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这就是奥斯维辛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这就是奥斯维辛读后感10篇

2022-07-07 18:28: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这就是奥斯维辛读后感10篇

  《这就是奥斯维辛》是一本由[意] 普里莫·莱维 / [意] 莱昂纳多·德·贝内代蒂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3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就是奥斯维辛》读后感(一):奧斯維辛的记忆

  莱维是在作为反法西斯的游击队成员被捕之后才暴露自己的犹太人身份的,而莱昂纳多则是逃难瑞士被拒后被捕。他们于莫诺维茨相识,共同度过了艰难的一年集中营生活,并最终幸运地回到了义大利。而其他许多的人因各种缘由在异国他乡去世。 在二战后对纳粹的审判中他们也成为发声的重要证人。而此书则主要收录了莱维他们在参与审判证据搜集与提供中的重要证词文本。前前后后的文章因为当时审判时间的及两个人的书写,会有些重复的部分,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的理解,反而有助于加深了我们对奥斯维辛的认识和印象。

  私以为书中的内容可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对从被捕到“开往奥斯维辛的列车”的环境和境况的细致描写,一是对隶属于奥斯维辛的莫诺维茨的医疗环境及集中营的报告,一是在集中营惨无人道的事件过去的今天,作为当事人及后人,我们如何对待这段记忆。前两部分的呈现主要以作者写给苏联和审判委员会的证词为主,而第三点便涉及莱维更深一步的思考,对人类历史记忆与反思的关注,这部分的文本呈现在书中主要是莱维对义大利及德国等地区关于集中营及其公开后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于“为何会发生如此惨无人道的事件”等等问题和讨论的回应。如果说对莱维和莱昂纳多提供的忠实证据的阅读让我们更加了解奥斯维辛的真实,那么在这本集子中较少的关于集中营中的磨难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的探讨对我们而言至今仍旧值得思考,不论是时间上的跨度还是空间上的跨度,在这一点上,私以为都是可以跨越的。

  《这就是奥斯维辛》读后感(二):莱维:奥斯维辛之后,写作只为救赎

  文/吴情

  如果对二十世纪进行概括,或许有人会提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基因工程、航空航天上都取得了不俗成就,或许有人会专注哲学思潮的推陈出新,结构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批判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互相诘难,可谓百家争鸣,或许有人会要求我们铭记这是一段革命与反革命、流血与牺牲、大屠杀及种族灭绝的年代。过来人也好,后继者也罢,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二十世纪。对意大利人普里莫·莱维而言,也许,二十世纪,势必永远无法同“174517”这个数字撇清关系。

  1919年,“一战”结束,在意大利都灵一个犹太人家庭中诞生了一个年轻的男婴,父母为其取名为“普里莫·莱维”。像那个时代多数的青年一样,他平平常常而又略带骚动地度过了青春期。不过,意大利国内局势发生了微妙变化,法西斯势力甚嚣尘上,政府似乎变质了,原先许下的承诺,竟成一纸空文,这个人唤“普里莫·莱维”的青年,在大学毕业后加入了游击队,决心以自己和同道中人的力量,多多少少给这个世界带来一些变化。然而不幸的是,1943年,莱维被逮捕,随后被送至佛索利集中营,不久转到莫诺维茨集中营,囚犯编号为“174517”。

  《这就是奥斯维辛》:牢记黑暗历史,对抗惯性遗忘

  在莫诺维茨集中营,莱维和莱昂纳多·德·贝内代蒂医生,都见证了集中营内部的恐怖场景,并将自己回忆的种种,记录在《这就是奥斯维辛》一书里,书中还包括他们为审判某些战犯,比如约瑟夫·艾希曼,提供的证词。

  奥斯维辛,应当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它让我们这些普通的、通常情况下自诩为善良的人,笨拙而又震惊地领会到,人性的黑暗一面,多么富有想象力、创造力。从取消囚犯的名字,为他们配备编号消解他们的记忆、自我意识,到让他们饱受饥饿、严寒之苦,剥夺他们作为人的尊严,再到奴役他们使其无偿强力劳动、遣送他们至毒气室,最终彻底毁灭他们的身体,以奥斯维辛为代表的集中营,让哲学家阿多诺都不禁感叹:奥斯维辛之后,写诗就是野蛮。

