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后感10篇

2018-03-31 20:2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后感10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由轻阅读编写组著作民主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一):读书前,先读一下《如何阅读一本书》

  推荐爱读书、想读书,或者需要读书的人都读一读这本书。

  从小便喜欢读书,当时条件很差,全镇只有一个小书摊,于是每到开集的时候就走上三五里路去书摊边看上半天书。后来高中到了县城,便成了学校对面书店的常客。大学后,有自习室的图书馆真是成了天堂一般的存在

  算来读书也有二十年了,直到读了这本书,却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曾真正会读书。

  比如说,你真的知道要读什么书吗?

  书中很巧妙形象地将书分成了四类:第一类是主食,第二类是美食,第三类是蔬果,第四类是甜点零食。光从名字就能够猜出一个大概,主食类书籍是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书籍,美食类书籍是满足思想需求的书籍,蔬果是辅助类书籍,而甜点是休闲娱乐的书籍。要想身体健康就不能偏食,全面摄入各方面营养。而要想补充大脑营养,也不能够偏食,各种书籍都要阅读。

  想来我这些年,都是在吃美食,对主食和蔬果的摄入少的可怜,怪不得看过那么多的书,只觉得精神饱满,却浑身无力呢!

  比如说,你真的会有效读书吗?

  读书,其实读只是方法,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学到书中的知识,并拿为己用。

  通过读你得到了什么呢?是不是有的时候读了半天,还是没有弄明白书中讲的是什么?这样,你的读书其实是无效的。书中将阅读分成了四个层次,并提出了很棒的读书四问。想起高中上语文课,读文章的时候老师总是会提前问几个问题,然后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因为心中有那几个疑问,读书的时候就会努力去寻找答案,从而提取出有效信息。这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而对于一般的书籍,读书四问都会适用:①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②作者通过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③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④这本书和我有什么关系。带着这些问题读书,读书的时候一定会事半功倍的。

  比如说,你会高效率地读书吗?

  阅读只是工具,并不是目的。高效阅读,便是用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多你需要的信息。

  第一种方法是速读。所谓“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其实不是只有“学霸”能够做到,任何需要阅读的人只要通过练习都能获得这个技能关键点就在于了解你的眼睛调整你的视野。高考语文当中便有速读理解题目,一般学生都是把平时的阅读速度加快了一点,却不知其中还有很多技巧。如果早学会速读,那么当初的考题就是送分题了。

  除了速读之外,还讲到了精读法、主题阅读法、杠杆阅读术以及RIA拆书阅读法。这些都是很有效的读书方法,学会这些并挑感兴趣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当中,肯定会让你受益匪浅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二):书评: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到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纯属一个巧合,本来想买的另外一本同名书,结果阴差阳错买到了这一本。所以说读书和识人很像,讲究缘份,这也是一种缘份。与另外一本相比,这本是中国简易版本,说其简易果然简易,感觉回到了高中时代,老师在教我们做阅读理解,确实浅显了点,更适合初读者,有些观点也不愿苟同。 当然,开卷有益。作者把书形象地分为四类:主食、美食、蔬果、甜点,主食教给我们生活的技能,美食让我们享受思考,蔬果的搭配变得更有条理,甜点是很好的调剂。此本应归类为蔬果类,算是工具书,就是有些工具有点老套,有些工具因人而宜。书中的部分观点可以在阅读时借鉴下,比如一些阅读的方法、写评论是阅读的必要步骤、“读书的四问”等等。书中说了许多读书的好处个人认可一句话莫过于“与其说阅读塑造人的性格,不如说阅读塑造人的思维”,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很多时候,并不是事物本身是什么样,而是我们的眼界决定自己可以看到什么。而阅读则是提升我们眼界的最有效途径,也许我们大多数人只能择一城终老,臭皮囊在这世上也就短短几十年,可阅读却可以打破这种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虽囿井底却心中有海,虽处于夏时可神游于冬,一本好书,如遇故人三生有幸! 读书不一定需要目的。此书告诉我们阅读应有目的,这是最不敢苟同的一个观点。不错,我们很多时候看书是为了求疑解惑,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生活,阅读很多时候具备一定的功利性。可功利性太强的的话,乐趣自然就减了许多,当阅读成为一种爱好,一种兴趣,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时,功利性就不复存在,随心随性更是一种自在!写有定式,读无套路,每一位阅读者都要做书籍的主人,而不能成为它的奴隶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对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三):四问四答

