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鸦片战争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鸦片战争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04 21:5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鸦片战争经典读后感10篇

  《鸦片战争》是一本由王晓秦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8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鸦片战争》读后感(一):永不忘历史

  王晓秦的《鸦片战争》向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清未民生政治军事社会方面面,积贫羸弱的国之制度下,个人艰难的求生存。无论是最高统治者的清朝皇族还是高官达贵,抑或是底层如蝼蚁般的民众洪流携裹之下的偷生,多活一天都是如此艰难。妈难时世之下,清醒人士倍感痛苦世间众生相在王晓秦的笔下生动再现,历史的悲壮与不可回复,让今人重新正视那段惨痛的过往。 国之不强,民之悲矣。这部名为《鸦片战争》的小说,有正义风骨长存,有鲜明民族情怀爱国豪情。看透文字背后的真义,今人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健、更豪迈、更幸福

  在近代史中,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巨大,因为鸦片战争,中国正式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为鸦片战争,中国的近代工业得不到健康正常发展;也因为鸦片战争,中国的政治经济各方面停滞倒退,中国进入了外敌侵略的黑暗屈辱时代。分解那段历史,可以看到在全球鸦片贸易中,唯有中国在官商勾结谋取暴利情况下,鸦片屡禁不止,反而越禁鸦片走私进口的情况越猖獗。一派朝廷昏庸,官员腐朽全民为利,醉生梦死的景象。贸易的巨大利差,让所有人趋之若鹜。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鸦片,但鸦片战争又不仅仅是为禁烟。“鸦片是显示剂,它把中国专制统治的腐败暴露无遗;鸦片又是腐蚀剂,使这个本来就已经腐败不堪的体制更加腐败”。腐败倒致鸦片的泛滥,而鸦片的泛滥又进一步促成更加摧枯拉朽的腐败。虽然有林则徐等“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这样的有识之士,忠勇之人忧患忧民,并做出一定表率作用,但他们依然只是个人力量,浪潮里的呼声,在强大国家机器面前,杯水车薪无力回天

  今日重读《鸦片战争》这样的沉重历史,意义何在,便是看清历史真相,看清战争的本质,看清身边一事一物如同蝴蝶翅膀扇起的世界波浪。在各种历史浪潮里认清本来的面目选择正确方向前进。王晓秦的《鸦片战争》基于中英史料再创作而成的鸿篇巨制,以文学手法真切再现那段艰难时世,也再现腐败的恶果。百年前的历史才过去不远,中国人平静不过70年,然而居于忧患永不过时反思历史,也应永不忘曾经血的教训

  《鸦片战争》读后感(二):鸦片战争,这四个字很沉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对鸦片战争的印象只有历史书上那一段特别刻板的表述和历史试卷上的标准答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独立自主地位,并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

  历史教科书上不超过10页的篇幅,让我对鸦片战争的了解程度也仅仅是知道而已。《鸦片战争》这本书却用了将近1000页的厚度让我真正的了解了鸦片战争背后的历史,也让我看到清王朝除了闭关锁国、高傲自大的另外一面

  《鸦片战争》是一本长篇历史小说,按理说我对于小说阅读应该是很快速的,但是对于这本书,也许是因为我才疏学浅,有很多字都不认识,经常需要字典、做注释。但更多的是因为政治和历史的复杂性,让我读这本书变得很困难。虽说是小说,但故事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是有史有据的。我从未见过有哪一部小说的作者会费尽心思的调查如此详实的资料,书后附赠了十几页的图片资料,分为人物篇、背景篇、事件篇等等,所有的细节都在向你展示着这篇小说的精致用心

  《鸦片战争》读后感(三):无力回天的民族屈辱史

  从古到今,若问哪个时期是国人最为屈辱的历史,毫不讳言,必然是鸦片战争时期,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深重灾难,让一个泱泱大国接连割地,就差没沦为他国的附属国。不禁想到前不久的“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庆典,可怜的香港被一纸条约划分出去,远离祖国怀抱多年,幸好随着祖国的强大,才有与英国谈判的资本才能重新收回香港。

