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幻想即现实(活出梦想中的自己)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幻想即现实(活出梦想中的自己)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28 21:5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幻想即现实(活出梦想中的自己)读后感精选10篇

  《幻想现实(活出梦想中的自己)》是一本由曾奇峰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26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7-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幻想即现实(活出梦想中的自己)》读后感(一):现实都是自己建构的

  曾奇峰说心理治疗师是“修正父母笔误”的人,很有感触工作这一年多接触到的所谓有心理问题学生,其实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有问题的家长。大部分时会很无奈,因为孩子身上这些根深蒂固观念思想模式,真的很难改变。总觉得,相比孩子,父母更应该去上学,去学习。看完这本书,联系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很多问题都找到了答案。五星好评

  1、明朝的张岱曾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2、有人称心理治疗师为“修正上帝笔误”的人,其实不是,应该改为“修正父母笔误”的人。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让人生小三角形舞台由父母决定的那个点和那两条边无限地向远处延伸。扩大了的人生舞台,一定会是更加自由也更加幸福的舞台。

  3、即使没遭到反击,子弹也是要出膛的,这时,射中的对象就不是别人了。不热爱自已的职业,对服务对象态度恶劣,本质上是对自己的攻击是在把子弹分分秒秒射向自己。其后果就是易患各种各样躯体的和心理的疾病相信大家对这样的疾病都不太陌生,如高血压心脏病癌症,或者抑郁症人格障碍等。我们可以说,一个总是处在这位男服务员状态的人,实际上是处于一种慢性的自我毁灭状态。

  4、几乎所有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一个人内心世界,是他所处的关系的反映。所以孩子过度上网,不出门,不去学校学习,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他所处的关系的问题。作为心理医生,我们要治疗的不是孩子,而是他周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他和父母的关系。

  5、实际上,这个过程就像行走在雨夜的山路上,双方都一次次地跌倒,又一次次地爬起来。就这样互相搀扶着,直到在某不朝然的时刻到达山顶,见到曙光。#论心理治疗的过程#

  6、心理伤害身体伤害是完全一样的。身体伤害是在物理层面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伤人者主动,被伤害者被动,而且受伤害者身上会留下肉眼或者仪器可以检测出来的创伤。而心理伤害是发生在象征层面的,看似伤人者主动,被伤害者被动,其实并不一定是这样。#论心理伤害#

  7、每一个人,首先都是生活在一个自己制造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我们称为射的世界,这个世界隔离了人与真实世界的关系。

  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与这个世界无关,而与你愿意把它制造成什么样子有关。#论自我建构的世界#

  8、面对抱怨者,我们既需要一副悲天悯人心肠,理解他们自我缓解焦虑努力,同时也要有一双具有特异功能耳朵:让抱怨者的声音从左耳进,从右耳出,使自己能够跟抱怨者建构的不真实的世界划清界限。#论抱怨#

  9、要拒绝成长,最好的办法永远使自己处在过去的经历中。

  10、曾奇峰的习惯是,宁可冒着被认为基本诊断都弄不清楚风险,绝不给人下诊断。他会他的患者说:你现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点措施,或者吃点药,或者做心理治疗,就会好起来的。这并不是安慰,而是事实

  《幻想即现实(活出梦想中的自己)》读后感(二):#幻想即现实#超越自卑实现超我

  《幻想即现实》这是超我的话题,是希望“规范”自我,实现自我理想的。根据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这样的一个人格结构,(“本我”最原始,它充满着本能欲望,一味追求满足。而“自我”是在“本我”之上,受知觉系统影响,修正“本我”的,它代表理智常识,是按照现实的原则来行事。而“超我”人格的高级得、道德的,超自我心理的构成结构等,它代表自我理想、良心等至善原则来规范“自我”)当这三种人格构成人应有的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一旦某一方面失离平衡,难以稳定,也就形成了人格障碍。

