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读后感10篇

2018-04-01 20: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读后感10篇

  《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是一本由番小茄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8,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读后感(一):迷恋一个人,就去看一看他走过的风景

  不知你有没有因为听一首歌,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喜欢一个人,而特别想去某个地方走一走,只是因为那个地方被唱起,被书写,被拍摄,被你喜欢的人走过。你想去那里,不是因为那儿有多美,只是因为赋予那个地方意义的人,恰好击中了你的心。

  自从赵雷的《成都》火了之后,成都好像成了中国的“文青之都”,我的朋友圈里每天都有人在晒玉林路的路牌和小酒馆的牌匾。然后配上一句歌词“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我每次看到都神色鄙夷的拒绝给他们点赞,心里其实悄悄嫉妒着他们,可以去看那些被传唱的风景。

  我也是个民谣的忠实爱好者,以前听李志的《热河》,歌里唱到:

  “热河路就像八十年代的金坛县

  梧桐垃圾灰尘各式各样的杂货店

  人们总是早早的离开拉上卷帘门

  在天黑前穿上毛衣点一根烟”

  热河路只是南京一条破旧平凡小路,但是当它被你喜欢的人写成文字,然后用沙哑低沉嗓音唱出来的时候,那里的风景就被赋予了意义,那些低矮破旧的小店里,那里停停走走的平凡人生中,像是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你去想象、去感受

  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年少时候所迷恋的人的影响,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到自己还看不到的天空,走过自己还走不到的街头,我们在书里看着,在歌里听着,好像也慢慢把那些风景融到了自己的生命里。

  作家笔下的风景也是如此。我曾经因为看V.S.奈保尔的《幽暗国度》,对印度产生了浓厚兴趣大学时候边在宿舍泡面,边看着彼得.梅尔在《普罗旺斯的一年》里描写法国大餐一望无际紫色薰衣草田野憧憬那个优美的优美的地方。我因为《百年孤独》里的一句“上校,马孔多正在下雨”在地图上寻找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

  看着喜欢的作家在书里写的地名,我常常会幻想如果我去了那里会怎么样,会不会遇到那些书里的故事,因为被书写而得以不朽的人们。它们有些是零碎的小镇风景,有些是本就声名远扬的城市,因为被作家们生活过并写下来,而变得与众不同

  村上春树笔下的东京就是这样的地方。

  我有个在日本留学的同学告诉我,东京的街头很拥挤,到了上班时间地铁也像北京上海一样被挤爆,街上的人拿着书包和公文包行色匆匆,小饭馆里挤满了想要草草填饱肚子了事的上班族。尽管他这么说着,我还是相信,东京是个美妙的城市,其中一定生活着村上笔下那些热爱青春啤酒、爵士乐的年轻人,一定有着绿子一样的可爱姑娘,和在原宿后街与你擦肩而过百分之百女孩

  我的整个青春期都充斥着村上的文字,我模仿着他笔下那些忧郁孤独的年轻人,幻想着有一天一定要去东京走一走,看看《挪威的森林》里绿子和渡边相遇的地方,看看《奇鸟行状录》里主人公待过的那口井,在原宿后街看看来往的姑娘,和《1Q84》青豆走下的那个高速公路上的紧急楼梯

  这个念头充斥在我脑海里很多年,但是我一直没有机会去东京。最近有一本书叫《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看到书名的瞬间,我心中咯噔了一下,莫非世上也有人像我这么狂热的热爱着村上,还真的去走过了村上书里的风景?

