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10篇

2018-03-28 21:4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10篇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是一本由邓安庆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一):给我的感觉意犹未尽却又回味无穷

  读了邓安庆的几篇小说,总有种意犹未尽却又回味无穷的感觉,可能是以前看书多了,结尾总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现在反而看邓安庆的小说,结尾戛然而止,很突兀,有点接受不了,这不符合我们一贯的心理

  邓安庆的小说初读不会发现什么,但是细思极恐。就拿中间的小说《消失》来说,丈夫于明为什么会消失,又消失到了哪里?这一切究竟是丈夫的问题?还是妻子精神出现了问题?在刚读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很多,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样的小说意义何在?为什么要写一个消失的丈夫呢?但是我忽略了一点,也许丈夫和妻子之间发生了某种不愉快,不然为什么丈夫彻底消失之前的几次突然不辞而别的消失会没有引起邻居注意呢?难道仅仅因为时间太早了吗?而且丈夫回来诉说自己经历,妻子没有去过多查证,而是采用在卧室安装摄像头来观察丈夫消失的整个过程。过程描写很玄幻,就像鬼魂一般一点点消失,蒸发在眼前。但是此时我有一个疑问,如果丈夫真如某些读者猜测的,是由于家庭琐事,被妻子残忍杀害,为什么还是没有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就算只有夫妻两个过生活,总归还是有其他家人啊,也没有人过问关心吗?

  当然如果事情真是如此,让我想起最近发生在上海的一则震惊的新闻。夫妻两个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当然这是丈夫后来在被抓获后向警方供述的,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然后丈夫将妻子杀害,并藏尸在家中冰柜中,时间长达三个多月之久,期间丈夫以妻子的口吻在微信上和家人假装联系,并借以各种理由拒绝见面。直到最后投案自首,这一命案才公之于众。当时看完就是感觉很愤怒,怎么会有这样的变态手段如此残忍,终日和妻子的尸体生活在一起到底是出于多硬的心理素质,甚至还多次拿妻子的身份证和其他女性酒店开房,盗用妻子的身份证借款刷引用卡。

  种种劣迹让人们对这个杀人犯恨之入骨同时心里对未来婚姻生活产生恐惧。从第一次恋爱至今,我就很渴望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属于自己的家庭,对婚姻充满了无限憧憬美好想象,但是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婚姻和自己最初想象的还是存在很多差距的。作为女性,尤其要擦亮双眼,选择好对的人,否则就是对人生的不负责,当然男性也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人。

  有点扯远了,让我们再回到邓安庆的小说上。这是我第一次读他的作品文笔流畅情感细腻,对人物心理和行为的描写很到位。以第一人称描写,能很好地把读者带入其中,仿佛读者就是故事主人公,里面的起承转合时刻带动读者情感的起伏。尤其第一个故事《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女主是一名普通工作都市单身青年内心里也有一份对爱情热烈期盼,从最初的无聊到闲聊到一步步深陷感情漩涡,以为对方就是自己的真爱时,可怕又残忍的现实摆在面前,男生在网上同时约了好多女生,和她们暧昧,即使和女主在一起,也不忘撩拨,不禁自问哪里来的精力和时间?也看到好多人为男生喊冤正名,说是由于家庭原因,从小缺乏安全感需要不断在女生之间处处留情来寻找缺失安全感,我无法去评判别人说的,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样做确实伤害到了女主,毁灭了她心中对于爱情的美好幻想,这样做实在太不公平

  当我读到一半时,被男生的痴情打动,有点埋怨女主当时的绝情,但是最后情节的反转让我的眼泪还没来得及在眼眶里打转,就硬是被吞咽了回去。说实话,我很喜欢这种情节反转的故事,让读者猜不透作者到底是怎么想的,摸不透作者的脑回路,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如果这种手法运用成熟,在作品中多次体现的话,就会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我从作者邓安庆的小说中读出来一种风格,就是开放式结尾,不会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故事的结局,反而留给读者无线的想象空间,随便怎么去开拓脑洞,那都是读者自己的事情。对于有强迫症的我来说,总觉得这样的结局不够完美,但恰恰这就是作者的写作风格。作者在最后的跋中也提出,有时候会不甘心,那种酣畅甜美的感觉怎么能这么快结束,但是真要强写,会发现自己果然还是没有心力了。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二):我认识了一个作家邓安庆

