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极简音乐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极简音乐史》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3-30 21:25: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极简音乐史》读后感精选10篇

  《极简音乐史》是一本由(日)冈田晓生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极简音乐史》读后感(一):简而耐读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经济的腾飞,日本人的文化生活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对西方的仰慕之心,借助雄厚的财力,施展到无以复加地步,而古典音乐市场更是精彩的表率。东京逐渐成为与柏林、维也纳等量齐观的现场音乐会重镇。日本本土渐次生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乐迷间亦组成各类协会,自发研习乐理乐史,收藏唱片古籍,往往达到很高的水平

  与此相对,日本的艺术普及类读物却少有优秀之作,不能不说是一个奇怪现象。在和风繁盛的当下,走进任意一家书店,你都能轻易找到大量引进自日本的图书,甚至有关于北欧设计、法国葡萄酒的种种。偏偏这日本人极为擅长的古典音乐,却难觅踪迹。偶有一两本,却是较为浮皮潦草的快销式读物,满眼只见功利性的仰慕,缺乏真知灼见

  最初看到这本《极简音乐史》,坦率说,我以为不过是又在“那种”和风读物中增加了一些纸张。“极简××史”,这些年看得太多,有能读的,真没见过耐读、耐琢磨的。不过书的副标题牢牢抓住了我:古典音乐的黄昏。自然是从瓦格纳、尼采“诸神的黄昏”“偶像的黄昏”而来。只是,面向大众的科普,谁不是忙不迭告诉你“一定要听古典”“古典是伟大永恒的”,用尊贵高尚的底色粉饰面目,再抖落些七零八碎的“知识”——实则往往是八卦?这副标题无异于自毁城墙,当然在我看来道出了虚掩的真相。就冲着一点,也不妨一读。

  谁承想,书越读越使人又惊又喜,似乎可以想见作者是个通达、有趣真诚的人,不仅懂音乐,更懂如何传达音乐的知识与美。腰封说“不懂五线谱,这本书也能让你领略西方音乐”,作者在前言中明说本书“以一般读者为写作对象”,他完全做到了。叙述清晰,详略得当,并且极会拿捏读者的痛点。

  不过,切莫以为这真的只是给入门级读者的浅白文章。在我看来,多年的老乐迷也可借此回望音乐史,权当梳理复习,顺便给了解相对薄弱的流派来一场查漏补缺。而从事古典音乐相关工作的人,如通识课教师、剧院与音乐厅的专业人士,都可从作者这里偷师一把传播古典音乐的不二秘笈。

  另,封面选用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吹长笛的西洋名画,打开书衣,内壳却是指挥与乐团的轮廓简笔。传统与当下联结共生,巧妙地藏在这小小的心思中。

  (刊于2017年第12期《爱乐》杂志原文无标题)

  :从2018年起,我想坚持做件小小的事:每个月在《爱乐》杂志的书房栏目以短书评的形式推荐3~4本书。这是我长久心愿,希望能分享聆听与阅读的双重喜悦

  《极简音乐史》读后感(二):古典音乐还好吗?

  近几年,世界各地的古典音乐乐团纷纷来到上海,并感受到了来自市民大众们的热情。世界顶尖的柏林爱乐乐团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更是吸引了乐迷们彻夜排队。古典乐似乎成为了一种流行真爱的、爱凑热闹的,全都一拥而上。古典乐受到市场的欢迎,对于古典乐是喜是忧,也许并不能妄下判断。而以史为鉴,可知行替,只有回溯历史,才可能找到部分答案

  被现在称为“古典音乐”的,属于西方艺术音乐的范畴。日本音乐学者冈田晓生将其定义为:“受文化精英阶层支持,主要以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为中心发展,在纸上书写设计的音乐文化。”在他的《极简音乐史》中,对西方艺术音乐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对于了解古典音乐的前世今生甚至未来,皆可有所启发。在《极简艺术史》中,作者从中世纪开始,对古典乐的起源格里高利圣咏进行追溯,历经文艺复兴再到巴洛克艺术兴起的分析,最后将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的“古典音乐时代”进行浓墨重彩地描绘,并提出自己对于古典乐历史终结以及音乐商品化的忧虑。

