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1-19 20: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精选10篇

  《彼得潘综合征》是一本由[美]丹·凯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一):华而不实

  “你不需要完整头牛,才知道这头牛的肉不好吃....”。读了前面五章,后面浏览。总体感觉本书属于文学休闲娱乐读物,而不是心理学读物。如果把心理学读物粗略分类:A类是专业的学术著作或教材。B类是心理学科普。C类是文学休闲。D类是星座通灵超能量。越往前营养越多,但也相对越是脱离生活,越难读,越不畅销。这本书应该属于C类。

  客观的讲,作者更多的文学思维,而不是科学求索。全是内容可以概括为:用通俗简易,贴近生活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一个罹患率很高的病症--彼得潘综合征。当做火车上,床头前,厕所里的休闲读物也是不错选择。所以,畅销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是被这个名字所吸引才买了这本书。这个文学形象代表了一类人,他们向往童年单纯,不愿意长大,希望有一个梦幻岛,那里天天玩乐,整日游戏...其实,每个人在面临艰巨而超过自身能力成长任务时候,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样的“彼得.潘”情结。

  仔细一想,每个个体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期,进入“风暴的青春期”时,都会面临自我独立,实现真正精神断奶。此时青春期的同伴文化总是伴随着离经叛道,从发型到行为准则,到价值观念,都与父母老师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但从经济上却又不得不依赖于父母。在与父母矛盾与抗衡的同时,与同伴的竞争在各个方面展开,一系列升学压力与同伴压力扑面而来。如果遇到残缺的家庭,苛刻的父母,贫寒的出身,较低的学业成绩,不善交流或者身体缺陷。无异于给本身就已经乱七八糟的青春期平添几分阴影

  如果在这个阶段遇到很多挫折造成自我概念低下,没能很好的达到社会的期许和父母的要求,将自己实际情况理想的社会角色之间进行顺利的转换和同一。就会出现一系列本书中所说的问题。如焦虑逃避成长的阶段性要求,要么通过愤怒发泄挫折所积累的负面情绪,要么习得性无助继而沉默忧郁也就是说这种自我同一性的冲突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弥散性的,会根据个体的不同具体情况而发酵出不同的精神问题。

  在一开始阅读的时候就设想,如果作者在前五章没有提到埃里克森和DSM,就说明这本书只有一个华而不实的名字,这个名字背后的理论和实证证据会支撑少的可怜。果然如此。病症的定义与归类是基于作者的心理咨询经验,相关症状表现没有引用数据实验特别是p13页上的作者自己编织的测试,心理测量工具就这么随意?而且还是准临床用的。作者多次通过小说原著来引申出“病症”,但是小说是虚构的,读起来总有些牵强。当然,有举例,但是与《男孩不该走的路》相比,所举的例子明显失真的痕迹

  决定不在往下细读的点发生在76页,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教科书中对焦虑的定义说:他必须要做某件事,但可供选择的所有方法似乎都是徒劳的。彼得潘综合征的患者就是被这种徒劳折磨着。”这个牛逼的定义出自哪本教科书?第一次看到焦虑是这么定义的。从作者的描述看,这个定义内容更多的是指绝望,而不是焦虑。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再贴上一个家喻户晓的精神病理学名称,然后主观的构建了一个模型。不深入,不科学,但是可以发现,到也贴近生活....如果你觉得在这个彼得潘综合征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或者现在,多多少少有彼得潘综合征!

  一般情况下,女性在面临青春期发展任务时因为其社会角色定位,情绪风格,更容易发展出彼得潘综合征,表现为不合年龄的卖萌,对自己童年的无忧无虑表现出极其留恋和不舍,从声音到行为都表现出过分柔弱、幼齿,嗲的超过底线。甚至到20多岁,青春期过了很久,还依然如故

  大众心理学的地标之作!全球畅销1000万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写书评的时候,对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书,会放大其缺点,而对其优点视而不见。所以,上面只是一些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二):儿童利益家庭教育

  儿童利益和家庭教育

  评《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

  从有了自己的孩子开始,父母们仿佛一下子就会成熟很多,因为那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婚姻生命延续带来的整个家庭都需要共同承担的责任,以前那个父母的孩子,现在又多了一重身份:孩子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们多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多年以来的生活感悟来教育孩子,在尊重孩子的利益和期望孩子成长的同时,也完成自己的家庭教育任务。事实上,在这个美好愿望的背后,很多言行和举止都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以至于我们在《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中看到了很多孩子长大成人以后,他们仍然遗留着孩子般的性格

