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读后感10篇

2018-04-08 20: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读后感10篇

  《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是一本由[印度] G. D.古拉提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8,页数:25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读后感(一):印度视角下的蒙古征服中亚史

  本文已發表於《澎湃新聞‧上海書評》,參見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28320

  在蒙元史学界当中,关于蒙古帝国经略中亚与印度的研究相对较少,而由印度学者所撰写的作品又有机会被引介到中文学界的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如今在内蒙古社科院翻译目的资助下,由内蒙古大学教授刘瑾玉迻译,沈阳师范大学讲师魏曙光审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九色鹿在今年出版了这本《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中文读者终于有机会接触到由印度学者所撰写的相关作品。

  本书作者古拉提(G. D. Gulati)为印度籍历史学者,以十三至十四世纪印度西北边疆史为主题获德里大学博士。后任教于德里大学Satyawati College。本书主要以波斯文史料与英文论著为基础,对十三世纪蒙古的崛起与其征服欧亚大陆过程进行描述。并且着重于察合台汗国在中亚的扩张以及它和当时印度德里苏丹国之间的和战,最后探讨了蒙古帝国治下的丝绸之路贸易与其影响。以下首先对各章内容进行简介

  本书首章界定了中亚(Central Asia)的范围,并介绍了中亚的自然环境,包括山系、水文与沙漠。书中提到了历史上关于中亚的各种称呼,例如古希腊人称之为河中(Transoxiana),阿拉伯人语译称之为河中(Mawarannahr),波斯人则称之为图兰(Turan)等等。而本书所采用的中亚定义,主要是当时察合台汗国的领地,约当今日的中亚河中地区(Mawarannahr)、喀什噶尔、七河地区(Semireche)还有以新疆北半部为主的准噶尔地区。第二章则叙述蒙古先世与成吉思汗的崛起,其后裔如何继承其征服事业和蒙古帝国分裂为四大汗国的过程。第三章讨论由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建立的察合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受其他三个汗国包围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扩张必须以牺牲其他成吉思汗家族成员的领地为代价。它也因而成为蒙古帝国当中的麻烦制造者。第四章则以海都与忽必烈之间的战争为主题,窝阔台系的海都与察合台系的都哇联手挑战忽必烈的蒙古大汗地位。元朝与察合台汗国之间的战争直到海都与忽必烈两人去世后才停止。第五章则描述了蒙古人进攻印度及其失败原因。从成吉思汗西征起至1320年代间,蒙古与印度之间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战争,但都未能长驱直入征服印度。第六章探讨中亚丝绸之路的商贸网络重要城市,说明蒙古人如何提振了中亚的商业。第七章结论则提出察合台汗国远征印度对后世印度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在中文学界中,与本书主题较为相关的专著,应为南京大学刘迎胜教授的《察合台汗国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一书。不过该书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察合台汗国内部政经情势与对外关系,未在察合台汗国与德里苏丹国之间的关系多加着墨。在欧美学界,则有基尔大学(Keele University)教授彼得·杰克生(Peter Jackson)的《德里苏丹国:一部政治与军事史》(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99)以及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彭晓燕(Michal Biran)的《海都与中亚独立蒙古国家的兴起》(纽约:柯尔荣出版社,1997)两部作品最为相关。而这两部书也被作者古拉提教授多次引用。

  前面提到本书主要仰赖的材料是波斯文史料,其中述及蒙古攻打金朝与阿富汗地区时,主要征引的波斯文史料之一就是朮兹札尼(Minhāj al-Dīn b. Sirāj Muhammad Jūzjanī, 1193–?)的《纳昔尔史话》(Ṭabaqāt-i-Nāṣirī)。朮兹札尼原先在位于呼罗珊(Khurasan)的古尔王朝(The Ghurid Dynasty)任官,蒙古入侵后出逃德里苏丹国,担任法官。该书记事终于1260年。例如本书第29页引用《纳昔尔史话》描述蒙古攻打金中都(今北京)的惨烈场景与成吉思汗治军严明。蒙古花了四年攻打中都,金朝守军先用石弩攻击蒙古军队石头用完了,就改用铁、铜、锡等金属制品;到后来只好直接扔金锭或银锭。成吉思汗遂禁止蒙古士兵擅自拿取这些金银。等到城破之后将这些财物搜集起来,用金朝皇帝的财货清单对照清点,发现分毫不差。北京大学党宝海教授曾经分析过《纳昔尔史话》中关于蒙金战争的记载,认为朮兹札尼的报道人应该是赛典赤·宝合丁·拉齐(Sayyid-i-Ajall Baha ud-Din)。他曾被花剌子模沙穆罕默德算端遣往蒙古担任使者负责打探当时刚刚崛起的蒙古内部情报。因此朮兹札尼的记述有一定可信度。而关于蒙古与德里苏丹国战争之记载,则应当是出自他个人当时的所见所闻

