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巫术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巫术师》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1 20:4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巫术师》的读后感10篇

  《巫术师》是一本由[英] 约翰·福尔斯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72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巫术师》读后感(一):BBC史上百强小说第67位《THE MAGUS》大法师、巫术师

  约翰 福尔斯(1926-2005)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毕业于牛津大学

  成名作:《收藏家》(我看过,满足一个男人的YY,从男人女人角度来来看一件事。好书)

  最为世人所知的作品:《法国中尉的女人》,改编成电影知名度高,(我买了,还没看。)

  最受英国人喜欢的作品:《巫术师》这本书在BBC评选的史上最受欢迎的小说里面排位67,《教父》、《尤利西斯》、《霍乱时期爱情》都排在其后。这本书确实挺厚:722页。可谓是约翰 福尔斯文字最多的长评小说。

  能集齐新经典文库关于约翰 福尔斯的这三本书,也算是我第一次一本一本的集齐某个作家的作品了,有点儿成就感,虽然这三本书市面上都有在卖,而且都可以一次性购得。

  书的开头是作者的序,作者说,有一个大学生指出书中与《远大前程》有许多雷同之处。而作者刚好上课的时候就把《远大前程》当固定教材来教学生,鉴于B站的《巫术师》的电影已经被删了,只好看看狄更斯的这部《远大前程》,看完之后,果然名不虚传故事构思的很好,郝薇香作为一个被骗婚后试图报复社会女子形象也让人印象深刻。又去查了一下,狄更斯在BBC小说百强里面按照排名是《远大前程》《大卫 科波菲尔》《圣诞颂歌》《双城记》,狄更斯可谓是百强里面入选不同系列的书最多的作家,而《远大前程》这本书更是在BBC百强里面排行第17位,整整比巫术师高出50位,可见这本《远大前程》对英国民众影响。序中,作者还谈到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之所以相信自己想象出来的各种神,往往是因为他们害怕相信自由。(是不是说人之所以相信神,是因为自己不够勇敢?)

  书中谈到的弗雷泽斯岛的原型是希腊的斯佩察岛,斯佩察岛(希腊语:Σπέτσες)是希腊的岛屿,位于阿尔戈利斯湾,距离比雷埃夫斯40公里,属于萨罗尼克群岛的一部分。 萨罗尼克群岛,又称阿尔戈-萨罗尼克群岛,是希腊的一个群岛,以群岛所在的萨龙湾命名。主要岛屿为萨拉米斯岛。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方的Hydra岛与Dokos岛(阿尔戈利斯湾与萨龙湾之间),有时也作为该群岛的一部分。伯罗奔尼撒半岛就是希腊的南方地区。 约翰·福尔斯的小说《魔法师》(The Magus)写于1966年,当年就是在斯佩察岛取的背景,当时约翰·福尔斯非常不喜欢这里。

  这本书虽然书名叫做《巫术师》但是书的前一百页却几乎没有谈及巫术, 男主角是尼古拉斯,崇拜劳伦斯(《查泰莱夫人情人》的作者,看样子我得抽空看看这本书啊。),男主父亲是个将军父母因空难去死。

我还太幼稚,不知道一切愤世嫉俗行为都是缺乏处事能力表现简而言之,是一种无能;也不懂得藐视一切努力其实就是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我的确吸收了一点永远有用东西:苏格拉底式的诚实。这是牛津大学献给文明生活的最好礼物

  以上这段话真是字字珠玑,不得不说,好多愤世嫉俗就是无能的表现,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你行你上啊。至于藐视一切努力就是最大的努力,我觉得应该是说,越懒惰越耗费精力。至于苏格拉底式的诚实,是不是因为苏格拉底为了真理背叛死刑,明明有机会让他免死,但是他就是要为真理而死。这种苏格拉底式的诚实在我看来确实有绅士风度,符合英国绅士的气质

我已经摆脱了我之所恨,但还没有找到我之所爱,因此我就装出无处可爱

  摆脱了兵役之后,没有了生活的新目标,是有这样的感觉

  尼古拉斯在英国当老师学校生活一成不变,年复一年,令人麻木单调乏味得像一朵阴云,笼罩在全体教师头上。老人发火,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失败了;年轻人也发火,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也将一事无成

  这样的教师生活比起现今的教师生活是更无聊一些,那些想要或者正在当老师的人们啊,千万不要因为这样的描述就觉得不应该当教师啊,其实现在当教师相对于其他职业已经很好,很有自由空间了。

  尼古拉斯想要去希腊,需要一个新的国度、一个新的种族、一个新的语言。虽然当时还不能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他需要一种新的神秘。(这莫不是他那年轻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在作祟?)

  然而他通过参加楼下的派对,和一个快要结婚的有个性的女子相恋了。一番纠缠之后,还是只身去了希腊,通过朋友介绍去了希腊逛窑子,结果染上了梅毒,以此同时,他的前女友和未婚夫复合了,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导致他有一种想要自杀的冲动

写诗和自杀,从表面上看自相矛盾,但实际上是一致的,都是试图解脱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顾城和海子的诗句,还有他们最后都选择了自杀。

  感谢走私的药品治愈了他的梅毒。他去小岛的一角探访一间别墅,那里有一个叫康奇斯的人,他们聊了天,康奇斯收了很多很厉害古董,并且康奇斯说他说他们俩都能通灵。

  这里学到一个词: 吟哦 读音yín é,解释为有节奏地背诵、朗读。

  这里学到了一个常识开心果的学名叫做“阿月浑子”原产地是中东和中亚,产量最高地方是伊朗。

康奇斯说:小说已经死了,就像炼丹术一样。我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劲,读好几百页杜撰出来的故事,才得到那么几条微不足道道理呢?文字是用来记录真理,记载事实的,不该用于杜撰。

  想起近些年一些小说大师相继离世,畅游人喟叹,小说已死。这是一种对现今的社会新出炉的好故事越来越少的一种抱怨,跟抱怨“电影已死”是一个道理。而福尔斯借康奇斯之口说出的“小说已死”,估计是为了引起人们对小说写作关注,也对这种艺术形式如何传承的一种担忧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背景知识和前面七分之一的精华解读,好书不止有故事性,里面还有不少作者借助场景角色之口分享的好东西。欲知后事如何,买书来看吧!

  《巫术师》读后感(二):心之所爱照亮黑暗道路

  光是封面就很吸引人了,神秘莫测、诡丽奇幻。妖气十足的花朵上,开着一只只亮闪闪的眼睛,仿佛有着想要尖叫的感觉,层层叠叠的尖拱形回廊里,慢慢走近一位黑袍、戴着充满力量面具的神秘人,这人头顶还悬着一只像蜘蛛一样的裂痕。整个画面艳丽诡异,向人好奇这个世界

  本书作者约翰·福尔斯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郡,代表作有《收藏家》《法国中尉的女人》《巫术师》。带着这样的认知,翻开书页领悟作者展现给我们的这个《巫术师》的故事。

  主题、故事情节、风格的迥异,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巫术师》发表于1965年,今天读来仍觉得兴味昂然,读完为快,这也是作者文笔功力的最好证明。作者有这个能力将想表达的东西描绘出来,不放弃努力,笨拙开始艰辛劳动,终于将梦想变成现实。约翰·福尔斯通过自己的成功告诉读者:只要肯动手去将心中所想的构想付诸文字,梦想终有实现时。

  经典的文学作品会让阅读受益匪浅,对于有志于写作者也同样如此。《巫术师》的魅力在于字里行间的迥异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生活现实接触不到,却能通过想象感触到的。这部小说带给读者的心理反应情感震动,在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环环相扣的故事中架构成功。是天使还是魔鬼,是上帝之手,还是地狱之火?往往在于心念之间。感知的不同,造就不同的结局。就像约翰·福尔斯在《巫术师》里揭示的人类内心本质渴望真相。经典之书是体现价值观的最佳载体。如果仔细读读每一部的扉页,便会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放荡成性的人极少有值得同情的”。萨德《喻美德不幸》这是第一部的主旨所在。

  批判的精神引发危机意识,而危机意识更好的让人类发展。人类个体生活不可避免受到社会政治的影响,《巫术师》里的主人公于尔莫也是如此,虽然于尔莫努力想过随意的自由的不受约束个人生活,只想享受生活美好,不愿去负担这美好下应面对的责任,不可避免的,主人公于尔莫遭受了他个体上的情感上的双重折磨。政治的烙印也印在于尔菲的此生。还算圆满的是,作者约翰·福尔斯让于尔莫有一个磨难历劫之后的圆满,最终拥有了爱的温暖回报。也许这是多数人的心底渴望。爱而能拥有,不留遗憾

  全书以于尔菲的生活历程展开,人的一生尽含其中。尊重他人的情感,就如“破碎石榴树缝里布满了星星”会使人类相处得更温馨,更有希望。人人都可以拥有巫术师般的能力,只在于取舍,结局便决然不同。战争会毁灭所有的希望,残酷战场凄凉导致长久痛苦,幸存者便如同书中的康奇斯般活在自我的回忆里,悲剧

  逝去的永远逝去,昨日重现也终究是刻意的表演,永远不是曾经所有。

  能把黑暗的道路照亮的是心之所爱。

  《巫术师》读后感(三):转来转去回到原点

  很多经典的作品都是由不断再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因为有名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平时选书基本上就是去书店新书书架。前不久我刚阅读了约翰福尔斯的《收藏家》和《法国中尉的女人》,最近他好像特别火,书店里已经不止一两次看到他的作品了。他的文章我个人很喜欢,因为他的作品表达的思想都很容易理解,并且故事和能够吸引人,对于劳累一天的工作之后读他的作品是难得的消遣方式

  这本《巫术师》我也是刚刚才读,几十年过去了,故事的情节依然新颖。本书是主人公实现自我成长路程我的性格本身跟他也很像,随着他的成长我也在看清了很多东西。主人公抱怨生活时读者作为旁观者来说是能够感受到这种负能量的,可是我们每天也都一样抱怨着身边的不公平,找不到人生方向,只有忙碌的时候才会暂时忘记这种感觉,可这不是长久的方法。这本小说是用很复杂的情节加上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来叙述的,而且翻译得也不错,几乎适合每个人阅读。