  作为文学之文学的诗歌,在面对奥斯维辛,或许是无力的。但是《这就是奥斯维辛》,显然或多或少令人重新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在平淡的叙述下,法西斯分子的惨无人道无所遁形,至于其中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更是令人发指。战后一代人,或许偶尔会追问,父辈的罪责,子孙真的必须永远承担吗?对此,莱维的回答显然是肯定的。所谓的真实,并不局限于你所生活其中的当下,还包括你背后的宏大历史;缺少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惯性遗忘曾经的罪孽,可能会导致悲剧的重演——这绝非耸人听闻。

  《元素周期表》:亦真亦幻的元素人生

  在197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元素周期表》中,莱维书写了一个家族的沉浮历史。家族叙事,尽管颇为常见,但拥有化学家、作家双重身份的莱维,还是写出了不少新意。他将化学元素的性质与人的个性联系在一起,二十一个元素取代或作为二十一个章节,从“氩”到“镍”,“我”回忆家族诸人和犹太传统,并回想青年友伴、求学历程以及谋职经历。接下来,“铅”和“汞”插入两份旁者自述。从“磷”到“铈”,“我”回忆起自由不再直至入集中营的种种。从“铬”到“钒”,“我”从集中营中走出来,却发现早已换了人间,物是人非,不得不重新适应一切,从零开始,天真不再,浪漫不再。

  那么,究竟是谁造成了一切呢?“我”在战后的生活中反复追问,却始终得不到满意的回答。是德意志民族?还是野心家希特勒?还是凡俗个人的“平庸之恶”?或许兼有,或许全不是。但对于生命轨迹早已偏离正常的个人来说,这样的质问早就苍白无力,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在现实面前,历史或记忆已是沉重的肩负,拖拽着你,使人难以稍稍前行,更别提重新来过。于是,人只好在虚无疼痛的夹缝中艰难喘息,挣扎生存。而那所谓“存在”的意义与秘旨,只能搁置在身后,等待他人发掘。

  《扳手》: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幸存于世

  奥斯维辛之后,思想界或许还要很久才开始真正反思悲剧的成因与现代性、启蒙理性的关系。不过,对普通人在奥斯维辛之后,可以或者应当怎样过活,莱维有着自己的思考,无论是在文学创作上,还是在日常生活的选择上。他对自己感到满意的一点是,未曾任由“平庸之恶”主宰自己,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他还是选择拒绝向法西斯分子求饶,即便关押在集中营,他也不曾以蹂躏、折磨通病相邻者换取自己的生存。

  在另一部小说《扳手》中,莱维让我们见识到人性的光芒,哪怕这个人身上承载了集中营的巨大黑影。《扳手》讲述了小人物利贝蒂诺·福索内的故事。整部小说以福索内与叙述者“我”交谈,串出他的平生经历。像文学史上诸多惹人喜爱的形象一样,福索内其人,“没有定性”,总是在路上,在一份又一份工作中经历新的冒险——开车在冰天雪地里迷路,叫天天不应;认识了一只猴子,两个生物似乎成为朋友,然而猴子却在他的工作上闯了祸,留下烂摊子,如此等等——对待每份工作如初恋。

  在福索内身上,似乎隐藏着一种身份的焦虑,一种对平淡、静止的生活感到无所适从的不安;同时,他体内拥有一种让人放心的力量——对现实的肯定与接收,哪怕它不那么顺遂通畅。他始终在工作中学习,也在工作中不断成长,他的自我意识,他的幽默风趣,他的大大咧咧,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在工作中,但他并非工作狂,相反,在这方面,他充其量是本分而已,他是一个活力论者,永远为了快乐而活着。

  每个作家在特定时候,都会被问及自己为何写作。除却经济因素的考量(作家也需谋生),对莱维来说,写作,或许是一种抵抗和救赎。抵抗来自荒诞世界的绝望,为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所有人,向上帝祈求救赎。上帝可能会可能不会阅读莱维的文字,但是在不完美的人间,他向我们射出了一道又一道微弱的光,击中了遗忘的头脑,击中了冰冷的心灵,留在黑夜,指引着不久也将前行的我们。

  (刊载于《参考消息》,2017年12月4日,

  链接:http://m.cankaoxiaoxi.com/culture/culture20171204/2246059.shtml?fr=mb&from=singlemessage)

