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性盲症患者的爱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性盲症患者的爱情》读后感10篇

2018-03-22 21:0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性盲症患者的爱情》读后感10篇

  《性盲症患者爱情》是一本由张天翼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锁线裸脊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性盲症患者的爱情》读后感(一):我说“爱”,世界便群鸽起舞

  《性盲症患者的爱情》这本书的封面浓烈妖冶,若非了解作者,很容易将它误认为是一本三流言情小说。好在我挑书向来不在意封面设计,而看重作者、内容,当然还有豆瓣评分。近两年,我甚少读国内当代作家作品——并非意指没有好作品,只是经典尚且读不过来嘛。唯独纳兰是不同的(作者曾用笔名“纳兰妙殊”,后用回原名“张天翼”)。这种偏爱出于多年读者的惯性,但最为重要的是,她仍在持续用真挚的作品惊喜我、打动我。

  她的个人风格耀眼了。“爱”纵然还是离不开“爱”的,谁叫“爱情”原本就是文学作品里永恒的母题,即便是写爱情,在成千上百万种描绘“爱”的方式里,你能一眼辨识出她的那种——请允许我借用聂鲁达的诗句表达自己感受:我说“爱”,世界便群鸽起舞。我的每一个音节都可唤来春天

  作者惯常写“爱”,得心应手,先前常写与丈夫的日常琐事,现今将满腔的天真浓烈的爱填进小说的四壁,实际却又不仅仅是天真浓烈这么简单,我读《性盲症患者的爱情》,被其中诡谲的想象力和绝妙的比喻句折服。她的幕布背后藏着:约翰·科里尔、罗丹、披头士、王尔德、狄更斯、汪曾祺、莎士比亚……无一不透露着每处笔力的积淀。《性盲症患者的爱情》里的故事多数是异域背景,常常是一堆外国人名字,读来却极为顺畅。我揣测作者的日常阅读更偏爱外国经典,但巧的是作者古典文献学硕士出身,下笔便不自觉“唰唰”流露出中文美感结果古典文字功底交织异域故事背景,效果惊艳

  《性盲症患者的爱情》里,作者写机器人的故事,乃至借用“睡美人”的框架创作出来的故事却完全不落窠臼奇特且妙(可能是因为喝了咖啡缘故,我昨晚失眠,一边失眠一边阅读此书:天哪,天哪,我劝你还是放弃写作这件事吧,你根本就毫无才华嘛!然后想在这本书的评论下面打三行字:才华横溢,才华横溢,才华横溢。PS.不过早上醒来我立马安慰自己,写作还是要写作的)。这本书里统共八个故事,私心喜欢《睡美人的梦》和《图书馆奇遇记》,相较之下更显温柔些。《花与镜》有些暗黑且残忍了,另外要特别提下的是《重逢的三个昼夜》,哈哈,这是篇高级耽美嘛。当然了,故事总有共通之处,我的直觉是:这里的爱有许多种形式,但每一份爱都是很正直的,并且恰如其分

  不知道为什么我有这样的印象,当今众多将自己定位为“严肃文学作者”,或试图往这个方向去以期将来能在文学殿堂里留下一点光亮的创作者,大多看轻通俗文学,或非要在小说里悲天悯人,或是在形式上热衷于创作试验性文学,或嫌弃一些“小情小爱”的题材,认为格局过窄(即使张爱玲有着公认的才华,不也遭受着这样的偏见嘛,我前阵子还看到类似“苦咖啡文学”这样的新定义),实际写出来的作品却往往令人觉得枯燥茫然乏味。但我觉得纳兰从不将自己围困在这种“自我定位”的格调上,她的文字极像她本人,从来不端着。这样的创作上的“自然实在可贵了.

