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水岚村纪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水岚村纪事》读后感10篇

2018-03-17 20:2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水岚村纪事》读后感10篇

  《水岚村纪事》是一本由王振忠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的255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0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岚村纪事》读后感(一):应该与它相遇

  06年2月底吧。地理做鄱阳湖专题的时候(当时下着一场无声大雪),绕道去过婺源。那时候不知道水岚村。那一定也是个晨昏时特别安宁干净忧伤地方

  我想到地理的两年多,那一路无穷无尽心情。我很怀念。此刻。我走过多少注定一辈子仅仅一面之缘的山水拥有过那么辽阔惆怅深情。它们曾让我显得明亮、干净。

  它们应该也在想念我。因为我们互相懂。

  这个是三联出的。非常好的版本。仅从纸张与设计角度而言,都是能给人带来阅读愉悦感和迷醉感的。也能让人回到纸质阅读最初最原本状态。而书中那个曾经山村少年,詹庆良。我发现,有张小图,写了这几个数字,333202。当时一笑。我知道,通过这个号码,是可以找到他的了。

  《水岚村纪事》读后感(二):那双看不见的手

  我对王振忠的作品总是充满期待,因为上世纪90年代辽教出版的书趣文丛第四辑中他所写的《斜晖脉脉水悠悠》,旁征博引涉笔成趣,熔知识性与可读性于一炉,令我深为折服。

  王振忠并不是专职文人,而是学者,复旦的历史系博导,长期从事徽州文化研究,《水岚村纪事》一书便是以江西水岚村(旧属徽州)村民詹庆良于1949年写的日记作为线索串起的徽州文化纪事。

  这本书的切入点难得“可巧”二字,1949年的时代交替;处于徽州边缘的水岚村;王振忠在上海旧书摊上偶尔淘得这本日记(WG时期被抄出而流落在外);去水岚村探访时遇到的第一个人,竟然就是日记主人詹庆良。

  写作日记时,还在私塾读书的詹庆良约14岁左右,这个受了半新不旧教育的少年,的确有着一颗非常敏感精致心灵,他的日记,把身边琐事信笔道来,笔触十分清新

  “人说这番天气好,我也说这番天气妙,这番好天晴起,好把务农之人,朝出登田做工,是好耘苗去草。”

  “昨夜二更醒来,听到雨声滴沥,先生一闻雨滴,说起雨落迟了。我也说起雨落迟了。雨得早十天,苗也不致旱死……”

  可惜就在写完这本日记后不久,父母早已双亡、由伯父供养的詹庆良便辍学家务农去了,并且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过水岚村这个山乡,当年的清秀少年成了再平凡不过的老农,除了上衣口袋里插着的一支钢笔,已经找不到把他与当年这些文字联系起来的证据。王振忠在书中把他的命运与同为徽商后代、同是早年丧父的胡适作了对比,当然,即使詹庆良拥有继续求学的机会,也未必能成为大学问家,但生活对个人命运的拨弄,依然令人感慨

  我一直关注的“一石文化”工作室的陆智昌参与了本书设计:我与同事都已经锻炼出了这项特殊才能,翻开一本书,凭直觉,这应该是阿智设计的,翻开版权页求证,果然如此。

  《水岚村纪事》读后感(三):暖书一本

  作者王振忠,复旦史地所教授

  这本书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是“詹庆良本日记”。

  1、2001年,王振忠在上海的旧书摊上,买到了五十多年前安徽婺源一位私塾小学生的日记。这本日记看似“鄙俚粗浅”,但王却被其“淳朴充实的真率表述所深深吸引”。同年,他作为特邀嘉宾,随凤凰卫视一档节目辗转徽州,起意去日记主人的家乡“水岚村”看看,找找。没想到在村口遇见的第一个人,就是日记的主人。

  2、詹庆良的这本日记写在1949年,那时,他约14岁,读书不过三四个年头,父母已经亡故,由伯父负担他入学。

  让我们来看看这位14岁的乡村少年写的日记,读的时候我只觉得清新爽朗,让人想到废名,又让人觉得以前的乡村中传统中国人:接受了一些教育,被纳入到那个褪掉了火气、但却仍保持着活泼泼的对天地人生喜悦思维价值认知系统的中国人,还真就是这个样子。我还想到了我外公,也是这个样子,小心翼翼对天地人,又一直有一种天真欢喜