  因此,当看到这本《鸦片战争》时,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其内容作为长篇历史小说,又是否立足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作者王晓秦精通英文,善于挖掘国外史料,并与国内史料对比研究,故此书也是作者在综合中英史料的基础上,多次实地走访鸦片战争的所有战争遗址,从而对艰难时世背后的斑斓世相与政治生态进行真实再现。同时书里精选了百余幅来自海内外博物馆收藏的照片,无不一一记录着当时淳朴风土人情残酷的战争场面,是不折不扣的历史见证者。

  故事由道光年间开始讲起,彼时的英国人为了获取暴利,开始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在众多有志之士要求下,湖广总督林则徐奉道光之命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共同谋划下,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缴获的鸦片悉数销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然而此举彻底激怒英国人,狡猾的英国政府便以此为借口,派遣远征军侵华,直接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我们会发现,中国之所以节节败退,就是太过自信,视英军为蛮夷不具威胁消极应战,没想到英军准备充分,且对中国了解得颇为透彻。此外,在作者的描绘下,我们知道失败的另一原因,就是下属知情不报,隐瞒前线战况,甚至虚报军情。愚蠢的道光完全蒙在鼓里,一心认为我军形势大好,不然也不会在英军抵达天津大沽口外,才恍然我军败得彻底,慌忙派琦善前去谈判求和。可惜和平只是暂时的,英军不满所获利益,再次北上进犯,直逼南京,迫于无奈之下,钦差大臣耆英和伊里布妥协退让委曲求全代表清朝与英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至此,中国开始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通过此书回顾那段历史,时隔千年依然心绪难平,好一段民族屈辱史,好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纵然有不少志士仁人,可面被鸦片侵蚀的民众、被昏庸主宰的朝廷,一切都是白用功,堕落的社会只能步步沦陷于列强的进犯……

  《鸦片战争》读后感(四):鸦片战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手里掂着这部近千页的大部头,我心里有一点疑惑: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能让一场战争充其为如此大的体量?是一位什么样的作者不去投明粉、三国粉、宋粉所好而去书写这样一个不是热点且发挥空间有限的历史故事?

  读完后我欣喜地发现,这简直就是一部全新视角秉笔直书更加客观的鸦片战争,是一部基于中英史料再现艰难时世背后的斑斓世相与政治生态的浩瀚大作。如果说蓝诗龄、茅海建所著的学术著作让我们以纪录片的视角来看待鸦片战争,那么王晓秦先生的这部长篇历史小说《鸦片战争》则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历史正剧的阅读体验

  鸦片战争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熟知的一个历史名词。我们熟知它,是因为它早已成为一个标签:它被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被作为国家耻辱和中国人民觉醒的时刻。与鸦片战争绑定在一起的,是“闭关锁国”。是否打开国门就可避开一劫?还是国与国的利益冲突,是清末各阶层的利益冲突?王晓秦先生在《鸦片战争》一书中,以史家观点,文学笔法,从人、制度、技术三方面一层层剥开鸦片战争的历史迷雾

  居庙堂之高VS处江湖之远

  在鸦片战争中粉墨登场的人物分为三类:一是以道光、王鼎、潘世恩、穆彰阿、琦善等为核心权力集团和以林则徐、伊里布、葛云飞、奕山、邓廷桢、关天培等为代表的执行圣命的疆臣;一是战争的另一方英军和英商,以明托家族和威廉·查顿、马地臣、颠地为代表;一是广州十三行、疍户和鸦片战争期间的广东、浙江一带的中国老百姓

  这三类人物排列组合成数个矛盾冲突,演绎了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隐匿不报”是书中反复出现的最让人触目惊心的四个字。每战必败的疆臣不仅私自对皇上“隐匿不报”,还联手对皇上“隐匿不报”;不仅不报战败的情况,还虚报小胜的军情,粉饰战绩。道光对战争期间的战败态势一直处于“蒙蔽圣听”中,因此从1840-1842年间从广东到福建,再到浙江的诸次战役,每战必败,败完再接着打。道光如果早知道败得如此惨烈,想必会召集军机大臣考虑第二条道路,不至于“误判敌情”。至于“隐匿不报”的原因,是因为一俟战败,疆臣们会受到如罢免流徙等严厉惩罚家人也不能幸免。“道光皇帝多威少恩多张少弛,小眚大罚大功小赏,恨不得让臣工们像磨道上的健驴一样勤勤恳恳不出差错。他既握有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力,又以刻薄寡恩固执吝啬闻名官场,故而各省的督抚提镇都畏他三分。”这官场三昧大臣们你知我知,连雷厉风行执行力极强的林则徐和关天培也加入到“隐匿不报”的队伍中:“官场上讲究虚实二字,全心全意办实事但无虚饰可能费力不讨好,只务虚不务实又没有成效,务实过头又可能招惹麻烦。”

