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纽约无人是客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纽约无人是客读后感10篇

2018-04-05 20: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纽约无人是客读后感10篇

  《纽约无人是客》是一本由沈辛成著作,中西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8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纽约无人是客》读后感(一):我读《纽约无人是客》

  这是一本博物馆地图,它带着你来到纽约,游览散落在这里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为你讲述博物馆的由来、背景、展品、建筑等等,从而感知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

  而翻开这本书,我看到了更多,更多......

  这里有博士小哥数年来在美生活内心感受,遇到的人,走过的路;

  有华尔街的历史华人在那里的故事

  有早期华人移民辛酸和当今纽约中国城的喧闹

  还有高线公园地铁和水的故事,将城市的演变过程娓娓道来

  最喜欢第一章,文字生动而俏皮,寥寥数笔将你带入一个跟团游客不曾见过的纽约,带入满眼肤色的哈林区:如夜晚街景、如街角乞丐、如体态夸张的行人、如橱窗里李小龙碟片、还有近旁的晨边高地...... 满满的画面感,让你有如身临其境,从而知道那个遥远的城市有黑有白,多面层深,有着种种的无序,也会遇见多多的惊喜

  还有美国当下热点议题:宗教歧视、种族问题政治正确;让人大开眼界的是政治正确,各个族裔各个地方的人有着各自的特征特长,要政治正确就有了忌讳用词,说话还真的要小心翼翼。对于近年来发生热门事件作者没有做宏观叙事,而是近距离观察那里人的行为复杂情感,而后是静静的思考,如占领华尔街、如黑人马汀案件、如911、如查理周刊事件、如特朗普限穆令等等。随着作者的独特视角,你看到了真实的不一样的美国。

  很有看头的一本书。

  另外,书中如果有一张各个博物馆地理位置图示,会更方便国内普通读者的阅读

  《纽约无人是客》读后感(二):纽约

  如今挑本书看也真是难,电子千千万万,已经被宠惯得按下推送键即可一瞥真颜;而那些包得严严实实的纸质书,从花哨的封面,浮夸的书腰窥得的也只是出版商的用心,反复掂量却估不出其承载的体验是否对得住那厚厚的一小本铅字。

  好在书的标题、封面吸引我。博物馆这类题材内容丰富,涵盖的知识面广,只要不是生硬的论调就可接受;而封面的配图,阅读时方知是在地铁博物馆拍摄的,作为纽约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形象代言十分贴切。

  刚读完第一章,我仅有的疑虑就消失了,用感同身受四字形容再合适不过。我看到了一个漂荡在外多年,夹杂在文化大融炉里,寻求飘摇的民族认同感的留学生形象,这不禁让我联想起记忆中的纽约。

  二零一三年冬,只身一人逃离巴尔的摩坐上前往纽约的巴士时,不夸张地说,压抑的心瞬间得到了解脱。在一座坐公交被满车的黑人包围,理智不足以消除内心的紧张的城市里,我很难放下警惕去领略她的美。

  纽约一周多的时间里,我借住于表哥的临时住所,他当时在一家华尔街投行实习。刚见着面,就笑说自己第一天上班被门卫拦下来,还不是因为身上的衬衫没有熨烫得匀整,而至于哪些是交易员,低头瞧瞧谁穿尖头皮鞋便是。

  看人若是如此,看城市,纽约的表也和其他国家的大城市无异,有游人如织的高街,林立的高楼。初次相识,一种久违的亲切油然而生,坐在大巴上,往对岸望去,犹如从外滩码头望向陆家嘴。然而除此之外,记忆中的纽约却大多是阴郁的,一月的纽约,一周里竟没有见过一丝阳光行色匆匆的人,穿流不息的车,剥去小说电影描绘的那层光鲜亮丽漫无目的地游荡在曼哈顿街头,无聊压抑,只有在有“城市绿肺”之称的中央公园片刻停留,才暂得喘息机会。书里涉及的华尔街历史及绿地别有用心规划,则让纽约的形象在我心中饱满起来。

  我不喜欢纽约的脏乱,在作者笔下,却幻化出纽约最为让人心动的包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无论肤色、职业都可以轻松地隐匿于城市的一角。法拉盛仿佛就是向国内九十年代的市井生活投去的那一瞥,在商场底层美食广场里,低头吃面,抬头看人,平淡但很温暖同类文化的熏陶下,不同社区自然形成大多是每个国际化大都市走向终点。有时候会觉得文化融合只是个伪命题,政治正确的氛围里,抱有如此执念,还不如放开胸怀,把偏见搁置在一边,去了解眼前的鲜活生命便是。大都市难以避免同质化,撇去高度统一外表,有什么不一样而值得细细玩味的,还属其多年所坚持的和文化积淀。

