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村庄》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村庄》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3-29 20:3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村庄》经典读后感10篇

  《村庄》是一本由胡干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119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村庄》读后感(一):那山那水那人家

  在我的印象里,村庄就是由一间间瓦房土屋,一亩亩稻田和一片片蛙叫声组成的。可能因为我是南方人,一谈到村庄想到的就是溪水,而北方则更多的是土吧。

  我很少接触关于乡土人情的书,一方面是不太喜欢看这类的书,另一方面觉得这类书没什么看点。而对于《白鹿原》《乡村爱情》这类影视剧我也几乎没有看过。这本书给了我不一样感触,刚开始看到这么厚的一套书,几千页密密麻麻的字我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但是越往下看你就越想把它看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过还是要说这书前几章确实是有点啰嗦了,一件几句话就能说的清楚的事,硬是扯了好几页,这可能是这本书唯一的不足,如果能简约一点,我想会很完美

  小说由“相爷”回乡养老作为开头,然后一一引出村里人们和后面发生故事。这个看似不大的韩家庄,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村庄”对于那些一直没出过家乡的人来说是土生土长地方,是要生活一辈子的落脚地。而对于“相爷”这样常年在外的游子来说,更多的却是一种思念感慨,是一种乡愁遗憾。不管这一辈子有多大的成就或是有多么失败,家乡永远都是家乡,是那个可以为你遮风挡雨的地方。

  每个角色都有独特人物性格鲜明个性,能一眼就能看出来谁是谁。而外号无疑给这本书增添了一道亮点,无论是满肚子坏水爱捉弄人的“胎里坏”;出口成脏的“瘸国梁”还是腌咸菜的书生“咸菜回”;阿谀奉承的大嗓门儿“瞎炮仗”等等……这些人物的性格几乎是每个村子都有的那么几个人。而他们的外号却让他们更加的生动有趣,让人一看就刻在脑子里,可谓是把人物给写活了。就连见过大世面的“相爷”都羡慕他们特有的外号,自嘲道自己可能是个外乡人,真是有趣得很。

  全文多次提到了“口”这个字,从相爷一回来就开始琢磨霞口的来源。这个“口”字,毫无疑问是本文的关键之处。“君子动口不动手”、“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人活着就是为了嘴而奔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等……这些都是与“口”字有关的。能说会道的人可以帮人也能害人,嘴笨的人却只能吃亏有苦难言。人活着是要吃饭的,也就是养着一张嘴。而人这一辈子说白了也就是斗嘴,明里斗是为了图个痛快,暗地里斗是却为了欲望。这个村子里大家相互斗嘴斗了一辈子,也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过去了。其实,生活不就是平平淡淡的吗?

  这部小说描写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中国乡村剪影。那个时候正是文化革命时期人人提心吊胆吃不饱穿不暖,乱说话可能会随时出人命,所以管好自己的嘴尤其重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这个村子从热热闹闹的迎接“相爷”回乡到后来引发一系列矛盾意味着这个时代悲哀。很遗憾的是“相爷”之死,这个做了一辈子老好人的人就这么去世了,最后连个祖坟都没进,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直到最后我都没有弄明白霞口为什么叫霞口,可能是我悟性不够没把这本书看透彻,等有时间再翻出来重新读上一遍。

  村庄是我们一代人记忆情怀,它蕴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是我们生命的起源地,也是我们永远的根。

  《村庄》读后感(二):我不理解这个世界,所以我阅读

  书的开头便引用了罗布.格里耶的一句话,“我不理解这个世界,所以我写作。”给人一种往下阅读的欲望,究竟这个世界在作者的眼中到底是怎样的呢?就像陈忠实先生在《白鹿原》开头引用的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故此,我也说一句,“我不理解这个世界,所以我阅读。”

  首先要说,《村庄》一书是很一部了不起的著作,这是我读的过程和读完之后给我的第一感觉。我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一下我对《村庄》的认知

  《村庄》这本书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他没有固定主角,或者说里边的每一个人都是主角。这就像序里邵燕君老师说的一样,一种很洋气的写法,打破了传统的小说写作思路。小说的进展没有了主角这条线索是如何进行下去的呢?它是根据里边人物各自的关系串联起来,而其中的每一个角色相当于独立个体,他们的故事自成篇目。但是单个个体的故事情节又跟其他的角色又不是毫无关联,而是紧密相关,环环相扣。比如故事的开头就是根据“相爷”回村开始的,表面上看好像众人都围绕着“相爷”转,而实质上这是作者最别出心裁安排,因为“相爷”这个角色的特殊性,且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使得“相爷”成了明面上的一条主线索,把所有有关“相爷”的人都一一串起来,而在每个人出场的时候又都合情合理,没有生拉硬扯的感觉,很流畅从容

