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10篇

2018-03-17 21:57: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10篇

  《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一本由安意如著作,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80元,页数:19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一):新颖的古代爱情表现方式

  说它是一本诗词鉴赏,又不像。

  认识的人里有人说,安意如写的书让人不知所以然。她到底是写诗词还是写稗官野史。

  我想,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解释她看到的诗词。那些诗词在她的眼里应该就像古代的潇洒书生。有种飘飘然的洒脱。也像古代的姑娘,温文儒雅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古代的诗词,即使是描写的豪情壮志也是饱含着委婉的感情的。诗词本就是一直委婉的表达感情的方式。

  用现代的话语,讲出当年的故事。这是种美妙感觉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古人心易变。

  骊山雨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首诗。我是看了书才知道。也是现在一直记得的。在这里面的诗词,总有着一种委婉的美。

  这是我喜欢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二):此一生,与谁初见,又如何?

  人生若只如初见。

  只不过是为着这普普通通七个字道尽的悲凉,平日里那些张扬着幸福叫嚣着甜蜜男男女女突然地就变得异常怅然起来了。这两天的论坛里、博客里、签名里,触目所及的悼念像繁华落尽却也极尽绚烂花瓣般漫天飘洒。早晨开了邮箱看这一期的季风,如我所料,那本叫《人生若只如初见》的书果然是卖得很好很好了。

  世间多少戏,刚上了台,便已经匆匆离场,来不及收拾的华丽装束便散落一地,莫非,真如那个叫安意如的女子所见,世人都是这般地遗憾深重?以至于才会在撞倒一阕好词的今天,一个个暴露得如此地彻头彻尾?此一生,与谁初见,原来竟如此重要

  料想里,若真是金风玉露,偶然一遇,那一个上场,便已胜却人间无数。这样的情,刹那也该无憾。最好的不过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君不见才子佳人,有多少能相敬如宾、地老天荒相濡以沫,不如相望江湖

  若真能挨到柴米油盐的凄凄哀哀的,初见也未见得就真动人。两情相悦总是美好,却也未必就信了眼前人的全部,眼角眉梢透着的性格差异的谁都是心知肚明。只等着一点点验证,一点点习惯,跟着一点点依赖,一点点地爱上。世人多平凡,而凡人的人心多半也都是柔软的。

  信吗,美好的记忆多半都是善良谎言,那是日积月累的心力和境遇合成的底片,赤橙黄绿无关当年的真实。世人的笨世人的聪明怕都是体现在这里,知道是假也时不时地要翻出来怀念一下。岁月不留痕,因为能留着的,全是裁减了以后的美好回忆,虽也有隐忍的伤,却也好过眼前一时半会儿的窒息的痛。但痛过以后回头,寻的依旧是眼前人。

  要命的就是文人们文人们总是要求得一个完美的,德性。自己不肯沾点俗气,身边的人替他沾了他要看着惹气,于是来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实在是个有点孩子气的词人,别人不过YY地想想,他却还真用尽才气写了出来。惹后来痴人惆怅

  我大概也是喜欢这句词的吧,不过只因为文字。试问有多少词人会把“人生”这样重这样俗气的字眼用在词里呢?还重重地压在了开篇第一个字。而重重的“人生”后面托着的不过是一个再轻不过的“若”字。若,多轻飘飘的字眼啊:终究不过是一宿白日梦而已。

  比起来,我实在是更喜欢词人的那句:当时只道是平常

  如若只道是平常,我们的笑容会不会长一些?如果只道是平常,我们的挑剔会不会少一点?如果只道是平常,我们的甘愿会不会多一点?如果只道是平常,我们的期待会不会少一点?如果只道是平常,我们会不会更幸福一点?

  此一生,与谁初见,如若依旧只能是萍水相逢,我已不愿。

  不愿开初夏花般绚烂的帷幕,万千闹腾的灯火,却只能是海市蜃楼一场的铺垫。爱如烟花,烫在手背的伤痕,刺目的绚烂。即便曾经有过明媚,最终也只能落得颓漠下场

  张爱玲说,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王菲唱,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

  此一生,与谁初见,又如何?

  http://stellaly08.blogbus.com/logs/7641980.html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三):又是炒作?