  说历史其实是在说故事,只是前者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我喜欢作者的如数家珍不经意地留下伏笔,再抖出包袱,自然又老到。纽约承载的厚重历史让我渴望再次走近她,去了解其建城背后的人物,像汉密尔顿,而不仅仅停留于由同名音乐火爆卖座而产生的仰慕。

  这些年沾染了浮躁的坏习惯,读书多看成功励志,写字叙述也慢慢变得生疏。我读这本书,写书评,也算是像当初订阅纽约客杂志那般,借以释怀内心沉寂许久的表达诉求

  蜕去光怪陆离的外皮,纽约更像是一个驿站,可短居也可久留,她用包容的胸怀拥抱你在他处无可安放的心,仿佛有一种落定的感觉,你可以有你的角落,没人也不需要人在乎。

  《纽约无人是客》读后感(三):《纽约无人是客》登上单向街书店“2017年读者最爱的二十本新书

  高兴,又得到小范围肯定了。以及,《纽约》闲书一本,忝列“社科/历史/哲学”一栏,莫非我的日常生活真的是没有不严肃的时候……

  传送门: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A2MDkxMg==&mid=2651361469&idx=1&sn=cf52e00d5151cf612fd9bb79368c1405&chksm=bd133b228a64b234ae1ec449c7d7dfcf4f943021b6d00da673d6506b0d3609b391c80567736f&mpshare=1&scene=1&srcid=0125QJZGR3Vr87PG47AU1fW7&pass_ticket=pZaWK4rlrmmssniiCon%2F2Y1fr49%2FURTnsETJkcz1GPXNLX%2BMsTm5cERA8E%2F0u7Ze#rd

  《纽约无人是客》读后感(四):这本书与纽约文化沙龙(标题党)

  非常有意思的一部小书。

  首先是偶然间在“纽约文化沙龙”听到了作者的有关美国博物馆的演讲风趣幽默、各种知识信手拈来好奇地搜索他的名字发现还写了一本书,竟然还是介绍纽约各个博物馆的,整合我意。急急忙忙去图书馆借了,用了两天的时间畅读,本以为会对纽约博物馆有更深入的了解,结果却误打误撞收获了好多一位留学生在美生活的见闻思考,更由此发微了一下纽约文化沙龙的缘起,更有意外之喜。

  看书先看目录,按着当时在纽约的行程检索了大都会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央公园等部分去看,发现作者根本打算正经介绍博物馆的来龙去脉,反倒是夹杂了不少趣闻野史。作者文笔自成风格严谨的行文中不乏玩笑幽默、自我打趣,“不一本正经科研”简直是我的最爱,于是兴致勃勃回过头从头读起。

  “有点像跋的序”名字起的很任性。是写作者初入美国感受到的cultural shock,对美国社会已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的“政治正确”描述的很生动——“fat”不正确,就连“large”,“chubby”这类也要尽量避免,在自由无拘束的美国,在这一点上却要如履薄冰。在美国的多种族社会中,口头上的一点礼貌心照不宣也只不过能维持表面上的和平,我当时走在纽约社区处处可见“black lives matter”,何不是依然未熄的抗争

  书中提到的马汀案和《查理周刊》案,恰好都是我在新闻系时发生的,前者还是我写跨文化传播的一篇论文研究对象。马汀案中,种族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区隔,在难以中立的新闻报道中又彻底被当枪使。事件发生后,一边是爆发性示威游行,另一边日常的口头和平可能会被更加小心翼翼地维系,平权只能在一次次波折中踽踽前行。后来得知此案以齐默曼在往上拍卖那支“改变历史”的枪为结尾,实在有一种后现代的荒谬感。

  更加让我有所感的是作者与所谓“香蕉人”、望族后裔、华尔街华人精英、伊斯兰学生等人物接触经历,更感觉纽约这个大熔炉中阶级的分化与割裂。其中叔君、纳德君的形象最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作者写与纳德君合住的阴差阳错的原因着实搞笑:“因为纳德君原来的房间里住着犹太人,巴以矛盾把纳德君推到了我这里来,而秉持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国人,自然和谁都能相安无事。说起这事,那时候钓鱼岛的事也还没算完,我们一个套房里与我同住的还有一位日本人,看来宿管纵然总览世界变局,总也有漏看的地方。”

