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的读后感10篇

2018-03-28 20:3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的读后感10篇

  《手艺渐行渐远江南老行当》是一本由王向阳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读后感(一):工若天成,匠心独运——读王向阳《手艺》

  文/顾岚菁

  许多以中国乡村原点出发的人在近些年都会有这样的感慨——记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缓慢诗意的生活方式,摇着拨浪鼓走村串巷的手艺人,都不知到哪里去了。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所有的人都奋力向前奔跑,许多老底子的事物就这样被抛在了身后,在人们偶尔回望的视线中越来越远,直至消失不见……而作家王向阳就这样拨开纷乱的人潮,越过灯红酒绿都市生活,穿过寂寥幽静的无人荒野,循着深深浅浅的昔日印记踏上宁静温暖的回乡之路,以个人记忆为切入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江南老行当。

  王向阳在书中选取的都是与南方普通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老手艺,并通过大量对风俗习惯传统技艺事件场景的细致刻画,描摹出一幅惟妙惟肖的江南风俗图。他着力于把老手艺的历史丰满鲜活的生活结合到一起,在确保老手艺内容精确性的前提下,以散文的笔调向我们娓娓道来散落民间的一颗颗珍珠——六十多个传统老行当,包含匠作、加工、服务、文娱和其他这五大类民间工艺,涉及百姓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文字充满感染力,同时还配上一幅幅生动活泼漫画,让读者遥想当年一个个江南老行当是如何随着时光流转逐渐发展、壮大,最后走向没落的。

  王向阳以自己童年记忆为切入点,以旁观者视角向我们尽可能地还原了这些老行当的历史风貌——老行当无不强调“人”在传统文化中的能动作用:木匠师傅天赋异禀、格物匠心;银匠的孜孜不倦、细细雕琢;算命先生的口传心授、踽踽独行;挑夫的风吹日晒、艰辛劳苦……每一个踏入老行当的年轻人都带着个人的印记学习手艺,在与一个行当的接触中学师父那细致、专注、严谨的匠人精神,与师父共同演绎手艺传承过程感人肺腑的浓浓情谊。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描摹一个个老行当时,没有把手艺人抽象成文化的符号,而是用日常生活中动人细节努力地靠近历史,贴近人性,彰显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与文字相得益彰的是漫画家为每种老行当精心绘制的漫画,漫画用夸张又极富特点线条勾勒出匠人们工作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神态表达了画家对手艺人这些普通百姓的尊重关怀意识。在这一幅幅的漫画中,既有漫画家自己对老行当的理解,又有鲜活生动的匠人特殊性,丰满的人物形象在加深读者感性认知的同时,也更利于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在如今这个金钱至上、急功近利浮躁社会,大部分现代人都在追求节奏较快的生活,这与作品中的“慢生活”形成强烈对比:作品中的老匠人们或走街串巷、或伏案工作,他们穿过狭窄逼仄的悠长小巷,走过诗情画意的青砖黛瓦,跨过清可见底的江河湖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完成老行当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在快与慢的鲜明对比,传统与现代的强烈对峙中给予了读者充分反思空间,唤起读者对传统老行当的思考关注

  作为一个书写底层的作家,王向阳拥有一个底层写作人应有的担当。所谓底层写作人的担当,就是作家在书写底层人物生活时展现出的平民意识与人文关怀。这样的底层书写既保存了历史的真实性,又为当下的变化未来的展望提供了依据。老手艺的逐渐没落,传统工艺的日渐消亡,利益至上的社会氛围导致了匠人精神的渐行渐远。作者在行文时,依靠老手艺蕴含的独特精神内涵和广泛民间基础,用相对克制的笔法展开平静的叙述,在历史怀旧与文化寻根之间构建先辈们的集体文化记忆,也委婉地折射出当下社会的弊病与症结。