  #看到花园内,有两丛好花,一窠花开红色,一窠花开白色。白的花开秋季,花名称为“水粉”;红的月月开放,花名称为“月月红”,又称“月月贵”。有此红、白两花,对我读书案前,闲来很喜赏玩。

  #我想,春天景象,是多么的可爱呀:百花也都齐开了,百鸟也在枝头鸣叫着咧。可谓是春光明媚,柳歌桃笑,鸟列笙篁之时,吾辈岂可虚此良辰?当以寻花问柳,以慰无聊。于是,我便邀了数个学友,对他说:昔日朱文公所写《读书四乐》“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文章”,你看是吗?——好鸟是在树枝上叫,好花也是开在树上的,真是看不尽,也听不尽,使人愁去兴来。如果携书见景,仿佛是另换一个世界了。#

  朱熹写《读书四乐》,春天是“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夏天是“小斋幽厂明朱曦/夜深烬落萤入帏”;秋天是“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冬天是“水尽木落千崖枯,迥然吾亦真见吾”......朱熹讨厌吗?貌似挺讨厌的。朱熹这四时读书之乐写的好么?挺好的,因为确实感到的心境就是这个样子。朱熹的这种喜乐的“情景相发”陈旧吗?挺陈旧的,几乎是一种一再被抒发、代代被抒发的东西。但是在日记主人14岁的眼睛(看到)、皮肤(感到)、心灵(激荡到)里,它又一次以一种个体体验方式被翻新,对詹庆良来说,这种感受既确凿、强烈,崭新而鲜活,又是合辙于古训的。这尼玛就是文化这个东西!这尼玛就是文化这个东西!这尼玛就是文化这个东西!

  当时的私塾学生,被要求每天都写日记。对于日记写什么,这位少年也有自己想法,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学生练习日记,诚然多识字面,可以记载事情,可以学文进德,日遇目之所视,耳之所听,手足之所经者,皆可以记之也。

  关于日记的作法,只要见景生情,看物起意。若无景物,但凡人家所饲六畜,皆可为之材料......#

  很显然,王振忠被日记主人思想上的成熟振动了,他在这段日记后,引了叶绍钧(妈的,叶绍钧原来就是叶圣陶....)的一段见解:“......现在小学中学里头作文的时候,只要教师不是顽固透顶的人物,总教学生写自己周围的事物以及自己所有的情意。......把写作回复到日常生活方面来,让它跟说话处于同等地位;这当然切实有用,绝非点缀人生的玩意儿。日记的材料是个人每天的见闻、行为以及感想,包括起来说,就是整个的生活。我们写日记,写作这事情就跟随生活发生密切的联系。从这联系逐渐推广开去,以至著书立说著作等身,总不会违反现实,或者取那种不真诚严肃态度。我们从日记练习写作,这就跟现代语文教学同其步趋。由此培养起来的写作能力必然深至着实,决不会是摇笔展纸写几句花言巧语的勾当。” 王振忠又说到,詹庆良的日记,可谓是得其精髓

  前面第一段落日记,那是一种情景相发的心;这一段落的日记,是见地、思想;再接下来这段呢,我认为大概可以勉强归到一个审美

  #今天我走到外面去时,忽然有一个学友邀我去散步,我对他说道:石门的山景,是何处生得很好?他答说:就是这样的山景,全是石山。不知不觉信步已到田塅里,只见油菜花开的是黄金色,桃花红,树枝青,相映着非常美丽。虽是石山,亦很生得平和。我想必定出人要好一点,要是有读书之家子弟敏慧,定也有成名的。#

  总之,这些段落读下来,不仅是我,大概那位教授,也会觉得振动。用大俗话来说,相比于詹庆良,今天的人是得有多文盲,是得有多麻木,是得有多晚熟!你能想象今日里一个初中生小屁孩,能够感受到胸中这种喜悦,认知到这种见地,做出到这种对”平和“的判断吗?并且一切就如王振忠所说:可贵在淳朴真率。

  而你再来看,一句题外话:文化的统和力量可怕!太强大了......

