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利器》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利器》读后感10篇

2018-04-07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利器》读后感10篇

  《利器》是一本由[美] 吉莉安·弗琳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1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利器》读后感(一):生命转逝

  炎夏烈日当头,躲在家中静心阅读同时期待生出凉意,此时看“悬疑推理”类型小说再适合不过了,走进作家那些疯狂恐怖幻想世界中怎能不心生胆寒?就这样,在客厅地板上铺了薄垫开始翻阅新到手的《利器》一书。

  《利器》是美国作家吉莉安-弗琳于2006年出版的处女作,入围了“埃德加-爱伦-坡”奖的决选并获得年度新人奖,也许这就是吸引我先选择阅读《利器》而非《消失的爱人》的原因,尤其在我并不了解这个作家之前,还是想选择貌似更强的作品来打开好奇之门, 如果喜欢才会继续系列的读下去。

  本书讲述了报社记者卡蜜儿因工作回到了她一直想要逃避的家,在追踪女童离奇死亡案件的同时,启封了她不愿面对的往事记忆,可是就在她的矛盾与纠结之下,渐渐发现所有事情关联之处,多年的秘密呼之欲出,记忆之诡谲带动读者跟着惊讶恐惧欲罢不能

  从故事开篇,便随着卡蜜儿的视角一路展开,在读者眼前现身的第一个角色、走过的每一个场景,都忍不住在其中寻找谋杀的蛛丝马迹及破案的伏笔。同时卡蜜儿这个主要人物情感心理起伏也让人关注,毕竟她带动了整个故事的节奏,而读者也是通过她才融进这个故事中。

  作者对整本书的氛围渲染的很好,场景描写过渡也算流畅,不为渲染恐怖气氛而刻意跳转,阅读的过程像在脑海里过电影场景。唯有一次让我跳戏的是卡蜜儿因工作回风谷镇后第一次回母亲家中的场景。卡蜜儿在门口看到母亲时内心闪出的念头,在说到“至于我偏好哪种说法,就留给读者自己去猜测吧。”

  突然“读者”一词像戳破了魔法结界一样打乱了我与故事之间的关系距离,就像通过冥想盆观看他人记忆时被故事中的人物回瞪一样惊讶和不爽。但这只是自感不适的小问题,对整个故事是没有影响的,作者在为伏笔埋线的作为自有它的效果

  《利器》中的人物细揣摩之下也挺有趣,对故事情节也有着意外的推动。母亲与卡蜜儿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从卡蜜儿回家之后母女之间一系列的互动中就可看出,在塞了一杯杏仁酒给卡蜜儿之后,母亲“在离我很远的地方坐下来,跟亚伦坐在一起。”至此你很难不去猜测家人之间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竟至如此,与多年前的悲剧有着怎样的联系。这其中还有一个像隐形人一样躲着卡蜜儿的艾玛,同样原因等待读者去挖掘。

  斯蒂芬-金为《利器》背书时称“光用恐怖二字,根本不足以形容这部小说处女作......在还剩差不多三十页的时候我就不敢继续读下去了......”对此感觉略有夸张,让人忍不住想吐槽,“恐怖大师,那你的作品是咋写来的?那才是真正曾经把我吓到几夜不敢关灯睡觉的罪魁祸首啊!”

  话说回来《利器》也确实值得推荐,至少如毛姆所说“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而这种享受,我在《利器》的阅读过程中得到了,最后期待她的另外两本作品的后续阅读。

  疯猴勿杀20170714

  《利器》读后感(二):有时,爱也是一把利器

  文/初晓

  大多数人眼中,家应该是最为温暖的地方。家,有亲爱的爸爸妈妈,有熟悉卧室,甚至还会有可爱弟弟妹妹……但倘若有一天,一切不是你想象样子,又或者,你发现了不为人知的秘密。那么,家会不会成为你不敢踏足之地?