  《这就是奥斯维辛》读后感(三):焉能不语

  二战的残酷不仅在于战场,更在于战火的后方或者波及过的广大地区,在战争时期,人间的罪恶像找到了爆发的出口,一下子冒了出来,迅速占领原本理智、道德、法律的空间,以不成立的理由鸠占鹊巢,平民被剥夺自由快乐生活的权利,当人们偶有质疑,总会有声音说:“噢,因为战争!”似乎战争二字成了一切罪恶的遮羞布,却没人再解释为何罪恶化身的战争成了罪恶“合法性”的判定者。 战后,占领区的受害者们发现,战争又成了挡箭牌,往日的大多数加害者只要把暴行推给战争,痛哭流涕地忏悔一番之后,再往已然倒地、无还手之力的“战争”上狠狠地踏上几脚,似乎自己成了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最后被真正惩罚的只有“目标太大”的几个箭垛,还有众口一词唾弃的战争。人们很快又一起回到了往日的生活,似乎往日的恐怖是遥远的事情,直到它们下一次来临。 将丑恶推给一个似乎无所不在却又空洞无形的名词,仿佛是将白日种种错误归咎于噩梦一样荒谬。难道是噩梦把铁与火施加于人身吗? 这样的问题一定不止一遍被问起,却又不止一次地被忽视。人类耻辱的记录被束之高阁,在承平日久中浸淫的人们只在掠过它的书脊时,才又想起模糊的零星记忆。似乎总有些无奈,那些深刻的曾在人类精神和肉体上显得那么漫长的经历在平日却缩为简短的标签,不禁在想,教训的符号化是帮助记忆呢,还是纵容遗忘? 无论答案如何,“奥斯维辛”已成为了其中一个深刻的标记,提起它,人们会联想到毒气室、虐待、排犹、种族清洗……从这点上来看,奥斯维辛的“符号化”是有效的,不过,也连带把那些活生生的记忆也压缩掉了。《这就是奥斯维辛》一书的作者普里莫·莱维这样描述幸存者讲述受难经历时遇到的尴尬:“对话者不再听我们在说什么,他听不懂,心不在焉地,然后就走掉了……” 我想,并非是对话者过于冷漠,而是他们心中认为已经知道得够多:“奥斯维辛是迫害犹太人的集中营。好了,我知道了。”所以,莱维和剩下的寥寥幸存者决定更应该收集和整理出残存的记忆,以免时光冲淡了历史的印记,人们的自以为是又一次纵容黑暗的兴起。 多少次黑暗的兴起不就是源于这样的习以为常吗?二战前的欧洲社会不都普遍包藏着排犹鬼胎吗?甚至号称高擎自由火炬的美国不也用“孤立主义”的壁垒挡住了载满犹太难民的轮船吗(臭名昭著的“圣路易斯号事件”)?醒悟似乎总要到整个世界都血迹斑斑才最终来临,只是这样的醒悟代价太大。 如今,受难者们或早已惨死,永远归于沉默,或垂垂老矣,逐渐凋零,但无论是逝去的还是幸存的,都是悲惨的:逝者含冤以殁,生者字字血泪。从这个意义上看,也许生者的境遇更为苦痛,他们曾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那些苦难,又不得不一次次回顾,或许因此,有的幸存者会不堪生命之重而选择死去,即便如莱维这样应是理性代表的化学家。其实,日复一日面对如此的残酷又有哪一个良知未泯者能承其重呢?《南京大屠杀》的作者张纯茹亦不能免。 她研究的那段血腥历史就发生在二战期间的东方,中国民众饱受日本恶魔们的杀戮,和犹太人一样背负着血海深仇,而她,仅仅是一名年轻的记录者。 但也还有人无法理解那些沧桑的老人为何要执拗地一遍一遍述说当年,收集证言,或者估猜、厌烦有心人记录历史的黑暗面,甚至有鬼选择视而不见,岂不知那是逝去者交给幸存者的斑斑血书,那是前人传给后人的宝贵训诫,今日的每一字都是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写成!沉重如此,焉能不语!