  而角色的铺排和出场的顺序,除过明面上“相爷”这根主线索外,还有其他的比如按照时间的先后,空间移动更换,人物的变换叙述都一起夹杂。形成了好几条隐匿的线索一同将故事的发展逐步推进,使得故事的发展,人物的出场有了层次感,有条不絮,不慌不忙。而且,这种手法让本书的格局更加宽宏,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很大,对于读者是一份不错的阅读体验。不论从哪一章节开始,都不妨碍对人物的了解和感知。

  本书中的语言是第二大特色。《村庄》一书从名字就可以得知,这是一部具有浓厚乡土文化色彩的书,它的独特的地域风俗,文化传统,语言习惯都成了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华北平原中的一个小村庄——韩家庄。这个村子里的每家每户都姓韩,所以每个人在上溯五辈儿后俨然都是一个祖宗。这也就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局势:在韩家庄内部,这些人一个个的都表面横的很,看谁不对付就开口对骂,“骂街”成了韩家庄人的家常便饭,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骂街”的文化。这种语言文化是十分难得且很多都已经失传没落的,但在作者的笔下简直层出不穷如数家珍。就像“瘸国梁”说的,“你爷爷我骂你他娘的三天三夜都不带重样的。”由此可见,骂人也是一种功夫,一种文化,一种利器。怪不得有诸葛亮骂死王朗的典故。不过骂归骂,闹归闹,打归打,韩家庄的人内部永不消停,但是对外来的人却是“同仇敌忾”。不管两人平时有多大仇,有多大恨,在外人欺负到村里人时,他们二话不说拳头一致对外,决不含糊。

  书中“斗嘴”贯穿了书的始终。书里也多次谈到关于“口”的话题。刚开始就由“相爷”问“外甥”的一句话引出来,“你说霞口的口是什么意思呢?” “相爷”从回到村里好像一直惦记着这个问题,但是直到他离世也没有具体解释“霞口的口”是什么意思。他的一句话“君子动口不动手”被韩家庄的人奉为经典。也成了他们互相对骂时唯一引以为豪的事情,毕竟他们的心里都住着一位“君子”。所以他们与人交锋前总是先摆这么一句,意思是我可是站在“君子”的角度跟你辩论,我是“说理”的人。故此书中很多人的外号也都跟“动口”有关系,比如“大喇叭”,“嘻哈哈”,“瞎炮仗”,“老不行”,“常有理”等等。这些既诙谐幽默,又同时透露着人物性格的名字,总是让人忍俊不禁,深感作者的语言功底。

  书里边关于“嘴”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嘴上要有个把门的。”这句话几乎每个人都说过,且都是拿来教训别人的。然而真正的“嘴上把门”是什么意思呢?却没几个人能说得清楚。“桂爷”是“相爷”的亲兄弟,却时常以教训的口吻对“相爷”横加指责,说他的嘴巴总不闲着,没有个把门的,而且抱怨“相爷”回来麻烦不断,都是出于这张嘴。但是“相爷”每一回都不做辩解,也对兄弟的指责不置可否。其实,“桂爷”对“相爷”的内心总有些不服气,对于他早年在京城里发迹也心有芥蒂,于是在“相爷”回村养老时就仗着“东道主”的身份,一直对“相爷”表示不满,来显示自己在村里的地位。“相爷”自感寄人篱下,与弟弟不做正面冲突,但是却一直用自己的方法表示自己的观点。最后,直至“桂爷”被捕释放回来,才稍加理解了“相爷”的观点。

  “瞎补丁奶奶在“相爷”去世后说了一句话,“你说人这一辈子,该不会就是为了一张嘴活着的吧!”一句话把所有人内心的声音都说了出来,韩家庄的人从来都是“宁输一亩地,不输一张嘴”的。对于嘴巴的重要性打从他爹妈那里就耳熏目染,无论是吃饭,还是说话,都仰仗着嘴巴了。就连跛腿的“瘸国梁”都是靠着这张嘴活下来的,当然也因此惹了不少祸端。“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咸菜回”时刻用这句话来教训别人,但每次都不欢而散,在别人看来,“咸菜回”的嘴里除过迂腐的陈辞滥调再没有什么值得他们听取的了。

  书中的文化气息是书的第三大特色。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却时不时的夹杂着佛家的“性本空”的思想。“相爷”是村里人眼中最有学问的一个人,于是从他口中出来的话被当做至理名言所引用。当然,毫不疑问的是,“相爷”本身是一位浑身透着智慧老人,他小时候就看过大量的书籍典故,对于儒家思想也是信手拈来。比如文中他教占禄写字的那一段,非常经典。他开始教的字儿下边带都有个“口”,如“古” “苦” “杏” “言”等。这引起了“咸菜回”的不满。说起“咸菜回”的典故,也很有趣味。来自《论语》中的一句,“贤哉,回也!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话被他媳妇听得多了,便以为他在说“咸菜,回也”,于是他的“咸菜回”的外号就这么叫出来了。话说“咸菜回”看到“相爷”只教占禄口在下边的字,却不教口在上边的字,让“咸菜回”很是不服,于是要跟“相爷”辩论。“相爷”告诉他,口在上边的字很多,但是有好意思的字却没有几个。“咸菜回”不信,回头翻箱倒柜,和丁卯儿两人一起搜肠倒肚,终于翻出几个字,但是都被“相爷”一一的巧妙化解。他们这才明白,“口”永远不要放在上边,不然是要坏事的。这样的关于说文解字的片段很多,读来很有趣味性,同时也很有哲理

