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长夜漫漫路迢迢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长夜漫漫路迢迢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07 21:3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长夜漫漫路迢迢读后感精选10篇

  《长夜漫漫路迢迢》是一本由[美] 尤金·奥尼尔著作,猫头鹰文化·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夜漫漫路迢迢》读后感(一):长夜漫漫路迢迢

  尤金·奥尼尔(1988-1953),美国杰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40年,他的自传戏《长夜漫漫路迢迢》完稿。1956年,《长夜》在瑞典皇家剧院首演,引发轰动。

  这部戏的创作是奥尼尔必须宣泄家庭痛苦的一个出口,他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我终于能够以爱的信心面对死去的亲人,写这部戏——以深深怜悯、谅解和宽恕心情,写蒂龙一家这四个饱受折磨的人。”

  《长夜》的主要人物父亲蒂龙、母亲玛丽、长子杰米和次子埃德蒙。全剧只有四幕场景,每一幕的情感刻画都极其细腻,整个剧的氛围像被困在闷闷的高压锅里,痛苦、压抑

  蒂龙生于一个爱尔兰家庭,他曾是极具天赋明星演员。由于童年不幸贫困,蒂龙视财如命。他放弃可贵的演艺事业选择像马戏团一样到处巡演同一出卖座的戏。他有钱了,但依然只愿意请便宜的庸医给妻子、儿子看病。妻子因此染上吗啡。

  玛丽和蒂龙不同,她出身于一个优渥的家庭。她是曾经怀揣钢琴梦想漂亮女孩。和蒂龙一见钟情之后,玛丽跟着丈夫过着东奔西走、住肮脏旅馆孩子也不在身边的日子。这种日子破灭了玛丽对家的希翼,她找不到一点家的存在感。

  杰米是个靠酒精麻醉自己的人。七岁那年,他不听母亲的警告跑到妹妹房间,把疹子传染给妹妹,导致妹妹夭折。母亲一直心存芥蒂。

  埃德蒙是蒂龙和玛丽为了填补失去女儿的巨痛而降生的孩子。他天生忧郁体弱多病。埃德蒙即作者本人。

  同为女人,对玛丽的一生深表无奈。那时,还年轻漂亮、充满活力的玛丽与男演员蒂龙一见钟情,步入婚姻。但是,婚后的生活是不停地漂泊,无法陪伴子女。丈夫的吝啬、女儿的夭折、长子的颓废和次子的病痛,生活的琐碎及家庭感的失落折磨着玛丽的身心。她恨他们,却也爱他们,复杂矛盾的情感彻底击垮了她。

  “如果可以重来”的那种遗憾在她心里慢慢生长起来,但过去是回不去的,过去注定了现在,注定了将来。一生只能如此了罢?遗憾的情绪越长越凶猛,快把玛丽溺死了。家人想救她,她也爱他们,但又是怕,家庭式的爱恨纠缠逼得她只能伸手去抓吗啡。在幻觉里,玛丽回到曾经美好起点、她年轻漂亮的少女时代,忘记我已年老,我身在漫漫长夜。

  家人之间的“相杀”是刀刀致命的,彼此埋怨,彼此痛恨,又彼此相爱,这是最要命的。狠狠地刺痛对方同时,自己也是强烈内疚悔恨。“长夜漫漫路迢迢”,一个家庭的路比人生路更难走吧。

  《长夜漫漫路迢迢》读后感(二):在情感与现实间的思考挣扎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最伟大戏剧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美国戏剧之父”。《长夜漫漫路迢迢》是奥尼尔戏剧创作后期的重要作品,他因该剧而第四次获普利策奖。

  《长夜漫漫路迢迢》描写了一家人的不幸历程,作品体现了古希腊悲剧的创作方法,比如过失精神净化等。而这些正是亚里士多德认为的所有不朽的悲剧不可或缺的。作品表现的是现代人孤独无助、无所皈依的困境,奥尼尔以其生动文字、庄谐兼具的笔调让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跃然纸上

