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身不在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身不在场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5-29 02:09: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身不在场读后感精选10篇

  《身不在场》是一本由木卫二著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不在场》读后感(一):当我谈论木卫二时我在谈论什么

  我曾经和很多人聊起过木卫二,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其中有一些是科班出身的电影人,或者是张口金棕榈闭口威尼斯的电影发烧友;还有一些只是在下班之后到电影院里,跟朋友一起看看《寻龙诀》的普通上班族。前者对木卫二多少有些瞧不上眼,在他们的心中,真正的影评人是巴赞和后来成为了导演的戈达尔;而后者,似乎更加信任豆瓣评分,木卫二是一个根本不会进入他们视线之内的名字。

  这多少说明了现在中国影评人们的尴尬境地——在专业人士们看来,他们只是一群多看过几部电影的普通爱好者,是一群在内行面前大放厥词的外行;而对于那些看电影只是为了娱乐的人们来说,影评人们是一群喜欢看闷片的疯子,与影评人们的循循善诱相比,他们更容易相信营销软文和豆瓣水军——木卫二的微博粉丝是7万,而一个叫做“电影味道”的营销账号,粉丝量是530万有余。在面对营销水军时,影评人们就像是一群面对装甲炮舰的维京海盗。

  这甚至不能被称之为战斗,我宁可说这是一次单方面的屠杀,当影评人们在为《一个勺子》和《心迷宫》摇旗呐喊时,恶评如潮的《万万没想到》卷下了三亿票房。电影人们在谈论IP与商业模式,在谈论流水线作业与“粉丝心理学”,仿佛那些粉丝随时可以变成红彤彤的钞票——而事实上也的确可以。只是再没有人肯老老实实的打磨剧本和调度镜头,也越来越少人能够谦虚的承认,即使电影中存在再多的商业元素,归根结底,它还是一种艺术。

  然而我们还是越来越多的看到这样的电影:有科幻?刘慈欣?——牛逼!有明星?范冰冰?——牛逼!有特效?好莱坞团队?——牛逼!在一声又一声的“牛逼”中,我们看到了一部接一部的烂片。在他们眼中,电影变成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原著粉丝量高,票房加一亿,有一个大牌明星,票房加一亿,男主和男配卖个腐,票房再加一亿。格兰芬多,加十分!

  幸好,在铺天盖地的水军与软文中,还有木卫二这样的人存在。

  对于木卫二,有许多溢美之词,其中有些甚至显得格外刺眼——比如说,有人说他是“不拿红包的影评人”。这原本是分内之事,现在竟然变成了值得大书特书的优点。再比如说,他是金马奖的评委——这倒是实打实的成就,同样被无脑者狂黑。他在豆瓣评选的“我最欣赏的影评人”排名第二,也在“我最讨厌的影评人”排名第一,但考虑到后者的前十名中还有周黎明与张小北这样踏实做事的名字,所以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褒奖。

  我不见他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只是见他在豆瓣里十年如一日地写,写,写。这是个手艺活,怎么都没办法一步登天,需要打磨许多年才能小有所成,而他竟然就耐心地磨了十年。在刚刚出版的那本《身不在场》中,他在每一篇的标题下标注了完稿日期,于是我们就看着他从最初的青涩渐渐成长,在闷头走了十年之后,已经强大到不可思议。

  当我在谈论木卫二时,我也不清楚自己究竟在谈论什么,或许我在谈论某种坚守,或许是在谈论某种理想主义,或许我只是在谈论无可奈何。当木卫二他们怒斥《寻龙诀》“故事杂碎,镜头花哨,人物瞎飘”时,《寻龙诀》卷走了16亿票房,当他们痛骂《港囧》“八两金的一个表情都能秒杀包贝尔的全场表演”时,《港囧》成为了国庆档的票房冠军。他们的每一点声音都会被淹没在粉丝的尖叫与观众的笑声中,显得十分不合群,像是夜店角落里某个戴着黑框眼镜,闷头喝酒的少年。所以,我猜,我的确是在谈论无可奈何。

  但也说不定,没准过了几年后,我们会重新拾起那些被淹没的声音,看到那群人的激动与怒吼。这些人的存在会让我们觉得过去的那个时代并没有很糟糕。而这本书,就是那些声音的珍存记录。

  《身不在场》读后感(二):身不在场,心却常驻矣

  一直以来,对影评这种形式,都是隐隐有些排斥心理的,感觉它就像是曾经我们在高考语文试题里遇到的“阅读理解”,拿着一篇别人的作品进行延伸推敲,穿凿附会过度解读,到底有多少是作者的原意,最后谁也说不清楚。所以刚拿到这本影评集的时候,其实内心也是带着问号的,一个外人来聊电影,有什么好看的?