  “相爷”教育孩子们方式也很别具一格。他有空的时候会给他们讲故事,但是从来不讲落于俗套的东西,而是不被别人看中的。比如讲《岳飞传》的时候,别人都讲“枪挑小梁王”,“岳母刺字”,“精忠报国”,但是他却讲“金翅大鹏鸟转世”,“被打凡尘”的片段,引得几个孩子兴趣十足。而且“相爷”教过的东西他们不但记得快,而且还学以致用,这是其他人所不及的。尤其是讲“革”字的时候,颇具有新意。作者也借此批判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极端。后来,他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便让“外甥”和丁卯儿在他面前烧毁了自己最珍惜的墨宝。同时也教育孩子们,“物恶其弃于地不必归己,力恶其不出于己不必为己。”可谓一句话道出了文革时期的弊端。

  韩家庄的坏运气不知从何时悄然而至。自从“胎里坏”在大湾里用农药药鱼后,这个村子就再也没有安宁过。当然在此之前已经有许多端倪。比如“瘸国梁”被抓去批斗,“相爷”遭骂,之后如根儿又无端喝农药夭折。占义被捕,“完秋”也因此受了刺激疯了,后来“桂爷”也被“请”到县城。紧接着“相爷”去世,“瞎补丁”奶奶和“老片儿汤”也相继离世。这一个个生命的消亡透着一股浓浓的悲哀,和压抑,让人一时间喘不过气,也让韩家庄的人像被霜打了一样。这是否预示着一个旧的时代即将过去,并且永远被遗忘历史中,为新时代所取代呢?

  一部《村庄》再现了上世纪中国乡村的近百年历史,和民族前进的步伐,又饱含了出生于上世纪的作者对于那一代人深切怀念。历史的车轮,从来都是不紧不慢的往前翻滚,谁也阻止不了,有的只是在能预见的情况下,紧走几步,赶在历史来临之前做好坦然面对的准备

  《村庄》读后感(三):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读胡干《村庄》有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读胡干《村庄》有感

  胡干这部《村庄》小说,描写了华北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景象。虽然我对农村的生活并不是太熟悉,我们山东地区在建国以后也归属于华东,但是我们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特色还是跟华北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读起这本小说来,并不是特别费解。

  《村庄》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乡土小说”,可以说每一个文字都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整部小说充溢着一种浓得化不开的乡情,作者急切地把他记忆中有关家乡的一切都倾吐到纸上,七姑八姨的人物关系,夹缠不清的乡村伦理,每一条根须都仔细地刨出来,捋清楚,码放得有条有理。在《村庄》中有朴实醇厚的农民淳朴就是他们高贵的内在品质

  胡干笔下的乡村生活还是比较写实的,这大概得益于他少年时在农村的生活经历,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便大抵如此。胡干曾在大学任教,曾担任过公司高管,创业并且成功,但他仍然钟情于写作,写出了这本长达百万字的《村庄》。

  《村庄》中的故事是从“相爷”返乡开始的,由相爷回乡为线索,但相爷并非书中主角,只是串联起众多的人物故事,这些人物和故事像珠花一样被主线索纽合在一起。“相爷”返乡属于北漂一族,返乡属于他多少年人一个心愿。书中提到“最近几年,许是因为最后一次搬家,选的宅子也过于偏僻了些,来往的朋友越来越少,命就越来越不归自己说了算了,不定什么时候,耳朵里就会听到谁谁走了,谁谁回老家了的声音……”相爷回家是自己的一个叶落归根的心愿吧。由相爷回家引发出众多的人物:老吉、桂爷、瘸国梁、亨奶奶、丁卯儿、胎里坏、瞎炮仗、瞎补丁、老片汤儿、咸菜回、大喇叭、外甥……,众多人物,鲜活登场。小说没有主要人物,所有的人物都是角儿;没有主线故事,连成一片的一个个场景,就像一口口冒着热气的锅,一锅煮熟了,一锅又煮上了。甚至有关“土改”等“宏大叙事”也落回在这盘根错节的乡村伦理和乡村叙事中,如暴雨落入泥土。

  本书的画面感非常强,本书的人物除了有本名之外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农村色彩特别强的绰号。在农村里用绰号称呼绝对要比用本命称呼的多,读者朋友们读起来虽然觉得新鲜有趣,但是也可能会有点眼花缭乱之感。本书的对话也非常幽默,“瞧见没?这些天没回来,连韩家庄的马都想我了,这么大声叫唤你知道是啥意思吗?这是嫌我跟你们说的话太多了,不高兴了,得,嫌我话多我就不说了,好好看看你们去得啦!”“桂爷”一行说,一行乐呵呵地朝牲口棚走了过去。“丁卯儿”媳妇一直看着他进了牲口棚,才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询问占禄似的小声嘟囔了一句:“这还是你爷爷吗?怎么比你那个没准稿子的爹,还没准稿子了啊?”