  前面提到本书的特色在于察合台汗国在中亚的扩张,以及它和当时印度德里苏丹国之间的和战。关于前者,主要是讨论海都(Qaidu, 1236–1301)与都哇(Du’a, ? –1306)在中亚组成的窝阔台与察合台家族联盟势力。这个部分在刘迎胜的《察合台汗国史研究》一书中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此处不拟赘述。本文主要探讨后者,也是本书第五章的主题。

  蒙古帝国与印度之间的接触最早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1221年8月间成吉思汗打败了花剌子模沙摩诃末后,追击其长子札兰丁(Jalāl al-Dīn Mingbarnī)到印度河畔。根据志费尼(‘Alā’ al-Dīn Aṭā Malik Juwaynī, 1226–1283)在《世界征服者史》(Ta’rīkh-i Jahān-Gushā)中的记载,当时札兰丁遭到蒙古军队包围,无路可逃,最后跳入印度河逃走。成吉思汗对札兰丁的英勇十分赞赏,不仅制止属下追击他,还对众子弟说“为父者须有子若此。”这是一段脍炙人口的历史事件

  关于成吉思汗在当时是否南进攻打印度,历史记载不一。根据蒙古文史料《蒙古秘史》第264节记载成吉思汗派遣巴剌(Bala)追击札兰丁与赫拉特(Herat)总督蔑力克汗(Malik Xān Amīn al-Mulk)到欣都思地方(即印度),但仍未寻得。回程时掳掠了欣都思边地的百姓与牲畜。成吉思汗从当地班师,在额尔济斯河处过冬。不过已故澳洲国立大学教授罗依果(Igor de Rachewiltz, 1929–2016)指出《蒙古秘史》此段记载应有误,蔑力克汗并未随札兰丁逃往印度。本书作者根据波斯文史料记载,認为成吉思汗后来似乎放弃了这个计划。在《世界征服者史》与《纳昔尔史话》中指出成吉思汗放弃南征印度的原因是当时契丹人与唐兀人(指西夏)等东方领地的人心浮动,有叛变之虞,故班师回军。

  作者在本书第82页引用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指出成吉思汗未进军印度是因为耶律楚材的强烈反对。但作者对仅一笔带过,未提及耶律楚材反对的经过。其实此事出自《元史》。《元史》卷一《太祖本纪》记载“ 太祖十九年甲申,是岁,帝至东印度国,角端见,班师”。卷一四六《耶律楚材传》记载“ 甲申,帝至东印度,驻铁门关。有一角兽,形如鹿而马尾,其色绿,作人言,谓侍卫者曰:汝主宜早还。帝以问楚材,对曰:此瑞兽也,其名角端,能言四方语,好生恶杀。此天降符,以告陛下。陛下天之元子,天下之人,皆陛下之子。愿承天心,以全民命。帝即日班师。”这段耶律楚材以瑞兽角端出现劝谏成吉思汗不应南征印度的典故,可能是因为作者不熟悉汉文史料,故未能详述。

  根据《世界征服者史》记载,成吉思汗后来得到札兰丁出没于印度河北岸的消息,曾先后派出察合台与朵儿伯·朵黑申前往搜索,但是都没能成功捉到札兰丁。朵儿伯·朵黑申渡过印度河,席卷了南答纳(Nandana)、木勒坦(Multan)与剌火儿(即拉合尔Lahore)等地。但是由于天气炎热,故在当地抢掠破坏后北撤回到成吉思汗大营。此后,至成吉思汗过世之前,蒙古的兵锋未再次指向印度。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德里苏丹伊勒杜迷失(Iltutmish, 1210–1236在位)拒绝给予札兰丁庇护,试图在蒙古与花剌子模之间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之故。

  有学者认为蒙古人无意征服印度的原因在于酷热的天气以及旁遮普地区(Panjab)缺乏蒙古人游牧所需的草场(参见本书第84页)。虽说天气酷热确实是前述1224年朵儿伯·朵黑申撤退的主要因素,但是这并不足解释蒙古人未能占领旁遮普的理由。前述彼得·杰克生的研究指出,一方面蒙古人在其故乡早已适应严酷气候,另一方面十四世纪时蒙古人实际上经常在印度过冬,这表示蒙古人可能已经在当地找到适合的草场。所以用天气与草场两个理由来解释蒙古人未能征服印度并不充分