  幸运的是,《身不在场》这个书名以及作者的自序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木卫二在自序里很清晰地表达了自己作为局外人的精神困境:身为影评人,即使再怎么对电影的镜头、故事、语言了解透彻,他始终处在“圈外”。

  这种精神困境似乎影响着很多类似的评论人,甚至是普通的观影者也同样如此。我们往往在看完一部电影掉两滴泪,发表一句感慨或是吐槽后会迅速提醒自己:不就是一部电影吗,旁观者别太入戏了。于是甩甩头,转向自己的生活,几天之后,就会忘记了曾经有过的或焦虑或感动的情绪,甚至连电影内容也忘得一干二净,大家不自觉间达成了一个共识:对于局外人的故事,我们何必要在意这么多?

  可同样以“局外人”的身份,木卫二却坚持了10年,孜孜不倦的为这些电影们写下各种注解,这样一份没有太多趣味没有参与感的工作,为什么让他能够坚持这么久,看完整本书后,我似乎找到了理由。

  从2005年到2015年,书里面有木卫二10年的影评,也可以窥见一个影迷到影评人的转变。有意思的是,编辑并没有按照常规方式,用时间顺序来罗列,而是打乱放置,上一篇文字颇为成熟,下一篇可能就回到了青涩的影迷观影模式,这种成熟到幼稚,又从幼稚转回成熟的跳跃式呈现,倒是给阅读增加了一些新鲜感。可以在看的时候猜测哪些是他10年前的作品,哪些是他现在的文风,就像是在看一部青春成长纪录片,中间有不时闪回的画面,让时间的纵横感反而更强了许多。

  所以当这10年的跨度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的时候,你自然会找到其中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作为记录,而是一种成长,在电影从概念到技术都迅速向前发展同时,这位“局外人”也以同样的速度甚至更快的速度,在飞速成长。

  与电影共同成长,不失为一种难得的感受。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成长并不是一条简单的直线前进永不回头,在木卫二的影评里随时可以看到他掉回头推翻自己:他会在看完欧容的《花瓶》反省自己之前对其印象过于死板,不应该画框。也会坦言自己曾经对于山下敦弘的偏见。2006年,他写了一篇关于韩国电影《薄荷糖》的影评,在两年后,木卫二重新看了电影,再次补写了一篇关于电影的解读,06年只是简单分析故事,08年又加入了对于电影主旨的分析与理解,从简单的一段补充里,不仅能看出学识的进步,更能看到时光的历练。

  不是每条路都可以有回头重温推翻的机会的,但在影评人的世界里,不同时刻,你都可以回头坦然对曾经的自己说一声,哦,原来之前的理解错了。时刻记录自己的成长,还能随时推倒重来,这或许是影评人独有的体验吧。

  最后,还得赞一句木卫二的节制,十年来国内的影评从知音体变化成咆哮吐槽体,他始终保持着旁观态度,文字着重于影片解析,深入浅出不掉书袋;态度也不偏不倚,既不见他借他人之作浇自己之块垒,也少见他妄出而言。言语清淡,但看多了那种动不动就真情实感一番的“阅读理解”式影评,木卫二的清粥小菜,简直是难得。

  木卫二说是“身不在场”是一种遗憾,可看完整部影评集,却是很羡慕他的十年,聊起《阳光姐妹淘》他能连线上2001年的《朋友》还有之前的《超速绯闻》;看《听说桐岛要退部》,会关联上《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到《五个扑水的少年》,整个日本的青春片系列在他脑子里转了一圈。关于美国大兵,我只能想起台湾电影《太平。天国》里的描述,他却能够在脑子里闪回韩国、罗马尼亚再到日本的各种电影,从欧洲到韩国日本再到台湾,凭借着自己的观影感受,10年来,木卫二早已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电影世界,

