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10篇

2018-03-14 20: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10篇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是一本由王逅逅著作,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80元,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一):看完书就有动力

  这本书是看到作者博客上写一些文章挺有道理,所以看了作者资料发现还出书了,所以就拿来看来。对作者高中能赴美交流一年,能去haverford上学真是羡慕嫉妒啊,因为我等没有条件出去。对作者有勇气出去表示敬佩。

  看完书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句如果想要融入美国社会,就要以美国人世界观价值观融入美国社会。但是对美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理解还是比较模糊。问什么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还是不知道怎么说。很想学习美国人对人对事的态度看法,因为在中国很多观念已经都已过时,不太适合时代发展

  作者对文理教育比理科教育重要的观念还是比较赞同的。正如不会思考但是有技术的人只能叫工匠。知识是什么时候都能学的,但是人格却只能在小时候才能形成。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二):真实温暖的美帝见闻小品

  从小关于美帝的了解多见诸于“美帝忘我之心不死”的煽动新闻,长大了之后发觉这种对一个国家满溢“阴谋论”“受害妄想症”的评价是多么的不公正。

  Gogo的这本书以一个留学生,一个社会事务参与者的视角向我们展现了美帝生活的一些侧面,充满真实感。就其中几点感触较深的谈一下:

  1.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源就是分工互助合作,国家,行业组织家庭个人之间都需要协作,而合作共赢的根基便是信任了。可以这种给别人也给自己安全感的根基逐渐被猜忌和“留一手”所代替。惯性不信任易造成焦虑,缺乏安全感,严重的还会导致“受害妄想症”,对个人情绪和幸福感是非不利的。不可否认,社会舆论氛围对普世价值观很大,但个体认知却更为重要,不要因为不被信任便“以牙还牙”,那你和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们有什么区别呢?

  2.关于‘有趣

  初入投行工作的时候,也觉得做大单很重要,结识牛逼哄哄的人很重要,在有此思想觉悟同时也发觉了自己的不快乐。研读了罗素的书之后已基本治愈。发现每个人身上的故事才是鲜活有趣的,具有同理心,彼此欣赏,能互相学习,在某个方面和你琴瑟和鸣的人才会是至交。我尊敬那些做几亿大单的同行们,认识xx部级干部的某金融巨鳄,但是我不会格外羡慕你们,并企图成为你们那样的人。

  3.关于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

  关于”爱“的谈论已成泛滥状,爱可以是博弈,爱是低头,爱是怀疑,爱是当下,爱是柴米油盐……爱似乎是可以任何情状任何物质。由于在下价值观较保守,对美帝青少年恋爱状态的评价被一篇关于宾大女生学业工作巨大追求成本无预期的hookup的帖子已基本刷成负分。但是我们需要看到,来自不同价值观的人们对于责任感的认知确实存在差异。Just like a joke saying:"中国人嘲笑美国人不负责任,因为他们可以随随便便就上床,美国人谴责中国人不负责任,因为上了床就必须要结婚。"不管认知如何,彼此尊重,共同成长,愿意付出才是爱情得以持续经营的根基,我震惊于Gogo书中对美国家庭惊人的凝聚力与培养小孩的相关描述,不禁想起一句话”我们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如果成长于充满了爱与责任的家庭中,孩子怎会没有安全感,怎会自私,不善待自己和他人?(尼玛……貌似跑题了,因为最近亲子教育方面的书看多了么?=.=b)

  To Gogo:

  我很佩服年纪轻轻就背上行囊赴大洋彼岸留学的孩子,中国式教育背景下的家长往往不允许孩子随意表达情绪要求他们能吃苦,隐忍,坚强独立(但是大部分父母不给情感支持以及孩子情绪宣泄渠道)。人人上也看了一些你写的文章,觉出中国小姑娘异乡的坚强与不易。我们都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要到处旅行,感受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爱意,我们要在古稀之年老掉牙爱人一起为孙子们讲述自己年轻的故事,勇敢姑娘,Enjoy ur life!期待新作哦!