  从中世纪至二十世纪,音乐的意义、形式与音乐地图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大约是因为作者曾担任过大学音乐教授缘故,冈田晓生的文字深入浅出,很像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七堂古典乐讲座课,对于非专业的读者,同样可以基本读懂,并感受到源于古典乐的兴味。

  在一开始,音乐竟不是用来听的。这一思想可以追溯至古希腊,身兼数学家与音乐理论家的毕达哥拉斯首先将音乐与秩序相连,称音乐是“振动鸣响的数字”;在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中,同样假借音乐教师克雷齐马尔之口极端表现了这种音乐中的数学思想:“恐怕不听、不看、不感受,抛却感性情感,到达彼岸纯粹精神领域,再去理解欣赏,才是音乐最深处的愿望。”在那时,音乐的意义不在于审美,而在于构建宇宙宗教的秩序,所谓“为世界的秩序调音”,作为感官享乐的“器乐的音乐”,则处于音乐不入流底层。理解了这一点,再理解中世纪时,“哆咪唆”和声只允许有“哆唆”,去掉了处于中间位置的三度音,和声显得跳脱而空洞,更容易描绘出当时“禁欲”的社会秩序。

  所有的事物均可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矫枉过正,再经过岁月洗礼逐渐回到平衡。与纯粹的宏大的仪式感中世纪音乐截然不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附近的音乐,呈现出“美得让人窒息”的特点。“和谐”从“数字”变为了“美”。虽然依然是宗教的主题,但“定旋律”不再如此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的面貌渐渐有了多元化与个性化的萌芽。

  意义苛刻导致的束缚开始瓦解,音乐的形式显现出了规则。到了巴洛克时代,我们更为熟悉的“音乐基本规则”开始建立,三和弦、大小调、节拍感等音乐术语已然出现,音乐从表达神旨到人欲,“古乐”正式升级为“古典乐”。“巴洛克”一词原意为“不规整”的珍珠,与戏剧、宏大、英雄主义息息相关。虽然光彩夺目,但由于尚处于古典乐“建构”阶段,在情感表达上难免过于定型,希望、悲伤勇气愤怒都有模板,所有音乐中的起承转合皆有定数。然而,因为协奏曲中多元要素发扬光大,加上德国伟大的巴赫,音乐从教会走向宫廷,虽然囿于权贵,但的确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当然,直到令人振奋的十八世纪来临,古典乐才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全盛时代,意义与形式走向融合。值得一提的是,音乐的历史绝不是单独的存在,其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样紧密关联。除了前面提到的禁锢人性的中世纪以及以美为上的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启蒙运动与市民阶级的兴起,音乐亦进入了公共空间。音乐不再是王公贵族装点权威的饰物,也不再是“一经演奏就销声匿迹的消耗品”,而成了可以被反复欣赏的艺术。公开音乐会开始诞生,古典乐成为了“公”与“私”领域的绝妙平衡,如冈田晓生所概括的那样:“古典主义交响曲(尤其是海顿和莫扎特)最大的魅力,就是在公众性的盛大繁花与私人性的亲密之间取得平衡。”虽未完全做到雅俗共赏,但古典乐的市场正是诞生于此时,大师的时代亦开始到来,从海顿的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到莫扎特的喜歌剧,再到贝多芬的“启蒙音乐”,古典乐从“古典主义”以维也纳与英伦为轴心,走向了市民社会。随着市场的形成,音乐家们开始寻求演奏技艺精进以及艺术的独创,发展到十九世纪,更为百花齐放的“浪漫主义”成为了古典乐的主流。贵族与教会是时已然退出了音乐史的舞台,古典乐的艺术追求成为了“值得被永久聆听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唯有出众的专业人士才有机会登台演奏,古典乐音乐家们不仅百佳争鸣,还进行了抱团取暖,音乐沙龙盛行一时。帕格尼尼、李斯特、肖邦等从巴黎的音乐沙龙中脱颖而出成就了其本雅明笔下“十九世纪音乐史之都”的名誉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另一边的德语文化圈,严肃的器乐音乐文化则成为主流,冈田晓生将其归因为:那些有着扎实学识的市民阶级,在德语文化圈努力抵制音乐中过度矫饰的倾向,而将音乐的意义内核重新拉回与宗教与哲学同样高度的“深度”与“内在”。这种倾向在瓦格纳那里发挥到了极致,古典乐本身,在没有宗教的时代里成为了宗教。