  《这就是奥斯维辛》读后感(四):面对人性之恶,我们不能沉默

  唯有亲历过家国之殇的人,才最真切地感受到因异族入侵而不得已惶惑偷生的屈辱与悲凉。时至今日,我们还依稀能从年逾八旬的老人口中了解到二战时期日本入侵给普通个体生命带来的身心折磨。随着时间的流逝,亲历者越来越少,没有他们讲述,后辈很难了解历史的细节。同理,如果亲历二战的各方都出于各自不同的考虑对已经发生过的可怕事实真相缄默不语,那么年轻一代对历史的无知可能会带来可怕的后果。

  在欧洲,二战发生过的最令人发指的莫过于纳粹对犹太人残忍大屠杀,后来诞生过不少以此为题材的经典电影作品,它们中有以真实事件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的,给观众带来思想上的冲击,但没有什么比亲历者的文本阐述更能真实地揭露纳粹的丑恶。

  意大利化学家、作家普里莫·莱维与他的朋友莱昂纳多·德·贝内代蒂将他们根据被关押在集中营一年的所见所闻形成的客观报告和证词收录在《这就是奥斯维辛》一书中,从1945年到1986年,这些文章的时间跨度长达41年,也是作者和公众对犹太人大屠杀这一历史不断思考与认识的过程。

  《这就是奥斯维辛》没有普里莫·莱维的另一部作品《再度觉醒》那样的故事性和情节性,它是各种报告和证词的文章合集,从亲历者的角度却冷静客观地看待集中营的一切,是有怎样强大的内心和理性的头脑才能做到。在本书第一篇《关于莫诺维茨犹太人集中营的医疗卫生机构的报告》中,两位作者详尽描述了从被抓到集中营生存、劳动的诸多细节,令人作呕的居住环境、不堪忍受的体力劳动、严重短缺的医疗设施……他们没有苦难者情感宣泄的姿态,这样理性的态度让人肃然起敬。

  也许正因遭受过无数苦难,莱维和贝内代蒂的文字才有一种渡尽劫波后的平和与冷静。但对于战争中那些不幸逝去的正直善良的生命,普里莫·莱维还是不吝赞扬的笔墨,写下他们存在过的痕迹,让后来人看到在人性最疯狂最丑恶的年代,美好的人性光辉仍微弱却永久地存在着。《被囚禁的一位难友的证明》记录下那个永远停留在24岁的年轻女孩,用坚强与正义书写着高尚者的墓志铭。

  历史的血腥与残酷令人难以置信,因此有普通人不愿相信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父辈可能曾经是战争的帮凶,做出过残酷的暴行,这样的心态不难理解。然而如果对历史残酷的事实保持沉默,是对逝者的漠视,也是对生者的不负责任。“沉默是一种过失,在这种情况下,简直就是一种犯罪”。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来说,他们从幸存下来的那一刻开始就明确意识到自己有“把以往的经历讲述出来的义务”,而我们同样有对恶行不能沉默的义务。新时期面对新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历史不能被遗忘,亦不能被禁言。

  《这就是奥斯维辛》读后感(五):若是忘记你,奥斯维辛

  读这本书时有关新历史教科书的讨论正沸沸扬扬,网友摘取一些年轻人的观点做成了图,其中有位女生的说法想来令人后怕,她说"我觉得修改挺好的呀,因为你看,它即使是错误的一个发动,最终我们中国也不是走向一个好的道路了吗?如果说,不强调它是个错误的话,就可以让历史更完美一些了吧"对于那段历史中个体的苦难知之甚少,共情感缺失,还有对“螺旋状”前进上升的大历史深信不疑都体现在这段谈话中。这个姑娘应该和我是同龄人,我们看的是老版的历史教科书也就是wg被单独放在一节的那一版,经过这一次改版,历史教育对下一代的影响似乎更不容乐观,完美的、与历史隔了几层的“历史”滋养了民族自豪感,但表面与肤浅的历史反思更可能让人缺乏判断力,而在危机来临时心安理得处于“灰色地带”。

  莱维这本书的价值便不仅在于其作为亲历者对奥斯维辛罪行的呈现与指控,也在于其告诉一遍遍告诉我们对历史沉默总是错误的,逼迫我们对不想面对的历史或真相进行真正透彻的追寻与思考。 集中营里令人发指的罪行让我想到加缪说对人类未来有信心的是疯子——焚尸炉与毒气室,狭小的生存空间,差到极点的衣、食、卫生条件与超出极限负荷的劳动,以各种方式被戕害的尊严,几百万人带着极大的痛苦死去。生存下来的人背负上讲述的义务,他们一遍遍回忆沉重的一切,有时也会面临人们或自己的怀疑。“你们为什么还要谈论那些残暴的行径,事情不是都过去了吗?如今的德国人不是已经表示要与他们的过错决裂吗?为什么还要散布另一次仇恨呢?为什么要搅得我们儿女们局促不安呢”