  所以,虽然“身难在场”,可那么多年的坚持,心早已常驻了,倒也无需再多挂怀了。

  《身不在场》读后感(三):《时间之光》

  木卫二应该是我混迹豆瓣早期时期时关注的一名影评人,但我已经回想不起当时的缘故了。 草草的读完了几章,只挑选了自己感兴趣的几部电影影评。无非只是浅谈了一些木卫二本人的看法。如果说他写的有那么深刻吗?到也不见得、但如果说是浅薄之作,以我现在的水平也未必能写得出。 很多电影年少时只能看懂一个点,但很多年以后,经过社会的洗礼,有了阅历,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三观,也只能以微薄的声音说一句“看懂了。” 一直觉得电影是件很圣神的东西,尽管当下越来越多的人去拍电影。自称也是电影从业者。光与影的交替,就见证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时代的变迁,侠义的江湖,国家的兴替。 在《身不在场》这本书中,有很多电影发现都是未观赏过的,甚至有些名字都从未有所耳闻、如果搁以前的话,我也许会感到羞愧,对自己说“你竟然连这么经典的电影都没有看过。” 但意识到好电影是看不完的,也就释然了。 电影的启蒙应该是《泰坦尼克号》。小时候在一个电视台上总是以片段的形式播出。当时给我的感觉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在看情色片。当时天真的每回看到Rose脱掉衣物让Jack作画时都会闭上眼睛。多年后重看发现这一情节有所删减不免失望。 那时候好像从未播出过结局,也不知道Jack早已死去,一直以为和Rose活了下来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恶俗生活。知道《革命之路》这不被戏称为《泰坦尼克号》的续集也是多年以后、 当时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那句著名台词:“You Jeap, I Jeap.”多年以后发现最感人的不是这句,而是:“I'm Rose, Dowson Rose.” 以你之姓,冠我之名。 我对电影并没有什么太过于高深的看法,我只是一个观众罢了。 不过,我的却有一部分的三观是受电影影响的,它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身不在场》读后感(四):用文字的方式看电影。

  之前看到《身不在场》的书评时就在想,要怎么给一本影评集写书评呢?电影评论生活,观众评论电影,我们又评论影评。评论别人的评论,实在很奇怪。直到今天早上醒来时,突然想要说些什么,不光是与此书有关的,还有其他。想到这些话可能适合放到这里来,可能《身不在场》的读书页面需要它,但这仍然不能称之为书评。

  就像电影于我也是同样,虽不能以年纪为借口,却还是惭愧于看过的电影非常少这件事。试着写过几篇影评,但知识阅历还很浅薄,资历经验也尚未达到可以信手拈来一篇长评的地步。翻阅《身不在场》这本书时想到,木卫二是1984年生,刚好大我10岁,而他的影评路已经走过十年,在和我同样年纪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挥洒自如地书写影评。这期间怎么翻山越岭我不晓得,只知道他坚定地走到现在。

  木卫二是三四年前我在微博最早关注的影评人,没有之一。当时对电影尚未达到热爱的程度,会热衷于自己喜欢的演员拍的电影,不会理性地评价——当然那个年龄是可以凭借太年轻作为借口的。可能是因为不认同他对某部电影的看法就轻易取消了关注,后来才又重新关注回来。

  这说明了做影评人其实相当不易,他所评论的是别人都能看到的东西,是大众的。而人类有太多种思维方式了,对同一部电影同一个场景同一句台词,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影评本来就不是必看的,而一篇影评能够只依靠文字的形式让他人赞同,或是说服他人,更是困难的事。将无比困难的事坚持至今,甚至以此谋生,走过漫长时光,也没有止步于此的意思,是我最钦佩他的地方。

  他的影评篇数是比我看过的电影还要多的,大部分都是洋洋洒洒超过千字。写一篇影评的时间常常要超出观看一部电影的时间。也许是因为就一部电影而言,观众所能看到的只是它的银幕呈现,因为评论电影的人也未必能做到电影现在的模样,因为身不在场,所以才应该对评论抱着认真且尊重的态度。即便是你眼中的烂片,打出一个很糟糕的分数,但要么不说,要说也不是只言片语就能说得尽的。

  影评这种东西很难界定,它的好坏标准与它所表述的观点与我们自己的认识是否重合并无关联。除掉那些形式的框架,专业的研究,严肃的探讨,我最想要读到的还是带有感情的篇幅,哪怕有些观点是偏激的。很多影评点开以后是密密麻麻一片,不留余地也不给人任何想象空间。但是没有事实的举例,全篇尽是专业的论述并不能让观众和读者信服。就像一部电影若是从头到尾跟人讲道理,也是看不下去的。电影和影评是同样需要情感流动的东西。拥有过硬的专业功底不是坏事,但少了情绪的文字还是乏味的。