  最初是在报上看到的介绍(高度评价的),心中便有些抵触,觉得一个20多岁的女孩,大概该读的诗歌还都没读完呢吧,怎么去评呢?

  之后传来某书店某书店竟然脱销.

  又听一友说印刷精美文字清丽.

  前天在joyo凑免运费的额度时买了一本12元的。

  感觉到这是一本炒作的产物.

  我买到的竟然是第一次印刷的版本!

  试想若当时书店真的脱销了,洛阳纸贵,还会有我手上这第一次印刷版?

  若销量真是那么好,joyo会5折出售?怎么三联的书只是七折呢?

  看了一半,感觉作者努力在写,有些矫情.功底大概不深,为什么用<三国演义>里的话论证曹操?小说是虚构的,而曹操是历史人物.还会特别在黛玉做的诗后面强调是曹雪芹写的,其实不必.小说的虚构性是常识啊。

  有两个教训:

  1 要买大出版社的书.

  2 对待畅销书要冷静,不如读经典.

  一个建议:

  喜欢这一类的不如去看张曼娟的<爱情,诗流域><时光词场>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四):望穿秋水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这是纳兰容若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全篇。书名出处就是来源于此,因为“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个书名着实吸引了我,所以在偶然的际遇下我拜读了安意如的这本《人生若只如初见》,细细读来,发现安意如对古典诗词的鉴赏确实独到,与传统的诗词赏析截然不同,颇有自己的见解眼光。她让我们豁然开朗,原来诗词中的爱情是那样的缠绵悱恻,是那样的心神荡漾,也是那样的痛彻心扉,使我们更深层次品位古典爱情诗词中蕴涵的美丽哀愁

  对于古典爱情诗词中女子的爱情,我想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望穿秋水”,是一种无悔的等待,是一种深情的凝视,是一种梦寐的注释, 是一种衔接心灵默契。望穿秋水,好似女子的一生,等待是她生命去全部的意义,烟花渲染天际只为他而盛开,无声的坠落只因他的转身而变得凄美绝伦。眼里,心里满得只容下他一人。恋爱中的女子,等待于她而言是甜蜜的,望穿秋水的无边等待,化做了无尽的相思。等不到归人又是何等的苦涩呢?无论是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还是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描写女子等待的诗词总是将爱情中的苦涩与甜蜜交织,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古代女子的痴情。正如鱼玄子所写“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别离,等待,相思是古典爱情诗词的三大内容,一切只因初见, 初见惊艳, 蓦然回首 ,曾经沧海 ,已是换了人间。初见时的甜蜜,在流年似水中,渐渐的变成了满目苍凉与漫漫的回忆。他将离她而去,为了他的江山,为了他的权势地位,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竟是这样的结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终化为了一抹黄土,所谓的自古红颜多祸水,只是强加于那些无辜的女子的罪名。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将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写得如此的哀怨缠绵,直教人心碎不已。天地和, 乃敢与君绝!这般决然的女子爱上一个男子,纵使粉身碎骨,她也要爱的惊天地泣鬼神。痴情多是女子,在爱情里,柔弱的女子能够写下如此坚定誓言,念念不相望,这需多大的决心。不知道这是福,还是祸?负心的男子遇到痴情的女子,上演一出始乱终弃的戏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竟成了一种奢望。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原是那样的无奈凄凉绝望的杜十娘选择了死亡,选择了玉石俱焚,曾经托付终身与李甲是那样的可笑,曾经轻信他的海誓山盟是那样的愚昧,她的爱情是那样的不堪一击,于是她用死来控诉男子的薄情,用死来捍卫自己最后的尊严无可厚非,遇人不淑是女人最大的不幸。相对而言,李清照算是一位幸运的女子,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夫妻相敬如宾。“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匀可看出李清照对外出丈夫思念和深情。《凤凰台上忆吹箫》中更将惜别的深情和刻骨铭心的怀念写得入木三分。也许没有战争,李清照将平淡幸福的过完她的一生,但事与愿违,她的丈夫赵铭成死了,她在乱世颠沛流离。一个女子无力与命运抗争,只能望穿秋水的等待来生的重逢。

