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谢幕前,请全力以赴》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生谢幕前,请全力以赴》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21 21:1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生谢幕前,请全力以赴》经典读后感10篇

  《人生谢幕前,请全力以赴》是一本由[美] 戴维·席尔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谢幕前,请全力以赴》读后感(一):这不是一本鸡汤书,而是对生命深刻解读

  和这本书的相遇很神奇,好像冥冥中的缘分。因为我在这本书里,意外的获得了我之前一直没有弄明白的一个问题答案。我发现人有的时候真的不能太盲目,如果你还有对待人生的热情激情,那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人生谢幕前,请全力以赴》。(虽然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书名有点鸡汤,但读过以后才发现它是一本认识自己,认识生命的好书。)

  几年前,在一家医院里,我的表妹接受了一场全麻手术。手术前,她特别害怕,特别紧张,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得了那个叫做“畸胎瘤”的病,而且医院的医生也没有给出具体解释,只是说“原因不明”。我还记得我和她坐在一家面馆里吃面,她边吃边哭,仿佛大难临头一般。手术以后,她才发现,原来像她那样患有同样疾病的病友特别多,我们真的是少见多怪。幸运的是,她在单位体检过程中,提早发现了病情,并且得到了良好治疗

  直到现在,我姑姑谈起这事,我们还觉得很神奇,医生从肚子里掏出来的怎么会有毛发之类的东西呢?别的病房里,有的病患体内取出的还有牙齿之类的东西呢!想想就挺吓人。直到三天前,我在《人生谢幕前,请全力以赴》这本书里,意外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作者写明了畸胎瘤形成的原因——原来这一切都是卵细胞突然活化和增生的结果。“卵子开始分化,并看似正常地形成早期的胚胎,但最终还是无法正常发展下去,徒然留下一团细胞瘤,里头含有各种细胞组织及软骨、皮肤、腺体甚至毛发等发育不全的器官。”

  生命就是这么耐人寻味,我现在回想,那些和表妹同样年龄女孩子,会出现这样的病症,是不是体内的卵细胞着急了呢?在本该怀孕生子的年龄,没有结婚,没有怀孕,所以体内的卵细胞就生气了,于是自己开始活化并增生?我的怀疑不是没有理由,忘了从哪里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子宫这东西,不生孩子就生肌瘤。”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到了一定的阶段,就要做这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违背了生命体发展规律可能会受到惩罚

  这本书越看越耐人寻味,作者在书中描述着自己、父亲女儿成长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又穿插着很多具体的论据,很多事情,一个论据就能很好的说明问题。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婴儿期及幼儿期、青春期、成年与中年、老年与死亡。在生命的每个阶段,作者都用详实的事例和研究结果讲述着人类特点和生命的规律。尽快翻开这本书,看看人类这种生物是多么的不容易现实多么残酷,又多么壮烈。

  其实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让人少走一些弯路,少入一些坑。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而这本书就像一张生命问题线索图,当你有困惑的时候,打开它读一读,它会让你懂得生物固有的特点,明白个人与整个人类图谱的关系。本书最后一句话说:“人是奔向死亡的存有。”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好好对待生存的整个过程。

  《人生谢幕前,请全力以赴》读后感(二):父亲老去,儿女成人,人生本来如此

  昨晚与友人饭桌上聊起祖父辈,他说自己的爷爷奶奶,也许是周围的老伙计们开始一个个走了,最近一年明显可以看到他们精神上的衰退。我理解他的说法老人身上的变化是突然之间的,就好像昨天里还健步如飞,今天起床就快要挺不起腰,说起时我还略微有点骄傲,因为自家老人快满八十,依旧在家跑上跑下没个精神不好的时候。那种话语里的骄傲,像是偶尔谈起小事,却又难得意气风发