  其实影评人数不胜数,很多人号称“影评人”,实则只是在分享各种资源,三言两语点评几句时下热门电影,很难得见到其发表一篇长评。那么对于所关注的影评人该如何取舍呢?至少我认为,关注一个认真评论电影和用心撰写影评的人,是比否认他的评价就否定这个人来得重要得多的。

  从《少年菀得》到《苦役列车》,从《趣味游戏》到《步履不停》,还有影评结尾的时间标记。翻阅着《身不在场》的纸张,就像把四季摊开在你眼前。是电影四季,亦是人生四季。赤裸又无情的,温柔又晦涩的。与其说是影评合集,它倒更像是以木卫二的视角呈现的关于电影的时光日记。硬面的封皮与厚实的纸张,有时间的厚度,还有他文字里的温度。而我们便在这时间的光与影中穿梭。

  如果阅片的数量,文笔的质量,读解的份量只是外在因素,那么他对电影热爱的程度也许是制胜关键。我坚信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充满热情,才能把它当成职业并且乐此不疲。所以从“影评人”到“作者”的转变,在木卫二身上也许是必然要发生的。无所谓你们嫉妒的眼光,我写我的,独立且执着的。

  想到上周末去看罗曼·波兰斯基早期作品回顾展,影片放完以后看到字幕屏上出现的那行”怀念影评人仁直 电影与你同在“有些想哭。即便并不熟悉他,也没读过他的影评,但”影评人“三个字还是冲击着我的感情。对于热爱着同一件事情的人,即便相互不认识,也是在某个时空中有过交错的,被牵动的情绪或许是源于灵魂的彼此碰撞。

  有电影就会有影评,而影评人也一直都会与电影息息相关。有电影陪伴,我们都很幸福。

  ——银幕上的斑驳,陪你走过人生四季。

  感谢木卫二让我们用文字的方式看电影。

  《身不在场》读后感(五):一个影评人的狂热与低调

  我们这一代豆瓣成员,最初来到这里的缘由,不外乎是因为电影和读书,那时候没有乱七八糟的社交软件,没有花样百出的男女网红,大家单纯的聚在一起聊我们喜欢的电影谈喜欢的小说。

  早期注册豆瓣的时候,朋友给推荐了木卫二老师作为首批值得关注的成员之一,那时候“影评人”这个职业第一次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对于一个还在半夜等着大学宿舍蜗牛网速下载电影的我来说,算是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户。

  第一本看过的影评合集是毛尖老师的《例外》,原本以为在电影圈已小有地位的木卫二早就应该有什么作品集子出版,直到认识他的时候才知道并没有。我相信此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他一定也有自己拒绝的原因。直到《身不在场》出版之前,才认为这样的时间,刚好。

  一直都觉得影评人是个很艰难的行当,做个有节操的影评人更难,这些年木卫二老师能坚持到这一步,已然纯粹的令人五体投地。我从不敢说自己写的是影评,充其量算的上是观后感。我深信“你行你上,不行别哔哔”的箴言,既然比不上导演和编剧们的实力,自然也不敢过多评价什么。

  所以写影评太得罪人,说不说真话是个问题,要不要批评是个问题,收不收红包更是个问题,每天在这么多问题的夹缝中求生存,一个独立影评人左右为难的时候太多了,提笔之前,压力一串串的掉下来。

  作为一个有纸质书收藏控的人,很喜欢看到书的扉页上有“此书献给XX”的文字,那个人一定在作者心中有着非比寻常的分量。《身不在场》的扉页写着“献给我的父亲,希望我能成为你的骄傲,正如你是我的骄傲”。

  这是很令人羡慕的骄傲,至少在文学路上影响我最深的人已经收不到我可以展现给他的成绩了。

  《身不在场》是木卫二老师十年影评的精选汇总,能看的出风格在时间当中的的过度,还非常认真的在每一篇影评下都标明了发表时间,好像读者也随着这些时间,与作者一起,看看这十年走过的电影路。

  在序言和后记当中,木卫二并没有过多提及自己电影路上遇到过的艰辛和困境,更多的则是感谢,十年磨一剑,也许走过漫漫长路,至今太多苦涩都不足挂齿,但在这个物价连年翻番而稿费却始终如一的年代,我们要知道文人的日子总是不好过的。

  写这些字的时候,在咖啡店里听《红日》,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度过了写作最初最艰难的日子。

  真好,一生中最美满又最丰盛的十年,得以用书本留存纪念。

  杨德昌说,电影的发明让人类延长了三倍的生命。

  不如就在《身不在场》当中,与木卫二一同,体验这丰富多彩的人生风景。

  《身不在场》读后感(六):都啥年代了,为什么还要影评?