  果不其然,这本书的作者直接把村上的小说当作旅游指南,按着里面提到过的地名,把书中的人们相遇过的地方走了一遍,还拍下了一些盘桓在村上书迷脑海中很多年的地方的照片

  真是有趣的旅行,不为去看东京塔,不为去银座购物,只是为了看一看所迷恋的作家看过的风景。

  我想,写下这些文字的作者看到的这些街头巷尾,应该比没看过村上的书,没有在脑海里无数次想象那里风景的人所看到的,要美丽得多吧。

  《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读后感(二):朝圣者

  “想和你一样,要和你一样,爱够疯狂寂寞才能抵挡”如果爱一个人,难免会爱与他有关的一切。《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听名字就能感觉到,作者会去东京,大半是因为对村上春树的迷恋,而非对东京的热爱。带着追寻回忆心情,第一次到访一座城市,是称作旅行还是朝圣比较贴切呢? 其实旅行和朝圣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投入新鲜的风景和人。在不一样的地方,做一个与日常生活中不一样的自己,借此忘记平日里的琐碎无聊疲惫痛苦路程有限的,体验变得更密集,一切有了明确的起点终点我们的人生也仿佛变得有意义了。 作者的东京之旅看起来就像这样的朝圣。她一丝不苟地按村上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一个个拜访过去,仿佛一下下磕在川藏公路上。我们终将被日常生活改变,我们的工作、我们生活的城市甚至我们吃下去的那些食物,都将嵌入我们的身体,化作血与肉。是东京这座城市塑造并改变了村上春树和他一个又一个的主人公,作者应该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所以才说东京的有趣,就在那些日常里。 把自己想象成当地人,就算是初次到访,也会有“千篇一律”之外的独特体验。作者笔下的东京,是村上的,是渡边的,是初君的,所到之处无不弥漫着村上的气息,无论是热门地标还是市井所在,都被打上了村上的印记,有时候行文也带着某些村上腔,那种孤独迷茫满不在乎的“他者”的视角。 如果村上君在这里的话会发生什么?对面走过来的女孩子是小说里的谁谁谁吗?要是我也像村上君一样在这里跑一跑会不会也成为小说家呢?当旅行者抱着这样的念头行走时,时间这个维度被折叠了,50年前的东京,书里作为故事背景的东京,和当下的东京分别从各自的平行空间中出离来,交汇在一起,交织在一起,变成了一个“新的东京”。作者借此东京之旅创造出一个新的城市,她把村上、东京和自己都赋予了新的意义,完成了她的“朝圣”之路。 一段有限的旅程总会到终点。然而,人生是没有这么近的终点的。我们总以为“找到伴侣幸福了”、“孩子长大了就自由了”、“忙完这一段就可以休息了”,而传说中的“那一天”始终没有到来,生命总是一次次给你新的挑战。而对无法去朝圣,连即可去旅行都做不到的我,还可以打开这本旅行书,意淫下“在路上”的高峰体验,借此逃避一会儿人生。 开始我是这么想的,但当看完最后一页合上书的时候,我却感觉到一种至深的宁静。作者的东京之旅掺杂了太多的村上春树,而这过多村上却让本来旅行的刺激感变得如此朴素真实,作者的体验没有任何优于他人、可供炫耀的地方,正是因此你才真切意识到,你存在于当下时刻,我就在这里。 尼采说过,一个女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全情投入另一个灵魂之时。而作者却通过全情投入村上的东京,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东京。这让我想起那个教过我炒手撕包菜的男人,在我们彼此深深辜负和伤害若干年之后,在北京盛夏40度的厨房里,当所爱之人说炒个包菜吃吧你炒的好吃的时候,当醋已经被顺着锅边倒进热油里,空气中沸腾着葱花被煸炒的气味,我又想起他来,我学着和番小茄一样,全然地与这感受同在。有一刹那我忽然明白了,之前那些丰富的逃避经验,也许就是为了让我彻底明白,人生在世,无处可逃。 不畏长路艰险的朝圣者值得敬佩,而我更敬佩那些不逃避生命,在每个快乐和痛苦的时刻都活得真诚的人。

  《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读后感(三):在东京,遇见村上春树的方式

  我对城市探险向来无感,但一个城市却因为有令我心仪的人而变得别有意味。东京之于我,除了有AKB48令我向往,还有我最喜欢的出版社幻冬舍,以及我最欣赏的出版人见城彻;当然,最想去看看的还是村上春树在小说中描述的东京秘境。

  发现《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这本书,让我这个想去日本而无法成行的幻想旅行者不禁小小窃喜。我仔细阅读过一遍以后发现:这本书堪称“在东京遇见村上春树的指南”,但又远远不止于此。

  从文章来看,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小说与现实穿插的“重构小说”,为什么说是重构小说呢?熟悉村上春树小说的读者阅读本书自然明白,作者用“村上春树小说原文+小说提到的东京地点旅行故事”的题材为我们重构了小说的故事,作者的文字也很有村上春树的味道,一边小说,一边写实,仿佛进入了一个虚虚实实难以分辨的村上春树的交错空间,作者的故事也与村上君的故事交融起来。

  最令人惊喜的是作者的配图恰到好处,使得我们能够身临其境,宛如重回小说之中一样:村上君摔倒的石阶、渡边宿舍的原型、直子和渡边散步的那10公里街道、绿子与渡边相遇的地方、“小林音像店”、迷宫一样的新宿车站、村上君决定写小说的神宫球场……一切曾经仅仅在小说中只能想象的空间,在这本书里如在眼前。于是,我不禁想象:村上君在这些地方还留下了一些什么隐秘故事呢?谁知道。不过,接着作者的描述和图片的视角,我们倒也可以加以想象。或许,说不定村上君这时候也在东京某处徜徉。