  3、实际上,王振忠也通过这本日记,判断其主人詹庆良,他虽然是普通的皖南农家少年,但是却天资聪颖。他甚至猜测,这样的一个少年,如果能够一路求学,走出大山,像众多皖南子弟一样,或者说,就像胡适那样,去到上海,继续学业,他或者可能是一位成功商人(朝奉),或者可能是一位工程师(詹天佑),或者是学界中人(胡适)......

  然而,五十多年后,他进入水岚村,却没想到在村口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詹庆良。”当年天真待凿的少年,而今已经到了含饴弄孙年纪。令我没想到的是——除了衬衫口袋上插着的一支钢笔,实在看不出老人早年曾受过的良好教育。“

  在写完这本日记后不久,十四五的少年詹庆良,在1949那个年代的动荡贫困中,辍学,”后来在大队会计,一辈子都没有走出大山深处......“

  这是一种让人眼窝一热的惋惜

  借我书看的朋友,在跟我聊起这本书时说,最让她触动的是那句“到底是知识改变命运,还是命运中安排了种种的机会,而知识仅仅是其中一种罢了”。

  我说,可能知识本质上来说是无法改变命运的,知识所能改变的,是人在命运里头的想法、感受、态度这些吧。

  4、下半部分,我刚刚翻了一下,貌似更加让人唏嘘,大概说了辍学之后詹庆良的生活,以及今天的詹庆良,和他的染着黄头发孙子,这个少年,跟他当年是如此不同,而水岚村,也如此不同了。

  5、书后有附《詹庆良本日记》全文,真的,用这样一种方式使得这本日记“出版”,挺让人感动的。

  6、洞察来自理解,理解来自感受。大致是如此。这位王教授的感受力、理解力都蛮不错的,文字也很细腻,倒是跟詹庆良日记中的世界挺一致。这本书做的也精致,间杂以不少民间百姓家中常用书的书影,以及古地图图片。总之,我是挺推荐的。

  《水岚村纪事》读后感(四):这对于我,就是生活

  一

  最近在读一本书,《水岚村纪事 一九四九年》。不少同学见了书名,不解其意,问我是讲什么的。复旦大学长期从事徽州研究的王振忠教授一日在上海无意得到水岚村少年詹庆良写于1949年的日记,读罢感慨万千,写下散文《在历史和地理的边缘:1949年的水岚村》。也许是冥冥中的天意,当王振忠教授顺着日记造访水云深处的那个小山村,在村口遇见的第一个人,竟就是半个多世纪前日记的主人——詹庆良。日记里天真烂漫的读书郎,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垄亩老农……时光的交错,命运的无常,再度让王振忠教授嗟叹不已,写下第二篇长文《重访水岚纪程》。加上詹庆良的日记原文摄影家李玉祥随行拍下的影像,几部分共同组成了这本《水岚村纪事 一九四九年》。

  我之所以被它吸引,因为水岚村在婺源,而婺源,是我去年毕业旅行去过的地方。

  读詹庆良的日记,看彩页上似曾相识风景,我的内心安静,身边的喧嚣渐渐淡去。同时一个问题萦绕在脑际:生活,到底是什么?

  一位叫“水岚村人”的网友留下了篇名为《没有了那样的日子》的读后感: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风云也许我们都不关心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战争也许我们都不关心。

  这个世上上的所有爱情故事也许我们都不关心。

  因为我们与世无争

  我们只想在这片天空下细细雕琢自己的心情,

  我们只想在这片天空下享受自己的生命

  让它慢慢地走向死亡。

  等死亡来了,我也就洗洗身上的泥土,我也就安静地躺下。

  自然,我也就走去。

  可能这样的日子没有了。

  没有了这样的日子,

  也许曾经就不曾有过,

  也许永远也将不会有,

  有的只是那个远远的远远的小村……

  二

  七月十六日,晴

  记得立秋乃一天,人喜有雨淋秋,我也喜有雨淋秋。立秋有雨落地,本年植物收成。早谷喜登丰年,迟禾也兆乐岁。迟、早两谷丰稔,农人心喜无忧,我也心喜不愁。

  詹庆良的日记时常写到天气植物,因为那与他的生活休戚相关

  我只会在上GOOGLE时顺便看眼温度,对大自然界所有的植物我基本以三个名词加以区分:花,草,树。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与自然变得如此陌生,不再有悲春伤秋之感;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为别人的爱情牵肠挂肚,为偶像剧里的分分合合落泪。生活究竟是在变得斑斓多姿,还是繁杂轻薄?