  总的来说,《村庄》篇幅很长。场景很大,人物很多,需要大家细细地去品味。读这部小说,需要的是了解一点农村的情况,然后根据生活常识去理解,去体会,还是非常有看头的。

  《村庄》读后感(四):《村庄》:留下的都是最美的回忆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一度感动了无数中国人,2017年12月14日,这首诗的作者余光中病逝。

  如果你有乡村生活的经历,那你一定如我一样,会记住很多精彩的片段。如过年才能穿上的新衣服,都是母亲选了布料,找邻居缝制的。如读书的学校冬天没有暖气,要生炉子,每年脚都会被冻伤。如过年时每次买年画贴在墙上,就感觉家里美极了,趁着父母高兴,还要磨着父母买上几盒鞭炮,红的、黄的、绿的拆开来,一个一个地放。如过年时雕刻的冰灯和敲锣打鼓扭秧歌,是孩子们最喜欢和不会错过的热闹。而如今,我们很多人都离开了那个村庄,30多年后每次回想久别的村庄,都会带着一种温馨,一种思念,因为那里留下的是人生中最美、最真的时光。

  今年,我看了很多部小说,唯独这本小说让我心动。不仅装帧非常精美,更意外的是,书的扉页,作者还签了名字,这可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正因为如此,我对这部小说也倍加珍惜,这部小说有一个很让人期待的名字——《村庄》。作者胡干,原名韩卫东,1960年代生于华北大运河边,幼年贫寒,198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于某大学。后辞去教职,加入外企,为公司高管。几年后,从外企离职,创业至今,成为企业家,任职之余,潜心于文学创作。仅这学历和工作履历就会让你对他的小说产生期待。

  《村庄》讲述的是自清末民初到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一年,在华北平原上,经常开口子的大运河边一个小村子里,一群原本靠天吃饭、安分守己的农民,因为一位大半生在京城奔波的“相爷”的返乡,仿佛一夜之间,他们的生活、命运与外界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其说作者再创作小说,不如说作者再写自己的故事,1196页的上下两册《村庄》,篇幅的确很长,但是读起来却有很强的代入感。故事围绕大运河边上的韩家庄讲述,作者就出生在这里,又姓韩,如果说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与他当年的村庄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不足为奇。

  这几年也看了一些乡村电视剧,如《乡村爱情》《苦乐村官》《平凡的世界》等等,有反映轻松开心农村生活的,有反映新时代村官风貌的,也有反映农民纯真、善良的。胡干的《村庄》所讲述的正好是我父辈那一代人所经历的事情,对那段历史,恐怕我们听得最多,记忆最深,而且这些记忆深深烙印在心底里。读胡干的作品,就如读一部成长史。先看看书中的主人公,“丁卯儿”“瘸国梁”“胎里坏”“瞎炮仗”“老片汤儿”“咸菜回”“大喇叭”“六猴儿”都很接地气吧,在农村,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外号,好多人都不记得名字了,只记得这些形象的外号。作者在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让人回味无穷。刚下了火车回到老家的“相爷”还怪羡慕的:“只可惜我这么多年来漂流在外,连个外号也没落上,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算个正经的韩家庄人?”只有他的兄弟“桂爷”心里像个明镜似的:“庄稼人的罪你也没受过,庄稼人的乐,恐怕你也享受不起。”有的人很羡慕别人能拥有这样熟悉的称呼,这种称呼,带着某种亲密和热度。

  读这本小说带我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个久别的村庄,如今村庄早就变了模样,熟悉的人也大半都离开了黑土地,还在耕耘黑土地的同学,却成了我们思乡之情的唯一寄托。怀念总是很美好的,将思念变成文字也会很感人的,即便那时生活条件很艰苦,即便那时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很单调,但是那时的人单纯、善良,结下的是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情谊。如今,我们最爱看的电视剧,还是那种原汁原味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特别是讲述六七十年代的农村故事,而《村庄》恰恰满足了我所有期待,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作者想留下他记忆中的村庄,他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唤醒一代人的记忆。感谢胡干,再次开启了我们对那段珍藏往事的回忆。