  这本书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对博物馆的介绍,而是作者在美国可能并不算最独特但难得以此视角和文笔展现的跨文化体验。另外最开始提到的“意外之喜”是我原是从纽约文化沙龙得知此书,书中又提到了沙龙的创办人“老赵”的故事,顺着去找,又发现了“老赵”叫赵智沉,与作者同为北大毕业,纽约文化沙龙是我一直想从头到尾好好听一听的播客,有些选题视角都足以写一篇论文;此外,又史海钩沉无意钩出他妻子2012年写给他的一封信,读来十分动容,其中有些话正是我想写给袁又不知如何表达的话。这一圈下来,这本书联结了我好多各个时期杂七杂八思绪和感受,于是冲动写下这些文字。

  《纽约无人是客》读后感(五):不知道为什么就会流泪

  很喜欢作者写的那句话,如果生活的平淡有像打动我一样地打动你,那么这本书就没有白写。我想说的是,这本书有打动到我,无论是作者在纽约的生活感想还是对博物馆的解读。或许我是容易被文字所打动的人,读到好些地方眼眶都会发烫。

  当我读有点像序的跋,可能是因为自己也在上海的缘故,比价能体会到上海的生活场景,对上海的热爱也逐渐加深,原来它和纽约一样人多,但它似乎没有纽约那么残酷,当然也没有纽约那么多精彩;高地公园那一节,读着读着就被感动,原以为只是一般的描写,但当我读到平民大众以为情怀,集结了社会的力量来争取这样一种情怀的保留,并且还能有记着、设计师的协助的时候,最终高地公园得以保留的时候,我的声音已经哽咽得难以读下去。当我读到穆斯林的室友留言那里,“这个朋友我没有白交”,这样一句话,也一样打动了我。当我读到911博物馆,读到教授说出“悲大”的时候,我是感动的。

  或许是对于纽约的向往,很有幸得到作者的赠言“If you can make it here, you can make it everywhere, it's up to you." ,读完此书,那天问作者的问题,”那么在纽约的两年,你的世界观发生了哪些变化?“也得到了解答,每一章都有主题,有内容,有作者自己在纽约生活的感想,很感谢他把他的纽约生活与我分享。让我对纽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这座遥远的城,在我的心里变得清晰,变得有血有肉

  《纽约无人是客》读后感(六):这是一本三十七点五度的博物馆地图 | 《纽约无人是客》【李平】

  《纽约无人是客》的作者沈辛成说:“这不是一本只关于纽约的书,也不是一本歌颂纽约的书。如果生活的平淡能像打动我一样打动你,那这本书我算是没有白写。”然而同时,他又解释了为什么说这是一本三十七点五度的博物馆地图:“三十七度是人的体温,零点五度是纽约让人发的烧。”

  既然“平淡”,何来“发烧”?有趣的是,这恰恰是此书最大的亮点。我们已经看惯了太多的单向思维自以为是(尤其在某些国际旅游观光类的文字中),在那些写手的笔下,“帝国”要么高耸入云遥不可及,要么“原来和我们一样!”或者“哈哈,想不到这么土!”而沈辛成却是一天一天,整整五年,用专业眼光加上思想智慧,丈量着纽约的四季晨昏、生生死死。

  “平淡”,就是不预设某种玄乎的标准和原则,像一个普通的纽约人一样生活在那里,尽量过柴米油盐日子,这就“有可能”客观地省察对象的样貌;而零点五度“发烧”,就是你被一种“暖洋洋”的热情包裹着,它推动着你将这种观察和思考记录下来,于是我们才读到了这部“纽约博物馆地图”。

  此书封底的“上架建议”是:“主题旅游、博物馆”。可是在我看来,作者的意图远高于此,你只要读一读此书八个章节的标题(由作者的自述和博物馆介绍两部分组成)就会明白——

  第一章 你这个种族主义者/纽约深度游线路一:黑色与白色

  第二章 没有华尔的街/纽约深度游线路二:革命与资本

  第三章 纽约水故事/纽约深度游线路三:饮水与思源

  第四章 我的画报你的城/纽约深度游线路四:寻根与漂流

  第五章 曼哈顿是平的/纽约深度游线路五:贫穷与富裕

  第六章 开往昨天的地铁/纽约深度游线路六:地上与地下

  第七章 美国的归美国,纽约的归纽约/纽约深度游线路七:美国与欧洲

  第八章 不知道为什么流泪/纽约深度游线路八:战争与和平

  如果略去“深度游线路”几个字,这样的章节标题毫无疑问就是“文化研究”或“城市研究”著述的内容。其实作者就是这样考虑的:每章“第一部分是我的自述,其中有些是我在纽约和美国其他城市的见闻,有些是我当下或过去的研究课题。第二部分是介绍相关的博物馆,干货为主。”好家伙,原来还与“研究课题”有关,这样的博物馆地图构架你见过吗?无怪乎我们也被感染和“发烧”了。

  作为一个80后的作者,我觉得沈辛成最难能可贵之处大概是:

  注重体验。每到一处都带着新鲜大胆的眼光往里细瞅,不具先验的选择性,努力窥探层层叠叠笼罩下的魔都“实相”。

  善于积累。这一定是专业习惯。如果没有大量即时的日积月累和细致比较(18世纪、911、《查理周刊》事件、钓鱼岛争端、特朗普竞选等),这样的文章和介绍怎么写得出来呢?