  (唉我去,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写书评,我会告诉你我是为了明信片而来的么?你太天真了噗哈哈哈~~~(^@^)/)

  祝好!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三):跟着别人的眼睛看世界

  对逅逅感兴趣是因为从网上的各种文章,以及各种状态。我喜欢真实的人,一个说很多话的人往往很难掩盖她的性情。而了解了一定程度真相之后的逅逅,依旧让我喜欢和感兴趣。于是看到出书的消息,立刻就买了。

  果然这是一个可以blow my mind的书。最能刺激思路的一段儿应该是讲为什么美国人喜欢喝酒。这其实是一个大多数中国人都不能理解的问题。甚至很多留学生,更我将其老外喝酒,也是无法理解那种狂热:我们是视为苦差,拼命避免被灌;他们则是主动把自己灌醉,啧啧。逅逅的解释还是很有说服力的:Step 1. 他们喜欢自信洒脱、不拿生活当回事儿的态度,中国一点儿就是举重若轻。Step 2.他们认为酒精可以帮助你暂时成为那个你想成为的人。

  第一点我是很喜欢的:人生就像一场游戏,升学啦、工作啦、恋爱啦,都是游戏的一关。初中的时候读金庸,明教一众好汉将要突袭元军,凶险难测,但却没有一点儿忧伤。在一个晴朗的月夜,他们擦枪吟唱“生又何欢,死亦何苦”,那份豪迈着实让我惊叹。只要在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就可以了。

  第二点我就有点儿怀疑了——嘛,失态的情况见得好像更多。不过我倒是很喜欢那种不扭捏的人。在该放松的时候很放得开,是一个很好的品质本科的时候跟着合唱团训练,中间声部长让一位姐姐给大家表演蒙古舞,姐姐立马来了一段儿,特别自然,当时就觉得,真好!

  打工我倒是找了好几份,高考完想去新华书店卖书,考研之后想在证券公司打短工,统统被爸妈拦下了。如今工作了,总算可以跟爹妈约法三章:不许给我打钱!

  北京地铁是读书最好的地方;有空跑跑步做做瑜伽,是做好的放松;很多东西,其实是很相通的。

  大概每个人都有一个周游世界的梦想。跟随逅逅的眼睛,我仿佛也感觉到了美国那些城市的脉搏。

  同样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成长中的问题。作为比逅逅大个几岁的妹子,我很欣慰的看到那些困扰过我,甚至依旧在困扰我的问题,逅逅也在面对(哈哈哈哈哈)。尤其是关于在文理学院读书的那一段儿。我也是一方面喜欢研究踏实,一方面又不能放弃对bling bling生活的向往。我总是叫嚣“总有一种方式可以干喜欢的事又赚到钱。”但是实际上总有无法兼顾的部分。

  我的偶像是北大的一位老教授。她是最早把计量经济学引入中国的那批人,一辈子做计量,权威程度无出其右者。但她对她的每一届学生,都兢兢业业严谨认真。我们去看她的时候拿出她最新版的计量书请她签名,她写下的是“请批评指正”。她的老公是北大数学系的同学,从读书一直走到现在,经历了文革、也经历开放,相互扶持,感情甚笃。如今,他们已经桃李满天下,她的学生不论是官员,还是商人,说到她都是肃然起敬。可以说她不追逐名利,名利却在追逐她。

  跟着别人的眼睛看世界,看看别人看世界的角度方法,是件很有趣的事。经历丰富的人总是有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而碰到三观一致志同道合朋友,足慰平生呢。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四):确实有和想象的不一样的地方

  这本书前面写的很一般,但是,后面一点关于大学的文理教育,真的把我吸引住了。这本书真的告诉了我一些不同于我想象的地方。大麻,这个在中国感觉危险的东西,真的其实比抽烟的危害都小?美国的青年真的都要经历一个类似我们抽烟又放弃的抽大麻的阶段?还有一个问题,作者说,中西部家庭不管家里多有钱都要小孩打工,在东海岸的精英家庭,私立高中里,小孩其实不怎么打工?不打工?美国还有不打工的高中生吗?我一直以为美国学生都打工的啊。群里的朋友,可以回答这个问题的,可以在群里或者单独发邮件和我讲一下,谢谢

