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彼得潘综合征》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彼得潘综合征》的读后感10篇

2018-03-15 20:5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彼得潘综合征》的读后感10篇

  《彼得潘综合征》是一本由[美]丹·凯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一):《彼得潘综合征》解读男孩般的男人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类型人群。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他们浑然天成般地相辅相成于这个世间。伴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也在逐步成熟和长大。但是,不经意间我们或许会发现某些人永远地长不大。

  以前我对于如此的现象总是一笑了之。毕竟,这有点难以捉摸。按照我的理解便是这些男人由于直接或者间接儿时成长不良影响而导致的。但是,今天意外地读了一本题为《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后,我颇有某些触动和想法

  原来,这样的情形还并非个例。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治疗师,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分析和讲解下,它俨然更是一种特殊案例。有着一定的人群,属于某种相关的心理症状。它的名字便是彼得潘综合征。虽然目前我们或许无法把它归结为人的某种病症,但是严重起来,这个症状会影响到当事人人生发展前景。作为男性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的是与之相匹配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假如一味沉迷于长不大的阶段,那么这样的男人又如何能够让人们信服,如何让女人青睐,如何让自己一展宏图呢?

  作为如此的出发点,本书在概述中详细地与读者探讨着这些男孩般的男人。以一个测试方式,我们可以较为客观认识到相关评测的男人是否患有此种彼得潘综合征。事实上,我们也只有在发现问题同时才能研究并发现相关的解决办法。如果连问题都未曾揭露,那么又何来的纠正和克服呢!随后,在第二部分中,本书的作者进行了有关于此种病症的综合分析。结合实际接触的这类男人,我觉得作者真的很是观察细微和分析准确。因为随后的第四到第十一章节分门别类地对不同症状的反应进行了汇总和分析。这里的分析并非文字意义上的纯理论探讨。相反地,书中列举了患有此类症状的不同表现形态病人特征类似于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大男子主义等等。说实话现实生活中我本人就很反感如此类型的男人。因为他们实在太有缺陷,让我这个女子也无法容忍。而通过本书的讲解,我也产生着某种的同情和理解。原来,这样类型的男人并非本身希望如此。他们只不过深陷于一种名为彼得潘综合征而已。本书最后第三部分中则是详细列举了如何引导此类病症的人们做出改变,克服难题,迈向成熟。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提出的相关建议是根据不同身份的人们展开。所以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任务;所以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建议需要加以研究和参考。

  解读男孩般的男人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集中火力于如何引导他们走出困境,摆脱彼得潘综合征。这是一次通过较为系统,理论,科学的方式进行的引导,分析,建议方式。值得感兴趣朋友们拿出来探讨和研读一二。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二):从心理学角度看那些长不大的男人

  恕我孤陋寡闻,第一次听到“彼得潘综合症”这个词。之前我懵懵懂懂地听说过“彼得潘”这三个字,却不甚了解其意。读了《彼得潘综合症: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一书,我才知道彼得潘综合症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患有该综合症的人就是那些生理年龄很大已成年,而心理年龄社会年龄却还停留在孩童阶段、拒绝长大、拒绝承担责任的男人!

  《彼得潘综合症: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一书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治疗师丹•凯利博士所著。丹博士在自己作为心理医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自己治疗的很多男孩子都面临着成长的困扰,拒绝长大,拒绝承担责任。他用英国剧作家詹姆斯•巴里的作品《彼得•潘》中的主人公为这种心理现象命名,写了《彼得潘综合症》一书,来揭示这一心理现象。

  这样一本美国心理学家所著的关于男人的书籍被引进中国,我想,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正如我们在电视上、网络上、大街上,随处可见行为幼稚、心理稚嫩、没有责任感的长不大的男人。以前我们会对这类男人熟视无睹不以为然,即便他可能是我们亲近的父亲丈夫男朋友或者儿子。现在,透过这本《彼得潘综合症》,我们了解到,那些长不大的男人可能就在身边,也可能是我们比较遥远陌生的人,他们在心理上、情感上、生活中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若没有得到解决,彼得潘综合症患者和他身边的人将会陷入巨大痛苦烦恼中,而且这些男人会永远生活在他们的“永无乡”里。在解决彼得潘综合症男人的问题之前,往往需要先从他们身边的女人着手,因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身边女性的纵容、忍受、消极等等因素,助长了那些长不大的男人的这些心理问题和行为特征。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书中有非常详尽的介绍,可以细细阅读了解。

