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苏东坡传》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苏东坡传》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21 20: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苏东坡传》读后感精选10篇

  《苏东坡传》是一本由陈鹏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2017-1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苏东坡传》读后感(一):千古一人唯此君

  读完此书,又把林语堂先生著的《苏东坡传》翻出来,再读了一遍,既是互相对照,看一些材料一致性,也是对比两位作者写作风格,而两本书中的主人公,让我百读不厌。

  中国上的名人先贤多如星辰,我相信提到东坡先生,没有谁会否认,他是璀璨星空中极其耀眼的一颗,虽经千年,仍然熠熠生辉光芒四射。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品行无瑕,才华横溢命运坎坷,却始终豁达乐观;他精通儒释道,是中国士大夫阶层所推崇的典范:在儒家层面,他始终以“经世济人”为人生的信仰,无论身居庙堂之上,还是被贬江野一隅;在佛家层面,他极少执着世相,对人生起伏跌宕抱以圆融通透态度;在道家层面,他极其珍惜生命凡事顺其自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对待自己的理想始终如一坚持自己本色一以贯之,其人格魅力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一、赤子之心

  东坡先生自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悲田院乞儿”,因“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的人生观是“人性本善”,这从根本决定了他待人处世方式。他的一生交友无数,每至一地,很快就能从最初的陌生状态迅速结交到可心的朋友,有官员诗人画家、僧侣、农夫、村妇、商贾,而且很多人成为一生至交,在他被贬谪之时,仍然不远千里去探望他,或寄送礼物,或予以照顾。因他被牵连而贬谪,或改变一生命运的不计其数;他在海南时,有一个人为了去看望他,途中被盗贼所抢,急火攻心而死,读来令人动容。如果他不是一个坦诚正直热情、友爱的人,绝不可能吸引到这么多富有人情味的、关爱他的、敬重他的人们。而一个从骨子里对他人设防,甚至为了自己私利不惜损害别人利益的人,无法得到人世间真情厚爱。

  作为封建朝代的人,东坡先生自然有他的时代烙印:从未对君王有不臣之心,即使在晚年,哲宗皇帝当政后,东坡先生被当权的小人折磨九死一生,仍然没有表现抱怨和愤恨。而对于欣赏他的神宗皇帝逝世,他深感悲伤。出于报答神宗皇帝的感遇之恩,他才在被政敌群攻之时,顶住压力继续留在朝廷。与年轻时的意气风发、看重功名官爵不同生性具有艺术创造力的东坡先生并不适合出仕为官,在政局里明争暗斗非他所长。老年的东坡先生亦深知政治险恶,更为向往自由自在闲适生活,他在朝为官,非为名利,也不是为了争夺权力控制,而是为国家社稷、黎民百姓、天下苍生“立心立命开太平”的责任感,这也正是儒家所重视品格:即便千难万艰,仍然要为天下而奋斗不息!

  东坡先生在朝为官时,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他认为自己的职责便是真实地向皇帝报告国情、民情,对于不恰当政策必须予以指出和纠正,一心为民生着想,不管这样的做法是否让皇帝不喜、同伴不听、对手痛恨。说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可贵之处,其实不然。宋朝重文轻武,造成朝廷党争极其激烈,王安石和司马光之争尚还是因政见不同的争论,到了吕惠卿、王珪之流当权,则演变成为权力而争,政治风气已经很不对了经历了宦海浮沉,元祐四年的东坡先生在群小围攻的艰难情况下,仍然不改初心,也没有放下国事转向党争和私人恩怨,这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及非常强大内心才能坚持一辈子不动摇、不改变、不妥协。对比一下因《梦溪笔谈》为后人所熟知的沈括,就大不一样了。沈氏见风使舵,投机政治。当然,若是比起心狠手辣背信弃义的吕惠卿,更显出东坡先生的浩然正气,这才是儒家推崇的品格。

  东坡先生对百姓大众的怜恤贯穿了他的一生。他治理过多地,政绩斐然:密州抗蝗灾,徐州抗洪水,杭州兴水利,上书朝廷力陈法令之恶果,请求免除百姓的“官债”,呼吁维护民间信用,请求皇帝拔钱囤粮,以备灾后的饥荒,防控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读到元祐五年,东坡先生上表为江南欠收请求拔款一节,心里十分感慨。很多人深谙规则,在问题尚未酿成却已有迹象时,不采取任何措施去改善和控制,任由局势发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方才去救火。如此,既可不操心,不担责,又可在救火过程中显示出自己的本事辛劳。直到现代社会,这样的人依旧很多。而东坡先生认为结果已可预料,应在事前预防,好过事后补救,在当时的腐败官场里,他的责任感却像螳臂当车,无济于事,无人认可。另一方面,即便他无权无势,东坡先生心念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下文再述。

  “赤子之心”的第五个表现,是心胸开阔,不计私人得失与恩怨,坦坦荡荡。当年王安石设计让谢景温诬陷东坡先生,使得东坡从京都外放。然而十年后,两人相见,却一笑泯恩仇,相言甚欢。王安石此时已被罢相八年,闲居金陵,若不是真心欣赏,以东坡先生爱憎分明个性,不可能写出“从公已觉十年迟”的语句。另一个例子是章惇,他和东坡先生同场进士,年轻至中年前,两人关系亲密,在乌台诗案中,所有与东坡先生有往来的人皆被牵涉其中,人人自危时,章惇仗义为东坡先生辩护,不惜怒问当时的丞相王珪,极难也。但之后将东坡先生一路南贬,直到海南昌化,意欲置其于死地的人,也是章惇,让人感慨不已。然而世事难料,元符四年,东坡先生被召北归,政治形势对东坡先生有利时,章惇失势被贬至雷州。章惇之子深恐东坡先生重获权势之后,恨及章惇先前所为而以牙还牙,致信东坡先生为父求情,东坡先生回信,劝他不必在乎过去,自己更无报复之意。吃尽了苦头,尝遍了冷暖,看透了险恶,却能宽恕政敌,放下怨恨,以德报怨,唯有“见天下无一不好人”的至纯至净之心才可做到吧!