  作品中有4个主要角色:父亲蒂龙、母亲玛丽、大儿子杰米和小儿子埃德蒙,他们一家四口因为命运不得不纠缠成一团,互相责怪,压抑、绝望、自责、眷恋同情、憎恨充斥着整个家庭。亲人们之间爱恨交织,每个人都觉得对这个家庭有所亏欠,却又深受委屈刻薄言辞时常脱口而出,将彼此刺得体无完肤,然后再懊悔自责不已。

  父亲蒂龙是一个没有潜力的演员,生活困顿小气吝啬,在玛丽生产时,他请来庸医止痛,使她染上毒瘾。25年的毒瘾使玛丽时常陷入紧张神经,一旦注射ma fei 以后就躲进自己的臆想世界,与家人隔绝。杰米游手好闲,沉湎酒色,埃德蒙体弱多病,勉强可以养活自己。一天,玛丽犯了毒瘾,又计划开始注射吗啡,小儿子埃德蒙的肺结核也被确诊。玛丽担心小儿子的病情,蒂龙和两个儿子又担心玛丽的身体状况山雨欲来风满楼,每个人都有意地压抑自己的情绪,又在潜意识等待着那一场家庭风暴的到来。然而所有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玛丽又注射了ma fei,家人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亲人之间互相挑衅和埋怨,生活失去了全部的希望。

  《长夜漫漫路迢迢》读后感(三):家的沦陷

  曾经有人问一个剧作家,最好的作品在哪里。他的回答是:在我的心里。

  我很认同这句话。

  因为只有心是无限的。心里有无限的空间,有无限的可能,有无限的久远。所有在舞台上展示出来的,都受现实所局限。

  但是,人们又不能直接把心敞给人看,所以便有了戏剧。一个人的作品,常常,带着他特有的烙印时间长了,我们很容易判断,他说的所指何事。

  对于一个人而言,对于涉及自身的事,难的,似乎就是说实话。正是因为作品常常呆着自传的特点,人们才会在作品中,对于切身的人或事进行文过饰非

  尤金·奥尼尔,没有选择这样做。

  作为美国著名的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作品,我们并不陌生。他的很多作品都被搬上银幕,如《素娥怨》、《啊,荒原》等作品,相信对美国电影兴趣朋友一定不会陌生。依靠出色写作,尤金·奥尼尔于1935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常常想,在一个爱好写作的人心中,常常有这样一个幽灵。这个幽灵会诱导你,只要见到想写的东西,必欲写之而后快,否则,这个幽灵将一直在心头缠绕。

  即使,这是你家庭的隐私

  最终,尤金·奥尼尔把这段家中最私密的一面写到了纸上。相信他已驱散了这个幽灵。

  不是每个家庭都值得写,即使你非常想写一部自己的自传。

  有冲突,才有剧情。有破坏、有毁灭,才触动人心。作者的家,正是如此。

  能够想象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小儿子心中的纠结和愤懑。但是,家庭的事,常常难以用对错来判断。

  吝啬的父亲。但是,可曾想到,父亲从一个贫穷的出身奋斗至今的付出苦难

  吸毒的母亲。但是,可曾想到,当初母亲年轻时爱的错差造成后日内心持续的斗争摧残。

  酒鬼的哥哥。但是,可曾看到,哥哥在愤世又无能的表现下对自己的关爱

  所以,家庭的冲突难以避免,但是家庭的亲情,却依然如锁链般紧密。

  其实,这部戏,和现在的美国社会并不吻合。在崇尚独立自由的今天,似乎没有多少人会因为爱情或亲情去限制自己。所以相比之下,倒是很有今日中国影子

  所以,我们看起这部剧来很好理解

  看这部戏,需要一定的耐心。在四幕的展示中,家庭从和睦到口角不断,又不断的缓和,最终到不可收拾。父亲和小儿子压抑的台词,妻子与大儿子状态迷离,都是展示人物特点的重要体现。长夜漫漫,每个人,都会害怕明天的到来。

  对于作者而言,忠实的体现已完成。对于观众而言,品味反思却才刚刚开始。

  《长夜漫漫路迢迢》读后感(四):即便我们生而破碎,也能绽放光芒

  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长夜漫漫路迢迢》让我读出了沉重人生,人生之后的希望所在。一个人物的悲剧并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一个家庭的悲剧也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家庭的伤痛,有的人在压力之下愈挫愈勇,从而获得自己的成功,而有的人却彻底被压力所打例,成为扭曲的人性心理的变异的恶的化身,毁灭他人,毁灭社会最终毁了自己。