  本书的故事性很强,作者没有因为故事的复杂性而牺牲真实性与人物性格理性,所以说整体读下来很顺畅。从这本书中也能够看到作者的全方位理解能力,对于很多领域的知识都有着很深的造诣,所以说故事才会让人信服。作者也没有把一切简单叙述给读者,而是让读者自己去寻找,这也实现了一种互动

  这本书反映了如今大部分人对于自己的主观观念,很多人都是怨天尤人,没人愿意承认是自己的问题从而导致了内心的死循环。其实我们大多数时候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依赖他人,虽然有点像是自我安慰,但是这样能保证一个良好的心态也不是不好。人不能过于纠结,也不要对自己的要求过高,

  我很喜欢作者对于故事的衔接,在绝望边缘拉一把,后来讲到自称巫术师的老头时更是大转变。这与主人公的经历成为了强烈对比,战争中的残酷塑造了这个人物的性格,这也让我更好奇他的真实身份了。总之这个故事到处都是亮点,看过一遍之后又会想看第二遍,而且这个版本的翻译也很顺畅,佩服这位作者。

  《巫术师》读后感(四):追逐一位姑娘却抱住一束芦苇

  在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里,故事被改编成两个时空交叉进行,一条时间线是礼教严苛的维多利亚时期,萨拉和查尔斯历经时代心灵的重重拷问找到爱情,一条时间线则是在号称开放自由的现代,扮演萨拉和查尔斯的演员安娜和迈克,他们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情人关系, 但是感情却以失败告终。

  针对这部电影,我的老师曾留下一个问题:为什么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获得了成功,而在标榜着爱情、自由的今天爱情却失败了呢?

  时隔多年,我终于在福尔斯的另一部小说《巫术师》里找到了答案。福尔斯的作品,总是免不了对爱和自由的拷问。如果说《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在女性解放的角度来平衡爱和自由, 《收藏家》是从爱和占有的角度来诠释爱和自由,那么《巫术师》则正面回答了,爱和自由,是怎样的关系?

  《巫术师》是福尔斯最为用心的一部小说,可能也是最难读的一部。

  在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到荣格和萨特对福尔斯的影响,荣格性格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时隐时现。 故事多次运用莎士比亚戏剧人物做类比,希腊神话人物也穿梭始终,甚至《巫术师》的名字,也取自西方塔罗牌中的形象。 因为我对故事背景知识的生疏,想要在这部50万字的鸿篇巨制中摸出所有线索并不容易,好在于尓菲和艾莉森的爱情故事贯彻始终,能见部分端倪。

  主人公于尓菲是一个追求自由的中产阶级青年,他敏感叛逆喜爱文学艺术。

  对于他的爱好他的父母不屑一顾,这令他愤世嫉俗。父母飞机失事去世时,他内心如释重负,以为随心所欲的自由生活将要降临了。

  他在大学里组织“叛逆男子汉”俱乐部;幻想自己是诗人;游荡在女孩子之间,和她们上床,然后再抛弃她们。 他把抛弃一个姑娘带来的轻松感觉,当成是对自由的热爱。终于有一天,他为这种“自由”付出了代价,从他遇到艾莉森开始。

  实际上,他爱上了这个性格坦率的澳大利亚姑娘。

  在于尓菲的眼里,自由比爱更加重要。即使和艾莉森浓情蜜意之际,他也在悄悄的密谋去希腊。

  有时候他会想起艾莉森,当他爱她的时候,在他的想象里她和他一起到了希腊,不爱她的时候,是他独自一人去那里。

  希腊是于尓菲心中的自由之地,那里空旷自然,一切存在都美丽而强烈;不同于伦敦白蚁巢穴般的拥挤,平静和驯化。 最终他离开艾莉森,独自去了希腊。然而,希腊并没有让他找到自由。他陷入了一个圈套。

  他在岛上遇到了神秘的康奇斯,通过康奇斯认识了朱莉和她的双胞姐妹朱恩。

  于尓菲爱上了朱莉,朱莉妩媚羞涩显得神秘,欲拒还迎显得淘气,朱莉是古典的,是少女的。 艾莉森是现实的,毫无悬念的,温热有肉欲的,而朱莉则是神秘的,从容的,超脱,没有肉欲的。 如果艾莉森能在他心里激起十层浪,那么朱莉则激起千层浪。

  即使后来他得到了艾莉森的死讯,他伤心内疚之余,也很快把注意力转移到朱莉身上。 在他的想象里,他可以和朱莉结婚,和朱莉建立起一顿清白、没有欺骗的关系,来获得救赎。

  然而一切都来不及了,他和朱莉的相遇,本来就是康奇斯导演的一场游戏。 朱莉的神秘和欲拒还迎,都是逢场作戏。甚至名字都不是朱莉,而是莉莉(Lily);双胞姐妹则是罗斯(Rose)。 塔罗牌中有一张王牌叫做巫术师,可以随机应变;它的两个传统标志就是百合(Lily)和玫瑰(Rose)。

  康奇斯在这个游戏里扮演着巫术师,他引导于尓菲入局,向他讲诉故事,透露线索,一切似真似假,让于尓菲自己去辨别。 于尓菲太过相信自己的聪明,也太过相信自己对姑娘的把控,即使知道这是一场游戏,他也沉湎其中,直到一败涂地。

  在游戏结束的时候,康奇斯向他揭示了“真相”,无论是康奇斯还是朱莉,他们都是一群心理研究者,而于尓菲就是自愿入局的实验对象。 在这场实验中,故事是假的,姑娘的名字是假的,姑娘的爱也是假的,这是一场真人扮演,是一个剧场。

  一切都是假的,只有于尓菲的选择是真的。

  康奇斯的实验十分诡秘,揭开游戏第一幕时,他导演了一场神话cosplay。 夜晚的树林出现了吹着号角的阿波罗(太阳神),追逐仙女的萨梯(森林之神)和向萨梯拉开弓箭的女猎人阿忒弥斯(月神)。

  萨梯和希腊神话中的牧神潘是类似的角色:森林之神,热爱音乐、诗歌同时又淫荡好色,追逐着林中的仙女们。 这里我总觉得,萨梯的形象像是对于尓菲的隐喻,他热爱艺术,热爱自然,追逐女性却喜欢始乱终弃。 也正如,牧神潘在神话里的结局“追逐一位姑娘却抱住一束芦苇”,于尓菲对朱莉的追逐本就是一场精心导演的欺骗。

  承认对艾莉森的爱,一直都是破局的钥匙。

  当于尓菲遇到艾莉森的时候,他就隐隐发现这段风流韵事和以往大不相同。他们各自都有一些东西可以给对方,也能从对方身上得到一些东西。 他们有共同的情趣爱好,而且同样放荡不羁。

  有一次他们看雷诺阿的一幅画,艾莉森拉着他的手,轻轻靠在他身上。他忽然感觉到:如果艾莉森消失了,他会像失去半个自我一样。

  如果那个时候,他不那么专注自己,那就会发现那是爱,但是他以为那是情欲。爱一个人比脱掉一个人的衣服要难的多。

  正如福尔斯所写:在我们这个时代,叫人难为情的不是性,而是爱。

  那是于尓菲面对自己内心的第一次机会,他没有抓住,而是选择了逃往希腊。

  于尓菲在岛上追逐康奇斯设下的游戏局时,艾莉森来找过于尓菲一次。 于尓菲为了避免和艾莉森亲热,骗她说自己去嫖娼得了梅毒。而艾莉森告诉他:在我这里免费,还有爱情。

  在那次会面中,他再一次察觉了内心对艾莉森的爱,但是那时候,他对朱莉的兴趣正浓。 他再次拒绝了跟艾莉森生活在一起的机会,理由是,即使小岛上关于朱莉的游戏是个妖术,他也有被妖术迷惑的自由。 如果当时他带艾莉森上岛,康奇斯的心理实验就会终止。

  于尓菲面对自己内心的第二次机会,他依旧以自由的名义,浪荡逃脱。

  等到康奇斯把这场游戏慢慢收网,告诉于尓菲一切都是假的,于尓菲觉得被耍了。 奇特的是,他不是恨康奇斯导演了这个游戏,而是恨他不再继续这个游戏。

  他恼怒、愤恨,他试图找出康奇斯这批愚弄他的人,追寻的过程中他发现,康奇斯给他留下的最后的信息,都是假的。 他追寻到的,可能只是他们愿意让他追寻到的。追寻过程中,于尓菲发现艾莉森还活着。

  经过莉莉的欺骗后,于尓菲回想和艾莉森度过的那些放松时刻,发现最普通枯燥的日常生活也变得美好动人。 诚实是艾莉森的可贵品质,她实在、可预料。她的心的是透明的,不背叛,对一切都有爱心。 曾经,在于尓菲厌倦艾莉森的时候,他总觉得她迟钝,甚至不会撒谎,她过于透明,这让他感到无趣。 而“异性最能吸引我的东西向来都是她们试图掩藏的东西,打个比喻,就是一切能诱使她们能脱光衣服的东西。”

  于尓菲终于发现,对待爱情诚实是多么重要,那些以自由为名逃避责任的时光狠狠教训了他。

  最后一次,他向艾莉森告白。但是他发现,艾莉森像是变了一个人,变得很神秘。

“她身上某种曾经是免费的东西,就像是餐桌上的盐那样唾手可得,如今却被盛在一个小瓶子里,变得神圣不可侵犯了。”

  一切悬而未决。福尔斯没有给出交代,艾莉森是否愿意给于尓菲救赎,只在结尾引用了《彻夜欢娱》的两句诗:

让从没爱过的人获得爱,让一直在爱的人获得更多的爱。

  我觉得,于尓菲应该得到了艾莉森的原谅。于尓菲承认对艾莉森的爱,不再追逐“自由”的时候,自由就回到了他手里。

  福尔斯在《巫术师》的序言中说:

真正的自由只存在于两个人之间,永远不可能存在于单独一个人身上,因此也就永远不会有绝对的自由。

  在爱情里,自由存在于做出选择的时候——承认爱,为爱负责。

  我们在爱中可以获得自由,却不一定能在自由中获得爱。

  附: 雪莱《潘神颂》

  我歌唱闪烁舞蹈的星星,

  我歌唱奇妙的地球和天廷,

  我歌唱那些规模巨大的战争,

  我歌唱爱情、死亡和生命—

  尔后,我转换笛音—

  唱我如何在梅纳斯山的幽谷内,

  追逐一位姑娘却抱住了一颗芦苇!

