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16 20: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读后感精选10篇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是一本由(美)蒂姆·伯顿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5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读后感(一):边缘生活

  也算不上是书评,只是自己的一些感想吧。

  很在意印在封底的这句话。

  “牡蛎男孩话不多,默默承受偏见冷落,面对死亡不会难过。”

  这个世界存在着一个被社会忽视或极少关注群体,他们被主流社会所排斥,所不包容。这是一个活在边缘的群体。由于经济政治宗教文化风俗习惯方面与主流社会的人群存在着较大差异而难以被主流社会接受进而被边缘化。

  木棍男孩与火柴女孩爱情,是会在必定的化学反应中消散殆尽的如同现世存在于社会边缘而不被接受的爱情。世人也只得冷眼旁观,这仿佛是注定的结局,每个人心知肚明。会有人被这样的奋不顾身感情感动,但更多确实对这样的爱给予荒谬愚蠢字眼评价。社会似乎很难接受不完满的结局,主流的爱情一定是一个面容姣好仪态大方温柔娴淑的女子嫁给一个成功有为的男士,两人养育一双可爱子女

  机器人男孩则为自己的出生背负着上一代人荒诞过错。眼中插钉子的男孩,瞪眼女孩,污渍男孩,多眼女孩,他们的存在本身并不是悲剧更算不上错误不幸的只是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够强大以包容和接受他们的存在。

  这是一本悲惨故事集,其实悲惨并不是那些无知无过的角色,悲惨只是因为这个社会无法理解他们心中的美好。悲惨的只是人们无法发现这个世界的每一处美好事物

  会不会有人相信故事中这些荒诞悲剧式人物的存在不得而知,然而这些荒诞悲剧的事情真实的在这个世界发生并且不断重复着,被忽视,被嘲笑,被关注然后再忽视,继续被嘲笑……

  有多少人像牡蛎男孩那样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习惯了偏见和冷落,心中不再有悲伤恐惧。即使是面对死亡。

  想起之前无意中浏览到的一部电影,片名很长《同性恋不是变态东西,变态的是他所活着的社会》。如此,变态的只是这个社会。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读后感(二):TB的牡蛎男孩被爸爸吃掉惨还是伊藤二三酸甘油酯里的妹妹

  牡蛎男孩如果遇到一个好些包容些的爸爸妈妈,兴许就会接受医生建议

  “虽然你儿子生来就是半个牡蛎,可这并不是我的过错。

  ……

  你们有否碰巧想到过,

  不如干脆靠海筑个小窝?”

  看起来像是一段话,但是读起来是全然押韵的,这是本篇里最美妙的一首诗。但是,恩,他们遵从了医生的另外一句话,便是将牡蛎视为性药,将自己的儿子不视为儿子,父亲战战兢兢地,就像吃海鲜一样地,把自己儿子挤进了自己的嘴巴

  在我看来,这是全书的最高潮。虽然故事是独立的,但是悲惨的情绪已经饱满了。叙述很平静画面简单。之前我还不是很能理解半个牡蛎究竟是什么样子,但是看到这一页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当初在第一市场吃一口一个挤出来带着汁液的牡蛎的恶心感觉

  那是他的儿子。本质上,至少下半身是个人。试想,你把一个脑袋上带着汁液的人捧起来,把脑袋里的东西挤进自己的嘴里。

  自然想到伊藤润二的三酸甘油酯。虽然对其作品大多冠以恐怖恶心,但本质上来说,每部故事都是有深刻寓意的。用这种极端方式表现某种简单的道理,道理有时候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三酸甘油酯里的妹妹生在一个卖猪肉的家里,有一个乖戾的哥哥和沉默的爸爸。哥哥嗜油,青春痘密集,死前痘痘挤出的油像倾盆的雨。父亲当猪一样地卖掉了哥哥的肉。结果卖的竟然很好,便喂妹妹油喝,妹妹不知情之下变成了哥哥那样,最后看到爸爸拿着斧头要砍死自己当猪肉卖。

  故事讲完了。两个爸爸杀死孩子的故事。同样不是出于一个可以用爱来解释理由。所谓“你一生灾难之总和,也比不上本书的荒谬与悲惨”大多是个噱头,悲惨处处上演,谁也不能将谁比过,因为从来没有这样一个参考值。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读后感(三):残酷童趣 适合成人童话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一书,是集结了好莱坞鬼才导演蒂姆·伯顿的手稿,以短诗和角色插图搭配的图文书。蒂姆·伯顿对自己的创作如此诠释:“我笔下的角色,既不可爱也不讨喜,他们比较像被车辗过又复活的卡通人物……”书中也呈现了这样的特色,彷佛蒂姆·伯顿的作品,就该充满了怪异又可爱、以及带有黑暗氛围的童话风格