  这本书除了是一个超我的话题讨论,更是一个”自卑与超越“纵向讨论,作者似乎认为自我无法超越超我的本质是因为自卑,这一点的认知是不假。

  我又看了部分书评,记得又一个题目是“幻想其实不是现实”(擦杂着猎奇)但是其本身是否认人类并不能超越自身超越弱智,只能想想而已。

  根据尼采超人论而言:个体生命是可以实现超越自我与超越弱者的(凯撒大帝和拿破仑就是超人的雏形)而我们分析'超人“会发现就像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曾云:索群离居者,非神即兽。很多人说尼采宣布了“上帝已死”却又创造出“上帝”代名词——超人,这是严重错误,众所皆知尼采和克尔凯郭尔都是反教会反教会哲学的,可以说信仰其本身是帮助人类从虚无主义解脱,形成自我超越的,而教会们,是把他形成奴役的工具了,可以说尼采的行为是解放,恰如本书的夙愿。

  在本书第一章50%以上都是在说自卑的,而从未思考神经症本身的意义,像是随手复制几篇富有心理味儿的文章,并无太多过于高级的的逻辑(这也说明的它的优点通俗易懂)在20世纪初期更多的认为“神经官能症(神经症)是源自童年创伤的压抑言下之意就是人之所以痛苦,是由于被压抑在潜意识的问题,而非大脑的病变,这至今适用于现代神经生物学。

  在本书p03"不满的是对自己的攻击”所讲述追求人类要追求超我的路上,要首先认同自己,才有可能实现超我。的确在追寻超我的路上我们需要认同自己,有自信,但要清楚的是”不满“除了自身缺陷的,还有是对自身的过度苛求,过度苛求本身是由于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所以极度苛求自己更好,而非自卑。而这种不满是基于现状与其目标差距情绪,而非只是单一的自卑,它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是愤怒焦滤嫉妒等的产物。有些事情不是你认为你能行你认同你自己就可以了。

  其次p5"你会享受快乐”享乐这个词源自古希腊的爱利亚学派,这“享乐主义”必将导致自我陶醉货或自我为中心。因为他所有的感官体验都是自己,而不会听取别人的。而享乐也就是享受快乐,这种享乐主义更多的是体现在性行为上。而反观享乐主义的具体表现无非就是思想空虚,迷恋特权追逐名利慵懒松散,生活腐化的几个特征。我相信作者的本意可能与亚里斯提卜是思想类似,就是“生活的目的就是最佳的去享受身体上的快乐,幸福就是快乐的总和”这个东西就好比《性学三论》里的力比多,你追求你的本能,但你所追求却危机别人了,这种享乐就是一种问题了-。用狄罗德的话去评价享乐主义是:“以致我们不得不指出,享乐主义者少年名声最坏而品德高尚的人。也可以说这种人是希本书希望我们成为的人,但绝非我所强调的”超我“

  这本书的意义或者说这章节的依旧更为明确是说就是让我们追求幸福,安于现状,这是最美好的状态,但是假设让人放弃向上的动机,拒绝超越,那么生命本身就是虚度的。

  作者又借用朱德庸一言,来说享乐,但这句话本身就不是表达享乐的,人不可主宰自己,但可以宰了自己。我认为这句话更像是人应该逼迫自己,从而超越自己,而非安于现状。

  最后令我大失所望的是第二章讲述关于恋母的,恋母情节不是恋母,这无疑是一句废话,伊底庇斯情节”(通俗:恋母情节),恋母情节也只特指男性,是根据幼年的经历和自身性格的缺陷,所造成的对母亲依赖,而非恋母亲这个人。

  结下尾吧/ 我看见过那个梦,它真实地存在,存在于世。我慢慢地追着,它也因此而改变着。

  《幻想即现实(活出梦想中的自己)》读后感(三):曾奇峰:很多人的问题,恰恰是思考得太少

  国庆前,赶在临近闭幕之时,终于看了上博的大英展。排队3个小时的过程中,手中的消遣书,就是这本曾奇峰老师的新作《幻想即现实》。

  曾奇峰老师是国内的精神分析大家,他的精神分析课视频是许多人的入门普及必备。而今推出的这本书,可以说是他近年来关于精神分析的一系列随笔集。一篇又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非常适合当下拥有互联网时代阅读习惯的人。