  很喜欢后面关于大学,对于文理教育的那节描写。说的我真的心生向往,不是为了学习某个技能,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因为兴趣。普林斯顿的一个校长说的“文理教育,不是为了让你成为一门专业专家,而是让你成为所有专业,甚至包括那些尚未被发现的专业的专家”书中说“不是有钱人把孩子送到文理学院来,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让孩子来受文理教育。”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五):随笔

  记得,那天你说,胃疼。。。。其实我听了有点儿心疼(哈哈,,嘘,,)这一次手机系统崩溃了,这一次用别人的手机笨拙的打着字和你聊天,也是这一次第一次听到了逅逅这个名字。就这么聊着天,期间你说到如果可以写一个一千字的书评就可以得到一张来自美国的逅逅亲自寄来的明信片,看着你打过来的字透露着兴奋气息,我想我肯定会写一个书评的,我也可以想象的到你真正收到明信片时脸上那洋溢着幸福笑容,那是傻傻的笑。

  书评,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是什么,在我的认知范围内也许就是给书写一段评论吧。你说一千字好多好多,我对你说了高中作文还800多字

  字呢,然而自己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时隔自己写800字作文三年了,出了高中尤其是高四那年,自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躁动和不安,就再也没写过东西。认为自己再也不写也不会写东西(其实这是幼稚逃避想法),今天就试着写写吧。

  从听到逅逅这个名字就在人人上开始关注,看着逅逅的动态。逅逅是一个乐观开朗女孩儿,虽然也许会有自己的烦心事,但她在大家面前展现出来的是一个阳光一个能够给别人带来温暖和正能量女孩儿,逅逅也特别的有思想,有自己的主见,属于独立自主型的。这种性格的养成应该和她本人的生活经历是密不可分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像南方的清秀灵动,北方的粗旷憨厚。这就是我理解中的逅逅,和我们差不多年龄,却有着不同的阅历思维

  关于逅逅说的信任陌生人的问题,我个人感觉人和人之间在冥冥间存在着一种无法表达的默契或者说是共鸣,当一个人信任你的时

  候感受的最真切的应该不是他的话或者他做的某些事事,而是一个眼神,一种源自心底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需要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不是

  通过练习而能表现出来的。所以说我们要取得别人的信任必须用自己的真心去付出,去把自己毫无保留(不代表个人所有隐私信息,只是真心)的展现在别人面前。人和人需要这么一个心领神会的交流,需要这么一个契机去交好,去共同追求各自属于自己的生活

  说到《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在看到书名时就隐约猜到了书中的内容果不其然,逅逅就是用身边的小事和自己通俗易懂却富有理性语句来向我们讲解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讲解一个生动、真实的美国。好多事情只有我们自己切身经历后才能够对它作出判断和评价,对于别人给出的见解不能轻易否定但也不能过分依赖和信任,我们需要有自己的一个评判标准。就好比我们在高中听到的大学是一个特别美好、特别轻松、特别自由悠闲的象牙塔,在那里我们整天可以无忧无虑的过着我们高中无比憧憬的生活,我们可以不用珍惜大把大把的时间,我们可以不再为了厚厚的作业发愁,我们可以不再提心吊胆的关注着老师的动向,我们可以做着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当我们真的来到大学后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事与愿违,甚至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大学离我们描绘的和向往的差的很多,在这里我们仍然忙碌,我们仍然要奋斗,我们仍然要有所顾忌。原来,大学真的和我们想的不一样!

  今天9月30日,是逅逅发送明信片的最后一天,期待漂亮的明信片。祝逅逅十一国庆节快乐!大家国庆节快乐!!!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六):整个的美国打了个盹儿 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

  对于作者,我只能叹息缘分尚浅,彼此还未深谙事理,就各奔东西(准确说是她独自奔走它地)。

  自小学分别过后,就再没了联系突然有一天,人人上加我为好友,于是乎也开始自觉不自觉地关注她的动态,原来士别三日,果真能刮目相看

  人果真是要出去走走的。终点不重要,过程已丰腴。了解她的经历,实为佩服这样一个有性格、能独立的女生。虽然被我认为如何不重要,但是我仍然觉得骄傲。我曾经很炫耀地向周围人提起过:“我有个读哈佛的同学哦!”我从同学放光的眼神中看到了自信,似乎也看到了大家共同拥有的“美国梦”。

