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困局·危局·变局:晚清裱糊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困局·危局·变局:晚清裱糊史读后感10篇

2018-03-18 21: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困局·危局·变局:晚清裱糊史读后感10篇

  《困局·危局·变局:晚清裱糊史》是一本由袁灿兴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2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困局·危局·变局:晚清裱糊史》读后感(一):纸糊的天朝

  近代史一直是历史热门,写近代史的通俗历史作者非常多。著名的如张鸣、马勇、张建伟等。用袁灿兴的话说,近代史因为史料丰富距离现在不远,所以作者容易写,读者喜欢看。但要把这段人们耳熟能详的近代史写出新意,写得好看,就不那么容易了。

  就我看过的许多近代史的书而言,袁灿兴新出版的这部《晚清裱糊史》算是比较出类拔萃的,比起他以前的几本书,这部书也更有新意。读书首先要过语言关,袁老师的叙述非常精当得体文字简约,没有废话,此书爬梳挖掘了许多新史料,处处充满细节感,所以翻开几页就发现非常好看。

  “裱糊”二字是个典故,李鸿章常常被看作晚清时期支柱人物,但李鸿章却自称自己只是个“裱糊匠“”——“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这段话出自梁启超写的《李鸿章传》。

  《晚清裱糊史》用了“困局·危局·变局”这个副标题,落点在一个“局”字上。这本书围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这一中西冲突经典“局势”展开。

  从历史大背景来说,本书切取了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最危险的一跳”,天朝既想享受现代社会的物质文化,又想保留传统社会的权力观念,下本身与上半身之间断裂,在庚子事件体现淋漓尽致。秦晖先生认为太平天国与义和团都是反现代的,区别是前者既反传统又反现代,义和团是既反西方又反现代。在后来很长时间,中国常常以反西方的名义反现代。反西方在意识形态上承接的是传统的华夷之辨,《左传》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此前有本书叫《大门口的陌生人》,汉学家魏菲德作品,讲的是鸦片战争,中国闭关自守不速之客陌生人即指外国人,他们确实是为了进门而发动战争。到半个世纪后的义和团时期,中国已经门户大开,很多西方物品如缝衣针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甚至基督教传播也极其广泛,外国传教士已经遍及中国每一个角落,但他们依然被保守派视为是“陌生人”。本书的第一章就从“大门内的陌生人”开始

  在晚清历史,甚至说世界史中,发生在1900年的庚子事件是一个诡异话题,关于这一事件的解释至今众说纷纭。按照传统历史,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起义,为了推翻满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的压迫,对西方主义学者来说,八国联军远征中国,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侨民,跟现在的世界维和行动一样。最不可思议的,还有清政府向世界各国宣战,以及形成实质上南方独立的东南互保。

  历史比戏剧神奇,毕竟戏剧是人导演的,而历史是上帝导演的。在这本不是很厚的历史中,袁老师讲了很多匪夷所思闻所未闻的小历史——

  义和团围攻北京,清政府通知各国使馆加强安保,各国派遣增援的军人远超额定人数。为了保证这些援军进城,北京延长了关门时间。

  日本公使馆书记官杉山乘坐的马车用了红色帘子,被清军枪杀,因为按照清廷规定,杉山这个级别官员没有资格用红帘子。

  京城大乱,人人逃命,各国公使去采购日用品,店家仍然满脸笑容价格也一分没涨,服务甚是周到

  使馆久攻不下,清朝大臣集思广益,想出水攻之法,引玉泉山的水入城,然后调来北洋水师……清军挖掘地道攻入使馆后被俘,洋人为了节约子弹,用刺刀杀死了俘虏。

  使馆中一名挪威传教士逃出使馆,参加了义和团,可惜不久便被清军逮捕,又送回使馆区,这个传教士的义和团之梦破灭。

  军机大臣荣禄一开始就反对向西方使馆宣战,后来看到无力挽回,就在战事中故意将大炮标尺抬高了一寸,使得炮炮打空。炮击间隙,他还给使馆区送去好多新鲜食物

  使馆久攻不下,军机大臣启秀想出妙计,奏请封山西五台山僧人普济为国师,以法术灭洋。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皇宫发现了大量最新式克虏伯大炮,如果用此炮足可攻下使馆。为何不使用这些大炮?原来负责翻译大炮说明书的翻译被视为二毛子,早就逃命去了。

  荣禄在战乱中首施两端,对外对内两头和稀泥,在战后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受到朝廷的奖赏和西方的感激。堪称神奇,中国官吏,运用权力达到如此境界者,绝对天才——这才是真正的超级裱糊匠。