  《村庄》读后感(五):内心的港湾,永远的归依

  这几年纯粹以农村为题材的小说、电视剧相对来说并很多,除了二十多年前的那部《辘轳·女人和井》以及后来的《乡村爱情》系列,不过这两部说的都是东北农村的事情。而当胡干这个“写了十几年又在手里捂了几年”的农村小说摆在眼前的时候,眼前才仿佛又出现了特别熟悉的往事以及影子。其实城市能有什么好呢?忙忙碌碌一年到头,仿佛也就那么回事,却不知道在为什么而一直在忙个底朝天;农村就不一样了,虽然也是一样的忙碌,虽然也都是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小事,但却极有味儿,就连极为常见的吵架有时候都能吵得比文学作品中或者电视上更为精彩。1196页的上下两册《村庄》篇幅的确很长,读起来却不知不觉就入了戏,只觉得时间过得快与慢都不算多大的事了!

  《村庄》前面有一个序,开头的第一句就简明扼要地表明了作品的身份:“《村庄》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乡土小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乡土的气息。”能达到“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乡土的气息”这样一种程度的作品,其实细数下来又能有几部呢?如果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经历——“蜻蜓点水”肯定算不得数——是写不出《村庄》这样从里到外都洋溢着丝毫不违和的农村味儿的作品的。事情并不大,却能够让在农村久居的人觉得,这些事只能发生在农村,而且似乎就是自己经历过的或者听说过的,这就足够了!故事的背景是华北一个大运河边上的韩家庄,而且作者正好于1960年代生于华北大运河边,而胡干也正好姓“韩”,如果作品中的人物、事情与他当年的村庄有某种联系或者很深联系的话,那可是一点儿都不奇怪。

  几十万字的小说,1196页的篇幅,《村庄》该从哪一件事情说起呢?不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大概不那么清楚,为什么居住在北京的“相爷”要回到自己的老家去,而且不是衣锦还乡的那一种,而是被人押送着回去进行“改造”。如果历史学得比较好,而且也知道1960年代哪一个重大事件开始了的话,故事背景就比较好理解了。韩家庄不大,一群原本靠天吃饭、安分守己的农民本来也依然过着自己熟悉的生活,但就在这一天,因为大半生在京城奔波的“相爷”的返乡,他们的生活却在一夜之间发生了改变,开始与外界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像一潭平静的水,忽然被丢入了一个小石子,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虽然很快就归于平静,却从此多了一些新意。

  应该说,胡干的写作一定是受到了赵树理他们这些老一辈乡土文学作家的影响,不然,“丁卯儿”“瘸国梁”“胎里坏”“瞎炮仗”“瞎补丁”“老片汤儿”“咸菜回”“大喇叭”“嘀嘀咕”“六猴儿”“小馄饨”……这样活灵活现的名字也就不会顺手拈来了。你看,刚下了火车回到老家的“相爷”还怪羡慕的:“只可惜我这么多年来漂流在外,连个外号也没落上,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算个正经的韩家庄人?”只有他的兄弟“桂爷”心里像个明镜似的:“庄稼人的罪你也没受过,庄稼人的乐,恐怕你也享受不起。”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别人看《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这样的农村小说或者《朝阳沟》这样的农村戏,多半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乐”,却根本没去细想,那样一种“乐”,不过是苦中作乐的“乐”罢了。1960年代的农村是什么样的光景,恐怕即便是改革开放以来诞生的这一代农村人也未必能够明白的了的。

  唐初的宋之问在《渡汉江》一诗中写道:“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相爷”大概是不存在这一些问题的,单单是火车站的那一幕幕斗嘴的场景,就会立刻让他兴趣盎然。而这如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画面一般的节奏,没有对农村生活的熟悉,是很难写得出来的。刚回到老家的“相爷”说起话来还多少显得文绉绉的,甚至原来还不喜欢自己的满嘴家乡话——然而后来呢,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会是怎么一回事了!“梁园虽好,终非久留之地。”即便一辈子漂泊他乡,内心深处也还是有所归依的!

  《村庄》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普通一个华北农村,即便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却依然值得内心的牵挂……

  《村庄》读后感(六):村庄

  多久不曾读千页以上的小说了,在久远的记忆中闪出《飘》的影子,念在春节即将来临人心涣散且精神也不在线的状态便捡了架上这一本放在那儿一个多星期都未下决心去读的书来开读,至少在其中寻找一丝消逝的乡土记忆,不知是否会暗合我童年的回忆。

  《村庄》的作者胡干,我从未闻其名,扫了一眼简介忍不住感叹一下其经历,突然萌生一个莫名其妙的念头,把写作当爱好会不会比把写作当职业来的更幸福。可能因整本书的厚度所以分为了上下两本,用了锁线裸脊的装帧设计,翻阅起来格外方便,就是字体略小,看久了眼睛不适,好在行间距不窄,否则这字号和页数很可能使我合书弃读。

  翻开书的“序”先了解一下《村庄》的写作背景,首先它是一本毋庸置疑的“乡土小说”,其次是它的写作手法,以一个人物为引线,串联出整个村庄中众多人物的故事,“没有主要人物”也“没有主线故事”,看到这儿有点心内一惊,这样的故事结构不会写松散吗?

