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读后感10篇

2018-04-05 21:2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读后感10篇

  《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是一本由[日] 吉松隆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4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读后感(一):古典音乐的关键词

  相较于第一本书,第二本书的评论写的如此之晚,也是因为厚度上多了一些,理解上也需要一些时间。对于理解“关键词”除了需要细心以外,更多的是深入实践欣赏古典音乐。

  因此,第二本书主要讲述了什么呢?通过第一本书了解了古典音乐乐器、乐理这样的“基础”,那么就要通过第二本书了解一下我们去听音乐会的有关演奏家,剧场之类“关键词”。

  这本书将关键词分为了五个模块。这五个部分其实也是从内到外的过程:作曲家、音乐学、音乐业界、演奏家、音乐会。对于这五个模块,我们接触的较多的是“音乐会”这个部分。对于其他的内容,如若不是研究深入,在听音乐会之前是很少去做功课的。那么吉松隆在这本书中主要是从古典音乐内容外围部分进行讲解。看到豆瓣网友对于这本书的评价没有第一部书的评价高,我想很大的原因在于这本书将事情事无巨细的说了出来。对于一个古典音乐刚刚入门的小白而言,不需要知道那么多背景和内幕。对于读者而言更希望学会的,是听懂。

  在讲述每一个部分除了采用了固有的小标题形式,也有一部分设置了大众关于这件事情的误解,夸张的使用“?!”个人觉得这个行文结构非常的有意思,至少关于这一段落读者读起来会十分的轻松愉悦。在这本书中吉松隆结合自己故事对话很多,其中穿插着作者的一些评价,通过对话来了解这部分的内容。

  个人感觉第二部书相较于第一部书,严肃了不少,少了一些漫画,多了一些纷杂的文字。如果吉松隆再勤快一点(对话完全可以转变成漫画)相信这本书和第一部书一样读起来轻松愉悦。不过正因为漫画少了些,才让我们对于古典音乐多了几分尊重,以为向我们呈现一台完美音乐会的背后,需要无数人的坚持努力

  作为一个现当代的一个大学生,关于古典音乐会的记忆,大概也是小学时候去的音乐厅欣赏,当时对于古典音乐的印象,大多是冗长无聊的,心想着这个音乐听个什么劲?直至如今当我重新回顾古典音乐,当我重新下载音乐软件听那些古典音乐电台,虽说还是冗长,但是看了一些主播的文字简介,还是可以窥探出一些创作背景以及乐句之间的联系。古典音乐的魅力在于,我们从文字上了解故事,变成了从音乐中理解故事的灵魂

  《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读后感(二):吉松隆第二部曲-入门进阶

  如果说吉松隆第一部《古典音乐简单不行》是古典音乐入门者的说明书,那第二部《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就是入门者必备的古典音乐的字典书了。

  纵观两本书的区别,第一部主要以轻松搞笑的漫画为主,内容非常浅显,哪怕你对古典音乐不敢兴趣,也可以把它当漫画书来看。而第二部则是比第一部要厚得多。内容也以文字为主,内容架构也是以第一部的关键字作为更深层分析介绍

  书中共划分为5块区域,作曲家,音乐学,音乐业界,演奏家,演奏会。每块区域都包含本区域关键词。作者身为作曲家,当然在第一章写了关于作曲家的内容,例如作曲,和声,曲式,风格等。文字内容非常白话,容易理解。并且在文末都有吉松隆可爱的搞笑对话。篇末也有令人发笑的四格漫画。

  其中一段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讲说演奏家的才能,也就是天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曾听说哪位小孩天赋秉异,有作为音乐家的才能和天赋。或者有些人音感很棒,听力敏锐

  难道要成为音乐家都必须是有天赋的么,后天学习不来的么?!而吉松隆则给出了答案,“就像视力好的人,并不一定能画出好的画。音感好的听力敏锐的人也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音乐家一样”。