  神和人啊,我们都常受这样的欺骗!

  我们常因此而伤心,因此而流血;

  全都落泪了—我相信你们俩一定会,

  如果嫉妒和年岁还没有冻结你们的血液,

  为了我甜美的笛音里的伤悲。

  《巫术师》读后感(五):打卡#巫术师

  私认为,一本经典的书一定要了解书籍的背景和作者的背景。

  毕竟很多书,尤其老书,书籍的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把书籍再回馈到作者特有的时代背景里面很有必要。

  这本书是当代英国文坛超重量级大师约翰·福尔斯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不但被选为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经典,也是英美各大学英语系二十世纪英国小说课程的必读作品。

  福尔斯是当代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于英国,自幼热爱自然,成年后也对自然科学颇有研究。

  本职是教师,在长篇小说《收藏家》成功之后辞去教职成为专职作家,同时个人还出版了诗集,在长达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约翰·福尔斯留下了六部长篇小说、多部非小说类作品。

  著名文学理论家帕特里西亚·沃以及琳达·哈钦将福尔斯的小说称为元小说,认为福尔斯的作品是元小说的代表。所谓元小说,就是"这样一种虚构写作,它有意识的、系统地引发人们对小说虚构成分的注意,进而提出于虚构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福尔斯小说中的艺术自由主题一直备受关注,但是福尔斯小说的艺术自由主题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自恋情结,而是从艺术层面发出的对人类自由的呼唤。福尔斯坚持认为,"诗歌表达的是个人的所思和所想,小说表达的是塑造的人物可能思和可能想的东西。

  所以这本《巫术师》,写作的背景其实是在作者快要结婚的时候。

  可能这时候的作者对感情的又多了很多思考,作者把更多的情感的细节融合到虚幻中,再加上作者本身丰富的心理描写上极为细腻深入,结构奇巧,,扑朔迷离,更揉合了文学、哲学、绘画、音乐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正如福尔斯小说中一直贯穿的风格,作者也是一如既往的用艺术自由主题表达深层想法,从艺术层面发出的对人类自由的呼唤。

  诗歌表达的是个人的所思和所想,小说表达的是塑造的人物可能思和可能想的东西。

  我定义自己为闯进来的观众,这个观众在这个世界里,做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这种虚无中究竟要何去何从。

  《巫术师》读后感(六):约翰·福尔斯|影响过《巫术师》创作的三部小说

  《巫术师》是约翰·福尔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小说,他对这本书倾注了所有心力,即使在小说出版后,他仍然不断地修订,希望给读者呈现一部更完美的作品。但同时,他又是矛盾的,“这是一位精神发育过于迟缓的少年写的一部小说,它应该永远保留青春期小说的原貌”。在矛盾中,约翰·福尔斯写下了下面这篇序言,让我们了解在50万字的《巫术师》背后,作者真正所表达的。

《巫术师》电影剧照

  无论从主题或故事情节来说,这并不是《巫术师》的全新版本,但也不是仅仅作了风格上的修改。许多场景作了大幅度的改写,增加了一两个新场景。如果读者来信数量可以作为一个检验标准的话,《巫术师》出版后所引起的反响比我以往发表的任何作品都大,这恰恰是我对这部小说进行修改的原因之一。对此,读者诸君也许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长期的经验告诉我,对我的多数读者最有吸引力的作品,往往招致许多见解独到的文学评论家的强烈批评,因而从专业水准上说也就成了我自己最不满意的作品。

  这部小说发表于一九六五年,时间在另外两本书之后,但是除了出版日期之外,从任何一个意义上说,它都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的写作始于五十年代初期,故事情节和作品基调都经过无数次修改。在最初的原稿中,曾试图模仿亨利·詹姆斯的杰作《螺丝在拧紧》中的某种东西,设计了一个明显的超自然角色。但是当时我的生活如同我的作品一样,何去何从,心中无数。客观地说,我当时并不相信自己会成为能够发表作品的作家,但是从主观愿望来说,又不愿意放弃努力,希望通过笨拙而艰辛的劳动把梦想变成现实。我十分清楚地记得,因为没有能力描绘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常常不得不把写出来的草稿抛弃。缺乏技巧和想象力令我寸步难行。缺乏想象力有一个怪异的表现,表面上看像是记不住已经存在的东西,其实是想不出不存在的东西。一九六三年发表《收藏家》获得成功,增强了我的文学信心,经过不断的反复折腾反复修改,这部不完美的作品的质量高过了五十年代我尝试创作的其他几部小说……我认为那些小说中至少有两部是比较拿得出去的,可能还会给我带来一些好名声,起码在英国会如此。

  一九六四年,我着手校正、重写过去的全部文稿。但是《巫术师》基本上仍然保存了一个新手学习写小说的原貌。虽然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但它只是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时写下的一本笔记,谬误不少,甚至到了最后正式出版,它也还是一部随心所欲凭直觉写就的幼稚之作,知识层次较高的读者很容易看出这一点。我不得不忍受批评家们的最沉重打击,他们谴责该书是精心策划而又毫无新意的想象练习,是智力游戏。但是该书(不可救药)的缺陷之一,乃是试图掩盖写作过程中不断改变构思的真实情况。

  当时我对荣格的理论深感兴趣。在写作过程中,除了明显受到他的影响之外,另有三部小说对我影响颇大。我刻意模仿阿兰·傅尼埃的《大莫纳》,由于痕迹过于明显,在修改过程中我把一些太过相似的地方删去了。具有文学头脑的分析家也许并不认为这些相似之处太惹人注目,但是如果不是受到这位法国前辈的影响,《巫术师》本来会以完全不同的面貌出现。《大莫纳》至少能为我们一些人提供超越文学之外的一种体验,这正是我想注入自己作品的东西。《巫术师》的另一失败之处也是现在已经无法补救的: 我未能看出这是青春期特有的一种渴望。至少傅尼埃笔下主人公的青春期是开放的、具体的。

《巫术师》电影剧照

  第二个影响似乎出人意料,但它无疑来自我童年时代想象中经常出现的一本书: 理查德·杰弗里斯的《少年贝维斯的故事》。我相信,小说家都是很年轻的时候造就的,不管他们自己知道不知道。《少年贝维斯的故事》和《大莫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成功地描绘出一个与现实世界—或过去的郊区中产阶级儿童(表面上我不得不装成这样一个儿童)的世界迥然而异的世界。我提出这一点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尽管一个人离开这些书以后已经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但是它们的神秘模式和基调仍然长期存在。

  对写作《巫术师》产生影响的第三本书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现在我能把它列出来,应该归功于里丁大学一个学生的敏锐觉察力。《巫术师》出版数年后,有一天她写信给我,指出书中与《远大前程》有许多雷同之处。她不可能知道的是,我一向对狄更斯的这部小说十分崇拜和热爱(为此对他作品中许多我不喜欢的东西都采取了谅解的态度),在我开始写作《巫术师》的初期,我甚至把《远大前程》作为固定教材来教学生,自得其乐;我曾长期考虑要把康奇斯写成一个女人,只是从没当真过,这一想法的淡淡幽灵就是郝薇香小姐,现在在德·塞特斯太太身上还可以看出她的影子。在这一新的修订本中增写了一小段话,就是为了向看不见的影响表示敬意的。

  还有其他两处比较重大的变化也必须做一个简要的交代。有两个场景的性爱成分有所增加,在我看来,那仅仅是为了纠正过去的一次神经衰退。另一个变化是在结尾部分。有些读者认为结尾明显暧昧—也许他们对于本书末尾引自《彻夜欢娱》的两行诗没有足够重视—但我并无此意,也从未有这种感觉。尽管如此,我得承认我本来也许可以把结尾写得更明确些……现在也确实这么做了。

  没有一个作家乐意披露自己的作品有多少深层次的传记成分,表面日期和职业不在此列。我也不例外。但是我写的弗雷泽斯岛(“被隔绝”之岛)还真有其事,它是希腊的斯佩察岛。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五二年,我在岛上一所私立寄宿学校教过书。当时岛上的情况跟我书中描绘的不太一样。如果我要忠实地把它描绘下来,那我就得写一部喜剧小说。

《巫术师》电影剧照

  现在接管斯佩察岛一部分的著名希腊百万富翁和我小说中的富翁完全没有任何联系。尼亚乔斯先生到岛上的时间要晚得多。当时“布拉尼”别墅的主人也不是我的人物模特,尽管我借用了别墅的部分外貌特征和它所处的极好地点。我知道,这件事在当地正在变成另外一种传说。我和这位绅士—他是大维尼泽洛斯的朋友—只见过两次面,而且时间很短。我真正记得牢的是他的别墅。

