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迷宫书店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迷宫书店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22 21:2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迷宫书店读后感精选10篇

  《迷宫书店》是一本由罗智成著作,青马文化 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宫书店》读后感(一):在文字迷宫里 守望我的孤独童年

(印银的封面已经被我蹭脏……)

  童年听起来是个无比斑斓的词,但这实在是太刻板的印象。童年或许是一群小孩在外面嬉笑游戏,但如果将镜头调转,童年也是趴在窗台上看着别人在外面嬉戏孤独身影我的童年就是这样。说起来好像挺可怜样子,但其实并不是望着别人的欢笑心生羡慕,或是甚至渴望融入他们的世界——而是沉浸在孤独里面,无比自如。趴在窗台上,未必只是看那群小孩,也是在看楼下的树和墙外的花圃。罗智成说他深刻地被童年时那种“易感”(容易感动感触)所震撼,会因为老师的一句小小的责备而感到“难以负担沉重”,以至于半夜都睡不着觉,要去跟父亲忏悔。我尤其理解这种感受,对于外界的疏离反而让我对事物更加敏感。有一次我见到树林上一团白色烟雾,我真的见到了书里所说的炊烟,于是又兴奋着急地去拉爸妈也来看,生怕一转身炊烟就散了。那种心内的狂喜,居然到今日都还能触到余音。

  稍微有了点年纪的人,小的时候大概都还没有太多娱乐媒体,尤其对于我这种趴在窗台上的小孩来说,看书就是最重要的娱乐了。罗智成形容阅读是“只要一阅读,就从世界偷偷逃学掉”,回想起来,童年时的每一次阅读都好像是从现实抽离出来,去到另外的世界历险,会痴迷到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人物,好像已经在那里活了好久,不愿意出来,还要用想象脑子里辟出一块土壤,仿佛有了栖身之所。我很喜欢《迷宫书店》开篇那个“海边的儿童游乐场”的意象,透过它可以想见巨大的意涵,在故事开端就铺满了奇幻色彩。罗智成说他可能是童年时读到的这句话,就像是一句咒语一样,一直到他长到很大了都还在想象,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海边的乐园,还在这本书里重新再现了它:

脆弱、易感的少年充满幻想而舍不得放弃孤独他曾带我涉过阴暗积水的食道去目击鲸鱼肚腹里独居的老人他曾带我爬上海边悬崖去瞻仰为心怀愧疚的儿童设置的游乐场

  身在这个乐园里的少年不想走出去,也为了自己的不想走出去而心怀愧疚。然而哪有什么海边的游乐场呢,不过是想象的建构,不过是为了完成一个我们未完成的童年。

  故事笼罩着一种现代城市里的漂荡感,城市很大,个体渺小得难以被察觉,一个漂荡在城市街道孤独的文艺青年,和一间若隐若现似有还无的秘密书店,没有什么比这更妥帖的搭配了。从寥寥几句带过的诗句里得知,主人公有一段失败恋情偏执的文艺青年耽于成为作家的幻想,与女友渐行渐远,最终分手。女友远走异国找到了幸福,而文艺青年怀抱着惨淡的失败,在城市里迷路。“但没有一座城市 大到可以 / 迷路永久”。

  于是,他来到了这家书店,书店名字看起来有些老气,叫“阅读光年”。光走一年的距离,要读多少书才能到达?书可以带我们到达很远的地方,古典式的讲法叫“神思”,形在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这是东方形而上浪漫。而“迷宫书店”似乎更像是西方的魔法。这间小小的书店,像一艘装载着魔法的太空船,航行了一光年,途中搁浅在这城市幽暗的角落,引诱着懊丧自弃的人走进来。

注意陌生空间书房已注视我许久以一种奇异的悲悯……

  一个小孩要经历多少过错遗憾会长成一个大人?童年时的易感,距离此刻的我已有多远?即使故事事先做好了“秘密书房”的设定(在此书房阅读将进入书中参与情节),我仍然认为,若不是保有那个“易感的灵魂”,就算进到秘密书房,也不会有那样奇妙的事发生。故事里的主人公也是被挑选的,书店主确定了他对书的痴迷,才将他带进了秘密书房。