  因此,这本书体现的,不仅是手艺人的工匠精神,还有作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漫画家对传统手艺的敬畏……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迁,这部作品呈现了江南民间的风土人情,尽力建构了当下与传统的联系,这种记录不仅是为了重现历史,更重要的是启迪我们进行传承与创新。我相信,如今江南老行当的渐行渐远只是暂时的出走,终有一天,它们会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重返历史舞台,重新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读后感(二):远去的手艺,远去的情怀/秋灵洛

  匠人,匠心,手艺,那些远去的手艺,消失的手艺,为数不多存活的手艺,总是让我们不禁怀念

  我不知道看这本书的时候有多人像我一样,面对这些手艺有些觉得陌生,有些觉得熟悉,生活中曾经无处不在的行当,已经很多都不曾在见过了。我是个年轻人,却很怀旧,总喜欢那些手工东西,就如今日有电子书,却依旧爱纸质书的那触感,手艺人用心汗水用血泪在经营他们的行当,那一件件物品里藏着是情感,相对如今随手可买的东西,多了温度,而不是一种冷冰冰的感觉

  作者通过各个分类,汇总了各种行当,有些早已消失,有些却还存在,只是换了形式,有些早已被机器所替代了。作者先是介绍各种行当制作的过程,然后介绍匠人的规矩,提到了那些有名厉害的手艺人,很好的给我们科普了这些行当,或许你未曾见过,却不可不知道它们曾经的存在对是那么的重要,以前的手艺人在那个时候其实是很受人尊敬的,人们都是尊称一声XX师的。

  我的爷爷以前是造船厂的,也就是木匠吧!记忆里家里很多东西都是他老人家手工做的,记忆里有那么一个木箱子了里面满满的一箱子工具,墨斗,斧头,锤子,钉子,从小就知道,刨花的刨花机,总觉得好玩,爷爷在一旁刨木头,我就在一旁玩那些刨花。所以看见木匠的时候,觉得很亲切,因为人们都喊爷爷一声xx师,小时候自豪小朋友显耀说,爷爷手艺好,附近寺庙里的对杯(闽南话)都是我爷爷做的,好看的很。长大后总有一种可惜,爷爷的那一箱子工具被邻居借来借去的,最后都没剩下几样。

  如果说爷爷的木匠让我很自豪,那么我小时候亲身经历过的铁匠,白铁匠就很神奇,家里的碗碟破了,锅漏了,母亲就会让我拿着去师傅修补一下,第一次的时候觉得很神奇,破了个洞,师傅剪了个片铁贴上去,那么一下两下的,那个盆又好了,好像是小学以后吧,就没有在见过了,就这样消失了。现在可能是没有了吧!

  小时候老街上有裁缝,修鞋的,修手表的,弹棉花,剃头的,杀猪的等等各种行当,有些我未曾听过,却实实在在存在生活里,只是我们没有去探究过。如今裁缝是最常见了,也是还活跃的,甚至比之前还吃香,修个裤脚也要个几十块,换条拉链也要个十几块的。

  修鞋的几乎也看不见了,但是因为生活需要还是有存在的,但是我到未曾知道有修钢笔的,直到早几年看见报纸报道了北京一个修钢笔的老爷爷叹息手艺无人继承的时候才知道还有这个行当,而如今钢笔各种各样,却难得有人会去特意修一只钢笔,看中一只钢笔的分量了吧!

  说道修鞋,想起了老房子附近的一个修鞋的,他是个残疾人,每天都坐在那个小棚子里修鞋子,修补东西,晚上就关门,小时候害怕过,后来习惯了也就没觉得怎么样了。长大后他逝去了,他的哑巴妻子也病逝了,从来小棚子也拆掉了。

  有修鞋的,就有修手表的,小时候拿去修过手表,换过电池,一个台子,里面一堆的零件,师傅从里面拿出需要的给换上,戴上一个放大的眼镜,在灯光下细细的查看着。后来我也难得在看见这个摊子,摊子本来就是放在了杂货店的一角的。

  如今都盖轻薄的棉被,小时候盖的那种又厚又重的棉被也难得看见了,记得看过一次弹棉被的,把棉花一层层的铺上去,然后整体的弹着,最后成为一条棉被。那个时候觉得很好玩,很神奇,手工艺就是这样神奇。