  不浪费时光直接开读这个故事,以人物进场开篇,却又不急于让他们走入故事。即使看到“相爷”与“腐国梁”的出场,也不过是感叹一下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在外貌及特征上也是有很有特点的。笔锋一转走入故事的场景描绘中,村庄的地理位置与风貌会对人的生活方式与性格养成产生怎样的影响。终于在冬景置入完毕后,随着相爷晚年从京城回了乡,各路人物开始在其中接连有了旺盛的生命力。

  在作者笔下,相继看到相爷一家,桂爷一家,腐国梁,瞎补丁,胎里坏和瞎炮仗等人的

  人物性格及生活状态,在这屁大点儿的地方困于一处,其中的为人处世、恩怨纠葛交织一起,走马灯赶过场一样的让人眼花缭乱。

  最喜作者用乡土化的语言来给角色以对白,幽默生动的表现人物丰满的性格与复杂细腻的内心活动。原以为长文繁复枯燥且愁不知何时能读完,但是在丁卯儿和媳妇的第一场对话中看到了希望,这种惹人捧腹的场景对于我这种笑点低的人来说是极富吸引力的,恍然间想到《乡村爱情》的场景,对于诟病诸多的这部乡土剧,个人觉得前两部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后面的故事抓不到什么新鲜内容便往狗血和烂尾上去了。说回《村庄》,它的画面感极强,在阅读的过程中,它便在脑内生动的呈现出影像来。

  《村庄》初始吸引我阅读兴趣的便是这两点,生动塑造出的人物,不论是真实还是虚构的都现在血肉来,这让我觉得神奇并为此着迷。另一个是有特点的写作风格,不论是独特的语言,还是故事情节架构上的奇诡,都使阅读的过程中充满了别样的乐趣和收获,如果两者叠加,效果更是惊人。

  若说这本书让我不适的地方之一便是人物的名字,大部分冠以名号称之,虽然能一下子看到人物最突出的特点,可是我总觉得膈应。故事内的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设定为上世纪的60年代,算来也是处在了特殊的历史时间节点上,因为还没看到后面,不知会否对书中的人物产生影响,对于这一点我还是期待的。

  在这千余页的作品中,相爷贯穿了故事的始终,如果说他不是主角那谁又是呢。

  疯猴勿杀20180205

  

  《村庄》读后感(七):60年代的乡村情节记忆

  收到《村庄》如此厚重的整两本,共1196页用了10天看完,一路斗嘴到底,特带劲儿~

  从开始相爷踏上韩家庄那刻开始,被作者描写的如何萧瑟的景儿渲染的感觉一下子带入画面,仿佛自己的脚下就是那地,从身边的小人物开始,开口虽糙,眼神儿,语气助词都是拿捏精准到位,甚至从头糙到尾,有些露骨,但都是那股子庄稼院里该有的劲儿。

  没舍得看得太快,总觉得会错过其中某一句话,甚至描写留白处的触觉,浓郁乡土气息,没有体会过真正庄稼地的人的生活,估计可能会囫囵吞枣略过这些部分。 这样一部乡土气息如此浓厚的小说我是第一次读到,没有浮夸词句,不慢不紧的推进人物之间的情节,没有思想包袱,不会让人有距离感,感觉就是发生在我的身边一样。

  真实贴合属于那个时代的农村,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也曾在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日子,有点是曾相识的画面感,这部小说里头的人物设置,很有特点,以外号称呼,颇有特点的人物外号,一下子可以让人抓住眼球,采用大量的俚语,俗话说得如此巧妙自然,话糙理不糙的斗嘴覆盖全篇,好想自己也参与其中,成为他们的一份子参与其中,甚至期待作者的这部乡村小说,可以拍成电视剧版。 之所以喜欢看《村庄》,也准备推荐给我朋友看,想想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的我们,面对这样有血有肉的情节也会为之动容,感受的人与人之间该有的活气,活的就是这样一股子劲头儿,农民靠天靠土地庄稼吃饭,回归现实生活,接地气。

  当我读到“智慧”相爷最后没了,觉得他那手里的拐杖应该设置一个线索,从开篇到结尾一直都有提到,到后续的韩家庄的几起白事儿和相爷也再无关联,关于那几个“口”,如释重负~

  我整整想了一个下午,原来这就是命运让他们明白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口”字的神秘意义。

  每个人物的出场自然而然融入其中,出现或是离开并没有被强烈渲染,他们的生活和命运会在一夜瞬间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也会随之很快烟消云散,一切回归自己的生活中去。