  于是他成为小王子身边的飞行员,并肩走在藏着一朵花的沙漠里;他穿越到古希腊的黄金时代,饮酒狂欢;他回到十九世纪的巴黎,与阿尔贝蒂娜一同抵抗时间……他在一次次的书中历险里,回望了童年、爱情命运,不断自省。

  成年人内心埋藏的伤痕总有相似,也许是童年的家庭变故,遗憾的升学考试,也许是职场失意、恋情终结。任何一道伤痕,都可能是迷宫书店出现原因。“治愈”这个词常常被大家用到,台湾讲“疗愈”,我们太需要安抚和治疗,太渴望逃离。迷宫书店的出现,不是诅咒,不是陷阱,是一次疗愈的契机啊。

(网易云音乐视频——罗智成:有一种巨大的疼惜,我一直想去安慰保护童年时候的我)

  故事的尾声里,主人公不断地追问游戏规则,不断思辨虚构与真实。而故事结局又把我拉到很远的思绪中。什么是虚假,什么是现实?现实里没有那个可以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书房,现实是无法脱身。我很奇妙地联想到《幽灵公主》里的拿各和乙事主,因为人类的不断攻击伤害而变成了邪魔……如果说,长大就是不断累积内伤的过程,那当一个满身是伤的成年人终于变得皮糙肉厚、麻木迟钝的时候,谁知道他曾经是那个脆弱易感的少年呢。

  .

  书里有个小彩蛋,作者不动声色地自黑了一把:

忽明忽暗闪光中我看到角落里一套黑色诗集厕身《荒原》和《杜英诺悲歌》间不知名的作者还亲自绘制了所有插图和封面全书以黑底反白印制的《梦中边陲》里我找到十分眼熟的诗句并低声索读:……”

  《梦中边陲》是罗智成多年前的一部诗集,那个“不知名”并且“亲自绘制了所有插图和封面”的作者,就是罗智成本人啦。

  《迷宫书店》读后感(二):以诗的形式写一幕悬疑

  个人对诗剧了解不多,读罗智成的《迷宫书店》,很是新奇。先说作者罗智成,一个有不少头衔的文化人。但贯穿始终的只有一个:诗人。还有论文专门研究他的诗歌创作风格。他善于把现实和自我做分割,就一个点在两个维度上发散,尤其用隐喻来表达细节感悟。他的诗读起来不直白,需要细品,很特别

  《迷宫书店》是他在诗剧创作上的一次尝试。借由一个书店的壳来讲成长,讲阅读历程。迷宫书店是一种思考探索。沉迷其中,现实和虚构的界限就此模糊,读者与作者对话,在书中找寻他们,也找寻自己。沉迷其中,如迷宫一般走不出来。

  从小王子,李清照,孔乙己,到浮士德,爱伦坡,普鲁斯特等等,罗智成的涉猎很广,在书店里只列举了几个代表,是成长的历程。每一本都会让人沉思片刻。一个失神,也随着跌落迷宫中。你我都曾跟沙漠中的小王子对话过吧,驯养的狐狸,还有爱着的玫瑰,这是写给成人的童年回忆。罗智成用《小王子》作为诗剧的第一本书,成功的点出了孤独的主题

  “阅读就是疏离。” 阅读一直是很私人事情,只有读者和作者两个人做着沟通。通过书店阅读把自己与世隔离。诗剧中有个设定:用闹钟提醒离开书店的时间,闹钟有点儿《盗梦空间》中陀螺的意味,现实和虚构总还是要有个边界的。

  而阅读究竟能带来些什么?除了孤独还有顿悟

  “一瞬间我似乎懂了

  懂了我一直都懂的道理。”

