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夏日终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夏日终曲》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26 20:0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夏日终曲》读后感精选10篇

  《夏日终曲》是一本由[美] 安德烈·艾席蒙著作,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0,页数:24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日终曲》读后感(一):十七岁啊十七岁

  “这本来是我的,但你拥有它的时间远远超过我。”我们曾经彼此相属,但因为距离如此遥远,如今已经属于其他人了。对于我们的生命,唯有擅自占有者才是真正的债权人。

  - “有属于我的地方吗?”他半咧着嘴笑问。

  -“一直都有。”

  —————————————————————————————————————————————

  十七岁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未来有多长,甚至没有感受。那些我们以为心痛的不明所以的时刻,我们甚至不知道那就是心痛的感觉。十七岁以后,关于它所有的一切都变成了书中的故事。初读时,我的心跟着时不时收紧,一种奇怪的感觉袭染了我,每一次触动每一次忽视直到分离,内心期望瞬间崩塌带来的窒息感。它已经变成了我最喜欢的书,从此以后所有类似的一切都不如它,就像杜尚的小便池一样独一无二生活依旧向前走,我不断探索未知、寻找新鲜刺激。可当每次遇到书中类似的情节,就会让我想起他,十七岁那时拼命想要逃离的现在,已经变成了最浪漫美好的过去。我开始花时间回味,甚至试图回想每一个我没有体会出来的细节,如果那时我们勇敢携手会怎样,亦或现在仍不会太晚,毕竟它一直在,希望他一直在。

  《夏日终曲》读后感(二):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周六的下午,天气开始转暖,在小区门口的快递点取到这本书,开始在明亮的午后阅读,在空调房里沉沉睡去,醒来点灯继续阅读。

  很难相信这样一本讲述同性故事的书会成为最近最打动我的一本小说,就像三个月前我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的午夜,绝不会想到接下来的三个月它会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以至于在这个午夜读完这本小说,几度想要落泪。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本身,与其说是同性故事,我更愿意称之为“爱的故事”或是“青春的故事”。在小说译文的某段注视中,译者标注了一个原文词汇为:“man-woman”这是艾利奥和奥利弗在拥有彼此时对对方的感受。和很多同类作品突出男性同性恋情中心理的压抑折磨、灰暗不同的是:《call me》中大量关于艾利奥的心里描写都带有浓重少年色彩,即便是沉浸在痛苦之中也浸着甜蜜的少年之心。这让这一段感情有了一种跨越性别意义,它更像是夏日里一段绝美的生命乐章,就连那些燃烧的欲望与无尽的忏悔都是美的。

  在电影的视角下,读者是这个夏日故事的旁观者。但在小说的叙述中,读者是艾利奥,是那个早慧、敏感、甚至有一点忧郁的少年,大段大段的思维流动与一层层剥开的心理描写,让人随着少年的视角进入的是一个属于17岁的夏天

  艾利奥身上充满了作者学者写作挥之不去的文艺感,从“大卫之星”到古希腊神话,再到圣克莱门特症候群……这是一种设置屏障的写作方式,它更加坚定清晰地屏蔽掉了那一部分未进入语境的读者,但同时也为另一部分读者打造了一个乐不思蜀阅读的“天堂”,你可以反复在那些词汇、语境、诗篇甚至历史之间游走,惊讶于他们所能够超越手中的纸页扩展出的无限空间美感

  特别是罗马之夜那一节,它让我想到太多大学时代友人读诗写诗到的深夜往事。关于圣克莱门特症候群的隐喻,那一段看似游离却如此贴和的讲述,那些关于教堂废墟的变更,都带给人莫大的想象力思考快感

  像是小说中两个人在游泳池边的无数次独处,奥利弗称之为天堂;更像是他们对话时对彼此语言游戏玄机的洞察。心的火花正来自于这试探的游戏。无论是书中人,还是作者,都对这场游戏乐此不疲。所幸,我亦如此。

  但最触动我的,是这部小说的结尾。

  非常意外的,它让我不断想起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这首大学时代我十分喜欢的诗,让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我不是中年人,也没有那种“访旧半为鬼”的经历。但就是始终对这首诗有着某种挥之不去的情感

