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21 20:49: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读后感精选10篇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是一本由[美]马克·吐温/著 / [美]菲利普·斯蒂德/著 / [美]埃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1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读后感(一):善良天性,最为宝贵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是一本难得的精美图书,是首次出版的故事,在精美插画和充满童趣文字的叠加表现之下,我们有幸一睹故事大王马克•吐温,这难得一见童话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善良、荣誉正直小故事诞生于一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在巴黎的一家旅馆里,作为三个女儿慈父的大作家马克吐温,在女儿们的强烈要求下,临时发挥出来的。可这个即兴发挥,却非同小可,吐温单凭瞥了一眼杂志上的图画,便构建出了这个奇妙丰富有趣故事,在这个故事当中,随处可见的是典型的吐温式的幽默,在荒诞奇妙的童话故事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故事里向我们传达的对于真善美的导向。

  故事的名字叫《麦淇淋王子失窃案》,但是故事的主角却并不是麦淇淋王子,而是一个始终挣扎饥饿死亡线上的小男孩——强尼。这不是一个勇者斗恶龙的俗套故事,而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弱者,因为他内在的善良,而经历的一系列奇幻冒险。

  在这个故事当中,我们的主人公没有坚忍不拔的超强人格,也没有优越的生存条件接受良好教育,而是从一开始便和爷爷相依为命的穷小子,可也正是这样的人物,更加能使孩子们来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那就是善良和诚实

  本书描绘了两个完全不同世界——人类社会动物们的森林,在毫无道理的人类世界,人们相互之间最基本的善意不复存在,强尼只是碰了碰集市上水牛,便被水牛主人毫不留情呵斥;而在本该奉行丛林法则的动物们这里,强尼却被接纳,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童话视角,这也是典型的马克吐温式的故事风格。而故事中,吐温作为父亲给女儿们编织的童话故事,也在强调即便是在无情的社会,对于保持善良依然会有奖励

  在书中后半部分,才引入了矛盾焦点——麦淇淋王子失窃案,空荡王宫,浮夸国王,无厘头巨龙还有傲娇坏小孩—麦淇淋王子,这些都是童话故事里最有趣的构成元素同时也是童话的巧妙迷人之处,快速的反转让我们不禁莞尔的同时,也好像在提示,思维固化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归童真才能找到最初的自己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这部失传了的马克吐温作品,这次是首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这部由他为了亲爱的女儿们即兴发挥而创作出来的童话故事,经过书中美丽插图和精美装帧的映衬之后,成为一部成人儿童都会喜欢的作品。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读后感(二):复杂的迷人与真实——读《麦琪淋王子失窃案》

  作为一本儿童故事书,《麦琪淋王子失窃案》有一种复杂的迷人,这不仅是因为它同时拥有两个各执一词的叙事声音,也因为在表达内容上,它既乐观,又悲观,既现实,又理想。这些手段共同造成了叙述的含混。马克•吐温自己说:“叙述应该是流动不息的,就像小溪流过山川,流过枝叶繁茂的森林。它总是在流动,总是至少遵循一个准则流动,总是忠于那条准则,叙述的准则,那就是没有准则。”我想菲利普•斯蒂德,本书的作者之一,并不辜负马克•吐温的期待,在“无准则”的处理上,斯蒂德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斯蒂德是个走神大王,马克•吐温在讲故事,他却在数动物,一只蜻蜓、一只黄鼠狼、三只黑松鼠,还有一只黄不拉几的鸟,并且感慨这个世界上可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马克•吐温把仙女写死了,可是斯蒂德一边为泡在吐温茶杯里的苍蝇担心,一边固执地把故事说成自己的版本——非常简单——仙女没有死。在对结尾的续写中,斯蒂德也依然如故地挽救母鸡命运,使她活到了一百岁。只是这次,谈话的对象从吐温变成了一只黄鼠狼。这没什么大不了,在故事的结局面前,吐温和黄鼠狼都是一样听众。“鸡活不了这么久。”黄鼠狼,也许是吐温说。“那只鸡做到了。”斯蒂德说。然后故事就结束了——噗!