  我关注作者许多年,可以算个忠实读者。记得曾有网友豆邮她莫名口出秽言,换作我的话即便忍住没有骂回去,也会气到跳脚吧(实在费解为何会有这样的人存在)。结果纳兰截了个图,丝毫不见生气,只是回复:我强烈谴责你这样的行为。 我当时看到心想:怎么会有这样可爱的人啊。除了才华以外,我便是喜爱她的这种胸襟和直率。所有平平凡凡遭人嫌弃又被无数回拎起的爱,爱情及其他,在她的精细雕琢里熠熠闪光。我想,能这样坦率真挚地、大大方方言“爱”的人必定是活得很幸福的,而作者的才华与胸襟,令我觉得她以后该一直是这样百分百幸福的人,毕竟,唯爱能抵退虚无,挡住阴影,令世界为其唱起赞歌。

  《性盲症患者的爱情》读后感(二):人性情感

  对于张天翼这个名字我是第一次听说,查了一下背景发现是很有实力的一位作家,出版过很多本书,也获过奖。看简介说她也是影评人,刚好我对电影评论也有兴趣就去翻了翻她在豆瓣的影评,发现她善于引用名人名言。确实这需要丰富阅历才能达到,但也有一丝炫耀的成分在里面,总之这是一位有实力的作者。

  书中八个故事写的都是爱情,但是风格却相差很多,有美好结局也有压抑的结局。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爱情不一定要在一起,很难达到说两人分别爱着彼此,并且恰巧由某件事维系住了他们的感情状态。有些故事最终主人公要么失恋,要么和伴侣白头到老,哪有这么快乐容易的事。其实最真实也最常见的就是爱过但是不完美,如今的年轻人也是因为看了太多的虚构言情小说对爱情抱有梦幻般的幻想

  如今人们思想越来越开放,同性恋几乎遍地都是,这样一来爱情的定义又要增添几笔了。那么爱情到底是不是仅仅是“性”这么简单呢,作者用几篇故事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虽然没有明确表达,但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爱情是必不可少的。在书中有着这样一个更奇怪角色,这是一位性盲症患者,也就是说无法分辨别人是男是女。可想而知,这样的角色在交友肯定会比同性恋还要尴尬,这些也只是次要,重要的是他没有性欲。从这时起,故事就开始荒诞风,最后主人公得到了一个奇怪的爱情。当对方性别不是那么重要时,人们还回去选择爱情么?

  故事虽然荒诞,但却不俗,可以看到作者这么安排原因,她把简单的人物关系写得特别深刻,当两个人的思想都裸露在外的时候,如何才能够让读者相信,这是做起来十分有难度的一件事。虽然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反应的人性却是真实存在的,很多人都考虑不到这么深,但是下意识总会有所共鸣。我也一直在探寻人性之间的微妙关系,除了爱情还有很多产生交集的点,我们之所以能够统治世界,就是因为我们进化出了聪明大脑,然而如此聪明却又跟我们带来了很多副作用凡事都开始在乎他人的眼光了。最简单的是做自己,但是看的书多了,经历的事多了,就越来越发现做自己其实是最难的。

  《性盲症患者的爱情》读后感(三):怪癖者的爱情

  曾经我们一直认为爱情是无关身高年龄,看完这本书现在我们终于知道爱情也无关性别或任何怪癖。爱情中没有特殊情人眼中都是美好。本书书名中的性盲症患者指的是在他们的眼中,人类不分男女他们的爱情发生了也很简单,当他遇到你的那一刻,他知道了你的性别,说明他爱上了你。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内文的版式设计都非常的有意思,目录页就非常的高贵典雅,像一个舞会的台灯,几个章节的目录簇拥在中间的花环四周,每一个章节下面有几个又一到两个小标题,这些字体用的是罗马字体,非常的有贵族气息,开篇没有任何章节设置,直接开始讲故事,第一个故事的开始也是在一个非常有艺术气息的事情——摄影展开始了。

  这个影展的主人是戈黛娃夫人与玛拿西,他是展览的中心主角。而主角是一个摄影工作者,拥有自己的工作室,而这个展览也是由主角为他们设计的。主角说对着相机镜头,有的人做像坐在首次见面的网友面前,有的人却像面对即将宣布面试结果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负责人,人们想要讨好镜头,讨好镜头后面,日后将细细研究他们的无数眼睛,来自于未来的金主,丈夫,公司领导社交网络上的网友等等,他们掏心掏肺的笑着,这通常会让摄影师误以为被讨好的是自己。很多同行摄影师就是迷恋那种感觉

  读完这本小说以后,你会学到很多,类似于这种分析

  突然明白很多职业内部的给人的幸福感。有的人偏爱颜色音乐,有的人会将一本小说都很多遍,聊天会帮助你和他人迅速形成了一种亲密了永恒的关系,会让对方帮我们变成自己人,语言海水包围着牡蛎,让他们的柔软曲折中暴露出来。

  这本书讲的是八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掐死精彩的迷你剧,有的荒诞离奇,又爱迷离,但是我们都是有怪癖者的机遇,照见自身,照进我们内心暗淡暧昧之地的欲望灵魂

  如果我们真的从小就不辨男女,患有性盲症。那我们的爱情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展览的主人。戈黛娃夫人就让摄影师帮她拍了一张全裸的照片,挂在了工作室的玻璃外墙,不可思议的行为背后又是怎样的?