  难以想象这两部相隔数千年的作品能够在我的阅读旅程中彼此激发,他们再一次证明人类的共情,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甚至历史、文化。也许它来自人性深处隐秘地带,每每被天才窥探并书写创造

  这部小说的结尾让我想起几年前第一次读这首诗的夏夜,仿佛已经可以看到灯下的那个自己,那段时光正向我走来,只是微笑着,不说话。

  但我突然感到,那些一再让我感动悲伤的是青春的短暂与逝去,它占据了人生太短的时间,却占据了此生太多的情感与记忆。一个人可以无数次在中年回望那些新鲜的日子欣赏着平行时空里的青春,仿佛是别人的故事。

  当奥利弗问艾利奥如果可以你愿意回去吗?他们都知道这是一个没有意义回答问题,就像罗马夜终章所写:那是他们最后一次如此亲密。此后更多的相见,他们都只能对着时间感慨:死去的故人,渐渐长成昔年自己样子孩子,与被时间改变的彼此。

  所以多情又敏感的艾利奥无法接受奥利弗的晚餐邀请,他知道,却无法面对那个“儿女忽成行”的现实,他害怕它毁了自己多年来珍藏的夏日,他选择做青春的游魂了。

  “再过八年,我四十七岁,你四十岁。然后再过五年,我五十二岁,你四十五岁。到时候你会来吃晚餐吗?”

  “会,我保证

  这是一段让我几近心碎的阅读,一个轻巧的句子里,满是凋零腐败年华,得到了那颗心又怎样呢?所剩下的,也只有短暂的相遇里,那心底最后的渴望。然后“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Call Me By Your Name (Original Moti9.3Various Artists / 2017

  《夏日终曲》读后感(三):一见钟情的样子

  一见钟情不是没有,它曾经发生过,也会继续发生。 但很多人因为心底的遗忘,有意的或无意的,忘记这种事自己身上也曾发生过。 一见钟情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就像年轻的埃利奥遇见奥利弗时。 小说一开头,跟着埃利奥对自己的发问,我们回到两人初次见面时的一些场景碎片里。 埃利奥想弄清楚,他对奥利弗最初的感觉开始于何时。这些场景在埃利奥的记忆里一直鲜活如新,它们在少年人的心里,就宛如他手里的钢琴曲,可以用不同的调子变奏,那些“或许……开始于”的句型就是他回忆主题。但是好作者不会把答案这么早就暴露给读者。他只让埃利奥提供一个线索,让你顺着这个线头往下追寻:“正是他,几个月前相片还贴在申请表上的人,活脱脱地出现了,而且让人一见倾心。” 要到小说即将结束之时,作者方才告诉埃利奥的情愫萌生于何时。就是在那个月前,他帮助父母确定了到访者人选:奥利弗是一个母亲认可犹太人,而他的长相正是埃利奥喜欢的。 单凭一张相片,一个人就会开始对另一个人的爱。 这样的爱情放在爱情的大集合里,当然算不上一个异类。他们人畜无害,既没有妨碍别人,也没有伤害彼此。 作为一个文学教授,作者准备了足够的经典爱情案例镶嵌在小说的不同角落里,有历史和文学经典,也有活生生的现身说法。他引用但丁《地狱篇》弗兰切斯卡的爱情故事,说“爱,让每一个被爱的人无可豁免地也要去爱”;借着年轻骑士公主的问题发挥,“说出来好,还是死好”;雪莱墓碑上的碑文“众心之心”……爱即自由,它的内涵从未变过,但是外延却一直在扩展。人给人设置的限制无限复杂理由各异,打破这些拘束,一代一代人,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需要焚膏继晷才有突破,必要的时候,用生命和血。 罗马的阿尔弗雷多先生众人面前讲述他在曼谷的爱情故事赢得掌声,可是在此时的我们这里,也许会是另外一种结果。就此而言,作为一个现代人,一个异性恋者,我认为,LGBT人群权利需要一种公开的确认,他们的言论表达,他们的爱。无论是政治,还是宗教,都不是压迫他们的理由,但权力之所以叫做权力,就因为他从不讲理