  “那只鸡做到了。”在含混的叙事声音之下,有一些恒定的、不会轻易变更的东西,通过迂回的节制被表达出来:它活泼,拥有明智的乐观,它触到了冰冷的事实,却依然热切地盼望。我喜爱斯蒂德这种热切的节制,他说,“逻辑和事实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事实是:现在这是我的故事,那只鸡回来了。”逻辑帮助我们规避谬误,却不能承诺我们抵达真实,在逻辑止住的时刻,说出“那只鸡回来了”,这是故事的馈赠,也是写作者的自由。可它更是一种勇敢,因为对一个相信逻辑的运用可以为我们带来好故事的作者而言,愿望内心审慎怀疑,说出它需要检阅现实的疮痍,大街荒凉的、饥饿的人们,枯萎的老苹果树与同样枯萎的老树根。可尽管如此,斯蒂德依然有勇气说,是的,那只鸡回来了。

  说出这些故事中的“事实”,是否意味着对现实的背叛?我想不。斯蒂德和吐温吐槽那些苦大仇深的乐观,他们说,“这个世界上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悲剧,一开始都是在乐观主义者脑子里诞生的,所以,我们还是做做好事坚持只说冰冷的事实吧:强尼的爷爷是个坏人。”他们也知道,“鸡的故事很少会有一个幸福结局。这是事实,我们不能回避。”斯蒂德和吐温选择爽快地承认现实中那些阴暗的部分,又千辛万苦地以故事、以逻辑对孩子说:即使是这样,那也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还拥有歌唱欢笑赞美能力。这些故事保有真正开朗的乐观,正如宴会结束后,夜莺抖落羽毛上的面包屑,然后唱起那首歌:世界既美丽,又危险,既欢乐,又悲伤,既忘恩负义,又慷慨解囊,世界上的事情多得数不清。世界是新的,也是旧的。它是大的,也是小的。世界既凶狠,又慈悲,我们,我们中的每一个,都在这个世界里。

  我们可以从很多细节之处,看到在一个冰冷的现实面前,吐温与斯蒂德的勇敢,其中也包括了主人公强尼的勇敢。比如,童话的叙述会说,从前,有一个仙女,可是吐温与斯蒂德却说,我相信,她是一位仙女;有人会说,强尼是一个内向害羞小孩子,可是吐温与斯蒂德却说,强尼对谈话的艺术比较生疏;有人会说,他张开嘴,说出了那句话,可是吐温与斯蒂德却说,他张开嘴,发现了那句话。

  正是吐温与斯蒂德对故事的开放,使得故事有一种柔韧的力量。强尼是一个胆怯、内向,不善于交谈的孩子,可奇妙的是,这个内向的孩子却拥有一种外向的勇敢。这种勇敢与故事彼此支撑,使仙女不死,符灵花生效,母鸡活到一百岁,故事一页又一页地没完没了

  哦,我忘记写下来,那句被发现的话,你们可要好好对待它。因为它是一个害羞的男孩最大的勇敢,是见过了这个世界的残缺后,很认真说出的真心话。这句话是——我很高兴来到这儿。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读后感(三):四手联弹的奇妙乐章