  李真瑜老师会在雨后折下断枝上一片树叶,卷起放在嘴边,试试能否吹响。

  陈太胜老师会在街边驻足,听盲人艺人拉完一曲二胡,任由其他行人匆匆赶路。

  我想我和他们是一类人。我喜欢一个人的北京城,在某个不是双休日不是上下班高峰的时候出行,带上一瓶水,一本书,MP3和背包,去我最喜欢的两个地方:美术馆和动物园。

  或者在西海边找个地方只是坐着,翻几页书,眯起眼看看太阳,浮云,波光粼粼的湖面。

  这对于我,就是生活。

  《水岚村纪事》读后感(五):...

  乡村少年的质朴日记.. 简单的笔触记录所在的当下..年代的隔阂引发起一些小小的语调上的诧异常常让我觉得好像在读俳句..接着一边读一边就轻易地闻到了满空气里飘散的水气味道雾重的早晨露霜打湿衣裤的味道下雨的软泥被踩得稀里糊涂的味道用柴草做饭的味道拍打有粗糙经络麻布的味道一切只能用手工制作出来的安静而缓慢的味道..

  他的日记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已丑岁,詹庆良作

  新正月二十四日,晴

  前日劳伯父金步,相送我到石城.昨日在益弟姐家,再三相挽留嬉.今日伯父回归水岚,我同水才外甥,携书上学而读.

  新正月二十六日 雨

  昨夜蒙张先生,把"学而时习之",再三教我解释,解到"人不知,而不愠",是说有德之君子,人不知他学足,他也不含怒气恼.

  二月初二日 晴

  昨日自朝到晚,有时云起满天,晦下似要下雨;有时云散开天,日现好似要晴.今日青天一色,一望万里无云.

  二月十二日 雨

  到此仲春二月,当在应暖之时,天气做得温和,谷风从东吹来,好发柴木枝叶,绿草也好萌芽.

  二月十四日 雨

  昨日有两位右龙人,一同相伴而来,到此亲眷人家,今日也同来校,与先生一会,叙叙宗族之情,论论家乡之事.

  二月十七日 雨

  昨夜放学时,同学友佐春,拿汤蛊回家,看见有做糖蜜蜂,飞入学友家来,被此小学友,打落停地踏死.

  二月二十一日 雨

  我听得戴家人说,明日建设春祈,请僧迎佛打醮,各家筹办香仪,准定明日拜佛,祈求一村幸福,家家人口平安.

  二月二十五日 晴

  昨日我堂兄氵金文帮人肩挑桐子,挑到长溪交卸.今日由长溪回来,到石城姐家,用好午饭后,也便入校来,见我在案写字,即出回归水岚.

  三月初一日 晴

  今日戴家一村,有许多寻笋妇女,相邀结起班来,各负锄头利器,同往竹园林中,多寻竹生苗笋,好做清明祭稞,以祀祖宗先灵.

  三月初四日 阴

  今日我听人说,有寻笋妇女,遇有一只角麂,死在竹林之边,他即歇笋不寻,把此死麂拿来,用刀剥皮炒吃.

  五月二十八日 晴

  昨夜出外游玩,相遇堂兄氵金先,我即叫他一声,他就问我食饭吗,我答他食了.又问我读四书读到哪一篇,我说<宪问第十四>,上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那一章.

  六月十二日 晴

  今日节交小暑,南风阵阵发来,人说天要干旱,我说小暑南风,不是末夏要干,必是秋初要旱,如不干夏旱秋,小暑不发南风.

  六月十四日 雨

  昨日下午闲来,同二三学友,游到水口,庙中看看神像回来.逢着三位学友,一同钓鱼归来,问及鱼钓多少,他说鱼不吃食,一只没有钓着.