  二、品行无瑕

  浮浮沉沉数十年,两次入朝入官,两次被贬外放,政敌们攻击东坡先生的地方,只能从其诗文中找一些内容牵强附会,“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说是对皇帝的不敬,及至胡扯东坡先生有谋反之心,连皇帝都觉得编排得荒唐。但政敌却找不到其他可以攻击的把柄,这个很能说明东坡先生政绩之好和为官之正。儒家“三不朽”的标准:立功立德立言,德行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若有品德缺陷,很难获得后世士大夫阶层的认可。

  东坡先生待家人非常好,这也是儒家十分看重的一点。他对弟弟子由的感情深厚兄弟俩政见一致,同进同出; 才华相近,吟诗作对;互助互携,关怀友爱。特别是在人生的低谷,互相帮扶、鼓励,彼此都是对方人生重要的支撑力量。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就是写给弟弟子由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东坡先生对妻子也是极好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去世后十年,他梦见王弗,醒来之后写下《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写得伤感沉痛,意深情重。而朝云作为他事实上的第三任妻子,在他被贬岭南时,一直跟随着他,三十四岁时死在惠州。东坡先生为她写了墓志铭,之后做了不少思念的诗。要知道,东坡先生一生所撰写的墓志铭屈指可数。从后世学者的考证推测中,东坡先生对初恋表妹亦是用情至深,在她生前专程去看望过,在其死后也专门祭奠过。这些都体现出他对待感情的热烈、重情和念旧的态度。

  然而,这样一个多情的人,却没有惹出风月场所的绯闻,这令人刮目相看。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歌妓并非现代社会所呈现出的那种肮脏和龌龊,而是士大夫们享乐生活的一个方面,歌妓们往往精通琴棋书画,能与士大夫们吟诗做对,填词弹唱。但由此引发的郎情妾意、痴女怨男的故事也不少,即使是当朝当代的一些名人也难免有些让人不好评述的轶闻艳事,但是东坡先生自己的文字中和他人对其的记录中,并未发现此类不堪的情形他喜欢这类场合,源于喜好热闹天性,而非喜好声色。真是一个君子——对家人情深意重,在外则分寸有度,既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情感的人,又是一个坦坦荡荡、洁身自好的君子。

  同时,他的情并不是仅仅对亲人、朋友、身边人,东坡先生的宅心仁厚是对广大黎民苍生的:被贬黄州时,自身何去何从尚且不知,却想方设法制止当地“溺婴”的恶俗,除了向官府上书建议外,还筹集善款,建立“育儿会”收养弃婴,他自己也捐款,那时已经穷得撸起袖子当农夫去耕荒了。巨富之家行善或许不那么难,困窘之人拿出少量财资却殊为不易。被贬惠州,他是个罪官,手无半寸之权,却看到江边遍地枯骨无人收,心生不忍,设法筹资掩埋。为这种被弃路边的骨骸行善,估计也得不到多少称颂和感激更何况彼时东坡先生自身难保,有着悲天悯人情怀才做得出这样的举动吧!此类事项很多,书中多有列举,不再多述。

  三、才华横溢

  “唐宋八大家”中,苏氏父子占三,千古不多见。而东坡先生乃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诗、词、文、书、画无一不独具特色,自成一派,谓为大家。在各类别的词风里,我个人更偏爱“豪放派”,此派始创者就是东坡先生。他的词气象宽阔意境壮美,充满激情和进取精神,有超然和乐观并具的风格。

  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慷慨激昂阳刚之美

  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旷达超然,豪放洒脱

  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开阔博大,境象万千。

  ……

  东坡先生的诗既有宋诗“哲理性”的特点,又不像大多数宋诗那样坚硬而没有形象化的美感。人们所熟知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都代表着东坡先生“诗”的特点。这既和他的才华有关,也和他的性格气质有关,注定了和“理学家”们无法融洽相处。因此在朝为官时,与程颐为首的“洛党”无可避免地产生矛盾。当然,两个党派形成如此严惩的纷争,并非是党首个人的原因,更多的是各自的理念,或说三观不同所致。

  四、一生坎坷

  东坡先生天赋极高,参加一切考试均是囊中探物,名列前茅,人生的起点颇高。一生官至尚书,死后追赐太师。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惹来的嫉恨、打压也非比寻常。最险恶的境遇应该是两个阶段:一是元丰三年的乌台诗案,二是绍圣元年起,数被贬谪,直到绍圣四年,被贬至海南昌化。两次都是政敌欲置之于死地,而他大难不死,以顽强生命力渡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关。

  当东坡先生知湖州时,被李定所陷害,官人到衙门缉拿入京。目击者回忆当时“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下等士兵的粗野无礼,吆三喝四、推推搡搡,遣送路上,必没有什么礼遇可言(想想《水浒》中的林冲),以致于那样乐观豁达的东坡先生在路途中曾想过跳船自杀。到了京都,关押入狱,因为迫害派的目的非常明确,他所受到的各种迫害一定不会简单。曾有人说过:看一个人的本色,不是看他飞黄腾达时,也不是看他锦衣玉食时,而是看他落难无助时,尤其是面对生死,性命攸关时。在熬过最初的不安痛苦绝望之后,东坡先生在狱中竟然能酣睡沉沉,鼾声如雷。

  哲宗皇帝上位后,政治斗争尖锐化,东坡先生成为被贬至岭南的第一人。古时,岭南被中原视为未开化的荒蛮之地,是官员流放之所。那时东坡先生已经是五十九岁,好不容易在惠州安顿下来,自己搭建了房子;六十二岁,再被贬海南,那就是当权者想要他死在那儿的意思了;怕他死不了,章惇还派了“死亡使者”,去想法弄死他。使者手下饶命,只把他们从官舍里赶了出来,六旬的老人一时去无可去,只好睡在桄榔树下数日。在海南,大米皆从大陆海运过去,海上起风暴时,船运便停止,买不到米,只能啃食芋头,且无肉可食。在海南的三年困苦生活,极大地摧毁了东坡先生的健康。他是一个很早就开始注意养生,并通医药的人,精力充沛,未尝有过大疾大病,加上他乐观开朗,幽默风趣,若非这六七年的贬谪生活之困难,受苦良多,不会那么容易在六十五岁的年龄逝于北归的途中。