  面对沉默与怀疑,莱维是坚定的,他笃信自己在证词、书、演讲中坚持不懈的意义,既与人性之恶斗争也号召人们不要逃避平庸之恶。他带着“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奥斯维辛”的问题精确校准证词,力求客观,竭力避免由“了解过去”变成“了解自己的过去”,他说:“如果我们真的想提高免疫力,不受蛊惑,那么在真理面前,我们不应该停滞不前,我们不能因那些溢美之词而宽容原谅。” 官方对历史向来是“选择性原谅”,而不幸源于错误的时代与错误的人的互相选择,我们从不缺少对时代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原因分析,然而在那样一个混乱不堪的时代"人"的因素又要承担多少责任呢?我们又在什么时候才能勇敢正视莱维一直在思索的“人究竟是什么?人究竟会做出什么来”呢?我们总强调集体,但我们又有多少发自自觉的,和他人一起向善避恶的信念呢?

  希望那位女生也来读读本书。

  《这就是奥斯维辛》读后感(六):这就是奥斯维辛,不容忘却和回避的历史

  文/赵客

  在集中营被盟军解放的前夕,意大利犹太人圭多被纳粹士兵用枪押着迈着正步死亡走去。圭多面带笑容,回头挥着手,向自己年幼的儿子告别。

《美丽人生》剧照

  这是著名的意大利影片《美丽人生》中最感人的一幕,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流着泪将这部影片看完,既感动于圭多对于儿子无尽无私的爱,又为他们所遭受的纳粹酷刑所难过。虽然电影中并未名言,但导演罗伯托·贝尼尼正是以最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为原型。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确切的说,奥斯威辛集中营并不是一个营地,而是由多个营地构成,其中包括灭绝营和劳动营。劳动营的门外挂着大牌子:Arbeit macht frei(工作使人自由)。作为意大利犹太人,《这就是奥斯维辛》的作者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曾经“工作”于此。如果不是二战的爆发,莱维在拿到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大概会找一份和化学有关的工作。但是莱维于1944年因参加反纳粹的游击队被捕,其后犹太人身份暴露,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3号营劳动营莫诺维茨(Monowitz),他的号码是174517。莱维年轻聪颖,和身为医生的“营友”普莱昂纳多·德·贝内代蒂在奥斯维辛的大屠杀和虐待中侥幸存活,将纳粹的种种非人行为记录在案,集成此册。

奥斯维辛集中营

  这不是一部文学作品,而是幸存者的回忆与证词,是纳粹的真实罪证。正是这些未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字,还原了那段可怕的历史,令人触目惊心。真相赤裸地摆在眼前,不加任何修饰,反而让人觉得更加沉重。运送他们的火车甫一到奥斯维辛,他们就被分成几组,身强体壮的被分配到劳动营,而老弱病残则直接送去了灭绝营,亲人之间从此再未见面。劳动营的人虽然能暂时苟活,但他们面对的是超负荷的劳动、无时不在的饥饿、肆虐的疾病等等,存活下来的人不过是极少数。

  除了身体上的折磨还有无休止的精神折磨,从进集中营那一刻起,他们就不再是人,他们只是刻着号码的劳作生物。贝内代蒂医生在书中控诉道:

要在消灭人的个体之前,力图泯灭人的人格,通过从取消人的姓名开始——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的名字,被一个刺刻在左前臂皮肤上的号码所代替。这样一来,人的心理价值或文化价值全被抹杀了而每个人都毫无区别地从属于一个缺乏自身人格的群体,出于惧怕和为免受肉体上的惩罚而井然有序地活着。

  当一个人在这样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下,不再能作为人而存活,得不到作为人的尊重,只能像牲畜一样劳作,只为不能果腹的一点饭食而活着的时候,有些人宁可主动选择死亡来解脱。

  或许有人认为,书中不过是将这些简单而枯燥的事实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乏味无趣。但对于受害者来说,每一次重复都要唤起痛苦的记忆。莱维的众多作品《这是不是个人》、《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等等无一不是充满了大屠杀的记忆。同样经历过集中营噩梦的犹太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提到: “囚徒对集中营生活的精神反应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收容阶段、适应阶段、释放与解放阶段”。很多犹太人在经历了大屠杀之后,会留下极其严重的心理创伤,有时做梦还会经常梦到在集中营。莱维大约无法承受一次次痛苦记忆的唤起,于1987年坠楼身亡。