  在中国,因为翻译和文化背景原因,“彼得潘”的名字远不如“小飞侠”有名。托孩子的福,我也是在给他准备一些书籍和影像的时候认识的“彼得潘”,那个小孩子充满了神奇,他可以在天空自由飞翔,可以再“理想之地”(书中说的是“永无岛”)自由地嬉戏玩乐,他还有很强的正义感,并以打败海盗船长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小飞侠的正义和力量可以和蜘蛛侠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在这本《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书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彼得潘的神奇,而是他性格上的缺陷: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以及由此引申的各种社会性无能。我们更多人只注意到了小飞侠的天真无邪和超级力量(如同我们小时候梦想一样),却没有关注家庭教育的原则性和导向性。孩子在成长中还要注意与社会的接轨,读书的过程中我才逐渐明白:原来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也是要有一定的理性和原则的,家庭教育是让孩子成为自己,在一定的“受限空间”中逐步找到自己的角色,并逐渐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不是简单地让孩子自由地任意生长。人非完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育手段可能失之偏颇,孩子成长以后仍保留那些孩子气的彼得潘综合征,还是要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

  yndrome的中文意思通常是“综合症,并发症”,但书中作者也提出了彼得潘的孩子气可能只是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之外的一种性格特征,而不是病理,而且这种特征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会危及社会与个体;当然这种“孩子气”的特征可能会进一步演化成心理疾病,这也是本书的意义所在。它让我们的关注目光从孩子快乐玩耍的场面,转移到孩子躲在小黑屋偷偷哭泣的场景;也让我们在和孩子共同欢乐的同时,也引导他慢慢分享我们的伤心。诸如《新警察故事》里面那些高干子弟和富贵子弟们,他们的父母就是过多放纵了孩子的利益,疏忽了家庭的教育。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三):你会是另一个彼得潘吗

  想看这本书,也是源于一点恐惧,很怕自己就是“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之一,特别是看到封面上写着“如果你是一个17-50岁的男人,这本书就是给你的”,就更迫不及待的想翻开一看了。不知为何会有这种恐惧感,也许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在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吧!书的第二章给了一个测试,可以测出被试者是否患有彼得潘综合征及其严重程度,只不过这个测试是为妻子和恋人们设计的。于是,我特意叫妻子认真答了这20道题,在她答题的过程中,我还略有些紧张不安,所幸,结果还没有突破10分的边界。虽然心里踏实了,但仍觉得自己的一些情况与彼得潘们有些接近。

  作者在本书中介绍了彼得潘综合征的六种症状,以及社会压力在每种症状形成过程中所起的催化作用。这六种症状包括“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和大男子主义”,本书第4-9章分别对这六种症状的表现形式进行详细解读,并辅以部分案例加以佐证。虽然在现实中,能同时具有这六种症状的人不多,但从每一种症单独来看,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沾点边。回想过去,自己也曾出现过焦虑、孤独、自恋的生活状态,那的确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大学初期的彷徨,各种不曾预料的不确定、以及对未来生活毫无方向感曾让我无比焦虑,曾躲在网络游戏的世界寻找心灵的寄托,却发现网吧之外依旧空虚落寞。那时的我发现人生没有目标是不行的,可如何确立目标,确立什么样的目标也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筹莫展。空虚的心灵不但让人焦虑,还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所以我试着各种可能的方式与周围的同学朋友打成一片,却发现很多时候集体行为也不过是一起沉沦。后来我试着学会承受孤独,自己思索该走的路,最后总算找到了方向。我也曾比较自恋,也许是高考前的顺风顺水,亲朋好友的赞誉让我有些飘飘然,还真把自己当那么回事儿啦,直到后来遇到挫折,才发现很多能力的欠缺,才明白曾经的自己有多么可笑,多么可悲!年少轻狂,确是如此,现在回头看看,所幸自己无论在失落或自恋的状态下都还存在一丝理性,才不致堕入彼得潘的阵营。