  《夏日终曲》读后感(四):遭遇一场哲学式爱情

  薄暮降临,华灯初上,弦乐奏起,添酒举杯,让我们相聚会饮。

  1

  许多故事都发生在夏天。

  《情人》里的法国少女在燠热的西贡遇见年长的中国男子,自此在夏日的灼热日光浓烈茉香里下坠沉迷,历经相爱与别离。

  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意大利,十七岁的意大利少年埃利奥原本在他的世界里优渥自在地游荡,似乎无忧无虑,直至遇见年长七岁的美国男子奥利弗,自此推开了自己的青春大门。在这扇大门后面,他尝到了暗恋苦涩等待忧愁;也体味到了相知喜悦,相爱的甜蜜。

  那时,初来乍到的奥利弗问埃利奥:“大家都在这里做什么?”埃利奥说:“不做什么。等夏天结束。”但那是在遇见奥利弗之前。

  如今,他再也无法无所事事地消夏,而是被这个夏日的访客搅扰得患得患失,害怕夏尽时的离别

  他记得关于他的一切:

  “午后一两点的嘈杂蝉鸣。我的房间。他的房间。把全世界隔绝在外的阳台微风追随花园里的水汽,沿着楼梯往上吹进我的房间。那年夏天我爱上钓鱼,因为他爱。爱上慢跑,因为他爱。爱上章鱼、赫拉克利特和《特里斯坦》。那年夏天我听鸟唱歌,闻植物气味,感觉雾气阳光普照的温暖日子里从脚下升起,而我敏锐感官总是不由自主地全涌向他。”

  在那个蝉鸣的长夏,怀揣心事的少年暗暗关注心上人的一举一动,成为追随所爱之人的影子

  2

  事实上,《夏日终曲》这个故事并不哀切,而是有着一种热情冷静相交织的奇妙特质。热情在于,它充满少年人健康的欲望和活力,通篇无处不在的心理描写将少年埃利奥对奥利弗的渴望袒露无疑。冷静在于,这个故事里点缀着一些哲学元素,使这场灼热的爱情多了几分冷然的气质,像夏日握在手里的一把碎冰,凉沁沁地。这把碎冰提醒我们,这个故事不仅关乎两具肉体如何相互吸引,也关乎两颗灵魂如何惺惺相惜

  小说里最明显体现哲学色彩的,莫过于主角之一的奥利弗的身份设置。奥利弗是哥伦比亚大学年轻的博士后研究员,专攻先苏学派,来意大利即是为了在埃利奥父亲指导下修改他关于先苏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论文。作者对于主角身份的设置,或许与他自身的学院背景不无关联,同时也是推动埃利奥爱上奥利弗的缘由之一——吸引少年的不只是奥利弗外在的英俊潇洒,更是他内在的博学自信

  故而,这个故事所要探寻的,实质上是一个永不过时命题:爱是什么,以及,如何去爱。爱是什么?是纯然荷尔蒙驱动下的欲望,还是精神上的相知相惜?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人们就在这片同属地中海沿岸的土地上谈论过这个命题。

  在柏拉图的《会饮篇》里,记录着一群古希腊人在宴会上以“爱欲”为主题的讨论。在这场宴会的后半场,主角苏格拉底压轴发言,转述了他与一位曼底内亚女人迪欧蒂玛的对话。迪欧蒂玛认为,爱是介乎不死的神和会死的人之间的精灵。“他不像不死的神灵,也不像会死的凡夫,而是在同一天之内一会儿发荣滋长,一会儿枯萎凋谢,情况合适时又立刻重新活跃起来。”

  ——看,爱繁盛有时,枯萎有时,正如埃利奥在那个夏季里所经历的欢呼雀跃消沉低落。爱使他多愁善感,复杂多变。像法国哲学家罗曼罗兰在《恋人絮语》所写:“我——热恋中的我——注定了守株待兔,不能动弹,被钉在远处,充满期冀,又忐忑不安——像火车站某个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的包裹。”