  这本书让读它的我久久不能平静,看到悲伤故事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来避免悲剧的发生?正如一位行之将死的病人被 送去医院,医务工作者仍会全力救治,虽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什么呢?也许正体现了人性之善,以善衍善,以善制恶,这些善念善语善行也许才是拯救沉沦的人性之手段,也是为了让社会更美好,避免悲剧如山体滑坡般不可控制的最好方式或方法。

  人间万态均在尤金·奥尼尔的《长夜漫漫路迢迢》里深刻刻画,现时现世社会的美丑善恶栩栩如生的展现,告诉深切的人生的本质,爱与善才是人类存在的希望。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史上的一座丰碑,被称作“美国戏剧之父”。他的戏剧师承斯特林堡和易卜生,以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手法表达深刻的悲剧,热衷于表达人环境的冲突斗争,揭露人在外在压力下的性格扭曲和人格的分裂。1936年,“由于他那体现了传统悲剧概念的剧作作具有的魅力真挚深沉激情”,尤金·奥奥尼尔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这部自传体戏剧《长夜漫漫路迢迢》中尤金·奥尼尔批露了许多悲惨的家庭往事,一人独饮一人醉,一人长夜漫漫我独行辛酸。到1939年,作者怀着希望、同情与宽恕之心写作此书时,仍无法忘记过去的疼痛。和画家蒙克一样,尤金·奥尼尔一家也非常不幸。首先是父辈不幸福的婚姻,再是父亲对生肺結核的儿子让人寒心的冷漠----有钱也不给治,直接让他去等死。还有愤世嫉俗又放浪不羁的哥哥杰米,酗酒,和妓女私混,故意带弟弟变坏。在这样的亲情无可觅踪迹情况下,尤金·奥尼尔没有长歪,相反,做出了相当大的成就,不能不说感谢老天爷

  尤金·奥尼尔说,“我们生而破碎,用活着来修修补补。”而他也说,“如果你把谎言撕碎,那些碎片就是真理。”这是身处深渊,却能仰望光明并绽放出耀眼光芒的伟大者。他战胜了黑暗,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悲剧人生本身。

  整个故事清晰简洁,深刻,张力十足,让人读来欲罢不能

  《长夜漫漫路迢迢》读后感(五):我们生而破碎,用活着来修修补补

  (回家之后的阅读状态还在调整,看一部四幕剧花了我三天。不过从最近的新闻来看,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看书以及囤书的重要性,毕竟它已经慢慢变成了通向真理的唯一道路)《长夜漫漫路迢迢》它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以戏剧方式写的自传戏,整部作品都以对话形式展开。书中的原型就是作者尤金·奥尼尔本人与家庭之间的真实经历,没有经过任何的渲染,完全将家庭中丑陋、真实的一面赤裸裸的暴露在读者们的面前,它也是一本家庭悲剧式的自传剧本。按作家生前声明,在他死后的1956年首次在瑞典上演,并第四次获得普利策奖。

  “在奥尼尔之前,美国只有剧院;奥尼尔以后,美国才有了戏剧。”美国著名戏剧评论家约翰·加斯纳教授曾如此郑重甚至狂热评价了尤金·奥尼尔。在他的剧本上,我们看到人在外在压力下性格的扭曲,这些东西并不是单纯的杜撰和夸张,每个人面对重创和压力的表现都有着千差万别,在他笔下的人物都是社会中最普通的那一群,他们不太勇敢、不太坚强、不太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迷茫、害怕,继而用愤怒来掩盖自己的无措。而在任何一个时代下都有其内在的悲剧根源——“支离破碎、没有信仰、失去了自己灵魂”,阶级的冲突,财富的冲突,观念的冲突,等等一切造成了信任怀疑、缓和和紧张、渴望和对抗,没有人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无法抛弃,也无法忘记,所以有人,必有故事。