  自我的警醒固然重要,可并非每个人都能及时的调整自己,一旦失控被彼得潘拉下马,没有亲朋好友的帮助则很难解脱。所以,在本书的最后几章,作者分别为父母们、妻子或恋人、朋友和兄弟姐妹、以及患者自身提出了较为中肯的建议,以帮助彼得潘综合征患者做出改变继而走出困境。总体来说,这本书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或亲友是否具有彼得潘综合征的特征,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而这对于男人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四):《彼得潘综合征》解读男孩般的男人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人群。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他们浑然天成般地相辅相成于这个世间。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在逐步成熟和长大。但是,不经意间我们或许会发现某些人永远地长不大。

  以前我对于如此的现象总是一笑了之。毕竟,这有点难以捉摸。按照我的理解便是这些男人由于直接或者间接儿时成长的不良影响而导致的。但是,今天意外地读了一本题为《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后,我颇有某些触动和想法

  原来,这样的情形还并非个例。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治疗师,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的分析和讲解下,它俨然更是一种特殊的案例。有着一定的人群,属于某种相关的心理症状。它的名字便是彼得潘综合征。虽然目前我们或许无法把它归结为人的某种病症,但是严重起来,这个症状会影响到当事人的人生发展前景。作为男性,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的是与之相匹配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假如一味沉迷于长不大的阶段,那么这样的男人又如何能够让人们信服,如何让女人青睐,如何让自己一展宏图呢?

  作为如此的出发点,本书在概述中详细地与读者探讨着这些男孩般的男人。以一个测试的方式,我们可以较为客观地认识到相关评测的男人是否患有此种彼得潘综合征。事实上,我们也只有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才能去研究并发现相关的解决办法。如果连问题都未曾揭露,那么又何来的纠正和克服呢!随后,在第二部分中,本书的作者进行了有关于此种病症的综合分析。结合实际接触的这类男人,我觉得作者真的很是观察细微和分析准确。因为随后的第四到第十一章节分门别类地对不同症状的反应进行了汇总和分析。这里的分析并非文字意义上的纯理论探讨。相反地,书中列举了患有此类症状的不同表现形态的病人的特征。类似于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大男子主义等等。说实话,现实生活中我本人就很反感如此类型的男人。因为他们实在太有缺陷,让我这个女子也无法容忍。而通过本书的讲解,我也产生着某种的同情和理解。原来,这样类型的男人并非本身希望如此。他们只不过深陷于一种名为彼得潘综合征而已。本书最后第三部分中则是详细列举了如何引导此类病症的人们做出改变,克服难题,迈向成熟。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提出的相关建议是根据不同身份的人们展开。所以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任务;所以不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建议需要加以研究和参考。

  解读男孩般的男人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集中火力于如何引导他们走出困境,摆脱彼得潘综合征。这是一次通过较为系统,理论,科学的方式进行的引导,分析,建议方式。值得感兴趣朋友们拿出来探讨和研读一二。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五):不成功的角色扮演

  虽说我是中文系的,但毕竟不是外国文学专业,所以像《彼得潘》这样大名鼎鼎的著作也没怎么读过,只是从教材上知道些大概内容,但这并不影响我阅读手头上的这本书,作者尽管大量的借用《彼得潘》中对同名男主角的形象刻画,但非常贴心的将重点对话段落都照录在每章的前面,让人省事不少。 《彼得潘综合征:那些长不大的男人》这本书我建议和北京联合的另一本书《爱得太多的女人》结合在一起读,尤其是第九章的内容,越往后读,和我一样看过《爱的太多的女人的》读者就会越发的感到有必要两本书都收下。这本书令我激赏的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他的封面,虽然少不了天头上的畅销多少登上什么榜单,但看在字小且位置偏僻的份上可以忽略不计。封面设计的负责人将本书的针对对象用凝练的三句话表达了出来:如果你是一个女友或妻子,这本书就是给你的;如果你是一个男孩的父母,这本书就是给你的;如果你是一个17-50岁的男人,这本书就是给你的。语法上完全可以再做一些修改,但是这三句非常简洁有力的点出了适宜的阅读人群,那是不是说你几样都不是就不用读这本书了呢,我没结婚没恋爱,我没有哥哥弟弟,那我需不需要读,需要,因为我的教师,而且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丈夫,儿子也是有可能的。其实作为社会成员,你不会缺少与男性接触的机会,即便是出于利害关系,你也应当读读这本书,学会辨识那些“长不大的男人”,他们可不是僵尸,自动在脑门上贴一张符纸对你广而告之。 正如作者所言“彼得潘”综合征是一种症状众所周知,但其本身的状态从来没有被揭示过的病症。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综合征:在标准行业术语中,指以某种社会模式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彼得潘综合征的问题主要存在与七个方面:情感麻木、社交无能、魔幻思维、与母亲存在的问题、与父亲存在的问题和不能理性处理两性关系的问题。