  一代英才,就此殒逝。从此忘却营营,江海无影踪。

  而在其一生中,穷困时也极多。未见他因贪污受贿而被弹劾或治罪,可见他为官颇正;从他喜好结交朋友,常宴宾客的风格来看,花销可能比收入还大。所以他不做高官时,就在为钱发愁,曾一度,一家子人都在饿肚子。他曾告诉友人可以吞阳光以饱腹,这样的苦中作乐,不是傻,而是穷。

  五、豁达乐观

  东坡先生所遭遇的种种艰苦,数千年来,并非仅其一人,但每个人反应的态度却大为不同。读《杜甫传》,杜甫先生一生磨难,让人很心酸;还有在贝加尔湖畔熬到须发皆白的苏武,被俘虏后大发悲声的南唐后主李煜,都是相当沉痛的。能在困境中还有能量的人,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人:一是被困于陈,弟子都饿得走不动路,却还弹琴给弟子们听的孔老夫子;第二个是东坡先生。

  有人曾对老托尔斯泰说:“您真幸运,您所爱的您都拥有了。”老托尔斯泰说:“你错了,是我所拥有的我都爱。”这话也很适合东坡先生,他便有这样神奇的力量。他喜爱他所能拥有的一切:家人、朋友、自然、文化、工作、美食……但他比老托尔斯泰还要出色,因为他常常一贫如洗,穷困至极,于是他就去劳动,用自己的双手一样一样创造出“我所拥有的”。读书中所述东坡先生生平事迹,不时会觉得他太可爱而笑,但笑过之后,却有泪欲落。

  他在密州时,俸禄不多,吃不饱饭,和同僚到野外摘枸杞和菊花充饥:“日与通守刘君廷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那个时候,他已经做官十九年了,没有积蓄,竟然去吃野花饱腹,还很开心。这对于搜刮民脂民膏,肠肥脑满的贪官污吏,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就如同我第一次读到晚清四大重臣之一张之洞,位居军机大臣,却清正廉洁,所得俸禄皆用于实业或教育,死后家贫,连办葬礼的费用都拿不出,是其以前的门生出资才办的丧事,我极其震惊。再腐烂的环境,仍然有纯净的灵魂,这才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精神内核所在!

  闻名遐迩的“东坡肉”,其实是黄州的猪肉便宜,东坡先生开创出来以改善生活的菜品,为此还写了一篇《猪肉颂》:“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而“东坡”之号,也是在黄州,穷到借钱度日,不得已去耕种一片在东坡的荒地,从而自号为乐。想那东坡先生,二十一岁进士及第,二十二岁礼部第二,殿试时又轻松胜出,年纪尚轻即已名满天下,到四十五岁时,却要扛着锄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自己种粮食求生存,能屈能伸,进退自如。他在诗中云:“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用句现代的话说,就是充满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试问在那种情形下,你我能做到否?

  被贬到惠州时,集市每天只杀一只羊,东坡先生囊中羞涩啊,连肉都不敢与人争买,就买羊脊骨回家,煮后用米酒浸泡,撒点盐,再用炭火烤至微焦食之,一家人就抱着一堆骨头啃,获得一点荤腥气。他写给弟弟子由的信中,说这是个好办法,真是美味。彼时,东坡先生已经六十岁,曾经官至尚书,这样如峭壁般峻烈的落差,如泰山压顶般的沉重打压,都没有击溃他的生命力和心灵,他仍然在这四面乱石的生活中,寻找着点点滴滴的美好,令人心酸。

  当他被贬去海南时,已是六十二岁,自知此去不久于世,将家眷留在惠州,只带了最小的儿子苏过渡海而去。走之前,他刚刚倾尽所有财力和精力,在惠州修建了一所房子容身,父子俩连渡海的盘缠都没有了,写信请人资助。而他的政敌却还嫌他在惠州过得安逸。无法想象他和儿子告别家人,踏上波涛汹涌的海路时,是何等悲凉无助的心情!

  据东坡先生写给朋友的信中,他父子俩在海南“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前面也提过,他还被赶出官舍,住在树下,这官舍其实也是破败不堪,下雨时,父子俩就得把床移来移去的躲避漏进屋来的雨水。彼时海南,尚未开化,人民无知识,不会耕种,生病不看医(民无医可看,无药可吃),而是宰牛祭神。那里可没有成片的海景房,高价待沽,而是一片荒凉,要啥没啥。东坡先生竟然在这种情形下,整理自己以前写的文稿,继续著书,续《易传》九卷,作《书传》三十卷,自己动手制墨,差点把好不容易搭起来的茅房给烧毁了,还讲学教化当地民众。这些,大概是圣人才能做到,景仰之!崇敬之!

  纵览东坡先生的一生,能够了解到他的生平事迹,都是一种幸运,他就是那轮太阳,予人以无穷的力量。千百年来,人们念念不忘东坡先生,并非毫无原由啊!