  那些书中虚构的人物,他们的经历,言语旨在提醒每个读书人自己,你是什么人,你会怎么思考?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你不要忘记自己。沉迷过后,走出书店,面对真实世界,你会看得更清楚一些。

  “由于我们不曾重视我们其实深切明白的事 便一直以为自己并不知道”

  在《迷宫书店》中,罗智成用《追忆似水年华》做最终篇,这部意识文学作品,成了书店最终的魔咒,进入其中就没有闹钟来提醒你何时走出了,那怎么办?《追忆似水年华》抵抗时间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爱。

  “爱不需要永恒,爱需要被实现

  神转折,孤独的救赎就是爱。

  《迷宫书店》似乎又有了另一种解读:隐隐觉得全书通篇是个失恋故事,一个小伙子在女友分手后,落寞中闯入书店。有私心的书店主用一本本书引导他,希望能够破了女儿丽穗身上的魔咒。小伙子起初还是会提及前女友Q,慢慢走出了孤独在阅读中找到对抗孤独的方法。而最终善良的丽穗并没有让小伙子作为她的替身困于书店中,这种成全也是一种爱吧。

  在每个读者的内心深处都有这样一个迷宫书店。

  “You are what you read.”

  :前几天,刚好看到个讨论,说你读过的装B的书有哪些,《追忆似水年华》就在其中,普鲁斯特厚厚2700来页的上下册,能耐着性子读下来的,受小的一拜。绝对大写的服气。赞!

  《迷宫书店》读后感(三):我愿走进这间书店,哪怕永陷诅咒之中

  若只看《迷宫书店》的名字,还以为又是什么烧脑悬疑类的推理小说。翻开一看,才知道原来是一本诗歌剧。作者用诗歌的形式把几部经典名作串联起来,将自己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喜爱表露其中,同时还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因为阅读而滋生的爱情故事

  一直以来我最不喜爱的文学体裁便是诗歌,读起来总感觉有些别扭。但是部以诗剧为题材书籍深深的吸引了我。用诗体写成的故事,读起来有一种美的旋律荡漾在心间,其语言精练含蓄,并且具有极大的抒情性在其中,再加上书籍这个丰富内涵体裁在其中。阅读起来非但没有拗口生涩之感,反而会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如同欣赏了一出优雅舞台剧,读来真是让人久久的回味。

  曾经有人问我,如果给你提供足够的饮食以及足够的书籍,你是否能够独自一人待在家中一个月不外出?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要说是一个月,怕是半年也能够坚持。饮食是提供人体生存的物质食粮,而书籍为我们所提供的则是精神食粮。物质与精神两者都具备了,怎会生存不下去,又怎么会产生孤寂的感觉,更何况阅读并非是一件让人感到孤独寂寞的事情。就像《迷宫书店》中的“我”一样,我们可以与书中的任何一个人物邂逅交流,身历其境般的感受其所生活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之中的不同的感受。书籍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又何来孤寂二字可言呢?

  不热爱阅读的人,是很难以理解喜爱阅读的人对书籍的那份狂热感情的。书籍,可以带领读者走进一个个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世界,让人在其中自由的穿梭翱翔,感受不同的命运交织。

  在《迷宫书店》这本书的最终,书中本已的“我”还是义无反顾的回到了迷宫之中,想要换回“她”。或许这是一种情义,但其实又何尝不是对书籍的一种眷恋。爱之深了,便不易自拔,哪怕最终要永陷诅咒之中,也是心甘情愿的。

  若世间真有一间这样的迷宫书店,你又是否愿意走进其中呢?

  《迷宫书店》读后感(四):迷宫之于阅读的影响

  阅读,最初的载体就是书,而书云集的地方除了图书馆、出版社,就应该是书店了。

  我们的藏书再多,也只是数量级的失败,与前者相比,我们更需要阅读质量

  这是一个被诅咒的书店,我已经被困在此多年,不能离开,除非找到一个跟我一样,永远陷身于迷宫的读者,这段话出现在书的底页,让我深深地感受作者的想象力,以及力透纸背的破坏欲,人生如果与阅读相逢,我们还能有什么言语与动作呢?