  七月二十五日 晴

  今日有一学友之父,因为次子生病,到程家庵堂,求得下下签来,请先生解说.他自己也说道:求此下下签诗,解来童运不顺,生病还要破财.

  闰七月十五日 晴

  昨夜二更时,闻得爆竹三声,并闻奏起乐来.学友闻此吹笙,相邀先生之子,并我一同三人,共到架屋场中,看望竖柱,上梁.

  闰七月二十二日 晴

  今朝同鼎新世兄,去问学友收米.听到有人谈论,人家一块玉米,被一伙野猪食得粒无收成,一年播作辛勤,苦得劳而无功.此家有人去望,一见而泪直下.回来报到妻子,全家苦得不静.

  八月初三日 晴

  看到花园内,有两丛好花,一丛花开红色,一丛花开白色.白的花开秋季,花名为水粉;红的月月开放,花名为月月红,又称月月贵.有此红白两花,对我读书案前,闲来很喜赏玩.

  正月十三日 晴

  记事:黎明时,信步来校,举头一望,只见有一只鸟,衔着一根草木,飞到一根柴上去做巢,另又有一只鸟也飞来和他争巢,于是,两相争个不休,此时即打起架来了.恰巧有一人去讨柴,见那二鸟打架,连忙过去赶,因被他一追,那二只鸟也向外飞扬而去,竟不知飞到何处去了.

  正月十六日 天雨

  记事:今日在校中,听见校外人声喧天,不住地呼赶,我便问他们为什么事呢?他们说:刚才有一只狐狸叼走一只鸡,现时有很多人在后山把鸡寻了回来.同时有些人说是我家没了,又有些人说也没了,究竟不知道是谁家的,候被咬死的鸡拿回来一验,便能了解.

  正月二十日 天雨

  昨天我去有事,看见有两个人在外面仰望, 我问他说:你望什么呢?他说:我们看见有两只猡犭燕,追着一只角麂去了.我又说:你们见角麂逃往何处?他说:逃到前山上去了.说起那角麂,真吓得要死,倘若被猡犭燕追着,必定是要死的.

  农历正月二十日 一天雨

  早晨著衣而起,信步走到祠堂门口,遇着一个人,我便问他说:你清早去做什么事呢?他说:因为有一个人生病,病得很重,所以我到这里来问问菩萨,求神发剂药,把他治好.如果无效,也是无法可想,惟有听天而已.

  农历正月二十七日 晴

  今天我到郊外去徘徊时,看见有一班人扛着锄头,我问他们说:你们扛着锄头去做什么事呢?他们说:到竹园里去寻笋.我又说:有笋吗?他们说:不多,所以我们去寻寻看,寻得着便有好,如寻不着,即刻便回家.

  农历正月二十八日 雨

  今天我走到外面有事,恰巧看见一个人挑着一担米,我问他说:你是那里挑来的?他说:我在这里挑的.我说:现在要多少钱一担呢?他说:要八九万光景.我又说:你是挑去卖的吗?他说:是的,想挑到艹吕艹君山去卖.我说:你真好生意呀!在今日米珠薪桂之时,完然有高利息的.他说:蒙你讲得好,谢谢你吧.

  农历二月初一日 雨

  今天放学时,行于途中,看见有两个人,我对他说:今天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是艹吕艹君山来的.我又说:你们到艹吕艹君去做什么事回来呢?他说:我们去玩来,那知刚走到半路之中,忽发现有两条支路,我因路途生疏,不知是走哪一条,或上或下,不能分辨那条路通行.后来,我们抱定了方向,才到石门来的.我又说:今天你们还要到石城去的吗?他说要去的.

  农历二月十五日 天晴

  今天有石门人拿着一副对联来,托先生写字,先生问他:是到西山蓬去贺喜的吗?我也去一个吧.那人说:是的,你加入也可以的.先生便叫我把墨替他磨起来就写了.我想有这么的迅速,这个时光才写,等一会便要送去的,恐怕时间不能许可吧.后来见他们因时间的急促,只得用火来炙了,这才不误了人们迎娶入门的良辰呀.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