  《苏东坡传》读后感(二):苏东坡,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每次想起来苏东坡,印象中最深的是,有关于唐宋八大家的事情。

  而苏东坡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而全书从十个章节来介绍了苏东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而他又有什么样的感情经历

  我看着他从时光中缓慢走来,迈着矫健地步伐。

  一、童年和少年

  每次提起童年这个话题,我总会想起来,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这本书来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苏东坡的童年却比那个阿廖沙幸福得多。

  (一)眉山苏家

  “眉山是个古典诗意的小城,气候温润,风光旖施,淳朴适意,人在其中,不免耽于美好而忘却时光的流逝。比之五十公里外的繁华大城市成都,这里少了些热闹,却多了些安静;少了份浮华,却多了份实在。生活在这清幽小城的百姓,最是怡然自得,乐于享受这清平人世。”

  “眉山适合居家,全因其“小”使然:人口不多,不至于拥挤;相对封闭,却更适于修身养性。假若用现在时髦的新概念包装,就是“最适宜居住的地方”,当地人民的幸福指数,俨然超出那个大城市成都。”

  在这个不一样的城市里,住着怎样的人呢?开篇文章埋下一个伏笔,给读者提出一个很大的疑问。带着疑问继续跟着作者,来慢慢了解苏东坡的这个人。

  (二)严的父,慈的母

  “苏轼的童年,自有许多大城市孩子所不能享有的欢乐。

  七岁,苏轼开始读书;八岁,进人私塾,跟一个叫张易简的道士学习,

  学校设在道观里,苏轼在此读书三年之久。随张道士学习的百余人中,唯苏

  轼和陈太初最得老师器重。数十年后,苏轼被贬官黄州时,从朋友口中得知,他的同学陈太初做了道士。

  十岁时,从道观退了学,开始在家里接受母亲教育。

  十二岁时,一直在外寻求功名的父亲苏洵结束游历,回到眉山县,兄弟

  二人开始就学于父亲。苏润正式为兄弟俩取了学名:兄名轼,字子瞻;弟名辙,字子由。”

  因为贪玩,忘记了课业,待父亲快要检查时,这才心急如焚,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焦躁不安地坐在位子上,还不知道父亲将如何责罚。

  有要求这般严格的父亲监督,兄弟俩自然不敢马虎,学习相当用功。

  有那么一段时间,他们甚至放弃了和童年玩伴一起嬉戏,不再去山上摘野果子,不再去河里游泳,不再爬到树上掏鸟窝,大部分光阴,都用来刻苦攻读,读一遍,两遍……一直读到百遍。

  人们都爱说苏轼是天才,岂知天才也须通过努力,方能够释放出最大的光彩。

  苏洵与程夫人看二子如此懂事,知道用功,自然十分欣喜。

  在苏家,最为常见的景象大约是这样的:父亲教两个儿子读书,不时为他们答疑释惑;母亲在旁边做着家事,不时将目光投到儿子身上。

  儿子诵读的声音清脆悦耳,苏润和程夫人脸上,浮现出十分宽慰和愉悦的表情。

  苏轼的诗可以为证:“当年二老人,喜我作此音。”

  少年苦读的这段时光,对走上仕途之后的苏轼及苏辙兄弟而言,是美好的。

  通过前两章的阅读,了解了苏东坡的为人。

  《苏东坡传》读后感(三):苏轼是如何度过中年危机的

  元丰二年(1079)三月,朝廷的一纸调令,将苏轼从徐州调往湖州。

  五月二十日,苏轼抵达湖州任上。

  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知州官署被御史台所派的兵丁逮捕,押往京师,此时距他上任不过两个月零八天。

  无妄之灾从天而降,苏轼的第一反应是懵逼的,错愕的,无法接受的——身为一州长官,名声日隆的文坛盟主,做梦也没想到,仅仅一夕之间,自己便由刚赴新任的朝廷命官变成前途未卜的阶下囚。

  就像一个野心勃勃的探险者,本来已经爬到了半山腰,不小心直接掉进谷底。

  在御史台的大狱里,苏轼被关了一百三十多天。时间不算太长,但于苏轼而言,却不啻于一场挥之不去的恶梦:他受尽羞辱、拷打、责问,肉体的疼痛在所难免,精神的折磨更是不堪忍受。

  为了让苏轼招供,主审官使出各种对付犯人的招数。

  经常连夜提审,不让睡觉,如拒不招供,就来顿板子伺候,再硬的汉子也难招架,更何况一介文人;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先许你一颗糖,然后告诉你,如果招供,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糖。

  苏轼自度没办法忍受非人折磨,他想到一个解决方法:自杀。便将常服的青金丹藏于狱中,想着万一哪天忍受不住,就一次性服用下去,一了百了,再不用理会这帮孙子。

  他写下两首绝命诗,托付给热心的狱卒梁成保管,一再叮嘱,哪天自己真死了,务必将它们交给弟弟苏辙。

  当然,他没有死。

  这一年他才44岁,怎么可能就死了呢——他正值壮年,许多重要的问题没有参透,许多著名的诗词未及书写,许多极致的人生还没有体验。

  自他入狱后,许多人来救他,除了要好的朋友、师长、弟弟苏辙、杭州的百姓,连他的政敌王安石也特地给神宗写信为他说情,最后,太皇太后亲自出马,要皇帝赦免了他。

  元丰二年的腊月二十九,案子了结,苏轼无罪释放,但领受到另一个小小的处罚:贬官黄州。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的中年危机,先前已露出苗头,经此诗案,便轰轰烈烈地大规模展开了,迅猛而急切——这位不世出的天才,回望来路,不免心惊:人生已过大半,两鬓略现斑白,竟然一事无成,不但功业未立,修行尚差,也还没有像样的著作可以传世。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过去那些看似丰富多彩的过往,在此刻竟显得如此幻灭,如此虚空。

  他焦虑,他痛苦,他往徨,他难过。

  他犹疑不决,他进退两难。

  他不知该如何自处,他不知该如何与他人交往。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天冷,心更冷。寒风一吹,凉透胸背。

  是那种拔凉的凉。冰凉的凉。

  诗人先前那颗热烈的心彻底被冻住了。

  一

  初到黄州的苏轼,一想到乌台诗案,便后怕不已。“去年御史府,举动触四壁。幽幽百尺井,仰天无一席”,失去自由的日子刻骨铭心。

  很长一段时间,他不敢做词吟诗,不敢给朋友写信,甚至不敢喝酒——万一酒后说出什么不应该说的话,岂不又引祸上身?