  另一个是一直以来不为大众熟知的夹在英国商人与清朝官员之间商步维艰的广州十三行。十三行属于官商,负有替朝廷经理海外贸易的职责。行商们虽有官衔,却常常受到科场官员们的歧视。他们随时可能被仗责、罚款、勒索、抄家,连伍秉鉴那样的富比王侯的皇商都不能幸免,他本人受过仗刑,巨额罚款,三儿子伍元华担任总商时,因为得罪了广东巡抚,居然被杖刑致死。因此行商的子孙后代多不愿经商,宁愿通过科举步入仕途。书中描写了十三行总商伍秉鉴深感总商难当:“对上要听总督和粤海关监督的饬令,对下要平衡所有行商的利益,对外要监管各国夷商。”在鸦片战争初期,十三行扮演着调解清政府与英商之间的矛盾,在战争升级之时,“劝捐”成了刻在行商脑门擦之不去的压力,既要为鸦片战争的军费买单,又要承担巨额的战争赔款。

  疍户在书中出现次数虽不多,但每次出现都很精彩。在大清朝的户籍上,疍户与丐户同列贱籍,村夫佃户也瞧他们不起,不愿与之通婚。在大清海疆上,疍户靠着走私鸦片打劫商船为生,与海盗类似。但因其熟悉水域精通船技善使枪炮在鸦片战争期间被广东水师安为疍户营,却利用手中的小小权力收受贿赂查私纵私,为走私船护镖,一经发现逃之夭夭,逃到越南重操海盗营生。

  还有鸦片战争期间中国老百姓态度,更为这场无法逆转的失败加了一把油。英军从万里之外远道而来,兵少粮少,却能在长达两年的战争期间步步为营,步步为赢。英国兵船在珠江口一年多时间里,是疍户给英军效力;英军进入长江流域,“船民们争先恐后地卖给他们淡水和蔬菜”,“送去柴米油盐鸡鸭肉蛋,就像在市廛里做买卖”。英军“高价雇佣高薪酬谢,借力使力借劲使劲,把英军的力量扩展了一倍”。能说老百姓愚昧敌我不分寡廉鲜耻唯利是图吗?未必。鸦片战争期间,清军所到之处,强占民房强买强卖,民怨沸腾;而英军却花大力气收买人心(包括间谍),将控制仓库和作坊(主要是茶叶与丝绸)还给当地人,不扰民、优待战俘。民心所向一目了然

  战争是一面镜子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历史观点:中国旧王朝一直重道德轻技术。和道德相比,可靠数字优秀的制度、高明的“手腕”更令人期待。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造,皇帝、首辅、军将、地方官员、哲学家、乡绅等各个层面,都需要一场大的改变,而非局部的改造可以完成。

  乾隆后期,清朝已不可避免走向式微。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经历了数次战乱:平定准格尔部,远征缅甸,白莲教起义。道光时期,白银外流严重。道光继位时户部有四千多万两存银,到虎门销烟前只有一千多万存银。道光认为烟民对鸦片的大量需求是白银外流的主要原因,但却并不打算关上最后一道大门。因为“皇家度支取自广东粤海关、苏州浒墅关和北京崇文门的关税,粤海关的税收一半上缴内务府供皇家开支,一半由地方留用,要是禁海封关,朝廷收入会减去不少”。与英国的上下议院就是否要对中国开战展开了激烈的争吵结果是主战派以9票的微弱优势宣布开战不同,道光的禁烟令(驱逐夷商、禁绝烟毒)与禁烟人选是与三位军机大臣商定的。中国是一个宗族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战争期间对疆臣的启用也多少受人情的影响:有人举荐,就有做官的机会