  这本书是我在几个月前阅读的,在读的当时,我对照书中所阐述的患上彼得潘综合症的男人的特性,对身边关系较为密切的男人进行了比照,比如爸爸先生、男同事、男性朋友等。还好,我身边和熟识的男人都是成熟有担当的人,他们跟彼得潘综合症完全无缘。如若他们有人出现了彼得潘综合症的迹象,帮助他们,是我责无旁贷的事。如若没有,如何在男孩还小的时候就培育他们往健康阳光、成熟、有责任感的方向发展,预防彼得潘综合症,则是我身为一名男孩妈妈所要考虑到的。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三):小飞侠在中国

  《彼得潘综合征》是一本心理学著作,由美国心理医师丹·凯利所著。书中描述了一种以男性为危害对象的心理疾病“彼得潘综合征”。作者借用巴里著名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小飞侠”彼得潘,来指代现实中那些内心长不大的男人。作为一个心理学的爱好者,我对此书自然有点兴趣。

  在书里,作者丹基于大量心理诊疗案例,发现了他称为“彼得潘综合征”的这种心理现象,归纳了此类患者情感麻木、拖拉延误、社交无能、魔幻思维等心理特征,并指出这种问题的主要症状: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大男子主义以及自恋。丹通过对各种症状的分析,试图从儿童成长及家庭塑造等方面给出“彼得潘”形成的原因,并针对父母妻子亲友、患者自己等不同角色,给出走出这种症状的途径。应该说,本书作为一本心理学读物是比较浅显易懂的,也难怪其能登上畅销书榜,并使“彼得潘综合征”成为一个大众流行的心理学词汇。不过在阅读过程中,也始终有问题在萦绕着我。

  首先是“彼得潘综合征”的名字是否恰当呢?从童话神话传说中寻找人格原型的做法自荣格以来在精神分析界颇为流行。本书以“彼得潘”喻指长不大的男人,也属因循。可惜的是本人未读过巴里的原著,对彼得潘的唯一印象即来自迪士尼的动画片中那个绿帽小飞侠。其与心理患者似乎不怎么沾边。当然,也可能是迪士尼曲解了原著,过度美化了角色(这在迪斯尼的动画中也是常见现象)。而如何解读作品,本就是各花各眼的事。有人在彼得潘身上看到了永不消失的生命活力,有人则看到童年纯真成年人世故对比,还有人看到逃避与责任的冲突,不一而足。本书作者看到了心理疾病,倒也不算无当。不过,事物总有两面。正如彼得潘其实也可以代表一颗永远年轻赤子之心一样,作者自己也承认心中有一把永无乡的仙尘并非一定是坏事关键看你能否控制

  其次,这种征候为何只光顾男性?需知作为一个男性读者,这一点多少让我有些别扭,以至于书一上来先对着测试表自测一番。确认自己不属此列,也着实松了口气……对此,作者给出的解释,主要是针对“性别角色冲突”这一点,即他认为男性的性别角色在他所探讨的时代(80年代的美国)是明显的,而女性相对没那么纠结。但是在现代,女性的性别角色是否真不必担心什么?我看也未必。“我不想不想长大”的歌词,不就是出自SHE之口?“卖萌”“装可爱”的风潮,不也在女性间流行?也许不同之处只在于,现在的人们对女性的幼稚心态抱有更多的容忍和不以为意,却对男性抱有更高要求,也因此使男性面临更大的压力之故吧。如此说来,男性更容易显现症状,而女性也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至少当代中国女性的性别脚本还远谈不上掌控自如