  马克·吐温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他以幽默的笔触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人性丑陋,如《百万英镑》中人们对金钱的膜拜;他也用心地为孩子们创作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脍炙人口儿童文学;其实在文豪的光环之下,他也是一位温情脉脉的父亲。 马克·吐温与妻子奥莉薇娅·兰顿·克莱门斯育有三子一女。《麦淇淋王子失窃案》就是1879年的一个傍晚,在巴黎的小旅馆里,马克·吐温根据一本杂志上的插图为孩子们编述的一个故事,连续几个晚上他都为孩子们讲贫穷男孩强尼和麦淇淋王子的故事,他用笔记记下了故事的要点,可惜的是故事最终没有完成。 时光穿梭到百年以后,这份笔记被偶然发现,凯迪克金奖《阿莫的生病日》的作者菲利普·斯蒂德与埃琳·斯蒂德在笔记的指引下完成了这部绘本作品。这是一部穿越了时光的故事,是马克·吐温与斯蒂德夫妇四手联弹为读者献上的奇妙乐章。这部书的中文版译者是马爱农老师,她的文字简洁流畅生动有趣。 在《麦淇淋王子失窃案》中展现了马克·吐温的想象力以及依然幽默的文笔。主人公其实并不是麦淇淋王子,王子一直到故事的结尾处才出现,故事真正的主角是贫穷男孩强尼,与强尼做伴的是一只叫“瘟疫和饥荒”的母鸡,强尼的爷爷让他把母鸡卖掉换些吃的来。强尼在集市上遇到许多奇怪的事,他撞上了奇怪的游行队伍,但大家都弯着腰;他还遇到一位奇怪的老妇人,因为强尼的善良老妇人给了他一个神奇种子。老妇人告诉强尼: 保持一颗纯洁的心。不要抱怨,当一朵花开出来时,把花吃掉,那会让你满足,你再也不会感到心里发空了。 强尼种下种子,吃掉开出的花,他来到海狸岛,遇到了许多的小动物,他发现自己可以动物们交谈,与动物们度过愉快的时光。 他们看到了麦淇淋王子失踪的悬赏布告,强尼在动物们的鼓励下前去王宫提供王子的消息。他和动物朋友们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王子,原来并没有人绑架王子,“巨人们”为了躲避战乱和国王的命令在山洞躲了起来,在老虎的说服下,王子跟着它走了。故事的结局是那只鸡活到了一百岁! 在这本书里,马克·吐温和斯蒂德在关于故事的走向上不断交谈,阅读过程也看到了故事是如何形成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埃琳·斯蒂德的绘图,色彩淡淡的,浓郁的怀旧复古气息让读者回到一百年前,画面大量的留白也给予读者想象空间,这些都与故事及故事背后的故事非常搭配。 如马克·吐温在书中所说的: 世界上的生命之多,远超想象;让天性善良着,最为宝贵。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是马克·吐温和斯蒂德夫妇四手联弹带来的一个单纯温暖的故事,让每一个人认识到善良、勇敢与荣誉。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读后感(四):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

  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是“这是马克•吐温此前从未出版过的儿童故事”这句话!对于马克•吐温这个人,我们都知道其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却从没听说马克•吐温居然也写过童话作品——是给其女儿们写的。

  往深里看,原来是1879年的一个夜晚,在巴黎的一家旅馆里,女儿们围坐在马克•吐温身边,请求她们的父亲讲个故事。她们从一本杂志上选了一幅图作为引子,马克•吐温开始讲强尼的故事:一个贫穷而孤独的男孩强尼,只有一只叫“瘟疫和饥荒”的鸡真正给他作伴;在吃了一朵魔法种子开出的花之后,强尼拥有了听懂动物们说话的能力,去拯救一个被绑架的王子……后来,吐温草草记下了一份粗略的笔记,但故事一直没有写完。

  一百多年后,这份笔记偶然被人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克•吐温文献档案馆找出来,作为一个新故事的基础,由凯迪克金奖得主菲利普•斯蒂德和埃琳•斯蒂德重新开始创作。菲利普•斯蒂德在这份粗略笔记的指引下,把一个未完成的故事发展成了这部作品。两位金奖得主,会续讲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人真的很期待

  先来看看马克•吐温的部分:他给孩子们讲的这个童话故事中,延续了其作品充满幽默和讽刺、批判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的特点。比如,故事中强尼的爷爷贫穷、不幸,却总在骂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强尼是一个天性善良、勇敢的好孩子,他不求回报地帮助一个身材很小、身份卑微的老妇人。当然,强尼还是因为他的善良得到了好报:老妇人给了他一颗种子。他按照老妇人的嘱托种下了种子,最后把长出的一朵花吃掉了,然后这朵花让强尼拥有了神奇的能力:他能和动物们交谈,也因此而赢得了动物们的支持。这为他其后去帮助国王找到其王子埋下了伏笔。