  古代女子无法完整安排自己的情感命运,只随波逐流的沉浮人世。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将自己的命运系与丈夫,女子的三从四德禁锢了她们最初最纯洁的爱情。无法追求自己的爱情,只能寄托与月老。无法摆脱爱情带给她们最致命伤害,只能默默承受。爱情是一场浩劫,万劫不复,情似游丝,人如飞絮。相见不如不见,道是无情却有情。古代女子只能注定是男子的附庸品,亦是不幸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经意的蓦然回首,遗留了一生的相思,曲终人散,抹不掉的是对你无穷的思念。魂牵梦绕佳人,语笑嫣然,倾国倾城。若只如初见,没有开始,就没有结束南柯一梦,相思成空。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五):骗的我最苦的书

  记得当初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仅看到它的书名我就超喜欢,赶紧借回去读。刚开始看了前两篇,感觉写的太好了,特别是苏武那段我还感动痛哭流涕(现在想想真是后悔死了)。我觉得只有经历过岁月的沧桑,生活的历练,作者才能写出这么有感触的文章,当时就想作者一定是一个才华横溢很有韵味的中年女子。可是这本书越往后看越不知所云,越来越看不下去,可能是开篇给我的震撼还是太大了,所以坚持着把这本书看完,当我看到作者故意透漏自己是个80后的年轻女子后,我就知道我被这本书给骗了,那时还不知道这些文章都是抄袭的,只是觉得这样年轻的人不可能写出什么深刻东西。后来知道抄袭的事,我真是悔不当初啊,白瞎我付出那么多感情,哎真是不值得,所以强烈推荐大家不要读这本书,要不会像我一样后悔!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六):人生若只如初见

  只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就读完了这一本书。买书的时候完全是出于对于纳兰的这一句词的喜爱。乍一读此书感觉很新鲜,作者是用解读诗人人人生的方式去解读古诗词,但读多了就有千篇一律之感,读到后面就是不得不坚持下去才读完。跑去看了看豆瓣网上的书评,大家的感觉基本差不多,评价不很高。

  文笔很流畅,但是作者堆砌辞藻的功力远胜于对诗词本身的理解分析,而且所有的主题除了爱情还是爱情。有些诗词用爱情解释譬如“钗头凤”是毫无疑问正确的,事实上也是那一篇最出彩,其余的有一些就未免过于牵强。另外作者对史料的掌握也不够全面,考据不够严谨,比如苏东坡那一首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对于此词普遍而且比较可靠说法是苏东坡被贬黄州之后对现实不满的影射之作。内心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却不肯栖息,只得归宿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处境写照。以孤鸿自拟,“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一句,表现见出苏东坡不愿曲意改志,与世俗合流的高洁姿态。但作者却只取的传说中的另一种说法,把此词说成了是情诗。另外作者在解读秦观词、辛弃疾词时也多有附会之处,不再一一列举。如果把此书当作一本“文人八卦”或是爱情小说来看倒也有些意思,当然,这远非作者的初衷

  解读古诗词有很多方法,其中一种就是用自己的理解去读,这样是无可非议的。问题大约是出在作者的阅历不够。可以看出她读了很多书,除了古籍还有很多武侠小说,非常明显地可以看出古龙和金庸对作者巨大影响。因为书中不断出现的后现代语汇,我不得不去网上查了书作者的出身。果然很年轻,22岁的八零后女孩儿,我后来之所以能坚持把这本书看完,就是因为这一点。现在年轻人都是往前看的多,往后看的少,讲到流行音乐、畅销小说和外国电影几乎是无所不知,很多人读村上,读张爱玲、读安妮宝贝……但古典文学和历史几乎是绝大多数人的软肋。能象她一样安下心来读这么多书的,的确是凤毛麟角的。而且,她写的很认真。我觉得,如果她再多读几年书,再多经历一些世事,眼界再宽阔一些,等到四十岁的时候,再去写同样的题材,恐怕写出来的东西,就不再象无病呻吟,就会要耐看得多。

  不管怎样,对于没有涉猎过太多古典文学和历史的人来说,此书还是可以一读,因此,我把它推荐给了一个八零后女孩,至少,此书是极力渲染古典诗词之美的,总算可以作为一本入门读物吧。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七):为赋新词强说愁