  在服务这一行里面,有一个剃头,老街有一间老旧的剃头理发店,师傅是五六十岁的人,我好似从未走进过,毕竟那时候已经有理发店了,但是时常经过,门户都是打开的,总能看见师傅像电视里演绎的那样,给爷爷那些年纪的人剃头,剃胡子,搬离以后太久没有去过老街,也不知道是不是还在,这店。

  有时候回想老街会发现变化很大,从我小学到搬离老房子,不过十几年而已,细细回想,却发现很多东西无形中消失了,连我都没发现什么时候不见了。这些老手艺老行当,总是不自觉的让我想起老街,童年里的那条老街有太多东西了。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读后感(三):把美丽的历史留给我们

  看了王向阳老师的书,感触对我们这代人似乎稍微有点陌生,但从祖辈那里经常听到。这次,走进阅读公益活动,王老师本来以及书本250页里写到的周正周荷英两兄妹走到了我们面前,带来了故事以及现场手艺展示,顿时,一切都生动鲜活起来。

  刻印啊,原本就是一条纷繁复杂感情线,涉及广泛,手法多样,背后还罗列一大串人情故事。

  上周周正师傅亲笔上刻,我也仅有机会看她刻了“蔷薇”的一个“草”字头,刻印不比剪纸,一蹴而就。 所以啊,当刻好一个偏旁,拂去碎屑的时候,我倒是蓦然冒出一句: 蔷薇荆棘中过,云开雾散。

  感谢王向阳作者让我们走进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辈的故事,让我们更了解到他们的生活,以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再唠叨时,我不会再像以前没有多大感触了。通过这书,我更能理解他们。

  陈超红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读后感(四):洪校长,你干吗抢我的书呀

  陆生作 文

  王向阳老师送来新书,我只拍了个照,发了个朋友圈,然后就被洪校长抢走了。作家的亲笔签名本啊,说没就没了。洪校长说“谢谢兄弟,我是横刀夺爱啊”,瞧,他是个明白人!我当然也是个明白人,还是一个爱书的明白人,怎么就心甘情愿被打劫了呢?那是因为洪校长给出了一个不可以拒绝理由:“我在做匠心,工匠教育”“我会开成社团课”。

  这本书叫《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花了王向阳老师不少心血,里边有石匠、泥水匠、木匠、篾匠等各色匠人,那不仅是一代人谋生的技能,更是一个个鲜活的普通人,生活滋味人生百态,尽在其中。普通人也是不平凡的!只是,我们向往城市田野开始荒芜,匠人们被落在时间的后面……我们选择在城市打拼,证明自己的价值,从某个角度说,我们的这个选择就否定了农村的价值。相当多的农村孩子在城市上学,他们会怎么看待自己的家乡?他们还了解家乡的那些手艺、匠人?洪校长把“工匠教育”做起来,在我看来,也是对农村的一种肯定,对农村孩子自信的加分;从更大意义来说,如周华诚所言,此书不为怀旧,而为传承;不为过去,而为将来;风雨兼程,为自己,也为别人。

  匠心独具

  回头,才看见风景

  刚刚好!

  来得及!

  我长在农村。

  家乡有条石子路,大小差不多的鹅卵石排得整整齐齐,特别听话。不论晴天还是雨天,鹅卵石都闪着光滑的亮。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包浆。

  走在石子路上的人,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

  有本地的,有外乡的;

  有做客的,有过路的;

  有剃头的,挑一个煤球炉;

  有鸡毛换糖的,拨浪鼓摇得好;

  有收废铜烂铁的,“废铜烂铁有得卖么——?”