  无事可做,无友可会,无酒可饮,能做的,不过是闷头大睡,一觉睡到日头偏西。傍晚时分,从床上爬起来,到外面散会儿步,聊以消遣。

  那天荒地老的寂寞啊,那旷日持久的孤独啊。

  唯一让他快意的,是去城南的安国寺洗澡。他躺在热汤中,久久不愿起身,一路走来的风尘,内心无限的苦衷,在雾气的氤氲当中逐渐消融,唯有此时,心灵才可得暂时的解脱和安慰。

  他希望趁洗澡的机会,把痛苦和屈辱也一并冲刷掉。

  他从未觉得人生这般无趣,日子如此难捱。

  “ 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人在偏远之地,无亲无友,只好寄情山水,和樵夫渔夫聊天,之前的亲友,害怕被牵连,不敢给他写信,他写给别人的信,也没人敢回。

  ——这是多尴尬多无奈又多矛盾的心境。

  一代最伟大的天才困于其中。

  二

  天才与凡人的区别,智力与才华只是其一。

  短命的天才常以自毁的方式,使刹那成为永恒,虽然夺目却留下诸多遗憾;真正的天才却可以放弃自怨自艾,于深重的苦难当中,通过心灵的体察和省悟,实现自我的救赎,从而发出更璀璨夺目的光彩。

  唯有自救,才可以助他走出困境。

  当苏轼意识到这一点,他的自救行动就要开始了。

  第一要做的,是反思自我,检讨人生,“吾日三省吾身”。

  苏某人过去太无知,做事鲁莽,不讲方法,未做深入思考,仅凭知识和才学,发表了诸多不成熟的意见;

  苏某人有负父亲为自己取名为“轼”的苦心,才华外露,自以为是,听不得别人规劝,这是病,得治;

  苏某人牢骚太盛,把应该不应该说的话都写进诗文里,为自己和亲友惹来祸端;

  ……

  一番总结下来,真发现不少问题。

  苏轼试图通过反思总结过往,汲取经验教训,走好以后的路。

  他的反思,不是对自我的彻底否定,而是要通过重新审视自己,调整方向,建立起更符合规则更加理性的处世态度。

  他不再是那个志得意满的青年才俊,不再是那个牢骚满腹的地方官员,不再是那个无话不说的耿直BOY。

  他要做成熟的中年人苏轼,全新的中年人苏轼。

  全新——不是抛弃旧我,不是丢掉“过去的苏轼”,而是从旧转变到新,是要在“旧我”基础上建立“新我”。

  三

  反思之后,他要直面人生的根本问题了。归纳起来,不外乎几种。

  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人究竟为何而活?

  如何面对荣誉和苦难?如何面对人生无常?

  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怎么办?

  如此等等。

  他通过阅读经典来寻找答案,这些经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佛经,另一部分是庄子。

  苏轼读佛甚早,“少年知读佛书,习禅理”,后来出任杭州通判,遍访当地高僧,与多位禅师来往密切。但这次黄州读佛,与先前稍有不同,先前仅是因喜欢而了解,这次则是出于实用之目的,借佛理来排解人生苦难。

  只读经书不够,他还在安国寺长老的指导下,学习禅坐功夫。坐禅是佛教修持的重要方法之一,修禅即为修定,修定可发慧。定是排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痛苦成因,慧是智慧,代表着无欲见真的状态。人一旦达到无欲的境界,痛苦也就自然消除。

  读经和坐禅对苏轼的帮助很大,这是他主动调整人生观的一次积极尝试,效果甚佳——离开黄州时,他的禅坐功夫已相当了得,“物我两忘,身心皆空”。

  苏轼与老庄也极有渊源,8岁时他还曾跟随道士张易简从学,幼年好道,倾心庄子。在黄州孤苦冷清的境况之下,庄子那种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重又引发苏轼的关注,再次重读,有豁然开朗之感。

  在本质上,苏轼是一个儒士,但他平生所学,并不限于儒家经典,而是广泛求取各种精神资源,为我所用。事实证明,佛教和老庄,在关键时刻对他有极大之帮助——借助这两种思想资源,他得以安然地游出人生的苦海,爬到了岸上。

  四

  苏轼对付中年危机的另一大杀器是广交朋友。

  他平生最爱与朋友厮混,别人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他是朋友朋友好朋友。

  一天不见朋友,和失恋的小伙子没啥两样。

  来黄州前他所担心的,不是路途遥远,亦非生活困苦,而是没有朋友。

  “黄州岂云远,但恐朋友缺。”

  因系犯官之身,外地的朋友连信都不敢写,遑论有什么交往。

  苏轼意识到,远水不解近渴,要解决朋友稀缺的困境,须从身边下手。他个性开朗,长于谈笑,到黄州不久,就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朋友圈。

  他先认识了监黄州酒税的乐京,又认识了住在武昌的同乡王齐愈王齐万兄弟。

  他还新交了三个本地朋友,开酒坊的潘丙,热心公益人脉甚佳的古耕道,卖草药的郭遘,这三人朴实真诚,对流落此地的苏轼多有帮助,特别是后来开辟东坡,这三位朋友帮他干了不少农活。

  陈季常是苏轼多年前老友,住在离黄州不远的歧亭,这位从不出门的隐士到黄州看望苏轼来了,每次来都要住十多天,陪老友喝酒游玩话家常,黄州四年,两人在一起的时间竟有一百多天。

  苏轼亦与当地的官员结交,黄州太守徐大受,鄂州太守朱寿昌都对他多有照,逢年过节便送他礼物。

  老朋友马梦得也来黄州了,正是在他的大力协助下,苏轼才得到东坡这块闲地——借助这块地,苏轼实现了渴望已久的田园之梦。

  苏轼在东坡建了几间房子,取名雪堂,雪堂成了朋友的招待所,来看他的朋友更加络绎不绝:道士杨世昌来了,同乡巢谷来了,诗僧参寥来了,画家米芾来了,琴师崔闲来了……有友情温暖,困顿的苏轼活络起来了,快乐起来了,满血复活了。

