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位女士的画像》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位女士的画像》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15 21: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位女士的画像》经典读后感10篇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一本由亨利.詹姆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728图书,本书定价:2.25元,页数:1984-0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位女士的画像》读后感(一):当年的选择

  “是的我喜欢独立自主。但我一直想知道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做的。”

  “为的是去干这些事吗?”

  “为了是可以有所选择。”

  在Henry James的笔下女人自己错误付出代价是无比的大,远远大过了他笔下犯

  错误的男人。尤其在看《鸽翼》的时候

  而《画像》同样如此。尼可演过这部电影,看imdb上的评分似乎不怎么第的样子,没看

  过,不过《金碗》确实有点让人失望,同样乏味的还有《黛希米勒》,但是前者的书是极

  端吸引得,而后者,是James笔下众多逆行哥伦布中顶尖讨厌的一个,所以拍成电影大概

  也难讨了好处去。这样看来,《鸽翼》的成功是多么难得。

  大约他的书比较难用电影演绎出来吧,藏在字里行间的微暗的讽刺,不动声色的了然于心

  与悲天悯人

  有段时间不可抑制地重复看《丛林猛兽》,每看一遍,绝望就多一分。

  《一位女士的画像》读后感(二):幸福姑娘都爱凤凰

  人总应该有点不可理喻之处。----------王尔德

  如果一个姑娘,她的前半生过于顺遂:衣食无忧、内心富足生活由内而外的过于平稳完美的话,那么,她很可能会在后半生里,拿自己的婚姻,说事、练手。用一场失败婚姻或者若干畸形的恋爱,来体会生活本该就有的跌宕起伏痛感

  就像如今的天涯论坛上,各种被富养的闺女,最终都会遇到并且嫁给一个凤凰男那样。受尽生活的嘲讽。

  这本书,就是一本讲富养妞PK凤凰男的欧洲版本

  总之,如果完全顺应王尔德这句话的逻辑继续推导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很快同意他的下一句话----------心是用来碎的。

  为人父母者,如果你无法对自己的女儿,严加管束,并懂得在适当时机制造出适度的体罚,或者精神伤害,使其懂得甜蜜生活背后应有的苦涩的话,那么,很可能,她会人为故意地、不受意识控制地、充满潜意识、及宿命感地走向她能遇到的任意一个凤凰男。把自己那颗饱受恩慈与珍爱、完整纯洁公主的心,摔碎成八瓣。

  Isabel就是这样一个傻闺女。傻倒在其次,关键她身上还有所有美国人所特有的那种不羁、自我和自以为是。当然,这些毛病,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也都在逐渐具备。所以,最终,她悲催了。

  很多人诟病在这部小说中亨利.詹姆斯对女主角的刻画不足,尤其是对待字闺中女主的精神、智性缺乏生动表达。这种指责本身就缺乏精确性,缺乏对小说主旨,对作者创作动机的准确把握。亨利不过是想讲一个欧洲上流社会富家女遭遇凤凰男的娱乐八卦,他并不是真的想创作出一幅不朽的、充满悲剧色彩的圣母像。如果真用画像来比喻的话,这充其量也只是一幅社会新闻人物像。

  不幸的姑娘各有不同,幸福的姑娘都相似--------所以,他让待尚未订婚、身在在幸福中、浸泡在甜蜜里的Isabel这一形象开始就保持空镜,从不过多着笔,那是因为他就没想过要深入她的内心世界,而且也根本就无此必要

  看这本书,完全是冲着亨利.詹姆斯那位显然在中国一直过于低调,在近代哲学史、心理学史上实则牛b非凡的哥-------威廉.詹姆斯。他在心理学及心灵研究会上的不朽功勋,使我无法不对每一个我能遇到的詹姆斯都分外的青眼有加。而对他们那个整天神神叨叨,乱力神怪、身为纨绔子弟的爹则更是敬仰无限:如何培养的出这么一门双杰?

  《一位女士的画像》读后感(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最初勾起我看这本书的欲望,是因为文学史老师对女主人公很高很高的评价,他说同学们一定要看看这本书,在伊莎贝尔的身上体现出的人性的或者说是女性独有的善良纯真、对生命价值渴望是值得我们在座的女生好好了解的。

  所以在图书馆借回这本厚厚的书,我是抱着很大的期望值。连续两天下午终于看完了这本书,说不出的感觉,至少看到可以说让人意外的结局时我不清楚隔着那么久远的时空距离,我对于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情绪是怎样?同情,怜悯,钦佩,还是叹息。