  文笔生动。作者的语言和结构布局绝不输给许多文学专业的人(只是第三章的《纽约水故事》,完全没有作者主体的参与,与其他各章相比显得有些突兀)。我想,这是一种自我修习和天赋融合的结果,往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有些人文物和历史的见识渊博得很,但是要写成一本雅俗共赏的“地图”,你等着瞧吧,一定会磕磕绊绊。

  富有思想。这是我最欣赏的地方。《纽约无人是客》不是功能单一的博物馆地图黄页,而是思想与建筑“经纬交织”的著作(幸好没有放在地图出版社出版,否则很多单纯的读者会大呼冤枉)。地图是一个静止的概念,然而沈辛成的《纽约无人是客》,让读者感受到一个变动不居、正在生成和富有层次的纽约。思想,让纽约从博物馆地图中活起来了!

  上海同样需要有一部或多部这样的具有思想温度的“博物馆地图”(我们现在连比较客观全面介绍的地图也没有)。“客”的对象是某种很快消失的东西。说“纽约无人是客”,是因为纽约跟着你走了,它化作了你主体的一部分,再也难以分开。

  如果有一天,上海的灵魂也跟着游人走了,并成为你人生中念念叨叨的东西,那是多么有意思啊。

  当然,这是只属于你自己的上海。

  (作者:李平,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三生”,经作者授权转载)

  《纽约无人是客》读后感(七):一本非典型性图书馆指南

  这本书令人耳目一新。初看指南和致谢部分的时候,本以为阅读的会是一本关于纽约图书馆百科全书式的面面俱到的介绍。然而细细读来,书中的博物馆并没有简单停留在静态的、切片式现状介绍,比如建筑样式、展品等等,书中大量的篇幅被用来介绍为什么,即追溯博物馆建设的时代背景,回顾博物馆主人、建筑和展品经历中所折射的美国社会变迁,同时还融入了作者自己作为一个新纽约人的心路历程,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浸入式的介绍方式。尽管以作者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将这本书写成一本阳春白雪般的专业著作,但他反而用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娓娓道来的细腻笔法将自己的感情编织进客观的博物馆评分体系里,使整本书浅显易懂,又给人留下深刻的感动——就像封面上所说的一样,这是一本37.5℃的博物馆地图,干货十足,却又像一个相识多年的好友,分享他在美期间所遇见的奇人异事,也会真诚倾诉他心中的烦恼和遗憾。

  美国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国家,从1976年发表独立宣言至今也不过短短241年。但美国历史的源头却很长,作为移民国家,每一个初来乍到的美国人都带着自己文明的过去来到这片土地——将人类文明中璀璨的、独特的、以及伤痛的所有部分统统带来,并在短短200余年的极速碰撞中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历史。今天美国所面对的黑人、穆斯林、贫民等问题,其实都是人类文明的缩影。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不仅是可以阅读的,也应当是可以书写的。作者作为一名留学生,一开始被亦步亦趋地学习着美国的“政治正确”、对哈林区的怪邻居们惊奇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成为了纽约一部分,能够“毫不费劲地隐藏在地铁汹涌的人潮中”,也“养成了名为从容的冷漠”,最终成了和地铁车窗挂画上中国大妈一样的“别人眼中记忆这座城市的一种方式”。纽约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所提到与“生存之地”有别的、有温度的“生活之所”,我想这也就是作者爱上这座“脏乱差”的城市、并最终作出“纽约无人是客”论断的原因吧。

  《纽约无人是客》读后感(八):《纽约无人是客》缘起之三:我不喜欢说“深度游”,这本书是“交心游”