  大家对待美国,是个纠结的态度。一方面,握起拳头,高举过头,嘲骂万恶的资本主义帝国,诅咒终有一天的覆灭,风景这边独好;另一只手却紧握笔杆,埋头于GRE、GMAT、托福等各类考试不停加注迈向美帝国主义的筹码。在大众看来,留学生们似乎已经为将来美好丰盈的后半生铺平了红地毯,只等将士凯旋。我也羡慕周遭出国留学的同学,看着他们偶尔整页刷屏各类型社交网站,一边幻想着国外生活的丰富多彩,一边慷慨激昂地谈论我国教育制度已走向死亡。

  我是从身边留学朋友口中听说了他们在国外的留学生活后开始渐渐意识到现象不等于本质。他们独立、自主、坚强,适应了国内步步紧逼的学习方式却到国外放养,倒还真是乱了阵脚,且不说学习压力,生活上的大小事务都有够头疼。有些同学越洋电话打来抱怨,安慰的同时自个儿心里也在怯怯想着究竟是怎样一种景象?换做是我会如何?

  但这归于留学之处的那段时间,往后便是抱怨越来越少,新鲜事儿反倒多了起来。众所周知,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这就注定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包容的国家,美国人民也就是世界上最包容的人民。他们似乎不排斥一切外来事物。假若中国是个满腹经纶、饱经沧桑的老者,那美国毫无疑问就是一旭日阳刚的小伙儿,不时对身边国家抛个媚眼,就能迷倒众生,唯他马首是瞻。美国是个梦工厂,承载了多少人的梦。

  过去马可波罗写的游记把中国推向世界,现在的美国不需要做任何宣传,都是高高屹立在世界之巅。我也是个做梦者,想一探究竟,想亲眼见证世界十字路口的繁华景象,体会华尔街分秒钟几百万上下的快感,亲历不夜城的酒醉金迷……当然,现在还处于造梦阶段,希望终有一天能得以实现!

  最后回归到作者本身,她是个让我很钦佩的人。现在已经很好了,但愿她能更好。祝愿!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七):可用于当拓展读物,开阔视野

  花了一天不到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我也就其中部分和在美国读书的同学进行讨论了。、同学的态度是对该书不屑一顾的,她觉得这样的书倾向性主观性都特别强,是为了迎合国人被压抑已久的情绪。我不得不承认,书中有部分章节是过分夸大了,比如说写到美国人坐公交车都看着一本书。、作者可能只是想表达美国人相比我们,更爱阅读。我也认同,我们国人看书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就我而言,我不喜欢网络上那些碎片化的信息,总觉得只有书籍才可以更加系统全面的传递信息。、还有书中写到民主那一小节时,原谅我没有看懂,不明白作者到底想传达什么。、我最喜欢的一节是最后一节,讲美国贵气的东海岸和野性的中西部,原来美国其实和中国一样,都存在地域差别,并且让我感受到了美国的东西部的文化之一。在书中,写到大麻,是陪美国青少年一起度过,是他们的年轻美好回忆之一。在我们中国,是闻毒色变,所以我很好奇大麻在美国到底是扮演一个怎么样的角色。、

  总的来说,作者毕竟也只是在美国呆过几年,并且由于年龄阅历限制,我们不可能对其太苛刻。、我觉得这本书,当做一种拓展读物,还是值得一读的。、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八):好奇心带我到这儿。

  默默关注Gogo将近两年了。唱歌、绘画、写书、实践,她的每个动态都能给人新鲜感和启发,如我一样关注她的人们能从众多个小切入点窥探到愈加广阔精彩的世界,无论是她学习生活所在的美帝还是旅行所到之处,亦或是她丰富的精神小天地。这是我对她好奇心不减的最主要原因。在同样的时间内,Gogo似乎能够比别人完成更多的事情,看到更多的风景,有更多新奇的想法并惯于把它们记录下来。记录生活的点滴是很多人想而不做的事情,当然,这也就区别出了像她一样的小超人和像我一样两年后还是坐在电脑和新书前感叹唏嘘的路人甲...