  我不太读中国文学,尤其现当代的,这是软肋。

  认识邓安庆算是机缘巧合,先认识的他,才读了他的文字

  见过很多次,聊的不多也不少,慢慢有了认知

  邓安庆是个善良的人,对谁都不错,不忍心拒绝别人,典型天秤座平和主义,这点跟我截然相反。

  他并不喜欢侃侃而谈,而是更愿意聆听,听别人天花乱坠,很享受

  我揣测,他是在观察,默默记下,然后把那些细节融入到小说写作中。

  他是虚构写作的思维,聊天喜欢讲述,而不轻易定义,这是我羡慕的地方

  最喜欢听他谈创作,他有着职业小说家的诉求,为了写作,放弃了朝九晚五的工作。

  又为了打破身份的局限,到处“浪”,去体验生活,这有一点点冒险,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认定。

  认定自己作家的身份,并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如果你认识他这个人,就会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他的影子

  那个克制的讲述者,或者冷静旁观者,在《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里的八篇故事里尤其明显

  早在读《山中的糖果》的时候,我就跟他聊过苦难话题

  可能生长环境不同,我对苦难生活的感知大多通过文字转换而来。

  我问他,现实真的如此悲惨?他淡然的说,当然。

  淡然其实就是他的文学风格,克制的讲述,置身事外的描写,现实中的他与他作品的风格有种合一感。

  所以,他不是随便在写小说,而是有着极其明确的文学追求

  他说他的很多文字是在路上写完的,他写作时很专注,在《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也零星的谈起了写作这件事。

  我跟他说,我不喜欢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排版以及书名,跟作品的内容很违和。

  他对此不置可否,有些事情确实不是他能决定的。

  在这本书里,邓安庆不再主攻乡土,而是开始聚焦他的第二个身份:城市里的漂泊者。

  在写作上,他对文字的驾驭游刃有余朴素而平实。

  在故事上,内在的联动性很强,情感牵引始终。

  他有刻意的留白,与其说在讲故事,不如说试图通过故事去烘托人的情感。

  那些情感里隐藏着许多虚无,每个故事里都有着莫名其妙的爱,爱的或极端,或决绝。

  我说他小说中的人物有同一性,像极了我们聊天时提到的人物。

  他说他喜欢神经质的人。

  在这本小说的很多人物身上都有一种失衡感,却又有着不违和的真实性。

  这让我对他的作品有了一些全新的认知,他或许慢慢找到了自己写作的方向。

  又或者,我对他的作品了解的还很片面。

  但是在我眼里,不是因为认识,而是通过文字,真正感受到了他文字里的文学味道

  像我这样一个更加偏爱艰涩阅读的人,也同样被他笔下的故事吸引,这是阅读的乐趣

  而那些不问情深何处,不解未来如何的戛然而止,反而加深了文学的意境

  邓安庆一直很喜欢艾丽丝·门罗这样情感细腻的作家。

  读过他文字的人,想来都能感受到他平淡琐碎讲述背后的真实与真挚

  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他在写作技巧上的野心与追求。

  我认识的邓安庆是一个体验式的写作者。

  所以,生活的广度将会决定他创作的维度。

  而我也相信他会一直不断地进步,成为更加职业的作家。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三):无限可能性光亮

  说起来,我第一次知道邓安庆这个名字,大概是三四年前。偶然看到他几篇散文,不过是一些琐碎的家庭日常,写得巨细靡遗,态度诚恳恳,当时对这位作者留下两个印象:一,这家伙记忆力不错。二,他是个有心人。