  鸦片战争本质上是一场贸易争端引起的战争。在英商看来,他们严格遵守大清法规,只在公海上销售鸦片,清政府的贸易制度却是苛刻又腐败:每条商船进入中国内河都要交纳数额惊人的船钞和名目繁多的陋规。征收船钞的胥吏明目张胆地索要贿赂,如果不给,小船就按中船征,中船按大船征。除此之外还有多达三十余种的陋规:开舱有费,押船有费,丈量有费,贴写有费,放关有费,领牌有费,这些陋规不是正税,全进了私人腰包。广州贸易制度非法征收的费用是法定税款的四倍,且不给票据,在棉花等重要商品诈取的费用高于正税十倍。英国最大的鸦片贸易商人查顿曾对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投诉说:“每一笔成功的交易鼓励着下一笔交易,法律的底线一俟失守,市场就充满了单向的利益输送和暗箱操作,充斥着弱肉强食,在这种制度下,任何正派的商人都身不由己,堕落成无良无耻的贿赂者。”

  除英商难做外,中国官宪对行商也是恣意盘剥,各种摊派,广州十三行除怡和行和同孚行外,其余行商全都负债累累,连本带息欠英国23家商行300万巨款,相当于一个小国一年的税赋。林则徐的禁烟令将16名英商驱逐出境,这让英商认为这300万巨款无法讨回。因此信奉自由贸易的英国人打着“明定关税,取消陋规,重建贸易制度,废除行商,打破垄断,自由贸易”的旗号开始着手准备一场维护英国利益的战争。道光和诸臣不知道的是,大清制度下的种种流弊,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名正言顺”的理由。

  知己知彼VS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间对彼此的了解是不对等的。道光对英国位于哪里都不知道,也不相信传教士所说英国距“本朝”7万里,因为“夷商怎能涉海而来?”而英方不仅熟知中国地舆,且在战前早已准备好涉及中国海域、航道、物产、兵备、战略等资料。自信“中国文明相当于英国中世纪的水平,落后三百年”。英商查顿向英国国防大臣马考雷汇报时说:“他们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不知道牛顿力学,更不懂的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他们使用中世纪的铸模法制造枪炮,不懂怎样在炮管制造来复线。他们缺乏空气动力学的知识,他们的战船和商船只有横帆,没有纵帆和三角帆,我国的一条战列舰足以摧毁中国的全部外海水师。”

  王晓秦先生用诸多笔墨描写了英军的船坚炮利,每一次战役清军的奋勇都如同以卵击石。英国海军的三桅风帆、燧发枪、雷爆枪、推轮野战炮、施拉普纳子母弹、康格利夫火箭、火箭船轮番上阵,就连战斗意志最强烈的八旗兵拼尽全力浴血奋战俨然没有扭转局面的可能时只能自杀殉国。兵少粮少的英军挑起离本国万里之外的这场战争,不可不说是下了足够大的勇气。英军最初的行动带着试探意味,等熟知清军外强中干的真面目时,便长驱直入,直到掐断了长江和大运河,大清的经济命脉被卡住,而南京战役时英军疫情暴发不敢恋战,清军再也抵御不了隐瞒不了时,这场中国不可能战胜而英国不该发起的战争以损失十万大军、签订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南京条约》、林则徐遣戍新疆牛鉴余步云奕山等等候刑部会审落下帷幕。

  结语

  王晓秦先生非常重视数据与原始文件。他说:“小说家们很少使用原始文件和真实数据,大都放纵想象,甚至打着历史小说的旗帜架空历史。我则力图还原历史。英国人有精确的统计数字,为了征税、发放抚恤金等,清政府也有统计数字。在写《鸦片战争》时,我尽量查找这些数据,并把它们一一注出。行商捐款的数字基本上有据可查,散见于邓廷桢、林则徐、关天培、奕山等人的奏折中。把它们一一注出,才能见出行商们被压榨到极点的苦境。有了这些数据,我们才能看到战争的惨烈程度,商人受盘剥的程度等。”王晓秦先生的史家风骨立现。

  王晓秦先生在写作期间踏看全部战争遗址,通读清史料、英政府文件、参战日记和回忆录,再加之王晓秦先生是高校英文教师,对英文史料的精通掌握,使他能够超出一般清史学者的视野,挖掘出中国与英国史料对鸦片战争叙述的差异,让读者看到一个全新视角的、更加客观的鸦片战争。除此以外,王晓秦先生还为本书提供了1000余幅鸦片战争相关的图片,我们精选出100余幅附在书后,包括《南京条约》的原件签字页、义律致琦善的照会文本等珍贵资料;英国画家所画宁波巷战、舟山之战、乍浦之战、镇江之战等战争场景和前文所说武器战舰的图片和介绍。为真实再现,为立体直观。