  翻古人的典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苏东坡也这么做。

  小女人喜欢些个闲愁乱恨也是正常的。

  鱼玄机二十六了还跟人争风吃醋呢。

  喜欢就看,不喜欢也多些宽容。

  其实这本书就同《水煮三国》一类,

  希望借古论今而已。

  古也罢、今也罢,

  功名利禄、男欢女爱,

  又何曾有一日变过。

  看古诗词常能品出今天的味道,

  只是这味道也与读者的心境有关。

  坐过一次海轮,

  才体会“海上升明月”的意境;

  远走他乡,

  才晓得“天涯共此时”的无奈。

  若是没有过生死离别的苦痛,

  又怎知“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惨烈呢。

  不过以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女人来讲,

  已经相当不错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八):终于看完了这本书

  其实.决定看这本书 并不是因为什么,只是因为书的名字<人生只若初见>说来惭愧,自己竟然不知道那是纳兰的词,对这位词人也不熟悉,只是在学校的图书馆曾经看到介绍他的书,我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这首词很美,这句话在我看到的第一个瞬间就让我感动,

  现在终于看完了这 本书,记下了其中的几句话,几句关于爱情人生的话

  其中说 就这样寂寂终老也是一种幸运, 当我们回头的时候,灯火阑珊的地方却没有我们要等的那个人了

  也许吧,看完了以后,我不知道 我的执着是否应当了,只要他幸福,就好了,就算那种幸福并没有的参与,没有我的分享,没有我的知道,没有我,就算他的世界没有我,但我的世界依然会为他存在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九):人生若只如初见,你见还是不见

  1、《人生若只如初见》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汉朝汉成帝。班婕妤,曾经万千宠爱于一身,貌美贤良,以为地久便是天长。只是,当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入宫之后,她就永远地落寞了,成了如花美眷的背影,映衬着别人的光彩照人;成了似水流年的落花,有意,却奈何君王无情恩宠不复。曾经心头的一颗朱砂痣就生生在无尽的忧怨中酿成了苦涩的蚊子血。依然醒目,却别样哀楚。成帝死后她为之守陵,在孤独终老的岁月里她可曾想起从前的潋滟岁月翩跹时光。终此,他是她一个人的念想,由得她朝夕相处日夜相伴,也曾对之絮语轻怨吧,但愿时光驻足初见,他朗朗笑脸她盈盈娇艳。只是沧海过后,桑田变迁,换了人间。

  唐朝唐玄宗。杨玉环,曾经让天下人感叹“不重生男重生女”。歌伴乐舞的缠绵里,他们心心相印,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哪管天下人如何看待,他们自情深意重,铭心刻骨。歌唱毕舞罢毕,安史之乱来了,“宛转蛾眉马前死”,结局是“一抔黄土收艳骨,数丈白绫掩风流”。终此,她无怨无悔,毕竟一个决绝凄美的结局才配得上这样的旷世之恋,更毕竟他眼里的灼灼泪光,他爱她始终如初,是上天不容这般眷恋。她,已足够。

  从汉到唐,千年百载的红颜命运,风也潇潇,雨也飘飘。

  人生若只如初见,她依旧天真烂漫,憧憬无限。

  2、《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篇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戚夫人与刘邦。戚夫人的结局太过惨烈,吕后的手段过于毒辣。数千年前,怎样的深仇大恨、怎样的痛彻心肺、怎样的丧心病狂、怎样的歇斯底里,让天性柔顺善良的女子变得面目狰狞,有如魔鬼附体,否则她怎么会想出人彘这样惨绝人寰的酷刑。也应当是曾夜夜辗转哭泣吧,恨一天天生长,嫉妒一天天膨胀,报复心一点点吞噬她的人心血骨,终归坐地成魔。而她呢,当日夜煽动还是未能让刘邦立子为皇时,注定败了,只是未料到败的结局竟是这般素萧惨状。

  当初也曾是欢坐一堂的人呀,她们的争斗没有刀光剑影,却仿佛比楚汉之争更惊心动魄。成者为王败者寇,以命相搏的争斗中她赢了她输了,从那一刻起,她们都化身白骨。

  3、《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篇

  安意如写孟浩然与王昌龄、王维、李白都是好友。李白在《赠孟浩然》里还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这四人间的豪情深意让人心生向往,恨不生为男儿身,穿越回他们那个时代,与他们一道纵心任情、快意人生。