  成为音乐家其实和你有没有音乐天赋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最重要的是你吃苦的决心,要把音乐做成持续一辈子做的事情。

  我觉得这就是做任何事情的真理,是百年的匠人精神

  吉松隆身为优秀的作曲家,能把自己心里所想的,所认知的关于音乐的事情加上自己的理解,绘声绘色的写下来,一方面是对自己想法总结思考,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古典音乐能让更多人理解与关注

  这本身就已经超越普通音乐书籍为写而写的意义

  《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读后感(三):古典音乐,约不约?(2)

  上一次介绍了《古典音乐简单到不行!》现在想为对古典音乐感兴趣想深入了解的人,介绍另一本书,《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作者是同一个人。

  这次让我来详细的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日本著名的作曲家吉松隆,1953年出生于东京涩谷,1981年以《朱鹭的哀歌》出道,带给现代音乐界很大的冲击,他反对现在音乐的非音乐性,发表多具独创造性、节奏感以及幻想空间作品,1998年签约英国CHANDOS唱片公司。除了作曲外,还喜欢画漫画(这个之前介绍过,很棒哦)。

  只有对古典音乐十分了解的人才解释特别通俗易懂吧!

  《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中,漫画的篇幅减少,但漫画的人物增多了,并且内容的幽默性不减,里面有关于古典音乐和从事古典音乐的人更详细的介绍。上干货。

  1.不过一说到“我是一名作曲家”就等同于“城市发明家”、“精神异常者”或是疯狂科学家”之流的人物,不论今昔都是不被社会认同的非正经职业。不被社会所认同的怪异职业。

  作者坚信:作曲者所写的作品,他本人一定最了解”,也有演奏家坚持“演奏”是“忠实呈现作曲家音乐创作”的在现艺术。(对作曲家的误解)

  为此作者通过从事音乐行业而了解后这样解释:我们可以这么看,作曲家投注了全部的爱在作品上,但作曲家未必了解自己的作品。可是作品离开作曲家,遇到演奏家,在听众的爱护下茁壮成长,这是自然且合乎常理的发展。(本文中作者用了一个很恰当比喻,把作曲家和作品,比喻父母孩子,解释也很好。)

  2.关于财富(古典作家所没有的东西

  可以从许多的方面去认识作曲家,比如财富,作品,或者作者的关键字:财富、献曲、工作室等。

  原本西方音乐界所谓“作曲家”,指的是“写歌剧的人”。这种情况下所指的作曲家意味着“职业性的作曲家”,有些作曲家不管写过多少交响曲和鸣奏曲还是一贫如洗,但写歌剧就不同了,只要一出歌剧受欢迎,随即有巨款入袋,让莫扎特瞬间羽翼丰厚的就是《费加罗的婚礼》,相对于穷困潦倒的贝多芬,歌剧作家罗西尼属于小有财产富豪

  只有歌剧把“作曲”本身变成一种生意,并非像“演奏”及“教师”这类作曲的副业。

  写奏鸣曲以及交响乐的收入来源,除了演奏或是指挥自己的作品可以拿到演出费用外,再来就只能靠出版乐谱赚些小钱了。

  3.工作室(确保舒适的作曲环境

  一提到夏天,那位马勒老师的交响曲几乎都是在每年夏天闭关于小湖畔的小屋内完成的(因而被人冠上“夏天作曲家”的别名)勃拉姆斯老师也是在初夏时到避暑圣地找了个合适地方专心作曲,到了秋天就拿着完成的乐谱回维也纳,以不疾不徐的速度完成四首交响曲,真令人羡慕。(本宝宝也羡慕这样的生活

  也许大家会认为他们是“大师”,所以能坐拥高薪、别墅 ,不过同样属于维也纳古典音乐派的贫穷艺术家贝多芬则是经年窝在狭小公寓里,而舒伯特大师更是居无定所,常常利用咖啡厅餐厅的账单背面写谱。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别墅里潜心作曲。