  看电影几乎是没有门槛的。评论手机、评论音乐、评论书乃至评论足球,或许发言者在开口前都还要三思,但面对一部电影,恐怕想都不要想,张嘴就来。也许世界上会有相当一部分电影,不那么好懂,没有一定的思考与知识积累,根本无法接近创作者的意图。然而这对大部分观众而言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如果没有一帮名曰影评人的帮闲聒噪,这些恐怕根本就无法在自己的视野内出现,绕过不看便是。

  那么问题就来了:人人都可发言,为什么非要听你的?这电影我根本连看的兴致都没有,遑论影评?网络时代,人人都是自我的主导,即便还有个别意见领袖,在看电影这个问题上为什么大家要听你这个连一部电影都没拍过的棒槌?

  就在这一系列疑问下,乱象横生:片方拿红包砸出影评人的批量“好评”几乎已成影片宣传的必要渠道之一,偶尔也可见某些“饮瓶人”主动出击,不给好处就直接开黑,当然最常见的是一篇影评下链接着不明真相群众们的怒火“这什么破片你也敢叫好,赔我票钱”、“就知道吹毛求疵,你行你上啊”……我们的主角木卫二老师,也常常成为观众怒火的牺牲品。

  其实,大家都搞错了。影评,根本就不应是电影这门生意,或者这庞大产业的一部分。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影评也完全与他们的日常无关。影评,就如同高校中的人文学科一样,本应作为略带“无用之用”属性的奢侈品,却被当成生活必需品炮制出来,能不沾染一身廉价的山寨气味吗?

  为什么说影评奢侈?因为它根本就不是打算写给普通观众看的。你要知道影片合不合你口味,了解一下影片的大致类型、内容,看看主创的名字中有没有你喜闻乐见的熟脸或者上过你黑名单户口的,远比听一个素昧平生、目的不明的狂妄陌客胡说八道靠谱得多!再有名的影评人讲话你都别信,宝林•凯尔还说梅丽尔•斯特里普没演技呢。既不是你亲爸爸,又不是你女朋友,影评人凭什么对你的喜好、你的偏爱负责?或许你看片那天刚好被领导扣奖金、被老婆戴绿帽,把《肖申克的救赎》砸你面前你都会觉得是烂片,这又能怨谁(话说都这样了,你还看电影干吗)?各大片方也少把宝贵的预算花在收买影评人身上,再少的花销也不值当,无论好坏,几篇口水早就湮没在芸芸众生的口水中了,根本起不到作用。有这时间精力,还不如把片子码得扎实些,要宣传直接上硬广!再说,真正的影评人,你收买得了吗?

  为什么说影评奢侈?因为真要写影评,哪一篇不得让你费尽心力?首先,你得看片。别笑啊,真有“饮瓶”人刷“瘾贫”不看片的。别人看片是为了放松或者约会,你不能啊,你得提起精神,注意每个镜头、每句台词。光用眼睛看怎么行,你还得做笔记,还得用脑子琢磨。一遍看完还不够,那就两遍三遍地细细筛过,跟鼎泰丰的包子必须二十个褶一样,既然认定这行,就得对得起手艺、当得起名号。看好了,那总能动笔了吧?还差点火候。该了解的事儿都问清了吗?这导演什么风格?偏爱什么镜头?色调什么要求?这些背景上的资料,你了解了多少?别以为google天下无敌,除了必要的资料收集,该补课还得补,该看的戏一部不能少。行,咬牙坚持到这一步,总可以下笔了吧?该沉淀的沉淀了,该提炼的提炼了,回望一眼,再盲的点也重见天日了。动手!走你!怕是……还不成!我说不就是一篇影评吗?至于这么折腾吗?你觉得这只是一部电影,其实它的身上,纵向上无数影史前辈早已灵魂附体,横向上诸种社会心理加诸其身,所以影评人既是跳大神的招魂师,又是把肤表肌理解剖给你看的外科医生。现在你倒是说说,写篇影评,容易吗?