  精神分析注重挖掘人的“幻想”世界。从弗洛伊德老爷爷时代就开始研究梦境——这么明显的“幻想”开始,到自以为处于“清醒”状态——实际上是把“幻想”当作“现实”的状态,特别是对于后者的发现,是弗洛伊德以及历代精神分析大家对人类社会贡献。而这又很好地与心理咨询的另一个支柱理论取向——认知行为,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后者正是通过对“想法”的探究,另辟了一条帮助人类走向心灵自由道路

  总的来说,大多数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是不足的,我们总是自以为是,总是信以为真,总是稀里糊涂;抱着一个固守的观念不放,不会、也不敢尝试用另一种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理解处于这个世界里的自己。

  而这本书就关于曾奇峰老师思考的总结,他对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观念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些想法确实也让我很受启发,现整理摘录如下,也供还没有机会读到这本书的你参考:

  1、抱怨的作用

  抱怨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从关系角度看,抱怨者是在人格上把自己置于一个低人一等境地。他有一个高于自己很多的人在安排着与自己有关的一切人和事,但安排得不好,既然低人一等,就不能用多少有居高临下的方式,而只能用小媳妇似的抱怨了。

  2、你的“创伤”离不开你的“配合

  任何心理创伤,都必须有所谓受伤害者的“配合”,才能完成:这件事已经摆在那,受多大伤害,完全由你自己看着办。

  3、“指责”是转嫁难受的方式

  在他人犯了错误,并对自己造成伤害的时候,一般人的做法就是把自己的难受通过指责犯错的人转嫁出去。

  4、太快行动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太快地用行动来缓解焦虑,可以起到头疼医头的作用,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比如在迷路的情形下,草率地选择一个方向走,可以使人暂时平静下来。一旦知道方向是错误的,困境就会比以前更深重,焦虑也就增加了。

  5、对成熟的过度向往才是不成熟

  年轻人只要不走太多的弯路,到了相应的年龄,成熟是一件瓜熟蒂落的事情。对成熟的过度向往,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因为这包括了自己对自己的攻击:这是最青涩的生命的证据

  6、经常有疲倦感是在寻求他人的照顾

  疲倦者(特指没有做很多事情,但是依然很疲倦,排除生理因素)给人的感觉,是在打着疲惫名义,拒绝跟他人发生关系。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拒绝的仅仅是富有责任的、需要付出的成人对成人的关系,而不会拒绝他人以照顾者的身份接近它或者她。

  7、恋母的本质是自我设限

  一般人以为,恋母是指想跟母亲发生亲密关系,如果真的仅仅是这个意思,那深层心理学魅力就会大大减少。实际上,恋母情结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成长的不好,以至于把自己现实的和想象人际关系,都局限在父母和自己组成的狭小三角形内,对外则声称“曾经沧海”。这是自我设限的一种形式

  8、能够为自己负责的人,不会对他人过度期待

  一个愿意自己承担责任的人,不会对他人有过度期望,也就自然不会用期望虐待他人。而一个人能够承担责任的基本前提,就是他有充分的自由,奴隶不必承担责任,因为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如果一个人被他人过度期望,他就变成了他人期望的奴隶,他活着的目标,只不过是满足他人的期望而已。

  怎样知道期望过度了呢?很简单,问问被期望者的感受就知道了。

  9、信任是一场冒险的旅程

  信任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能力。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人对外界的人和事的信任,是其对自己的信任向外投射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看,信任本身有点赌博的味道。因为你如果信任某一个人,实际上就意味着放弃了对他的监视、控制和警惕,而这样做一定是有某种程度的冒险的。

  以下内容更适合专业人士

  10、关于读心理书

  有人认为,看太多心理书,会让人想太多,问题更大。其实,一个人经过深思细想,才可以获得真正的心灵的自由。很多人的问题,恰恰是思考的太少了。

  11、关于咨询行业

  中国心理治疗当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将这项事业比喻成孩子的话,这个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支持,而不是贬损和打压。

  12、关于贴标签

  一个受过良好训练的医生是不会随便给病人一个诊断的。我个人的习惯是,宁可冒着被认为基本诊断都弄不清楚的风险,也决不给人下诊断。我会对我的患者说:你现在情绪有点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点措施,或者吃点药,或者做做心理治疗,就会好起来的。这并不是安慰,而是事实。

  13、关于咨询目标

  心理治疗的目标就是使来访者接受作为一个人的现状,具有人的情感和人的关系。

  以上是这本书对我比较有启发的句子,难免挂一漏万,要想进一步了解,还是自己买一本来读读吧。当然,如果你有一些精神分析的学习经历,估计会遐想:为何我从整本书中,就选中了这些?