  历史从未封存于史书中,也从未停下脚步。战争只有一个结果,原因却是复杂的。今天再来看一百多年前发生的战争,如果处在先人们的时代,我们也许没有比他们更好的选择。历史的必然总是让后人吸取经验从而不重蹈覆辙。能够推动历史的前进,就是失败最好的意义。

  《鸦片战争》读后感(五):历史事件的真实还原

  今年对历史类书籍开始感兴趣,前不久才读完了老肯的世纪三部曲,又接触到了这本《鸦片战争》。说实话,鸦片战争对我而言,只存在于对历史课本的记忆中。林则徐这个名字记得相当清楚。而虎门销烟,应该是我对于鸦片战争这个历史事件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了。 看书的期间正值香港回归20周年,跟鸦片战争也有分不开的关系,对那时的侵略者恨的咬牙切齿,却也无奈于清政府的官场生态。

  《鸦片战争》这本书把这个历史事件的开始,经过,结果讲的清清楚楚,看完后我才知道,过程中还发生了这么多事。而我依稀能记得的人名,大事件也一一出现,作者的讲述把碎片化的记忆都串联了起来,为我们重现当年那段抹不掉的历史。

  看了书中的描写,发现一点,当时的官场文化和现在的官场文化没啥区别,贤者上,庸者下,能者多劳,但还是有溜须拍马之人。上面的政策再好,也总有人把经念歪。不过还好,有林则徐这样的思维敏捷,敢作敢当之人,才能把道光皇帝的命令执行下去,在不断地努力和斗争中,取得一定胜利。可个人的力量还是抵挡不住整个民族的倒退,悲惨的结局也让当时清政府的社会经济发展一再倒退,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香港割让给英国,开放几个通关口岸,中国还要像英国赔钱!这tm都是什么玩意儿啊!!现在想起来,还是气愤不已。

  作者尊重历史,引用的文献全部有案可查,使用的数字全都有历史记录,配用的插图也都有出处,重要人物全都实有其人,主要事件全都实有其事。可以发现,虽然是本小说,但只是进行了文字性的叙述,比我们从历史课本上知道的要生动许多,也正因为这样,才可以真实还原。作者不仅查阅了国内相关资料,还查阅了英国的很多文献,这种敬业的匠人精神值得学习。

  对林则徐鸦片战争后的结局,还和我们西安有一点关系,西安有座碑林博物馆,有块牌匾上面写的“碑林”,碑字少了上面的一撇,而传言都说题字的是刚革职的林则徐,认为“碑林”两字出自林则徐之手。鸦片战争之后,他革职戍守新疆伊犁。当时路经西安,写下了这两个字。因此“碑”字少一撇,象征他当时的心境,刚刚丢了乌纱帽。去碑林参观时,我也会想到这位在历史上留名千古的大将。

  我们挡不住历史前进的脚步,但至少,我们可以努力,让历史不再倒退,再多看看,再多想想,感谢作者给我们一个这样思考的机会。

  《鸦片战争》读后感(六):鸦片战争再书写

  鸦片战争再书写

  历史是人创作的,历史只会记住胜利者的名字,只为胜利者所书写的历史也只会为胜利者歌功颂德。尤其在绝对权利高度控制社会的情形下,胜利者所写的历史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因为“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将来,谁掌握了现在谁就掌握了过去”,这不是危言耸听。人们都喜欢历史,可又从历史中学到什么呢?从历史来看,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李鸿章之所以“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梁启超语),就是因为政治的需要,胜利者把历史当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所以,对历史要持怀疑的、辨证的态度。

  “历史学家总会有偏见,但是好的历史学家会意识到自己有偏见,而且会尽量克制这个偏见。”就如戈登·伍德(Gordon S.Wood)所言,过去是一片幽暗之地,当前生活中的关切就如同探照灯,决定了被照亮的是过去中的哪些部分。《鸦片战争》是一部基于中英史料再现艰难时世背后的斑斓世相与政治生态的浩瀚大作。用小说的笔法去书写真历史,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在这部扬溢着阳刚之气的长篇历史小说中,著名历史学者王晓秦不但用泼墨重彩的笔法勾画出一幅鸦片战争的全景图,还讲述了鸦片战争背后的道光皇帝与疆臣的博弈,官场的隐晦,商人的纠结,民众的困惑,和中英两国为这场战争引发的内部冲突,等待。

