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创新者》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创新者》读后感10篇

2018-04-08 20:1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创新者》读后感10篇

  《创新者》是一本由[美] 沃尔特·艾萨克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60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创新者》读后感(一):致敬《创新者》们

  一群技术狂人和鬼才程序员如何改变世界

  一开始看到这个副标题,我以为是教程序员怎样去改变世界;翻开之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部信息技术的编年史,介绍了近两个世纪以来计算机互联网发展历程,以及那些背后推动着的创新者们;看完之后,其实书中借由展示这段科技史,探究“创新”究竟是什么,从这方面来说,它也可以看作是在指引你如何改变世界。

  《创新者》以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诗人拜伦的女儿,Ada编程语言即是纪念她)提出的“诗意科学开篇记录数字革命中里程碑式的发明,包括差分机,大型计算机、编程、晶体管、微芯片、电子游戏、互联网、个人电脑软件、联网和万维网,以及在这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的个人和团队,那些你可能耳熟能详的人名:艾伦·图灵,克劳德·香农,冯·诺依曼,戈登·摩尔,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等等,或者那些你未曾听过却又曾经做出重大贡献的创新者们。全书最后回归埃达提出的“诗意科学”:创新将会来自埃达·洛夫莱斯的精神继承者——这群创新者会在艺术和科学的交叉口上大显身手,他们身上的叛逆精神和好奇心会向他们展现出艺术和科学的绝妙之处。

  一、创新是个人的能力重要,还是团队的力量重要?

  从之前提到的一个个人名,也许你会觉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伟大的创新者,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样子。但在书中,作者反复揭示创新启示是一个团队协作过程,即便是那些天才们,他们的大部分成就都是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的,而那些孤独奋斗的个人,可能不小心错过了改变世界的机会。正如被遗忘的计算机之父阿塔纳索夫发明的ABC计算机失败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在于他身边没有可以帮他解决打孔卡片问题的团队,以至于这台机器最终被放置在一个地下室里面,被人遗忘。而相比之下,ENIAC能够真正运转起来和用于解决问题就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大批工程师机械师的帮助,还有一群女性程序员负责为他们完成编程工作

  对于数字时代来说,团队协作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为重要。这点从如今的创业环境可见一斑,即便有了一个绝妙好点子,从概念产品运营推广,都少不了创始人开发团队、运营团队、以及背后风投的协作。

  另外,协作不仅会在同一时代的参与者之间进行,它还是跨越世代的。最优秀的创新者能够理解技术变革的轨迹,并接过前一代创新者们手上的接力棒。

  二、创新究竟需要什么?

  对于个人来说,数字时代最成功事业都是由能够鼓励协作和富有远见的领导者开创的。普通领导者可能是友善包容者,也可能是充满激情的远见者,这往往被认为是不可兼得的两项特质,但是最优秀的领导者可以同时做到这两点。那些无法与他人进行协作的优秀个人很容易走向失败,同样,缺乏充满激情和冲劲的远见者的协作团队也难以取得成功。大多数成功创新者和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产品人”。他们非常关注,而且深入理解产品的工程设计。正如谷歌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所言:“最优秀的领导人是对工程和产品设计理解得最为深刻的人。”

  对于团队来说,最高效的团队能够将拥有各种特长人才聚集在一起。纵观历史,最优秀的领导能力往往出自成员个性互补的团队。组建一支伟大团队的另外一个关键是,将负责构思创意的远见者和能够执行这些创意的管理者结合在一起。

  三、何为“诗意科学”?

  人类创造力包含价值观意图美学判断情感、个人意识道德观念。这些是艺术和人文教会我们的东西,也是人文学科的价值不亚于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的原因。如果我们想要维持人类在人机共生关系当中的地位,如果我们想要继续作为机器的创意搭档,我们就必须继续滋养自身的想象力、独创性和人性的泉源。

  史蒂夫·乔布斯在自己的产品发布会上经常会用同一张幻灯片作为总结,在他身后的大屏幕上会出现一个路标,上面标示着“人文”(Liberal Arts)和“技术”(Technology)的交叉口。他最后一次登台发布产品是在2011年的iPad2发布会上,他当时站在这张图像的中间宣布道:“苹果基因决定了只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笃信,是技术与人文的联姻才能我们的心灵歌唱。”这点让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中最具创造力的技术创新者。

  数字革命的下一阶段将会涌现出更多将技术融入创意产业方式,它们将会进一步改变媒体时尚音乐、娱乐、教育、文学和艺术等各个行业。之前的第一轮数字创新大潮主要是将旧酒(书籍报纸杂志歌曲电视节目电影)装到数字化的新瓶里面,而全新的平台服务社交网络将会为个人想象力和集体创造力提供越来越多的机会。角色扮演游戏和互动游戏正与协作的叙事方式和增强现实技术结合起来。这种技术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终将催生出全新的表现形式和媒体类型

  作为《史蒂夫·乔布斯传》《爱因斯坦:生命的全部》等传记畅销书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在这本书中的写作仍然带有强烈传记风格故事性强,阅读体验还是很不错的,值得一读。