  今天的斯佩察不可能像我所描绘的战争刚结束时一样,但这只是凭道听途说想象的,我从没再回那里去过。那里的生活极端孤寂,尽管学校里总是有两个英语教师,这里说的学校并不是我在书中写的那所学校。我有幸结识了我的同事丹尼斯·沙罗克斯,现在他成了我的老朋友。他博览群书,对希腊人的习俗比我了解的多得多。第一次带我到别墅去的就是他。不久前他刚决定结束他自己的文学抱负。他不无幽默地声称,他前一次去“布拉尼”,在那里写下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首诗。他的话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点燃了我想象的火花。孤零零的奇怪别墅,它的壮观背景,一个朋友的幻想的破灭。我们第一次接近岬角上的别墅时,古老的土地上传来一种非常怪异的声音……不是我书中描绘的令人敬畏的普莱耶尔古钢琴的声音,而是一种能让人想起威尔士教堂的声音。我希望那架簧风琴至今仍保存在那里。它对我文学灵感的产生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当时在岛上很难见到外国人的面孔,甚至希腊人也不多见。我还记得,有一天,一个学生跑来找我和丹尼斯,报告说又有一个英国人从雅典乘船来到岛上。我们像两个利文斯通博士,立即出发,赶去欢迎这位从未听说过的人到我们的荒岛上来。另一次是看到亨利·米勒称之为马洛西的巨人,希腊作家乔治·卡琛巴利斯,我们赶紧跑去向他表示敬意。当时的希腊还保留着全国就像一个村庄的感人气氛。

《巫术师》电影剧照

  除了有人居住的角落之外,斯佩察还真是个幽灵出没的地方,而且那里的幽灵比我创造出来的更难捉摸也更美丽,与我在其他任何地方见到的幽灵不同,像永远空白的一页纸,等待有人在上面写字。它们给人以不受时间影响和早期神话的奇特感觉。你仿佛觉得随时都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它又总是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那里的气氛的确很像马拉梅最优秀的诗篇,在难以言传的事物面前语言显得无能为力。我觉得,要把这一段经历对我这样一个作家的重要性表达出来,实在太困难了。在我的记忆中,它对我产生的影响,它给我留下的印记,与我更多的社会经历和实在的记忆相比较,要深刻得多。我已经知道,从英国社会的许多衡量标准来看,我是一个永远的流亡者,但是作为一个小说家,还应该更加深入地去体验流亡生活。

  从许多表面现象看,这一段经历是令人压抑的。许多未来的作家和画家前往希腊寻找灵感,他们的感觉也是如此。我们给这种不良感觉以及它所引起的忧郁起了个名字叫“爱琴海的忧郁”。你必须是一个十分完美的艺术家,才能在地球上这片最纯洁最和谐的景色中创作出优秀作品来,尤其是当你知道唯一能与这片景色相匹配的拟人化描写只有在这一次游历时才能获得之后。希腊群岛仍然是喀耳刻的地盘,不是艺术家旅行者的久留之地,如果他在乎自己的灵魂的话。

  除了上面所叙述的之外,我的小说和我在斯佩察逗留期间所发生的一切没有任何联系。书中一切事件的基础构思实际上是我回到英国之后才产生的。我逃过了喀耳刻,但是逃脱过程中所产生的症状还是很严重的。我当时还没有意识到,尽管失败对个人的生活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但是它对小说家至关重要,对他的作品的诞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有所欠缺、错过良机的无把握感觉,促使我把自己在英国私生活中一些进退两难的窘境移植到对希腊小岛的记忆及其与世隔绝之中。我越来越觉得它就是我失去的伊甸园,是阿兰·傅尼埃笔下无名字的庄园,甚至是贝维斯的农庄。我的主人公尼古拉斯逐渐成形了,如果他不能成为现代人的真正代表,起码也可以部分地代表我所处的阶层及其背景。我给他的姓含有私人的双关意义。我小时候发音不清晰,只能把th发成f,而于尔菲的真正意义是大地,我杜撰出这个名字的时候,比后来方便地把它与于尔菲和拉斯特名门望族联系起来要早得多。

《巫术师》电影剧照

  上面讲了这么多,我希望不必再谈这部小说的意义何在了。小说即使写得再清晰易懂,再有节制,毕竟还是不同于纵横填字游戏,在线索背后不会只有一套正确答案。有些读者来信写道: 亲爱的福尔斯先生,请解释一下……的真实意义。有时候我甚至对彻底改变当代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再抱任何希望。如果《巫术师》有什么“真实意义”的话,也绝不会超过心理学上的罗夏墨迹测验。它的意义在于它在读者中引起的反应。就我这方面来说,不存在什么特定的“正确”反应。

  我还想补充一点。本书初次出版后,一些比较强硬的成年批评家提出了不少颇有道理的批评意见,诸如无节制、过于复杂、虚假等等。此次修改的时候,我不想回答这些问题。现在我对最喜欢这部小说的一代人已有所了解。这是一位精神发育过于迟缓的少年写的一部小说,它应该永远保留青春期小说的原貌。我的唯一请求是应该让一切艺术家享有自由安排自己生活的充分权利。其余的人可以审查并埋葬自己的过去,我们则不行,我们一直到死都必须保持几分稚气……涉世不深的稚气,以期变成硕果累累的稚气。托马斯·哈代感到极其痛苦的最后一部小说是《意中人》。在一切现代小说中,它对小说家内心世界的揭示是最发人深省的。他在书中不断抱怨: 所谓“成熟”的中年艺术家仍然受到年轻时的自我的支配。也许你可以像哈代那样拒绝这一严酷的事实,但是你付出的代价是写作小说能力的彻底终结。《巫术师》也是(虽然是完全下意识地)情不自禁地接受这种束缚的结果。

《巫术师》电影剧照

  如果说在对人类生存—和小说—性质的种种直觉(与其说是希腊式的不如说是爱尔兰式的)背后有某种中心主题的话,这个主题也许就在我为小说起的另一个可供选择的书名之中: 《上帝的游戏》。放弃这个书名我至今有时仍感到遗憾。我本来打算让康奇斯展示一系列面具,代表人对上帝的看法。从超自然的面具到充满科学术语的面具,也就是展示人类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某种东西—对绝对认识和绝对权力的各种幻想。在我看来,毁灭此类幻想仍然是人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希望有一个超级康奇斯,他能把阿拉伯人、以色列人或北爱尔兰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都放进富于启发作用的碾磨机里,让他们像尼古拉斯一样在里面过一遍。

  我不为康奇斯在刑场上所做的决定辩护,但是我要为进退两难的事实辩护。上帝和自由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概念。人之所以相信自己想象出来的各种神,往往是因为他们害怕相信自由。现在我年纪大了,才知道人们这样做有时候是很有道理的。但我仍然坚持总的原则,这也正是我的小说核心之所在:真正的自由只存在于两个人之间,永远不可能存在于单独一个人身上,因此也就永远不会有绝对的自由。一切自由,即使是最为相对的自由,都可能只是一种虚构。但是直至今天,我的自由仍然更喜欢另一种假设。

  约翰·福尔斯

  1976年

  《巫术师》读后感(七):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虚幻与现实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当所有的人沉迷于手机或者玩乐时,读书却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然而每个时代都会有伟大的作品出现,当然当今的时代亦是如此,一个时代伟大的写作者,他的作品总能直指人心底最深处的欲望,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就是有着这样的一份魔力。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所著的《巫术师》一书,在这个最好也是最坏的是代里这部作品却在众多的文学小说显得是出类拔萃。

  这部《巫术师》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品。读约翰·福尔斯的这部作品你会有一种全新的人生体验。这部作品通篇充斥着诡异与诱惑,众所周知男人经不起女人的诱惑,而所有人在打开这本书的刹那,已经深深的迷恋其中,当然我就是经不起此书诱惑的人之一。初读这本书就被书里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这就是这本书独有的魅力所在。

  出生与英国中产家庭的古拉斯·于尔菲作为本书的主人公,他的遭遇和经历使得他形成了一个与常人相异的性格,他极度的渴望自由,并且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周围的人看到他在追逐自由。本来一切的生活轨迹在看似平稳进行中,可造物者的神奇就在于能够通过不经意的一件小事改变所有人的人生轨迹,这也就包括了我们这本书里的主人公古拉斯·于尔菲。相遇是一件神奇的事,当他遇见澳大利亚女孩艾莉森时,他才发现了与众不同的生活,可想要完全改变之前的生活轨迹,一个艾莉森还不足以让于尔菲彻底的清醒。当然故事仍在继续,不安于现状的于尔菲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接受了一份到希腊小岛上担任英文

  教师的职务,这场小岛之行却开启了于尔菲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看着书里的故事感觉自己游走于现实与虚幻之间,被书里故事深深吸引的同时,又仿佛通过文字看到了具体的画面。于尔菲不同的人生遭遇,在我看来就像一场新奇的魔幻之旅。因为我经常有种做梦的感觉,有时候我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假如说在这个世界我是别人梦里虚假的身影,那么真实的我究竟是在哪个空间?假如现在我所存在的空间不存在,那我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看《巫术师》的时候惊艳于这本书的结构,超强的代入感,这是因为这份真是与认同,所以这才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作品。

  在这本书里我更倾向于喜欢女主艾莉森,通过书里的描写我更愿意接受这样的一位女孩,于尔菲在别墅里经历的一切都是在命运之轮悄然转动的后果。可现实是只有结果没有如果。“巫术师”的神奇在于他能控制所谓的一切,可对于他的“巫术”你看得透彻吗?阅的尽的风景,看不透的人心。人生就是让没爱过的人获得爱,让一直在爱的人获得更多的爱。

  现实、虚幻、谜团、诡异、阴谋、吸引,究竟是神秘的巫术师在操纵着一切,还是命运之手的杰作。约翰·福尔斯的《巫术师》将为你揭晓最终的答案......