  五

  最意外的收获是,在黄州种的那块地。

  最初只是为解决全家温饱问题而向官府申请的土地,哪成想带给他的幸福远远不止此。耕种东坡不仅让苏轼的身体得到锻炼,更让他的精神生活上了一个台阶。

  中年危机是心理的危机,也是生理的危机。已近五十,最易感到体能不支,力不从心,但下地劳动不久,奇迹出现了:腰不酸,腿不疼,走路也有精神了。

  他换下官服,穿上普通农夫的衣裳,拿起锄头,挥汗如雨,那认真劲儿,与一般农夫无疑。他从老农那儿获取种庄稼的经验,和老妻一起照料生病的老牛,叫上朋友来帮助收割,享受丰收的喜悦和欣喜。

  他喜欢那种淋漓尽致的快感,喜欢那种汗流浃背的状态,劳动之后,心情变得充实,心态变得积极。再没有愁苦来纠缠他,再没有孤独也侵扰他。

  他种花种草,也种茶树。

  他在地头上盖了一座房子,取名“雪堂”。苏轼在此处招待外地来访的朋友,吟诗做词,饱览风景,读书习字——雪堂成了黄州的文化中心。

  卢梭说,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就是劳动锻炼,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生活。如果苏轼能听到这句话,一定会点头称是。

  他为自己取号曰“东坡居士”,他一迈从苏轼成为苏东坡,这意味他精神世界的重建,意味他已成为全新的苏轼。

  劳动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并借劳动的机会,知晓了民间疾苦,且与劳动人民打成一片。

  六

  远离庙堂,立功和立德的机会不多,但却是立言的好时光,现在,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拿来写作。

  主要是做解读经典的工作。

  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写成《论语说》五卷;与弟弟苏辙合作,写作《易传》,易学是苏氏家学,两兄弟写此书是遵父亲苏洵遗言行事,此书真正完成要到18年后;他还写了《书传》,但一直未能完成。

  写作之外,他坚持读书不辍。有个故事,颇能说明他用功之深。

  某天,黄州的朋友朱载上来访,仆人通报之后,迟迟不见苏轼人影。朱载上等得不耐烦,欲起身离去,却见苏轼匆匆出来:“不好意思,老朱,刚才忙于日课,让你久等。”

  朱问,“先生所谓日课是什么?”

  苏轼答,“抄汉书。”

  朱氏不解,“以先生之才,开卷一览,自可终生不忘,何用手抄?”

  轼答,“不然,我读汉书,至今已抄过三遍。第一次每段事抄三字,第二次抄二字,现在只抄一字。”

  朱载上不依不饶:“先生所抄的书,肯让我见识见识?”

  苏轼便让人把自己所抄的字取来,递给朱氏:“足下试说一字。”

  朱随便说一字,苏轼便可以背诵百言,无一字之差。朱氏惊叹。

  你看,哪里有什么天才,苏轼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花在了背诵汉书上。

  七

  几年以后,苏轼重被启用,一路高歌猛进,成为朝廷要员,又几年之后,苏轼被放逐岭南,尝尽颠沛流离之苦,他是否会想起黄州四年多的时光?

  我想,他一定会。

  因为他不再为荣辱而揪心,不再为名誉地位受牵绊。

  他已能坦然面对命运在他身上所做的事。

  借由黄州这场盛大的中年危机,他早已重塑了自我,寻找到生命的真正坐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突围。