  八国联军在威海组建了“华勇营”,这些中国士兵在进攻北京时作战非常勇敢,而对面的清军常常不战而逃。原来清军常常被军官克扣军饷,有时甚至很长时间领不到饷。

  《困局·危局·变局:晚清裱糊史》读后感(二):晚清历史的拼图解读

  晚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定位,李鸿章说的最到位,“此三千年来之大变局也。”其认为晚清“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然自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以降,屋外风雨飘摇,屋内勾心斗角,困局、危局、变局相互交织,纵裱糊匠们苦心经营,左支右绌,终无力支撑辛亥革命帝国崩溃。

  大变局时代政局动荡,看似无头绪难以梳理,但作者却找到了一条新路径,从不同人物、群体角度纵向切出一个个剖面,从很多小的资料、史料,探究当时人、当事人心理抉择,进而拼图式地展现这段历史,让读者潜入其中。“大门内的陌生人”传教士、“乡村中的叛逆者”义和拳民、帝党后党大阿哥党、保皇派立宪派革命实力派,他们在当时的活动与较量,影响或者说决定了裱糊帝国的命运

  历史发展必然性,但充满了偶然性;历史看起来宏大,其实都藏在细节里面。作者用了大量的一手档案,让读者能体会到历史的诡谲和人性复杂。1900年,清廷与西方宣战,清军当时的武器装备并不弱,胜负不好判断。但几个细节,却让人哭笑不得。手握兵权的荣禄不想与西方开战,他将大炮炮口加高一尺,炮弹打偏了。进入北京之后,八国联军发现有很多刚买的克虏伯新式大炮没有派上用场,原来是德文操作手册翻译了一半,翻译官被当作“二毛子”给抓起来了。北方激战正酣,南方的督抚们装聋作哑冷眼旁观。细节是魔鬼可见一斑。如此之帝国,焉能不忘。套用杜牧《阿旁宫赋》的话,灭清者,清也。

  作为一本通俗历史读物,作者的用词尽量平实,叙述的故事性更强,也更利于阅读。但还有几处不够严谨。第40页第6行,“庞氏家族定居江苏砀山已近百年。”砀山1952年曾划归江苏省,1955年以后就划归安徽省。第105页第9行,“又拟加入在瑞士的万国邮政工会。”应为“万国邮政联盟”。第170页第3行,“载漪决定送灵枢回京。”“枢”应为“柩”。当然,瑕不掩瑜,拼图解读历史,是个好角度。(方怀银)

  《困局·危局·变局:晚清裱糊史》读后感(三):寻章摘句老雕虫 笔酣墨畅脉络清

  最后的大清,在致命平衡中摇摆。裱糊的帝国,于困危的变局中终结。如同时间不断流逝,人们对大清历史的思考从未终结。

  如今,大量的信息都是散在、零乱碎片化地充斥于紧张工作生活之中。碎片化的时间,可以阅读散点的碎片化的故事。而碎片化的故事唯有围绕一条主线,构成一个全景,才能成为系统的被内化的知识

  《困局•危局•变局:晚清裱糊史》似是应运而生。作者以一个个短故事的形式,剖析大小人物隐秘心理,揭示巨变后的社会动因。

  如今,已不再需要春秋笔法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而微言大义确是永远不能抛弃的史家灵魂

  “寻章摘句老雕虫”“抄经摘史饾饤强”虽有讽刺意味,却是一种忠于史实、尊重史料、重在考据的治学态度,也是得出史论的基础

  有了《困局•危局•变局:晚清裱糊史》的作者袁灿兴钻进史料的努力,才得以抽丝剥茧,展示隐秘的晚清历史,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我们自认为了解,但从未真切感受过的晚清。

  晚清究竟如何?

  李鸿章曾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是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有何术能负其责?”

  然而,晚清不止有李鸿章、张之洞这样的大人物,还有卜克思、赵三多、朱红灯小人物。有帝党与大阿哥党之争,有黄衫死国的老臣,也有革命了的小秀才江湖间的叛逆者……

  面对危局、困局、变局,每个人抱着何种心态做出何种反应?唯有细细阅读、仔细揣摩。

  悟以往之不谏,再过好当下的人生

  《困局·危局·变局:晚清裱糊史》读后感(四):裱糊不好的江山

  裱糊不好的江山

  晚清历史一直是近些年的热点,有关的书可谓汗牛充栋研究可谓深入后人要写出新意还真是不容易。

  这自然有现实关怀因素在内,古为今用,我们读历史很容易和现实联想,也就是因为这个因素,晚清的历史尤其得到今人的重视

  袁灿兴的《困局•危局•变局:晚清裱糊史》写的是清朝覆灭前几年的中国历史,和那些宏大叙事的书不同,本书强调的是历史细节,引用了大量的原始材料作为依据,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以及辛亥革命做出自己的解读,特别注重对小人物命运的描写,从小人物的命运中体现大时代的变迁

  所谓裱糊,更多是出自李鸿章的自嘲,因为他一直说自己是个裱糊匠,面对晚清危局勉力支撑,出于士大夫责任尽心尽力,但是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确实也是无能为力,果然在他死了之后没几年,清朝再也支撑不下去了,辛亥革命一声枪响,大清帝国就灭亡了。