  “神秘的庄园,悠扬的古钢琴声,带有女性香水味的毛巾和诗集,还有美丽的女孩莉莉。仿佛搭好的舞台,只为等待我这个闯进来的观众。

  然而,随后庄园里发生的事情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仿佛有一名神秘的巫术师在操纵着一切,我陷入了一个又一个谜团之中,再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虚幻……”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虚幻与现实,何为梦境?何为真实?尽在《巫术师》。

  《巫术师》读后感(八):最难得的是“爱”,而不是其他

  迄今为止,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有三部小说出版有中文版,分别是《收藏家》《法国中尉的女人》和《巫术师》。很显然,在讲故事这方面,福尔斯要高出一筹。虽然他只在1999年获得过一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他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却由英国著名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罗德·品特改编成同名电影,并成为了影坛的一部经典佳作。 《收藏家》和《法国中尉的女人》已是如此精彩,《巫术师》当然也会无例外地散发出无穷无尽的吸引力,非常类似于希腊弗雷泽斯小岛上布拉尼岬角的那座别墅对尼古拉斯·于尔菲的巨大吸引力。

  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英国青年尼古拉斯·于尔菲,因为自幼受到身为军队准将的父亲严格而专制的管束,所以形成了他性格上的那一种乖张、叛逆。大学假期过后不久父母因飞机失事意外身亡,震惊之余,于尔菲反而有了一种如释重负之感,从此他可以尽情地去追求自己所谓的自由,而再不必顾及家庭的束缚了。从此以后,于尔菲开始放荡不羁,他加入了一个名叫“叛逆男子汉”的小小俱乐部,开始追求绝对的自由以及他所认为的时髦,一心想着标新立异。直到在遇见澳大利亚女孩艾莉森之前,他在与众多的年轻女孩交往中从来都是抱着游戏的态度,但正是艾莉森让他感觉到了一些不一样。当然啦,当花花公子容易,但浪子回头就相对难多了。很显然,单是一个不一样的艾莉森不足以让于尔菲彻底清醒过来。

  追求新奇的于尔菲,接受了一个新的工作,到希腊一个美丽的小岛担任英文教师。看起来,虽然他人不在伦敦,所有的一切却依然像是没有丝毫改变:在弗雷泽斯小岛上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于尔非继续着自己放荡不羁的生活,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也依然没有去弄明白真爱到底为何物,甚至因此患上了“梅毒”。但就在他决意一死的时候,新的一次“冒险”经历开始了!

  虽然说接下来于尔菲所见识到的绝对称得上是一次足够冒险的经历,但对于他来说,也许却意味着一次难得的救赎。在弗雷泽斯小岛上,于尔菲遇到了居住在一座神秘庄园里的富豪康奇斯,围绕着这个人还有许多传说,以及他的奇特举止——对于于尔菲来说,康奇斯简直太神秘了,他甚至说对于尔菲说:“因为我能通灵。”在康奇斯的别墅里,于尔菲与一位名叫莉莉的美貌姑娘又一次经历了风花雪月——似乎和他以前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但与此同时于尔菲也正在经历着恐怕是他人生中一次最大的不安和惊悚。他能够觉察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在被监视着;但他却仿佛是主动跳进了人家设计好的陷阱,也无法摆脱,只能接受别人对他所做的一切,包括艾莉森之死带给他的震撼……

  幸好,这一切其实都是“巫术师”康奇斯安排的,针对的就是于尔菲的滥情以及无情。堪称离奇的生死考验之后,于尔菲仿佛浴火重生般逐渐明白了,他之前的生活是多少不值一提,生活并不应该那么随便,他应该且必须重新回归现实。然后一切当然都依然困难——浪子回头,见到的可不一定就是代表欢迎的鲜花和掌声。之前经历过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如今当然非常有必要再为之懊悔多少。不过最终的结果应该还好。

  “让从没爱过的人获得爱,让一直在爱的人获得更多的爱。”这是厚厚的中文版小说《巫术师》的最后两句,已经完美地说明了一切。联想到最初在与艾莉森交往时于尔菲所想到的那一个——“在我们这个时代,叫人难为情的不是性,而是爱。”如今,他的感受无疑会上升了至少一个层次吧!

  《巫术师》读后感(九):《巫术师》:你对自由的理解越多,你拥有的自由就越少

  1

  一个小说都有一个节点,就是重大的情节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出现,前面的所有的升级式的铺垫,划上了句号,全书的谜底达到了高潮,之后剧情一路向下,走向了无可逆止的收官尾部,后面的部分,像是对前面的递增部分的解释与说明。

  所以节点非常重要。

  有一部英国小说,描写了一个男子来到希腊的一座小岛上,邂逅了一位美女,两人浓情蜜意,如胶似漆,突然之间,这女子翻脸不认人,下床穿衣,抽身而去,然后紧接着,强光射进屋里,闯进三个男人,把男主角捆了起来。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

  而正是这一个关键点,撕开了小说前面的谜雾团团,由此把希腊小岛上的扑朔迷离的神秘实验揭开了帷幕。

  这部小说,就是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所著的长篇小说《巫术师》。

  约翰·福尔斯著有非常有名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他将小说的故事背景放置在维多利亚时代,对复现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了很大功夫,揭开了男女灵与肉关系中的那些复杂的层面,显示出英国文学对欲望与情爱博弈的深厚传统与独到发现。

  而相对而言,约翰·福尔斯的另一部小说《巫术师》虽然没有像《法国中尉的女人》那样名闻遐迩,但小说对男女情爱关系的揭示,却显得更为复杂与深邃,甚至因为作者探讨了男女博弈游戏中的永远无解的各种姿态风情,使得小说笼罩了一种雾里看花的神秘莫测,但正是这份不可捉摸感,使得《巫术师》更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大致在1953年左右,描写了男主人公尼古拉斯·于尔菲在希腊的一段奇遇。这个奇遇的最大问题,是他在岛上遇到了一对双胞胎姐妹,他对其中的妹妹朱莉情有独钟,陷入到不可遏止的爱欲之中。

  朱莉的扑朔迷离的身份与她带着的传统味道、又带着天然娇羞气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吸引力,令他一下子就迷住了。

  古典女子代表了一种传统文化中的典雅气质,令她幻化出一股神圣的意味,而她身上散发着的不谙世事的纯情,又惹动人的柔肠,令她弥漫着一种仙女的气质。一句话,她的身上发散着最让男人心动的天然韵味。

  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一场针对男人劣根性的实验,爱情从来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带来巨大欢愉的同时,另一面锋刃,能刺痛心脏,让灵魂流出滴滴鲜血,令人痛不欲生。

  尼古拉斯·于尔菲的痛苦正在这里。为了追求这个娇俏可爱的女孩朱莉,他舍弃了之前的女友艾丽森,而将全部的精力投放在这个谜一样的女孩身上。他一步步取得了成功,在小岛大款康奇斯的别墅里,他初次邂逅了朱莉,之后,他在女孩的色授魂与的表象下,一步步陷入到泥潭之中。

  在这一过程中,设置了整个迷局的大款主人康奇斯操纵了这整个不可思议的相逢。康奇斯游刃有余地操纵着手里拿捏着的这个女子,就用不着担心男人不会上钩。他时而制造机会,让尼古拉斯与朱莉眉目传情,时而又设置障碍,阻止两个人见面,时而又挑拨离间,在尼古拉斯与朱莉之间传递内容冲突的信息,尼古拉斯不得不紧张地在希腊小岛上,转动他的头脑,分析究竟是哪一个骗了他?是那个别墅主人康奇斯,还是他手里掌握着的女孩朱莉?

  而尼古拉斯看到的疑似真相是朱莉是对他敞开的,并且一步步地满足了他的典型的属于男人的欲望。从一开始对她的想入非非,到渐渐地一吻点水,再到之后的见缝插针的相拥贴靠,再发展成到海滨游泳时的肉体抚慰,直到水到渠成后两个人终于发展成了床上的肉体之欢,尼古拉斯沿袭着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最经典的破解轨迹,得到了目标女孩的肉体奉献,然而,就在此刻,突然间一切的罗曼蒂克戛然而止,女孩跳下了床,穿上了衣服,紧接着,进来三个壮汉,捆起了他,展开了对他的审判。由此,一场由女人作为诱饵的实验宣告结束,尼古拉斯一直沉湎其中乐此不疲的女人柔情,被证明不过是一场让他暴露出男人劣根性的骗局而已。

  可以说,尼古拉斯受到了一种极其强烈的伤害,就是在一个男人的感情最为浓烈之时,突然泼下了一盆冷水,炽烈的情爱,顿时化作冰点。尼古拉斯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为什么要被选中进入实验,而之前是否也有同道被同样的实验伤害过?他想解开这个谜,而这个谜的所有答案,都指向男人的欲望本质究竟是什么?

  希腊小岛上的那一场欲望的试验场,揭开了一场一般情况下被人类社会化所遮蔽掉的人性与肉欲的秘密。

  《巫术师》这种构思与设置,其实在文学领域里并不陌生。在三言两拍的故事中,就描写到一个男子在街上闲逛,碰到一车,被神秘地带走,来到了一个大院里,遇到了许多女人,在这里花天酒地,乐而忘返,渐渐体力不支,被扔出了庭院,成为“女人的药渣”的笑谈。

  这种中国古典小说里的构架,就是预设了一个神秘的大院,里面隔离了社会的道德与价值观,可以肆意地将人的原始欲望倾倒而出,从而对人的灵与肉的博弈关系进行逍遥无束的想象。

  《巫术师》里的大款康奇斯不管他出于什么动机,也是在一个脱离世间之外的希腊小岛上,架构了一个纯粹可以让男欢女爱上演的自由场地,动用女子这样的诱饵,以期揭示出男人的欲望本质。天高皇帝远的江湖之所,给予人类的欲望想象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据作者所说,他当年在希腊小岛上任教之时,根本没有什么如小说这般的大款色诱场所,不过,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离人类道德越远的地方,越容易产生一种超脱于人类戒律的欲望发泄想象。

  其实《巫术师》这样的小说构思,就是纯粹的抛弃人类的道德戒律、让男女的原始欲望自由放飞的构思,并不鲜见。李安导演的《冰风暴》里描写到一帮百无聊赖的夫妻,通过摸钥匙进行重新配对,寻找刺激。而汤姆·克鲁斯与前妻尼可·基德曼主演的《大开眼戒》也描写了一个蒙面派对舞会,这里人类的约束力下降为零,欲望成为这里的主宰。

  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家张炜的《你在高原》为总标题的十部长篇小说中,也有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建立在地下、海上及山洞里的色情场所,只是中国作家写来,完全是展览那种匪夷所思的荒淫想象,很难从中读到什么对人性的深入挖掘。

  由此看来,《巫术师》里描写的那种想象模式,并不是独此一家,而是在中外文艺作品中,向来是倍受青睐的一种。它反映出,人类在受到重重的自身的清规戒律束缚之后,有一种对于放浪形骸的欲罢不能的探寻与诘问欲望,并用艺术家的由想象力支撑的故事叙述,来证明原始的兽性发泄远不是人类的正道,正像“三言两拍”的最后总少不了一句道德说教一样。无论是《巫术师》还是《冰风暴》以及《大开眼戒》,这些作品里,都走马观花地勾勒出了一块由欲望为主导的自由境界,但最终这些作品都回到了人类的道德原点,陈说的是“三言两拍”里的道学家结论。不过,《你在高原》不在此列,这部小说里的色情场所,更像是一场展览,而没有描写成它对人性的考验。

  2

  下面重点谈谈:《巫术师》里的花花公子为什么能够被选中成为色诱的目标?