  《苏东坡传》读后感(四):月色与水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y 吕彤晖 个人公众号:红炉一点晚雪晴 不说林语堂大师的《苏东坡传》,不说课本上苏轼的字字珠玑,也不说遍布中外的东坡迷,单是前一段时间央视的《苏东坡》,便掀起了一场横跨千年的邂逅——一场生命与明月的邂逅。 最是那赤壁下,月色与水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而这本书,以朴素浅显的手法,讲述了一代才子苏东坡的一生。 ——写在前面 他,惊才艳绝,年少成名,之后却是跌宕起伏、峰回陡转,他临江叩竹,晴朗如仙,却又不拒世俗,悲悯众生;他,孤傲如竹,昂首达雅,却也泥泞一身,辗转烟尘…… 不思量,自难忘。 常言有,最恨海棠花无香。而于此人一生,看者最恨最疼的,怕就是赫赫有名的“乌台诗案”:小人作祟,一夕之间,苏轼从前途大好的青年才子,零落成不知生死的阶下囚徒。朝暮忧患、前途未知……唏嘘之外,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是命运的磨砺。所有的刀光剑影,只要还活着,就会成为灵魂的升华。 谈起苏轼,首先想到的是那千古难遇的斐然才情,之后才是同样少见的几番大起大落。可若是捧一杯香茗安坐,回想这已去的青竹人面,念出来的,却是他坎坷波折的生涯,而那卓卓才华,则是揉进其间。 一. 政治生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最想谈的是黄州那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乐观达然,却又觉着该着墨说一说其前后的因果所以然。 1.黄州前:天下无双,却命途多舛 让众人如数家珍的苏东坡的生平大事里,最早的一件,大约是科举考试,欧阳修将苏东坡的文章评为第二这个故事了。彼时,虚无浮夸之风盛行,而苏东坡却标新立异,文笔优美且言之有道,完全是“妖艳贱货”里的一股清流,甚得考官之心。欧阳修作为主考官,也是爱不释手,认为此卷第一,但由于他误以为此文乃自己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给了第二。 科举之后,苏轼名扬开封。然而,之后却从老家传来母亲过世的消息。 于是,苏轼开始守制。 到了二十四岁,苏轼入仕了。 虽然前几年,无甚政绩,但基层的工作,让苏轼了解了百姓疾苦。 北宋年间,还有一位声名显赫的诗人,王安石,他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诚然,因檀渊之盟等北宋与辽、西夏的合约,使得北宋愈加贫弱,变法迫在眉睫。年轻的宋神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欲富国强兵。这两人一相遇,干柴烈火,变法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朝中势力分为了两派,一方是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手段激进;一方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旧党,强调稳健。 苏轼当时,站在旧党一派。 如今,站在千秋之后,可以说,苏轼很特殊地不该简单地归为其中任意一党。他反对的是这份仓促,而非变法本身。而在彼时的两党之争中,新党如日中天,苏轼被弹劾,最终外调。 入仕十年,看似一无所为,苏轼心中也颇为怅然,殊不知,政治上的几波打闹,已让他初显成熟、心境渐平。 他在杭州寄情山水,另一边朝堂之上,变法弊端大露,改革受阻,王安石辞去相位。 任期满后,苏轼调为密州知州。这一次,作为地方首领,他大展身手,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业绩:治理蝗灾,严惩盗贼,并“老夫聊发少年狂”,带领百姓,练武备战。 之后徐州抗洪,又赢得一方百姓爱戴。 然而在下一个到任地点,心直口快的苏轼,在上任谢表中略发牢骚:“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被小人作为导火线,引发了“乌台诗案”。此时,朝局也已大变,新旧党的纷争告一段落,权势之争成为当前斗争中心。 苏轼入狱后,不断有人再度构陷,也不断有人加入营救,例如王安石。终于,在一百三十天后,苏轼得以重见天日。此后,他和儿子快马加鞭赶到谪地黄州。 2.黄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总觉得,黄州可以算是苏轼的第二故乡。在这里,经历濒死之境的他开始寻求心灵的慰藉,除了佛家的看破,同时也迷醉于道家的洒脱。 精神世界有了充盈的寄托,物质层面却是捉襟见肘,因为苏轼作为犯官,并无正常薪水可领。一年的时间,坐吃山空。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曾为文坛新秀,得过皇上青睐,矜傲地表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一家温饱面前,他做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先是在朋友的帮助下,领了一块废弃的官地,丰收之后,又生了买田的念头——毕竟,官田不是自己的,随时可能被收回。有一天,在相看土地的途中下起了雨,就有了那首声名远播的《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虽然身为犯官,并无权力,但苏轼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从未老去。发现有贫寒家庭溺死婴孩,他广为奔走,发起救济。 此外,苏轼还不忘著书解经,例如《论语》、《易经》等经典的解读。他对自己的著作甚为满意,自赞曰“颇正古今之误,粗有益于世,瞑目无憾也”。 关于黄州,放在最后说的,是那赤壁——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赤壁,是那“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赤壁,是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赤壁。 苏轼每到一地,必要游山玩水、遍访名胜佳迹,可没有第二处走过的风景,比得上他为赤壁所创造的声名;他写过那么多的赋里,也没有第二篇比得上《赤壁赋》的流传与颂扬。尤是那一句,“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更罔论《后赤壁赋》等其他诗赋。 月色与水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 仰之,是峭削的壁立千仞;俯之,是秀美的无欲则刚。而你,胸膛温暖,眉目含笑,以清风携着一叶扁舟的月色,款款而来。天地之间,充盈着你若星辰大海的气息——我心向明月,任尔南北风。 这一场心与明月的相逢,有着永恒的回声。 除了心理年龄,人还有心理年龄。黄州,于苏轼而言,是他的苦难,却也是他的新生。他从过去的愤怒与毛躁中渐渐脱离,性格更加豁达幽默,心境更加平和宽容。风雨沧桑,百炼成钢。他的身和心在这流放之地,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越。收了年少轻狂,敛了锋芒毕露,填了旷达乐观,多了淡泊了然,依旧如初的是那份坚韧不拔与心系苍生天下。 关于情感与理智,《傅雷家书》里写:“感情的美近于火焰的美,浪涛的美,疾风暴雨之美,或是风和日暖,鸟语花香的美;理性的美却近于钻石的闪光,星星的闪光,近于雕刻精工的美,完满无疵的美,也就是智慧之美!情感与理性平衡所以美,因为是最上乘的人生哲学,生活艺术。” 黄州之前,苏轼的才华是一种喷薄的张扬,带着一种急切而仓促的勇猛,如他后来在《陈公弼传》中所言,“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经过乌台诗案九死一生的打击,又在偏僻的黄州自我沉淀,他实现了超然物外的潇洒,心志镇定而从容。这时,他达到了一种情感与理智的平衡。 3.黄州后: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神宗欲提拔苏轼,重臣们害怕苏轼得势后报复,百般阻挠,于是神宗动用了皇上的特权。虽然苏轼的官职没变,仍不得签书公事,但已显露出升迁迹象。 第二年,神宗逝世。幼皇无法亲政,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重新任用苏轼等旧党老臣。 五十岁的苏轼,自此,官职一路高升。不过九个月的时间,升为正三品的皇帝“秘书”,与此同时,朝堂官员大清洗。上位的旧党,一心要废除之前所有的改革。而苏轼认为部分新法有益于百姓,该保留,因此与司马光等人发生冲突,之后,又意外地与程颐等人结下梁子。随着党争升级,苏轼成为政治漩涡中心,不断受到攻击,幸而得太后信任。然后渐渐,敌人将爪牙伸向了他的亲友。 苏轼多次请求外放,终于成功。之后,回京,又外放…… 太皇太后去世后,曾经的幼帝亲政,因不满于之前太皇太后的控制,大肆向老臣开刀。苏轼也不例外,数次被迫害和贬谪。最后一次贬谪,他连棺材都买好了。 等到了宋徽宗重新起用他,已是年迈体弱,未到京城就病倒,无法立于朝堂之上了。 他少不得志的长箫呜咽、如泣如诉,他视民如子的身先士卒、傲然千年,那些饱经风霜的神伤黯然,那些挥斥方遒的指点江山…… 火候足时他自美。回首向来萧瑟处,笑语盈盈,月满西楼。 你是这样的你,遇见了,就无法忘记。 二.亲友大情: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 村上春树有这样一段话: 你要记住大雨中为你撑伞的人,帮你挡住外来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陪你哭过的人。在医院陪你的人,总是以你为重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 总觉得苏轼一生,最有幸的事之一,就是他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哪怕“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心情如死灰,也有“山头斜照却相迎”的温暖。 苏轼的母亲,出身大家,知书达理,特别是在苏洵外出求官时,以一己之力,悉心教养苏轼兄弟;苏洵则是严父角色,在回乡守制期间,经常检查功课。 苏轼的妻子有三位——准确的说,是两个夫人,一个侍妾。第一位夫人名王弗,孝顺懂事,机敏聪慧,苏轼入仕前,帮婆婆持家;苏轼入仕后,夫唱妇随,红袖添香,常在人情世故方面提建议,而且言辞得当,不伤相公颜面。十年夫妻生活后,王弗逝世,苏轼续娶了王弗堂妹王闰之,虽比不得王弗聪慧能干,但也温柔体贴,王闰之还为苏轼抬了朝云做侍妾(朝云,王闰之买入的家伎),就是那个回答苏轼一肚子装的是“不合时宜”的姑娘。她在王闰之去世后,可以说是担任了妻子的角色,也是一位才情俱佳的女子。 苏辙与苏轼在灵魂与物质上的互助交流自不必多说,他的三个儿子也是风流蕴藉,特别是苏过,有“小坡”的美称。 除了亲人,随着苏轼多地的任免派遣,以及自身名扬天下的才情与豪迈洒脱的个性,他的朋友可以说是遍布天下。从乌台诗案发生时,多人为他斡旋也可以窥知一二。苏轼本尊也是好友之人,在黄州,为朋友往来方便,他还特意建了雪堂。与人交往,从不分三六九等,往来之间有鸿儒,也有白丁——农民渔父樵夫商贩等,还有方外的庙宇之人。彼时,家伎之风盛行,时人多好色,而苏轼则清新脱俗,是个重友轻色的,“性不昵妇人”,喜欢的是与朋友饮酒言欢,对这些伎子,也是当友人待之。 还要特别一提的是得了苏轼培养提拔的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和张耒,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这些人在文坛上可谓是浓墨重彩。 正如苏轼所言,“上可陪玉皇大,,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正是有如此的胸襟和宽和,他才能收获那么多温暖,也正是那么多温暖,他才能一路风雨却初心不改吧?!哪怕有些朋友,之后反目,因着其它,往他两肋上插刀…… 三.沿途小景: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这一生,大大小小的故事,汪洋恣肆的字画,形形色色的食谱……留给当代和后代的,都太多太多。想着他慷慨泰然的样子,能上能下,能屈能伸,一转身,乐得潇洒,乐得自由, 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有模有样,就想要把他这么些小情趣,也细数一二。 先说高雅的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这种画,以寓意而非技法取胜,不求画面色彩,而求万物本质,颇似胸有成竹,泼墨写意,有情怀抒意之趣。 再说婉约的景。苏轼在杭州时,治理西湖,于是有了另一种传世的经典——苏堤春晓、三潭印月。 最后说民以之为天的食。苏东坡在某一种程度上,也算是一个吃货,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东坡饼、东坡肘子……还写了《惠州一绝》、《菜羹赋》、、《猪肉颂》关于食物的诗赋。而那千古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更是道出了千万吃货的心声。在药和茶的领域,东坡也有自己的一番作为。 另外一点想说的,是他的词。彼时,柳永是词中翘楚,他却另辟奇径,便有了那句“词至苏轼,其体始尊”。苏轼之前,词创作是按谱填词,他却打破了这一束缚,而且不顾时下风潮,走了豪迈之风。 他,能写出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样,苍茫历史里的马嘶弓鸣,也能写出“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这样,烟火袅袅的细微朴素,能写出“诗酒乘年华”和“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样,超然物外的豁达自得,也能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样,人情小味的细腻婉转。是这样的一笔一划,这样的一言一行,让一个怡然、真诚、卓越、爱民的性情中人,在我们脑海里,信步而来。在他身后,“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无论是一生的政治沉浮、生死忧患,还是不拘一格的才华和铺天盖地的掌声,从未动摇的,是那一颗赤子之心。 千磨万击,灵魂依然坚劲;千帆阅尽,归来仍是少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底色干净,苏仙如是也。