  要想解释蒙古帝国为何没能征服印度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是脱离不了对蒙古帝国内部的政治局势分析,特别是大汗的过世与随后的汗位争夺所造成的政局不稳。例如我们可以看到,1229年窝阔台继任为新的蒙古大汗后,很快就对呼罗珊与阿富汗地区发起新的进攻。德里苏丹国的西北边疆马上就面临极大压力。这次蒙古大军目标是由哈散·哈剌鲁(Ḥasan Qarluq)所建立的哈剌鲁王国。该王国位于印度河东部地区,原先一直向蒙古人臣服并进贡。自1225至1266年,该地区一直是蒙古帝国与德里苏丹国的缓冲地带。在这次战争中,哈剌鲁人的领地遭到掠夺与破坏。原先在占领了哈剌鲁人的领地后,蒙古人打算继续向南进军印度,并于1241年再度占领剌火儿。但是由于蒙古人随后得知窝阔台大汗去世的消息,这支军队遂退出剌火儿。而剌火儿随即被康合思人(Khokhārs)占领。而哈散·哈剌鲁则趁着蒙古内部政局混乱之际,重新收复了其领地。

  另一个例子在本书中并未着墨,但在前述彼得·杰克生的研究中述及的是,在蒙哥汗统治与旭烈兀第三度西征期间,蒙古也曾经入侵剌火儿地区。1257年的冬天旭烈兀曾经应其保护国信德(Sindh)的库术鲁汗(Küshlü Khan)之请,由萨里那颜(Sali Noyan)率领军队攻打木勒坦等地。但是随后在1259年由于蒙哥汗在攻打南宋四川钓鱼城的战争中过世的消息传到旭烈兀耳中,故蒙古很快又与印度停战。这次的进军又因为蒙古帝国内部的政治不稳而告中断。

  此后在中亚的蒙古势力以窝阔台与察合台家族联盟势力为主。蒙古帝国与印度之间的战争仍旧持续不断。但这部分由于本书已经有比较详细的说明,此处不拟赘述。大致上来说,在察合台汗答儿麻失里(Tarmashrin, 1331–1334年在位)过世后,蒙古与印度之间维持了六十余年的和平,直到1398年底帖木儿(Temür, 1336–1406)攻陷德里为止。之后,德里苏丹国日渐衰微与解体,最终由帖木儿的曾孙巴布尔(Babur, 1483–1530)于1526年征服了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印度的历史也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书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了蒙古史、中亚史与印度史,旁及中国史;加上各种语文的转写系统不同,常出现一词多形的情况,故本书翻译难度之高可想而知笔者对译者、审校者与责编所付出心血努力表示赞赏,只可惜未能校正英文原书的诸多手民之误,因此编校品质尚有较大进步空间。此处仅就本书几处编校未尽之处提出修订意见:序言第1页,Reuven Amitai Presiss应作Reuven Amitai-Preiss;Herbert Frank应作Herbert Franke;Danis Twitchett应为Denis Twitchett。第2页,Paul Ratchuevsky应为Paul Ratchnevsky;Bertold Spular应作Bertold Spuler。正文第4页,吉尔吉斯坦斯坦应作吉尔吉斯斯坦。第5页,什特-钦察应作达什特-钦察。第12页玉龙杰苏应作玉龙杰赤。第16页,Illi River应作Ili River。第96页,原文中提及察合台的继承者达瓦(Dava)实为都哇(Du’a)的异译等等。另外,有鉴于一般读者可能对本书涉及的地理环境较不熟悉,建议再版时能将英文原书中的两幅中亚与印度地图补上,以资对照。

  总而言之,本书的出版有助于补充中文学界在蒙元史和中世纪印度史研究中缺失的一块领域。本书可以作为高校相关领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爱好蒙元史与中亚、印度史地之一般读者的进阶读物。未来出版界也可以考虑译介相关著作,例如前述的彼得·杰克生与彭晓燕等人的作品。而有志于此的研究者可以在本书的基础上继续发掘汉文与其他语种的材料,精益求精。