  本书作为最新版中文译本,先后经历了几次书名的改动,从最初的《长昼的安魂曲》到《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再到这一版的《长夜漫漫路迢迢》。我猜想译者是希望在黑暗中给读者留下更多的希望吧,虽然长夜漫漫路途遥远,但所幸并没有绝对的死路,一家人依旧是走在同一条路上,父亲妥协了愿意送儿子进入疗养院,哥哥说出了忏悔,母亲在黑夜里唱着歌,说着那句“没错,我还记得。我跟詹姆士·蒂龙恋爱了,那一阵子非常快乐。”

  书中的人物都是极其普通与平凡的,中国有句古话:“家丑不可外扬”,可尤金·奥尼尔却揭露了父亲这一角色的人物性格极其自私、丑陋的一面,同时也把母亲吸食毒品的丑态表露无遗,说明这个家给他带去的痛苦是无法压抑的,他唯有将它们披露出来,内心才可以得到安宁,所以在完成《长夜漫漫路迢迢》之后,他要求片方需等到他“百年归寿“以后才可以上演。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埃德蒙的生活经历、心理素质与性格特点,对这位享誉世界的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中得知他的悲观主义的根源来源他的家庭

  《长夜漫漫路迢迢》读后感(六):来吧互相伤害

  看得人极其郁闷,这种家庭氛围,让人一分钟都不想呆。

  可是,世界上却有这么多类似的家庭,或许还有爱,但彼此之间的伤害已经让家变得像一座牢笼沉闷、压抑,没有人开口的时候,像阴森的地狱,等大家都开口的时候,则像炸了锅的地狱。

  家,本来是人类的避难所,本应是抚平伤口安慰疲惫灵魂的温馨港湾,但可惜的是,这样的家并不多。父母之间相互憎恨、厌恶,却又碍于传统,不得不生活在一起,那种痛苦,真是对小孩一辈子的戕害。这种家庭里出来的小孩子,无论长到多大,永远习惯不了幸福,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被爱,永远习惯不了和谐的家庭氛围。他们带着父母伤害的印记而来,被打上了一辈子不得幸福的烙印。

  奇怪的是,这样奇怪的家庭却如此之多,如此普遍,大家都喜欢自虐,还是怎么的,为什么不逃开?为什么不跟让自己开心的人在一起?