  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对于一本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著作,书中描述的种种问题,对于如今时代,尤其是中国社会,是否还有借鉴意义?小飞侠的身影,能否在中国见到?也不知是凑巧还是阅读的心理暗示,就在读完本书后,我就在身边发现了一个“彼得潘”的典型。他几乎符合书中描述的各项特征:开起车来蛮横粗暴,把公路当成自己的;对别人的违规愤愤不平,动辄口头强暴,其实自己的违规也不少;玩牌时视反悔为常态,唱歌时霸占麦克风不放;为人自命不凡,任何事都要表现自己的高明;社交方面,即使是经常玩在一起的哥们也在背地里对他多有不满……通过丹凯利的叙述,我似乎已经能够透过他外表自大傲慢看到内心的愤怒绝望。我不得不承认,彼得潘的身影也一样可以在如今的中国看到。而且,由于中国根深蒂固的男权观念和家庭血缘传承的执着,与美国无论如何要求个人独立风格迥然不同,使得彼得潘的表现与美国颇有差异。至少在美国,绝少见到“啃老族”的身影。而在一个女性为讨得男人欢心不惜勾心斗角自相残杀的戏码仍能广受追捧的国度,比起关心长不大的男人,也许更该关心一下那些苦苦挣扎的女人吧。

  那么,彼得潘综合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遗憾的是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阐释不那么令人满意。他虽然提到了家庭和父母的因素,但“没有长大的父母”本身又是何原因造成?因为他们的父母吗?那这只能陷入循环论证。他也提到了社会的压力造成了男孩的恐惧,但对于这一点却始终缺乏展开。彼得潘不能适应社会,全是他的问题,他家庭的问题,还是这个社会的问题?其实,从其害怕孤独、逃避责任、寻找母亲替代者而非真爱等种种表现,不难看出其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说的现代人的不安全感为此寻求母亲脐带般联系冲动颇有神似。“长不大的男人”和“爱太多的女人”,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施虐-受虐倒错,一方一味要求爱以弥补安全感,一方一味给出爱以获得存在感。要改变这种关系,也许心理学家的建言也只是治标之策而已。如果不是因为现实太残酷,谁愿意生活在永无乡呢?

  本文刊于2012年6月30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四):我们的彼得潘军团

  所有的人也许都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无论你是父母还是子女,是男人还是女人,单身还是有伴儿,都会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是有兴趣的自愿阅读。但是我反对单纯对号入座,把自己,伴侣,父母或亲朋好友的种种错误和痛苦揪出来仅仅为了诊断他们为彼得潘或温迪或任何罪魁祸首。。。。。那于事无补,甚至是雪上加霜。人读一本心理自助书籍最大的价值会是来源于自我改变的愿望。这本书深入浅出的说明了彼得潘综合征的来龙去脉。在剖析它的形成,以及其深刻的家庭根源时是尖锐且深刻的。在怎么办的建议部分,有些具体做法看似笨拙,但这是任何一种书籍或治疗所不能避免的,因为它只能举一些最易懂最适用于所有人的例子,提出一些最易被接受和转化的建议。领会作者的指向很重要。       我总觉得人们需要抱着开放而不是批判的态度去读这样的书,因为我们总能从中看到太多自己和自己家庭的影子。那些我们挚爱并深爱着我们的人,怎么一步步深深伤害了我们,我们又是怎样强化着这种自我伤害,然后狠狠的以伤害反击他们。如果我们不停的去批判,获得的也许是更深的怨恨,最终也许使你无法再读下去,也不会从中有所收获。我想接纳可能是更有效的态度,无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是甜是苦,接纳它事实上的样子,也接纳自己的感受。       在我看来彼得潘综合征是一种典型的人格障碍。它的产生深深烙印着遗传的因素。当然这不是说基因的遗传,而是家庭的遗传,父母把自己的焦虑,不幸矛盾,痛苦遗传给孩子,而孩子不得不以自己的生存方式去应对。非常不幸这种生存造就了一个个痛苦的孤独的个体,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生存适应本身蕴含的力量。因为,最终,如果有一个希望可以拯救这些彼得潘患者,这希望将来源于他们强大的生命成长的力量。他们需要去意识到它在他们内部的存在,相信它,然后积极鼓励它。       在现在的中国,彼得潘症正在悄悄的蔓延着。其实它已经普遍的影响着了不止一代年轻人。然而,我们的社会,家长是不敢去正视它的,他们宁可用“强迫症”,“抑郁症”去替代对这一人格障碍的认识。因为直面这一障碍意味着反省,反省父母,反省家庭,反省社会,反省政治,反省我们的一代一代。而我们的整体缺乏这样的勇气和精神,因为总有看似更轻易的解决方法可以粉饰太平。我们不停的向前跑,希望跑的越快就能把焦虑抛在脑后。然而内心深处的痛苦只会因为一个又一个无法解决的障碍更加痛苦。整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就是个巨大的彼得潘军团。       我们也造就了一批女性,温迪综合征患者。是的温迪也是种病。在书中举到了灰姑娘综合征,但我觉得并不非常全面。我们的社会与西方不同的一点是,我们还造就了一大批无法爱丈夫,却不断剥夺孩子人生的母亲。这也是温迪综合征,只是他们面对的彼得潘是自己的儿子,而他们的剥夺行为更被社会合理化,更堂而皇之,更贪婪。他们无法与自己的丈夫建立亲密关系,便要与自己的儿子建立除肉体以外的其他婚姻关系。媳妇在这个关系中是绝对不能被接纳的。这很扭曲很变态,但很可悲的是在中国非常普遍。       年轻一代女性在恋爱自由后会更强烈的说,我不要做温迪!希望这本书会帮到他们。也有很多老一代的父母开始反省的,也许这本书能帮助你们理解自己的子女,改善与他们的关系。但由于作者是外国人,文化差异的因素也许会影响到你们与内容的共鸣。这很可惜。最后补充一点是,我一直在思考,会造就彼得潘的家庭里的女孩儿会怎样?无疑中国的独生子女现象是外国人无法深入研究和涉猎到的,如果这个家庭只有一个女儿,且只能有一个女儿。。。。。我在读书时想到自己原来是个小女彼得潘,现在我外表被社会化成了温迪,内心还是个彼得潘。。。。呵呵,这很有趣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五):不成功的角色扮演