  爱是否与性别有关作家为何要安排两个同性身份的人相恋?且两人为何要有七岁的年龄差?在柏拉图笔下的那场会饮中,在场的诗人、作家与哲学家们恰恰谈及了这个话题。他们在探究“爱欲”是什么时,也谈及古希腊时下所盛行的年长男子与年少男子间的同性恋文化。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的口这样说道:“当他同时遇到一个既美又高尚优秀的灵魂时,他就会对这个身心俱佳的对象五体投地喜爱,他会和这样一个人大谈其品德,谈一个杰出好人应该怎么样,要向什么方向努力,从而对他进行教导。由于他和这个美好对象接触,我想,由于他们的交往和谈话,他就把自己向来积蓄在内心的东西生育出来,由于他不管对象是否在场都在怀念对象,他就与对象共同培养着他所生出来的东西。所以他们之间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共同性,比夫妻关系深厚得多,他们的友谊无比巩固,因为他们共同拥有着更美、更不朽的子女。”

  爱是奔赴美的。爱所盼望的就是永远拥有好的东西。——这是苏格拉底在宴会上发言的核心主题,也是后世所流传的“柏拉图之恋”的内涵所在。在彼时的哲学家眼里,爱是同性间精神上的和谐共振,这样的爱向着美、向着智慧,是一种最为高级的情感形式。而后再从对少年人的纯真的爱的个体的美进一步见到其它万事万物的美,最后抵达美本身。

  就像在小说里,埃利奥与奥利弗亲吻的时候,他感到性别与年龄的界限都消失了。

  “某种难以预料之事似乎从我们之间一扫而空了,顷刻,年龄的界限仿佛全然消失,仅仅是两个男人在接吻,甚至性别也在消融,我开始觉得我们甚至不是两个男人,而只是两个存在。我爱此刻蕴涵的平等信念。我爱那种时而变老时而年轻的感觉,当一个人走向另一个人,一个男人走向另一个男人,一个犹太人走向另一个犹太人时。”

  那一刻,他们只是两个“存在”,两个相爱的“存在”。

  3

  夏日将尽,离别终在眼前。爱的离散有千万种理由,而这一次,他们输给了禁忌。两个犹太男子如何能相恋?纵使埃利奥无惧无畏,有着开明的父母和家庭氛围。年长成熟的奥利弗显然背负着更多,也承担着更多,一如他时时戴着那串作为犹太教象征的大卫之星项链。

  在小说的后半部分,埃利奥与奥利弗圣诞之时再相见,奥利弗告诉了埃利奥自己要结婚的消息。是的,如今已是冬日,冷静理智的冬日,夏日的激情已经永久地退却了,他们再没能回到从前。

  南唐后主李煜曾在《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写:“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这首词与《夏日终曲》的故事如此不谋而合,连结局也相似。

  故事的最后,二人经年之后重逢,坐在安静的酒馆里谈往后:

  “我们会像小广场上那些面对皮亚韦河纪念碑而坐的老人,谈起两个年轻人在短短几周里,发现了那么多快乐,然后在往后的人生里,将棉花棒浸入那一碗快乐,生怕用完,每逢周年纪念也只敢喝像顶针那么大的一小杯。”

  长夏尽,曲终人散,宴罢又成空。当夏天结束的时候,燥热的青春也就跟着结束了。好在爱并未消逝,而是退烧之后以一种绵长冷静的姿态延续,存于二人丰盛的共同回忆里。

  在《会饮篇》的最后,苏格拉底清醒着走出聚会的现场,延续着前一晚与众人热烈谈论“爱欲”话题之前的人生。而在《夏日终曲》的最后,埃利奥也将走出少年时那一场迷醉的爱恋,清醒地踏入往后未知的人生中。

  而那个夏天的故事,仿若生命旅途中于道旁折下的一支红玫瑰,颜色热烈如火,在余生的记忆里永恒燃烧,照亮少年时那个仲夏夜的梦。

  《夏日终曲》读后感(五):青春里一场无法复制的爱恋

  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在人能被称之为青春的那几年,它往往在不经意间、不讲条件地喷薄而出,且必触及灵魂。