  但他那些散文,并没能在第一时间里俘获我的注意力。那时我认知浅薄,以为散文这种东西,由于素材往往现成,就总给人以偷懒的嫌疑,似乎不大讲究多少技术性,是一种写作门槛非常低的文类。其次,在我那时的阅读体验里,邓安庆的语言也存在一些问题,总的概括,叫“质胜文野”,句子不够洗练,艺术美感上也有欠缺

  尽管如此,他仍像孩童一样,以天真赤子之心经营着他的文字世界,看得出他在这上面的用心。在商俗气氛日益浓重时代,这份用心显得非常难得,进而很打动我,所以内心深处对他有期待

  而后我在一个知名的APP上再次看到他,那是一篇暗恋故事,笔调克制,不动声色,结尾处淡然收场,让人心下一凛。我找到他的豆瓣账号,点了关注

  这些年看他的每日动态,鲜有激烈情绪冲撞,他乐于呈现给粉丝的,是那些美好的,轻松的,有趣事物。普罗大众看见的,是一个性情温良,似乎没脾气、没烦恼的邓安庆。他有张照片,是曾经用过的豆瓣头像,平头,短袖,盘腿坐着,阳光打在身上,朝气蓬勃,像个邻家哥哥

  因为笔耕不辍,他读者越来越多,书一本接一本出,但题材稍显单一,拿他自己的话说,把身边亲朋好友都“得罪”了遍。散文作者,确实要面临这样一个写作伦理的问题,但在旺盛表达欲、创作欲面前,这份“得罪”,只好沦为某种代价。我在想,他会一直以这样的方式写下去么?像鲍尔吉·原野一样,像李娟一样。那时我还没有读过他的小说。

  而我也好奇,像邓安庆这样的作者,写起小说来什么样?

  当我拿到他这本新书时,期待视野里有一种隐隐的担忧。我明白这种担忧,其实夹杂着对他某种无知的成见。读完这八个故事,我发现那些成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惊喜。我很高兴,一是他的创作确实有显而易见成长,二是我居然见证了这个过程。

  他过去那几本作品集,读下来一个感受:比较考验读者耐心。那些冗长纷繁的日常细节,心浮气躁的读者,多半是读不下去的。而这本小说集,尤其是第一个同名中篇,五十多页,我几乎一口气读完。这是一篇关于网恋的平常故事,结局凄凉,但作者营造的气氛颇有些感染力,让人同故事里的“我”,险些对那个虚拟的世界,心存幻想。当一切归于幻灭,我们再翻开头,会发现这种种人事纠葛,不过始于“无聊”,它们是现代都市人类那些无处安放的过剩情绪。就连阿城也说:“人世间的种种无聊,常常只因为煞有介事。”邓安庆履历丰富,曾辗转游走于多个城市之间,他能如此深谙都市人的心理,我想是不奇怪的。

  第二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消失》,语言流畅,节奏把控到位,是一篇情节性很强的小说。读完不难发现,故事里的这位女主角,是一个有精神问题的人,她所看见的种种,不过是她的幻觉。在这本书里,邓安庆其实塑造了好几位有精神困境的人物,有些虽然并不带有明显的病理特征,但他们的精神世界,无疑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危机。譬如《索马里海盗》中的“我”和那位“海盗”;《毕肖普之夜》中的余音;《消失》里的葛翠玲;《拯救》中的李浩。这些人物在书中遥相呼应,各自补充,为小说增添了故事性。这也是我在邓安庆身上所看见的最为明显的改变,他似乎力图要将小说写得好看,如果不能在情节上取胜,就要在人物特点上下功夫。这一点,他做得很成功