  注:部分文字摘自原文

KPlayer | 热爱生活靠谱玩家

  《创新者》读后感(二):关于“计算机”与“互联网”通过自身努力为人赢家的故事

  回家的火车上,把之前翻了几页的《创新者》一口气读完了。“醍醐灌顶神清气爽”,读完的感觉真如这八个字形容。作者是沃尔特·艾萨克森,也就是《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作者,非常有名的传记作家,写了诸如《爱因斯坦传》、《富兰克林传》等优秀的传记作品。英语不是很好(这个情况在慢慢改善),所以我看的是译文版,但仍然被他笔下所描绘的关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所深深折服。书从埃达夫人开始——第一个程序的缔造者,到埃达夫人(或者说她的精神)结束。中间讲述了差分机、第一台通用计算机、晶体管、微芯片等重要发明,也讲了互联网、TCPIP协议是怎样一步步出现,这些与战争又有什么联系。当然更讲了一群20多岁甚至14、15岁的青年是如何凭借敏锐思维超人的洞察力创办了现今领航全球的互联网企业,这其中就有乔布斯、比尔盖茨、拉里·佩奇等。200年的数字化进程,给我的感悟是在太多,不过后来结合自身,总结了一句话:你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说明你还没有尽力,时代给你提供了最好的东西,要学会去利用。有点遗憾的是,书缺少了某些部分,这对计算机发展史同样重要,例如某些著名的编程语言的发明,不过在第三章作者有详细地描绘了ENIAC的女程序员是如何说服男程序员们,软件编程同硬件一样重要,到今天来看,这一共识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你是计算机专业或者对计算机感兴趣,那么我非常推荐你阅读这本书。

  《创新者》读后感(三):行业创新是被一个面,而非一个点所推动的

  2018/2/9 行业创新是被一个面,而非一个点所推动的 作者通篇啰嗦,罗列各种事例。可以说,这本书更多讲的是过去发生了什么,更多的是记流水账。如果把它看做小说,那故事不够详细和生动;如果把它看做写实,那故事过于繁杂不利于读者提炼要点。 虽说如此,但这本书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1. 创新,是有一个面所推动,而非一个点。 互联网不是突然出现的,从超大体积计算机,从电子游戏到个人电脑,从单机软件到互联网。每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都紧密关联。 正如现今非常火热的电动汽车,它的发展,绝不仅仅限于研发电动车。还需要有能够支撑时间续航能力的电池技术。所以,对于电动汽车公司来说,要不就是自行研发电池技术,要不就是依靠第三方实现技术的提供。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出现,是有一个非常长的发展时间的。但电动车的普及确是飞速进展的。这其实得益于伊隆马克斯对电动车技术的开元。这个行业整体的技术有提升时,才能支持其中的某一公司,有一个非常大的发展。例如,苹果的技术再新设计再新,如果没有生产厂家可以支持生产,那它的技术 & 设计依然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2. 创新者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常常幸运的,处于跨界交融之处。 罗胖提到过,这个时代的人才最重要的是同时在两个领域有非凡建树。如果你精通编程但是又非常善于演讲,那你的职业发展道路会比其他的程序员有非常大的优势。如果一个科学家物理又精通生物学,那他所做的课题视野,也是另别于他人的。站在一个跨界交融之处,视野不一样,机会也不一样。 3. 可以把创新看成是无数个细小进步不断积累结果。 创新不是一蹴而就,每一个app的迭代都是细小的进步,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高性价比的创新方式,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微信我不是一开始就有聊天,朋友圈,视频功能的。现在非常多的功能都是微信在一版又一版的迭代中所积累形成的。 微信1.0系列只能发照片聊天。 微信2.0系列添加了好友验证,查找附近的人。 微信3.0系列推出公众号功能,自己打造社交圈,把社群越做越大,增加用户粘性。 产品如此,人也如此。保持进步,不被落下的方式: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创新者》读后感(四):诗意科学的200年发展史

  本书从一位美丽姑娘——埃达•拜伦(即后来的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提出的“诗意科学”导入。埃达•拜伦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的千金。她继承了父亲浪漫的精神,并结合对数字的着迷,产生了两者的产物——“诗意科学”。在一次舞会上,她结识了英国数学家、科学家查尔斯•巴贝奇。他发明了差分机(Difference Engine)。在1842年与1843年其间,埃达花了9个月的时间翻译一位意大利数学家对巴贝奇最新的计算机设计书所留下的备忘录。在这部译文里,她附加许多注记,内容详细说明用计算机进行伯努利数的运算方式,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电脑程式;因此,阿达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设计师。巴贝奇的差分机后来被认为是最早期的计算机雏形,而埃达的算法则被认为是最早的计算机程序和软件。当时埃达提出了一个令后人兴奋不已的观点:这种机器不仅可以处理数字,还可以处理任何能用符号表示的事项。她眼中的未来是机器会成为人类想象力的伙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播下了数字时代的种子,现在的信息时代是这颗种子100多年后开花结果的产物。