  《苏东坡传》读后感(五):苏东坡——千古风流人物

  认识苏轼,是从他的诗开始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多少人为了这首诗,去看了西湖,又有多少人在面对西湖美景之时,脑海里浮现的不是这首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话道破了很多人没有悟出的哲理。他游过这么多大好山河,抒发过这么多情怀,最初对他的印象,是豪迈潇洒,自由无忧的。

  之后,读过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是我最喜欢的诗,这首里面饱含着思念与悲戚,那是我才认识到:原来他也是重情之人。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一句话,无数感慨思绪涌上心头,历经种种,到头来一场大梦一般,能不心凉么?

  看完了东坡传,更是了解了他这传奇的一生。我很敬佩的是他们的家族,从苏轼的爷爷苏序,到他的大伯苏涣,再到母亲程夫人和父亲苏洵,几代人都是传承着优良的家风。爷爷苏序是一个有主见的人,这一点在对待苏洵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来,苏洵一直到成家依旧吊儿郎当,是个浪子,可是苏序知道,自己的儿子只是大器晚成,玩够了,心定了,就会浪子回头。果然,他回头了,不进回头,还回过来迎头猛进,并且教导自己的儿子苏轼苏辙不要重复自己的老路。

  父亲总是最了解自己的儿子的,就像苏序了解苏洵一样,苏洵也了解自己的两个儿子。这在给他们取名字时也有所体现:轼,辙。本书的作者好好对这两个字做了讲解,我才知道,原来这里面包含了如此多的父爱和期许。

  苏轼这一生也是传奇的,但也是曲折的,年少成名,年轻气盛时去凤翔做官,陪伴自己十年的妻子去世,之后又遇到了王安石激进的变法,乌台诗案,这一生可谓是大波大浪。不是如此,他也不会有这么多深刻的诗作,一个人的文字里总是包含着他的人生的。

  总而言之,这真的是一本值得看的书,因为苏轼是一个值得了解的人,他的思想,他的人生,他富有魅力的人格,这些东西,都是这本书里最珍贵的部分,是这本书的“颜如玉”和“黄金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