  上帝保佑,即使我一个人穷困潦倒,也好过呆在这样的家庭。

  《长夜漫漫路迢迢》读后感(七):长路,行之,不惧

  “快乐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快乐的家庭各有不同”。托尔斯泰的这句话,算是家庭悲剧的通用语了。 而所谓“苦难出诗人”,我想,这对于整个的文学创作亦是通用的。悲难,往往有比欢喜更撼动人心的地方。 幕布缓缓拉开,小书橱里摆满了各类书籍,整个家看上去还算温馨。 如同曹禺的《雷雨》,同在二十世纪的天空下,一天的家庭生活,展现在大家面前。 患有毒瘾的母亲,吝啬的小演员父亲,酗酒的哥哥,患有痨病需要去疗养院的弟弟。 这是很普通的一天,早饭时间,让一家四口于一天之中首次聚在一起。 早晨,充满阳光,早餐过后,一家人愉快地交谈着,突然,接二连三的麻烦将冲突推向高点。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兄弟之间,相互埋怨。无法戒赌的母亲,不停地说着过去她记忆中的美好生活,说着雾笛是如何让她无法入睡,毒瘾已经让她精神失常。吝啬的父亲是一个演过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员,却极其物质主义,对一盏灯都耿耿于怀,对于生痨病需要送疗养院的儿子,也不舍得掏钱,认为是医生在骗人,职责大儿子只会喝酒嫖娼,自己却愿意被人骗去买地。哥哥原本也是品学兼优讨人喜欢,却走上歧途,但他却是真的爱着弟弟。可怜的弟弟,受着病痛的折磨,还要听着家人们的“狂轰乱炸”——不停的埋怨,挣扎着。 这是一个家庭普通的一天,看上去,不是第一次这样,从话里行间,我们也切实感受到,每天都是受着同样的折磨,这样的日子,起码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因为母亲晚上睡不着,不停来回踱步,甚至怀疑是大家在监视她,种种幻想,使得大家都无法安眠。 在一开始,早餐时分,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你肯定想不到作者笔锋急转,冲突就这样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暴露。奥尼尔,以自身的经历为题材,进行创作,《长夜漫漫路迢迢》更被称为他的自传式戏剧作品,他的妻子也说到:“他开始写《长夜漫漫路迢迢》的时候,我怎么也忘不了他在写作过程中怎样每天折磨自己,让自己受罪。每天工作完了,他从书房里出来,面容憔悴,有时还流眼泪,两眼往往哭的通红,把心里要说的话倾吐出来,才好像恢复了自由。写这部戏是他唯一跟他的父母、兄弟得到解脱的方法——他心里得到平安。” 将心中的痛苦倾诉出来,其实何尝不又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呢!抱怨对我们来说很容易,说出来就好了。但是奥尼尔的这一份倾诉,用痛苦进行创作,并展现在世人面前,个中感受,除了自己,无人能懂。 整部戏剧,通篇看下来,内心也如同主人公一般,充满挣扎,海上的雾笛,让人更加不知所措。 这是奥尼尔一生的写照,亦是这世间大多数人的写照。每个家庭生活的样子,只有自己知道,外人即使看到也无法感受其中。“感同身受”,在大多数时候,这个词其实是不受用的,因为只有自己经历了才会真正体会。 提笔难书,相信奥尼尔自己落笔时也是如此,但是他仍然写了出来,不加粉饰,原原本本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一点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就如现在,已不知该如何继续。 佛家有言,人生来就是受苦的,能爱和被爱,已经是最大的慈悲了。我们被各种的磨难所牵绊,生在尘世,有多少人能看破?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红楼梦》,贾宝玉最终称为“槛外人”,看破红尘,回归佛法,惜春更是一开始就看破一切,却仍有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做不到。奥尼尔向我们展现的,埃德蒙家的一天,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一天。 看破与不看破,悲剧与喜剧,都在我们的意念之中。长路漫漫,亦悲亦喜,面之,不惊矣。

  《长夜漫漫路迢迢》读后感(八):《长夜漫漫路迢迢》

  尤金·奥尼尔作为美国唯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资格的剧作家来说,真是不易。 所有有真挚情感的小说剧作基本都是来源于自己切身的经历和体会。

  父亲少年得志却愚昧无知,事业上不懂推陈出新,以致中年一事无成,家庭里因吝啬不慎让妻子染上毒瘾;母亲时常因为毒瘾发作分不清现实和梦幻;酒鬼哥哥一边欣慰于弟弟的才华,心疼弟弟的病,一边又在心底妒忌着弟弟;尤金自己却患上了肺病。

  如果,不是这一切的不幸,大概人世间会少了尤金·奥尼尔这个剧作家,也少了这部经典的《长夜漫漫路迢迢》。很多的经典文学都是生活中的悲剧催化品,比如中国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据说就是曹雪芹的亲身经历。

  整本书就四幕,所演的是尤金家一天的故事。 早晨,全家吃完早饭,阳光透入屋内,一家人有说有笑,随着时间的推移,场景的变换,一家人之间矛盾和问题因为埋怨、失望、猜疑和抵赖暴露得彻彻底底。

  整个过程除了通过变换场景,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通过描述中了毒瘾的母亲,她的手在不同状态下的动作,来提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每个人从心灵深处痛楚的独白里清楚了这家人一天都在做什么,最终,以母亲在深深地麻醉状态中,忘掉一切,仿佛回到了修道院纯真的少女时代作为故事的结尾,也是尤金一家一天的结束。 可是,让人绝望的是,第二天这同样的剧情会循环上映,没有尽头,也许这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吧!