  以下部分,属继续讨论小说的部分,如果不愿看长文章的,下面就不要看了。

  看了小说,我们感到好奇的是,尼古拉斯·于尔菲为什么能够被选中,既饱尝了一次艳福,又同时抽空了心灵,成为女人的药渣?

  其实,尼古拉斯·于尔菲后来了解到,他被列入实验对象,并非第一人。他能查到的前任有两个人,去年的实验对象是米特福德,比尼古拉斯·于尔菲大两三岁(P36),尼古拉斯·于尔菲到希腊之前,曾经去拜访过他,米特福德也曾经受过姐妹俩的色诱考验,但是,这个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骗子,为人卑劣,粗俗,并没有顺利地通过姐妹俩设下的圈套,过早地离开了游戏。

  而值得注意的是,事后尼古拉斯·于尔菲在调查真相的时候,再一次去拜访了米特福德。他断断续续地介绍了自己遭遇到的骗局。在他的那一次实验中,他遇到的是姐姐朱恩,而他也对朱恩比较心仪,与尼古拉斯·于尔菲截然相反,在米特福德遭受到的那一次艳遇中,朱莉扮演了一个粗俗的挑衅式的女性,经常与米特福德发生争吵,这个争吵涉及到米特福德对纳粹的纪律性的欣赏,所以朱莉斥责他是纳粹。由此看来,在世界观上,米特福德就不符合实验对象的条件,至少康奇斯是痛恨战争与法西斯的,所以他很快被踢出局了。他与尼古拉斯·于尔菲这一次碰到的流程一样,也与两姐妹到海边去游泳,但他回到岸上后发现自己的衣服不翼而飞,后来在别墅的门口,看到自己的衣服悬吊着,头被画得像希特勒(P673)。之后,米特福德再来找两姐妹的时候,别墅里已经不见踪影了,游戏戛然而止。米特福德气愤难平,一如后来尼古拉斯·于尔菲的感受一样,为了报复,他写了一封投诉信,控告两姐妹是极端分子。

  康奇斯也曾经透露过米特福德的可厌处。上一次的游戏,显然是朱莉扮演了一个迫害妄想症患者,后来这也得到了米特福德的证实,因为朱莉与他处处作对,事事挑衅。康奇斯讲述道:“朱莉有一次迫害妄想发作的时候,他(米特福德)完全束手无策。像往常一样,我这个年年都把夏天献给她的人又成了迫害者。有一天晚上,米特福德试图拯救她,他自己是这么说的,可是他用的是最粗暴最有害的方法。当然,她的护士立即出来干预,结果发生了一场剧烈的争吵。这件事大大破坏了她的疗效。……你很聪明,很有绅士风度,这两种品质都是米特福德所不具备的。”(P241)

  可以看出,米特福德与尼古拉斯·于尔菲的不同。尼古拉斯·于尔菲也曾经与两姐妹到海边游泳,但游戏并没有终结。后来,在朱莉被人绑架之后,他到别墅,也看到门上吊着一个玩偶,一个头骨,玩偶象征朱莉,头骨的意义不详(P500),但显然没有米特福德那一次遇到的他本人被吊在树上的状况,可见,尼古拉斯·于尔菲是在政治上难以挑出罪过来的。

  因此,尼古拉斯·于尔菲上一年的前任米特福德并没有享受到他这一次所遭遇到的肉体偿付,但是,他的精神伤害,并不见得与米特福德相差多少,米特福德有一种被玩弄的感觉,而尼古拉斯·于尔菲更在精神上有一种强烈的被欺骗感。

  尼古拉斯·于尔菲在与两姐妹交往的时候,经常提到前任米特福德,但两姐妹的话中,都对米特福德不屑一顾,颇为轻视。

  尼古拉斯在与朱恩谈话时,曾经问过她去年的情况。在那一场上帝的游戏中,她是女主角,负责勾引任务,她直称:“天啊。那个人太可怕了。我们不得不另找一个。不是在学校里找的,从雅典找来一个人。”(P523)。

  尼古拉斯在与朱莉接触的时候,朱莉一直装着她首次参与此事,说“以前从不碰到过此类事情”,但尼古拉斯毕竟之前作过一点调查,知道至少有两个男人也卷入别墅桃色事件中来,所以立马使出了“最后的撒手锏”(P370),问她:“不见得。据我所知,在今年之前他起码已经搞过两次了。”

  这可把朱莉吓坏了,她一直扮演的是一个清纯的不谙风情的少女角色,突然揭开她曾经多次参与的近乎是妓女的作为,她能不芳颜失色吗?她追问道:“你是说你已经……这不是你第一次……”她退了一步,回避了她是否是第一次,只指出对尼古拉斯是第一次。

  因为当时尼古拉斯也没有详细地了解米特福德的情况,所以,难以揭穿她的内幕,但朱莉显然紧张万分,坦言:“他(米特福德)实在让人受不了。”当她知道尼古拉斯并不知道详细的情况,才总算放下心来。

  可见,朱莉的骗局留下了非常明显的蛛丝马迹。

  之前还有一任,名叫莱弗里尔,这是尼古拉斯在他来到小岛上之后从老师那里听说的,并且在他留下的物品里,看到了一张神秘的纸条。莱弗里尔比较要好的一位朋友,否认莱弗里尔到过别墅,因为他从没有提起,并认为他比较严肃,专注于研究。在莱弗里尔留下的一个字条上,写有他的片言只语:“亲爱的康奇斯先生,我很担心,自从那异乎寻常的……”(P71),可见他已经涉入很深了。

  后来康奇斯在提到莱弗里尔的时候,很奇怪地说道:“莱弗里尔就感到是被上帝挑选的。”(P83)。也就是说,莱弗里尔自认为他的遭遇是很幸运的,本小说的有一个可能性的名称就叫“上帝的游戏”, 莱弗里尔是颇为合适的人选,但他是否走完了与尼古拉斯相似的流程,从下面的交待来看,应该没有。

  康奇斯对莱弗里尔还有一句评价,就是他让尼古拉斯玩死亡游戏的时候,评价过莱弗里尔,说“莱弗里尔既不是傻瓜,也不是胆小鬼。米特福德也不是懦夫。”(P127)。可见,莱弗里尔的优点比米特福德多了一个“智慧”。他称:莱弗里尔是个天生教徒,他比你明智,他甚至不受诱惑。而对于米特福德的评价:“我不会浪费时间去教一个盲人。”(P128)。

  康奇斯在谈到朱莉有精神病症的时候,又提到了莱弗里尔,说他很善于“搜寻”(P241),但并没有深谈。

  后来,尼古拉斯在与朱恩交谈时,朱恩先贬低了米特福德的可怕性,然后提到了莱弗里尔,说“他的情况完全不同。”(P523),她很快把话岔开了,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尼古拉斯还写了一封信给莱弗里尔,莱弗里尔在信中拒绝回答任何问题,尼古拉斯不甘心,再一次来到莱弗里尔在意大利一座隐修的寺院里,莱弗里尔也不置一词。尼古拉斯称他们两个人是“难友”,相当于《围城》中所说的有着“难兄难弟”实质的“同情兄”,但莱弗里尔作了否认,只是说:“一个同伴,不是一个受难者。”(P624)

  综合分析看来,第一任莱弗里尔因为是一个教徒,过分严肃石板,没有上圈套,第二任米特福德“愚钝而卑劣”(P675),不谙风情,从而导致了朱恩所说的“前一年的某个时候,他们一定出现了严重的计划失误,因此只好放弃,因为狐狸不狡猾,他们的追捕一开始就停下来了。”(P674)

  比较上两个前任,尼古拉斯有很多优点,一是比较聪明。从米特福德那一次的实验失败来看,米特福德根本领会不了对方的意图。二是长得不丑。这也是能够让女人下得了手的原因。用后来朱莉的母亲的话来讲:“幸运的是因为你生来对女人有些魅力。(P659)三是富有情趣。尼古拉斯自称是“追求时髦的行家里手”(P5),钻研存在主义,会写一点诗,作风华而不实,懂得对付女人,他的武器,据他自供,就是“寂寞难耐,每个粗俗男子都知道,这是对付女人的致命武器”(P9),在技术上表现出“不可捉摸,玩世不恭的态度,故作冷淡,然后像玩白兔魔术师一样,掏出一颗孤独寂寞的心。”(P9)一句话,尼古拉斯情商较高,懂得与女人调情,女人“意密体疏”地放出一点诱惑,他都能完美地感受到与接受到,然后便迫不及待地上去咬钩,尽管他心里一直疑疑惑惑,小心翼翼,但他控制不了自己探寻的欲望,抑制不住自己肉欲的骚动,更有一颗欲罢不能的好奇心,都使得他完美地上了圈套,走到了最后实验所需要的每一步。可以看出,康奇斯的实验,至少做了三年,但前两年都是半途而废,只有尼古拉斯这一次成功了。这不能不说尼古拉斯的身上有某种特质。