  虽说我是中文系的,但毕竟不是外国文学专业,所以像《彼得潘》这样大名鼎鼎的著作也没怎么读过,只是从教材上知道些大概内容,但这并不影响我阅读手头上的这本书,作者尽管大量的借用《彼得潘》中对同名男主角的形象刻画,但非常贴心的将重点对话段落都照录在每章的前面,让人省事不少。 《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这本书我建议和北京联合的另一本书《爱得太多的女人》结合在一起读,尤其是第九章的内容,越往后读,和我一样看过《爱的太多的女人的》读者就会越发的感到有必要两本书都收下。这本书令我激赏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他的封面,虽然少不了天头上的畅销多少登上什么榜单,但看在字小且位置偏僻的份上可以忽略不计。封面设计的负责人将本书的针对对象用凝练的三句话表达了出来:如果你是一个女友或妻子,这本书就是给你的;如果你是一个男孩的父母,这本书就是给你的;如果你是一个17-50岁的男人,这本书就是给你的。语法上完全可以再做一些修改,但是这三句非常简洁有力的点出了适宜的阅读人群,那是不是说你几样都不是就不用读这本书了呢,我没结婚没恋爱,我没有哥哥弟弟,那我需不需要读,需要,因为我的教师,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丈夫,儿子也是有可能的。其实作为社会成员,你不会缺少与男性接触的机会,即便是出于利害关系,你也应当读读这本书,学会辨识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他们可不是僵尸,自动在脑门上贴一张符纸对你广而告之。 正如作者所言“彼得潘”综合征是一种症状众所周知,但其本身的状态从来没有被揭示过的病症。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综合征:在标准行业术语中,指以某种社会模式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彼得潘综合征的问题主要存在与七个方面:情感麻木、社交无能、魔幻思维、与母亲存在的问题、与父亲存在的问题和不能理性处理两性关系的问题。