  有卖棒冰的,大自行车,后座一个木头箱,箱子里塞一床小棉被,棉被里藏着好吃的赤豆棒冰;

  有打铁的,一锤子下去,火星四溅;

  有给猪结扎的,掏出小猪睾丸,干干脆脆拉一刀,再往伤口上抹点菜油;

  有造房子的,开工动土,地基周围贴一些红纸条,上面写“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有给碗凿字的,又没人来偷碗,干吗要做记号呢?原来红白喜事都是要借碗的,有了记号,方便归还。凿字是团结

  还有好多,他们都在我的童年,都在回不去的过去。

  读王向阳老师的《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突然有一种被定位的感觉。那一个个匠人,成了我的参照系,给我找了一个坐标。认识别人,能更好地做自己,做真的自己。这也是讲匠心的一个意义吧?

  在《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这本书面前,我们都是学生

  等洪校长把社团课开起来,我们可以做个活动,请王向阳老师跟同学们做个现场互动。让他们知道知道:洪校长,你干吗抢我的书呀?!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读后感(五):优秀的文化不该被人们淡忘

  这本书写的是浦江,很多都提到了郑宅,而我的母亲就是郑宅人,所以我对郑宅有很深的感情,看完这本书我觉得郑宅真的是很曼妙女子,她朴实勤劳,令人心安。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当下,许多的传统手艺都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只有老一辈的人还记得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或许它笨重,可是啊它是我们的祖祖辈辈一代一代传承下的。包括杀猪等等活动我在过年的时候都还可以在郑宅看到,真的感觉有一种过年的味道,就一直传承下去吧。

  叶嘉瑜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读后感(六):感谢作者

  收到《手艺》这本书也有一周的时间了,每天翻几页,每天看一点,今天终于拜读完毕。对于早已不惑之年的我来说,她就像一首小时候唱过的歌,总能哼上几句,亲切温暖。

  翻开目录,本书分成五大部分,分别是《匠作》《加工》《服务》《文娱》《其他》,共63篇文章。文章内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正像作者说的,该书就是要做到俗,通俗,俗到连不识字的人也能听得懂。写每门手艺时,作者既记叙该手艺的技术要求,又不忘述说该手艺要遵守的行规,还时时讲讲发生在手艺人身上的酸甜苦辣之故事。

  阅读过程中,很多故事会让人莞尔一笑,啧啧称叹;也有很多故事让人心痛惋惜,落泪纷纷。

  《泥水匠》一文告诉我们,泥水匠砌石子墙必须做到“横平竖直”。

  《钉秤匠》一文告诉我们,程岩土钉了一辈子的秤,心中始终有一杆秤,就是公平正义。

  《木匠》一文中告诉我们,木匠是一门危险系数很高的手艺。但是,人间不乏至情至义。

  每一堵墙,每一杆秤 ,每一条凳子上,凝聚了手艺的智慧和温度。如今,这些老手艺人大多已经走远了。时不我待,心动不如行动。早一天采访,早一点记录,我们就会少留一点遗憾。作者苦苦寻找那些所剩无几的手艺人,听他们讲故事,然后被深深打动,然后才会有这样的文字来记录曾经的历史。

  感谢作者,他是一个勤奋的人。这本书完成在休息天、凌晨和深夜时。

  感谢作者,他是一个有情怀的人。这本书体现了作者抢救乡土文化的意识。

  感谢作者,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写作又何尝不是一门手艺,耐得了寂寞,吃得了清苦。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读后感(七):追忆

  这部书,暂时是读不完的。读的时候只当是看故事,合上书再想想却又感慨了一番——作为生长在21世纪的年轻人,这些手艺都是没有记忆的。不过,这也正是作者写这部书的缘由吧。

  小的时候,父母总是趁节假日,带我回到老家。家乡的山清水秀总是一如既往的,老长辈们也都是身体健康,生活平淡而惬意。这样一幅清丽的山水画,远不是城市的喧嚣浮躁所能比的。

