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越过重洋越过山》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越过重洋越过山》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08 20: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越过重洋越过山》读后感精选10篇

  《越过重洋越过山》是一本由谢青桐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8,页数:27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越过重洋越过山》读后感(一):游子情怀

  《越过重洋越过山》是一本精美随笔散文集,是由资深媒体人、文化研究学者谢青桐,潜心之作。十余年的海外生活经历感慨系之。

  读着这本书,仿佛跟着作者辽阔天地里,驰骋遨游,从对家园的守望,到踏上出国的路,总是想探寻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从欧洲大陆、北美大陆,再到澳洲大陆、亚洲大陆,当走遍万水千山之后,萌发了归乡之心。

  《越过重洋越过山》读后感(二):越过重洋探寻人生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新书总是很棒的,收到这本装帧精美,小巧可爱的《越过重洋越过山》时,非常欣喜,翻看着书中内容,竟有爱不释手感觉。 《越过重洋越过山》这本书共收入了学者谢青桐20篇的精美散文和随笔,写的是作者海内外十余年的生活经历和见闻,内容都是真情实感有感而发,令人不胜嘘唏感慨。 在90年代,出国留学是哪个时期人生追求出路之一,无数的人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离开家乡越过重洋寻求出路,甚至想尽一切办法,有的人就此与亲人分离,奔赴大洋彼岸,吃尽各种的苦头,最终的结局如何呢?在这本书里有了很多的答案。书中描述了十几个主人公都是一路打拼终于到了美国,有的拿到绿卡,有的人经历要凄惨一些。一个北大的女学士,毕业三年后闯美国,为了拿到绿卡,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美国人,只为了能在美国多呆几年,一位江浙的大学生,因为母亲临行前偷偷放在他行李中的6个茶叶蛋,在过关的时候,面对严格的安检与残酷罚款,交付了5000澳元的罚款,这只是母亲为了儿子的一颗慈母心,普普通人家孩子培养出国留学,是相当不容易了。没有想到,母亲的咸鸭蛋是属于违禁食品,是不允许携带的。5000澳元对一个刚踏上异国土地青年人,不是一个小数,遇到这样的事真是令人难过,只能踏上了打工赚钱读书之路。舒兰当年为了出国拿到绿卡,直接嫁给了大自己二十岁的外国男人,可出国后,许多事情并不是她所想的样子。二十年后,她毅然离婚,回国,而此刻,她却不再年轻。 这些游子们当初只是为了梦想而努力,为了出人头地,有个好的前程,为家族争光,才会努力向前。 叶落归根,外面的风景虽然好,却不是自己的归属种族不同,文化的差异沟通困难,使这些人在经历了若干年之后,还是选择归来。虽然还是有很多的年轻人想要出去闯荡一番,最终还有很多的人选择回归到自己的家乡,只有在离开之后才会觉得自己祖国伟大,乡情的浓重。人总是在经历一番之后才会懂得珍惜珍惜亲情,珍惜祖国的点点滴滴,无法改变游子归国的心。 作者谢青桐,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文化研究学者,20世纪70年代生人。1995年起从事媒体工作,先后任记者编辑主编;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等知名报刊发表大量文章影响广泛。曾出版文化专著《江湖有酒庙堂有梦——华夏故国知识人的性情命运》等。曾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从事专题采访及访学研究。 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作者的文化积淀很深,文笔精妙,书中的故事是非发人深思的,特别是对尚在学校读书的学子们,和那些有着宏大理想的年轻人,看看这本书,更有一些非常多的收获

  《越过重洋越过山》读后感(三):乡愁拼凑着冗长归途

  每次看到这种关于乡愁的故事。

  总是会不自主的想到余光中和南拳妈妈

  想到余光中是因为他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应该是我们初高中语文课本里的内容,当时对作者要表达东西其实说实话并没有多么深刻体会。可是现在读乡愁,读一遍就难受一次,那种有东西梗在喉咙让自己喘不上气心隐隐作痛的感觉。似乎只有在远离家3000+公里的地方,更能体会作者的东西。

  想到南拳妈妈是因为他们有一首歌叫《牡丹江》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么写的

弯成一弯的桥梁倒映在这湖面上你从那头瞧这看月光下一轮美满石板的老街上你我走过的地方那段斑驳的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翻开这本书,扉页上有着这么一句话

这是关于移民的故事似乎是不哪儿快乐人群和他们挥之不去记忆

  我看书一直有个烂习惯,只要不是小说,都会先挑着看,选自己喜欢标题看,

  这次也不例外,我第一个看的故事是一个叫【山河故人】的故事。

  为什么先看它呢?因为我喜欢贾樟柯啊,(哈哈哈这好像扯远了)

  但是不可否认还真的是因为贾樟柯。

  这是个太悲伤的故事,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重庆人,因为他的家乡被三峡大坝整个淹没在水底,整个家族被四分五散的分拨在祖国各地。而自己也因为机缘巧合来到了美国爱达荷州。认识了同是四川人的妻子