  《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读后感(二):简略、粗陋的蒙古帝国中亚史

  公元十三、十四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起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其鼎盛时期的疆土涵盖东起韩国,西至匈牙利的辽阔区域。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了一二百年的蒙古帝国其兴也勃也,其灭也忽也。蒙古帝国对亚欧的政治、经济、人文和商贸等具有极大的影响,对丝绸之路的维护具有重大的影响。而且,有些影响至今仍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作者从蒙古人的发源谈起,概略地介绍了蒙古帝国的崛起与兴盛过程。十二世纪初期,位于东部的鞑靼人、中部的克烈人和西部的乃蛮人三大部落统治者蒙古的广袤大地。在克烈人和乃蛮人北部还有蔑尔乞人等著名部落。当成吉思汗统一上述部落之后,最终以“蒙古人”的面目出现。

  作者把鼎盛时期的蒙古帝国分为四大汗国:即位于东亚的窝阔台汗国、位于中亚的察合台汗国、由成吉思汗的孙子、托雷之子旭烈兀攻克巴格达后建立的波斯汗国(或称伊利汗国),以及位于伏尔加河下游、由朮赤与其儿子拔都建立的钦察汗国。

  在开疆拓土的扩张过程中,成吉思汗首先攻克了党项人建立的西夏,接着攻克了女真人建立的金朝,1219年将攻击目标西移,攻占花剌子模,洗劫中亚的布哈拉和撒马而罕。1221年又攻克了阿富汗,先头部队到达了克里米亚半岛,期间又攻占了阿尔巴尼亚、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三国。成吉思汗去世后,其儿孙继续扩张,灭掉宋朝,铲除阿拔斯王朝,进入旁遮普、叙利亚、安纳托利亚和东欧的斯拉夫地区。渡过伏尔加河,摧毁莫斯科,攻陷基辅,攻占波兰、波西米亚、匈牙利和多瑙河流域。1241年,在接到窝阔台大汗逝世的消息时,拔都停止了进军西欧。至此,其扩张达到了鼎盛时期。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国,超过了罗马和马其顿王国,对欧亚以及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一个印度学者,作者重点讲述了察哈台汗国对中亚的征服与统治,蒙古帝国,尤其是察哈台汗国的印度之战(更准确地说,这些战争实际上主要发生在现今的巴基斯坦境内),分析了蒙古帝国为什么最终没有攻占印度的原因。

  此外也讲述了作为世界贸易的维护者,蒙古帝国对商人的尊重,对商贸路线和人身安全的保护,使得丝绸之路的商业活动呈现出一派空前活跃的繁荣景象,重点介绍了位于丝绸之路上商贸中心,如撒马而罕、布哈拉、梅尔夫、基什(帖木儿的出生地),以及和田等,说明了蒙古帝国对欧亚以及整个世界的发展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本书实际内容只有164页,写的比较简略。在成吉思汗活着的时候,其直系子孙就有上万人之多,关系复杂。在讲述到旭烈兀、拔都和蒙哥等部分重要人物时,作者没有说明其谱系关系。

  本书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给出地图,哪怕是最简单的草图。在讲述中亚的地理范围时,没有地图,看的是晕头转向。其次是文字错误也不少,有些长句没有适当的断句,尤其是带有“并”或“却”字的句子。下面是部分文字错误,写下来供参考:

  33页,“其中很多是来蒙古人的非汉族盟友”,漏掉一个“自”字,应改为“其中很多是来自蒙古人的非汉族盟友”。

  34页,“……国歼敌人”,应改为“围歼敌人”。

  49页,“这与那些生活草原上的蒙古人大不相同”,漏掉一个“在”字,应改为“这与那些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大不相同”。

  57页,“他便下诏命合剌旭烈兀杀掉也速蒙哥”,多了一个“兀”字。

  57页,“哈巴失”与“哈巴什”名字前后不统一。

  61页,“因为木八剌沙穆斯林”,估计“穆斯林”前漏掉了“信奉”、“信仰”或“皈依了”之类的动词。

  70页,“海都公开与在忽必烈为敌”,多了一个“在”字。

  76页,“并意愿公开承认……”,“意愿”应改为“愿意”。

  85页,“截获不了少武器和马匹”,“不”和“了”字应交换位置,改为“截获了不少武器和马匹”。

  116页,“……支付上任何可汗的欠款”,多了一个“何”字。

  118页,“钦察汗国(钦察汗国)”,可能把括号中的英文误写成汉语了。

  121/126页,其中的“异密”,似乎应改为“阿米尔”。

  129/130页,其中的“安那托利亚”,似乎应改为“安纳托利亚”,与39页的常规地名“安纳托利亚”保持一致。

  139页,“这堵墙长周长二十里格”,“周长”前多了一个“长”字。

  139页,“遂将该城移为平地”,应改为“遂将该城夷为平地”。

  140页,“南面是巴布卡比尔(……),大门”,应将“大门”前的逗号去掉。

  145页,“白色的阿克萨莱宫(……)宫是他最喜爱的官邸”,应去掉后面一个多余的“宫”字。

  《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读后感(三):《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勘误