  古典乐的辉煌,到了十九世纪末期,渐渐走向了衰落。世界大战爆发后,古典乐的发展似乎同样走向了分崩离析。相比之前几个世纪的建构与发展,古典乐的道路进行了转向。其中以勋伯格作为代表,他首先对音乐三个固有观念进行了颠覆,调性、节拍固定性与乐音均被“破坏”;尔后又尝试在以直觉创作的“无调行音乐”中提炼出“十二音序列技法”的新理论。而在二十世纪后半叶,西方音乐的道路又分化成了三条:前卫音乐、经典曲目以及娱乐产业。古典乐的形式与意义一边被破坏、一边被重建,音乐的市场则一直在不断扩大。

  也许正如《极简音乐史》在最后提到的:时至今日,无论是古典乐还是其他音乐体裁均在被市场经济所侵蚀,成为商品。古典乐曾经承载的神性与艺术的光芒,正在被泛娱乐化的追星所同化,浪漫主义的框架无法跳脱,商品化与仪式感难以平衡。而与古典乐同样遭受危机的,还有人类本身。冈田晓生说,人类企图在宗教缺失情况下,“在一个没有神的时代期盼从音乐中获得宗教式的净化”,“或许正是现代人种种精神危机的前兆”。古典乐的复兴,归根到底要先复兴人之精神与文化,聆听一场古典乐,不是为了凑热闹,而不妨回到原初,通过音乐的载体,去理解世界与时间。

  《极简音乐史》读后感(三):跨越历史品味聆听的乐趣

  从简单的敲击到复杂的演奏,音乐几乎是无处不在,这也让人们的生活根本离不开音乐,它已经成为人普遍接受的一种休闲方式。的确,音乐具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音符与音符相互交织构成美妙的旋律,渐次传递出层次多变的情绪,只要有一双健全耳朵就能感知。我想这足以说明,音乐并没有所谓的门槛,无论是打打节拍,还是轻声哼唱,任何健康人都可以轻松做到。 然而话虽如此,若是将旋律变为一首完整乐曲,那可完全没有想象中简单,必须经过规范学习才能掌握足够的方法技巧,进一步创作出动人的曲目。因此,要想了解专业的音乐知识,还得由专业人士带着从基础入手,从现代音乐的起源开始。最近在读的《极简音乐史》就是一本极为靠谱的参考书,作为西方音乐史入门级的趣味读物,哪怕五音不全,看不懂五线谱,只要耐心翻看短短1小时,便能读懂百年西方音乐史。 作者冈田晓生是日本著名音乐学者,也是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出于对音乐的热爱以及教学需要,他在日常生活中翻阅查找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一些经典曲目的乐谱,并多次聆听了中世纪以来的西方古典音乐,试图挖掘出音乐的另一层魅力。于是作者站在历史的大视野下,打破传统的写作模式,用幽默风趣语言揭开了音乐的神秘面纱。他将优美动听的音乐与不为人知的历史相结合,以独特角度再现了一段段跨越历史长河的音乐,如同打开一扇尘封已久的木门,在娓娓道来中尽现西方音乐史的荣耀瞬间。 在作者看来,古典音乐一直占据着西方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古乐向着古典音乐发展,还是古典音乐向着现代音乐发展,古典音乐始终肩负着承前启后重任,从十八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期的“古典音乐时代”更是西方音乐史上最光彩夺目的时期。当然,不少人都认为古典音乐太高大上了,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其实音乐是相通的,古典音乐早已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只是说古典音乐给人的感觉比较抽象,不像流行音乐那么的通俗易懂,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聆听”音乐并不等于“听懂”音乐。 作者自然也考虑到这一方面,在介绍音乐史的同时,他更多的是着墨于“如何去听”,即告诉读者听音乐的方法——听者带着合适的情感,以合适的姿态,在合适的演出环境聆听。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毕竟任何事都有一个度,必须恰到好处,一切才能达到最完美状态,接下来自然水到渠成。听音乐也是如此,若想获得极致的欢愉,则要找到最合适的度,从而欣赏一场撩人心弦的音乐盛宴。诚如书中所言,“西方音乐促进了乐谱和录音媒介的高速发展,在任何时间和场合能力求准确地演奏和播放音乐。” 可见音乐虽然是毫不费力的娱乐活动,但要想听出其中蕴含的“门道”,还得储备不少专业知识。不同于艰深晦涩的音乐理论著作,以及率性洒脱的音乐鉴赏作品,这本《极简音乐史》见解独到,融时代背景与人类文化于一体,尽管涉及一些音乐术语却不影响理解,围绕作品本身而不过于强调作曲家的风格,方法实用而不故作高深,真可谓简单明了。透过质朴的音乐史,品味美好的音乐,用阅读的方式聆听音乐,从另一个角度碰触世界,何乐而不为呢?