  马克•吐温的童话故事在讲到强尼和动物们从王宫离开时就结束了,菲利普•斯蒂德和埃琳•斯蒂德夫妇会怎么来续写这个故事呢?出人意料的是,他们没有中规中矩地接着讲,而是把马克•吐温请到了这个故事之中,把他们之间的对话作为话外音,讲了强尼把麦淇淋王子救出的经过。菲利普•斯蒂德和埃琳•斯蒂德夫妇的水平高在不动声色地保持了马克•吐温的幽默与讽刺,让这个故事处处有他的影子,且让人感觉不到整个故事有什么突兀之处。

  这个故事名为《麦淇淋王子失窃案》,但麦淇淋王子却不是主角,主角的光环属于善良、勇敢的强尼,这真是出乎意料啊,即使是那只名为“瘟疫和饥饿”的母鸡,戏分都比麦淇淋王子多。这还真是少见安排。不仔细品味,会觉得这书有点头绪太多,仔细读,能发现主线还是清晰的。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读后感(五):小故事,大智慧——读《麦淇淋王子失窃案》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是一本穿越时空、跨越百年、由三位世界顶尖级的作家共同完成的童话故事;

  它是美国文学最伟大的作家马克·吐温在夜深人静的夜晚,看着一幅人体解剖图,为自己的两个女儿随口瞎编的一个童话故事;

  它是凯迪克金奖得主菲利普·斯蒂德和艾琳·斯蒂德根据马克·吐温的一份粗略的笔记经过重新再加工而完成的一个故事;

  它是一个好玩有趣,温暖又充满生活哲理的故事。

  出乎所有读者意料的是《麦淇淋王子失窃案》的主人公不是什么英俊的王子,而是一个善良的男孩强尼。他没有特别的本领,甚至没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他是贫穷的,不幸的,但他从不抱怨,甚至不说脏话,不骂人.他有的只有善良和一颗愿意以宽广的胸怀拥抱未知世界的谦卑之心。与一般的童话故事不同的是,《麦淇淋王子失窃案》的作者跳进童话故事,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但故事情节跳跃的幅度较大,作者把自己和马克·吐温带到故事中来,他们大到世界观,小到故事情节走向的争论,让孩子们不仅可以更好地阅读理解故事,还启发孩子们去思考童话故事里蕴含的关于世界、人性的看法。故事中不乏“马克·吐温式”的幽默和讽刺,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揭露和批判。例如,文中讲到了“这里”和“那里”的区别。“这里”随处都是金条,连天花板上都镀着金子,而“那里”却是饥饿、贫穷的。巨大的贫富差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残酷现状,以一种看似调侃的幽默的方式说出来,更能直抵人的心灵。故事对国王这个统治者的正面描写很少,但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人性的弱点,也领略了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国王陛下以其非凡的智慧和体魄,展示了所有男人女人最为适宜的身高。从今往后,任何超越陛下高度的人,都严重违反了陛下旨意,将被永久视为全民公敌。”“国王的妻子站起身,她比丈夫足足高了一英尺半。“马克吐温式”的讽刺总是那么的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留一丝痕迹。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除了扣人心悬的生动故事,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强尼生活在一个缺乏温暖的不幸的贫穷家庭里,但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击垮他,相反苦难使他拥有了一种力量,能够几乎面对所有的伤痛。“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年轻的读者也将学会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作者借用“黄鼠狼”道出了人们在处理很多问题时的做法。一方面他们认为“只有结尾才是唯一真正重要的部分,”另一方面,又在埋怨错过了一些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这不仅是童话里的故事,很多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是一味的追求结果,却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忘记了欣赏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那些美丽的风景。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是强尼的那句“我很高兴认识你们”,据说只要人类能偶尔说上一次,并且说的发自内心,这句话就能把人类从所有的麻烦中拯救出来。作者通过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既凶狠又慈悲的世界,还教会了我们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在发展迅速,有如此多变的新时代,这句话将会带领孩子们以勇敢乐观的心态去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真正的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而好的文学作品也可以起到用故事里的生命影响现实中的生命的目的。《麦淇淋王子失窃案》里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孩子们以后的生活中会不断的得到验证。他们会懂得天性善良者最为宝贵的道理,他们也会发现社会阴暗的一面,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皆有收获。我们相信,孩子们一定会从生活中汲取成长的能量。《麦淇淋王子失窃案》的结局也许和当年马克·吐温的初衷不一致,但我们无法否认的是,这是一个很美的故事。故事可以有多种结局,我们的人生是否可以有另外的一种可能?只要我们愿意,人生也许真的可以有所不同。总之,我很高兴来到这儿……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读后感(六):A面马克·吐温,B面萨缪尔•克莱门斯