  我承认,这里面肯定有我自己的“幻想”。

  当然,这本书何尝不是曾奇峰自己的“幻想”?至于你是否要把这些当做你新的“现实”,还是要看你自己。

  心理世界本身就具有极大的解释空间,很多现象应该怎么理解,本来就没有通说和定论,因此不要因为是专家之言就顶礼膜拜。但是能够用更多元的视角来理解自己和他人,倒是能够让人更加柔和地看待这个世界的锋芒。总的来说,多多思考吧。当然,这里的思考,肯定是指有价值的思考,而不是胡思乱想。

  整理&撰写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000小时,目前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近期关注:要事第一、边缘型人格障碍。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一杯咖啡(coffeecenter)

  一杯咖啡介绍: “一杯咖啡”是由沪上一群心理咨询师发起的公益心理团队,以助人自助、生命影响生命为宗旨,提供“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理咨询”公益心理咨询,“一杯咖啡换一次相遇”公益单身交友,“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灵聚会”公益心理团体活动,“心理师成长”公益心理咨询师及心理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活动。曾被《中国日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悦己》杂志、《新京报》、《女友家园》、上海交通广播电台、《至爱》(上海慈善基金会会刊)、《上海老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特别说明: “一杯咖啡”已经国家商标局注册为商标,享有在“心理”类商品及服务中的知识产权。

  《幻想即现实(活出梦想中的自己)》读后感(四):你的世界,只与你有关

  人是一种关系动物,我们从出生开始就处在家庭的,社会的关系中。亲情,友情,爱情,每一种关系的交织构建出社会意义上的“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我们都有着相同的身份,父母,子女,学生,职工,这样的身份给了我们生活中平添了许多色彩,但一旦处理不好,就会成为烦恼。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就是作者为生活在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中的人们做心理咨询的事,有真实的案例,也有随笔感言。比较适合非专业的心理爱好者来读,没有什么通篇难懂的专业词汇,但是也能感受得到字里行间作者作为一个有着多年心理咨询经验的咨询师所带来的安心。

  书中大部分的案都是与亲情有关的。年纪小的孩子被父母溺爱;大一些的又开始关心学业,生怕被网络耽误了一个北大清华的苗子;再大一些的开始考虑成家立业,父母与爱人之间又多了层关系让人烦忧。

  书里说,在各种关系之中,亲情是最牢不可破的,以血缘为纽带可以让人更加肆无忌惮,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特别是在中国五千年孝字为天的教育下,家长被赋予了给予者的权利,给予了孩子生命,给予了孩子吃穿,抚养孩子长大,为孩子操碎了心。这样近乎于呕心沥血的付出让许多家长都理所应当地认为,孩子是他们的所有品,他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一旦孩子不按他们规划好的路线走,就是叛逆,就是辜负了一片苦心。

  然而作者以专业的角度揭开了那一层“为你好”的面纱。

  孩子一天天在长大,家长一天天在老去。已经预感到孩子即将离自己而去的家长自觉有必要做出一些什么来留住这个曾经事事依赖自己的孩子,为了让自己感觉到被需要,也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还没有被抛弃。“为你好”这三个字就成为刀枪不入的盾牌,也成为孩子无法挣脱的束缚。好好学习,刻苦努力等永远正确的词汇更是无法反驳的,属于家长的万金油。

  “作为心理医生,目睹了太多的亲情框架内的迫害与被害,施虐与受虐,最令人难过的是,在这样互相拼杀的关系中的当事人,还误以为他们是在互相爱着。”

  真正的健康的亲情应该在具有血缘这种牢不可破的关系之上,加入爱情中的体贴,友情的讲义气。这才是真正令人幸福的亲情。

  作为一个心理专业的学生,个人认为心理咨询师的任务无非就是——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生活。用作者喜欢的亚龙的话来说,更好的死去。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在人类存在的几千年里,没有一个人可以拍着胸脯说他认为自己的生活,从生至死,一直都很好。贪婪、嫉妒、羡慕、忧郁……这都是每个正常人都会有的情绪,这些看似负面的情绪甚至催生了不计其数的艺术。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控制他们,与他们和平相处。