  阅读好比吃钣喝水,每天喝很多米品很多菜,却不见你像牛一样能挤奶像鸡一样能生蛋,但是它毕竟被人比为精神食粮,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我们读这本《迷宫书店》时需要坚守的底线就在于此。

  阅读不尽然给人带来快感,也有可能通过阅读使人不断地迷惑痛苦,如同作者一般为了阅读而阅读,反而走火入魔,无法自已。但何必呢?是你的长辈没有帮你把关,为你选出一些传世佳作,还是你调皮淘气,以为这些书只不过是文字与标点符号的任意组合。

  阅读的目的证明你的存在,而不是为了让你也成为作者,制造精神食粮或者精神垃极的匠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反照的你内心的阴暗,而且你心中越是苦闷,读书越是加重这种感觉。我们从《迷宫书店》中是不指望让你脱颖而出,化茧成蝶的,但是你也不能破扬子破摔,反而在问题出现之后,怨书店的存在,恨文字的排列。

  台湾作家的诗剧第一次读,好比找到了儿时第一次喝酒或吸烟的感觉,苦苦的,怪怪的,先前未经历时是好奇,真的经历多了就是麻木了,甚至用时兴的词语说,是油腻了!

  《迷宫书店》读后感(五):诗中的书店

  由于网络的普及,在越来越快节奏的现代,对于实体书店而言,数量显得是越来越少,许多书店老板苦心经营,想让书店在城市中得以生存。此小说就是讲述了书店的故事,不过却才用新颖的手法,通过诗剧的形式阐述出来,诗人就此为书店谱写出美丽诗篇

  以书店谱写文学作品的不在少数,也有着许多的佳作存世,如《查令十字街84号》《岛上书店》《莎士比亚书店》《书店之美》等等。而书写书店诗篇的,则在我的印象中并不多见。

  诗剧的篇幅并不长,短短两个小时就应该能看完。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讲述了某位读者在秘密书房中阅读图书的故事,读者被精彩的小说表现方式所吸引而不能摆脱或不愿摆脱。在读者进入秘密书房(书井)前,书店老板曾告知:坐井观天也许能自得其乐,但要跳出井底又谈何容易,只有依靠种声才能将其带回。直至被一见钟情的书店女儿冒着危险将其拉回到现实生活之中,书店女儿却替代读者陷入在书井之中。

  书井里拥有着海量的图书,古老的众多的精装的书籍焕发着不平凡的光芒。诗剧里提及到《小王子》《魂断威尼斯》《声声慢》《孔乙己》《世界文明史》《浮士德》《巫夏家族的沉沦》《追忆似水流年》等众多书籍。每当翻阅这些图书时,书井四周的环境就会发生变化,发出古怪的声音,书籍里的人物也能说话,仿佛就此进入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只可惜小说里提到的许多图书都没有拜读过,诗篇里所蕴含的魔法无形之中也消散了不少。有机会值得找来小说里提到的这些书籍,阅读之后再次来体验作者的诗剧里所蕴含的力量。

  书店老板曾建言,希望读者去书井中尽量选择欢快的图书。因为在哪儿,读者可以穿越古今,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书中人物,在愉悦的图书中,你能感受到快乐。若找来黑暗的图书,如果处理不好,则可能会带来危险。正如老板所担心的一样,书友最终陷入在普鲁斯特《追忆似水流年》对阿尔贝蒂娜的爱意之中,即便有钟声不停的想着,还是回不到实之中。

  挺有趣的诗篇写作,对于已经阅读过《小王子》等书籍的读者来说,阅读此书无形中会拥有更多的欢乐。也不由得暗想,如果作者是拿同样充满危险的《红楼梦》来进行书写,又会有怎样的熟悉的故事发生呢。