  书里的一些文章是Gogo平时在人人里发过的,这些素材积累起来看似”毫不费力“地变成了新书,但对于她自己而言,正是每一次的坚持和付出才能成就其后的水到渠成。这个成果不仅让大家开阔了眼界,有机会动了动脑筋思考她提到的一下话题,更是她对自己的成长和经历负责而珍贵的记录。功夫用在平时,这是我特别佩服她的一点。

  一谈到对她的好奇和欣赏,我就有许多说不完的话和无数问号感叹号。最初知道Gogo,是因为初中曾一起上过课的Lizzie在人人中常会提到这位亲密而优秀的朋友。L本身给我的印象就是智慧思想气质品位俱备,这么一个完美者所欣赏的人一定也非常优秀。后来我搜到了Gogo的人人主页包括公共主页才知道原来她在人人已经很有名气,光是一天内加好友的人数就已经处理不过来。当时我已经读过了她的上一本书《体验美国中学教育》并在人人中留了言,本没想到她会有时间回复我,那是我和她迄今为止唯一一次直接交流。之后的日子总能因为她的几篇文章和几幅图画照片而充满特意的思考和对地球其它角落的了解和想象。最近的暑假,又因Gogo知道了大才女源溪。世界就这样一点点在我眼前铺展开,每一个小点都可能展延出更多更广的未知。生活原本就是这样联系的。有时,做一件事得到一个结果却又不仅仅只是那一个结果,会牵出更多的后续,它们或多或少就构成了你生活的轨迹。就像她前几天刚在“厚脸皮”一文中提到自己从写出东西到产生到北京青年报去一趟的念头再到成为临时编辑再到出书等一系列。她的哲理就存在于她的生活中,通过叙述成故事的文字,影响到你我他,变成更多人的行动和思想,之后再影响更多更多的人。不知道Gogo想没想到过自己的影响力这个问题,但我确实由衷地感激她分享自己那么多见闻,不用说教唠叨,而是讲故事,我们从文字看出了画面,轻松之余却又无法回避思考。另外,Gogo主页中的画和自己录的歌都让人惊喜。有这么多才艺用什么“五好”“全能”“优秀”概括很俗,只是兴趣广泛并且样样热爱精通,自己就能沉浸在创造和欣赏中,这样生活一定不乏味。我就想呀,这么特别的人,如果能有一份她亲手写的东西作为纪念,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鼓励。虽然写书评的deadline已经快到了...但是希望Gogo还能看到这篇“肺腑之言”然后寄一份鼓励给我O(∩_∩)O

  言归正传说这本书——之前,我对《体验美国中学教育》一书中她所描写的去打猎和在暴风雪中等车上学的故事有特别深的印象。因为这些事是在我的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它的叙述弥补了这方面生活细节的欠缺。当时看完的感觉就是壮丽而迷人,自然的景象中渗透着一种来自于人内心的力量。然后就期待着大作家出新书。终于等到《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宣传的时候已经看完,只是那时未知到豆瓣写书评。还是为了能和Gogo交流一下感受和对我有重要意义的明信片吧!所以看完好久了又来写几句。

  因为此前一直关注她的文章,已经熟知她写作的风格,所以对于新书的关注点就落在了有哪些新鲜事和新想法。书的第一篇大致通过几个事例的叙述介绍了美国人的价值观、社会风俗和文化。最让我惊讶的一点是美国人惊人的阅读量。此前虽已听说过美国人有阅读习惯,这本书却用具体的事例和数字让“美国人阅读量大得惊人”和“全民有良好阅读习惯”这一事实具体可感。还有美国人对酒精的热爱,通常体现在影视剧中,有时让国人很难理解,而Gogo在书中给了我们答案。第二篇中的医疗体系、大麻、民主制度、宗教等是平时国内大家很难了解细致的,书中也通过事例从某些方面作了简要介绍,体现了作者自己的观点。而有关吃饭的“重庆楼”和“舌尖上”让我们看到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印象最深的一篇也是之前在人人上已经阅读过的关于朋友意外离去的文章,作者没有一味表达自己的悲伤情绪,结尾处反而浪漫而温暖。第三篇主要是与美国人际交往相关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文化中的自信、正直、负责任和具独立思考意识等。之后Gogo用文字带我们游览了美国许多胜地,每个地方发生的一两小事构成了没去过那里的我对其最初的印象。