  1:这本书讲了什么?      答:这是一个非常初级的问题,初级到让人不屑,就像我之前不屑于这“读书四问”一样。刚开始读的时候我非常地不屑于这“读书四问”。快要读完的时候猛然发现“读书四问”可能更不屑于我,这就是为什么我如此浅薄无知原因。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反思,并收回了自己的不屑,同时记下读书四问。问自己为何要那么的不屑于“读书四问”?难道我“精于此道”?亦或对此早已信手拈来?      细思之下,顿感“哑口无言”。实在可笑,我以自己狭隘观念毫不犹豫的否定了一件从未经验过的事情。原因是它看起来很初级,亦或似乎自己早已深谙于心。      你说可不可笑?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的“自信”?无论什么事情,但凡自己不喜欢,便毫不思索地直接否定,或无视。      那么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呢?当这个问题再次提出的时候,我不禁有一种自己侮辱了自己的感觉,因为这种问题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问的,而我现在已是一个成年人,问一个成年人如此初级的问题,不是侮辱又是什么?      按照一般情况下的常理来说,这的确很像是一种侮辱,因此“常理”便成了我们决定一切的真理,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常理”来判断,衡量。      那么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再次“侮辱”一下自己。想一想,不假思索回答道:“讲了关于读书的一些方法,诸如检视阅读,精读,略读,如何更好的读等等。”      看呐,多简单,简单得三年级孩子只要看过这本书都能回答。可是,三年级的孩子看过这本书之后所不能回答的呢?      2:作者通过这本书解决什么问题?      答:看起来问题升级了那么一点点,那么作者到底通过这本书解决了什么呢?想,想,想。      我应该从全面的角度来回答?还是从片面的角度?全面的角度就是这本书之于所有读者,片面就是只之于自己。      突然发现从全面的角度来回答有着相当难度,既要有主观见解,又要保持客观姓,且不能脱离书中主题。      我的全面结论是作者通过这本书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只是一个有系统认识问题。      片面的之于我的结论是,这本书其实没有直接地解决我的任何问题,或者任何我想解决的问题。间接隐性的需要用时间来验证,并且效用可能微乎其微,毕竟书不是灵丹妙药。当我听人说看了一本书一部电影就颠覆了世界观时,不由得感叹这么容易被颠覆的世界观是得多脆弱。      3:这些知识可以用在哪方面?      答:鉴于时间太晚,我还是言简意赅吧,这本书讲的是关于看书,但用途绝对不仅限于看书。      4:作者是否说得有道理?      答:道理固然是有的,但绝不是唯一的真理,以及书中有不少泛泛之谈,许多理论完全是别处搬来的,许多建议恐怕作者也没有实践过。重理论,轻实践,口口声声让你实践,其实恐怕他自己也只是想当然。这种问题是此类书通病,国内书籍尤其如。    完!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四):“读书”的未来在哪里?畅想未来世界的读书方式

  20年前,大多数中国人的阅读仍是以纸质书为主,10年前,电子书开始兴起,现在各类读书终端、读书APP为我们带来了多彩的读书体验。那,未来呢?