  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加在一起可以分出六种主要症状:焦虑、性别角色冲突、孤独、不负责任、自恋、大男子主义。很多人看到我总结出来的以上“条条框框”后长嘘一口气,原来如此,那我离有这种表现的男人远一点不久行了么?不行!作为普通的社会一员,除了科班出身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人士,我们对以上症状所指的表现理解其实都是非常片面而样板化的。举个例子来说,孩子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转而向电视求取慰藉甚至解决方法,一个小男孩常常为自己身上的各种毛病苦恼不已,当他在电视上看到某一角色与自己非常相像的时候,他就会不自觉的将该角色身上的所有问题映射到自己身上,假如人物设定此人是一个同性恋,男孩子就会惊恐的认为自己也是这样,开始认为自己是肮脏的,可耻的。然后开始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实际上根本就没破)。女性的自以为是其实也非常相像,认为自己很了解,但实际上根本不懂,比如大男子主义,女性的误读就是甩手掌柜,啥都不干,往床上一躺认为自己是爷,就该让人伺候着。这是大男子主义,但只是最低级的一种,当人类的辨识能力提高的时候,大男子主义也在不断的修炼,男性在潜意识中不断的暗示自己“要很忙”“要无法从各种各样的交际应酬”中抽身,让妻子或女友觉得不该向自己求助,请自己坐下来好好谈一谈都深感罪恶,当然,这并非他们有意为之,还是意识深处的不自觉行为。再加上女友们,妻子们总是觉得自己理应“谅解”“宽容”(书中非常多这样的案例,这就是真正的“一个巴掌拍不响”)。于是,“长不大的男人”与“爱得太多的女人”凑到了一起,相爱相杀,互相指责,充满硝烟的凑活完了这辈子,留下一个或一堆问题更加严重的孩子在这个地球上。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六):暴风骤雨式的揭疤

  拿到这本书后,已捧读了一大半,然后在办公室里就不翼而飞了。犹豫过久,还是重新买了一本,因为隔了一段时间,不得不又重读了一遍。然后发现,这次重读是值得的,它把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误读解除了,让我看清了这本书的脉络。这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普及性心理学著作,我会将它推荐给我的学生。

  本书认为,这种综合征在时代的变迁之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现,多发于中上层阶级的最年长孩子,始发于11-12岁,这些孩子会先出现四种基本症状(也称为“症候”吧?):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在此基础上随后出现两种中间症状:自恋和大男子主义、海盗式的生活方式,最终导致爆发期的社交无能。这些孩子虽然在这些症状上的表现程度不一样,但都有一个相同的妄想:即想留在“永无乡”——不想长大。同时,这种综合征将使孩子出现七种心理特征:情感麻木、拖拉延误等。作者认为,彼得潘综合征“是现代社会压力的产物,这些压力施加于家庭,并最终施加到了孩子身上。”

  的确,我们从彼得潘综合征的最初产生、定型及最终爆发,看到了家长在沟通过程的“隐含信息”于孩子的影响,看到了社会(以媒体为直接作用力),看到同辈群体“盲人引路”的作用,作者以极其生动的案例,暴风骤雨式地为我们的潜常识进行了揭疤。最后的预防及矫正建议也是可行的。作者对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也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个创新。

  以上是我对整本书内部的初步概括以及总体评价,以下是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65,父母对对方的指责,通过隐含信息转移到孩子身上,而孩子则敏感地以“他的忠诚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把责备的手指指向了自己,认为“自己错了”。这让人联想到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但问题是:第一,埃里克森认为孩子的自主与内疚形成的关键期是4-5岁;第二,孩子的“自我中心主义”,似乎更不易让他将错误揽在自己身上。所以我觉得这种分析并未完整。那么,孩子这种揽责任的心理趋向是怎么引起的?

  4,如何判断一个男人身体长大了,但心智未长大?成人的年龄与心智发展是否有着对应的常模?尤其进入30岁之后,我会觉得自己有很多行为和思想都未必像一个成年人,而且,我觉得有些人表现得成熟世故,但又未必获得成年人所给予的那种角色稳定感。(这句话我怕我将来再看一次也不明白我最初所指的是什么……)

  84,书中提到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我明白人会根据需要层次的满足,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插一句:现代人总追求着一种“安全感”,那是否表明他们只完成的温饱需要?那么,那些女孩在择偶的时候,既要安全感(第二层),又要人家爱你疼你(第三层次),还要人家尊重你给予你空间(第四层次),是不是太奢求了?】那么当到了第五层次的时候,什么东西才能使人自我实现呢?我盗用一下经济学的概念,是否可以认为,“一个人真正想要的东西是那些边际成本不变的东西”呢?我想我可以进一步认证一下。