  如果去东京,如何遇见村上君呢?本书算是做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盘点:他会在《挪威的森林》里的东京出现吗?去看看曾经读书的早稻田大学。他会在《国境以南太阳以西》里的东京出现吗?那里会不会发生过村上君的爱情?他会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提到的神宫球场故地重游吗吗?毕竟,那里是村上君开始小说事业的地方。

  如果这些地方也都统统遇不见村上君,那就只好看看有没有可能遇见村上春树小说中的人物啦。渡边君早稻田大学毕业以后,或许会住在吉祥寺吧?也说不定他和村上君一样开了一家小店,正在经营者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也不一定。《斯普特尼克恋人》中的堇或许也还住在吉祥寺?她应该已经成为出过几本书的职业作家了吧?既然他们都是村上时空里的人物,我不禁开了一个脑洞:他们二人会不会在吉祥寺相遇呢?……关于东京,关于村上春树,实在是有太多可以想象的事情

  所有的这些都是想象,还是要去一趟才知道吧。但愿,我可以快一点去东京,到时候我要带上这本书,沿着作者的指引,探寻一下小说提到的东京秘境。如果可以遇见村上君,当然更好。遇不到也无所谓,我知道在东京的目白、和敬塾、早稻田大学、四谷站、神保町古书街、涩谷、箱根、银座、新宿、表参道、镰仓、吉祥寺这些地方,每时每刻都有村上笔下的人物经过,而我只需要瞩目观察便是。

  《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读后感(四):你是否会在东京街头倾听风之歌声

  名作家与城市的关系让人感念:狄更斯与迷雾中的伦敦,年轻的海明威与巴黎不散的盛宴,菲兹杰拉德恋恋难忘的纽约长岛,乔伊斯在都柏林的长日漫游……有的作家,像周作人虽然故作恬淡地说,故乡对自己来说并没有特别的情分,凡是住过的地方皆是故乡,可对故乡不起眼的野菜细致入微的描绘,却透漏了心底真情

  说起来,感觉村上君在小说里对东京似乎也没有特别的厚爱,怀有别样的情感,果真如此吗?打开《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一书,从中可以一窥究竟。

  恰巧最近正在重读《挪威的森林》,循着作者的指引,原来小说里渡边彻住过的寄宿院,和村上君年轻时住过的“和敬塾”几乎一模一样。村上君把本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直接在小说里安排给了渡边。和敬塾如此,早稻田大学也是如此。

  曾经看过电影版《挪威的森林》,不过觉得演员的选角以及具体场景,与自己阅读小说时的想象很不相同,未免有些失望。但感觉《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中提供的文字描绘与照片,却与自己的想象有种奇妙的契合。

  比方说作者在东京街头细心追踪了小说里渡边与直子的散步路线

  “道路一侧种着高大的梧桐,另一侧是赤坂离宫的石墙、竹篱和从庭院中伸出的森然的松柏……偶尔有两个散步的人经过,说话也似乎不由自主地压低了声音,生怕打破了这份宁静。大概更好的做法沉默无言地散步,如渡边和直子那样。很难想象在靠近热闹的原宿和青山一带,竟然有如此适合安静散步的地方。”

  小说里描写渡边与绿子坐在公园凳子上,眺望着绿子曾经就读过的高中校园,作者竟然也找到了这个地方,并拍下照片。

  “四下望望,学校烟囱不知去向。也许是拆掉了。现在这个年代应该不需要烧卫生巾了吧?我默默地想。不过话说回来,除了在《挪威的森林里》,从来也没听说过要烧那种东西啊。大概那根无缘无故冒出来的烟囱是村上小说里常见的非现实的存在吧。这种一本正经荒诞之感正是村上小说的有趣之处。”

  本书作为阅读村上小说的辅助读物再恰当不过了。作为村上君的粉丝,看到小说中的场景一一得到对应,确有一种美妙的惬意感觉。并非是因为满足了粉丝的追逐或者猎奇心理,而是这些场景的存在使得书中的故事更具有了现实性,而且与村上君本人的经历息息相关,这种自传性质的因素单靠阅读小说本身是难以确知的。现在,既然那些场景静静地存在着,小说家笔下的人物仿佛也会随时出现在我们身边。

  “渡边来往于新宿、早稻田和神保町之间;堇和直子住在中央线以西的吉祥寺和武藏野;初君在涩谷追逐岛本的身影;‘百分之百的女孩’则现身原宿的街头……”