  历时一周读完全书,部分舛误纠驳如下:

  建议类似题材的译作增加适当的地图以明确方位所在,很多地名建议增加标注究竟是古地名还是今地名,必要地方出注释。因《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一书涉及到许多中亚地理、文化的典章制度,所以此类地图、注释的补充十分有必要。如本书第一章《西域风土》17页介绍的雅阿哈得河、拉斯克汉河、塔里木西林等很多在网络等资源上很难查到确切位置。

  1、地理方位错误: 读贵社九色鹿系列之《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第一章《西域风土》第16页沙漠这一小节的第一段第5行云:“卡拉库姆沙漠位于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无沉积沙。”今按卡拉库姆沙漠是中亚地区大沙漠。突厥语意为"黑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位于里海东岸的土库曼斯坦境内,阿姆河以西。也就是卡拉库姆沙漠都在在阿姆河以西,地图上在土库曼斯坦中部,并不在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而根据文意上文介绍了2处沙漠另一处是哈萨克斯坦的克孜勒库姆沙漠,此处应当为克孜勒库姆沙漠,因为此处是恰好位于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而且符合前文逻辑和写作顺序。

  今按 克孜勒库姆沙漠,一译"克孜尔库姆沙漠"。突厥语意为"红沙漠"。在中亚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境内。

  2、缺少尾注:另这一章17页的第44个尾注在本章注释里并没有给出出处文献,注释只标到了43(第1章)

  通用人名与性别指代用字错误:另27页第4行“在路上也速该遇到了特薛禅,她说你的儿子.....”。查过相关史书可以知道 德薛禅,或称特薛禅,姓孛思忽儿,弘吉剌氏,世居朔漠。本名特,因从成吉思汗起兵有功,赐名薛禅,故称曰德薛禅。女曰孛儿帖,成吉思汗可敦。也就是说特薛禅是男子是成吉思汗的岳父了。则根据上下文特.薛婵的婵当统一为“禅”,且她说的她当更正为男性的他

  3、比喻夸张,表意不明:本书第二章《蒙古的崛起》,第32页最后一段“速不台北赐予钢铁战车去追捕被都合勒和赤老温带领的脱脱的儿子”。根据这一段上下文文意是成吉思汗训诫名将速不台要节省补给,善待战马,充分备战。蒙古人以铁骑闻名,在上下文也多次强调,此处用钢铁战车似乎是译者意译,读起来很费解。骑兵的机动性的确很强在当时,但以“钢铁战车”来比喻被赐予的对象似乎有误解可能。当作钢铁洪流版的骑兵更佳。

  4、用词不当: 34页第2段“以及涂上特殊色彩的马匹,搭配轻弓、重弓和穿甲箭国歼敌人”。此处的国歼读起来莫名其妙,核诸文意当是围歼彻底歼灭的意思。建议更正为“围歼”或“聚歼”。

  5、顺序颠倒:另这本书第70页第2段“海都公开与在忽必烈为敌”,此处文字颠倒当做公开在与忽必烈为敌方妥帖。

  6、颠倒顺序: 同样的问题在该书第85页第2段“札兰丁打败一队印度人,截获不了少武器和马匹。”这里还是应该颠倒顺序为“截获了不少武器和马匹”

  7、缺少人名字:同书第86页第2段倒数第2行作“南答纳和锡亚卡尔特都是伊勒杜迷征服的目标”,查上下文此处指代的是德里苏丹国的第三位苏丹伊勒杜迷失,则此处缺字,缺少一个“失”字。

  8、文字顺序颠倒: 另这本书第117页第3段“并且要比这些领域的大师们的更加技艺精湛”,此处也是文字顺序颠倒,应为“比这些领域大师们的技艺更加精湛”。

  9、未使用通行译名:另同书118页倒数第2段里“伊本.百图塔等中世纪旅行家才得以踏上这片土地,开启了各自的旅程”。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情境,这里说的是著名阿拉伯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已经有通用的译名了。而译者在下文也用的是白图泰,这里恐是一时疏漏未能统一译名。建议正为“伊本白图泰”