  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加在一起可以分出六种主要症状:焦虑、性别角色冲突、孤独、不负责任、自恋、大男子主义。很多人看到我总结出来的以上“条条框框”后长嘘一口气,原来如此,那我离有这种表现的男人远一点不久行了么?不行!作为普通的社会一员,除了科班出身系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人士,我们对以上症状所指的表现理解其实都是非常片面而样板化的。举个例子来说,孩子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转而向电视求取慰藉甚至解决方法,一个小男孩常常为自己身上的各种毛病苦恼不已,当他在电视上看到某一角色与自己非常相像的时候,他就会不自觉的将该角色身上的所有问题映射到自己身上,假如人物设定此人是一个同性恋,男孩子就会惊恐的认为自己也是这样,开始认为自己是肮脏的,可耻的。然后开始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实际上根本就没破)。女性的自以为是其实也非常相像,认为自己很了解,但实际上根本不懂,比如大男子主义,女性的误读就是甩手掌柜,啥都不干,往床上一躺认为自己是爷,就该让人伺候着。这是大男子主义,但只是最低级的一种,当人类的辨识能力提高的时候,大男子主义也在不断的修炼,男性在潜意识中不断的暗示自己“要很忙”“要无法从各种各样的交际应酬”中抽身,让妻子或女友觉得不该向自己求助,请自己坐下来好好谈一谈都深感罪恶,当然,这并非他们有意为之,还是意识深处的不自觉行为。再加上女友们,妻子们总是觉得自己理应“谅解”“宽容”(书中非常多这样的案例,这就是真正的“一个巴掌拍不响”)。于是,“长不大的男人”与“爱得太多的女人”凑到了一起,相爱相杀,互相指责,充满硝烟的凑活完了这辈子,留下一个或一堆问题更加严重的孩子在这个地球上。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六):暴风骤雨式的揭疤

  拿到这本书后,已捧读了一大半,然后在办公室里就不翼而飞了。犹豫过久,还是重新买了一本,因为隔了一段时间,不得不又重读了一遍。然后发现,这次重读是值得的,它把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误读解除了,让我看清了这本书的脉络。这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普及性心理学著作,我会将它推荐给我的学生。

  本书认为,这种综合征在时代的变迁之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出现,多发于中上层阶级的最年长孩子,始发于11-12岁,这些孩子会先出现四种基本症状(也称为“症候”吧?):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在此基础上随后出现两种中间症状:自恋和大男子主义、海盗式的生活方式,最终导致爆发期的社交无能。这些孩子虽然在这些症状上的表现程度不一样,但都有一个相同的妄想:即想留在“永无乡”——不想长大。同时,这种综合征将使孩子出现七种心理特征:情感麻木、拖拉延误等。作者认为,彼得潘综合征“是现代社会压力的产物,这些压力施加于家庭,并最终施加到了孩子身上。”

  的确,我们从彼得潘综合征的最初产生、定型及最终爆发,看到了家长在沟通过程的“隐含信息”于孩子的影响,看到了社会(以媒体为直接作用力),看到同辈群体“盲人引路”的作用,作者以极其生动的案例,暴风骤雨式地为我们的潜常识进行了揭疤。最后的预防及矫正建议也是可行的。作者对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也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一个创新。

  以上是我对整本书内部的初步概括以及总体评价,以下是我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65,父母对对方的指责,通过隐含信息转移到孩子身上,而孩子则敏感地以“他的忠诚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把责备的手指指向了自己,认为“自己错了”。这让人联想到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但问题是:第一,埃里克森认为孩子的自主与内疚形成的关键期是4-5岁;第二,孩子的“自我中心主义”,似乎更不易让他将错误揽在自己身上。所以我觉得这种分析并未完整。那么,孩子这种揽责任的心理趋向是怎么引起的?