  当你开始在心里默默计算起父亲的年纪,就该明白,无论当初多么豁达开朗谈笑风生年岁到了总会自觉内心忐忑。就像书中这位51岁的儿子提起97岁的父亲,说自己才过五十就快要安静等待死亡,而父亲“如此着迷于长命百岁”。时候未到,常会赋予人多余勇气,而随着时间缩减,勇气豪情都会降低,这是人之常情,可总有些人,却会选择另一条道路继续反抗死神,他们会用旺盛活力试图抹去岁月留下的痕迹

  以一个儿子的口吻来叙说父亲的一生是件奇妙的事,“那个婴儿就是我”“9岁的父亲”“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等等,对于西方教育体系,并不会太顾忌为尊者讳这样的影响,所以希尔会称呼自己父亲为米尔顿。而关乎亲情的描写则更有意思,他谈及女儿出生时的紧张兮兮,并发誓再不会这么矫情计较小事,然后“这样崇高境界没有持续很久”。

  对于本书,其中一项意义就在于戴维·希尔对生命的探讨和研究,他通过对女儿的出生和父亲的衰老总结出一系列科学例子,比如婴儿的听觉和动作、以及姿态反应心理活动;比如男孩女孩新陈代谢差异、成长的差异;比如父亲在记忆里逐渐的衰老。

  其实有种感动是藏在细微处的,比如他手忙脚乱地应付女儿的哭闹,而转头问向父亲自己是否如此,父亲回应了一句“你都快把我和你妈逼疯了。”每个人都会从孩子长成大人,从为人子女变成为人父母,我们总觉得孩子是笨拙的,他们需要照顾、被教育、被训练成为一个“合格”的大人,可其实父母在初当父母的时候,也是第一次承担这个职业,他们担惊受怕,也难免犯错,这是一个人逐渐承担起家庭,一个个体走向群体最好的例证。

  如果说世上只有一件事是可以感同身受着的,那就应该是父母爱我,如同我爱着我的孩子。

  我的父亲,戴维·希尔很少在故事中如此记录老人,他只会写做我和他,但你可以看到那份亲情的牵绊,从父亲教他打球,从父亲带青春期的他回忆初恋,从父亲与他交流死亡。作为一个叙述者,戴维是冷静的,他把自己对美国死亡比例男女寿命平均值都以一种学术报告的口吻娓娓道来,这些泛着科学性的字眼冲淡了他隐在梦境记录里父亲日渐衰老的肢体

  虽然他无数次在冷静地谈论生与死,但我明白,之于他而言,父亲始终如一的求胜心和狂傲是他的骄傲,就像当我和朋友说起家里老人,埋怨他们的脾气大,性子急,八十多岁也要自己动手处理家务,可所有人都明白我想表达什么,老人依旧健康,老人还会喋喋不休,老人还会蹦蹦跳跳,这就是最大的骄傲。

  当戴维说起女儿的成长,再穿插着父亲的老去,直到最后一幕梦境里,他写着自己的父亲再一次在与他的比赛中胜出,可父亲终归会是输家,而到头来,我们都会是输家。我明白那句没有写出的话是什么,他想说,只有时光会赢,我们都在奔向死亡。

  我曾在某篇文章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当有一天,你长大了,在街上遇见过去的长辈,他们会说你眼神明亮身体健硕举态之间像极了你父亲年轻的时候,我想那时候你就会懂得,人为何存在