  这是一部为爱而生的作品。

  和我们一样,家住密苏里州的萨缪尔•克莱门斯(Samuel Langhorne Clemens)先生也拥有甜蜜的烦恼,这不,一家人旅居巴黎的一个夜晚,女儿们围坐在他身边,又开始了新的故事要求。她们从《斯克里布纳月刊》杂志上挑了一幅男性解剖图,然后说道:“爸爸,我们准备好了。”

  随机“命题作文”,立即自编自述,着实富有挑战性,不是吗?但我们的克莱门斯先生还是硬着头皮开始了编纂。一百多年后,人们把他这篇故事的手稿从博物馆找了出来,作为一个新故事的基础,由凯迪克金奖得主菲利普·斯蒂德和埃琳·斯蒂德重新创作并出版,这本童话故事便是《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而我们的萨缪尔•克莱门斯先生的另一个“名字”则被印在了书的封面,成为了销售的最大卖点之一——是的,你猜的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克·吐温”。

  在大家的记忆当中,马克•吐温总归是个喜欢幽默中夹带讽刺的美国作家,他习惯在西部幽默传统的基础上发挥极度夸张的艺术想象,他的作品常常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人公,批判美国虚伪的政治和畸形的道德观,那么,这一切就真的是马克•吐温的全部吗?或许,新出版的《麦淇淋王子失窃案》会给予我们另一种答案。

  有别于谴责了宗教虚伪和信徒愚昧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次马克·吐温的手稿里虽不乏自己标志性的讽刺(比如对国王一家子),亦不缺少鲜明的人物塑造(如对强尼和他的爷爷),但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了它放下自己大作家的身段,以克莱门斯家一家之主身份向孩子们传播的“真、善、美”价值观。

  不同于以英国为背景讽刺封建制度和宗教的长篇小说《王子与贫儿》,这是一个马克·吐温讲述的小男孩出发去追寻成人世界奥秘的故事,“慈悲、善良、勇敢”是它的标签,马氏标志性的机智幽默和冒险精神为之增光添色。

  差异于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讽刺和批判的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男主的男孩强尼虽然乍一看没什么特别的本事,却凭借着自己的善良、沉静和坚定不移,成就了不少友谊佳话,并单纯而温暖地融化了一切。

  从认识A面的马克·吐温,到看见B面的萨缪尔•克莱门斯,我们用了100多年,这时间太长了,幸好,也不是足够的长,毕竟它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马克·吐温,一个同样犀利、幽默、有文采,却多了几分温情的马克·吐温,不,或许更应该称其为:“克莱门斯家当家的”。

  他的小女儿苏茜·克莱门斯在12岁时曾许下心愿:“我一直想要爸爸写一本书,一本会展现他那富有同情心的善良天性的书”,感谢菲利普和埃琳,终于帮助苏茜完成了她的心愿。至于身为普通读者的我们,不妨就只负责开心的畅读这个好故事吧。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读后感(七):这个童话很童话