  为什么说影评奢侈?因为电影在太多人眼中不过是门消遣,不过是捞钱的营生,不过是宣传的工具。他们说的都没错,可偏生有一帮病人,看了就看了,还非要追问不休,还非想知道个所以然。症状的早期,还只是在看过之后,了解更多的情况,也许只是从片中武功的门类,笑起来很好看的女二号的名字开始,着了道了。在这个过程中,写影评的邪恶巫师就像哈莫林的吹笛人一样,用荒腔走板的调子把这些病人拖上了不归路,路的尽头有的在小西天,有的在西土城,还有的直奔横店。他们说着不为外人所知的暗语,流连于大小论坛与微信群,可以为一个镜头的不同见解而吵得跟有杀父娶母的大仇似的,也可以为一部电影中一个小道具的妙用而结出同床共枕的善缘。他们除了水费电费上网费,不为这个社会制造任何鸡的屁,甚至连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分泌物,一旦过了身,也不会存下几页几行。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如痴如狂地投入其中,用毫无利己之心的爱去赞美或吐槽。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在拿本应赚大钱买羊蝎子的时间爬着格子较着真,他们在用生命与电影调情。

  同样,对于正在犹豫是不是要买木卫二这本轻奢书的潜在消费者而言,这篇书评也是件奢侈品。考虑到你们也会因为书的优劣来找我麻烦,所以,索性,让书和它的作者统统“身不在场”吧!其实,他一直都在,浸润在每个文字中,游移于每个标点旁,生机勃发地,宛若一位稚纯向上的国中少年。

  (原载于布鲁科夫微信公号,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身不在场》读后感(七):这个时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电影评论?

  没想到,如此轻易便读完这本影评集。

  仅用两小时,在等候儿子进入游乐场玩耍的期间,我便读完这本20万字的影评集,当然有部分段落是跳着读的,原因可能是怕没看过这些电影遭到剧透,更可能是我对这类文风的影评无感,甚至,有些厌倦。这与我印象中木卫二的文字差别有点大。

  木卫二的影评偏重研究日韩电影,睿智,聪明,见解独到,有大量的背景和历史作映衬。但《身不在场》的文字,用四个字来形容,便是:浅、短、轻、淡。或者与作品是作者在《南方都市报》等非专业电影刊物上发表有关,作者要尽量照顾更广阔的受众群体,无论之前是否看过该电影,无论对电影的兴趣是浓厚还是寡淡,阅读这类型风格的影评集,只要获得哪怕是一点点的收益,便足够了。仅仅是一点点就好了,不能多。

  这很容易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在这个时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电影评论?

  最近票房超过30亿的【战狼II】刷爆了朋友圈。没有看过该片的我,从朋友圈众多信息中仅能归纳出两条:关于“护照”与“爱国”,有部分学生还教训我,这是影片的核心内容所在,你不懂。我确实不懂,一部票房超过30亿的电影,仅仅给观众带来两条重要信息,这是什么样的概念?如果我是该片的老板,我不会为那30亿票房而欢呼,更要为影片传递出来观众又能get到的信息仅仅只有可怜巴巴的两条而感到悲哀。

  我又想起了【黑镜】第三季中有个故事,说到了未来,人们对任何人或事物都能够打分。通过分数评定人和事物的好坏,这好像是科举的时代就有了。于是对电影的评价中,很重要的便是对这部电影打分,通过分数高低评定电影好坏似乎更直观,所以又有了后来的“水军”,靠为电影无底线无节操地刷好评或差评带来利益的一个群体。

  就连我这样无足轻重的人,居然也受到过“水军”的攻击。2013年,我批评【小时代】为“毫无逻辑的故事、荒唐的人物设置、恶俗的对白,最可恶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观恶毒地蚕食着当代青少年”,如此客观中肯的评价竟受到许多脑残粉水军的谩骂和攻击,但同时,这条微博的阅读量也将近一万,对于仅有900多粉丝的我来说,是难以实现的。2015年,我为某杂志撰文称鹿晗为“反小鲜肉的时代偶像”,有了前车之鉴用词已极为小心,但部分读者未知是没有通读全文,还是没有理解清楚文字的意思,照样在杂志的留言板上批评攻击。

  其实,所谓的“影评”,分为电影批评、电影评价、电影评论三种。在这个被手机等电子产品弄得破碎不堪的时代,宏大叙事的严肃影评早已不受待见。即使是专业的电影公众号,也尽量把文章写得有趣,深入浅出,而摒弃艰深的学术讨论式长文。尽管如此,许多观众走出电影院,对电影的评价也往往是“好看”或“难看”,特效“逼真”或者“虚假”,情节“紧凑”或者“无聊”等概括性的笼统判断。电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调剂,电影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即使这份影响是那么浅,那么浅。