  我们常常说,将小说人物等同于作者,实际上是一种十分不专业评价眼光。但《你说今晚月光那么美》,很奇怪,让人觉得是邓安庆才写得出的小说。故事里的“陈磊”,让人感觉某种程度上似乎就是作者本人。之前看过他身边朋友写他的善良,说他是身上只有10块钱,也愿意把5块钱分出来帮你的老好人。在这篇故事里,陈磊因为要帮助一位自己的忠实读者,最终为自己惹来麻烦。当然,这篇小说要诉说的,不仅仅是恻隐之心,也有作者与知心读者之间的惺惺相惜特别是结尾处,陈磊女朋友那句“你跟一个陌生人能聊这么久,为什么我们之间就不能呢?”,实在是有些悲哀。但我想,故事里的事情发生在作者身上,他大概会和陈磊做一样的选择。

  《凤招》和《碧珠》是两篇题材相似的小说,关注的是农村社会妇女命运,是他一贯的写作主题,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但在书中其他更为出色的作品的映照下,就略显普通了。《拯救》这一篇,让人看到作者对社会热点的关心,体现出一个作家的某种社会责任感

  这本书中的八篇小说,整体上都保持在了一个相对稳定水准,触及到的题材也较为丰富,让人看到作者的眼光不再局限于他周遭的人事。另外,邓安庆的语言也有十分明显的进步,不知道是不是在这上面有意识地下了一番功夫。譬如读到“他的声音哑哑的,但沉稳有力,一是一,二是二,他不管你听不听,他要讲,眼睛里有神采”(《拯救》,P168),这样干净简洁的句子,在他从前的文字里,是不大容易看见的。

  最后一篇跋,写了作者对小说创作的一些看法,关于他自己是如何谋篇布局,构思情节,塑造人物的。阅读这篇东西的时候,我关注的,不是他的创作思路正确与否,而是他在描述它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那些发自内心的飞扬的喜悦。沉浸在写作中的邓安庆,多么快乐,而因为这份快乐,我在他身上看到无限的可能性。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四):写小说的奇妙时刻

  我记得写《毕晓普之夜》时的情形,那时我刚辞职,飞到南方一个城市,住在朋友家里。朋友白天上班,我在客厅里写作,状态实在不对,几天下来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我想过很多办法,比如下楼去马路对面的小菜铺买点儿菜,沿着小河去公园长时间的散步,去朋友书架上找一些书来看,这些都无法平息我写不出来的焦虑感。十天过去了,我枯坐在客厅里,除却楼下马路渺茫的车流声,只有空洞的安静。我想不能再这样了,一定一定要出去走走,我走到门口,看到我的两双鞋子,一双是需要系鞋带的,一双不需要,我究竟要穿哪一双?等我意识到我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时,十分钟已经过去了,我像是陷在时间的泥淖里,费了很大的劲才让自己挣脱出来。等我穿好鞋子后,连楼都不想下去了,开门等电梯下楼走在马路上,想想都非常疲倦,就在这时我感觉一个小说人物的形象在我的心里浮现了出来。

  在我的焦虑之中,这个小说人物露出她迟钝而虚胖的脸,她呆滞地坐在自己的房间,但原来她不是这样的……这个人物在我的内心中开始逐渐构建出细节,她的形象动作言语都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我懂这个人物,能抓住这个人物的性格逻辑。写小说的奇妙时刻,常常就是这样出其不意的出现了。书中另外有一篇《消失》,写于2014年,那时候我正在看一本关于田野调查的书,书中大量的案例都颇有意思,其中有一篇是人类学者在记录超市出入口顾客的行为反应,其行文方式和叙事口吻都十分生动,我想写小说的欲望一下子就被勾引出来了。其实写完后的小说跟那篇毫无关联,但创作时的心理便是如此,很多时候都是因缘触发触类旁通,一股气味,一段言语,一个画面,往往都能诱发创作。