  10、冗余多字 该书第133页第2段最后一行“而是直接抵达达赫拉特后的经历”,根据英文和上下文此处指的是阿富汗西北部的赫拉特,文意是白图泰一行抵达了赫拉特,达字重复了,应去掉赫拉特之前的一个达字。

  11、文意不通,误字:该书都136页第2段6行“萨林赫俘获圣撒马尔罕的中国俘虏正是造纸厂的工匠”,根据文意这里的“圣”不通,句意是阿拉伯人把中国俘虏押送到撒马尔罕。则此处的“圣”当更正为“至”。

  12、缺字:该书第143页第4行“还给穆斯提供住所”,根据括号里的英文和文意查对当是穆斯林,缺少一个“林”字。

  13、建议增加注释 147页第1行“许多阿维斯陀教信徒居住在梅尔夫”,按 《阿维斯陀》是琐罗亚斯德教的经典。一般读者并不熟悉这一书籍和教名,建议增加括号或译者注,注明即祆教、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

  《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读后感(四):过誉了的一本书(如鲠在喉)

  不知为何在推介中用了“……是蒙古史学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这样的评价?名为中亚征服史,那么重点是不是应该是征服花剌子模和阿富汗呢。对内部分裂的汗国之间的斗争花了不少篇幅(察合台汗国、手足之争)。书中倒是重点写了对扎兰丁的追捕,但是放在了印度之战的章节,作者是印度人,那就看看印度这章写的如何?线索不清、啰嗦重复、时空交错、史料堆砌(P81-91尤为突出),对史料中相互矛盾的地方不见作者的考证和辨析,可能真是“只有上帝知道是怎么回事”(P60),新的观点又不展开。

  另外翻译的质量,在人名上就处理的很不好,不好之处在于同一个人名在上下文中,有时就是前后句中翻译的都不一样(P89-90,“忽巴察”),如果的我的辨别和逻辑思维没有混乱的话。

  丝路商队一章尚未阅读,就目前的状况,比《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差几条街了。

  《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读后感(五):西欧印度没被蒙古征服的必然性

  西欧之所以幸免于难,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拔都突然得知窝阔台挂了,着急回去参加忽里台大会(在四大可汗国之上选举名义上蒙古大可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西欧欠缺蒙古部队机动,或者说吸引蒙古人的草场。这也变相的解释了为啥契丹,党项,女真这些把北宋虐的嘎嘣脆的虎狼民族都被蒙古鲸吞,南宋却偏居一隅活的潇洒从容。同时也解释了印度怎么会在察合台和忽必烈的虎视眈眈之下,靠着德里苏丹区区螳臂却挡得千军。 那后来为啥南宋还是挂了,巴格达还是沦陷了?原因就是忽必烈和旭烈兀(伊利汗国)都已经抛弃了游牧民族的习性被同化了。他们开始向往农耕文化的安逸从容,将草原的习性全部抛弃。标志就是他们迅速被被他们征服的民族的宗教同化。唯一始终坚持并且安于草原的,就是察合台汗国。但是无奈的它却被元朝,伊利汗,和钦察汗国三面包围,唯一可以扩张的就只有南方的次大陆,却又热又没草料。 于是,因为习性(和元朝和伊利汗)的差距越来越大,再加上没有地方消磨草原民族内心中的不安分基因,察合台汗国迅速的土崩瓦解,被突厥人帖木儿捡了个大便宜。

  《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读后感(六):蒙古帝国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

  文/王绍贝

  十三世纪初,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崛起的蒙古族改变了整个亚洲和欧洲的版图,蒙古帝国依靠强悍的军事征服力量,几乎占领了当时世界一半的土地,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陆地帝国,曾经令欧洲人闻风丧胆,并成为“黄祸论”的历史象征。然而今天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杀戮、破坏城市并非成吉思汗远征的唯一特点。在他的统治下,之前因地理和安全缘故彼此并不知晓的国家间建起了紧密的联系。G·D·古拉提的这本《蒙古帝国中亚征服史》讲述了蒙古帝国崛起征服统治中亚地区的过程,并分析了蒙古帝国打造横跨欧亚的带有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商业意义的“一带一路”工程。

  成吉思汗在取得一系列战争胜利后,起草了一套至高无上的帝国法典《大札撒》,这些法律虽然有些杂乱无章,但是带来了极大的安全与和平,被称为“蒙古和平”。《华盛顿邮报》认为:“成吉思汗具有二元性,既是人类半文明半野蛮的代表,又是极端主义的倡导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