  就如书名所说,幻想即现实。

  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里的王。我们世界里那些扮演着形形色色角色的人,不过是来自现实世界的投影。若一个人在你心里是个好人,那么他就算烧杀抢掠也会被视而不见;若一个人在你心里是个坏人,那么他就算菩萨心肠也会被认为成矫揉造作。

  安全感、幸福,都是自己给的。封闭、抑郁,也是自己给的。

  “有激情却不失稳重、才华横溢却又淡定从容,不仅学问渊博,而且人格几近完美,那难以企及的作为人的境界是在令人向往。”

  这是作者形容一位前辈的话,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成熟。

  成熟的确是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状态,仿佛只要成熟了,就达到了人间仙境,没有什么是不能迎刃而解的。

  其实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能熟练地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给予自己充足的安全感。人类也是一种动物,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不到百年的时间。对于地球而言,太过短暂,来不及见证什么寒武纪的降临,来不及见证一个物种的进化;对于科技而言,又太过漫长,来不及追上它日新月异的脚步。

  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可能,让自己更好的活着,或者说,更好的死去。

  《幻想即现实(活出梦想中的自己)》读后感(五):善良有时会换来感恩,有时却能带来仇恨

  都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那么如果对方拿到玫瑰后,再反过来用刺扎你,会是什么感觉呢?

  先讲一个朋友的故事:

  大学毕业以后几年,同学聚会,有的人当上了老板或者管理层,有的人还在底层拼命糊口。

  想到同学一场年少情深,于是当老板的同学,让另一位同学到自己的公司来做中层,给他很好的职位和报酬。

  结果这位同学却在单位尽说老板坏话,最后还连同其它中层一起卷走老板的资源和财富。

  因为他心里认为,这个老板同学的帮助,根本不是出于热心,而是出于炫耀自身的优越感。

  到你手底下干活,让你视奸我的工作状态,反而是对我的一种羞辱。哪怕你让我赚到了更多的钱,我也不会对你有丝毫感激,甚至觉得这一切都是我应得的。

  我们本来出身差不多,上学时我学习还比你好呢,凭什么你混成老板,而我要为你打工?

  生活中,这种恩将仇报的例子并不少见。

  你在对方贫困时,不遗余力的施舍帮助,出钱出力,结果并没有换来对方的感恩,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后来你不再给与帮助时,竟然换来对方的谩骂,凭什么你那么有钱不帮我?

  心理学家曾奇峰在《幻想即现实》里写到一个观点,我觉得非常赞同,

  “在给与帮助和接受帮助的人的关系中,有很多东西是十分微妙的。一般来说,接受帮助的人会对给与帮助的人有感激之情,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是,被很多人忽略的是,伴随着感激的,应该还有一种相反的情感,就是仇恨。”

  当我们给与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们心情会变得愉悦,同时也会不由自主的产生道德上或者地位上的优越感。

  没有人发自内心的愿意接受帮助,那些被帮助的人的心态通常是觉得,一但接受了,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的无能弱小和卑微。

  每个人人的内心,都有一种天然的追求平的力量存在,在被帮助的时候,这种力量就藏在内心深处,一不小心,就会让被帮助的人,对助人者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敌意。

  在国外,不工作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低保收入,每天朝九晚五去工作得到的收入也许比低保多不了多少。

  很多人看到北欧这些福利就大加赞叹,特想去那边生活,到时候什么也不干领补助就行。

  但是事实上,如果真的在那种环境下,很多人反而不愿意去白拿补助了。

  因为一旦拿了,就是向社会承认你是个弱小无能的人,在很多人眼里的地位就会变得低人一等,这种不被尊敬的感觉比吃不上饭更让人难受。

  俗话说一碗米养恩人,一袋米养仇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一个人快被饿死的时候,你给他一碗米,他会把你当作恩人。