  翻开本书,乍看之下还真以为是给小孩子看的书籍。然而,蒂姆·伯顿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怪异、荒诞,却又合乎逻辑矛盾。其中的内容表现手法,似乎又不那么适合年纪小的读者,而以故事的情节来说,某些桥段谈到外遇治疗男性不举等等,对于这些话题年幼的读者比较难以理解。又或者,书中提到“瞪大眼女孩”对每一件人、事、物都瞪大眼去看,最后她的眼睛终于可以好好休息的时候,插画以女孩的两颗眼球跑出来在泳池边晒太阳,眼球上的血管还与眼睛的窟窿相连来表示休息,虽然的他的作画并不血腥,不过对于儿童来说,实在是惊悚了些。

  虽然他的风格黑暗,并不完全适合儿童观赏,但同时,想要看他的作品,又必须具备童心。例如书名提到的牡蛎男孩,他生来一半是男孩一半是海鲜,不过说到为什么会这样,蒂姆·伯顿并没有清楚交待,顶多提到他的父母交往、求婚、度蜜月都跟海边有点关系,如此就能生出牡蛎男孩也未免牵强。但这就是蒂姆·伯顿的作品,会令人感到有趣但又诡谲的地方,也正因如此,如果要对这些细节提出“为什么”的话,会失去不少乐趣,无法尽情享受作者试图营造的气氛,这些超现实的故事,大可用超现实的思考去理解,用儿童的角度听故事,但以成人的思维处理故事中的残忍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读后感(四):為人所知的蒂姆伯頓

  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愛蒂姆伯頓

  此書的評價略顯不足是不是因為很多人覺得書的文字價值少於人民幣的價值呢

  有多少人思考過故事本身

  關於牡蠣男孩

  關於木棍男孩跟火柴女孩

  關於企鵝先生

  關於書裏面的沒一位角色

  書裏面的文字價值不大,但思考的價值很大

  記得以前,看剪刀手愛德華,之後去查閱這個導演的資料,記載中與強尼戴普屬於人才相觸,不知道是強尼塑造了蒂姆,還是蒂姆塑造了強尼

  蒂姆的故事總能讓你思考

  你愛一個女孩,可是你有不能愛她的理由,是不是因為你是愛德華,還是因為你是木棍男孩

  那麼

  你看過剪刀手愛德華么

  如果沒有,去看看,再去思考一個故事的價值所在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读后感(五):蒂姆伯顿的电影如果合你口味你要买我没意见

  AMAZON上买的。内容相当少如果到手认为对不起价钱正常人的反应。官方给的书介我认为有点夸张,不过我个人倒是很喜欢

  一共收录了23个小故事,篇幅都很短,风格都很哥特,看得出蒂姆的童年过得相当不愉快,尤其是父母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是在看一个怪物”。书摘如下

  “我笔下的角色,既不可爱也不讨人喜欢。他们比较像被车碾过又复活的卡通人物……”

  ——————蒂姆·伯顿

  目录 | Contents |

  木棍男孩与火柴女孩恋爱啦(一点就燃 一爱就完)

  机器人男孩(所有人都当我是垃圾桶

  瞪眼女孩(别人都过得不错,我只有干瞪眼的份儿)

  眼中插钉子的男孩

  多眼女孩

  污渍男孩(我的人生全都是污点)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我是别人的春药)

  巫毒女孩

  污渍男孩的特别圣诞

  变成一张床的女孩

  罗伊,那毒气男孩

  詹姆斯

  木棍男孩的欢乐季节

  布里干酪男孩

  木乃伊男孩(天生脑袋进虫了)

  垃圾女孩

  针插女皇

  香瓜大头

  苏(笔者:看到这节我笑了)

  吉米,那个丑陋的企鹅男孩

  木炭男孩

  铁锚宝贝

  牡蛎男孩迈步出门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读后感(六):真是一本很酷的书

  好喜欢这本用十分钟就能看完,却会让我一直回想的书。

  插画的人物不漂亮,但故事却很有现实社会的悲情

  可能就是这些天真人物被排挤的悲情让出版社给这本书一个标题:悲惨故事集。

  悲是有但不到惨,算现在寓言吧。

  作者Tim Burton是很有名的导演,这是他自己画的吧,人物就和地狱新娘差不多,故事就是爱德华剪刀手那一类悲哀

  每则插画都有很重的故事性。

  类似美人鱼的故事生了一个锚儿,没法把情郎绑在身边,却让自己沈入海底

  枯枝男孩爱上火柴女郎,爱火一燃就烧毁自己。

  机器男孩需要插电才能活灵活现,但是不管怎么努力,还是被认为是个金属垃圾桶。

  巫毒女郎可以吸引所有的僵尸,但是别人越爱她,她身上针就插得越深。

  满脸都是眼睛的女孩,不觉得怪的话,她是美丽的,只是一伤心,别人就会被弄湿。

  书名的牡蛎男孩让我不得不对号入座。觉得好像讲部份残障小孩有的糟遇。(真的是部份)