  记得看到中间部分,她一步步陷进别人织好的罗网之中,我不清楚结尾会怎样,但那时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是憎恶她的,她的聪明美丽在我眼中都被忽略了,那是觉得她好愚蠢,表兄姨母朋友建议她都自认为很高尚置之不理,她以为那是她一直梦想与渴求的生活,是命运的选择,是她最好的活动世界,可是,生活终于给了这个一直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小女孩致命的一击,是的,生活欺骗了你。

  我承认我是带着主观色彩看这本小说的,我就是要看看她到底有多聪明有多纯真有多善良,事实证明,聪明是要付出代价的,就因为她的聪明她的独立思考,其实她一直错了,她不了解自己,她拒绝戈德伍德的求婚她拒绝沃伯顿的求婚,有多少原因是因为她真的不爱他们呢,只是他们过于完好,或者说沃伯顿勋爵过于完美,那不符合她对世界的幻想,她想要有挑战,她想要不平凡,这种不平凡不是生活的高人一等不是名声的远扬,她只是想要拯救谁?她不知道那个谁是谁,她只是冥冥中这样觉得,并用了命运的名义,生活开了她一个大玩笑,可是,到最后,直到结尾,我想我是不讨厌她的吧,她的聪明她对生活不停歇的思考的没有错,错也许就错在她太会思考,生活也许不喜欢一个女人太聪明与善良对不对?生活太残忍,她不相信,她说或者她默默地想过:我不信生活这般残酷复杂,于是,生活来到她的面前,像她证明了自己,用事实告诉她其实它很可怕,她不该那么善良与纯真,不该那么孤注一掷的爱下去。

  不过还好,就像标题一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灰心,不要失望,她还是充满着希望的吧,对于未来的生活,在她失去了最了解她的表兄之后,我想我可以理解她选择回去的原因,正是因为她看清了生活看清了摆在她面前的道路,她必须回去,义无反顾,就像她当初决定嫁给那个虚伪的人一样,只有回去,回到她跌倒的地方,她才可以重新开始,她才能够重新开始。

  不得不说,这篇小说里,我最喜爱角色,拉尔夫,他是那样让人着迷的角色,他的睿智,他的玩世不恭,他认真思考的所做的决定,他是一个天使一般的存在。他对伊莎贝尔没有需求的爱,对她默默地注视,即使是黑夜我想也会闪出光芒吧,拥有这样一份爱会怎样呢?我说不出是好是坏,他对她的爱无保留,可就是因为这样的理智,他帮助她,也因为这样的理智,他冷眼旁观看着她或许是对她估量太高,他也终于没有阻止她滑进生活的深渊,但还好,他给予她的远远不止这些,比多更多,伊莎贝尔会了解,我相信,在她选择最后的结局时,她已经真正了解了生活。

  生活就是这样,给你一些,不给你一些,然后,再给你一些·······

  所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灰心,不要失望······

  《一位女士的画像》读后感(四):一位女士的画像

  对于女人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是什么?应该是婚姻吧!而对于女性选择的婚姻来说,金钱又是重要因素,这其实是个尴尬现状,只是进入私有制以来就没有变化。   伊莎贝尔是个天真开朗、聪明好学、酷爱自由的美国姑娘,本来只是想和姨妈来欧洲见识一下(父母双亡),没想过其独特魅力深得周围人喜爱,不仅表哥,甚至表哥的朋友沃伯顿勋爵也爱上了她,不过求婚被拒。而姨父在死后留给她巨额遗产,这反而造成了恶果。   吉尔伯特·奥斯蒙德“爱”上了她,在相识后与其结婚。婚后数年伊莎贝尔才渐渐了解到丈夫本性。要是现在还可以离婚,而在那个时代,只有找情人或者认命了,伊莎贝尔选择的是后者。   在作者的那个时代,美国还属于新兴的国度古老文明的欧洲国家在美国人眼中还是令人神往的。而作者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写了大量以美国人在欧洲为背景作品,比如《使节》《鸽翼》等,本书则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但作者显然没有一味的沉迷于欧洲,清醒认识到美国的长处和欧洲的短处,在此书中伊莎贝尔显然就是美国的代表,充满了魅力和力量,而也正是这种朝气才使得周围人爱上她,就算是最后选择错误,她也勇敢面对承担后果。而吉尔伯特·奥斯蒙德则是老旧欧洲的代表,表面看显然绅士风度,实则自私、内心阴暗冷酷,这也算是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了。这样看与其说是一个女人的画像,更准确说是美国“新女性”的画像。