  刚刚结束了周末的杭州-南京-无锡三城巡回,身子很累,精神却不见疲劳。 这几次演讲,我一直在批评“人杰地灵”型的博物馆表述法,然而三城走完,我被打脸打得不轻,因为这三地,人杰地灵诚不我欺,处处都有明亮的点子,爽快的笑声,还有热烈的求知欲。不过我的批评依然是成立的——既然我们各个城市有这么犀利而热心的读者,何以他们要被浮夸粗糙地方博物馆如此这般的“代表”呢?就如我一直说的,博物馆应该褪去宫殿的光环,转型为一个平台,让市民们自己来代表自己。我的这点小执念,来听我说过话的朋友们,想必都已经明白了的。 周六在去往南京的火车上,看到了解放日报读书周报的采访刊出来了,想起那天顾学文老师采访我,我们聊起很多大事和小事,把纽约和上海一并比对着玩,尤其开心。版面所限,那天很多交谈没能得以呈现,现在附上完整版,也是让那些听烦了我叨叨博物馆的读者朋友们,了解一下我对纽约和对美国的看法。 题记:我不太喜欢“深度游”这样的字眼,因为无论是对纽约,还是对读者,我都是不敢谈“深度”的。非要有个说法的话,不如叫“交心游”好了,这本书就是我这个人,作为作者,我是百分百诚实的。

  《纽约无人是客》读后感(九):以博物馆为幕布书流年

  在八月炎热的夏天读完了,写书评。五月就让朋友拿了书,七月流火的日子去听完了一场西藏的讲座后从朋友那里取了书,回家的地铁上手机没电了开读,忙忙碌碌在今天魔都炎热的夏天午后读完了,和着今天大约37.5度的高温橙色预警读了这本自称37.5度的札记。

  本来以为这是一本博物馆攻略,期待对于心心念念四大之大都会馆藏的解读(只有一页半纸啊),翻开了发现其实更多的是身为纽约客对那一段岁月的体会,对纽约那个城市的感受,反思这是游客们无法体会的,那种真真实实生活着的感受,从求融入,到反思,到随心,感知它的美丑或者见怪不怪。书中印象最深的是那个黎巴嫩小穆斯林纳德君的一句话“我真羡慕你,你有这么好的祖国可以回去”,是啊当我们不必背井离乡无家可归,漂洋过海只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是走是留都可以随心,是多么难得可贵来之不易的幸福。顺便,如果遵循在中国不可以娶四个老婆的法律,还是很欢迎他来中国滴

  作者的笔触很细腻,写字写心,很难得不像那些宅男们只知道打王者约陌陌,进阶高端点的挑战一下代购,而是真真实实的去看去体验这个城市的活色生香,然后打包入记忆,嵌入青春里,有真正活着的感觉

  推荐,带上它,带一本书去纽约,(当然也可以直接带上作者去;))期待kindle版

  《纽约无人是客》读后感(十):异乡体悟

  早就听闻沈大博士学术、文艺皆精,但之前并不知道他的写作计划。此次新书出版,便迫不及待地通读下来。作者生活体悟之细腻、知识之渊博、视角之独到、文笔之优美流畅,皆令我眼前一亮。

  我与作者一样客居异乡数年,甚至所学之内容也不无相似,因而读来颇有些共鸣。如作者所呈现的,异乡生活能使人对人生和社会有更全面和独特的体悟,也能催生一些复杂的情感和反思。对此我深以为然。但作者能交叉运用历史、对话、故事、思辨、游记等形式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融为一体,娓娓道来,写成一三百多页的大作,实在令我钦佩!

  社会科学家总会注意观察所在社会的细节。但真正系统的思考需要长时间的生活经验做基础。理解一社会,完全融入不行,因这样会丧失思辨的敏锐性;完全超脱也不行,因为这样做不到真正的理解。以“客”的身份切入,游走于融入与超脱的边缘为最佳,当然也最难。就此而言,沈君算是较成功的。

  我也曾两次到访纽约,对它的独特气质也有些观察和体会。比如,在比较了纽约、华盛顿和多伦多之后,我发现纽约的确更加“现代化”,其气质也就更像中国(东方)而非西方(什么是西方?^_^)。我对一些美国人所谓“纽约不够美国”的说法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这种体悟是建立在与多伦多,这个我客居数年的城市的对比之上的,因而终究摆脱不了“客”的视角。沈君笔下的纽约则更立体、更有温度(37.5度^_^)。我在哈林区的短暂经验大概只停留在心跳加速而已,而我虽到访过纽约许多著名和非著名的景点,却也只能对表面做以概观,而不会深究其历史轨迹和当代之渐变(比如沈君笔下华尔街令人惊讶的当代变化)。在这些方面,沈君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别样的画卷。

  当然,沈君在起题目时是稍有些取巧的。博物馆的指南成了点缀,不知道多少人会被“骗进来”与作者同游一番纽约的市井与历史。当然,他们不会白来!哈哈!

  暴走了纽约街头、听了百老汇、数次逛过大都会之后,我以为我与纽约的关系也就这样了。但现在看起来,我还要再去几次。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