  《利器》的主人公,对她所谓的家,似乎并没有感情,当得知真相,她只愿远离。为什么会这样?《利器》讲的又是怎样一个故事?且听我慢慢说来。作为报社记者的卡蜜儿,因为接到上司安排,被迫回到家乡,追踪报道两起女童离奇死亡案。可家乡对她来说,只有痛苦的记忆,八年前,她的妹妹玛丽安死去后,她本意再也不会回来。然而命运似乎就是这样残酷,她不得不回到小镇,重新回到家里。可八年后,母亲的豪宅依旧阴森诡异,而她童年的悲剧,正在同母异父的妹妹身上如出一辙地上演。通过调查了解,她渐渐得知真相,这竟然与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究竟真相如何,卡蜜儿为何想要逃离,甚至死亡也在一步步逼近她?这一切要从故事中寻找答案。故事的结局远远超出人的想象。这是一个关于爱与被爱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照顾与被照顾的故事。《利器》一书中的人物每一个似乎都很神秘,在学校为所欲为但在家很乖巧的艾玛;被人认为是罪犯的约翰·肯尼;神秘兮兮行为诡异的母亲爱多拉,还有许许多多风谷镇喜欢闲言碎语的妇人们,这一切让案件变得扑朔迷离,似乎根本查找不出来真相。

  “任何人都可能是杀人犯。”卡蜜儿这样认为。但随着调查的一步步深入,她与同父异母的妹妹艾玛之间的关系似乎缓和了。也正是因为她们关系的缓和,她才发现了事件的端倪,原来玛丽安的死去竟然也与这两起女童被杀有关,而那个人是她所不敢想的人。恐惧由此开始笼罩她,她想要逃离,但最终又选择乖乖回去。兴许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真实证据,在与死亡最后一次接触后,真相也渐渐揭晓。

  若是仔细看《利器》,会发现书中很多伏笔,这些伏笔也直接指向真相,但我只能大致猜到,却真的没有猜到结局。故事的结局令人恐怖,这都与卡蜜儿身边的人有关。当真相揭晓,卡蜜儿才得知,这一切跟MBP有关,至于MBP就是代理梦乔森症候群。

  关于MBP,百度百科这样说:“乔森症候群这种患者伪装制造自身的疾病来赢得同情照顾或控制他人,另外有一种是代理性孟乔森氏症候群或代理性佯病症正式的定义是照顾者捏造或诱发被照顾者的身心疾病,通常是母亲对子女是一种最复杂也最致命的的虐待形式。”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让孩子生病,然后进行控制,这就是所谓的照顾。如果说故事只在这里结局,似乎还缺少了点什么,因此,在卡蜜儿和妹妹艾玛之前的交流过程中,便有伏笔。究竟是谁控制了谁?好似也说不清。这正如书封面所写:“有时候,你让别人对你为所欲为,其实是你想对别人为所欲为!”

  而在故事最后,我将妹妹艾玛带走,故事再一次进入高潮,凶杀案再一次发生……这一次的真相与前文遥相呼应,让你为所欲为,实则是想要自己为所欲为。而这里所谓的“为所欲为”,实际上是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爱。一个施与,一个心安理得接受,只不过聪明的艾玛有时候选择装傻而已。

  而“我”呢?对于卡蜜儿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控制的人,所以,她才得以逃脱。若不是重新回到风谷镇,她是不会知道真相,也不会知道妹妹玛丽安死去的真相。而她能够逃过一劫,竟然是因为她的不听话

  真是细思极恐,《利器》虽然是一部小说,可却如此真实的反应现实情况。MBP是一种病症,现实中也不缺这种案例,但抛开这种病症,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不是也存在这种想要照顾与希望被照顾的关系呢?若是在常规范围内,兴许是幸运,但超出界限,一切就会变得很恐怖。

  至于卡蜜儿身上的刻字,我倒是认为,这是刻在她心头的魔,这是儿时留下的阴影,虽然她远离家乡,但这种影响却一直存在。她近乎病态的对待自己,其实是没有真正走出来。而重回风谷镇,一切似乎又回到远点,但这一次,对她而言,何尝不是一种真正的解脱?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真正解脱。