  回顾《这就是奥斯维辛》,回顾这段历史,要面对血淋林的、使很多人不忍卒读的真相。“忘却是不容许的,沉默是不容许的”,这是莱维对自己亲身经历那段残酷历史的态度。这也应该是所有民族对待历史的态度,不回避、不忘记、不编造、不美化,才能避免重蹈灾难的覆辙。

  《这就是奥斯维辛》读后感(七):为那些逝去的灵魂发声

《这就是奥斯维辛》

  文/文小妖

  普里莫·莱维是意大利作家,化学家,1919年出生于意大利都灵的一个犹太家庭。莱维30年代在都灵大学攻读化学,并拿到化学博士学位。1944年,24岁的莱维因参加了反法西斯运动被捕,在接二连三的审讯中,莱维承认自己是犹太人,这也意味着灾难的降临。他被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经过党卫军一番快速的“筛选”,他和95名有劳动力的男子被押往莫诺维茨集中营。他在莫诺维茨集中营中经历了人生中的最黑暗时期,身体和精神承受着双重折磨,就算最终幸运的存活,但是这魔鬼般的记忆如影相随,伴随他走过一生……

  《这就是奥斯维辛》是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的证词合集,由化学博士普里莫·莱维和外科医生普莱昂纳多·德·贝内代蒂博士所共同整理撰写而成。这些证词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让世人震惊。

  作为幸存者,普里莫·莱维和普莱昂纳多·德·贝内代蒂在经历了集中营的恐怖的同时,也见证了纳粹对各国犹太人的累累恶行。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的个人灵魂早已在集中营中死去,而此时,作为证人的他们是那些成千上万死去的灵魂的发声者,他们代表着所有死去和幸存着的犹太人。

  书中,莱维细致准确地分析了一众犹太人在劳动营里死亡的原因,超负荷的劳动,恶劣的生存条件,各种疫病疾病的蔓延,党卫军的毒打等等都是加速死亡的因素。只不过,劳动营的死亡速度比灭绝营相对慢一些,但其恐怖程度尤甚,各种折磨,痛苦一点点渗入,犹如人间炼狱。莱维和普莱昂纳多平静的证词中,带着泣血的控诉。莱维对过往的回忆,对党卫军罪行的揭露,无疑是带着勇气和信念的,他甚至已把不断重复痛苦回忆,一遍遍诉说证词当成了自己活着的信念,从奥斯维辛出来后的他,继续从事学术研究及写作,但是这一切都融合了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及经验,以及他与此息息相关的思考和剖析。他的写作及反思,包涵着所有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逝去的或幸存的犹太人几乎共有的,以痛苦、恐惧为核心的时代特征。

  与莱维的另一本写得非常沉重,带着各种疑问与思考,自我挣扎与剖析的《被淹没与被拯救的》一书不同的是,《这就是奥斯维辛》中莱维所呈现出来的证词是带着理性的,也是谨慎的。诚如书中序言所说,“(莱维)执着地修正自己可能出现的差错,常常会赋予搜寻真相的人一种身份,它胜过单纯的证人身份……这就使得普里莫·莱维获得了越来越清晰的真相。”他追求真相,忠于事实,愿毫无保留地向世人公开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奥斯维辛时代的这段历史逐渐模糊,再加之施暴者的毁灭证据,一味的沉默,以及一些害怕再次被沉重回忆压得喘不过气的受害者的沉默,事实的真相也变得模糊,这甚至让一些历史修正主义分子钻了空子,莱维的写作动机也因此形成,他认为,“忘却是不容许的,沉默是不容许。”如若再没人出来发生,真相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掩埋,那么那些惨死在奥斯维辛的灵魂将永远得不到安宁,而对于幸存者来说将会内心自责一辈子。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下一代来说,则是隐性的祸根。因为史能鉴今,我们可以从历史中读到许多信息,从而引发思考,避免错误。一如莱维在《为审判艾希曼提供的证词》中说到,“历史不能被删改得面目全非,那都是一些意味深长的历史事件,人能从中隐约地看到一种病入膏肓的征兆,而对此保持缄默是不被允许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