  李白,此诗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孟浩然,清远恬淡,满溢芬芳。

  王维,人罕有,世难寻。

  蓦地想起《天龙八部》里萧峰、段誉、虚竹在少林寺不畏群雄结拜兄弟那一幕,热血沸腾、荡气回肠。问世间义为何物?直教人生死与共。

  4、

  薛涛,歌姬,“十离诗”。犬离主,笔离手,马离厩,鹦鹉离笼,燕离巢,珠离掌,鱼离池,鹰离鞲,竹离亭,镜离台。

  李冶,李季兰,风流女道士,“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鱼幼薇、鱼玄机,大张艳帜的鱼玄机。被李亿抛弃,被温庭筠拒绝,从此不疯魔不成活。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这三个女子,摄人美貌,横溢才情,甘苦一生,冷暖自知。

  5、《一杯愁绪,几年离索》篇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唐婉、沈园、《钗头凤》。一松手,便是千年之后。再回望,恍然如梦,事事休。

  6、《当时只道是寻常》篇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容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十):人生若只如初见

  地球一转身,又是一年月白风清。

  岁月流转间,斯人清风翻书,泛舟于浩瀚书海。于一个慵懒平淡的下午,终于知晓了安意如那小妮子名噪一时的书《人生若只如初见》中,最令人销魂的那一句是出自纳兰性德的词了。词清句丽,裹挟着淡淡的哀伤,只有我爱的纳兰才会写出这样的词罢:“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倒没有认真去读,却因着纳兰而思想良多。抚卷静思,情人初见,的确确宛如暮春之野,遇见一个百分百的妙人儿,天雷勾地火,惊鸿一瞥,眼波流转,星辰闪烁。不顾一切地就爱上了,花就开好了,天地圆满了。

  然而,爱本是情人的一滴眼泪,“爱情”词典里没有“不死鸟”,爱本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月有阴晴圆缺,科学家也悲观地告诉我们说:短命的爱情寿命不过几天。滥情时代,男男女女更是玩起了“爱情呼叫转移”,一个个灵魂无着的肉体不断在异性之间飘摇、游荡,如风,不肯为爱停留,少有异性能成为膨胀的花心的终结者。许多人同居却不结婚,不肯担起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有人爱得伤了、累了,不敢言爱,成了可怜的“爱无能”,有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谓的“吞钩现象”。举世泛爱,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内心挣扎着渴望一份纯洁的真爱。在这个悲情的理论与现实彻底脱钩的时代,性解放浪潮彻底扫荡了淑女和贞洁烈女之后,又一相情愿地渴望凤凰涅槃。

  如此个性张扬的年代,人人尽如刺猬,张着触角,只可远距离欣赏,不可近观。一旦不小心饮下了忘情水,以爱情的名义取暖,“都市零距离”,就会从“青眼相加”发展到“白眼相向”,彼此伤得鲜血淋漓,铸下灵魂的苔痕历历。

  所以,最长久的异性关系当是阳光的、经得起推敲的。

  当此泛情世界,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世界上最浪漫的事情,其内涵已游离“爱情”之外,他们的主角是亲情两代。人间至爱,岂不悲乎!?

  我敢说,世界上的智者都在光头寺院里,他们打尽禅语,却几乎从不言爱,因为惹不起风月无边,一惹就是痛,一说就是错。所以,梅妻鹤子的林逋千古艳羡,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多是人生路上的匆匆过客、短命的促狭鬼。

  可是,男女相吸,阴阳互融,乃颠扑不破的人生至理。爱情是人生之树上最美丽的花朵,只要活着,不管残疾与否,不论耄耋之年,我们都有理由如《泰坦尼克号》的男女主人公、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如女诗人勃朗宁夫人一般,为爱燃烧了疯狂,因爱而生,为爱而亡。

  最初是回不去了,“人生若只如初”是不现实的,都道曾经沧海难为水,“初见惊艳,再见依然”只是痴情者的梦呓。而最美的情愫恰恰因这淡淡的伤感和遗憾而更为美丽哀婉,“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我只要你记着:初见时彼此的微笑……”

  感谢安意如,她的唯美古典让我们再回唐朝,梦回大清……

  (确切地说,这只是读后感,不是书评)

  2008-8-22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