  至于她心中的那个家,还敢再踏进去吗?这是一个悲剧,看后让人心疼,也让人震惊。

  这是一部让人拿起来就放不下,恨不得一口气读完的小说。读完书,我不禁思考,父母对女子之间,怎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若是太过宠溺,是不是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在踏进家门?如此来讲,似乎爱,也会变成一把利器,伤害自己,也伤害孩子。

  《利器》读后感(三):我曾不相信宿命”,直到发现谁也无法摆脱

  “坐在湖边看远处的万家灯火,一个个橘色的窗口只让我们觉得温暖,殊不知在一些窗口后面,正上演着欺骗、争吵、暴力,甚至凶杀。就在此时此刻。”

  读《利器》的时候,这句话一直在我脑海中回响。

  虽然它是一本推理悬疑小说,但并不是一个惊悚的故事。全书围绕美国一个不知名镇上接连发生的两起离奇女童凶杀案展开:女记者卡蜜儿为了调查报道来到小镇——她暌违八年的故乡,重新住进堂皇但冰冷的母亲的豪宅,每天开车混迹于不同人群聊天取证,然后“胡编”一些稿件发回报社交差……事实错综模糊时间平静流驶,节奏缓慢得让人觉得这是一本假悬疑小说。直到,越来越多的线索和证词指向卡蜜儿居住的豪宅,指向她的母亲和家庭表面上维持的安定甜蜜在一瞬间崩塌了,隐秘伤痛和不堪被毫不留情地抖落出来。

  这是属于读者的心惊时刻。我胆战心惊地搜索了一种拗口的疾病——它是隐藏在所有罪行背后的根源

  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一种变态的施与受

  网络上对这个疾病的解释是:护理者故意夸大或捏造受护理者的生理、心理、行为或精神问题,甚或促成该等问题的心理疾病。常发生在母亲和受照顾的子女之间,也有护士病人的案例。

  简言之,患有这种疾病的母亲,为了享受照顾孩子、被孩子完全依赖快感,会故意把孩子弄病、送医,甚至杀死他们。

  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的每个人,都会陷入一种难解的恶性循环,他们在迫害与被迫害中不停转换角色,陷入恶的深渊——

  我想照顾你,所以我要害你

  我想得到你的爱,所以我装病

  我从没得到过真正的爱,所以我恐惧亲密

  ……

  回到故事本身,卡蜜儿的母亲正是一名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的患者,她在所有人面前都是矜持疏离的贵太太,只有在女儿那里,在本应最安全、最隐秘、最轻松自在的卧室,她是一个面目狰狞恶魔

  大女儿卡蜜儿狼狈地逃脱了,也丧失了母亲所有的爱和关注。她带着对过往仇恨怀疑在自己身上刻字,住进安定医院远走他乡完全切断过往,面对所爱之人也无法交出真心……小女儿艾玛曲意迎合着,她以可爱病弱的姿态张口吞下母亲递来的一颗颗药丸,换取那份变态的母女间的温存,转身却在同龄伙伴中肆意妄为,生活呈现出可怕的割裂。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一个色调昏黄十分安定的美国南部小镇里,发生在有着豪华地板的别墅中,发生在本应最亲密的母女之间。

  “家”,在大部分文艺作品里,都以温情脉脉面孔出现,而在这本书中,粉饰被洗净了,它赤裸裸地让我们承认,最亲密的家人拥有彼此摧毁的最大力量,家,有可能是一个人最不敢踏足之地。

  每个人都要学会的一件事:直视自己的心魔

  残忍的凶杀、罕见的疾病、美国黄昏的小镇、镶着象牙地板的豪宅……这一切离读者都很遥远。掀开推理和悬疑的面纱,本书真正让人感同身受的,是属于我们每个人避无可避的人生哀乐和命运聚散——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出身和父母,爱与恐惧?承受还是挣脱?