  晚清的义和团运动是最让人感慨的一段历史,帝国的管理者们如此颟顸,现今看来如此荒唐的义和团居然得到了当时中国的中枢管理系统的支持,不惜向多国开战而导致八国联军入侵。结果是帝国蒙羞,生灵涂炭。从理解同情的角度出发,确实因为是晚清太腐败落后部分士大夫观念陈旧,对于受欺压又是悲愤交加,找不到合适的救国途径,病急乱投医,弄了个怪胎投世。如果列强那时对中国有领土要求,恐怕早已经亡国好几次了。现在看来,真的是可悲可叹,那也只是一百来年前发生的事情。此后国人的心态还是难免受那时的影响,有些怪现状好像从晚清一直流传下来了。

  可悲的是清人已经没有机会反思了,后人也不是都能记住教训的。晚清的历史,也不是什么都可以尽情讨论,引申得多一些,就会走入禁区,不说也罢。

  读《晚清裱糊史》对于那段历史又重温了一遍,还是只有叹息老大民族多灾多难。虽然是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要唤醒沉睡的人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些先驱了怕是真的要寂寞无比了。

  书中有一处小错误让我吃了一惊,刚看了314页说张之洞1908年去世了,马上就在319页看到说1909年载沣召见张之洞,自然肯定有一处错了,实际上张之洞是1909年去世的,自然是314页上出错了。

  《困局·危局·变局:晚清裱糊史》读后感(五):《困局·危局·变局:晚清裱糊史》--糊出来的光鲜保不住

  老舍在《我这一辈子》里提到过,主人公学的手艺是裱糊匠:“······幸而我学了裱糊匠,把基本的技能学会了以后,我便开始自出花样,怎么灵巧逼真我怎么作。有时候我白费了许多工夫与材料,而作不出我所想到的东西,可是这更教我加紧的去揣摸,去调动,非把它作成不可。”这句话道出了“裱糊”这一词的真谛,也侧面证明了要想当好裱糊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晚清时期,也有这么一群人,想学诸葛亮“愿以只手将天补”,做出一番轰轰烈烈事业。奈何面对三千年未有之一大变局,得“知行合一”三味的人究竟是少数,因此也就催生了许多至今读来匪夷所思的故事。

  传教士是最早与中国人开始接触人群,不乏有资格出入宫禁者,许多还曾在中国乡村行医、赈灾、收养弃婴,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更多情况下,“那时的中国乡村”是许多精壮人口都难寻一口饱饭的代名词,洋人们在几次战争中纷纷挟教会之名望积威汹汹而来,彻底打破了中国乡村的力量格局,更是让一些人彻底丧失了改变命运的希望,于是杀洋人、助大清、从而让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无形中就成了一般民众虽然不敢公开造反、却又看似可行的愿望。义和团是一系列乡民组织的、出于各种目的成立的江湖帮会的变体,最初的领导者也各怀心腹事,而最终能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实际上是太后党、帝党(光绪帝)、大阿哥党(慈禧曾相让其取光绪而代之)相互角力伺机查看洋人态度的契机导致。最后,义和团更因从无相应的思想准备、物力支援、军事训练而遭受重大挫折,甚至被一度默认其合法性和给了一些支持的清政府当作“弃子”,成为求和的替罪羊。

  彼时清朝无论是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者,都纷纷感到有挣脱困局的必要,只是多数人已经习惯昏昏然如在梦中,自觉一阵清醒上来,反而是陷入一个更不愿醒、只怕现实更糟糕的梦里的开始。读着“天地君亲师”长大的士大夫们更是早顾不得被“夷人”打了脸、被乡民恨红了眼、被皇帝推出午门遭了贬的迷惑,只能“望太后老佛爷明鉴”,将几个擅长裱糊才能的大臣依次送到台前,数一个风流过眼。李鸿章几度浮沉,堪称大清最后试图走一个风光的路上最后的正统裱糊匠,然而裱糊出来的纸人纸马看起来再怎么鲜活,最终的归宿和用途,无非是殉葬。保皇派、立宪派等遗老多方的努力,更是无头奔忙,甚至成为背叛自己想法的笑料:如康有为打出保皇的旗号,自己却假造圣旨。所以,最后的“思变”,最终也没能从清政府自身的系统里,生发出最后的可能。

  本书将“裱糊”二字嵌入书名,体现出作者对一段历史的态度,是两个字的有力简评。选取的史料则不拘泥于正史颇为严肃的风格,而是多方汇聚,并都标明了出处,因此读来既感到鲜活生动又颇为严谨,从义和团的原因、生发过程入手,细致地讲述了晚清时期的“众生相”。内容方面以纪传体为主,因此时间线方面偶有回溯,首次阅读应以先对有关史实有初步了解为宜。文字方面则既包含正史的精确性,又有接地气的普及态度,颇值得一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