  照我说,真正好的电影评论,应该是有良心的客观理性分析,有独特的个人见解和观点,关键是不拿红包和好处写影评。而木卫二正是这样的影评人,这便足矣。

  迷影的人是不孤独的,同样地,有真知灼见与良知的影评人,也是。

  《身不在场》读后感(八):《身不在场》:在他者位置上,参与影像人生

  文/盒饭君

  1

  观影是一个个人化的行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行为。

  作为观影者的我们,站在他者位置上,“参与”导演、编剧、演员模拟出的世界,而被模拟出的影像人放映后,它们又独自构成新的世界,影片里的角色ABCD在一个90分钟或者120分钟的小世界里诠释着一种生活样本。

  坐在电影院里的我们,是带着个人情感在参与观摩别人人生的“纪录片”,观影后我们放松或者持续紧张,这不只是消费行为,我们一定是获得了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在离开电影院后,仍然会伴着我们,在我们心底埋下种子,跟着我们现实的生活一起前行。

  影评人,是一个特殊的观影群体,他们更像是猎人,捕捉那种最后留在我们心里当中的情绪。《身不在场》这本影评书的作者木卫二就是一个影评人。

  2

  因为喜欢看电影,也买过不少电影书籍,比如已故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的影评书,或是特吕弗的传记、王小帅的自传等等,这些东西都在试图打开一个口子,让我更加清晰地去剖析那种观影后若有似无留在我心中的情绪。

  《身不在场》也是这样的书。翻看目录,你会感觉,这好像是一部部电影的解读,但这些东西并不是学院派的文本分析,而是基于某部电影,又超出那部电影的庞大信息和观点的集合。

  你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影评人开出的片单。有韩国的《阳光姐妹淘》、台湾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日本的《河童之夏》,也有以色列的动画纪录片《与巴什尔跳华尔兹》,以及一些知名的不知名的电影。看似杂乱无章,但这些电影却又有序地被作者分成几类,有少年心底细碎的往事,有人生之路开阔之后的纷繁复杂,也有命运如游戏被残酷介入,还有走到最后或许无力了但还在继续的坚持……

  但《身不在场》显然不只是想要做一本书单的书。书单类的书应该是那些“战争片1000部”“爱情片1000部”“奥斯卡获奖电影全集”之类。木卫二在写这些影评时,前后贯穿自己人生的十年光景,这十年他在成熟,他的影评也在变化,但唯独不变的是他一直试图在那些电影里捕捉的或细微或浓烈的情绪。

  3

  “年少轻狂时,一度陷入过看电影也要比别人厉害的功利想法。有一天,在意识到好电影根本看不完时,我感到了绝望。这时候我才发现,看电影在本质上是自我审视,自我对话。看过的电影,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早就了今天的我。”

  木卫二在自序里写下的这段话,着实将了我一军。我和他不相识,老早前在豆瓣上就知道他的ID,看他在很多优秀的电影下写影评。因为热爱电影,甚至买了2个1tb的移动硬盘,找着各种来源的影片资源观看,却发现我根本看不完那么多电影,但总能不经意在豆瓣页面上看到木卫二的名字。

  拿到《身不在场》时,我看到封面上“木卫二”和movie放在一起,才恍然,这个笔名似乎本身就意味着电影本身,他从一开始就试着要做一个电影猎人。之前也采访过李霄峰,和木卫二一样,也是论坛时代的影评人,接触过一些这样的人之后,才发现,那个时代的影评人比起现在的影评人要纯粹许多,也因此要寂寞许多。

  他们因热爱而看电影,而不是为了拿个红包写软文。

  因此每篇影评里都带着作为电影猎人庞大的知识储备和价值观在里面。

  4

  木卫二一直试图对电影显性或者隐性的意义进行剖析,有从细致入微的角色情绪和心理角度入手分析的,比如《小镇:乡愁四韵土耳其》《蜂蜜:森林在呼吸》等,其实中东、西亚电影对那种小情绪的描绘也确实入微。

  也有跳脱在电影之外谈论着和电影相关的一些“题外话”,比如《周围的事:真的没有,又能如何?》等多篇都在故事的现实大背景上着墨颇多,在电影的故事之外,找到现实的根基,也找到故事反哺现实,最终能够触动观众的缘由。