  134,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真正让我对这本书感兴趣,是从作者对几名彼得潘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开始。那么,作者是否为变态心理学或临床心理学提出了一种新的诊断结果及相应的诊疗方法?当一个心理医生未识别患者为彼得潘综合征时,他的治疗过程与作者的治疗过程是否会不一样?这种症候群归根结底就是因家庭紧张、不合适的家庭教养和社会压力导致的成长问题,那么,除了症状可分辨出来之外,实质上我并不认为它对心理咨询领域有太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还特意学习了一下“综合征”这个概念。)

  91,你自己是你爱人的“温迪”还是“小叮当”?我认为最突出的一个指标是:你所认为你最爱他的是什么?是那种他把脸埋在你的脖子间,你抚摸着他头发的宠溺感;还是你趴在他的身上,细数他的微笑的惊异感?

  写到最后,我几乎忘了自己看这本书的初衷,因为我以为自己家中也有着一个彼得潘一样的男人。他在家中呆了九个月之后,在另一个城市找到了另一份薪水高一倍的工作,然后义无所顾地离开了。他没有考虑我、我们的小家庭以及我们的婚姻,那份工作当然也不是他最重视的,流浪是他的本性。那时我就觉得他是小飞侠。我是那个一直容忍的温迪,甚至鼓励着他:“再出发,再出发吧,你是勇敢的小飞侠……”他甚至也为此沾沾自喜起来,这次回去,带走了我新买的《彼得 潘》。我一直无法相信他会永远留在我身边,留在这个连饭都不会做的不称职的替身母亲身边。十年了,对彼得潘来说,是不是耽搁得太久了呢?我找不到答案。但其实,我如小叮当般爱着你。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七):按时长大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s a state of mind.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

  作者丹•凯利博士以心理学的手法解读《彼得•潘》童话故事,叙说“孩子一样的男人”被深度忽略的真相——彼得•潘综合征。作者 巧妙地把彼得•潘综合征,想象成一个七块积木搭建出来的立体模型。每块积木代表综合征的一种症状。第一层是“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四块积木,作为基石的初期症状,而第二层“自恋,大男子主义”是基石与爆发期之间的“中间症状”,顶层就是“社交无能”的积木,即为彼得•潘综合征的爆发期,最后的终极状态。当我们看清了男孩长不大的危机,心里无由的涌起一阵悲郁。

  涉世未深的少年们,猎奇地观望世间,求关注的幼稚与对未知现实的懵懂,不愿意长大,父母失职,他人的默许,纵容他这般耗着,也许男孩们偏爱这样的甜蜜,享受年轻的特权,渐渐养成不负责任的调调。可是随着日子的越来愈长,身边的人不会一直容许男孩这样,社会也不认可。小聪明的混日子,固然容易轻松,可是小聪明只是小,而不是大智,他的“孩子额度”早已透支,每个人都不得不按时长大。因为男孩不愿意告别过期作废的孩子期,开始逃离现实,他愿意沉溺在永无岛的世界,不愿意接受改变,他还以为自己还是可爱的孩子,自我的误解促成了长不大。

  男孩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被父母言语里的“隐含信息”的双重折磨,因为初临人事的稚嫩,没有成熟的理解喜欢自以为是的判断,没有选择性的让自己囫囵吞枣的接受。听见父母隔阂发出越来越多的信息,心也变得模棱两可,在父母冲突的夹缝里艰难成长,得不到一个真实的答案。他陷入焦虑的伤害里,形成了情感障碍。他对很多事渐生疲倦,对此毫无兴趣。

  财富对一个男孩而言,这或许只能是种原罪。他慢慢的发现拥有的与支配的悬殊,产生被金钱所累的认知障碍。当他迫切需要被认同,依赖金钱最初带来的满足感已经很薄弱了,他会觉得很孤独。当他不断冒险的努力求得注意,可是越是受累的失败,这些敏感少年不知所措地低下头,不知如何继续,开始为自己找借口。