  《极简音乐史》读后感(四):极简的不是音乐,而是神的语言。

  “要写一本让一般读者也能理解音乐史大致流向的书”是本书作者的目的,极简二字所指的音乐史,是指“一千多年的西方艺术音乐”这一段历史,而并仅仅不是大家一般所认为贝多芬,莫扎特,肖邦们最辉煌的那一段古典音乐时期。 从音乐教育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或许我并不一般的读者,而是对古典音乐已有一定专业积累的同好,但我仍在这本书里读到了因艺术音乐历史的沉淀感而穿越而来的厚重回音,因为我清晰地看到作者不再把音乐描述为一个个作曲家独立的个体进程,而是由同一时期的音乐风格出发,解析了与西方社会结构的历史进程密不可分:

  在一开始,中世纪时期,音乐就并不是用来听的,而是数学的分支。音乐是一种秩序,以为世界调音的作用在神的世界回响着,那是在庄严和神圣的教堂穹顶上响彻的格里高利圣咏,无伴奏合唱世界里纯净的低颂。那时候的音乐绝不是简单的享乐,而是与科学及哲学相近的学科——正如宇宙运转的深沉背景,在声音的背后伫立着神坚不可摧的秩序,这才是它的本质。作者称中世纪音乐为“迷雾重重”,我却觉得正是那混沌之中隐藏着巨大的萌芽。 而后文艺复兴时期才带来了音乐的“开始”,因为此时作曲家有了在作品上留下自己名字表示“我与他人不一样”的意识,并且正是因为这个时期有了“乐谱”——即音乐音乐能够被书写被设计被变成纸质传播而才能在以后的岁月里变得伟大,因为它是被人“像建筑一样叠造起来的”,和现在很多流传广泛却只是口头传播的世界民族音乐不同,西方艺术音乐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才会令人觉得其规模宏大,难以入门。    到了巴洛克时代,音乐的社会功能变成了服务王权,粉饰权贵,所以才有了上流社会才玩得起音乐这一说。这一时期的音乐经常在王宫的庭院,伴随着烟花,喷泉,宴会,所以需要更大的戏剧化,为一切宏大的,华丽的背景,甚至有了一套固定模式的音乐修辞手法。在这里,我很欣喜地看到作者提醒我们巴赫并不能代表巴洛克音乐,甚至巴赫还有一些些复古和反叛,他回归了一点音乐的宗教性。在那样大量华丽,舒适的宫廷音乐时代,巴赫其实是孤傲的。    古典主义和浪漫时期的一切,我们太熟悉了,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那些哪怕门外汉也能说上一二的音乐家们,层次不穷地出现,这是音乐为普通市民倾诉的时代,它虽然依然有私立空间,但是更多地确立了公共空间,不为上帝,不为王宫,作曲家们愿意为了自己的乐迷创作全新的音乐,而让音乐会这种欣赏音乐的形式不再是贵族的专利,直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我们熟悉的欢乐颂,达到了音乐对所有人开放的巅峰。从匠人的精湛技艺到艺术家的独创性,是音乐在十九世纪的最大趋势,而这一切都在十九世纪末的瓦格纳手里整合成为了接近宗教体验的高度。    这种久久长存的高度,作者认为哪怕今天时代已经变化,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或许前卫音乐,流行音乐已经覆盖了半壁江山,甚至有了约翰·凯奇《四分三十三秒》这样颠覆概念的尝试,但实际上我们依然还没有在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中解放出来,甚至“流行音乐”才是浪漫主义在二十世纪以后最忠实的继承者——仍使用“哆咪唆”这样的传统和声伴奏。    音乐实际上已经回归了最初的宇宙秩序,但它已不再如最初那样,仅仅只是回响在神的世界,而是无处不在,如作者所说:“人们沉醉于卡拉OK,为爱情剧和电影的主题曲流泪,沉浸于广受欢迎的钢琴家弹奏的肖邦乐曲中,或者在听者寥寥的演出现场认真聆听现代音乐的不协和音时,心中也许都隐藏着对‘某种神圣事物’的期许。我们在宗教缺失的时代中寻找感动,在一个没有神的时代期盼从音乐中获得宗教式的净化。”    如果我们还渴望“体现神之降临音乐”留下的残骸——感动众生的精神,那么,在这本书里能看到那些古典音乐中“好听的曲子”“听不懂的曲子”“一般的曲子”“不太理解的曲子”这样的音乐,是在哪里诞生,应该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去听,必将升华聆听的乐趣。