  4,如何判断一个男人身体长大了,但心智未长大?成人的年龄与心智发展是否有着对应的常模?尤其进入30岁之后,我会觉得自己有很多行为和思想都未必像一个成年人,而且,我觉得有些人表现得成熟世故,但又未必获得成年人所给予的那种角色稳定感。(这句话我怕我将来再看一次也不明白我最初所指的是什么……)

  84,书中提到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我明白人会根据需要层次的满足,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插一句:现代人总追求着一种“安全感”,那是否表明他们只完成的温饱需要?那么,那些女孩在择偶的时候,既要安全感(第二层),又要人家爱你疼你(第三层次),还要人家尊重你给予你空间(第四层次),是不是太奢求了?】那么当到了第五层次的时候,什么东西才能使人自我实现呢?我盗用一下经济学的概念,是否可以认为,“一个人真正想要的东西是那些边际成本不变的东西”呢?我想我可以进一步认证一下。

  134,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真正让我对这本书感兴趣,是从作者对几名彼得潘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开始。那么,作者是否为变态心理学或临床心理学提出了一种新的诊断结果及相应的诊疗方法?当一个心理医生未识别患者为彼得潘综合征时,他的治疗过程与作者的治疗过程是否会不一样?这种症候群归根结底就是因家庭紧张、不合适的家庭教养和社会压力导致的成长问题,那么,除了症状可分辨出来之外,实质上我并不认为它对心理咨询领域有太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还特意学习了一下“综合征”这个概念。)

  91,你自己是你爱人的“温迪”还是“小叮当”?我认为最突出的一个指标是:你所认为你最爱他的是什么?是那种他把脸埋在你的脖子间,你抚摸着他头发的宠溺感;还是你趴在他的身上,细数他的微笑的惊异感?

  写到最后,我几乎忘了自己看这本书的初衷,因为我以为自己家中也有着一个彼得潘一样的男人。他在家中呆了九个月之后,在另一个城市找到了另一份薪水高一倍的工作,然后义无所顾地离开了。他没有考虑我、我们的小家庭以及我们的婚姻,那份工作当然也不是他最重视的,流浪是他的本性。那时我就觉得他是小飞侠。我是那个一直容忍的温迪,甚至鼓励着他:“再出发,再出发吧,你是勇敢的小飞侠……”他甚至也为此沾沾自喜起来,这次回去,带走了我新买的《彼得 潘》。我一直无法相信他会永远留在我身边,留在这个连饭都不会做的不称职的替身母亲身边。十年了,对彼得潘来说,是不是耽搁得太久了呢?我找不到答案。但其实,我如小叮当般爱着你。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七):小飞侠在中国

  《彼得潘综合征》是一本心理学著作,由美国心理医师丹·凯利所著。书中描述了一种以男性为危害对象的心理疾病“彼得潘综合征”。作者借用巴里著名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小飞侠”彼得潘,来指代现实中那些内心长不大的男人。作为一个心理学的爱好者,我对此书自然有点兴趣。

  在书里,作者丹基于大量心理诊疗案例,发现了他称为“彼得潘综合征”的这种心理现象,归纳了此类患者情感麻木、拖拉延误、社交无能、魔幻思维等心理特征,并指出这种问题的主要症状: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大男子主义以及自恋。丹通过对各种症状的分析,试图从儿童成长及家庭塑造等方面给出“彼得潘”形成的原因,并针对父母、妻子、亲友、患者自己等不同角色,给出走出这种症状的途径。应该说,本书作为一本心理学读物是比较浅显易懂的,也难怪其能登上畅销书榜,并使“彼得潘综合征”成为一个大众流行的心理学词汇。不过在阅读过程中,也始终有问题在萦绕着我。

  首先是“彼得潘综合征”的名字是否恰当呢?从童话或神话传说中寻找人格原型的做法自荣格以来在精神分析界颇为流行。本书以“彼得潘”喻指长不大的男人,也属因循。可惜的是本人未读过巴里的原著,对彼得潘的唯一印象即来自迪士尼的动画片中那个绿帽小飞侠。其与心理患者似乎不怎么沾边。当然,也可能是迪士尼曲解了原著,过度美化了角色(这在迪斯尼的动画中也是常见现象)。而如何解读作品,本就是各花各眼的事。有人在彼得潘身上看到了永不消失的生命活力,有人则看到童年的纯真与成年人的世故对比,还有人看到逃避与责任的冲突,不一而足。本书作者看到了心理疾病,倒也不算无当。不过,事物总有两面。正如彼得潘其实也可以代表一颗永远年轻的赤子之心一样,作者自己也承认心中有一把永无乡的仙尘并非一定是坏事,关键看你能否控制。