  可你要给了他一袋米,他可能会想,既然你出得起一袋米,就能给我更多,你竟然不给我。于是你就成为他的仇人了。

  《幻想即现实》里说,“在一碗米的施与中,由于人际基本规则的影响,接受者自然会产生感恩的心理,由一碗米所导致的施与者和接受者的地位的反差不太大,所以伴随产生的仇恨也不会太大,这种仇恨很容易被接受者的道德感和良心压制。

  但是,当施与的剂量达到了象征性的一袋米的程度时,恩也重了,恨也重了,重到了不可以被道德良心压制的程度,所以就变成仇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并不难理解。人性深处深藏的东西,很多时候才是万事万物的答案。

  你对一个人好,不但没有换来任何感激和回报,反而播下了嫉妒和憎恨的种子,这也许就是人性最捉摸不透也最真实的地方。

  曾奇峰老师说:“现代社会对贫穷者的帮助本身是人类良心的呈现,极具积极意义。但是,跟这种帮助联系在一起的附属行为方式,则很不明智。

  比如给接受帮助者附加感恩的条件、安排双方见面并让媒体做非匿名的报道、报刊刊登双方在一起的照片、公开谴责或者赞美一些被帮助者的言行等等。

  这些举措,表面上是在维护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实质上却是在打击最基本的人性,最终会给帮助者、接受帮助者以及社会都带来伤害。”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不被察觉的仇恨更具有毁灭性了。

  我最喜欢的一本小说是东野圭吾的《恶意》讲的就是这样的事儿。

  这本书之所以受到推崇,不仅因为推理情节设置高超,文笔流畅牵动人心,更是因为其中揭露的人性最隐蔽又阴暗的一面。

  书中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野野口修,一个叫日高邦彦。

  野野口修杀了日高邦彦,为了掩饰自己的杀人动机,撒下了弥天谎,在我们都以为事情的真相是那样了的时候,刑警加贺最终抽丝剥茧,发现了真正的真相,更发现了隐藏在凶手内心深处的寒冷恶意。

  野野口修和日高邦彦住在同一个街区,小学初中都是同学,野野口被校园暴力不想出门的时候,日高陪他去上学。日高有原则,有正义感,为人谦和有礼。而野野口修,为了逃避被暴力,去做了恶人的跟班,参与欺负日高的行动,还参与了对同学的施暴事件。

  他们二人都有着作家梦,后来日高成了畅销小说作家,但野野口修却只能写儿童小说谋生,甚至连写儿童小说的机会,都是日高给他的。

  可以说,从小到大,日高都是野野口修的贵人。一直在无私的不计前嫌的帮助着他。

  然而这种帮助并没有换来感恩,反而促成了野野口修的嫉妒和憎恨。

  在杀死日高后,还极尽污蔑对方,制造假证据,证明自己是对方的影子写手,对方的人品极差。

  后来野野口修患上了癌症,这种嫉妒之也随之恶化,对日高的恨意就像生长在体内的癌细胞一样,不断扩散直到控制不住自己杀掉对方。

  我们都觉得杀人的动机也许是对方做了什么激怒自己的事儿,或者有什么天大的怨恨,然而并没有。

  有一种善良也可以带来仇恨,那种不平衡感在内心生根发芽,直到最后变成一股熊熊烈火,烧毁对方更烧毁自己。

  明明都是生活在一个地方的小孩儿,凭什么他比我受欢迎?明明他家小时候条件根本不如我家好,凭什么现在住豪宅娶美妻?

  明明都是写东西,凭什么他能成为畅销作家,而我只能做儿童读物的作者?凭什么得癌症的人是我,而不是他?凭什么?

  正如书的背封上所写到的: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琐的过去还帮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我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恨你优越的生活,我恨当初我如此不屑的你如今有了光明的前途。”

  所谓的我为你雪中送炭,你愿我家破人亡也许就是这样。

  善良有时会换来感恩,有时却会带来仇恨。很多人觉得自己是好人,却总是不被人感激,也许是因为善良的程度过了界。

  真正的善良,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亦给对方留有尊严,真的好人是懂得体察人性,有原则又有锋芒。

  人性有时候会带着点儿恶,而我们能做的是保持智慧的善良,做个聪明的好人。

  《幻想即现实(活出梦想中的自己)》读后感(六):来,喝点小酒,聊聊精神分析

  花了半个小时整理完阅读笔记,保存的时候居然显示错误!!!查看网络正常,刷新了一下,回到了空白的页面。顿时恼羞成怒,内心翻腾着火焰。细细的体味着这份愤怒,胃部一阵阵升腾的强烈气息直冲冲的向大脑窜去。忍不住低吼了一声:TNND!!辣鸡豆瓣!!