  每个人都受到过来自家庭或大或小的伤害,它们潜伏在我们的身体里,大多数时候,儿时的伤痛会陪伴人的一生,并通过生育在代际间传递下去。

  卡蜜儿的母亲让整个家庭笼罩上悲剧和恐怖的阴影,仿佛她是所有罪恶开端;但在书中一段不起眼文字中,我们得知,她在小时候同样遭受过自己母亲的不正常对待。

  此时,命运向读者展现了某种不友善面容,在这个家族中的女性,她们像被绑在同一根绳上的猎物无奈地等待“宿命”的血盆大口张开,将她们一一吞噬。

  无疑,卡蜜儿一直在奋力挣脱。她孑然一身远走他乡,切断与过往的所有联系;她努力旁观者记录者的姿态,对发生在家乡小镇的案件冷眼以对。但是在末尾,当她不自觉地将手掌放在锐器上摩擦,略带满足地把药物端给虚弱的妹妹时,有关“宿命”的警铃在她脑中顷时大作,也回响在每一个读者心中——

  面对家庭给予的伤害,该选择忘记还是直面?

  我们能真正挣脱吗?还是说,命运的某一部分,早就封印在了代代相传基因里?

  如果以上问题都很简单,那么,你又能否诚实回忆,你曾对家人造成的伤害呢?

  恶疾罕见,心魔易寻。

  《利器》读后感(四):破裂的家庭

  这是部书写发生在美国乡镇风谷镇的凶手案,只不过这个乡镇很是偏远,因而这个小小的镇子并不被大家所关注,也没有受到媒体的关注。

  在这个案件里,受害者不过是未成年的孩子,可见这位凶手是多么的变态呀,莫非是恋童症不成,要用多大的仇恨去杀害这些天真地孩子。

  破案的手法,在作者笔下比较有趣,其未从警察角度入手,而是将破案的线索放在一位普通的女记者身上。这位记者,还就是风谷镇上土生土长的人。只是她的家庭并不算是完整的家庭,其不过是个私生子,而生父早已不知去向。和生母也比较生疏,在自己长大后外出工作,和自己的母亲交流的也不是很多。养父相对比较平和,而母女俩总是有些不知所以然的隔阂。

  随着记者的探寻,乡里乡亲对这位女记者还是有着抵触的情绪,连自己的母亲也是如此,害怕由于报道,影响乡镇的名声。不过,在寻找案件底细的过程中,女记者并没有任何的气馁,还是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在有心人的帮助下,不断地接近着答案。其实,对于这位女记者,或许由于家庭的不幸,也让她拥有着各种奇怪的行为,比如随意和男人过夜,喜欢喝酒,喜欢醉酒,喜欢伤残自己,喜欢在自己的身体上刻字。应该有着某种的心理疾病。

  经过不懈的努力,案件的结果最终竟然聚焦在自己的妈妈——生母身上。读到这儿,也感觉好奇怪,不断猜测着其母亲的杀人动机?这位女儿卡蜜儿,为了取得犯罪的证据,竟然伤害自己,让自己烂醉,让自己受伤,以让自己的母亲照顾。而母亲为了想害自己的女儿,取来各种有毒的药物医治。所有的一切最终成了警察的破案依据。只是未发现其母亲想犯罪的动机,到底为何要杀害自己的女儿呢?还有镇上的孩子呢?是因为他们调皮,是因为他们不受约束,是因为他们相互伤害么?