  这里面有些句子挺发人深省的: 我想大概他一生的遭遇使他不得不如此,他自己有没有办法。人生在世就是如此,有什么倒霉的事,自己也毫无办法。有时候,倒霉的事发生了自己还莫名其妙,可是等发生之后,你就不得不跟着做别的事。一误再误,弄到最后全盘错误 ,什么事都不是你心里所要做的,一辈子也回不了头。

  每个人都很难跳出自己的眼界,去超脱地看问题,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被事情牵着鼻子走,就跟那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步错,步步错,没有办法回头。

  《长夜漫漫路迢迢》读后感(九):一只受伤的鲸鱼在雾中呻吟

  尤金·奥尼尔这部媲美《俄狄浦斯王》与《李尔王》的四幕剧《长夜漫漫路迢迢》以自传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了他隐秘的生活,这位四次获得普利策奖、美国唯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以近乎白描的方式向人们讲述了一家四口在茫茫前途中,面对的永远是漫漫长夜,无法改变又无法逃出的命运。

  这部四幕剧以蒂龙家的一天为全剧的内容,把他们全部的命运浓缩在一天展现,舞台也始终围绕蒂龙家为线索。故事以父亲蒂龙、母亲玛丽、哥哥杰米、小弟埃德蒙四人展开,父亲因从小生活艰苦而近乎吝啬的一个人、母亲染上毒瘾容易胡思乱想、哥哥是一个浪荡子、小弟患有痨病。故事的中心是母亲戒毒失败的挣扎和小弟要送去疗养院这两件事,随着这两件事情的不断发展,每个人在相互指责中揭露出曾经的伤疤。最后,父子三人进行心灵深处的痛楚独白,母亲也在麻醉中回到了修道院的少女时代……

  书名是:长夜漫漫路迢迢。最后一幕有刚好发生在半夜,在所有人或自省或麻醉的夜色中,我们仿佛看到这一个家庭的痛苦是无止境的,就像这长夜漫漫、路途迢远。这样就显示了痛苦的延续性,痛苦并不因剧情的结束而结束,甚至这样的痛苦是看不到尽头的。

  从一家四口的关系来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蒂龙与杰米,玛丽与埃德蒙。蒂龙对玛丽的爱与伤害恰如杰米对埃德蒙一样。从人物关系上,由这种痛苦的继承正反应了痛苦在下一代的延续。但是,蒂龙与杰米之间、玛丽与埃德蒙之间,甚至他们一家四口相互交叉之间,这种痛苦依然存在。他们的痛苦不指向每一个人,却又指向任何一个人,这种痛苦是广泛的。

  书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向:雾和鲸鱼。尤其是雾,出现的次数非常多。作者大概是借雾来写出这个家庭对痛苦的麻醉和不知。雾让人看不见痛苦,不知痛苦的来源,也不知痛苦该如何消除。于是,他们只能在痛苦中麻醉或继续痛苦着,这也是痛苦永无止境的一个原因。鲸鱼的意向出现的就少得多,而且一般和雾笛一起出现,但是这鲸鱼是一条受伤的鲸鱼,它的呻吟就像雾笛的声音。这一家人谁不是一条受伤的鲸鱼呢?他们在雾中听见了对方雾笛般的呻吟声,却永远看不见对方的痛苦。

  本书用来作为拍戏的脚本更为合适,各种各样的舞台提示,让人感觉舞台如在目前。每个人的心理描写也极细腻多样,奥尼尔在写作本书的时候大概就是照着舞台书写的。戏剧以对话为主,但是书中仅有的几次环境描写却写得很有诗意。而且,通过对莎士比亚台词的引用,足以说明作者对莎剧的了解程度。人物的上下场也很自然,没有专门写上下场的笔墨,跟国内戏剧有“上、下”字样的提示不同,这部剧显得“润物细无声”,人物似乎悄悄上台或者下台,这样的写法会更接近舞台的感觉。

  《长夜漫漫路迢迢》读后感(十):与人相处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长夜漫漫 路迢迢》是一本好书,一部好剧。

  玛丽(母亲)在吗啡的诱使下,自述着少女时期从修道院的虔诚到与蒂龙(父亲)的一见钟情,「她在忧伤、迷茫中两眼直视着前方。蒂龙坐在椅子上局促不安。弟弟(小儿子埃德)和杰米(大儿子)始终一动也不动。」

  剧终合书,我唏嘘不已。

  读此剧的过程中,我直接想到了是两本书。

  一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人与人之间的,就算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人性的那种虚伪、贪婪、自私等表现的淋漓尽致。《卡》中三个名义的儿子之间的性格迥异,对生命和宗教的不同理解,与《长》中的两个儿子的争执和同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因为人性就是这样。甚至同是父亲的俄罗斯人老卡拉马佐夫和爱尔兰人蒂龙,除了爱喝酒的生活习惯,其余性格上的虚荣、自负等也有着诸多相似。