  其次,这种征候为何只光顾男性?需知作为一个男性读者,这一点多少让我有些别扭,以至于书一上来先对着测试表自测一番。确认自己不属此列,也着实松了口气……对此,作者给出的解释,主要是针对“性别角色冲突”这一点,即他认为男性的性别角色在他所探讨的时代(80年代的美国)是明显的,而女性相对没那么纠结。但是在现代,女性的性别角色是否真不必担心什么?我看也未必。“我不想不想长大”的歌词,不就是出自SHE之口?“卖萌”“装可爱”的风潮,不也在女性间流行?也许不同之处只在于,现在的人们对女性的幼稚心态抱有更多的容忍和不以为意,却对男性抱有更高要求,也因此使男性面临更大的压力之故吧。如此说来,男性更容易显现症状,而女性也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至少当代中国女性的性别脚本还远谈不上掌控自如。

  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对于一本写于上世纪80年代的著作,书中描述的种种问题,对于如今时代,尤其是中国社会,是否还有借鉴意义?小飞侠的身影,能否在中国见到?也不知是凑巧还是阅读的心理暗示,就在读完本书后,我就在身边发现了一个“彼得潘”的典型。他几乎符合书中描述的各项特征:开起车来蛮横粗暴,把公路当成自己的;对别人的违规愤愤不平,动辄口头强暴,其实自己的违规也不少;玩牌时视反悔为常态,唱歌时霸占麦克风不放;为人自命不凡,任何事都要表现自己的高明;社交方面,即使是经常玩在一起的哥们也在背地里对他多有不满……通过丹凯利的叙述,我似乎已经能够透过他外表的自大和傲慢看到内心的愤怒与绝望。我不得不承认,彼得潘的身影也一样可以在如今的中国看到。而且,由于中国根深蒂固的男权观念和家庭血缘传承的执着,与美国无论如何要求个人独立的风格迥然不同,使得彼得潘的表现与美国颇有差异。至少在美国,绝少见到“啃老族”的身影。而在一个女性为讨得男人欢心不惜勾心斗角自相残杀的戏码仍能广受追捧的国度,比起关心长不大的男人,也许更该关心一下那些苦苦挣扎的女人吧。

  那么,彼得潘综合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遗憾的是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阐释不那么令人满意。他虽然提到了家庭和父母的因素,但“没有长大的父母”本身又是何原因造成?因为他们的父母吗?那这只能陷入循环论证。他也提到了社会的压力造成了男孩的恐惧,但对于这一点却始终缺乏展开。彼得潘不能适应社会,全是他的问题,他家庭的问题,还是这个社会的问题?其实,从其害怕孤独、逃避责任、寻找母亲替代者而非真爱等种种表现,不难看出其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说的现代人的不安全感和为此寻求母亲脐带般联系的冲动颇有神似。“长不大的男人”和“爱太多的女人”,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施虐-受虐倒错,一方一味要求爱以弥补安全感,一方一味给出爱以获得存在感。要改变这种关系,也许心理学家的建言也只是治标之策而已。如果不是因为现实太残酷,谁愿意生活在永无乡呢?

  本文刊于2012年6月30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八):现象而非病症

  对于只看过电影《虎克船长》和《小飞侠》的我来说,彼得潘是个正直纯真,充满冒险精神和新奇想法的孩子,他带给人们希望,让我们相信邪恶的力量终究会被正义所打倒。在《虎克船长》的故事里,已值中年的彼得潘为了拯救被虎克船长绑架的孩子,在小精灵的帮助下飞向千变万化、险象丛生的“梦幻王国”,与邪恶的虎克船长展开了一场生死较量并最终成功地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尽管这部电影涵盖了童真与成人世界的对抗的主题,但我们从电影中并没有看出太多彼得潘的心理缺陷,相反,它以童话的形式反映出成人世界的虚伪与狡诈,并带领观影者进入纯真的孩童世界。