  不过,案件并没有侦破结束,作者带给读者一个惊喜,让类似的案件再次发生后。也由于此,嫌疑人最终揭晓,发现竟然是未成年的女记者的妹妹艾玛。由于嫉妒同伴,而对她们进行了残杀,其不仅仅杀死了自己的另一个姐姐,还连续伙同其他伙伴杀害了乡镇的同伴。不过,也由于此,杀人动机也找到了,嫉妒呀,嫉妒的威力如此之大。因为嫉妒,竟然还将受害者的牙齿拔了出来,并把牙齿当作装饰物装饰在自己的房屋里。如果是普通人,天天看见,都会感觉慎得慌。

  对于女记者的自残,应该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对于艾玛的犯罪,应该也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也如此将自己的小女儿培养成嫉妒的孩子,可见家庭的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多么悲哀的家庭呀。

  另外:说是精装本的图书,自己阅读的还是平装本。

  《利器》读后感(五):女儿是妈妈的一面镜子

  作为《消失的爱人》的作者吉莉安·弗琳的处女作,虽然《利器》在转折上有些太过突然,有些生硬,但从总体上来说还算是成功的,在翻阅最后那几十页的时候,真是触目惊心。

  小说是以有自虐倾向的记者卡蜜儿回家乡采访两起女童离奇死亡案为开端的。前面大量篇幅的描写并不算有多么出类拔萃,甚至让我一度产生放弃阅读的念头,直到转折出现,最后那短短的几十页看下来令人精神振奋,但也有些许哀伤。看完之后我整个人的反应就是这是一部披着惊悚悬疑外衣但内里却是探讨原生家庭里母亲在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的小说。

  卡蜜儿的母亲爱多拉用一种近乎于虐待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玛丽安总是生病,殊不知是爱多拉一直在对其用药。卡蜜儿也曾这样被对待,但最后爱多拉放弃了,而是全心全意地去“爱”玛丽安。因为:

卡蜜儿不肯乖乖当病人,她生病就只会发脾气,找我麻烦。她不喜欢我碰她。我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她的脾气简直跟妈一样。玛丽安生病了就像个娃娃,她好喜欢我,一直要我陪她。我好喜欢帮她擦眼泪。

  爱多拉需要这种被需要来体会存在感,获得他人的认同感,用这种照顾的方式来表达对女儿的爱。医学上说爱多拉的这种行为是一种叫做“代理孟乔森综合征(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的心理疾病。 如果一个妈妈患有这种病,她们会对外表现出非常关爱自己的孩子,热衷于给孩子做医疗,甚至要求孩子住院或者接受手术。而患有这种病的人98%是母亲,她们因为自己的童年缺乏关爱而感到幽怨。

  确实如此。爱多拉的母亲爱她的方式也是那么与众不同:爱多拉晒伤的时候,她妈妈会脱光她的衣服,然后把她脱下来的皮撕成一条一条;爱多拉小时候三天两头生病,身上总是插满针头或者管子……如此看来,爱多拉患上代理孟乔森综合征多半原因是她母亲造成的。所以,虽然爱多拉恨死了她的母亲(未婚先孕并生下卡蜜儿可以看作对其母亲的一大反抗),但实际上,她却一直在模仿她的母亲:爱多拉的父亲给人印象不深刻,属于可有可无的那类人,爱多拉挑的丈夫亚伦也是如此;在照顾子女、表达对子女的爱上更是与其母亲如出一辙……

  这样的结果就是卡蜜儿变成一个自虐狂,喜欢在自己的身上刻字,身上没有一寸完好肌肤;玛丽安小小年纪就逝世;艾玛专横跋扈,要她在意的人只关注她,只爱她,一旦她在意的人表现出一点点对其他人的喜欢,她就嫉妒,去伤害他们,甚至夺取他们的性命。

  很早以前看书,书上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女儿会轮回母亲的命运。当时不是很明白这句话。然后有一天看了《妈妈是我的一面镜子》这本书,是讨论母女关系的。终于明白了那句话。发现自己的人生确实就像母亲人生的衍生品一样。在自己成为母亲之后,为了培养女儿的各种好习惯,我也一直在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她会模仿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神态。

  在看了这本小说之后,我更加明白了一个女人在成为母亲之后,她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们如何表达爱,女儿将来也会如何表达爱。有句话说“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说的真是一点没错。熊孩子的背后必定有一个熊家长。亲爱的姑娘们,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天使宝宝,我们自己首先要成为“天使妈妈”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利器》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