  历史是生活的过去,也是生活的延续,不同的人对历史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历史观”。“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重新书写历史,可以对抗现实的危机,从中获得确定性。意大利学者贝奈戴托·克罗齐(Benedetto Croce)言外之意是,一切历史叙述都只有通过历史学家的批判审查工作转化为证据之后,才能够进入历史学。没有证据,就无从构筑起真历史;单有不能转化为证据的叙述,只能称其为丧失了生命的死的编年史。在《克罗齐命题探究》中,克罗齐批判那种一味编排史料、记述史事的“假历史”,提出历史书写必须以书信、档案、考古发掘等文献为基础,而不能只是单纯的叙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李剑鸣亦认为,“除了文献,历史书写还要注意与‘现实关怀’之间的张力。”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这场战争开始,中国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长达100多年的反侵略斗争。以历史的视角看,文学或者文艺作品不过是曲笔地反映或者再现历史的场景,历史上的事实一定比文学或者文艺作品所表达的更残酷、更加血淋林的。在《鸦片战争》中,王晓秦不仅讲了一个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还有对历史的深刻洞见,甚至校正了传统历史的谬误。纵观整个鸦片战争的前因、过程及后果,鸦片其实并非战争的全部。或者说,鸦片只是鸦片战争的替罪羔羊。恰如马克思所说的,“浸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使得本来就已经腐败不堪的体制更加腐败。

  当然,“就我所知和我所读过的,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一场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正如曾任英国首相的著名政治家威廉·格拉德斯通(lliam Ewart Gladstone)所言,“我们不否认这个事实,要不是鸦片走私的话,就不会有战争。”但是,大清禁烟,英军远征,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封疆大吏们却把编谎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鸦片战争》中,王晓秦用诸多笔墨描写了英军的船坚炮利,每一次战役清军的奋勇抗击都如同以卵击石。而每一次战败,即便是溃不成军,大清的官员们非但不是去总结、去反思,而是忙着编写出似有实无的动听故事。正如王晓秦所言,官员们不但小胜详写大败简述,即便是被迫签下了《广州和约》,靖逆将军奕山和广东大吏们还联手制造了一场骗局。不但他们在给皇上的奏折里全是腾挪躲闪之词、避重就轻之话,林则徐、关天培亦隐匿不报关闸之败。

  “亦文亦史,以史为文。”王晓秦认为,好的历史小说不唯文学性强,有可读性,还必须有史学品质,即可以证史。所以,他非常重视史料的真实性、客观性。在写作期间,他不但踏勘了鸦片战争的所有战争遗址,通读了清史料、英政府文件、英兵参战日记和回忆录,还从东莞林则徐纪念馆、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和陆军博物馆、美国皮伯迪·埃赛克斯博物馆等国内国外的博物馆、图书馆)拍摄和收集了1800多幅准确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人物风情和战争场面照片和图片。所以,捧读王晓秦这部兼具史料价值、文学价值的《鸦片战争》,不但使人有荡气回肠和身临其境之感,大气磅礴中还洋溢着史诗般的厚重。

  原载2017南风窗第十六期“南书房”,发表时有删节,标题有变。转载商用请致电致函商洽授权。

  http://www.nfcmag.com/article/7426.html

  《鸦片战争》读后感(七):一部好看的《鸦片战争》

  这次阅读王晓秦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鸦片战争》,给了我一次重温和重新审视鸦片战争的机会。机会难得,我把作为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在我看来,这部大部头的长篇历史小说首先值得称道是它的可读性超强。很多文字的镜头感特别强,很多历史情境仿佛就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如果这部历史小说拍成电视连续剧,我觉得也非常不错。