  也曾在知乎上看过别人谈起父亲病重直至死亡,有人问他会不会介意提起这个话题,他说,没关系的,我父亲不会在意,我也不会在意。

  死亡是条终点明显的单行道,既然无路可退,不如放肆前行。

  《人生谢幕前,请全力以赴》读后感(三):【认真的老去】

  【认真的老去】 Bob Hartman 在他的文章《Your College Year》里写到“During the course, I have come to realize that while my world was expanding and new options were the opening for me,my father,who was in his sixties, was seeing his word shrink and his options narrow. ”(在学习这些课程期间我意识到当我的世界在无限的扩展,选择在变多时,我60岁的父亲看见他的世界在不断的缩小他的选择变少。) 每当我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总感觉心情有些沉重。我们的未来似乎值得我们去无限地展望,但是我们父母的未来却似乎并不是那么叫他们乐观。这是一个既让人开心又让人难过的话题,它暗藏着一个很残酷的道理,那就是——我们成长的速度意味着我们父母老去的速度。 面对我们的成长或者面对父母的老去,你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是乐观还是悲观呢?《人生谢幕前,请全力以赴》的美籍作者David Shield给出了他的答案:乐观。 书中可见,戴维对自己的成长以及父母的老去问题采取的都是一种乐观的态度。他在用自己的故事迎接着父母的故事。他回忆起自己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相关的点点滴滴,从出生到他也年过半百,并用平实的文字记录了父母的言行,他没做过多评论却让我们可以感受到父母对于孩子的那份真情。 记得他第一次失恋的那个晚上,他恳求父亲让他整晚和朋友到对街的球场投篮,尽管父母很担心但他们还是答应了。而且他的父亲没几个小时就会晃过来看看他们是否安全,还顺便提去更多零食……我仿佛可以看见一个徘徊在球场外围高大身影,只为守护孩子的安全。爱往往就存在于默默无言的行动里。 他没有责备父亲看病总是要他的陪同,但他开始反思为什么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反驳甚至批评自己的父母。从与医生探讨中他知道过剩的荷尔蒙的到处流窜,在众多因素影响下会转化为孩子对父母的怒气…… 他的文章里对父母生气时的神情喜悦时的欢呼、生病的模样的描写是那样自然平静。而这一些都发生在他的成长过程中,这一些也都是发生在他父母老去的过程里。 我喜欢作者所说的接受死亡。同时我也喜欢作者的父亲说的接受生命。 我想把他们两者的观点结合起来就是我对生命与死亡的认识了——接受生命就是选择活着,就是选择认真地老去并乐观的接受死亡。 记得有一次父亲在吃饭的时候说起他的同事,一个伯伯,今年已经参加了三场亲人的丧礼了,别人都在调侃他是不是自己家的祖坟出现的骚乱……尽管这些只是父亲茶余饭后提到的闲话,但是却搅乱了我的内心。人总会到那么一个年纪,发现身边的小伙伴都结婚了。同样,人也总会到那么个年纪,发现身边很多的长辈都相继去世。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生命轨迹,而我可以做些什么呢(´ . .̫ . `)?我不能让死人复活也无法让时间静止, 但我可以像作者一样乐观地接受这样生命的一切。我可以选择认真地记录生活,认真地成长,认真地老去。面对亲人的突然告别,我不必慌张,可以学会坦然面对;面对父母子女之间的代沟,我不必埋怨,可以学会宽容理解;面对自己一天天的衰老,我不必焦虑,可以学会豁达释怀。我应该要好好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因为它就像一段又一段必经地旅程,只有认真的走完才对得起所经历的道道风景。 The thing about life is that one day you will be dead. 所以请选择认真的老去吧 (*´︶`*)

  《人生谢幕前,请全力以赴》读后感(四):死亡是生命的完满

  这是一本读起来可能会让人很忧伤的书,全书都在讲一个让人无法接受又不可避免事实:生而为人,必死无疑。

  作者戴维·席尔从出生开始,“引领”读者一步步走向身体层面的死亡。在娘胎里,我们就面临基因变异的风险,会使新生儿患上先天性疾病。7岁被认为是人类的“黄金时期”:“过了7岁,死亡的概率每八年就翻两倍。”进入青春期,男女在发育上逐渐拉开差距,旺盛的荷尔蒙也让更多的男孩子早早死去。人到中年,30岁应该说是一个分水岭,人的个别的身体机能和器官便开始老化。“几乎每个人到35岁以后都会出现一些老化的征兆:逐渐灰白的头发皱纹浮现、体力变差、速度减慢、主动血管壁硬化、心血管退化、大脑血液量减少、血压升高。”