  所以,我很难接受将勇敢可爱的彼得潘与综合症三个字连在一起的这种说法,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会是一种危及当事人及身边至亲至爱之人生活的可怕病症。自丹.凯利(Dan Kiley)于1983年出版《彼得潘综合症:那些长不大的男人》(The Peter Pan 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即本书)又于1984年出版《温蒂穷境》(The Wendy Dilemma)后,“彼得潘综合症”似乎成为一种热门的现象,就象我们每个人性格中都存在劣根性一样,彼得潘综合症的患者也被贴上了拒绝成长、逃避责任等种种不良标签。然而根据我所查阅的资料,《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并没有列入“彼得潘综合症”这个疾病,而美国心理学会也没有承认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也就是说,它只是作者为了说明某种危害男性心理健康的现象而人为形成的一个名词。

  这样的解释令我的内心多少有些释然,无论如何,我都不希望自己心目中那位勇敢的英雄沦落为心理疾病的患者,它不符合我的理想。当然,要承认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一些有着类似“症状”(事实上,我更喜欢用性格而非“症状”两个字来形容,因为“症状”二字本身就是一种侮辱,把问题上升到心理疾病的角度,对于轻微的“患者”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可能使得他们主动地为自己找到解释的理由,从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那一行列)的男人,他们内心有着深重的孤独感,却喜欢伪装成一副快乐的样子,他们抗拒成长,只因害怕承担本应承担的责任。他们满足于现状,懒于并且害怕改变。他们对朋友两肋插刀,却往往会忽视家人的感受……在我看来,彼得潘综合症的症状应该一分为二,其中有一部分属于育儿问题,应该在孩子童年时就予以纠正。而另一部分,则应归因于人的劣根性,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的弱点,可以理解接受并慢慢改变。如果单独去看待他们的每一个问题,并按照书的后半部分所提出的建议,一一予以解决,那么这个令人头痛的男人所有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不再被可怜兮兮地冠以心理疾病的名号。

  《彼得潘综合征》针对12~50岁的男人所表现出来的彼得潘式负面性格,如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大男子主义、社交无能、绝望等等,究其心理根源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探讨,其内容涉及大量心理学分析,最终提出了针对不同年龄彼得潘“患者”的解决及改变方式,从形式上来看勿庸置疑是很全面的,然而从效果来看我觉得并不尽然。事实上,每个人内心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对于彼得潘综合症患者这类并不危害社会的人群而言,与其将他们定义为一种心理疾病,不如承认他们性格中好的一面,将不够完美的那一面以另一种形式加以改变。这是作为此类人群的父母(尤其关键)、女友或妻子(第二道防线)的一种责任。所以我更喜欢书的第三部分,做出改变。那些给父母、妻子、兄弟姐妹的建议才是本书中真正有用的东西,尽管在翻译上过多地使用“应”和“不应”感觉略嫌生硬,使作品失去了生动的韵致而更象是一本标准规范。但作者提出的建议确实可以改善这类人群的某些弱点,帮助他们走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勇敢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我想这才是本书真正的意义所在。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九):现实让男人飞:从尿布到约会的飞跃

  让男人从尿布时代飞跃到约会时代,这不是夸大其词,而是一种能力的象征,是对人体本能的激发和驯化,也是从内到外的一次自我形象改观和提升,是那些长不大的男人成长和锻炼担当的必经阶段。

  这本《彼得潘综合征》的关键词就是让男孩迅速成长为男人,在相应的年龄有与之相匹配对应的举止的行为指导和心理辅导课程,利用《彼得 潘》作品中那个可爱的彼得潘形象的虚构残酷现实案例的方式,来感受长不大男性“患者”的心理微妙变化和行为举止异常等特征,通过对白的方式来展现什么是彼得潘综合征,然后针对当时设置的场景语境以及从12岁左右的少年到青年以及成年时代等,不同年龄段逐一进行解答,通过三部分的清晰条理来对彼得潘综合征症候人群进行分解拯救,至少让我了解了一个陌生的名词——彼得潘综合征。这种危害男性成长的心理综合征,是通过对患者年龄到行为的心理变化观察,提供让男性心智成长成熟的有效方法。

  第一部分对彼得潘综合征的特点、概念讲解让人有了初步了解、在随后的测试中又能够对号入座,第二部分则细分了该病症的几个比较显著的临床表现症状,即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冲突、自恋、大男子主义、社交无能(爆发期)、30岁之后的绝望等。在这一系统化的框架之后,通过第三部分给父母、妻子恋人、亲友和兄弟姐们及患者的建议提出忠告和解决方法。才可以,让恐慌的心情有那么点的安抚镇定。

  虽然不是男人,但在看这些文字的时候还不免有些心慌,不是因为这惊险的跨越,已经超越了刘翔跨栏的速度,而是因为在看这些临床特征中,总会在平静和事不关己的姿态中被掀起阵阵波动引发阵痛,身为异性的我似乎也可以从中偶获自己某刻的晦暗影子,那么至于男人而言,是否这些特点都更重一点?