  全篇故事都做了讲述,命运殊途的我的双生儿姐姐。我觉得这本故事书就像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半是童话黑暗却又闪烁着希望,一般是现实,冰冷又点缀着季节。有这一种西方吸血鬼般的神秘性感

  《性盲症患者的爱情》读后感(四):在密不透风的现实面前,爱是唯一的灵药

  人们始终乐于讨论真爱。无论时代怎样变换,形式如何不同,“爱”都像是宇宙中的碎片,我们永远尝试用一种方式拼凑它完整、完美的模样

  最近在各大电影奖项上大放异彩的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17岁的少年爱上24岁的青年,一个盛夏经历的悸动、暗涌、沮丧柔情、别离,最后让人记住的已无关性别,只有爱。

  人们似乎是通过探索性来实现自我认同,却是因为爱而真正获得生命的整全。真爱是否真的关乎性别?如果一个人天生无法辨认出他人的性别,“爱”是否还会降临?

  敏锐地感知性别是所有生物种族本能,即使不借助体征、衣饰、气味,人们也能很轻易地分辨出同性和异性,并瞬间判断对方对自己是否有吸引力。性别荷尔蒙由各种极细微途径发射出来,就像一种无线信号,而4岁时被诊断患有 “性盲症”的青年,身体里恰好没有接受信号的系统,因此他无法辨认出他人的性别,所有的男孩女孩,在他眼里没有任何差别

  为了在日常生活中显得“正常”,他像学习另外一门固有的社会规则一般,依靠死记硬背来识别人的性别差异。大部分特征容易掌握,但总有一些难题让他失误,比如故意模糊性别的艺术家。年龄越大,他面对的难题变得更多,人们探讨电影、文学作品中的故事,他出过丑,于是背诵经典作品的故事提纲也成了他的功课。因为惧怕被孤立,他也不得不编造一些谎言,和男孩儿们一起度过悸动的青春期。

  他将绘画定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希望在反复描摹男女的身体若干年后,“性别”能像波提切利的维纳斯一样从他眼中冉冉诞生

  性别无法召唤性盲症者心里的潮汐,尽管俊美的外表让他颇受异性青睐,他无法感受到被任何性别吸引的欢愉。他人用来追寻伴侣的那部分时间精力,被他节省下来去探索文学、艺术、世界之美,唯独爱情,也许是他今生无法抵达的美梦

  正如所有城堡和喷火龙都在等待骑士,所有沉睡在荆棘丛中的女人和变成野兽男人都在等待一个披星戴月赶来唤醒他们的人,性盲症者的平静生活终于在某个再普通不过的春日午后被彻底打破。

  27岁那年,性盲症者辨认出了他眼中第一位女性,也是唯一一位女性。所有过去死记硬背的条目被这个女孩赋予了意义,所有他曾努力描摹过的身体在她身上复活,他完全地爱上了她。过去,犹如红绿色盲无法想象漂亮的圣诞树,他从不明白这种关乎性别的吸引力是什么感觉。现在,他才终于明白,原来每一寸肌肤脂肪的安排都有奥妙,饱满与短缺都在冥冥中遵循那种召唤,与她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是通往快乐的唯一途径。

  终于有一天,性盲症者将自己的秘密告诉女孩。

  原来对于他来说,世界上只有自己一个女人。女孩肃然思考了很久,问:“如果我扮成男人,你会认出我么?”