  青春爱恋的余味很长,但人生更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意大利小城B城,十七岁的少年埃利奥在夏日邂逅了二十四岁的青年学者奥利弗,并在此后的六个星期里,发展了令他在之后的几十年魂牵梦萦的爱恋。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但胜在以第一人称写就,因而有极为细腻的心理描写,虽非意识流,但胜似意识流。那些描写人物心理的字句,灵动流淌,可能是甘露,也可能是苦酒,流进人心的缝隙里。似曾相识——只要你爱过或是憧憬过。

  比如暗恋时的猜心:

  “我为什么不愿意让他知道我有多容易融化?因为害怕后果?怕他笑我?怕他到处说?怕他拿我太年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当借口,因而置之不理?或者如果他有那么点起了疑心,他或许会像所有起疑心的人那样,想要采取行动?我希望他行动吗?或者我宁可一辈子渴望,只要双方继续这种你来我往的猜谜游戏:不知道,知道,不知道?”

  比如表白时的“绕口令”:

  “什么是重要的事?”

  他是在装傻吗?

  “你明明知道。到了这个节骨眼,就数你最该知道。”

  沉默。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一切?”

  “因为我认为你该知道。”

  彼此“确认”后的巅峰体验:

  所有的门都咔嗒咔嗒一扇接一扇打开了,生命不可能更灿烂了:生命直接照耀着我,我的单车左转右转,或想要避开生命之光,可它却像聚光灯追随台上的演员一样追着我跑。

  又或者这只属于年少初恋时的情愫:

  如果他坐轮椅,我将随时知道他的行踪,也很容易找到他。我对他会有优越感;既然他瘸了,我便是他的主人。

  这段描写令人想起从前一位女演员在五十岁时怀念已故初恋时的话:“十九岁那年,天天盼着他残废,哪怕骨折也行,这样就可以整日守着他,并向他证明自己多爱他。”这种“反常心态”在不小心打碎一只碗都会默念“碎碎平安”的中年人身上,再不会有了。

  《夏日终曲》诚然不是一个纯精神恋爱故事,但精神,或者说灵魂在整个故事中仍是极为重要的。“或许我们首先是朋友,然后才是恋人。但话说回来,或许恋人就是如此。”

  他们在莫奈曾经作画的地方互通心意:

  我完全没想过,自己带他到这儿来,不仅是为了向他展示我的小世界,也是为了请求我的小世界接受他,好让我的夏日午后独处小天地也能认识他,评判他,看他适不适合这里,再接纳他,好让我能再回到这里来追忆。我到这儿来,是为了逃离已知世界,虚构另一个属于我的世界。我是在向他介绍我的出发地。而我要做的就是,跟他列举我在这里读过的作品,他就会知道我曾游历过的地方。

  埃利奥说,“我很乐意变成他”,还引用了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心声:“他比我更像我自己。”《呼啸山庄》中,埃德加堪称绅士,已是极好,但仍然在情敌希斯克利夫面前落败,因为他的对手与凯瑟琳在灵魂上已是同一个人。

  在奥利弗返回美国前,他们独自到罗马共度了一段美好时光。看过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人,一定会记得他们在寂静无人的山间大声呼喊自己(对方)名字的情景,仿佛世间只有苍穹、群山和这段珍贵的情谊,十分感人。但在原著小说中,“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情景从未以直接描写的形式出现,它只是间接地通过埃里奥转述,存在于回忆和愿景中。事实上,在奥利弗多年后与埃里奥通话时——此时奥利弗已是两个男孩的父亲——那一句“我是奥利弗”已令人心碎地“确认”了他忘记了两人之间的暗号。

  多年之后,埃里奥与奥利弗曾在美国有过一次重逢。奥利弗邀请埃里奥回家吃晚饭,埃里奥的婉拒辞很有意思——“就当我去过了吧。”他并不是想拒绝奥利弗,但极力想回避“儿女忽成行”的苦涩。