  曾经看过一个调查,说所有的男人在坚强和支撑的背后,都有一份脆弱,在冷静沉稳的外表下都有一颗孩子般调皮的心,其实每个男人的心底都住着一个小孩,都需要去哄。这话有几分道理,也或者有一定科学依据,而对照彼得潘症状,似乎时刻潜伏在人的内心不是来袭,当一个人有足够的抵御和压制能力的时候才能制服它们,让自己变得成熟成功,但即便有再多的招数,都并非每个男人都能始终如一的按照人们喜欢和希望的理想样子“装”下去,因为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个彼得潘,每个女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彼得潘,他们的形象舒适自由也可爱,但现实并不允许它们以这种方式存在,因为这种长不大,被称为是一种不会致人死亡却会要人命的病。

  《彼得潘综合征》读后感(十):女人的任重道远

  首先是书名引起了我的兴趣,彼德潘小飞侠的故事我从小并没有读过,也没有看过动画片,所以我并不知道这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直到前不久,儿子翻出家中一张旧光盘,也许是从姐姐那里得来的吧,他看时我也看,那可真是一个有趣的动画,充满趣味与顽皮。

  孩子看的是热闹,但是我几乎立刻就感觉到了这个故事背后所寓意的成人世界。坚决认为自己不会长大的彼得,认为所有母亲都是坏人,调皮与不顾忌别人感受,有些自私有些专横,以及那个虽然只是很少出现却让人极其厌烦的达林先生。一个不愿意长大,一个虽然长大了内心却像个孩子的男人,与我们身边的男人,有多么相似的生活啊。

  所有的现象都在说明,男孩子是晚熟的,所以他们可以晚一年上小学。男人的晚熟是不是从幼年就显示了它的独特性呢?所以当女人在婚后很容易就投入角色,为家庭做奉献时,男人们却毫不犹豫地再也不肯长大了。

  都说男人是树,是脊梁,是靠山,是大海,可现实却是,我们与他们走得越久,就越得独自坚强起来,男人们骨子里,比女人更柔弱,更不堪一击,更容易偷懒,更喜欢撒娇。

  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长不大的彼得潘们,他们的不负责任,焦虑,孤独,性别角色的冲突,自恋以及最让人讨厌的大男子主义,表面看起来强大无比,实际上就是一个戳就破的大气泡。

  当然在这些实例中,我们足以了解彼得潘男人的形成原因。那当然不是他们的错,说到底,是教育出了错。如果是你的男孩儿,那么你还来及修正他的人生。如果他是你的爱人,那么你可能就要费些劲来扳回你不幸的人生了。

  仔细看书中那些事例,在你身边,你总会找到几个这样的男人,而追溯他们的人生,家庭模式几乎都是一样的。母亲在操劳中在父亲的漠视中越来越喜欢抱怨,父亲以各种各样的理由逃避自己做父亲的责任,并把问题推到无辜的母亲身上。女人在抱怨中只能强大起来,男人则越来越退缩。而孩子则成了表面幸福,实则波涛汹涌的家庭的牺牲品。当他们长大后,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生活,成了父亲后则沿用父亲的旧方式继续下去,又一个彼得潘到来了。

  如果你意识到了,这种行为模式的不当,那么就改变吧。

  在书中作者给出了恰当的建议。关于如何做父母,不论是预防还是矫正,都要提醒自己注意,不要再造就一个新的彼得潘了。自私的父亲,过度保护的母亲,是太多家庭的模式,而这正是彼得潘的温床。

  如果你已经做了彼得潘的妻子或恋人,那么试着改变一下相处方式。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要再纵容他继续欺骗生活下去。

  如果是你的朋友,或者你本人,那么你更应该读一下这本书。别不肯承认,别再装模作样,让你的日子过得再漂亮一些,让女人们活得像女人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