  文末是这么说的:眼前的显示就是,爱达荷州,尚鲲的家门口。他站在明晃晃的刺眼向日葵丛中,他总是放眼望去,望前面那条路,永无止境。那条荒凉的路,通往永恒孤独,母亲的温柔生命故乡,那个叫三峡的地方。

  看的第二个故事,生活在别处。

  其实这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Life Is Elsewhere

  米兰昆德拉。

  而这一次的故事主人公在澳大利亚堪培拉。

  堪培拉是一个宁静优美地广人稀、大多数在地人都不喜欢居住的地方。

  因为它太过于安静、地广人稀。换句话说就是没有闹市、没有娱乐、没有像样的百货商店

  作者说我常常想,要是能居住在这样的小镇该有多好可是事实则是,习惯了现代都市生活的人在那样寂寞单调的小镇上是停留不了多久的。

  《越过重洋越过山》读后感(四):游子乡愁 山河故人

  沿途的景 牵挂的人 两情迢迢 柳叶桨溅桃花浪 汀州里鹤眺远方 饮一盏岁月留香 唱一曲往事飞扬 山水歌声回荡 回荡思念的滚烫 去年的家书两行 读来又热了 眼眶云水边静沐暖阳 烟波里久违的故乡 别来无恙

  《越过重洋越过山》,作者谢青桐,中信出版集团最新出版。书中写了四海漂移的游子,更写了山河故人的守望。书中人物的故乡,其实都是遗产地,长江三峡、大理古城、乐山大佛、五台圣山、南方梯田、中岳大庙、杭州西湖、淮扬运河……文化故乡的游子乡愁更浓更长!

  本书作者谢青桐,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文化研究学者 20世纪70年代生人。1995年起从事媒体工作,先后任记者、编辑和主编; 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等知名报刊发表大量文章,影响广泛。 曾出版文化专著《江湖有酒庙堂有梦——华夏故国知识人的性情与命运》等。 曾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从事专题采访及访学研究。

  从北京到纽约,从广州到弗莱堡,从深圳到巴黎,从江南到加州,从太原到纳帕谷……在西式建筑群组成的都市街区里,总有人一次又一次向故土索要安慰。《越过重洋越过山》10个不敢去追问后来的故事,有人会意一笑,有人红了眼眶。资深媒体人、文化研究学者谢青桐,十余年潜心深入,书写脱离母语的孤岛人生。他走过许多人的故乡,走过许多人的希望谷和荆棘路。在盛世灯火里黑掉的那一小块中,他窥探到这些人的来历和去处

  从太原到纳帕谷 一转身十六年,生老病死无数 他在美国纳帕谷开了个叫“杏村”的小酒庄。 中式建筑,梵音袅袅,众人称赞,但这其实不曾出现在他的人生计划里。作为参与过太原晋祠和皖南古村落等国宝级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专业设计师。“杏村”是他在美国十六年间,唯一的设计作品。无论他多么深研中国建筑的文化背景和设计理念,都不会被美国的商业逻辑所接纳。在几次颇为讽刺的面试后,他转而成为一名导游,整日往返于旧金山和洛杉矶。工作的失意并没有将这个山西汉子打垮。但为了绿卡而错失父亲的最后一面,成了他内心深处不可触碰的伤痛。父亲临走前,念叨着家里那瓶藏了20年的汾酒,总想着,等他回来了,父子俩就干了它。于是他揣着酒,提了两只杯子,在父亲坟前坐了一天一夜。此后几年,他不断地回国探亲或奔丧。长大、求学、工作、出国,每每想起这些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人,仍是童年回忆少年背影。他不曾给至亲之人太多陪伴,绵延的汾河也与他越来越远。再后来,有了“杏村”,他在里面专心葡萄、酿酒,忘了外面的事。他在酒庄里设了一座小佛堂。小时候,父母每年都要带他去五台山上香,走不动了,就轮流背他。一家人在山上固定住几天,山顶那一眼看不到天边的开阔,令他眼明心亮。但人生还是迷茫的,你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被切换到怎样的场景和命运里。一转身十六年,生老病死无数。纳帕山谷间时常弥漫着酒香,而他总说,他闻到的是万里之外汾河水酿的香气

  看完这本书我感触了良多,我感受到了海外游子对家乡深深眷恋。也感受到了作者持续十年的都市追踪,在书里他写下90年代最早的那批移民者,如当下奔赴北上广一样,走进新世界,寻找居所、创造价值、获得身份,会被迫偷生,但绝不苟且。翻山越岭,跨渡重洋,他们追寻着在新土地获得归属感