  他们开始了一场游戏,女孩在各种各样场合,装扮成不同的男性,但无论如何掩饰和装扮,性盲症者总是能在人群中一眼认出她。女孩像是这世间唯一的光源,他在一片漆黑中只能向她走去。

  但女孩还是离开了,在某次相约的装扮游戏中毫无预兆地消失。与从未见过光亮时的感受不同,性盲症者世界里的唯一的光源熄灭了,留给他的是无尽的沮丧、疑惑悔恨

  直到有一天,他认出了一个男性。难道是性盲症痊愈了么?但周围人的性别在他眼里依然毫无差异,这是他世界里唯一的同性。男性走向他,说:从前我是你眼中唯一的异性,但我从小就梦想成为男性,现在终于完成了变性手术,现在,你还爱我么?

  这就是《性盲症患者的爱情》中讲述的故事,是国内新锐青年作家张天翼的最新同名短篇小说集《性盲症患者的爱情》中的一篇。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她先生的一句情话:“在遇见你之前,我眼里的人都是不分男女的”。真爱是上天的恩赐,无关男女,只有彼此。

  这部短篇集共收录了八个荒诞迷离、亦真亦幻的故事,每一篇都恰似精彩的BBC迷你剧。要求拍摄一张巨幅裸照的女子有着怎样的秘密?机械人可以同人类过上几乎一样的正常生活,他们的世界是否依然会有 “命运殊途”?当自杀需要排号, “自杀管理员”能否真的管理好每个走到生命绝境的人?故事的主角都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他们各有隐秘的怪癖,却也有各自的深情,经由怪癖,人们在茫茫人海中认出那些心中有苦痛、有欲望的同命相怜者。所有故事都在描述一往情深的“爱”:苦苦等待的爱,无关性别的爱,父亲的爱,对理想的爱……也许正因为作者一直浸润在美妙、整全的爱里,她笔下所有的“爱”才能如此生动迷人。

  著名文学评论人张莉曾这样评价张天翼:“在她的文学世界里,读者将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深入,如此趣味无穷。我们也将越过她书写的那些具体细微的表象,看到人在情欲世界里的不能自持,看到人在现世和梦想之间的自我搏斗,看到人性的卑微,看到人类生存的悲凉与荒诞,看到有情人相遇的美妙。”

  “河水流动的意义不在于事物的变化让人得以再一次记录,而在于有些事物能在变化之中保持不变”。这句话是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中,埃里奥偷看奥利弗的笔记时读到的。面对密不透风的现实,爱就是世间唯一不变的灵药。

  听完性盲症患者的故事,你可以丢掉一切既有的期待,将自己全然地交给作者,跟着那些灵动的文字,等待开启下一个、再下一个怪诞而美丽的惊喜。

  《性盲症患者的爱情》读后感(五):“性盲症”的N种疗法——这不是一张药品说明书

  最近,不正常人类医学界又发现了一种罕见的新病症:性盲症(sex-blinded syndrome)。

  联合国人类非专家组将其定义为:“缺乏对性别的感知力,难以从外貌分辨男人和女人。多发于都市大龄青年男女。性盲症是拥有爱的能力的不正常人都会有的一种季节性周期性症候,随年龄增长或季节更替而出现。恋爱前、恋爱中、失恋后,或在围观他人恋情过程中均有发作。患者常有以下多种典型症状。”

  “性盲症”,究竟是当代都市单身青年逃避婚恋的新借口?还是对性别歧视的反讽?亦或女装大佬的蓄意报复社会?乍一看,这有点像我们知道的“性别认知障碍”,但相较而言,它的症状更为怪异、疯癫,甚至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症状一:遇到真爱之前,不辨人的性别。

  【临床表现】

  A.“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是精神上的残疾者,跟你一样是个半废的人,而造成我残缺的缘由是你。”

  和以为早已死去的同性恋人分别五年后意外重逢,对方对当年的一切都已经失忆,自己却锲而不舍,用每一个细节来唤醒对方的记忆……

  .“如果我扮成男人,你还认得出我吗?”