  书的内容还需要大家细细看细细品味,不知道别人看书时有怎样的感觉。反正我的感觉是仿佛站在Gogo身旁和她一同经历了每一个“此刻”,听着她对我讲述了她的感受,而我又在此基础上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

  很有特色的一点是Gogo的写作风格。她的文字轻松,时而幽默,多以叙事加少许评论,让大家读完故事后既能了解作者的立场,又能不被其牵着走,保留独立的想法。在我看来,最有意思的是Gogo给文章结尾的方式:用短小的疑问句或反问句,或是轻松幽默的带主观色彩的小语句表达一个看似不相关其实直戳文章内核的看法和判断。既不让人觉得突兀武断,又能引起大家批判性延伸性的思考。这是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一大亮点。很多次读文章的时候,我都迫不及待地想看那个结尾是怎样的方式,因为是点睛之笔,是与她的思想最近距离的接触。点到为止,却又意味深长,足见其功力。

  最后,还是想对Gogo说感谢的话:

  虽然你常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丰富而有别于他人的生活,每个人也都会有得有舍,但我仍然向往你能开眼界长见识的大好经历,也感激这么久以来你一直都能带来惊喜。我本来是个对自身的认知很模糊、不明确自己要为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努力的人,你的一些看法帮助我慢慢设定了轮廓并且越来越清晰。我现在正在为考研努力,这只是迈向梦想的第一步,未来怎样不去过分细究,重点是要做好眼前,想到了一点就像你一样把它变为现实。

  希望能收到你亲手写的东西作为纪念和鼓励。或许,未来的某一天某一点,我们会遇见也说不定呢啊,你说是吧。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九):记得出门带本书,赞!

  一直以来都很关注本书的作者——王逅逅。认识她纯属偶然,她是我妹妹的同学。当时因为她在人人网上很火,关注她的人很多~我很想知道这个女孩有多么的与众不同,于是,我也就关注了她。

  自从我关注她以来,我就发现,似乎阅读她写的文章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后来听说她要出书,我便去当当网上果断地买了一本,作为我对她的支持!

  王逅逅是个二十二岁的女孩,高中赴美交流一年,现于美国顶尖文理学院Haverford College攻读英美文学。说来很惭愧,她跟我妹妹一样大,可是她的见识和眼界,以及她对问题的思考深度,却远远超过我,这正是我对她“着迷”的原因。她的书,更像是一本纪实文学,也像是一本日记集锦。我喜欢她的文章中,她用那种冷静的、独特的、年轻的女孩子特有的视角对美国的人、事、物进行的描述。她的描述尽量客观,却也带着她个人主观的感受,这一点,也是我所欣赏和喜欢的。

  逅逅在书里提到了美国的文化、习惯等,用自己的经历渲染出美利坚的大背景,为我这样一个,对美国一直怀有渴望却没有机会去求学的人打开了一扇天窗。我很感兴趣的有关读书、社交、文化、兼职、如何更容易接纳新事物的指导,这本书都有提到。

  在书中,逅逅有一篇文字专门提到了阅读和读书。在此之前,我也通过我一些留学的朋友的文章,了解到美国人非常喜欢读书,可是逅逅非常详细的描述了这一点。美国人的读书量真的是大的惊人!美国人的读书习惯非常好,抓紧一切零散的细碎的时间去阅读,美国人民读书是全民性的,并不是只有高收入的家庭才读书,靠救济金过活的家庭也一样热爱阅读。在她居住的城市得梅因,只有非常穷的人才会选择做公交车,因为每家都有车,作者因为每天坐公交车,所以有机会观察车上的人,她发现大部分都拿着书在读。车里,那些灰头土脸的拿着蛇皮袋子的流浪汉、那些裹着不合身的大棉袍的大妈们,他们都会上了车之后就坐下拿着一本书看。在下车的时候,这些穷苦的人们小心的拿出书签来,夹在书里面,然后将书放进他们破旧的包里。仿佛那本书是什么圣物一样!公交车上,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外的树叶,星星点点的在那些布满皱纹的老妇人的脸上跳跃……当我看到这些描述的时候,我感到神圣的光辉笼罩着他们,仿佛圣母玛利亚的光芒洒下了她们!