  写《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的起因,缘于我无意间在抽屉里看到一支塑料玫瑰,不知道是哪一任租客遗留下来的。玫瑰第一个让我想到了爱情,但是它却是塑料的,所以说它看起来是真的,实际上却是假的……情感的真真假假,关系的虚虚实实,身处其中的人物随之起起落落,高兴和难过却都是真的,由此这篇小说渐渐在心中成型。写的过程中,“塑料玫瑰”这个意象已经不太重要了,但它让我能找到一个切入点,进而找到一条叙述路线,让小说得以进行下去。另外一篇《你说今晚月光那么美》,却是因为看到厄普代克《马人》有一句大意是说“月光舔在路面上”,我觉得这个“舔”用得真是好极了,它给了一个场景,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月光清冽,马路上走着一对情侣,他们有争吵,但现在和好了,可是真的会好吗?……人类交流的局限,常常会在情侣之间出现,而这其中藏着一篇小说等我写出来。

  整本书每一篇小说,到现在都能让我想起当时写的场景,前后三四年时间陆陆续续写完,时常有焦虑不安和自我怀疑之时,但每逢奇妙时刻,都深感创作能得到的愉悦感是如此之大,能写出来真是非常大的幸福。八篇小说,叙述者都是“我”,性别职业性格都个个不同,写法也不同。小说带来的这种自由感,真是其他文体难以具备的。写到最后,我想起不久之前沿着费恩花园的水池走进廊亭时,我看到了一位画家。他坐在脚手架搭建的平台上,抬头看穹顶,想了片刻拿起画笔继续给花纹填色,在他身后是已经勾画完毕的图案。我不知道画家已经为这个穹顶的修缮工作耗费了多少时间,单看那些繁复细密的花纹,怕是不轻松的活儿。我靠在柱子边,久久看着他,穹顶真是美极了,而耐心的画家也是动人的。也许写小说也是如此,耗时耗力,但如果结果是美的,之前的劳动都值得,更何况那份愉悦感是谁也剥夺不了的。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五):很高兴认识你

  第一次接触邓老师的文字是在两年以前,某网站首页上推荐的一篇年度读书推荐的文章,评价精简、用词温和、表达到位,从中可见广博的阅读功底,自此之后便开始关注,希望能获得对阅读比较好的指引。 那个时候,对邓老师最主要的印象——这是一位读书人。 第二个阶段,是在关注之后开始接触到邓老师的状态和日记,说起来很多东西都不可言说,这么闲散随性的记录形式,浓厚的个人气质却扑灭而来,诚恳、细致、简练,不刻意惹人关注却气自华。特别是对于“诚恳”这一点的印象,在以前的想法里这只是一种态度,现在已不再这样认为,要做到诚恳需要非常多的前提,理解力、洞察力、专注力。比如我也非常希望自己言语诚恳有力,但是真的要表达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不知如何下笔或者词不达意,最后表达出来的可能已背离心中所想,散乱不堪。在诚恳的背后,需要大量的体悟和积累,是阅尽铅华后最后选择留在身上继续成长的东西,输出的那部分稳当当的沉淀。另外一点,邓老师从文字中散发出来的不是一种少年得志天才作家的孤傲,可以显然看见的是年月里一点点的积累,是年月里一点点的坚持,从这位年龄相仿的接地气的80后作家身上,看到了自己很想拥有也许曾经也有机会可以拥有的品质,会不禁希望看着这些东西在这位年轻人身上牢牢地生根发芽。在这个阶段,对邓老师最主要的印象——这是一位非常诚恳而努力的人。 第三个阶段,是对作家这个身份的理解。《我认识了个索马里海盗》是我读的邓老师第一本书,不过这已是他的第四部作品,应该把它放在什么坐标体系里去进行评价呢?现在网络类快消作品市场是巨大的,碰到好的机会也许能很快赚得盆满钵满。然而邓老师依然在坚持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不着急拿着自己的才华去变现,所做的并不是为了立即去换取。比如这本书里的8个故事,有分别写到爱情、苦难、无奈、困局些主题,丝毫见不到网络文风的气质,文字风格隐忍克制,通过一个个故事,在很认真地描摹生活的肌理,而这种重量通常不是一个年轻人所愿意承受和面对的,邓老师似乎已下定决心要做一名勇士,只记录他所认为的真相和感受,而这一点或许是成为真正作家的最最重要的前提。虽然与成熟的知名作品相比,文字的渲染力、人物的饱满度、结构的层次性上还有些差距,但是相比当代作品而言,还是能够感受到满满的对文字的诚意,可以看见邓老师依然坚持自己的体裁和风格,坚定地走在自己想要坚持的那条路上。而我们有信心对邓老师保持更多的期待——有理想的光亮一直照耀着,邓老师会一步步地成为一名越来越优秀的作家!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六):那些年轻人的孤独