  这不是旅游手册中千篇一律的东京,而是村上君的私人记忆化为小说烟云的东京,是介乎真实与虚构之间的超现实的东京。通过作者的热心指引,可以体会到作为背景的东京对于村上小说故事的重要性,如果换个别的背景,很可能那些故事的神奇吸引力也就烟消云散了。

  你是否会在东京街头倾听风之歌声?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喜欢出游的读者可以携带本书前往东京,展开自己的追寻。而对于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来说(比如说我自己。。),那或许只是个不会去实践的梦想。好在借助本书作者优雅的文笔与出色的照片(我不懂摄影,但感觉那些照片的光影构图确然很对胃口),得以游览村上君的私人化的东京,从而对他笔下的那些故事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感怀。

  《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读后感(五):现代东京的意义生成

  《挪威的森林》刚刚在大陆出版的时候,我正痴迷于欧洲长篇小说,对充满现代感的村上很不感冒。那些精确的计量数字,鲜活的街道图景,事无巨细的漫长描写,都让我觉得太过于现代而没有距离感,不合当时的口味。但又不得不承认,村上的小说有一种别样的魔力,仿佛一首充满小二度、增四度与频繁黑键的无调性乐曲,听上去却丝毫未有不和谐之感。番小茄的《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让我意识到,正是这事无巨细的精确描写,使我们重新进入这充满别样趣味的现代东京,继而更深刻地了解村上春树,具有了可能性。

  这是一部难以归类的旅行笔记,它带我们去寻找村上小说中各个人物生活的所在、日常的行走与突然的探访。但是,它并非简单的“怀古式”的访问,而是一种具有强烈阐释动机的心灵对话。这种追随式的旅行不仅是一种体验与与场景重现,更是对小说人物的个人化阐释与理解。倘若你没有亲自踏上直子与渡边自四谷车站开始的一段接近十公里的散步路线,恐怕难以体会直子对于渡边那种必然的吸引力。永泽说:“在周围充满可能性的时候,对其视而不见是非常困难的事”,而“想要明白这个道理并不难,只要去新宿的歌舞伎一番街走上一遭便是了。”为什么初君穿过拥挤的涩谷车站不顾一切地追随穿着红色大衣的貌似岛本的女子,你只要“身临其境地站在涩谷十字路品的时候就会明白,人是无法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都能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的。”在小说里或许扁平存在的人物,经由作者带领我们重返现场,一下子变得浑圆起来。也正是这种临场的对话,如大刀劈入肯綮,使得小说的逻辑变得通畅顺达。在作者的追随中,小说人物的命运与其所在的地点之间,甚至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每天生活在拥挤噪杂的东京,恐怕是很难想象四面都是地平线的西伯利亚荒原的。”在箱根这样一个“北边是北边的山,东边是东边的山,南边是南边的山,西边是西边的山”的地方,才让人有“太阳以西”的向往而又止于“国境以南”的无奈。“如果不是在四谷车站,如果不是看到四谷高中非现实性的烟囱,绿子恐怕不会那么容易就对刚认识的渡边倾吐自己的心声,两人也不会因为这样坦率的交谈而接近了彼此人距离。”那些事件所发生的地点,对于事件本身具有强烈地推动作用。作者在不知不觉中藉此建立了一种个人化的小说地点阐释学。

  番小茄的这本书一共涉及到村上的七部小说,但读来丝毫没有重复之感。村上的小说、作者的感受、眼前的风景、小说的阐释像变奏曲式一般充满变化与律动,使我们在真实与虚幻间不断转换、往复穿行。现代东京的别样风景,正避开众人眼目折入幽情单绪之境,在番小茄的笔下缓缓向我们展开。

  《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读后感(六):解读村上春树的钥匙

  村上春树,跟东京有着太多明显的关联和隐秘的纠缠。东京是村上长期生活的地方,是他许多作品里描写过的地方,而东京的生活,更渗透进了村上的思想和情感,形诸文字,成就了他独特的风格。东京,可以说是解读村上春树的一把绝好的钥匙。

  《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不仅仅是给我们绘制了一幅村上作品的“东京地图”,而是更进一步,探索村上作品跟东京地理内在气质上的默契,展示出村上作品和东京生活相互作用、发生奇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同时也是理解东京的村上春树。