  如果说“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指的是埃里奥和奥利弗的恋情,那么“夏日终曲”则是他们的全部人生。故事的最新中文版以“夏日终曲”为名,这其中是恋情,是余味,是意大利七八月的阳光,是水果与鲜花的芬芳。它并不悲伤,因为“夏日”真正来过,夏日里埃里奥家的老宅,将永远是魂牵梦萦之地。

  《夏日终曲》读后感(六):有时一加一就是等于一

  最近重新看了《会饮篇》,读到有诗人气质的狂醉美少年阿尔基比亚德崇慕着苏格拉底,想尽办法制造机会和他独处,却每次都被和蔼拒绝、爱恨煎熬的部分,忍不住想起了“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于是便来写一写从《会饮篇》来解读这部小说。

  异乡人

  为了更清楚地表现小说和《会饮篇》可能潜在的联系,首先想和大家说一说作者安德烈•艾席蒙。第一次看他简介的时候,就觉得很特别,有两点让人很在意。

  首先是他非常专业的学术背景。《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一般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但艾席蒙自己却是一位实打实的学院派。作为哈佛大学的比较文学博士,毕业后,他曾在普林斯顿和纽约大学教授法国文。而在创作《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之前,他笔下的都是相对严肃的回忆录、杂文集或者学术论文集。所以根据以上情况,我忍不住猜测,在这部处女作小说中,艾席蒙用的种种典故,并不止是为了烘托埃利奥书香门第的出生,而是真的有所化用和寄寓。

  第二点,艾席蒙自己的人生轨迹和埃利奥很像。他是犹太人,出生在埃及濒临地中海的亚历山大市,和埃利奥一样,从小在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方言的多语言交织的大家庭中长大。他的祖先很早便渡海到埃及,安家立业,但因为犹太人的身份,他们一直得不到正式的国籍。1965年,艾席蒙十四岁时,埃及内部民族矛盾激化,犹太人的生存环境越发恶劣。于是在父亲的安排下,艾席蒙和母亲、弟弟一道,以流亡者的身份去了意大利,父亲则去了法国。三年后,全家才得以重新在美国团圆。

  这段流亡者的记忆也许一直在他脑中萦回,从回忆录《出埃及》,到《伪报告:关于流放与记忆的论文集》,被不断地重拾书写。而到了小说中,我们也能隐约感受这种在任何地点,永远作为少数族裔的矛盾与不安的存在。

  和电影相比,小说中埃里奥和奥利弗的犹太人的身份被多次重复。埃利奥一家是B城唯一的犹太人。妈妈称他们为“审慎的犹太人”,他们与周围邻居的关系也看着很和谐。但和把信仰明目张胆挂在脖子上的奥利弗一比,我们不难看出埃利奥一家有一种恐惧,是为了避免冲突,而刻意隐藏自己的信仰。另外从埃利奥的自白中,我们也容易读出作为这座住满天主教徒的小城中唯一的犹太少年,他心灵深处无法融入同龄人的隐隐孤独。

  了解了这些情绪,接下来看《会饮篇》会清楚些。

  诗人颂歌

  属于埃利奥的奥利弗与属于奥利弗的埃利奥

  《会饮篇》中关于爱,最常为人乐道的部分莫过阿里斯托芬对爱情由来的说法

  这位玩世不恭的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奇异的远古图景。他说,过去的人和现在的人长得很不像,那时的人是由天体——日月大地孕育,所以长得圆圆的。他们一个脑袋上,有前后两张脸,所有器官都是现在人的两倍,四手四脚。走路时,可以选择任意方向,如杂记演员般飞滚而去。并且,那时的人,有三种性别,男人,女人,还有阴阳人。

  这些像星星的人类,非常强大,他们自给自足,后来甚至想建造一条天梯去到奥林匹斯山顶,与神一比高下。众神之长宙斯知道后很生气,他吩咐阿波罗惩罚人类。阿波罗为了削弱地下种族的战斗力,便把人类从中间一分为二。原来的男人变成了两个男人,女人变成了两个女人,阴阳人变成了一男一女。