  中国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的,就算是国王家里也一样。国王的儿子是小国王,国王如果不怎么的的话,小国王也好不到哪去。小国王叫做麦淇淋王子,你可别被这个听起来好可爱的名字给哄骗了心灵,其实这小家伙和他爸爸差不多,都挺让人讨厌的。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这个故事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故事。作者原本应该是大名鼎鼎的马克·吐温,可这个故事是他当年讲给女儿听的睡前故事的一个草稿,一百多年后,被人从档案馆里找出来,接着由两位凯迪克得主重新加工而成。可以说这个故事闪烁着原作者的光辉,又在后辈的修整中得到重生,这个故事的曲折经历,后来的两位作者也写进了这本书中。我想这是后作者表达了对马克·吐温先生的一种敬意。因此故事读起来显得有那么一点支离破碎,就像是故事外的话外音一般,不过当我们全部读完作品,又不能不说,这可能是最好地尊重原作者思想的一种创作方法了。毕竟原作只是一个草稿,我们永远不再可能知晓马克·吐温原汁原味的唯一的童话故事了。

  这个绘本很大,不过情节并不是很曲折,可是里面却蕴含着多种多样的童话元素,也道出了非常深刻的生活道理。

  主角不是麦淇淋王子,因为他丢了,主角是一个可怜的穷人家的孩子强尼,他爷爷可不像一般的故事里说的那样,又慈祥又善良。事实上,他是一个老坏蛋,每天就是喝酒和骂人。然后他就死了。

  在他死之前,他让强尼去卖家里那只挺欢乐的母鸡,强尼把母鸡卖掉了,得到了一颗种子。自然,他挨了爷爷的鞭打。不过幸好老头子死了。

  强尼种下了种子,吃下了花,从那以后就能听懂动物讲话了。然后就听说了国王的儿子麦淇淋王子失踪了,许多小动物就跟着强尼一起去找王子了。

  这看起来是一个挺普通的童话故事。不过这可真不是一个普通的故事,虽然我读到一半时都没找到这故事的精彩之处,甚至觉得是不是这两位年轻的作者毁掉了原作的魅力。但是当我把故事全部读完后才发现,这个故事确实有其令人叫绝的地方,同时他们有意让马克·吐温先生本人在故事中出场也是很有必要的。

  先说说故事里的几个重要角色吧。

  强尼不用说自然是一个励志又正派的代表,他得到花的种子,也是用自己的善良换得了老仙女的回报。那颗种子呢,代表的也许是一颗能够理解他人的心。

  老马写故事可不像一些刻意回避人性的“骗子”作家,他偏要把实话实说,比如强尼的爷爷就是个老坏蛋,国王就是个坏心眼的矮子,在国王眼里,自己的儿子简直给全国人民都带来了欢乐,事实上这却同样是个坏孩子。

  强尼第一次出门就遇到了流行队伍,此时故事中和画面都令人非常奇怪的是,所有的人都是弯着腰走路的。同时你在后面的故事画面中总会发现这样的怪状,所有在国王那里出现的人物都有一种怪异的形状,令人看了很不舒服。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故事的核心所在,一直要在故事结尾才能解开,所以就留给阅读者自己去想一想和阅读一下吧。

  能够听懂动物讲话的强尼和他的朋友们去找巨人打算救出王子,有一只老虎一直像个阴影般地跟着他们,我开始想不出来这老虎有什么必要,等看到最后却觉得,哈,故事里的伏笔可真是不少。

  那只母鸡貌似就是作者用来搞笑的,因为她有点人格化,但她的出场也怪有意思的,前面和后面,中间没她什么事。

  所以当我们读完整个故事恍然大悟后,突然对本书前面所引用马克·吐温本人关于创作的一段描述有了深刻的认同,他说叙述应该是流动不息的,就像小溪流过山川森林,它会被路途中的一些岩石引向弯曲的路径,但它实际上总是一个向前的准则。而这个准则就是没有准则。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一个好故事为什么会令人叫好。在没有到达目的地前,我们看到是各种各样的分岔,仿佛没有规则,但是当我们看到结局时就会发现,所有的小径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想起米兰·昆德拉也曾谈过这样的观点,一条小路,不停地分岔,就是那些分岔将你引向写作的秘境。博尔赫斯也曾有过这样的表达。那条隐秘的主线一开始是并不明显的,作家们将读者引向一个又一个叉路,可是这条线始终在作者心中,最终也会出现在读者眼前。