  二是萨特的戏剧《禁闭》。通过简单的几个人语言、行动上的冲突表现,把每个人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的自私揭露的一览无余。美国有位戏评家说,《长》的作者尤金﹒奥尼尔可以列入存在主义作家的行列。毕竟奥尼尔也是受尼采影响至深。从《长》剧中的对白,也可以看到诗意和自然主义。

  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尤金﹒奥尼尔。美国剧作家,1888年生于纽约,早年当过水手,后随父亲在戏剧界混,专演《基督山伯爵》,慢慢开始剧本创作,193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53年逝世于波斯顿。

  《长夜漫漫 路迢迢》是作者奥尼尔的自传体是的剧本。大概是由于奥尼尔把家庭之间人性的丑恶揭露的太直白,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他决定他的这部自传体剧本,必须在他过世后二十年才可以上演。结果因一些特殊原因提前了十年。

  简单谈一下自己看后的感受。特别是与人相处的启示。

  首先,要坦诚。还是那句话,与人相处是目的而不是手段。《长》剧中,四个人的诸多做法,是想表明自己是个关心对方的人,而不是真正为了对方,对方的真实想法并不关心也不了解。比如父亲和小儿子对母亲的谨小慎微,在表面上显示了他们的关心和爱心,实际对母亲是一种很深的伤害。而母亲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表明自己的母爱,却时常讥讽孩子所做的诗一无是处。

  所以,亲人之间更要坦诚相处,一方面尽可能的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把对方的所思所要求真诚接受。有分歧不怕,怕的是没有真实的交流。剧中哥哥虽然说话刻薄,但多数说的是事实。其实他是爱他弟弟的。「他虽然有一点儿借酒发疯,骨子里也有真挚的兄弟情。」

  其次,要积极。尤金﹒奥尼尔通过《长》剧,把生活的颓废、人生的无意义,如同加缪的《西西弗斯的神话》中告诉我们的一样,「人生就是荒谬」。但西西弗斯其实是勇敢的,是英雄,「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长》剧中母亲经常唠叨起旧年往事,当年怎么怎么优秀,怎么怎么高贵。婚后由于丈夫不会赚钱而颠沛流离、孤独呆在旅店的伤心,以及失去一个儿子的内疚,时时成为自己注射吗啡的理由。永远走不出来,而丈夫和儿子们也认为她走不出来,首先他们就失去了信心。

  最后,要忠于事实。《长》剧中关于雾的描写很多,母亲一直想要真实但不敢面对现实,害怕雾;敏感的小儿子看清了生活的本质不想继续下去,反而喜欢雾。看到这里时我马上想到了《乱世佳人》中,斯佳丽在梅兰妮死后,明白了和阿希礼之间的关系后,跑在路上,周围全是迷雾。慢慢她懂了,她的爱的是瑞德,以前不敢面对现实。

  《长》剧的一家人也是不敢面对现实,母亲不敢面对儿子得重病的现实,父亲不敢承认由于自己的吝啬导致母亲从第一针吗啡的开始。儿子们不敢面对母亲的忧郁和歇斯底里,等等。所以,这些不敢忠于事实带来整个家庭,要么是无休无止的争吵,要么就觉得「如同一堆粪,用酒或吗啡忘掉」。然后来一句,「如果能够不看人生的丑恶,谁高兴看?」

  另外,《长》剧中许多争执和我们生活中一模一样,比如父亲吝啬,客厅的灯能不开就不开,经常引发家庭的吵闹,而每每如此,父亲把他十岁就去工厂做劳力的故事再重复一遍。而我们也经常会,由一件琐事的争论上升到否定对方的整个人生。

  最后分享一句尤金﹒奥尼尔的话,「如果幸福只是对自己境遇的满足,那就没什么价值了,但悲剧却能为我们带来精神上的昂扬,是对世间和生存价值的一种强烈的感情。」

  带着这种强烈的感情上路吧,尽管长夜漫漫,路迢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