双的菜,那绝对无法拥有一个好人生。"

  他尝试再提出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也是"通过自己的感觉、调配、揣摩做出的私创作,远比靠继承传统文化教诲来规划自己的人生,更值得鼓励,这是一种回归个人的反集体生活态度,梅尔的<山居岁月>当初大受欢迎,除了内容生动有趣,当然也和作者拒绝纽约,拥抱普罗旺斯的特立独行风格有关,更和全球社会新兴的个性化潮流有关。

  《美学的经济》读后感(四):极简是将哲学意象作为第一排序的符号

  这是整本书里我最喜欢的句子

  第二喜欢的是书中出现一些对于我而言陌生的名词

  安特卫普六君子 都柏林 安藤忠雄 鲍曼 斯德哥摩尔

  犹如支流 沿途可见不同水流 不同风景 不同的两岸文明

  lt;自由的审美邀请 贩卖的是自由>

  这可以说是 UGC用户产生内容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摩登时代里 chaplin 饰演的资本主义社会螺丝钉拧螺丝钉至条件反射身体抽搐 是对无自由的强烈控诉 对身体以及思想的权威控制怎么能以消费解决 还给你自由 的问题 困住小猫小狗 然后给他们选择吃鱼还是吃骨头的消费自由?

  《美学的经济》读后感(五):美的追求

  学习旅游、学习会展的我,在课堂当中,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收获的知识,正如作者所说,中国的教育是工业化的教育,是批量生产,缺乏激发与锻造,我的大脑,似乎也被这种模式化的框架束缚,挣扎,乏力,疲软。

  就拿一次简单的会议策划作业来说,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是垃圾。是其他复制品的堆砌品,是不知道经过多少次转手的无价值的东西。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脑袋,就是无力开花,顿塞在角落,变成死滩,发出恶臭。

  或者从根本上来讲,我们缺乏“美”。

  当然这里的美。不是单纯的美。

  这里是一整个链条的衔接,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诠释美、展现美的综合过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相互依托 相互承载。

  在实施这个过程的前提,便是定义美。

  当前的世界,美有多种阐释,多种表达。

  我不能很明确的回答出一个具有普世意义、涵盖时空的定义。

  亦或者说,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特定的美会展开出独特的模样,来征服人类。

  那么,就当下世界来讲,美应该是自由的、多样的。

  每个地区每个国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

  在定义了美之后,再激励每个人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诠释美,展现美。

  将美的概念贯穿一生。弥漫时间和空间单元,无时无刻嗅到美的芳香。

  《美学的经济》读后感(六):人因消费而自由?

  因为近期对美学比较感兴趣,所以能在图书馆找到这样一本书觉得真是难得。

  美学之于美学经济,在我理解中相当于文化之于文化产业。近年来,文化产业作为服务经济中的高端形态,其重要价值被一再重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然成为应对当代全球竞争的重要举措,推动文化产业成为产业先导和国家战略也得到社会的广泛共识。

  然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重点不在内容创意,而主要依托地方不可移动的物质资源,以发展文化旅游作为突破口。靠天吃饭,靠祖宗吃饭,这种近乎粗暴的景观开发方式主要依靠门票收入、土地增值和房地产开发的形式取得收益,尚处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另一方面,现代都市文化消费的负面效果夸大性地侵入了文化产品,伤害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和人文品格,降低文化产品的价值追求,一味增加所谓文化产品的互动、时尚、参与和体验所引起的身体上的快感,而忽略了文化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审美体验的提升和人生价值的超越。在文化产业发展理论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丛生的乱象实在令人堪忧。以冯骥才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保护人士,甚至提出要和文化产业死磕到底,认为在我国非正常的经济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公共意识严重缺失,人们本就普遍缺乏历史情感和文化情怀的情况下,急功近利的文化产业更会严重扭曲现代人的价值观。 由于对文化本身的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许多愿意保护文化遗产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好心办坏事,经过开发并大量复制为旅游产品的手工艺术正在失去其特有的审美价值。

  面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种种悖论,我困惑了,但也许正因了种种矛盾,才有了值得探讨的理由。看到詹伟雄《美学的经济》时,我以为可以从中得到些许启发,因为“美感”、“价值”和“故事”恰是构成文化产业的三个关键要素,符号和意义的生产与竞争正逐渐成为新经济形态至关重要的表征,美学经济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又该何以自处呢?于是带着这般的先见和目的,我失望了。

  本书并没有明确的核心思想贯穿始终,只是对一些经济现象和生活形态的联想。好吧,如果当做随笔读读,偶尔能撞见不谋而合的共鸣之处,或是帮助发散下思维还是不错的,但这同样也是阅读战线如此之长的原因。本书的主要目录如下:

  1、美学经济:种种迹象表明美学经济时代到来啦!