  虽然这是一个写给孩子们的童话故事,但这个故事却有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也有非常强大的写作功力。不过因为故事是三位作者合作完成的,我们不太清楚究竟谁的功劳更大,只能说,这个有意义的故事很童话。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读后感(八):王子故事新编--《麦淇淋王子失窃案》

  初次看到这本书,通过名字,我很自然的联想到我们熟悉的《白雪公主》《睡美人》等经典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应该也是一个圆满的童话故事的结局,强尼披荆斩棘成功的营救了王子,得到了赏钱,并娶了公主,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城堡里。

  当我和孩子一起欣赏这本马克吐温的作品的时候,才发现故事远比这有趣的多。强尼是故事的绝对主角,他来自于一个孤独的家庭,爷爷是个暴脾气。唯一的伴侣是一只母鸡,叫瘟疫与饥荒,这也可能是强尼当时所处的生活境遇,但是他依然爱护着自己的唯一伴侣。善良的强尼认为双目失明的老妇人更需要陪伴,而且他的朋友也能得到更好的生活,他把鸡送给了老妇人。为此, 他也得到了一个善良的传递,老妇人的一颗种子,接着强尼能听懂动物的语言。哪些动物和山洞里的人们很快成了他的朋友,连往后都对他很温柔。整个故事中,我们也没有看出强尼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但是他谦卑,善良,单纯且温暖,正是他的这些优秀的品质,获得了动物们的认可,动物们愿意帮助他,帮他找到王子获得奖金。 “友情“依然是这个故事的主线,其价值远远超过金钱,公主和住在王宫的待遇。强尼说 “我们只做看起来很自然的事情”。也许是的,善良,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最让我感动的是,强尼在有了朋友之后的变化。起初他只是一个生活在爷爷暴怒下的孤儿,胆小,懦弱,唯一的朋友是一只母鸡。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善良赢得了动物朋友。有了众多朋友的强尼,在面对巨人时充满了勇气

  故事的结尾也很出乎意料,这个王子是自愿被绑架的。这个满口脏话,粗鲁无礼的王子看见什么就吃什么,还不愿意离开巨人,即使巨人们恳求,他也不愿意离开。巨人不堪其扰,希望强尼能尽快带走他。

  故事的插画也如强尼一样单纯,沉静,温暖。没有浓妆艳抹,总体上有一种淡淡的,似有若无的,相当怀旧的感觉。即使凶猛的恐龙,在她的笔下也多了一份温柔,安静。

  这本书还配有一个小册子,提示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成为故事大王,用故事中的一条线索,编辑自己的故事,真是让人喜欢。

  《麦淇淋王子失窃案》读后感(九):主角当然不是麦淇淋王子

  熟悉美国文学的,当然也应该知道马克·吐温这个人。不过,“马克·吐温”只是一个笔名,原意是指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测水的深度的术语——他真实的姓名则是萨缪尔·兰亨·克莱门。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但很少有人知道,马克·吐温居然也写过童话作品——当然,更准确的说法是,这是一个没有读完的童话故事。而“发掘”出这个童话故事的另有其人。但让这个几乎被“湮没”了的故事焕发出光彩的,则是曾获得凯迪克金奖的菲利普·斯蒂德和埃琳·斯蒂德夫妇。两个“大家”的联手,会讲出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还真是值得期待。