  这部历史小说的资料性特别强,比起其他历史小说很多虚构的成分,这本书对历史史实的处理,我觉得也是相当不错。为了写好这部规模颇大的历史小说,作者踏勘了鸦片战争的所有战争遗址,通读了清史料、英政府文件、英兵参战日记和回忆录,这是相当不容易,应该肯定的是,作者的这次写作态度是相当严谨的。作者从东莞林则徐纪念馆、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和陆军博物馆、美国皮伯迪•埃赛克斯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和图书馆拍摄和收集了1800多幅照片和图片,录入本书里的仅仅只有100多幅。这些作者多是出自19世纪的中外画家和参战官兵之手,不少图片是首次出现,我是基本上以前没有看到过的。这次也算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

  这部历史小说全景地展示了鸦片战争的全过程。不夸张的地说,这部著作再现了当时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政治生态。这部书中出现了很多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人物繁多,场面也很宏大,作者写的也是游刃有余,写出这些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不愧是写历史小说的老手和高手了。君臣之间的博弈,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官商之间的你来我往,民众的困惑和抗争等等,一一给呈现在在这部历史小说中。

  如果读者对鸦片战争这段历史感兴趣的话,这部雅俗共享的历史小说绝对不容错过。通过阅读这部好看的历书小说,你不但可以全景地了解那段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还可以培养你对历史的洞见,你会对那段历史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辨证的看法。

  《鸦片战争》读后感(八):小说体裁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读书笔记

  王晓秦[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880,000字 900页

  【小说体裁的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对清朝的侵略战争(也许我的用词在学术上不准确,但事实就是侵略),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学界一般认为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一个屈辱的开端,自此,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然后就是历时百年的战火、侵略、抢劫发生在这个古老的国家。迄今为止依然有不轨之人在觊觎我大中华之国土,而那场战争造成的影响在今天也依旧没有消除。

  在豆瓣以“鸦片战争”为关键词搜索,书籍有193个结果,其中粗略看来,大部分是学术研究成果或史籍记录。而这套《鸦片战争》却是一部小说,大大的拉低了阅读的难读、提高了阅读的娱乐性(虽然读起来并不会让人觉得愉快)。

  读完这套大部头,可以看出作者王晓秦是下了很大功夫的。研究了不少的史料,最后列出了重要文件的索引。在下册的最后还附加了许多的图片,有人物,文书,军事力量对比,地图等彩图。实在是干货满满的一部著作,普通人可以更多的了解鸦片战争这段屈辱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还可以以此为跳板来寻找接下来要了解的知识。

  虽然这是一部小说,却不同于早期那些依托真实历史所做的演义,也和现在流行的穿越文更是不同,没有主角,只是各个主要人物在历史洪流下的选择。读罢小说,让人不禁感慨,在其人所处的环境局限下,以其见识来说,还会有更好的选择吗?以清朝当时的政治环境、军事力量来说,林则徐、琦善等大臣还能怎么办,他们当是也很绝望的吧。

  而当时的英国,被工业革命带来的好处已经快把它们撑爆了,急需倾泻它们的产物并擭取金钱。虚伪狡诈的衣冠禽兽道貌岸然的将侵略战火燃遍全球并最终瞄向了闭关锁国的清朝,如此肥肉但是贸易已经满足不了她的胃口了。假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它们也会找到其他的借口的。

  鸦片战争期间的清朝政治环境,导致这套书的封底上所说的那样,各大封疆大臣练手欺瞒道光皇帝。我在拜读过程中,不免在心中吐槽,这多么像现在的一些小企业呀,老板只管好高骛远的瞎制定目标,中层领导的人为了自己的工资和绩效而虚与委蛇,实际做事的人在反馈无效之后只能硬着头皮蛮干。最后导致的就是这些以业务或技术出身的老板把公司折腾的半死不活。长此以往,又怎么能有真正的好企业发展起来,立足商界,走出国门,征战世界呢?