  2、新消费社会:认同感消费。

  3、创新方法论:或许是我太浅薄,并没有看出什么逻辑来...

  4、全球化冲击:看到这里,我怀疑就是一些散文的合集,于是也不和自己较劲了...

  5、人文的思索:已经彻底没什么好说的了

  最近试着总结阅读成果,用一句话概括本书的内容就是:经济全球化和美学经济时代背景下,人类为实现自我的构建而使得认同感消费大行其道(所谓消费的自由自由,人类怎么了这是),台湾传统产业如何获得重生和活力(创意?领导力?)。

  就是这样,一篇一篇观察笔记,单独看都还算有洞见,放在一起,我已经忘了都讲过什么了...

  如果就这个问题展开研究的话,有太多疑问,比如:脑的经济到心的经济是如何过度的?人类为什么会变得没有安全感,而要靠消费去取得自我认同?空虚是一种病吗?企业的成功转型有赖于哪些因素?领导力、企业家个性如何影响决策?我去,这个问题太大了,拆开来估计还有十万个为什么...

  所以我阅读后得到的不是原来如此,而是更多的为什么,当然,如果之后有一天我从别处获得的感悟可以让我联想起这本书的话也还是不错的。

  书中有个别说法让我觉得有趣而疑惑,比如:

  人类“理想自我”的图像可以被各种文本创造,繁衍,“意义”可以被文化低镶嵌进各种新遭遇,新传记,新的美学悸动经验中。

  资本主义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然而自由竞争产生的副作用:消除竞争和垄断功能,反而导致了不自由(所谓资本主义悖论?)。而那些渴望自由的多数个体之所以安于管教,是因为他们在“消费”领域找到了一种更好的自由,进而在消费市场里取得无数自我创造的自由,因为在消费世界里,象征符号的资源是无限的。(呵呵)

  ...

  关于极简主义“自由的审美邀请”,创意产业的繁荣,产品的风格认同带来的女性经济,“想象的共同体”带来的青少年经济,7-Eleven蕴含的社会新生与死亡足迹,信用卡的社会学意义...对我都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是却总觉得不得劲儿,原因最后才想明白,因为作者的所有论述都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人因消费而自由。

  就像作者自己说的——消费不只是单独地满足温饱的民生行为而已,它摇身一变成为现代社会里的“宗教”指导着现代人的工作、生活、抱负、休闲等人生法则。当然,这为美学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抓得住关键从而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自然无可厚非,但从根本上我为人类这种巨大的空虚感到悲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牺牲自由,靠着忍受高强度工作换来的货币,再辗转到消费市场去寻找自我认同以及自我创造的自由,这正常么?

  说到这儿不由就想到一个笑话:

  一个渔夫在海边晒太阳。

  富翁看见他,问他,为什么不去打鱼?

  渔夫说:我打够了呀,今天够吃了,所以在晒太阳。

  富翁就说,你为什么不去打鱼?好赚钱买更大的渔网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

  渔夫就问:然后呢?

  富翁就说,继续买更多的渔网,更大的船,打更多的鱼啊!

  渔夫又问,再以后呢?

  富翁就说,钱足够多的时候,就雇些人帮着打鱼,然后你就可以在海边买个房子,天天晒太阳。

  渔夫就说:我不已经在晒太阳了吗?

  当然有人会说渔夫就是个傻帽,钱是可以生钱的,当钱积攒到一定程度能生钱的时候,体力和劳力的付出会越来越小,财务的自由化会放大。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个故事的本质是在讽刺些什么...

  这么说并没有鼓吹劳动无用,我们每个人都有社会责任,需要工作去实现社会价值,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同时实现个人价值固然是极好的,不能的话也并不代表就要一头扎进消费市场的汪洋大海才能找到自我的感觉。

  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财务自由或许可以作为基础,但绝不是目的,你说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