  “性别角色冲突”是彼得•潘综合征的关键症状,因为社会不承认不符合男性的特征出现,造成了男孩子一种不安全感,他发现自己对待男女的标准期,竟然没有人配合。苦闷和脆弱的急剧夸大,整个人完全变了,因为他们的敏感是超乎你想象的,他们偏向用相对拙劣的伎俩来隐匿自己喜欢的东西,却相应的成为一个不好捉摸的人,当然他给自己的心围上了一道墙,并不是把所有的人拒之墙外,而是等待一些足够在乎的人来拆墙。

  这些东西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当男孩们最终走向社交无能,那是因为很久以来的不容,不融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空洞感,让他们清晰感受到,就是他不再对这个世界抱有任何希望,身心以令人心酸的迅疾速度衰老。

  彼得•潘综合征,是一种男人成长的心理伤害,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的书。它在告诉我们,男人,你应该长大了。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八):我们的彼得潘军团

  所有的人也许都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无论你是父母还是子女,是男人还是女人,单身还是有伴儿,都会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是有兴趣的自愿阅读。但是我反对单纯的对号入座,把自己,伴侣,父母或亲朋好友的种种错误和痛苦揪出来仅仅为了诊断他们为彼得潘或温迪或任何罪魁祸首。。。。。那于事无补,甚至是雪上加霜。人读一本心理自助书籍最大的价值会是来源于自我改变的愿望。这本书深入浅出的说明了彼得潘综合征的来龙去脉。在剖析它的形成,以及其深刻的家庭根源时是尖锐且深刻的。在怎么办的建议部分,有些具体做法看似笨拙,但这是任何一种书籍或治疗所不能避免的,因为它只能举一些最易懂最适用于所有人的例子,提出一些最易被接受和转化的建议。领会作者的指向很重要。

  我总觉得人们需要抱着开放而不是批判的态度去读这样的书,因为我们总能从中看到太多自己和自己家庭的影子。那些我们挚爱并深爱着我们的人,怎么一步步深深的伤害了我们,我们又是怎样强化着这种自我伤害,然后狠狠的以伤害反击他们。如果我们不停的去批判,获得的也许是更深的怨恨,最终也许使你无法再读下去,也不会从中有所收获。我想接纳可能是更有效的态度,无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是甜是苦,接纳它事实上的样子,也接纳自己的感受。

  在我看来彼得潘综合征是一种典型的人格障碍。它的产生深深烙印着遗传的因素。当然这不是说基因的遗传,而是家庭的遗传,父母把自己的焦虑,不幸,矛盾,痛苦遗传给孩子,而孩子不得不以自己的生存方式去应对。非常不幸这种生存造就了一个个痛苦的孤独的个体,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生存适应本身蕴含的力量。因为,最终,如果有一个希望可以拯救这些彼得潘患者,这希望将来源于他们强大的生命成长的力量。他们需要去意识到它在他们内部的存在,相信它,然后积极的鼓励它。

  在现在的中国,彼得潘症正在悄悄的蔓延着。其实它已经普遍的影响着了不止一代的年轻人。然而,我们的社会,家长是不敢去正视它的,他们宁可用“强迫症”,“抑郁症”去替代对这一人格障碍的认识。因为直面这一障碍意味着反省,反省父母,反省家庭,反省社会,反省政治,反省我们的一代一代。而我们的整体缺乏这样的勇气和精神,因为总有看似更轻易的解决方法可以粉饰太平。我们不停的向前跑,希望跑的越快就能把焦虑抛在脑后。然而内心深处的痛苦只会因为一个又一个无法解决的障碍更加痛苦。整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就是个巨大的彼得潘军团。

  我们也造就了一批女性,温迪综合征患者。是的温迪也是种病。在书中举到了灰姑娘综合征,但我觉得并不非常全面。我们的社会与西方不同的一点是,我们还造就了一大批无法爱丈夫,却不断剥夺孩子人生的母亲。这也是温迪综合征,只是他们面对的彼得潘是自己的儿子,而他们的剥夺行为更被社会合理化,更堂而皇之,更贪婪。他们无法与自己的丈夫建立亲密关系,便要与自己的儿子建立除肉体以外的其他婚姻关系。媳妇在这个关系中是绝对不能被接纳的。这很扭曲很变态,但很可悲的是在中国非常普遍。(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我是凭职业经验在说话)