  爱默生说:“过了30岁,除了五六个早晨以外,人们每天早上都将满怀悲伤的心情起床,至死方休。”

  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寻找不死之法,古今中外仁人志士都在尝试

  秦始皇派徐福率领上千名童男童女,去东海寻求不死仙药。又花了大量人力物力请方士为自己炼制仙丹;汉武帝派人用铜修建承露盘,接收玉屑服用;还有隋炀帝杨广、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以及明世宗朱厚熜等人,皆因服用含有汞铅的长生不老药——“金丹”中毒而未尽天年。

  埃及法老甚至贡献出自己的尸体做木乃伊,肉体不死,灵魂总有一天会回来。古代西亚苏美尔神话、西方凯尔特神话、北欧神话、爱尔兰民间传说中也有长生不死的仙人。挪威神话的众神是可能会老死的,由丰收女神伊登负责看管能使众神长生不死的魔法苹果

  其实,就算是神仙,也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不死。《西游记》中,王母娘娘的蟠桃、地仙之祖镇元子的人参果、太上老君的仙丹及唐僧肉才是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唐僧肉相对于其他方法,成功的概率是最大的,因此西天路上各路妖魔鬼怪为了长生不老都要拼命一搏。

  现代医学已经能够解释人类衰老的部分原因了,基因技术的发展也在探索长生不老的可能。各种各样的美容、理疗产品也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人类身体的衰老。

  正如本书所阐述的那样,人类个体的死亡不过是为了人类整个群体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如果没有个体的死亡,生命也将毫无意义。就像日本作家山田宗树的《百年法》所写的那样:“永生是人类永恒的梦想,还是噩梦的开端?”如果人能永远不死,一定还会有人去探索死的奥秘。所以,不要着急去死,也不要害怕去死,每个人都会有人生落幕的那一天。死亡才赋予了生命的意义,让生命更完满。

  《人生谢幕前,请全力以赴》读后感(五):好奇引发的思考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人生谢幕前,请全力以赴》,刚开始以为只是本心灵鸡汤文,但我看到副标题《97岁的父亲与51岁的儿子探讨肉体的生命之书》的时候,就很好奇97岁的父亲与51岁的儿子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探讨肉体?探讨生命?怀着这种心情,打开了书本。

  书中简介写到“父亲年过90,依旧热爱生命,精力旺盛得有点过了头,身体比正值壮年的我还皮实。他9岁时被电倒在铁轨上大难不死;成年后历经严重车祸、失业、忧郁症及丧偶的打击仍奋力活着;86岁时在球场上心脏病发作又延迟就医却逃过一劫;年过90岁依旧满脑子性幻想……”,就这样一位父亲,写下我对父亲浅显肉体与深思生命的可贵与奥妙。

  在你的人生谢幕前,为何不活的漂亮,让别人羡慕。这个是我一生都在追寻的目标。我的太奶奶,今年94了,但在这个暑假得了褥疮,被送进了医院,但是,就在2017年的圣诞,停止了心跳,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虽然年事已高,但我们仍然很痛心。内心依然清晰的记得小时候在太奶奶的院子里抓蚂蚱,和小伙伴们玩耍。在小的时候,也是听爷爷奶奶提起过,但我好像也都点印象,在太奶奶院子里的角落,一首扇着扇子,一首摇着我的小床,一边嘴里哼着儿歌,哄着我入眠。渐渐地,我长大了,而她也渐渐老去。在我的印象里,她一直很坚强,也很健康。但是在我远离故乡的这四年里,好像发生了很多事情,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遥远,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信。但是,我们要相信事实,相信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做人不要逃避现实。

  曾经一部电影里说,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所以,我不愿让你离去,但我又无法改变你的心跳,你的葬礼,那就让我把你埋葬在我心里,永不离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