  其中有2部电影之前自己观影时就触动过我,《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本书最后一篇说的《辩护人》,作为中国人,本可以有很多话可以说,不管是压抑的《牯岭街》还是热血之后有些无奈的《辩护人》,都能感觉到木卫二克制而不失理性的观点。

  这大概是一个电影猎人也必须具备的能力和休养。

  5

  最后关于什么是电影,电影能干嘛用前言和后记的两段话作结:

  “看电影是一个不断扼杀自己生命和情感的过程,尤其是当你置身在一个黑暗的空间场所里面。即使电影画面是表现漆黑一片,我们依然能看到投射到银幕上的黑暗,因为电影放映是必须有光亮的。人类在黑暗中沉睡,在黑暗中做梦,所以电影被很多人描述为一个梦。”

  “或许,电影是改变不了世界,但电影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木卫二作为影评人,在和电影打交道的十年,改变了自己,也把捕捉到的情绪用文字的形式,再造了影像的意义,以另外一种形式呈现给更多人。

  一本《身不在场》不够容纳木卫二十年间写下的文字,作为孤独的影评人,他还在继续。

  (PS:看完这本书,发现自称爱看电影的我,还有好多精彩电影没看,看了文字又勾起了我找电影看的病态欲望。)

  《身不在场》读后感(九):有些事,看起来平常。

  木卫二出书了。说起来他这么勤奋的人,早把影评铺到网上大大小小的角落,到今天才理出一本集合,也是让人感慨:影评人这口饭,确实不那么好吃。

  这些年我想通了一些道理,比如做影迷总是更容易一点,因为兴趣这回事,说到底是党同伐异,不需要对别人负责。做影评人是不同的,到底那是一份工作,要对得起媒体的编辑,也要对得起花钱的读者,更要平常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所以做影迷的痛快,是所有的观点不合,到最后都有终极的杀招:“老子喜不喜欢,干你屁事!”而做影评人的痛苦,则是服务别人多于自己,就像是被当靶子打了,仍然要当做工作反馈的一部分。

  就在前几天,我问木卫二:“你还在乎别人的看法吗?”他说:“被黑了这么多年,不在乎了。”

  这对他来说,不容易。

  我很服气木卫的一件事,是他知道影评人仅是一份工作,而又一直保持着那种影迷的热诚。要知道,bbs时代过来的人,很难对网上的攻击当回事——我至今是那位“半辈子操你妈”同学的唯一粉丝。

  在论坛、聊天室的草莽时代,谁没被花样百出攻击过?时隔日久,如今谁要是因为被黑了就起急,在我看来,那简直就是热诚的例证:因为千百遍后,他还在乎啊。

  在勤奋写影评这件事上,能指望的只有热诚。要知道,写影评是个太宽泛的入口,岔路实在太多了。万媒时代是个人就能写影评,但凡有人看就升而为“影评人”了,这么些年大浪淘沙,当年的影迷纷纷进入行业,从制片、导演、编剧、发行……又或者做自己的事,一如往常。

  到现在仍然指着写影评吃饭,并且勤奋如此的人,除了热诚你说还能为了啥?

  木卫二就是这么个人,他写那么多字,有了些名气,但依然选择了更难走的那条路。2009年他晒过一次收入账单,那时我们就劝他别写了。在电影市道这么好的2015年,为了这本和接下来的一本书,他又大半年没什么收入。

  我当然不会劝他别写了,这有个什么意义?作为俗气的秃头中年人,我当然不欣赏他的选择,但也会暗暗服气。

  毕竟有些事,看起来平常,难的是坚持。

  最后是购书地址。他真的很穷,不管你们是爱他还是黑他,看在他这么多年不收红包勤奋写稿给你们看的份儿上,不妨买一本去看(骂),好吗?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523355470624 文轩网天猫店

  《身不在场》读后感(十):抓一个温馨晚上,讲木卫二三事

  第一次听说“木卫二”这个名字是大一某个没课的午后,夏日阳光慢悠悠地爬过宿舍的阳台,当时我在广播站的同事兼闺蜜悠悠酱风风火火地冲进宿舍,手里捧着刚买的《上海壹周》和安意如的小说,大力怂恿我必须去“注册个豆瓣”。在豆瓣电影条目森林中漫游,总是会和这个名字不期而遇。当时木卫二的头像是杨德昌的白描自画漫画,在我的想象中他一定是和黄灿然一样画风,是身材瘦削、眼神犀利的典型知识分子模样。那年,我还是个刚从高考大军中杀出阵来的小白,当时这个名字对我而言意味着高产和专业。故乡的远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