  巴贝奇发表差分机论文之后的第一百年——1937年,涌现了一系列的新的方法、技术和理论,而正是这些成果体现为计算机的四个特性,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这些特征对现代计算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四个特性是:数字化、二进制、电子化、通用性。在1937年出现的一些重大进步并是单因素的结果,而是多种思想需求和相互碰撞的结果。可以说历史上很多重大发明创新都是在适当的历史时机合适的历史环境中出现的。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再次印证了这一点。当然这些技术进步离不可数学领域中出现了一些精彩的飞跃,用埃达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诗意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英国杰出的数学家图灵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著名的“图灵机”,用机器来模拟人们用纸笔进行数学运算的过程,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在我看来,作者描述了编程事业中女性的贡献,是本书的一个亮点。在一般人再看,信息产业、计算机的发展是和男性联系在一起的,而作者要扭转一般人的想当然看法。无论是信息技术的初创时期,埃达的突出贡献,还是编程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杰出的女性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诸如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编程先驱——格雷斯•霍珀,她为马克一号编程的时候发明了编译器的概念。为ENIAC进行编程的,站在最前沿就是六位女性。

  这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是故事情节性强,可读性上乘。一副全景描述数字技术发展200年的画卷展示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一拿起这本书来,就不想放下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绝对超值。

  《创新者》读后感(五):创新之源

  创新之源——《创新者 The Innovators》(沃尔特·艾萨克森 / 关嘉伟 / 牛小婧 / 中信出版社 / 606页 / 精装 / 2017-4)总觉得《创造者》更象是沃尔特·艾萨克森多年传记作家和记者生涯的总结,其实那本书作于2010年,后来作者出版了全球畅销书《史蒂夫·乔布斯传》,再接下来就是这本评价极高的书。

  本书详细讲述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刻画出数字时代的创新者群像,从第一个计算机程序的创造者、浪漫主义诗人拜伦之女埃达•洛夫莱斯伯爵夫人说起,细数了包括第一台通用型的电子计算机的创造者莫奇利、科学家冯·诺依曼、仙童半导体公司的“八叛逆”、天才图灵、英特尔的格鲁夫、微软的比尔·盖茨、苹果公司的乔布斯、谷歌的拉里·佩奇等。

  相对之前看过的《浪潮之巅》和《硅谷之谜》,本书更加侧重于描写数字化历史进程中这些时代弄潮儿们个人特质,试图诠释这些特质对其成就所起的作用,不仅讲述他们做了什么,而且讲述为什么他们能做得到。本书末尾,作者对创新的来源做了精辟的总结: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创造力是一个合作的过程,不仅是成功的团队合作去创新,而且也包括一代一代不断迭代创新。其次是必须要有对产品深刻的洞察力,深入理解产品的功能与设计。最后是社交对于创新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交也是区分人与机器的重要之处,能够使人们沟通更加顺畅是创新成功的重要因素。

  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当拜伦之女埃达勾画未来计算机的蓝图时,绝无可能想到今天科技的日新月异,只有鼓励创新者,能他们插上自由的翅膀,才能让未来更加美好。

  《创新者》读后感(六):他们功不可没

  本书的作者沃尔特写过《乔布斯传》《爱因斯坦传》《富兰克林传》等等,他对这些历史有着很深入的研究,这本书不同于之前的几本人物传记,这是一本计算机通史,正如本书的副标题一样:一群技术狂人和鬼才程序员如何改变世界。改变世界,这些人和他们的发现占据着无法磨灭的位置。

  互联网、数据、计算是推动数字时代与社会进步的三大支柱。如今的时代几乎离不开这些,虽然科技发展这么快,但是我们早已经适应了这种速度,而不断的创新才是满足我们的唯一途径。人们离不开电子产品,离不开网络,如果电商关闭,人们的衣柜里可能不会再满得装不下衣服。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消费公式,消费者能够以最优惠的价格足不出户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商家也能轻松在电脑前赚到钱。而从前要收到一封回信可能要等上一个月,现在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建立联系,达到沟通交流的方便的同时,加速了时代的进步。所以说这种创新不仅是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是根植到了每一个角落,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了。

  成功创新的本质就是输出结果的品质,而不是投入的数量。对于创新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人为因素,这是永恒不变的,不仅仅在于中国,在全世界都是如此。员工的才华和动力就是创新的根本,管理者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要有赏识人的目光,要有组织能力,员工在适应期专业性并不会很强,这就需要接受培训。管理层必须信任员工并时刻激励他们,这也是本书涉及全面的其中一点。

  那么本书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创新是永远进行着的,所有东西都在进步,这是一种惯性的存在。但是随着科技越来越先进,人们对于创新本身还有那么强烈的渴望么?在很多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反作用力拖着创新者们的后腿,不过这种阻力有时反而会形成人们的动力。但又有多少创新者被一些无法跨越的难题绊住了,自己无法挣脱,再强的意志也经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这些成功了的人,他们显然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是他们的成果往往被人们利用了,人们却很容易淡忘他们本身,这本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就是使这些真正的主角从幕后站到台前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