  后来在康奇斯宣读他的报告时,肯定了尼古拉斯,“我们首先要对你表示赞赏,你走过了我们为你设置的所有奇特迷宫,表现始终正常。”(P553)。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尼古拉斯能够非常敏锐地领会朱莉的挑逗,并适时地与她展开调情,令两个人的关系,能够信马由缰地不断激化、沸腾达到最后的高潮。比如,有一次尼古拉斯躺在树林里,朱莉来到他身边,吟诵了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那个丑陋的怪物所唱的诗,尼古拉斯立刻回应到,他更希望成为那个得到女人之爱的落难的王子,一下子用一个共同的文学知识平台,表达了自己对女人的暗示,恰到好处地把调情的把戏玩得炉火纯青。

  3、

  那么,我们同样问,色诱的女人朱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小说里的朱莉确实充满魅力,她并没有呈现出一个荡妇的所有资质,而恰恰表现出少女般的纯洁、天真与烂漫,她明明早已经参与了岛上的色诱活动,但她竟然大言不惭地声称她是今年夏天第一次上岛来的,使得尼古拉斯不得不揭穿她的谎言。尼古拉斯清醒地意识到她一直没有说真话:“我相信他们(指朱莉与康奇斯)一定有一个人是在撒谎。”(P241)。

  但是尼古拉斯在这场游戏中,选择了相信朱莉,因为相比于各人一套不同的说辞,尼古拉斯更相信女人给他的直感,他看到的是朱莉对他一直敞开着自己,特别是女人乐意奉献她的肉体之欢,是取得他的信任的关键。尼古拉斯也最期望得到朱莉的真诚的回应,朱莉也巧妙地不断地开放自己的身体部分,从开始的眼睛对接,到两手接触,再到肢体碰撞,然后有了接吻,再到肉体之欢,她慢慢地放出她的诱惑,令尼古拉斯一步步地陷入到她的罗网中,可以说,她收放自如,进退有序,尼古拉斯几乎毫无抵抗之力。

  正像作者在另一部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所写的,男女主人公在海边也有数次相遇,每一次相遇,都促进着两个人的关系升级,直到陷入到情天恨海之中。福尔斯很擅长描写男女之间的那种“色授魂与”的情感密切过程,通过移步换影、渐止递升的手法,表现情感中人内心的波涛呼应与激荡。

  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尼古拉斯与朱莉有十次见面。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说,我们不妨罗列一下。

  第一次见面:尼古拉斯住于别墅中,听到楼下有音乐声,下楼后,看见朱莉吹竖笛结束,向他甩出飞眼。然后消逝。留下人美、眼大、肤白(就是白富美)的良好印象。

  第二次见面:康奇斯介绍她是遗忘症患者,与她握手,趁康奇斯不在的时候,她主动让尼古拉斯为她披衣,暗自抓住他的手,并主动挽住尼古拉斯的臂膀,总的来说,她是主动出击,几乎令尼古拉斯猝不及防。

  第三次见面:上次见面的第二天早晨,在海边遇到她,她并排与尼古拉斯坐在一起,总的来说,是在收,然后又主动提出重归于好,有意贴近尼古拉斯,并暗示他有接吻之想法。她以收敛的形式放出的风情,几乎令尼古拉斯春心荡漾。

  第四次见面:午后再次在小树林里遇到朱莉,尼古拉斯责问她真相,见她不肯说出真相,便按她在地,捏她双肩,逼她坦白。她哭泣,梨花带雨的女人总是惹动柔肠的。说她是受雇于康奇斯的。尼古拉斯与她有了一吻之接触。她离开后,康称她有精神病。

  第五次见面:之前尼古拉斯与前女友艾莉森见了面,回来之后,朱莉情绪冷淡,追问尼古拉斯女友情况,尼古拉斯表白内心,称他更心仪于她,两人有了真正的接吻,“舌头缠绕”。并约晚上见面。

  第六次见面:当日晚上,康奇斯讲述自己在挪威的经历,而朱莉与尼古拉斯在听故事期间用脚在桌上钩连嬉戏。夜半时,尼古拉斯溜出到约会地点,发现吻的女人竟然是朱恩。朱恩讲述了她们姐妹俩参与的是一个叫“三颗心”的故事。

  第七次见面:次日,到海边,见到姐妹俩,尼古拉斯与朱莉亲热,后到教堂里,又是热烈相拥。后被黑人乔打断。

  第八次见面:星期三,他隐忍不住来到别墅,见到朱莉,说康奇斯不再监视她了,肉体有了更为亲密的接触。

  第九次见面:康奇斯说不会再见到她了,但在悬崖边,尼古拉斯见到了朱莉,进入朱莉穴居的地道,但当朱莉出来的时候,她被绑架。

  第十次见面:在学校里,尼古拉斯被人叫出,遇到朱恩,然后见到朱莉,来到朱莉居处,两个人有了真正的肉体之欢,但突然闯进了三个大汉,好戏就此终结。

  可以看出,朱莉对尼古拉斯的吸引,可以说是按部就班,计划周密。开始的时候,让她扮演一个旧时代的女子,用她的古典味,吸引尼古拉斯的好奇心,后来又说她有精神病,无法掌控自己的情感,需要尼古拉斯配合来治疗她的情感,再后来,又说朱莉姐妹俩是演员,是来表现一段情境,做一次心理学实验,让尼古拉斯参与其中。尼古拉斯就这样一步步地陷入到朱莉的诱惑之中,不能自拔。

  后来尼古拉斯反思:“康奇斯费尽心机,搞了那么多名堂,字谜的、精神的、戏剧的、性的、心理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我调教成现在这样。”(P564)。可以说总结了小岛色诱神魔剧的所有手段。

  当一切结束,他对朱莉游刃有余、看似真诚的挑逗他的感情,非常愤怒,把朱莉定性为一个“妓女”。

  而朱莉则称自己“在与他发生关系期间,我经历了某种程度的反移情。”(P559)。什么叫反移情? 这是一个心理学名词,它的代表性特征,用在朱莉身上,就是她对尼古拉斯过分热情和关切。

  这实在是因为尼古拉斯是一个太过配合的实验对象,他花花公子的素质,样样具备,稍有刺激,便作出完美的反应。所以朱莉解释这种反移情的时候,说可以分成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源自我对他的肉体魅力,这种吸引力被我所扮演的角色人为夸大了。”(P559)。

  可以看出,朱莉在展现自己的魅力的时候,是相当的卖力的,把自己的羞涩、淘气、纯情都一览无余地暴露出来了,甚至作出了夸大,尼古拉斯自然毫无抗拒之力。

  朱莉继续分析道:“另一个组成部分从性质上说属于感情移入。实验对象的自怜十分强烈地投身到环境中来,你不能不受其感染。”按照心理学的说法,所谓爱,实际上是对自己创造的那个虚幻的影像的爱。尼古拉斯在自己的脑海里,按照自己的想象,塑造了一个虚假的清纯、纯真而可爱的女孩,实际上每一种爱,都爱的是自己。朱莉母亲对此曾经说道:“爱很可能只是自身爱的能力的一种表现,而不是另外一个人有多么可爱。”(P658)真正的朱莉根本不是尼古拉斯所想象的那样,至少她对男女肉体关系,非常熟稔,正如尼古拉斯所说的,“除了妓女,没有任何一个姑娘能装到这么惟妙惟肖。”(P419)“她的道德只相当于皮加勒广场一个饱经沧桑的妓女的水平。”(P659)

  而朱莉母亲更直言不讳地指出:“我的女儿们只不过是你的自私的人格化。”(P659)也就是说,朱莉只不过是他设想出来可以爱、值得爱的一种具体的象征。

  所以,尼古拉斯感到痛不欲生。康奇斯在实验结束后,特意安排了一个“消毒”的后续措施,就是放映了一场由朱莉出演的色情片,又现场展示了朱莉与黑人乔的床戏,意在告诫尼古拉斯,不要再留恋朱莉,消除他精神上深陷爱情泥潭的“毒”。但尼古拉斯不肯善甘罢休,之后,便展开了他对朱莉的真相的调查,想想看,一个能够用肉体去诱惑男人但却不付出灵魂真实的女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女人?中国人讲“色授魂与”,肉体授出去之后,还必须灵魂的跟进,那才叫灵与肉的共振与谐和,才是爱情的最高境界。朱莉看似很真实地把“肉体”给奉献了,但是灵魂却一点没有随后驾到,尼古拉斯百思不得其解。他必须寻访,直到最后找到了朱莉的母亲,才解开了谜底。

  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朱莉母亲转述了康奇斯的理论:“性在我们称之为爱的关系里只是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他会告诉你,最重要的是诚实,是两个人思想上建立起来的信任。是他们的灵魂。是你的意愿。真正的不忠是掩盖性不忠。因为唯一不应该介入到两个相爱的人之间的东西是谎言。”(P660)朱莉的母亲,在年轻的时候,也曾参与过这种肉体游戏,她同时与丈夫及康奇斯保持肉体关系,相安无事,因为她自信自己“从来不向对方撒谎”(P661),这便可以保证道德上的坚守。在这样的家庭出身的朱莉,也对性行为没有顾忌。这一说法,挑战了人类道德,但为什么人类社会会集体选择一种大同小异的性道德?朱莉母亲的理论,本质上是一种性开放的观念,这一观念,能否让尼古拉斯满意呢。显然是不能的。对于尼古拉斯来说,这只能解释朱莉“人尽可夫”的妓女属性,但是尼古拉斯还必须思考的是,康奇斯的实验究竟想表达什么?又对他有什么样的触动?

  4、

  康奇斯所乐此不疲的“上帝的游戏”究竟暗示了什么用意?