  从内容上说,马克·吐温的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了幽默和讽刺,着重于批判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他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在马克·吐温给他的孩子们讲的这个童话故事中,也继续着这一特点。比如,他讲到故事中强尼的爷爷时,认为他虽然“贫穷、不幸”,却“早晚都在骂人”,一句话——“强尼的爷爷是个坏人”。形成鲜明对比的倒是,强尼可是一个天性善良、勇敢的好孩子,他会为了爷爷一句难得的好话而感动不已,也乐意为了帮助一个身材很小、身份卑微的老妇人——不过强尼认为“她很美,她的五官完美精致”——而不求回报;而强尼也因为他的善良而得到了好报:他从老妇人那里得到了一颗种子,并且按照老妇人的嘱托种下了种子,最后把长出的一朵花吃掉了——虽然那朵花肯定不足以让强尼饱腹——然后这朵花让强尼拥有了神奇的能力:他能和动物们交谈,也因此而赢得了动物们的支持。臭鼬苏茜告诉强尼:他吃下的那朵花名叫“符灵花”,而“符灵花是很少赠与别人的”!

  马克·吐温在讲述善良的强尼的同时,也不忘记发挥他的强烈的讽刺特性。比如,国王拥有“最为适宜的身高”,而“从今往后任何超越陛下高度的人”,“将被永久视为全民公敌”。这样一个国王,当他称他的儿子——也就是麦淇淋王子——是“民族之子”的时候,读者不妨反其意而来理解。事实也证明,最后强尼见到的麦淇淋王子,果然是一个说话粗鲁、蛮横无情的人,就连巨人们也讨厌他。坏人就是坏人,即使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多么高贵——和强尼以及强尼遇到的老妇人,甚至哪怕是强尼的爷爷相比,麦淇淋王子差得也很远!

  其实,马克·吐温的童话故事,在讲到强尼和动物们从王宫离开的时候就结束了——他居然没有讲完这个故事,而且从此也再没有讲完这个故事!没有讲完的故事当然不足以让人尽兴,所以,这个责任就落在了菲利普·斯蒂德和埃琳·斯蒂德夫妇身上了!更为奇特的是,菲利普·斯蒂德和埃琳·斯蒂德夫妇可不止是没有规规矩矩地接着马克·吐温的故事讲下去,他们不仅把马克·吐温请到了这个故事之中,把他们之间的“争论”作为话外音,并且成为了足可以为故事“增光添彩”的一部分;菲利普·斯蒂德还把他创作时所在的海狸岛写进了故事里,关于海狸岛的由来,却又像极了马克·吐温辛辣无比的写作风格!而且说实话,虽然马克·吐温没有讲完他正在讲的那个童话故事,而菲利普·斯蒂德和埃琳·斯蒂德夫妇的工作,却让这个故事变得完整——如果不是他们特意讲明这个故事的由来,是没有人觉得整个故事有什么突兀之处的。这个故事当然不是马克·吐温的完整之作,却以处处显示着他的影子、他的特点。

  菲利普·斯蒂德和埃琳·斯蒂德夫妇的水平确实非常高,高就高在他们继续把故事讲了下来,讲了强尼是如何把麦淇淋王子给救回来的经过。虽然国王给出了很高的赏格,但几乎所有的人都确信,那些并不足以让强尼趋之若鹜。之所以继续接着写故事,还在于菲利普·斯蒂德和埃琳·斯蒂德夫妇要继续马克·吐温的幽默与讽刺,不动声色之间,让读者尽尝那种辣极了的极舒服的味道——只是这种味道恐怕国王以及麦淇淋王子不会喜欢。

  好吧,虽然这个故事名为《麦淇淋王子失窃案》,但麦淇淋王子却不是主角,主角的光环属于善良、勇敢的强尼;即使是那只名为“瘟疫和饥饿”的母鸡——虽然这名字已经够古怪的了——也不失为戏分颇多的一个角色。“瘟疫和饥饿”中间一度“失踪”了,不知有人注意到了没有!

  这个童话故事似乎有点儿乱。啊呀,乱就乱吧,反正,所有的意思都在其中了,细细品尝就足够了——反正,就算读者把“麦淇淋王子”看成是“冰淇淋王子”也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