  这是一部很有文学功底的作品,讲述的是60年代的乡村生活的记忆,值得一读和推荐,尤其是有着乡村情节的读者品读。

  《村庄》读后感(八):最难解是乡愁

  最难解是乡愁

  收到胡干这本《村庄》的时候正好听闻诗人余光中去世的消息。因一首《乡愁》被大众熟知的现代诗人余光中曾在四川寓居数年。而在唐代的杜甫是最早将“乡愁”二字入诗的名家之一,其流徙蜀地之时更是多次借诗抒怀畅叙乡愁。在今天的成都杜甫草堂,一块全文刻下《乡愁》的石碑,不仅串联起两位诗人跨越千年的思乡愁绪,更让每一个驻足于此的游人心生感慨。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古往今来,无数古人和现代的作家怀念故乡,也创造出了很多跟故乡有关的文学作品, 鲁迅的《故乡》是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经历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多人离故乡越来越远,村庄这个概念也渐渐在我们心里淡忘,但是故乡,永远是我们心里一块无法割舍的所在。

  故乡里没有机器的喧嚣,没有欲望的蒸腾,没有赤裸裸的争夺,没有明晃晃的仇恨……在宁静的田园里,自然、人、心灵,一切都是和谐的,充满情意,我们在这里曾经有过的,永生难忘的宁静恬然:在望天湖边,在秧田里,在神山上的白云里,在门外的水车声中……甚至死亡和灾难也只是这个质朴的世界充满契机和情感暗示的一种生命现象。在这个如诗的田园里,自然与人是和谐的:“麻雀在水竹枝头耍武艺”、“燕儿飞到人家堂上来报喜”,连水车的轰鸣也如音乐收入人的心房。村庄自然不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竞技场,而是自由生存的乐园:“兔儿在黄昏里觅食”,“狗子见了兔儿也不要追”。

  《村庄》作者以一种贴近生活、诙谐轻松的笔触,深情又隐晦地讲述了一个名叫韩家庄的华北村庄,自晚清至建国以后,历经百年沧桑的时代变迁、世事沉浮及人物命运。于幽微处,尽显盘根错节的乡村伦理、人情世故,以及在特殊时期、情境下呈现出的复杂人性。那些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人们,生如蝼蚁,却个个都是“角儿”,他们的生活、爱恨情欲、人物个性及命运,密实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乡村画卷。同时,不难看出,作者一次次回望故乡的过程,也是不断反思和挖掘历史进程中的时代变革、文化政治复杂的深层因素与个体生命、人性之间相互作用、纠缠和角力的过程,这使得整部作品具有了值得每位读者反复品咋的厚重分量。

  村庄里的每个人物都有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和复杂的人性,“瘸郭亮”“相爷”“瞎补丁”每个人物都为村庄故事的发生,历史的推进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村庄》读后感(九):像母亲一样的村庄

  在没有阅读之前,“村庄”这个名字,让我想起刘亮程的小说《一个人的村庄》,浪漫而又自由不羁。

  但是开始阅读后,我就立马将刘亮程抛在了脑后,这时我想到的人,是余华。余华笔下的人物,或多或少,都带着点岁月的磨痕。欢喜是一时的,痛苦却是绵长的。不管是那个时代投下的阴影,还是现代社会依然会有的矛盾纠葛。

  胡干的《村庄》里,人们正处于那个时代,他们会表达出对生活的不满,但是找不到根源,以为被叫了一个不好的外号,就使得儿子孙子都命不好的,大有人在。

  往往都说城里人精打细算,而村里人勤劳朴实。勤劳朴实不假,村里人肚子里的弯弯绕绕,不比城里人少。

  我本人就特别佩服家里长辈,不用账本,只凭记忆,就能将数十年里和数十人的礼金往来算得清清楚楚。

  要是有求于人,带着家里的土产,一幅憨厚讨喜的笑容开路,既能落个爽朗大方会来事的好名声,哪怕嘴笨点,这个忙,别人八成也愿意帮的。

  所以说,万不可因着明面而小巧了村里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智慧。“桂爷”接到“相爷”后,在驴车上就叮嘱“相爷”,平常要和大伙儿勤走动,不然会被说从城里回来的,眼眶子高;但是去说话,也不能冲谁都掏真心,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小心祸从口出;完全不言语也不行,随便拉拉家常说天气说果树,吃喝拉撒,不扯是非。

  就是现在,这几句话也很实用哩。无他,现在村庄里看不见的规矩,还是很多哩。

  就看“瞎炮仗”接“相爷”回村时的表现,“相爷”到站前,他指着车站的老头儿打骂,用卫兵的势头抬高“相爷”;看到相爷跟在两个年轻人后面走,就啧啧说“相爷”回来还带了两个保镖,其实人家是奉命把“相爷”押回来的;在“桂爷”签字时,又抢先回答两个“小领导”的问题,把桂爷身份往好了说:党员、排长;明明是仗着胆子说的,看到“小领导”对自己没什么反应,又在心里鄙视起对方来。