  从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康奇斯的游戏还将继续进行下去。尼古拉斯回到英国后,一个即将到希腊小岛上的美国青年,到尼古拉斯那里去问询小岛上的情况,他是受康奇斯之邀,到那个岛上的,可想而知,康奇斯会继续祭出孪生姐妹,来实施对这个青春活泼的美国青年的肉欲试验,他能否通过那一步步套上来的圈套呢?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康奇斯通过他的情欲的实验,有着更为深刻的社会内容。

  这就是小说里所提到的自由与责任问题。

  而康奇斯在一战、二战中所遭遇到的精神创伤,正是他的心理学实验的真正的源头。因为在两次大战中他的经历,正体现了一种选择的艰难,一种自由的困境。

  当然,康奇斯所陈述的经历真假难辨,至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的当逃兵的经历,后来被他自己否定了。一战战场的残酷,使他选择了逃兵的自由,但回来之后,心爱的女人莉莉却施予他强大的压力,迫使他再次走上战场。他根本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对照小岛上村民的述说,应该是所言不虚。在那一次战事中,康奇斯面临着一个痛苦的抉择,这就是反抗组织抢杀了德国兵,而德国军官则把平民当成人质,威逼康奇斯去抢杀人质,从而达到让民众供出抵抗分子的企图。

  看起来,此时的康奇斯有充分的自由,他能够自主选择是否可以抢杀人质。但是,此时的自由,恰恰要碰到一个责任的问题,这就是自由背后,还关涉到一个限定了自由的责任问题。

  所以,康奇斯有一个结论:“你对自由的理解越多,你拥有的自由就越少。”(P476)

  康奇斯有一段重要的阐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从二战中得出的经验:“恰恰相反。这种经历(枪杀人质的痛苦抉择)使我充分认识到什么是幽默。它是自由的体现。正是因为有自由,才会有微笑。只有完全预先命定的世界才会没有微笑。最后,只有自己变成受害者,才能逃脱最终沦为笑柄的下场——最终你会发现,平时不断地从各种事件中溜走,实际上你已经溜出了生活。你已经不复存在,也不再自由了。”(P474)

  这一段话很经典。什么叫?自由实际上是在最大的束缚中的努力。也就是我们中国俗语所说的“螺丝壳里做道场”,看起来,有时候,我们可以放弃选择,这似乎是一种自由,但这种自由的后果,就是你自己不在现场了,不再参与了,这时候的你,也就没有什么自由不自由了。因此,自由更像是一种参与,一种挑战,一种在不自由中的最大化选择,在挑战中才能背负起责任,从而收割一种获得与拥有。就像尼古拉斯的前任实验者米特福德一样,在他参与实验的中途,被迫离场,看似自由了,但是他没有体验到尼古拉斯这种沉重的思辨过程,他的自由,其实是一种更大的被生活抛弃的不自由。

  康奇斯的自由观,深刻地影响到尼古拉斯的后来行为,也影响到尼古拉斯对小岛艳遇事件的态度。康奇斯有一句话,值得玩味:“只要你抱有现在的自由观,拿枪去执行死刑的就是你。”(P477)

  所以在实验的后期中,尼古拉斯面对着一个可以惩罚朱莉的机遇,就是让他决定是否执行对朱莉的“鞭刑”,从心理上讲,尼古拉斯对朱莉可谓恨之入骨,她欺骗了他的感情,他有一万个理由,对朱莉实施肉体上的报复,但是,康奇斯的那句“你对自由的理解越多,你拥有的自由就越少”涌上心头,他想到“我的自由也存在于不动手打人之中。”(P564)

  当然,小说在这里把二战期间受逼于德国人的枪杀人质的命令与此刻毒打玩弄自己的性伴的抉择等同起来,是有一点牵强附会,但两者都说明了,自由的背后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康奇斯杀人质,他可以自由执行,但是他将违背他的人性准则,而尼古拉斯鞭打朱莉,他也可以执行,但这将违背他的被认定的“通情达理”的认定(P564),这是一个悖论,尼古拉斯深知,康奇斯对“我的通情达理,对我的愚蠢的英国式通情达理有绝对把握”(P565),也就是说,在拿出鞭刑这一个考验的时候,就已经预设了尼古拉斯不会做出这种残暴的行为,正是考虑到尼古拉斯不会这样做,才会设计出这么一个刑罚测验。

  康奇斯对尼古拉斯的这一影响,决定了后来尼古拉斯重新去选择前女友艾莉森。尼古拉斯有一段议论:“我终于接受了康奇斯的真理,尤其是他通过莉莉这个人物表述的真理。我慢慢地学会了微笑,而且是康奇斯所说的那种特殊意义上微笑。”(P711)

  对于微笑,康奇斯曾经对他说:“要学会微笑,尼古拉斯。要学会微笑。”

  尼古拉斯对此有一段解析:“我认为他所说的‘微笑’的含义跟我对微笑的理解是不相同的;我注意到他的微笑中有讥讽、冷漠、无情的成分,那是他有意添加进去的;在他看来,微笑从本质上说是残酷的,因为自由是残酷的,因为自由使我们至少必须对自己的现状负部分责任,它是残酷的。因此,微笑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不如面对生活的残酷本质重要,我们无法避免这种残酷,因为人类的生存本身就是残酷的。……‘要学会微笑’的真正含义是‘要学会残酷,要学会冷漠,要学会生存。’”(P579)

  可以看出,尼古拉斯还是被康奇斯及他的实验深刻地改变了,当他重新见到过去一直认为是粗俗的女友的时候,他发现了她身上值得珍惜的部分:

  “在艾莉森身上我可以找到这种品质。她特殊的天分,或者说她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她的正常状态,她的实在,好的可预料性。她的心是透明的,她不背叛,她对一切都有爱心,莉莉则不然。”(P604)

  于是,在最后,他重新站到了艾莉森这一边,小说的结尾,暗示着他选择了那一种坚定的扎实的爱。

  《巫术师》最大的创意,是设置了一个欢场圈套,构成了小说里一个重大的谜面,几乎达到了一种刀光剑影、砰然作声、刺人心痛的伤害程度,而这一份粉红色的圈套中,还杂陈着一战、二战及战后的地中海的军事对峙局势,社会意义一直在小说里顽强地兀立着,但这一切又被情感纠葛深刻地压制着,作者把他纷繁的思辨融成一个大锅汤,局部都有完整的意义,一旦联结到一起,又相互抵触,相互分离,这正是作者在序中所说的这本小说的幼稚之处。而小说意义的多重性,也受到了读者的强烈反馈,序言中作者就提到很多读者无法读懂小说的用意,不知道作者想表现什么。当然,作者是不负责任对小说进行评注的,或者小说本身就没有注解,作者炮制了一个庞大的迷官,人物走过来了,但这个迷宫究竟是什么,作者只会暗自窃笑读者的一头雾水。小说的很多未解部分,读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装着读懂了,并且假装认同作者在小说里下了一盘很大的棋,不然的话,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正如小说里对自由的定义一样,“你对自由的理解越多,你拥有的自由就越少。”你对小说的理解得越多,你能够拥有的明白就会越少。

  《巫术师》读后感(十):小说之于我是另一个世界

  康奇斯:你喜欢书吗?

  于尔菲:当然喜欢。(我也喜欢,恨不得就生活在书堆里。)

  康奇斯:你都看什么书呢?

  于尔菲:主要是看小说,还有诗歌,文艺评论。(我也是。主要看小说,还看历史类书。)

  康奇斯:我这里一本小说也没有。

  于尔菲:没有?

  康奇斯:小说不再是一种艺术形式。

  康奇斯:我是认真的,小说已经死了。

  康奇斯:我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劲,读好几百页杜撰出来的故事,才得到那么几条微不足道的道理呢?”

  于尔菲:“不是可以读着玩吗?”

  康奇斯:玩?文字是用来记录真理,记载事实的,不该用杜撰。

  这是《巫术师》里,男主公和康奇斯的一段对话,是关于小说的看法。

  康奇斯以前也是看小说的。狄更斯、塞万提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大作家的,小作家的他都看,甚至他自己也写过一些东西。

  可是,在战争前的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小说已经死了!他把自己拥有的所有的小说全烧了,把自己少不更事时写的一些东西也都烧了。全部烧光,烧了一整天,火焰冲天,灰烬遍地。从那以后,康奇斯变得更快乐更健康了!

图据网络

  看小说这么多年,小说之于我是什么?

  我很喜欢看小说,这是唯一的兴趣了。从初中全班传阅一本杂志和一本童话开始,直到现在,十几年了。这些年看过成百上千本小说,从开始的什么类型都看,到后来只看自己喜欢的类型和题材。这一路走来,小说带给我的远远超出了那些杜撰出的故事,而是带我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初中那会儿,语文老师对我影响很大,他表扬我的作文有鲁迅的感觉(要是真有鲁迅先生那么厉害,现在简直就是大神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喜欢看小说和写东西。也是毕业的那个暑假让我第一次读到自己最喜欢的作者的文字,也从那个时候慢慢有了喜欢看的类型和题材。另一世界的大门已经我为大开,等着我去探索和历险。

  高中学业重,看的书少。但是有了图书馆这个大资源,每天都会利用晚饭时间去看书。那些《简爱》、《飘》、《悲惨世界》等世界名著就是在高中三年读了大部分的(可能也只有那个时候看的书最高大上)。同学中也有几个爱看小说的,从他们那里借新出的书看也成为我看书的一大门道。就是在同学这里入了《盗墓笔记》的巨坑……

  大学了,那简直是自己看书的天堂。更大的图书馆,更多的电子书,不愁没有小说看。别人在写入党申请书,我在看小说;别人在准备计算机等级考试,我在看小说;别人在准备英语四级考试,我仍然在看小说。每天除了上课,其余时间都在看小说。看了成百上千本的小说,知道了上百个作者,读了上千个故事。自己也越来越懂小说,也越来越爱她,她就是我的精神粮食。

图据网络

  很不幸,现在我的身边并没有同道中人。我喜欢看小说,也喜欢买纸质书,每次收到书,聊起小说,都没有一个能倾述的对象。身边的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看那么多的书,我并不觉得有什么用。

  不管别人怎么想,用什么样的眼光看我,我仍然爱看小说,仍然在剁手买书,在看书,写评中悠然自乐。他们都不懂我们喜欢看小说人的世界,那是一片纯净的世界,全由我们自己创造,虽然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但都一定是绚丽多彩的。

  小说是我的精神粮食,这一路走来,小说让我找到了另一个世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