  ------------------------------------------------------------------------------------------------------------------------------------

  花了两天时间看完有趣好玩的书,阅读笔记整理如下:

  第一章:

  百次回眸,千次追尾,万次迎面相撞。

  听说道理是曲折的,所有我有一副柔软的身体。

  人不可以主宰自己,但可以宰了自己。

  为何别人不理解你:首先你没说或者没说清楚;其次你的潜意识并不像让别人了解你;最后别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

  伯乐--千里马,太固着会错过机会,太容易接受暗示又没有边界。可以参考,发现未知的自己,在于一个“度”。

  理解人性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观察孩子。

  人之初性本勤。选择性的局部懒惰/勤快。关禁闭之所以是一种惩罚是因为剥夺了勤快的权利。

  信任是一种能力,对他人、外界的信任是对自己的信任的投射结果。

  明代哲学家张岱,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耻不可教也,以其无真气也。

  人是游戏的动物,世间万物,都可以游戏的态度对待、参与。

  忠言逆耳最好的处理是重话轻说,这需要智慧和勤快。

  人际环境是语言制造的。

  比昂,心理治疗的目标是把无限的变成有限。

  过度期望就是施虐,直接抹杀了一个人活着的价值。

  我也许永远不会像你期望的那么好,但我希望我能做到像自己期望的那么好,这就足够了。

  ------------------------------------------------------------------------------------------------------------------------------------

  第二章

  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储备了足够的温暖,才经得起严冬的侵袭。足够的幸福滋养才能经得起伤害和挫折。

  抗挫能力=爱的滋养程度

  爱与以爱之名实施的控制相互交织,以致于难以分辨。

  爱一个人就是帮助他成为他自己国土上的国王,让他的一切有关自己的事情上,有绝对的终审权。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于童年时期的家庭关系。

  吞噬焦虑的人就像一棵树,安然不动,让人静心。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任何人都不必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他人好。

  仪式行为的功效和目的是缓解和消除焦虑。

  亚龙《叔本华的治疗》《爱情刽子手》

  青春期建构自己“国土的围墙”,稳固自己的边界。

  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周围关系,最重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

  -----------------------------------------------------------------------------------------------------------------------

  第三章

  好的话在合适的情境之中,有神奇的力量。

  看心理医生相当于吸收精神食粮。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报的是仇视,贬低之仇。

  对心理创伤进行澄清的过程:

  “你希望这件事对你的伤害有多少大呢?”

  “伤害程度是1-10分,你认为当下你的伤害有多少分呢?”

  文化就是限定。

  人的身心从来都是统一的,从来就没有人可以真正的掩饰什么,所以也就不必掩饰。老子无所畏惧啊~

  抱怨-嘴上功夫,心理发展的原始阶段。可以理解他人对缓解焦虑的努力。

  ------------------------------------------------------------------------------------------------------------------------------

  第四章

  自从我得了精神病以后,我的精神就好多了。

  干预的目标首先是避开最坏的结果,而不是追求最好的目标。

  读书越多越反动,是因为他在书中只吸收了自己想要吸收的部分。

  心理医生就是这样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你手中摸不到的心灵的一切。

  ------------------------------------------------------------------------------------------------------------------------------------

  另:文中的字眼“心痛的想哭、难受、有点尴尬、收到酒、约酒、喷饭”等,让人看着特别真实。看完书那画面就像是曾奇峰老师的男神光环砰的一声碎了,从爱豆的神坛走下来普通的像隔壁家的老王那样的老曾对你说“来,喝点小酒,聊聊精神分析。”文中的案例分享,感叹曾老师的思路清晰、头脑冷静、幽默淡定又有慈悲,手动点赞啊。

  另一收获是精神分析行列中的另一个有趣的人,伍罡。文风奇特,有趣好玩,嬉笑怒骂又有深情,太调皮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