  《鸦片战争》读后感(九):看历史小说了解历史

  上高二的那一年的一个晚上,学校居然破天荒的没有让我们上晚自习,而是组织全校看了一场电影,连面临高考压力的高三的学长们都跟着一起去了。

  只因那是一部极具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电影。那部电影的导演是赫赫有名的谢晋导演,那部电影的名字就叫做《鸦片战争》。

  历史课本上所讲述的鸦片战争一共有两次,但是一般来说鸦片战争指的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并割地赔款而告终,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地、赔款、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这一切的开始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致使中国从此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时至今日我还记得整个电影院中全校同学那激愤的表情与情不自禁的高呼。

  当年这段历史的内容只是从课本上的内容获得一知半解,看到的无非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简介以及历史意义等几个简单的关键知识点。然而历史的形成并非完全是偶然的,必有其必然性。人物的影响,事件的推动,时局的情形,都与历史的结果息息相关。

  一百多年前究竟具体发生什么,其细节内容怕是难以为人所知了,历史典籍以及文献中留下来的资料毕竟有限。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够以看故事这种略显轻松的方式去了解那段历史,历史小说家的作用在此刻就显现出来了。

  著名历史小说作者王晓秦所著的《鸦片战争》将带领读者重回那段历史,用小说的方式来告诉我们鸦片战争为什么会失败,欺上瞒下的动荡朝堂,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部分民众的愚昧无知,种种原因,造成了这场历史悲剧。

  历史小说,是在真实的历史环境背景下,将真实存在的主要历史人物套入其中,用合理的想象来叙述曾经的历史,归根究底,它终究是小说。其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作者的一些想象以及主观态度存于其中。

  不过,相对于当下那些胡编乱造的历史小说,这部《鸦片战争》还是相当严谨的。在这部小说中所引用的文献均有案可查,所用的数字资料全部都有历史记录主要人物与事件全部曾经真实存在或发生,并非其他戏说之作可以比拟。

  历史是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我们之所以阅读历史、学习历史,为的是从中体会到经验与教训。

  曾经的那段屈辱不堪回首,而今天所能做的,就是不要重蹈过去的覆辙,不要让相同的历史戏码再度上演。

  《鸦片战争》读后感(十):换个正史小说的角度来看历史——评王晓秦《鸦片战争》(上、下)

  几百年前的虎门销烟犹未散尽,而因此引起的两次鸦片战争,则一方面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另一方面打破了闭关锁国,中国向着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去。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长期以来人们接受的观念。在这场战争背后,究竟还有什么样的历史细节值得人们分析呢?学者王晓秦的这本鸿篇巨制《鸦片战争》(上、下),则为读者全景似的展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前后后。

  作者以学者的眼光,四处搜集关于鸦片战争的资料,使得本书非常象历史科学的科普书。用词讲究,一言一行都符合当时人们的身份和时代特征,尤其是在重要叙事方面,更是严格的把历史上的书证原文搬了上来。可以说,这是一部截然不同于那种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的正史小说。

  当然,作者势必会进行一些文学上的加工。比如在彼时彼地的情况下,人们的一言一行不可能都被纪录下来,作者就会在查明史料的基础上,添枝加叶,增加血肉,使人们的形象变得丰满一些。固然这里面所说的话可能部分或者是大部分都不是当时人物的原话,但至少书中的话语是根据历史史料和人物身份所列的,并没有那么的突兀违和。

  因此,在根据现有史料创作正史小说的过程中,作者不可避免地会把个人关于历史的观点加入其中,这一点就需要读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本书中,清政府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天朝大国,对于外国人充满了敌意和鄙视,视之为蛮夷。本来仅开放广州一处口岸对外,由于外国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流出,民众吸食成瘾体质下降,引起了道光皇帝的重视。遂派林则徐禁烟。而关于林则徐的描述,作者并没有描绘成伟光正高大全似的完人,而是含蓄地写出了林则徐禁烟方法的单一、工作方式的粗暴,导致正常的中外贸易也被迫中断。

  英军为讨各种费用,并要求清政府开放口岸,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行为。此时清政府武器装备低劣、士兵战力不强、情报分析工作不细等弱点一一暴露了出来,使得英军依靠船坚炮利枪快,攻打沿海沿江城市无一不克。

  其实当时英军并非不可战胜的,比如英军不服水土、疾病横行、离开军舰支持很难打击纵深目标。然而,当权者却只畏惧于敌方的船坚炮利,被吓破了胆,一触即溃,偶有拼死抵抗者却因不得法而失败。由于当时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从此次战争中吸取教训。

  逝者如斯夫,往者犹可追。天下大势,自有其运行规律,不是人的喜怒好恶为指引,鸦片战争打破了天朝上国的安宁,却也从此打破了闭关锁国的枷锁。只是有时不禁会追问:如果没有鸦片战争,中国的近代化会晚一点还是会早一点到来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