  有的人也许要在美景环绕下(灵魂得到自由)才能专心创作。但有的人可能要在恶略的环境下(让灵魂得到自由)才能获得灵感。(本宝宝认为无论是那种环境,都阻挡不了个人才华的展示)

  3.个人观点

  要成为一个作曲家和演奏家并不是那么容易(其实要从事哪种行业都不容易,都有不为人知付出心酸),作曲家和演奏家也一样,都要付出努力,而且艺术类也得需要天赋,希望对古典音乐感兴趣的人,看一下这本书,想从事音乐行业的人,有一个好的前景

  《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读后感(四):你有没有好好的读这本书呢?

  到底你喜欢交响乐曲,还是喜欢歌剧全本。或者,仅仅喜欢的是歌剧的序曲部分。

  也许你说,你很会玩音乐呢。对各种流行音乐如数家珍;或者昨天刚刚通过腾讯视频看了格莱美颁奖典礼

  你说,你早就考出了钢琴十级,你说你是KTV的麦霸。

  但是,真的,我倒是希望你好好静下心,听完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听完贝多芬的《田园》;听一些协奏曲,当然,别忘了每天唱唱二个八度音阶,练习自己的相对音感。

  然后再来看这套书。这套书就像白居易给隔壁外婆解释他诗歌一样有趣

  之后,为什么华晨宇那首重新编曲的《滑板鞋》会更好听?看完这套书,你就明白了。

古典音乐是一切好听音乐的基础。热爱音乐的你,一定要好好学乐理,然后试着自己写歌吧。嗯,从3/4拍C大调开始,好吗?

  《古典音乐就是这样子!》读后感(五):不迟到的情人

  书里有一个章节写古典音乐带来的感动

  大意是一个考入音乐大学女生向作者坦言并没有认真听过贝多芬,希望老师能够帮忙推荐一些好的版本

  让我非常感动的是老师的感慨

真是令人羡慕,这个小朋友从现在才要开始体验我之前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贝多芬时候的那种感动!

  所以或许作者所表现出的温柔就是因为有对这样晚一点才认识到音乐之美的人的体谅吧。

  会有很多种不同的可能,会喜欢上古典音乐吧。

  或许自幼就学习乐器,把音乐视为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关系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充满了美好的回忆

  又或许是喜欢某一部讲乐手或是音乐家的剧集电影,抑或干脆就只是曾经偶然听过吉光片羽的几个小节。

  但这种缓慢燃烧的感情还是开始了,不论它是否掺杂着某种压抑或反叛,炫技的功利,或是把它作为某种标签,对自己的标榜,但它开始了。

  真正的好音乐是会让人感动的。或许演奏和品鉴并不是人人都擅长的,但欣赏和被感动是没有门槛的。仔细想想音乐真的是非奇妙存在啊,它像是人凭借一己之力从虚空中捕获的光,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去照亮那些甚至还不认识光的灵魂。

  最奇妙的是,就欣赏音乐而言,什么时候都不算晚。甚至同一段音乐,在不同的生活阶段来听,所获得的感动都是不同的。它就像是一个永不迟到,永远完美的情人。

  无论它什么时候来,都是合适的,刚刚好的。

  一个不懂乐理的人,并不会因此而被剥夺欣赏音乐的权利。一个贫困病弱的人同样可以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在某种程度上,音乐所带来的自由是广阔的。

  不过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创作或是演奏音乐的天赋。乐手和指挥或许比较多的站在灯光下,而作曲家则完全是神秘的了。这个世界曾经拥有过那么多天才,有无数关于他们的猜测,描摹,传说人们对他们的创作和生活都充满了好奇

  而作者则从作曲的角度来帮助读者来了解,一个和我们活在同一时代的,真实的,有各种凡人烦恼的作曲家是怎样看待音乐,怎样创作,怎样生活。

  它所讲述的故事是亲切的,毫不倨傲的,带一点自传性质,读起来非常轻松,喜欢作者的冷幽默和一种非常自由的生活态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