  家乡的日子,几乎是不起波澜的。偶尔的变数便是逢年过节、婚事丧事、小孩子的满月酒以及造房子。

  大约十年前,我的老家造了新房子。当时的老房子还是那种茅草房,夏热冬凉,雨天时屋顶还会漏水。因为担心奶奶的身体状况,爸妈就把在杭州打拼的钱,拿回去盖新房子。

  也就是这样,我们家成了村上最早盖新房的。

  盖新房总是少不了各种工匠的,不过当时哪家盖房,邻居就都会跑来帮忙干活。在我的印象里,他们似乎没有特别明确的分工,可以说一个人能做木匠,泥瓦匠等工匠所有的活,样样都会一些。

  每天中午吃饭时,干活的人都会有一块方方正正的肉,看起来很好吃的。吃完饭就得继续干活。木材石材大多是从老家的山上运来的,所以刨木头之类的事也得自己干。

  后来我长大了一些,身子也有了些力气,学着干了下刨木头的活。这是不难上手的,里面的门道却是难摸清的。有经验的前辈悉心指导,亲身示范,自己也就明白了一点皮毛。再加上没有足够的力气,即使刨起来挺有趣的,不过一会就累的喘气了。

  刚翻开这部书时,我就很喜欢纸张的质感。再继续读下去后,发现确实是有质感的书。文字并不华丽,朴实,从前的味道。一个个故事的开始、结束,没有多少跌宕起伏,但也是引人入胜的。

  我醉心于这样的文字,就像在老家的冬日里,大伙围着炭火盆坐,主人家端来热茶,再往炭火里烤些板栗番薯。温暖的火光中,陪着老长辈唠唠嗑,叨叨家务事。聊一聊今年山核桃的收成,哪家添了个大胖小子,若是细细追问一番,他们也会把以前的日子,一句句娓娓道来。

  过去,能有一样可以养家的好手艺,这是很值得自豪的事。一门手艺,即一门艺术,许多门手艺,拼拼凑凑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未曾惋惜,这样好的事物,却渐渐离我们远去。并不是不去珍惜,而是在我们这一代,这些都是没有痕迹的。那些经历过的人,许多迷恋于现代的科技和信息,早就忘却了吧。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读后感(八):在时光的激流中打捞郑宅往事

  文 | 杨文彪

  大概一个月前,浦江郑宅获评第二批中国特色小镇。目前金华市仅有横店、佛堂、郑宅等三个,可见郑宅底蕴之深厚特色之鲜明。十天前收到王向阳新作《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业余拜读至昨日,阅毕。最大的亮点是老邓漫画,神形兼备,勾起乡愁点点。

  小书以近乎原生态的语言,纪录了曾经活跃在江南乡村的手艺人的故事。作者坚持不懈的长焦搜寻,带着“等不得”的使命,饱含乡情的打捞,以浦江县郑宅镇为中心,泛起涟漪圈圈,照见岸上正消逝的手艺人。

  在书里,仿佛听到了清晨石宕打条石的声响,以及准备烧名酒“泼露清”而拿白布在山间稻田里收集露水的声响,听到了午后年猪在猪槽吃烂蕃薯藤的声响,听到了黄昏时分小鸡跟随母鸡在鸡埘门口低啁的声响,以及漆匠治漆疔用杉树皮煮泡的水洗手的声响,听到了四十多年前在黑夜的深山里偷树的村民用搭柱探路的声响。

  我的问题是,从廿都吴大路,到廿五都虞宅、马岭、朱宅廿九间,是民间的俗称,还是官方的建制?问度娘才知是始于宋代“乡下以设都”的做法。如此说来,很多县(市)都会有廿八都,只是江山廿八都最留历史身影与往昔神情罢。