  寻找之旅从《挪威的森林》开头的寄宿院——现实中的和敬塾开始,那是大多数国内读者阅读的村上小说的起点,也是村上本人开始东京生活的起点。五十年后,虽然曾经的人早已不在,也无法看出曾有过小说中“斗争”的痕迹,但那古朴规整的建筑、静静的古树和旗杆都依然保持着原样,从中依然能感受到村上作品里青春的气息。那里曾发生过一件有趣的小事,村上因为喝醉被人用标语牌抬回宿舍,结果标语牌在宿舍墙外的坡路上断开,村上的头狠狠地摔在石阶上。作者拍摄了那段石阶的照片放在书中,看着那紧邻高墙狭长陡峭的石阶,上面一线天般的光亮,很容易让人陷入迷思。我想到的是,或许正是那晚村上的头摔在这诡异的石阶上,开启了他通向神奇小说世界的通道,也未可知。

  村上作品中多次提到高岛屋,以前读书的时候并没在意,想当然地认为只是村上喜欢的一个商场名字罢了。但其实,高岛屋并不是一般的商场,它历史悠久,富丽堂皇,那里不光有高级的昂贵的商品,更有优雅的仪态,是东京高度发达的商业文化的象征。“顾客大多有些年纪,衣着打扮尽量与商品档次相符。”一般人家的父母,恐怕要“特意教导孩子们,面对金光闪闪的复古式电梯时务必不可大呼小叫,对电梯小姐温柔殷勤的笑脸也要报以矜持的微笑。”即使高岛屋地下餐厅里的便当,也非常精致诱人,村上曾说自己过生日时去高岛屋吃个便当作为庆祝,虽然口气轻描淡写,但内里包含的意味绝不是那么简单。《挪威的森林》里绿子在高岛屋的天台上跟渡边大声表白,也是别有深意,那是在高度发达商品社会的顶端,俯视日本道路元标(日本桥)发出的声音啊!这些村上并没有直接写出来,日本读者大概很容易理解到,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若不了解东京,不了解高岛屋,又怎能理解呢?《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细心地捕捉到了高岛屋,给我们详细地描述了高岛屋以及附近的日本桥这些普通游客罕至的地方,是相当难得的。

  东京的铁路是世界闻名的。JR新宿车站的9、10号站台是《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中多崎作最喜欢的地方。那是地上的站台,多崎作喜欢在那里眺望远去的铁轨。看着一辆辆列车到达离开,乘客下车上车,工作人员清理准备,极为有序进行着,多崎作的心情就会变得满足而平静。那是一种在人群中体验着孤独和空阔的安全而自由的平静。村上春树的作品里还多次写到了东京的铁路,如绿子离家出走的上野车站、渡边周末乘坐的都电荒川线、渡边偶遇直子一起下车的中央线四谷车站等。这些都在《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一书里有着生动地描写。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东京铁路路线之繁多,列车种类之丰富、调度之复杂精密,都令人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对于东京人,铁路已不仅仅是日常出行的工具,更成为其生活情感和美学体验的一部分,甚至已经上升到哲学感悟的高度。

  《挪威的森林》中渡边为什么选择搬到吉祥寺,《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那朦胧的相遇地点为什么是原宿,《斯普特尼克恋人》里堇坐在井之头公园的长椅上看到怎样的风景,在村上成为小说家的神宫外苑球场看球是怎样的体验,这些都能在《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里找到答案。读过这本书,就如同跟着村上春树去东京旅行了一番,也会对村上春树有许多新的理解和感动。

  《寻找村上春树的东京》读后感(七):带着村上春树的小说上东京!

  在我未曾到过东京之前,我脑海中的东京是由村上春树小说里的地名构筑起来的:

  银座是《奇鸟行状录》中“我”和笠原MAY一起打工的地方;

  在涩谷街头,与《国境以南太阳以西》中岛本极度相似的女人拖着一条跛腿蹒跚走过;

  原宿有一条能够遇见百分之百女孩的小巷;

  坐中央线电车去神保町,说不定会在途中遇见直子,然后开始沿着《挪威的森林》中的路线,在东京漫无目的的散步;

  ……

  于是,在东京的日子里,我并没有跟着旅游指南去那些“游客必至景点”,而是带着村上春树的小说在东京的街头漫步。

  当我终于置身于小说中提到过的地方,将眼前的风景与小说中的描写渐渐重合在一起时,心中会涌起一种奇妙的感觉:

  我正与小说中的人物生活在同一个东京啊。

  或许只是平凡的街道,车站,店铺,甚至只是一个熟悉的地名,都会变成栩栩如生的风景。

  同样地,当我回来之后再次重读村上的作品时,东京的景色会自动浮现出来,对于小说和人物,自然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如果你也喜欢村上春树,或者你也喜欢东京,又或者你只是喜欢在陌生的城市漫步,大概这本书都很适合你。读完这本书,也希望你能体验到村上春树的东京特有的魅力所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