  生来无法分辨人的性别,衣着打扮、言行举止都异于常人,不在乎周围人的眼光。就连职业也只能选择受性别影响小的一类,更不必须说如何像正常人那样去爱。然而某天,就是这样的一个人,遇到另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

  C.“对我来说,魔法是跟你走完这一夜的路。”

  历尽千辛万苦想要追求睡美人的应征者,在途中遇到一个给他送过无数助攻的伙伴,在两人相伴完成了很多之后,他猛然发现这位伙伴的性别似乎有哪里不太对……

  【治疗方案】

  遇到让自己完成蜕变的那个TA,跟随内心去到其所在之处。还能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爱的代价,终究是和TA成为一路人。

  症状二:爱上残缺的“人”。

  【临床表现】

  A.“我们的生命是从头至尾的效仿,在一切虚假之中,我对你的爱是真实的。”

  在高度发达的社会里,长期的低生育意愿使人类宁愿选择流水线制造的机械人做自己的孩子,送它去幼儿园、上兴趣班……哪怕“她”的身体支离破碎,也会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让“她”拥有这世间一切的美好。

  .“我等待她带着世上最美的线条走进来,结束我的残缺。”

  即将进行切除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请画师为自己的裸体作画。此后,画师对其魂牵梦萦,寻找多年……

  【治疗方案】

  存疑。

  对“不正常人类”投入比人类更多的感情,并非脑洞过大的妄想症。无关血肉之躯的感情,究竟会让人的灵魂愈发博大,抑或走向残缺的另一端?某个寒冷冬天里那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现实,不过是人类这些症状的起点。

  症状三:以爱之名,行一切怪癖。

  【临床表现】

  A.一位普通的大桥管理员,在目睹诸多生命的逝去后,摇身一变成为“自杀管理员”。甚至还以自身经历为题材,排了一部舞台剧。

  .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喜得一女。然而迫于妻女生计,他不得不成为某位政要大佬的代笔,将自己视若生命的文章阉割、重组,写出了一本又一本“假书”。

  C.一位女画家经常给她的男性室友讲一些不可描述的故事。某日讲到兴之所至,一起走进了故事中的图书馆,却发现没有一个人带了借阅卡。按照这家图书馆的奇葩规定,他们必须模仿某本书里的动作,才能通过馆长的考验,换取一纸借阅证明……

  【治疗方案】

  不妨试一试王小波提供的方法,“我把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怪癖”。

  信不信由你,总有人依靠“怪癖”才能生存,无论主动或被迫,哪怕是活在别人的阴影下。当然,那些所谓道德或身体的代价,都不及献出生命和灵魂来得更有诚意。

  【推荐药物】

  1.A《重逢的三个昼夜》B《性盲症患者的爱情》C《睡美人》

  2.A《花与镜》B《等待戈黛娃夫人》

  3.A《自杀管理员》B《影子写手》 C《图书馆奇遇记》

  特别感谢性盲症方面的专家纳兰妙殊女士,哦不对,作家张天翼女士,为我们提供以上病历和资料。以上药物都是她最新研制的成果,合称:

  《性盲症患者的爱情》。

  (透露一点八卦:这药差点就被命名为《我要用什么XX体位才能换回我的图书馆押金》来着。因种种原因,你们懂得。)

  【性状及药理作用】

  哥特暗黑口味,像一朵枯萎的玫瑰,简单利落地凋零。

  假设每一种药的效力都等同于一种食物,那么上面这些药就像是90%的黑巧克力:苦涩、残忍、锋利却又丝滑。它们起效快、冲突强烈,紧紧抓住虐点,把人的味觉撕裂,并在细胞表面形成一层致郁系情感保护膜,使其在挣脱毒素的束缚后得以重生。

  每一颗药,都像是在伤口撒了盐,却让人尝到被虐的甜。

  【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

  上述每种症状里都透着一丝诡异的气息。因而,每种药物的成分也较为复杂,服用后容易引发思绪混乱、情感失控等关联症状。如上述症状进一步严重请及时就医,否则容易滑向爱与绝望、美与毁灭的深渊。

  【适用人群】

  喜欢欧美系推理小说、BBC迷你剧和《西部世界》等美剧的患者;

  男女老幼均可使用。因为,爱原本就无关性别和年龄。

  有脑洞不适症、心律不齐、各种恐惧症等疾病的患者慎用。

  【服用方法】

  一日一或两次,视病情可酌情增减,或遵医嘱。

  请勿在进餐时及深夜服用。

  【保质期】

  长期有效。

  【购买方式】

  点击链接即可购买。

  http://product.dangdang.com/25194077.html当当

  https://www.amazon.cn/dp/B0785VL9H3/ref=sr_1_1?ie=UTF8&qid=1515591657&sr=8-1&keywords=性盲症患者的爱情 亚马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