  有一次和朋友聊起如今生活在虚拟世界里的年轻人,她说:“我能理解他们追星、喜欢电竞主播,但我还是不大能理解他们为何要掏钱给主播买东西——你喜欢这个主播是因为他在电竞上的专业能力吧,这和他推荐的商品是两回事吧?难道第一反应不应该是‘没想到你也开始做广告了’吗?”她所说的,的确代表了一种非常理性的看法,但在我看来,也许问题的重心并不是“买东西”本身,而是他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得某种认同,想为自己的偶像做点什么,甚至买礼物来赢得他的赞许并显示自己是“更忠诚的粉丝”。换言之,我觉得他们那么做并不是因为傻,而是因为很孤独。

  在读邓安庆的这本小说集时,我很自然地就想起了这件事。因为里面写到的许多年轻人,如果说有什么突出的相似之处,那或许就是孤独:一个把自己的全副心思寄托在没见过几次面的网友身上的女孩子,以及一个不断通过网上聊天索取温暖的男人(《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一个时不时就会消失一段时间的爱人(《消失》);一个敏感自尊、为了理想几乎流落街头的文学青年(《你说今晚月光那么美》);一个颇有思想、但试图去拯救自己学生时代喜欢的女生时又格外执拗地被某种英雄主义驱动的年轻人;以及一个在这个年代仍能毫不脸红地在嘈杂的场所当众谈论“灵魂发烫”这样词语的女孩子(《毕肖普之夜》),的确,毕肖普那句诗“你为我写墓志铭时一定要说/这儿躺着全世界最孤独的人”适合留给她。

  这种孤独,不是某种书斋里内省的抽象精神状态,不是《百年孤独》里所说的“孤独的反义词是团结”这一意义上的孤独,也不是福克纳小说里描述的那种南方家族没落背景下的孤独,而是一种在中国式的社会剧烈变迁下,原子化的蚁族个人在面临万花筒式的动荡生活时所具有一种难以言说、又缺乏安全感的孤独。

  如果比较一下前些年大红的日本小说家青山七惠的作品,其间的差异可说是颇为明显的。在《窗灯》中,“我”说到和大学同班男生之间的疏离是“尽管我们互相认识,却从来没有过视线碰上了就打打招呼这种事”。而在2007年芥川奖夺冠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中,恋情看起来也可有可无:“跟阳平交朋友有两年半了,可我们从不出去约会,去年连生日礼物都没有互送。我们俩见面一般泡在屋子里,从没讨论过任何问题,也没吵过一次像样的架。说得好听一点,彼此的存在犹如空气。但实际上,我们互相都感觉对方是可有可无的,这跟空气有本质的区别。”在想象将来最坏的情况时,也无非是“没有恋人、没有朋友、没有自己的房子。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心和身体,可就连这些也不能完全相信了。即便如此,也得自己一个人想办法活下去。”她笔下的年轻人尽管看上去是“孤独”的,但更主要表现出来的是缺乏社交的兴趣(“宅”),以至于除了自己的感受之外,难以对他人产生真切的感知,简言之,那是一种低欲望、低活力、但并无生存之忧的状态。