  美国人利用Ipad,买实体书和电子书,并且将电子书发到kindle(亚马逊网发行的电子书)上,他们可以运用高科技进行高效率的阅读!网络与电子的普及能够节省下来大量的时间,为他们创造极大的价值。

  书籍,在美国人的家庭中是一架桥梁,每天饭后,家庭成员都会聚在一起,讨论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从而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我看到这里不禁想到了我的家庭,不禁想到了我们中国千千万万的家庭,我们是怎么拉近家庭成员的关系的呢?我们像他们这样实现了心灵上和思想上的沟通了么?我又一次惭愧了,我和我的父母很少在我们的餐桌上讨论各自的读书情况,我们也许会说说这段饭菜怎么样,我们也许会说说工作怎么样,张三李四家怎么样,可是我们却很少讨论读过的书!我们错过了多少心灵沟通的机会啊!!

  在美国,想要取得好成绩,唯一的方法就是阅读。美国人重视批判思考和独立写作的能力,而大量阅读则是培养这种能力的最好途径!所以美国的学校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读经典作品,而且是大量的读。我们不禁会想,十几岁甚至是更小的孩子,他们能读得懂像是《奥德赛》和《罪与罚》这样的作品吗?

  伊塔洛•卡尔维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给出了解释。“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具有形成性格的实际作用,原因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式: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经差不多忘记或者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当我们在成熟时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从哪里来。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是的,小时候读的东西,长大后可能不记得细节,但是对于那些还没有进入社会的青少年而言,经典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塑造着孩子的性格,告诉他们什么是善与恶,什么是人性的矛盾。而这些书,在成年后重读,能够获得更多更深刻的感受。

  其实,在现在的中国义务教育中,就应当加进去大部头名著的阅读,而非仅仅几篇节选的阅读。不要被数理化的优秀蒙蔽了双眼,读书才是强国的根本啊!

  《美国,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读后感(十):读后感

  在图书馆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一直很向往着趁自己还年轻的时候去多多体验异域的文化风情,可是目前所能做的却只有通过阅读的方式。借回来之后才发现是个90后的姑娘写的,当时的心情,说实话是带着些许的失望的。90后,跟自己年龄也差不多吧,暂且不谈及这个年龄阶段尚不具备足够的生活体验和严密的思维逻辑去对比中美文化差异,就算脑海具备这样的知识框架恐怕也难以用客观准确的言语措辞来完美地填充这一大的空缺吧。可是当自己认真的看完书的前言部分时,发现自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了解这位姑娘到底是体验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有了怎样的思想眼界上的开阔。

  花了两天的时间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了,感触非常大。整本书的内容并很难以理解的地方,基本上就像听一位刚从国外回来的老朋友讲自己这些年在国外发生一些故事一样,或者说是作者在以日记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渐趋成熟人格得以完善的成长过程吧。书中文字的表达并不做作,反而让人觉得很真诚平实。对于一些差异性的地方,作者都有自己的想法。

  其实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作者的勇敢。一个90后姑娘,支身在异国求学,身旁都是陌生的面孔。在作者向我们展现自己的开心体验的同时,读者也不难以想象其背后忍受的孤独和艰辛,当她感冒的时候,当她去友校上电影课期间每次都去那家重庆楼吃饭的时候,这些细微的因素能可能残忍地触碰到作者脑海里那根紧绷的柔弱的乡愁之弦。每个人的记忆里都可能有过这种心情体验,每当读到这些,我都会停下来轻轻地叹口气。

  其次,一个90后姑娘敢于在公众发表自己的这番言论,直率坦诚毫不做作,这些让我这个同是90后但却在公众场合不怎么说话的缺乏自信的姑娘不禁在心生敬佩。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