  这种人,真叫人看着眼熟。几乎每个村庄上都会有这么一个大嗓门。偏偏嘴上还没有个把门。“相爷”也好,“桂爷”也好,他们也就是“瞎炮仗”的长辈,他们就是生活好了,身份显赫了,也不一定能给“瞎炮仗”带来什么好处,但他就是爱炫这两位爷,哪怕炫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但我看到这个人物的时候,是有点纠结的。一来是这种人物爱捧人,也喜欢踩人,要是让他发现“相爷”落魄贫穷的现在,不知道会怎么和村里人说道。如我上面所说,村里人也是很现实的。二来是当时的社会,“瞎炮仗”很有可能因为那张嘴,给自己给身边人惹来大祸。

  可以说,胡干刻画这个人物,是很到位了。就几次抢着说话,“瞎炮仗”的形象就生动了七八分了。

  生命最开始的十年里,我居住在村庄里,但是,有五年的时间,是一种和村庄半隔离的状态。这使我能跳出村庄去看他。

  离开村庄又十年之久,平日里也不会特意怀念。但是,胡干的《村庄》让我以往的记忆都鲜活了起来。

  村庄,依然像母亲一样,孕育着我们。

  《村庄》读后感(十):大地的史诗

  胡干的《村庄》是一大部头的乡村文学著作,洋洋洒洒一百多万字,而且,令人惊艳的是这套书的独特的装帧设计,锁线露脊装订,硬皮精装,别具一格,阅读舒适,尽显名作风采。

  这部小说的背景是华北地区的农村,是在大运河边一个不大的小村子里。故事就是从相爷的回乡开篇的,从小离乡的相爷,在七十多岁的时候回到家乡。不尽使人想起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大运河千年历史依旧流淌着,小村庄炊烟依然飘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人们过着封闭的乡村生活。

  看着这本书,不禁想起我身边的大运河,我一直生活在华北地区的天津,大运河从市区郊区蜿蜒而过,我居住的地方曾经是故河道。使我想起少年时期我与大运河的渊源,我的亲戚住在北运河畔,离住的院子不远的河边有一个漕运码头,这就是著名的天下粮仓--北仓廒的专用码头之一,我知道这是一条绵延两千里,贯穿南北,流淌了一千多年的北运河。

  在我寒暑假的时候,就到亲戚家住些日子,因为当年大运河两岸到处都是农田。这里就是我喜欢的农村了,看什么都新鲜,在北运河岸边的大院子里,养着鸡犬,鸡被我赶得飞到了院墙上,总是听到大队的喇叭通知社员去大队部领菜的声音。

  到了夏季,村里的少年都是在北运河里游泳,从古老的码头下水,游到对岸,我就是在这里学会了游泳,只是从未看到过有船经过这里。有时候,我在河里捞虾,用小圆网上放饵食,用长绳子系着放到水里,水面上系着水漂,在河心放十个左右这样的小网,等到一定时间,人坐在旧汽车内胎上划过去,拉起网线就可以从网里捉到虾,傍晚的饭桌上就摆上了一盘炸虾,可以美餐一顿了。

  在早年,村里还没有自来水,村民都是从北运河挑水,每家的堂屋都放着一只盛河水的大缸,用明矾澄清后,水分外的清,无论孩子大人回到家,先拿水瓢舀水就喝起来,既清凉又解渴,有一次我竟然看到在大水缸里还养着几尾鲤鱼。

  好了,再继续评论这本《村庄》。书中描写这些靠天吃饭、安分守己的农民,在相爷的返乡之后,发生了很多微妙的变化,时间不长,这里的农民重又回到原来的生活,还是靠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依然过着蝼蚁般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令人叹息。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非常淳朴善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的直爽,书中的语言对话有着乡土气息。再现出在那个时代,华北平原的地域特征,人们表达情感特有的的方式。作者的文字带有独特的乡村文化,从我翻开第一页开始读起,直读到书尾,看到的都是地地道道的乡村中的生活描写,非常真实,非常的亲切感。书中描写的人物也是有血有肉,各色各样的性格,可以看到这些人物,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故事和人生价值的追求,把那特定时代里,农村村庄的生活再现出来。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对话,把读者带入了乡村场景之中,让读者感受乡村生活。

  作者的文字表现能力非常强,质朴的描述,以及对乡村生活的观察和感觉,也是令人佩服的,将读者带到百年的乡村历史和生活之中,让我们感受乡村的生活气息和那些农民的精神情感。《村庄》这本华北农村的故事,是中国大地的史诗,承载了几千年中国的农民在这片黄土地的赖以生存的希望。

  让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读这本书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