  年轻一代女性在恋爱自由后会更强烈的说,我不要做温迪!希望这本书会帮到他们。也有很多老一代的父母开始反省的,也许这本书能帮助你们理解自己的子女,改善与他们的关系。但由于作者是外国人,文化差异的因素也许会影响到你们与内容的共鸣。这很可惜。最后补充一点是,我一直在思考,会造就彼得潘的家庭里的女孩儿会怎样?无疑中国的独生子女现象是外国人无法深入研究和涉猎到的,如果这个家庭只有一个女儿,且只能有一个女儿。。。。。我在读书时想到自己原来是个小女彼得潘,现在我外表被社会化成了温迪,内心还是个彼得潘。。。。呵呵,这很有趣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九):愿你能拥抱真实

  因为种种机缘巧合,读到了这本书。

  书很简单,以一个小测试开始,从彼得潘综合征的表现讲起,分析其原因,再通过几个不同的案例,说明彼得潘综合征在人生不同阶段的表现及影响;最后是给父母、妻子和朋友的建议。

  不得不说,它将我一直想研究的kidult现象具体化了,以一个个可考量的标准来描述彼得潘综合征,方便人们对号入座,以便对症下药。

  但遗憾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很系统地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心理的病可大可小,但是对一个个个体来说,都是极大的困扰。书中提及的追溯源头,既关爱又摆脱依赖,真的挺难实现的。

  不管怎么说,还是推荐此书,毕竟这是我看到的唯一一本描述那些生活在永无乡的孩子们的书了,还比较系统。

  生活在永无乡的孩子们,希望你们快快醒来。这世界虽然并不那么完美,甚至很多时候还很丑陋,但这才是真实。

  只有站在真实的土地上,才能真正拥抱到自己。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十):读《彼得潘综合征》

  就我的阅读体验,总的来说,前半部分很有启发性,后半部分,第十章及其之后和个案分析的部分不够深刻。

  《彼得潘综合征》主要论及男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涉及性格、人际关系、性别认同、亲子关系的内容。书中作者有多年的咨询个案为证,用“彼得潘”这一文学形象作比喻和行文的线索,以此展开对“那些长不大的男人”的分析。整本书看下来,我的印象如下:

  1. 书中对“彼得潘综合征”有界定和描述,但作者没有注明这并不是一个得到美国心理学会(APA)承认的学术用语,虽然作者和某些专业人士也使用这个概念,但它还不算是规范的学术用语,这也和该书出版的年份有关。当然,此书颇接近大众路线,不是较为严谨的心理学著作,所以上述问题也只是仅限于“彼得潘综合征”这一概念的讨论。

  2. 就作者的写作内容看,个案材料丰富,但对“彼得潘综合证”的基于实证研究的证据或论据不足。可以说作者具备专业和熟练的咨询技能,但仅用个案分析不足以对某一心理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理论,这也是一些大众路线的心理学书籍内容上的短板。

  3. 从我作为读者的视角看来,书中“彼得潘综合征”的一些论述和观点是有启发性的,但是论据多数是基于个案咨询,而作者和他的咨客应该都是美国人,所以,在较为详细的个案内容和分析都是以美国青少年男性为对象。但作为非美国的或作为东方的文化圈的读者,在这部分内容会感到一些跨文化的个人生活经验的差异,所以很难感同身受或不知怎么理解自身的一些“彼得潘”问题特征,比如中国孩子很少有派对、成年早期的性行为、使用兴奋剂或精神性药物等经历,但这些又是作者谈个案时常常提到的。所以“彼得潘综合征”的诱因对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是不甚明确的。

  4. 因为该书主要谈论男性的心理发展问题,对男性读者也是不失为一种的提醒,女性读者也可以借此参考如何理解男性的一些不成熟表现,我也希望此书读者能借此打破各自的一些性别刻板印象。

  读完后,我觉得对于心理发展或性格问题如果想要有些更深刻的思考或启发应该去读读发展心理学的书籍或爱利克·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而这种大众路线的书毕竟很“大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