  爸爸妈妈相爱,在浪漫的气氛下结合,生下了一个看起来功能正常但是像蛤蜊的小孩--山姆。

  起初还抱持希望,期盼有一天小山姆会破壳而出像一般小孩。

  山姆被遗忘在街角,看着雨水打转然后流进排水沟,妈妈则在高速公路上因为不能承受内心的悲恸、沮丧痛苦的狂打方向盘。

  有一天,山姆的爸爸拿着刀问他「你是否向往天国?是否想过一死百了?」山姆没说话,眨了两次眼。

  草草的埋葬了他,一阵海浪就把山姆的痕迹洗净。

  这回,他的爸妈想生个女孩了。

  这样的故事,真的是贴着人心的凉薄。

  就像书本文案写的:牡蛎男孩话不多,默默承受偏见和冷落,面对死亡不会难过。

  还好最后一页作者给了牡蛎男孩一次一般孩子拥有快乐--万圣节。

  Oyster boy steps out for Halloween,Oyster boy decided to go as a human.

  真是一本很酷的书。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读后感(七):忧郁这件小事

  如果这书不是蒂姆·伯顿写的,我估计我是不会买,保守估计大部分人都不会买。拆掉包装,你会发现里面的图和文字少的可怜

  也没有到浓缩就是精华地步。只是觉得,可以把书排版的薄点。都2012了,环保人人有责啊。

  还是可以看到他想要表达的情绪,伯顿应该是没打算叫别人去理解。他拍他的电影,他赚他的钱。剩下大批教徒,怀着崇敬之心看他喋喋自语。

  即使每个角色都顶着奇大无比的脑袋有着细长的钉子般的腿,即使他们时不时露出疲倦惊恐和若有似无的眼圈,他们都表现的又自闭又伤悲,好像不知道全世界发疯般的爱他们。

  忧郁吗?也不见得吧。如果我是木棍男孩我就是情愿被烧毁的,如果我是牡蛎男孩被吃掉葬在海边不是最正常的事情吗?

  谁知道伯顿怎么想。

  要是有英文原文对照也好啊。

  此书不推荐买,借阅即可。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读后感(八):黑白之间的忧郁颜色

  鬼才Tim Burton的绘画文字小品,带着他一如既往的哥特风格。暗黑的氛围下透过一束轻松的自嘲,或是命运过于戏剧化的安排,甚至引得主人公自己都露出一丝悲惨之余的笑。

  反差对比,出生与死亡之间。在小书中描述的十几种人中,从出生到死亡是最快捷又最痛苦的过程。从书名即可看出,带着异类的孤独,及走向死亡的必然结局。这其中能找到不少Tim Burton电影中的原型:《蝙蝠侠》中的企鹅男孩,《剪刀手爱德华》中生来即是机器人的机器男孩。Tim Burton的电影被串了起来。像王家卫的影片,用很多部作品讲述相似主题和迷思,在完整的大线索中埋着一系列熟悉的小细节。

  全书的文字很短,十几种人强烈地指向相似的主题:孤独与相处婚姻与性,家庭、孩子与枷锁责任。这种过度用力的诠释方式也许带着些许不愿面对的倔强的孩子气。绘画部分的分镜感很强烈,虽是黑白,却在黑白之间仿佛有无数级让人叹息的灰。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读后感(九):悲伤与怜悯

  Tim Burton笔下的哥特式人物,丑陋,怪异,但是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他们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被别人排挤,但是依然渴望爱,渴望被爱也用心去爱这个世界,想来令人动容。他们孤独,寂寞,默默生活在这个冰冷的世界,就像书中的那个牡蛎男孩,最终被父亲吃掉,被他们遗忘。当你为他感到悲伤时,同时你也拥有了怜悯之心。同样的道理,人总是觉得自己可悲,那是他们在怜悯自己。自怜自爱,这是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因为我们独立,因为人性本就自私。

  突然想到了剪刀手爱德华,他丑陋的外表下却是一颗充满爱的心,可惜他还不懂得怎么去爱,不懂得世界的生存规则,不懂得人类是有多自私,多怕自己会收到伤害。前面之所以会说到温暖,那是因为喜爱的Burton的人,起码我自己,会体会到他笔下人物的那种孤独,像找到了某种共鸣,读完有点淡淡地悲伤,同时也怜惜起自己来。

  《牡蛎男孩忧郁之死》读后感(十):看 生锈铁钉在闪闪发光

  你是螺母 你是铁环 你是屋角丢弃很久的破铜烂铁

  你长满了锈 满满是想念

  你孕育你

  又杀死你

  钉子女王斜眼看你

  垃圾男孩想抱抱你

  锈是怎么也去不掉的痒

  海水里这痒更爽

  这路口

  骷髅站岗

  那街头

  晾了白衣裳

  日子是天狗手里的月亮

  咔嚓嚓

  用铁锈煮的汤

  也有人会爱上

  冬日回暖

  钉子们排队晒太阳

  气球女孩在飞翔

  远离了危险

  天空更广

  呵

  自由

  充满想象

  那么多树

  都是可以栖息的地方

  影子很好

  风也很棒

  前路上

  有多少新奇

  像蒂姆伯顿的书一样闪闪发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