  自此,古人类身上的完美与神圣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尽的空虚,他们比死还痛苦,总是想着另一半,常常抱在一起,什么也不干,希望能恢复原来的样子。于是,很多人就这么凋零饿死。宙斯看着不忍,采取了一点儿补偿办法,他把人类用于繁衍的器官从他们身后调到了身前,让他们可再次结合。这以后,重生的人不再仅是因为天性抱在一起,是而通过与对方沟通、了解而成为了一对。爱诞生了。

  在这番说辞中,阿里斯托芬像我们展现了一种奇妙的理论,对我们现在只有两条腿的人而言,爱是一种本性,是对自身完整的渴求、对回归自我的希冀,它能弥补人因分离、被遗弃感而产生的空虚,使人获得幸福。

  并且,这种爱,没有边界,既包含了灵魂,也包含了肉体;既是异性的,也是同性的;是任何两个纯粹个体的久别重逢。

  当知道所有故事情节之后,再扫了遍书,我就发现埃利奥和奥利弗的爱与这种四手四足命中注定的人很像。小说的叙事视角,是回忆中的埃利奥,他对奥利弗的喜欢来得非常迅疾,大概在开篇的前十页,奥利弗住进他们家的第一周,一向清冷孤僻的少年,就这么莫名地坠入了对这个陌生闯入者不可自拔的暗恋中。

  而奥利弗一边虽没有详细透露,但在两人海边互通款曲后,我们也知道,他在见到埃利奥没多久,便泥足深陷,他如此喜欢这个喜怒无常的少年,赞叹他的博学,他的自由。但作为成年人,他更理智,懂得羞耻,只能把焦灼痛苦的内心,转变成了埃利奥表面看到的拒绝、冷漠与愤怒。

  这突如其来的爱恋,让他们像两全无预料,见到自己失落一半的人类。他们的大脑被激烈情感注入,变得卑微,不知所措,从身体到灵魂都渴望着对方。虽然为了自尊,埃利奥总是告诉自己,他只是身体在渴望那具身体;而奥利弗为了克制,也总在试图让自己相信,令他着迷的是少年非凡的聪颖与智慧,而非他的身体。

  这种抵抗好像只是徒劳,这场拉锯战仿佛是一种命中注定,越逃,越表现出自己的心虚,让欲望无所遁形。最后埃利奥还是走进了奥利弗的房间。向死而生地让自己和那个可望不可即的人建立起了联系。

  他们触碰着彼此,心灵被勇敢打通了,心中卑微的自己,被心中美好的对方一点一点浸没。他们身体上起了变化,性格上也变了,缺失的部分因对方的出现而获得了弥补。

  总是三思后行、害怕人前示弱的奥利弗获得了埃利奥的自由,把自己从严防死守的完美中释放了出来,他们在一起时,他经常快乐地、傻地像个的孩子,他甚至愿意露出自己的怯懦、无知和笨拙。而埃利奥也获得了奥利弗的平和与快乐,不再抱着天才的敏感和锐利,孤独待在一角,把自己和他人敌对起来,他发现了生活的珍贵,变得更愿意去理解和接纳别人,懂得珍惜得之不易的家人。

  少年成长的孤独与迷茫,血脉里离散的悲凉,在小说中,通过爱,得到了治愈与升华。

  记得谁和我说过,一个好的恋人,会让自己变成自己更喜欢的模样。埃利奥和奥利弗便是这样,也许也正因此,他们在初次相见,便从对方身上看到了渴望的自己。

  故事的结局,就像古希腊的传统,18岁长大的少年,便不能再充当哲学家的“爱人”了,埃利奥和奥利弗没能一直走下去,他们的夏天,随着燥热的蝉鸣一起,淹没在了小镇圣诞节的温情、传统与静默中。但我相信,曾经找到了自己失落一半之人的人,他们相爱的痕迹,会像名字,像性格,像奥利弗身上被浓烈夏阳晒出的斑点一样,一直印在彼此的生命轨迹里,回响不歇。

  现在再来看开头那段漫不经心的对话:

  奥利弗:大家都在这里做什么?

  埃利奥:不做什么。就是等待夏天结束。

  奥利弗:那么,冬天做什么。别告诉我是等待夏天来,对不对?

  真是刀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