  (李显杨 摄)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读后感(九):渐行渐选的江南行当

  石匠,“冻死桥头,嬉死牌坊,食死坟头”,这浓缩了石匠短短的一生。书中写到:石匠是戴不住口罩,任凭漫天飞扬的石粉吸进肺里,沉积体内,天长日久,易得职业病——石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家乡的医疗条件差时,只活到三十岁,活过五十岁就算长寿的了。可见,石匠的工作环境是极差的。不仅如此,而且,石匠手要勤,手艺要精,嘴巴要甜,多讲利市话,讨得东家欢心,如果说漏嘴,扫了东家的兴,下回就轮不到你来干了。以前的就是旧石碑上有钉子,需要石匠修理干净,有一次,一个石匠跟东家说,修好了钉绝光了,东家听了老大不高兴,因为钉和丁谐音,就是断子绝孙了。唉这里让我感受到石匠工作的不易,嘴巴也要伶俐干净,若触犯了东家的忌讳,让东家不高兴了,饭钱也就没有了。这个石匠的世家他也会有个连续性的悲剧会有发生,即使有一个幸存下来了也是也是胃里烂了一个大洞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尊重劳动人民,因为他们辛苦赚钱都是不容易的应该去学会体谅他尊重他,不是低看他,因为他们是值得被尊重的他们,毕竟为我们的生活付出了如此之多,是值得被肯定的。还有时将这份手艺其实也快要失传了我们可以就是继承可以许发扬光大这份这份手艺。尊重每一个手艺人,他们是一个个的小人物,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是一个为生计奔波的小人物,一个个面容模糊的普通人,那时候没有非遗,他们只是自己生活的缔造者。

  以前在马路的边上总会看到一些卖糖画的人,他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用糖浆在铁板上画出一个个不一样的人物,小人,玩偶,栩栩如生。就觉得他们非常的心灵手巧,这同样也是一份手艺。

  其实我觉得现在,人都在拼命追赶时代脚步,不曾停下来,驻足看一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人情手工的风景也许应该驻足脚步欣赏如同渐渐漫漶模糊的风景。怕是,到时候,早已消逝不见。

  《手艺:渐行渐远的江南老行当》读后感(十):是人物,是故事,更是历史与文化

  “冰糖葫芦……卖冰棍咧……”电视剧中传来的一声声吆喝,是否唤醒你儿时的记忆。闲暇时,你还会走街串巷,只为能品尝一口地道的风味美食么?揉面、拉条、油炸,一气呵成,齿热舌卷、回味无穷,还是自己熟悉的味道。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亲切的叫卖声渐渐被商铺纷杂的叫卖声所代替,小时候看见的小商小贩也只有偶然间在老城区才能撞见。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这些民族传统工艺已经离人们的记忆渐行渐远。可是作者没有忘却,他将自己童年的记忆转化为文字,为我们带来江南老手艺人的故事。

  作者王向阳,一九六八年生于江南的一个千年古镇——浙江浦江郑宅的一户木匠世家。十八年的家乡生活,让他亲眼见证了那段从传统到现代、从贫穷到富足、从乡村到城市的历史变迁,也耳闻目睹了那些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行当和老手艺人的故事。采石头的石匠,做家具的木匠、雕图案的花匠、打铁器的铁匠、做砖瓦的瓦匠……这些你熟悉或者不熟悉的行业都被作者尽数收录其中,编录成册。

  60多个老手艺、老行当,分成匠作、加工、服务、文娱、其他等5类加以叙述。作者采用散文的手法为我们形象地呈现出匠人本身的生活故事。朴实的讲述道尽了一位位手工艺人的生活百态。“冻死桥头,嬉死牌坊,食死坟头”“生漆打底,熟漆盖面”“裁缝篾匠,门口等天亮”……等行业俗语、谚语更是为读者呈现出他们的酸甜苦辣。还有不时出现民歌、民谣、风俗习惯,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也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尤其是书中的漫画插图,出自邓辉华老师的手笔。惟妙惟肖,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手工艺人的职业内容,和文字相得益彰,带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让人赏心悦目。

  在书中,他们是一个个面容模糊的普通人,他们行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走街串巷,披星戴月,为大家提供便民的服务。赢得尊重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

  当我们为他们逐渐退下历史舞台扼腕叹息的时候,作者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记录整理他们的人生故事,因为在他眼中,这些不仅是记忆,更是历史与文化,承载了中国劳动人民的 勤劳与智慧、意志与品质,让人感动和钦佩。希望当我们每个人在和书中的人物故事产生共鸣的同时,也能为保留这份文化遗产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