  青山七惠的小说常被视为当代日本“飞特族的青春自白”,这些年轻人宁可选择自由职业而放弃更好的职场发展机会,因为他们在意自己的精神自由超过物质条件。相比起来,邓安庆笔下如果也有中国式的“飞特族”,那他们的孤独所伴随的一个首要特征往往是精神上的苦闷和物质上的巨大压力;如果他们有一份工作,那随之而来的又可能是日常生活的极度无聊与机械重复。也许会有自由,但这种自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朝不保夕的生活和极大的精神与物质压力,以至于一个人很难平静地享受这种自由,因为一旦想要保有它就将面临让人崩溃的困苦。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在网络空间里和陌生人聊天,也显得像是为数不多的日常镇痛剂。他把《拯救》放在书稿的最后作为压轴,或许也是在暗示:最终能实现拯救的,还是一种内心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他的笔下,这些年轻人好像是一些在城市的万花筒里像桌球一样偶尔碰撞、随后又彼此远离的个体。很少涉及他们的家庭背景,他们好像无始无终,忽然在生活中出现,又忽然消失,常常毫无征兆。他们苦闷地抱着自己仅有的自由坐在马路边,脆弱、敏感而自尊,应对外界刺激时可能会作出激烈、夸张而直接的反应,因为他们感到始终无力控制自己的生存环境。此时,公司里的导师通过鸡汤口号的反复灌输来让人获得斗志和信心(《光明的道路》),传销组织也以洋溢的热情给人以一种有所归属的感觉(《拯救》),然而那最终都被证明是虚幻乃至可怕的陷阱。这样一种氛围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拆散了原本的纽带,在给人自由的同时也放弃了对他们的保护,告诉人去追逐梦想,但又不说明有什么路径可以实现,并且对失败者毫无保障,借用《狂热分子》中的说法,这是一个“相当自由却缺乏舒缓失意感机制的社会”。

  能把这种氛围写出来,我想很大程度上也因为这是邓安庆本人相当熟悉的情景。王德威不久前曾说,当代中国小说家在写作资源和文学技法上,远比前人要好,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其中的“中国特性”在淡化,他们的生活经历及“生活本身的危机所带来的复杂的密度”上也没有前人那么多,因而他们的作品中想像的成分逐渐凌驾了现实经验的体会。这确实是一阵见血的评论。如果就此而言,邓安庆多少显得有些异类:他不像许多早早就有留学经历的新一代作家,倒是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了许多年,在襄樊、苏州、西安、北京等多个城市之间游荡,从事过广告策划、内刊编辑、企业培训、木材加工、图书编辑、网络编审等诸多看上去不大相干的工作。虽然他在《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里甚至还以女性视角来写,这当然需要特殊的想像力,但总体上似乎可以认为,他是基于自己的生活观察而非文学想像来讲故事,也就是说,他的写作是在“力图表现生活如其所是”。这一点上,他是相当“老实”的,但对想要呈现真实生活的作家而言,不去添油加醋的自我克制是相当必要的。

  像《消失》这样的故事乍看很不真实——一个人怎么能在生活中渐渐透明化,继而凭空消失,过几天却又回来?但仅凭这一现实中不可能的情节就判定这属于文学幻想是不慎重的。正如卡夫卡的《变形记》所表明的那样,某个看似不可能的情节,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凸显现实生活本身。实际上,这个情节也并不算是他的首创,日本导演今村昌平1967年就拍出一部纪实与虚构融合的电影《人间蒸发》,讲述当时有许多男人丢下工作和家庭,莫名其妙地就在生活中消失了。和五十年前的日本一样,当下中国也是一个经济高速成长但精神压力也空前的社会。在书末尾的跋中,他说“人生的未来真是不可限量,不是指世俗层面,而是有很多小说在等着你把它写出来,现实生活轨迹很单调,而在书写的世界中,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光亮”。是这样,文学始终是一个如何面对生活的问题,而这又会教会我们如何与自己相处。