  《迷宫书店》读后感(六):在迷宫书店寻找罗智成

  前不久,“网易一见”做过一次寻访台湾艺文大咖的活动,组团赴台去听蒋勋、张大春、阮义忠和罗智成的演讲。较前三位而言,罗智成这个名字在大陆还比较陌生,这让台湾人感到诧异,就像许多人只知道乡愁诗人不知陈映真一样。

  罗智成,1955年1月21日出生于台北,水瓶座(没错,就是传说中总有着新奇古怪念头的革新者的那个星座)。

  他是履历丰富的文化人。他出入院校,师大附中、台大哲学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一路走来,又曾在文化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等多所学校任教。他是媒体人,做过中时人间副刊的编辑,旅行杂志的发行人、电视节目制作人,还曾是一个女性生活电台的台长。他是台媒眼中“马英九的亲信”——曾担任台北市政府新闻处长,香港光华中心主任。媒体常拿他与马英九的关系做文章,他感到无奈,自认只是一个文化人。他还做国际诗歌节的策展人,改编舞台剧、绘画、摄影、收藏……他的世界里,没有“界”字。

  他是诗人。诗,对他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

  《迷宫书店》大概是罗智成第一次在大陆出版的诗集。

诗,是生命的刻度。我的有限时间的刻度。它不只在丈量那些已存在的事物。它在呈现、创造、彰显某种生活。在那样的生活里,困厄的,不满足的灵魂力图透过想象、憧憬、反省等心智活动,来超越自己的平凡、脆弱、短暂与渺小。

  他用诗来展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也用诗描摹心中向往的精神乐园。为了完成未完成的童年,他用一种少年般桀骜不驯的方式进行创作,他的作品既有冷静的智性思考,又有充满神秘感的想象力。台湾作家林燿德著文评价他

喜直觉、善隐喻的罗智成正是微宇宙中的教皇,他语言的惊人魅力,笼罩了许多八〇年代诗人的视野,近乎纯粹的神秘主义,使得他在文字中袒露无遮的阴森个性,以及他牢牢掌握的形式,同时成为他诗思的本质。是的,个性和形式不仅是罗智成思想的部分,也是他思想的本身。(林燿德:《一九四九以后》,尔雅出版社)

  他在《迷宫书店》中以书店为载体创造出一个奇幻世界。这是一个书店故事。在名叫“阅读光年”的书店,书店主人眼神充满默契,店主的女儿名叫丽穗,是位略带焦虑的美丽女孩。“我”在现实生活中“无法逃遁”,偶然走进这家书店,小王子、李清照、古典诗词、古希腊、浮士德、爱伦坡、普鲁斯特……在幻梦般的书井中,完成一个个不同主题的探险。“我”化为隐身的旅者沉溺并自弃于其中,听到来自书籍、文明、历史深处现场的声音。这里,书店成为一个和真实生活遥遥对立的奇幻领域,

  罗智成相信理想与感性不是相悖的。《迷宫书店》里有关于童年、成长、孤独、历史、文明的思索,也有幻梦般的神秘感。他有着一个易感的童年,在书中他写到童年并反思成长,主人公走入《小王子》时,他写到:

无论快乐或者悲伤要修补一个成年人就得让他彻彻底底完成一次他未完成的童年。保持童心是个太简单的道理普遍的共鸣如何让孤独容身呢?但此刻我独自拥有他的孤独不须抵抗和别人相同的感受

  罗智成认为诗的世界就是在海边的一个儿童乐园——一个让你走不出去,让你不想走出去的世界。而这个如幻梦般让人走不出去,也不想走出去的世界,在这里也是“迷宫书店”。

  《迷宫书店》中无论是书中的私人阅读经验,还是选用诗剧这一创作方式(采用诗剧这种方式,不知是不是因为作者热爱《浮士德》),都极具个人风格。他就像一个对自我和世界葆有长久热情的深僻探索者。