  在《走到哪读到哪》这本书中提到了未来生活的场景,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未来人的阅读方式,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思路

  未来世界读书方式

  01

  未来的一天,或许是这样的。

  清晨睁开眼睛的时候就开始阅读,显示时间的闹钟也是一个很小的阅读器,滚动着每天的新闻,同时还会显示工作邮件朋友们发来的短信,只要轻轻滑动就能读取,轻轻点击就能消失。

  我们起床以后,走进浴室,梳洗台墙上的镜子也是一个显示器,继续显示着刚才没有读完的新闻和消息。墙上的屏幕显示的是一副每天都会根据天气、主人情绪调整更新的图文艺术品

  梳洗完毕以后,站在更衣室衣柜的屏幕前,屏幕上会根据我们的体型工作安排天气搭配出我们最适合出行的服饰。在厨房里,我们可以一边吃饭一边阅读新闻(或听新闻),餐桌前是一个水平桌面显示器,只要轻轻滑动,屏幕上的新闻就能根据我们的阅读速度自动滚动。

  对于我们不熟悉的新闻快速掠过,而当我们遇到感兴趣的新闻时,这条新闻就会滚的很慢,而且会呈现更加详细内容,同时会出现各种链接方便我们随时点击。

  在上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继续阅读,开车的时候车载屏幕会自动连接我们刚才读过的新闻,并通过语音自动读新闻给我们听。道路两旁的显示屏也会通过扫描我们的个人资料,推送针对我们个人的广告信息。

  车载屏幕还会我们实时显示交通状况,这种我们选择更方便快捷的交通路线。不用担心发生交通事故,因为这是无人驾驶的时代。

  当我们到了办公室,看到被精心设计的显示器环绕,所有的显示器都已经准备就绪,我们只需拍拍手或者发布一个只有我们自己明白的指令,所有的显示器就会立马进入工作状态

  滚动报告当天的工作、信息、报告、查看文件、查看邮箱普通工作项目自由切换,甚至可以进行虚拟会议,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借助互联网,我们能够高效迅速的完成工作。

  下班以后就能够彻底放松晚饭时让屏幕调节出适宜的情绪颜色,在屏幕上继续查看资讯或者处理一些琐事,晚饭后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屏幕阅读喜欢的书籍资料进入梦乡

  这就是未来生活中最普通的一天,也是未来阅读中最普通的一天。

  读书

  02

  整个人类历史发展就是一个阅读史,无数的变革造就了人类发展,各种新发明也在随时改变着阅读的状态。从最早的甲骨、竹子、羊皮纸,到纸张、印刷术、书籍,到现在的电子书、阅读终端,我相信阅读的形式一定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产生更多不可思议变化

  甚至可以预测,只要是有显示器的地方就会有书的存在。就像上文描述的那样,当你躺在床上的时候,不再是看手机,而是在看天花板。因为天花板就是一个大的全景超大显示器,遥控操作、虹膜操作、语音操作、甚至意念操作都有可能实现。

  关于未来世界的阅读方式,确实最希望实现的是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的统一

  每个读书的人都有这个感受,现在到底是读电子书还是纸质书。现在的阅读器、手机都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只有一个界面。我们读书的时候必须点一下,然后界面里的书才会翻到下一页,但实际上还是在一个界面看书,缺少纸质书的真实体验。

  但,如果未来科技可以让kindle等各种阅读终端的厚度减到0.1毫米,和现在的一页纸一样厚,那我们将300个0.1毫米的Kindle装订成一本“电子化类纸质书”,那会是什么体验?

  一本书就够了。这本“书”里存放着300个kindle界面,内存无限大,可以存放你所需要的任何电子书,本书就是一个图书库。

  纸质书的体验。当我们要读一本书的时候,每页界面会自动关联,将一本书呈现出来,我们只需挨个翻页就好了,而且是真的有翻纸质书的感觉。

  读完一本,一键切换到下一本。终于不用在读完一本纸质书,就放到书柜里或卖掉、捐赠了,而是一键切换到下一本想读的书。每个人,只要有这么一个特殊的高科技“书”,那就会解决很多读书难题。这将是一个多么美妙的读书世界,

  以上就是我对未来读书世界、读书方式的畅想。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想法呢?

  敢想,说不定,就会实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