  已刊2017-11-17《第一财经日报》书评版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七):人生不可限量

  生活大多如此,未完待续又无以为继。

  关注邓安庆有一段时间了,已经记不得是哪篇文章打动了我,只是想到还有如此倾注于写作之人,就感到一阵莫名的激动。辞职从事全职写作,这是这个世间最平凡也最具勇气的事情之一,在我看来值得英雄般的赞颂,最起码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现代人的故事不好写,描写穷忙时代很容易落入俗套,更难免加入自己的意淫,形成闹剧,如果跳脱不出那些框框,更难有亮点。邓安庆的这八个故事,写出了现代人生活的焦虑和做决定时的冲动,有时候越想活的自在,却越活的疲惫,因为欲望就代表着要付出代价。故事中的人物情绪丰满,动机合理,语言想法也更贴近现实,人物形象立体、真实是最大优势,让人想了解这些人的结局是什么。但更有趣的是,没有明确的结局是这几个故事另一大特点,问题没有答案,就如生活没有尽头,中间却能断成几截。这种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值得回味,有期待,有不舍,有遗憾,有无奈,剧情的编排再次巩固人物形象,确实很有意思。

  除了短篇小说之外,跋中邓安庆所写个人写作历程也同样精彩,小说的灵感,写作方式还有如何克服困难,也都写的很实在,人生不可限量,也的确如此,书中的故事,现实中的人们,都在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拼搏,代价只是暂时,而未来也一定值得期待。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读后感(八):每个男人背后都躲着一个小男孩

  《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这篇小说的原名叫《塑料玫瑰》。这个“塑料玫瑰”既是小说中出现的一个物品,也是取其隐喻:玫瑰是爱情的象征,那塑料玫瑰呢?长着跟爱情类似的模样,却是假的。但写完小说后,我把名字改成了《我认识了一个索马里海盗》。为什么要改?一个是我不想题目太“揭示主题”,它会限定文本细节自身散发出的多样的意义;而改成现在的题目,则标志着小说的女主人公要开始一段情感的冒险之旅,前途未卜,可能有惊喜,当然也会不可避免地碰到可怕的漩涡。 多少感情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萌发的,人们在上面设定自己的身份和口吻,说着话,聊着天,欲望萌生,便想在现实生活中开花结果。有些成了,成了恩爱夫妻;有些没成,直接见光死。“网恋”的魅力在于“未知”,当然危险也在于此。你并不能完全了解你情感投射的这个人是什么来历,他只呈现了他想呈现的模样,或者你自己想当然觉得对方该呈现的模样,半认真半玩笑的,你们摸索着往前走,然后总有一方情不自禁地投入了进去。一旦投入,收获爱情当然好,受到的伤害却也会叫你防不胜防,甚至头破血流。 小说,我是贴着女主人公来走的,我用她的视角去看整个事情,男人在她的眼中是什么样子,对我构成写作的动力。这个男人,他像是个小孩,单纯善良,叫人怜爱;可是他时不时露出一些让人疑虑的端倪,也叫人困惑。这个女孩本来只是太孤单了,她想玩玩看,满足身体的欲望,精神上也不需要承担恋人的义务和负担,可是她还是陷进去了。她认真了。一认真,事情的走向开始让她尝受苦涩的滋味。情感的海洋茫茫无边,她独自驾着帆船闯荡,她一开始没有想到过会不会有翻船的危险。而有的男人,即使给女人带来了痛苦,也表现得像是个犯了错却不知所措的小孩,眨巴着天真无辜的眼睛,等着女人母性的安慰。 小说写完,我搁置了很久没有再去看。写作中那种对人物心理的体会,让我想起来觉得有些可怕。你一旦深入到一个人物的内心中,常常碰到的就是深不见底的黑洞。站在洞口看一眼,都会感到眩晕。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作品一旦完成,作者自己也变成了读者。我也期待更多读者的反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