罗智成构筑自我微宇宙的大量诗作显露了极鲜明的个人风格。首先是个人性、内向性和倾诉体等特征。诗人立足于写自己的一丝感触,一个梦境,一则奇想,一点惋惜、一片忧虑或自豪的情愫,乃至一段爱的憧憬或回忆,它们纯属个人隐私,专为自己或最亲密的知己写,甚至称:当有人欣赏你的作品\很可能他误解了\很可能你对自己经验的发掘\还沒有深到只有自己理解的程度。(朱双一:《战后台湾新世代文学论》,台北:扬智,2002)

  一个个性鲜明的写作者,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罗智成迷恋黑色,号称“无黑不欢”,平日常穿黑衣,几乎所有诗集的封面都选择黑色。他认为,在这世上,“光是追求不到的,人们只能永远追随黑暗”,而生命的意义在追随黑暗的过程中,逐渐趋近于强大与永恒。

  对读者来说,《迷宫书店》是一本非常容易进入的书,它流畅的叙事性时时让人有同感和共鸣。“在罗智成眼中,当读者掀开层层语言的面纱,真正做好准备来理解诗的时候,产生的是一种美满的沟通。深层沟通是很迷人的事情,他说,我们渴望深层沟通,因为深层沟通才有文学的必要。然而,此时此刻全世界可能有90%的人不需要深层沟通照样活得快乐。”

  其实,我非常好奇迷宫书店在哪里?这样一间迷宫书店是否会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据说在纽约曼哈顿临近百老汇大道的地方,有一间迷宫书店Labyrinth Books,位于西112街,哥伦比亚大学的文科生大多在这里买书;在台湾师大附近,有一家旧香居,店主有迷宫书店店主那种默契的眼神;踏入成都方所时,电梯驶入B1,仿佛进入迷宫书店中的书井;钟书阁书店,各种镜面让人联想到书籍的迷宫……

  你是不是也有一间属于自己的迷宫书店呢?

  :罗智成:我们每天都带着内伤入睡(分享一个5分钟的小短片,在传说中的紫藤庐)

  《迷宫书店》读后感(七):书店里的记忆

  很开心能在豆瓣获得《迷宫书店》的阅读资格,收到书之前,已对作者有了简单的了解,罗智成,在我看来,他是一名诗人,却只是自认为是一个文化人。

  《迷宫书店》,期初我以为是悬疑类,开始读了后,开慢慢明白这是一部诗剧。这是一间被诅咒的书店,我已被困在此多年 不能离开。除非找到一个跟我一样,永远陷身文字迷宫的读者。此书自述如此。

  小学时候在家读书,初中时候,泡在书店读书,吃饭时间,大人们总是找不到我,后来呢,就习惯了,不再去喊我。 读书人的人生,都在书里了。借由一个书店的壳来讲成长,讲阅读历程。迷宫书店是一次思考的探索。沉迷其中,现实和虚构的界限就此模糊,读者与作者对话,在书中找寻对方,也找寻自己。沉迷其中,如迷宫一般走不出来。

  “一瞬间我似乎懂了,懂了我一直都懂的道理。”迷恋于此,深入了思考;沉迷过后,走出书店,面对真实世界,你会看得更清楚一些。

  “由于我们不曾重视我们其实深切明白的事,便一直以为自己并不知道。”怎么办,抵抗时间还有另一种方式,那就是爱。

  “爱不需要永恒,爱需要被实现。”又隐约感觉是失恋的样子,成全也是一种爱吧。

  也许你不会懂得喜爱阅读的人对书籍的那份狂热的感情的。沉溺于书中,就好似进入了另一个平行时空,亲身体验着情感、思想以及主人公命运转换的样子,经历着跌宕起伏的情节,哪能不动人心弦。

  给我一件安静的空间,我将好好读一本书,我最珍贵的梦想,就在里头。

  若世间真有一间这样的迷宫书店,我甘愿走进其中,你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