  《一位女士的画像》读后感(五):一本好看的厚書

  讀的第一本亨利詹姆斯,他以前是我的小說盲點,慚愧。這本在看到書之前老早有真人形象在腦中了……都怪我們電視臺動不動就播一遍簡康萍導的電影版,這些年來瞄到過四五遍不止,雖然每次都是缺頭少尾、看到哪裡是哪裡的。結果有一次總算看到了女主角的美國追求者,咦,像Viggo,但他有這麼好看嗎?結果還真是,滿頭捲髮的關係,像變了個人,總之那之後我總算把整片給弄來看過,繼而借閱,書拿到櫃上才發現有700多頁……

  詹姆斯自己說很欣賞以弱女子為主角的喬治愛略特小說,佔據本書絕對中心位置(中心到圍繞著她的男性們都是爲了塑造她的心路與人格登場的程度)的伊莎貝爾,其擇偶的遭遇與不同平凡小女子的心氣也同《米德爾馬契》的女主人公有相似之處。但和愛略特的小說相比,這一部是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間過渡的文學,寫得嚴肅細緻、以心理蛻變的描寫為主,但又不至於神經質。伊莎貝爾生長於美國而成熟於歐洲,當時英美上流社會子女有所謂grand tour即遊歷歐洲一兩年增長見識的習慣,女主人公更是不止於遊歷一番,而在少女時代就把開闊眼界、認識人生視為人生理想,拉爾夫表哥一家、奧斯蒙德先生、梅爾夫人等諸多主角也是常年留在歐洲的美國人,像作者本人一樣的“世界公民”。

  印象最深的有三。其一,全書開篇:表哥一家和勳爵朋友在英國莊園草地上的下午茶。作家描述到,這樣晴天的下午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時間,因為夜晚尚遠,一切的愉快仿佛才正要開始并還有幾小時之久。原文當然比這種概括要優美多了。總之我覺得這是我讀到過的最棒的長篇小說開頭之一。

  其二,書中三位愛護她的男人:表哥、英國勳爵、一生只鍾情於她而始終得不到回應的波士頓實業家Mr.Goodwood(就是VM演的角色,書中有一幕被女主閨蜜稱為“從沒想到一個醜陋的男人可以這樣好看”)都刻畫得令人印象深刻,情節或許以後會忘,但這幾個人的形象大約不會忘的,作者有多愛護女主人公啊才賦予她如此三位守護天使。唯一堪稱soulmate的拉爾夫表哥太令人心酸,給她一雙翅膀只願看她高飛,唉唉。Mr.Goodwood始終是單方面女方從來沒擦出火花而只覺得這份情感沉重難當,確實難成眷屬,這可以理解(問題是換成電影版這麼美的Viggo就不是一回事兒了XD)。作為英國紳士典範的Lord因為各方面都無可挑剔趣,所以同他的婚姻一望而知會是何種美滿,伊莎貝爾就像剛進賭場就押中百萬大獎,但這才剛剛開始不是嗎怎願意第一注就收手?怎可以在人生第一次求婚就進坑呢,差不都類似這樣的感覺。妙處在於此後幾年勳爵不斷登場后兩人之間心緒的描寫,以及勳爵確實是一個品格高尚、對病弱友人拉爾夫也非常體貼的好人。這本小說結構很精,三位落在伊莎貝爾生活後面的男士在幾年內的不同時點和地點輪番再登場,每次相遇都進一步塑造了她。

  其三,我尤其欣賞作者將伊莎貝爾決定結婚的關鍵時刻隱沒在幕後不做正面描述,而帶出訂婚消息手法之意外啊,我就不透了。而後,作者又刷的將時點拉到結婚兩年后,由第三者眼中率先呈現出一幅同那位言行直爽的天然少女迥然不同社交界貴婦肖像、一對各方面都沒有共同點的夫妻,恰恰同交往期間心靈投契之景形成令人心寒的落差。而後,作者在繼續推進故事中才慢慢地由伊莎貝爾反思起這兩年。很巧妙

  順便說,擔任觀察貴婦伊莎貝爾的第三者角色的,就是電影版里Christian Bale演的追求繼女的小青年,小說里是個帶著單片眼鏡、愛好洛可可風格的淺薄溫順小男人,作者寫來帶著幾分滑稽,電影里要數這個角色最最不像,不過有一點很滑稽,小說里伊莎貝爾幼時曾對當時也是小孩的這青年一見鍾情,心想他簡直是世界上頂好看的男孩子,但這種細節電影應該沒空來扯起的,哈哈。Martin Donovan演的表哥固然也很令人心碎但比小說里描繪的病弱怪胎要俊多了,而Kidman只能演婚後的伊莎貝爾。我覺得最像的是奧斯蒙德,馬爾科維奇這種歐式的美國人乃是天賜配役,勳爵雖然缺了鬍子感覺也很接近。

  那之後,我又借了一本Henry James的中短篇集……被其中兩篇擊沉,一舉變成他的熱烈愛好者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