  《极简音乐史》读后感(五):透过小小五线谱,看西方音乐的前世今生

  文|轻禅

  生活闲暇之余,品一杯咖啡,听一段轻柔的音乐,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好的音乐的确可以让人放松情绪,减轻压力,尤其是现代人,多少对音乐有所了解。然而,若往深处考究,音乐是什么,艺术音乐又是什么?我们平日所见的五线谱究竟从何而来,它的作用是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前我还真不知道。但读了日本音乐学者冈田晓生写的《极简音乐史》一书,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作者冈田晓生在序言中说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书,言外之意,《极简音乐史》一书是通俗易懂的,即使不懂西方音乐,也可以看得懂。他这话还真没有夸张的成分,究其原因,是因为这本书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艺术音乐的产生及其发展,教会听众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听音乐。可以说,这是一本西方艺术音乐入门指南。

  作为一本讲艺术音乐的书籍,艺术音乐究竟是什么?冈田晓生在书中这样写道:“受文化精英阶层支持,主要以意大利、德国和法国为中心发展,在纸上书写设计的音乐文化。”这主要有三层含义,其一,必须是乐谱上的音乐,这就将乐谱产生前出现的音乐排除在外;其二,艺术音乐是以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为核心发展起来的音乐;其三,这些音乐是针对精英阶层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最初的艺术音乐并不是写给大众的,再加之当初纸张的昂贵,普通人也消费不起。

  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音乐慢慢从精英阶层走向大众,如今很多小孩子都学会了乐谱。但这乐谱是从何而来?在公元前八〇〇年前后,格里高利圣咏开始在纸上书写,但最初的乐谱与现在的五线谱并不一样,只是起到了备注的作用。随后,一本名为《音乐指南》的音乐理论书问世,在原来的格里高利圣咏基础上加上了一条旋律。自此开始,西方艺术音乐逐渐发展起来,后来形成了巴黎圣母院乐派,经历了哥特时代。

  也许是因为乐谱是被设计过的缘故,音乐从此以后渐渐地变“美”了,如今要是听西方艺术音乐,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享受,尤其以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为最,为何会这样?音乐的发展离不开历史与文化,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对美的追求,必然会让音乐走向细腻而柔软。但即使是文艺复兴时期,不同的时代起音乐特征差别也是巨大的,这其中有寂静之美,也有扣人心弦的眉,还有优雅激烈的美,这些现象都是跟当时的政治相关的。

  由此来看,如何听懂艺术音乐,还要结合历史。《极简音乐史》一书就对艺术音乐发展的历史进行了梳理,这对喜欢艺术音乐的人来说算得上是一道美味佳肴,品味历史,聆听音乐,若是能有幸从中有所感悟,那就是最大的收获。我想,这也是《极简音乐史》一书的责任所在,也是作者所希冀的。

  如今这个时代,无论是在家,还是走在大街小巷,很难听不到音乐,如此看来,音乐早就走进了人类的生活。那么,如何听音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如果想听懂西方艺术音乐,我想《极简音乐史》这本书值得一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