  《越过重洋越过山》读后感(五):在另一片大地上失重了

  作者 / 梁皓

  中信出版集团新书《越过重洋越过山》面世,全书20篇精美故事,聚焦“洋插队”群体,讲述了过去30年出国大潮背景下华人的漂移和迁徙,有的一去不复返,有的离去又归来。一个个充满宿命感的离乡故事,一个个极具画面感的漂泊场景,构成了一幅全球时代华人群体的地理迁徙路线图。

  谢青桐的这本新书,让人联想起当年白先勇先生的《纽约客》。在那本文集中,白先勇通过对自己所目睹和亲身体验到的身在异乡的疏离,感悟中西文化差异,抒发文化乡愁。而《越过重洋越过山》,是21世纪一位中国大陆作者和学者的新视角、新观察、新思考

  全书首篇《来时路上有松菊》就拨人心弦,特别有戏,一下子把读者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大学校园,激荡着理想和温情。时代造就了男女主人公的一次邂逅短暂结识后又天各一方。阔别18年后重逢,舒兰在海外漂泊了很多年,先是取得美国绿卡,然后成为基督教徒,可舒兰的习性全是东方的,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比如爱吃粽子和莲藕,比如寄情山水。命运为舒兰和廷木安排了一场恍若隔世的约会,他们在北京的初春,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完成一次漫长而伤神的怀旧之旅,从未名湖到五道口,从知春里到德胜门。

  《不一样的酒香》里,建筑设计师怀敦因在美国苦苦等待绿卡,不能轻易回国。此时远在中国太原的的父亲重病。不久,等怀敦拿到绿卡再回山西时,父亲已病逝。母亲从壁柜里取出一瓶陈年汾酒,交给怀敦说:“这酒是你父亲藏了20 年的,一直舍不得喝。他临走之前,还念叨,等你回来,就打开和你干掉。”怀敦揣着酒,在父亲的墓前坐了一天一夜。他摆了两只酒杯,一只杯子里的酒洒在坟上,另一只杯中的酒自己喝完。汾河奔淌,中流扬波,哗哗地注入不远处的黄河。

  《山河故人》中,尚鲲原是重庆巫山人,从小在长江三峡的支流大宁河边长大。随着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的开工,他的家乡被淹入水底,他们全家和村寨的乡邻们一起,将被移民到海南岛。后因学业优异,尚鲲被美国名校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毕业后,几次辗转最终成为美国爱达荷州从事马铃薯栽种的一名农业机械师。在那个荒僻的农业大州,他总是站在明晃晃得刺眼的向日葵丛中,放眼望门前那条荒凉的路,通往永恒的孤独、母亲的温柔和生命的故乡,那个叫三峡的地方。

  非虚构的故事系列《越过重洋越过山》,总共20篇,有情调,有情趣,有情怀,一篇比一篇更余味无穷。轻盈与凝重并存,写实与唯美兼有,东方与西方同在,深沉的立意直指30年出国大潮引发的文化冲突伦理变迁酸楚乡愁,也反方向回眸国家园的往事故人和风土记忆,山河故人尽在书中。

  整本书看得人相当过瘾,场景在全世界不同的区域、国家、城市乡村之间潇洒切换,仿佛是作者带领我们“跨过重洋越过山”,四海云游、俯瞰世界,中国的北上广、太原、中原、江南、苏北的准安和盐城、长江三峡、云南大理、台湾澎湖、杭州西湖、广西龙脊梁梯田,海外的纽约、芝加哥、巴黎、美国加州、宾州、康州、爱达荷州、俄亥俄州、澳大利亚墨尔本堪培拉、德国弗莱堡……山川大地,令人目不瑕接,都会繁华,古城典雅,乡村宁静,小镇幽深,地理空间的频频转移,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流动易变的当今世界和深度交融的全球化语境。

  《越过重洋越过山》的作者谢青桐是一个典型的中国70后,3年前,他写的文化畅销书《江湖有酒 庙堂有梦》赢得广泛的赞誉和良好的口碑。江南温润的水土孕育,自小饱读中华诗书,被中国古典文学深度熏染,在谢青桐正值少年的1980年代,赶上改革开放、国门大开,西方思想著作和文学译作大量涌入,他好奇而享受地接受着欧洲文明从古典到现代的华丽演变与忧郁沉思,接下来的1990年代,美国文化强势席卷而来,带着普世色彩的政治伦理和充满流行文化特征的电影艺术,撼动了传统中国社会文化的既定价值。这时候,国门如洞开的闸门,人流如浩大的水流,人们倾泻而出。面对“西化”潮流,谢青桐的心情是复杂的,作为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双重影响的现代知识人,他“首鼠两端”地洞悉着两种文明的交融与冲突,“忧心忡忡”地敏感于“洋插队”群体的迁徙宿命。

  从身份上讲,谢青桐不是一个留学者,不是一个移居者,也不是一个游客,他就是一个旁观者,一个研究者,默默地观测着离家出发的人们,关注他们抵达了何方,询问他们飘移故土之后的感受,寻找他们流迁世界各地的足迹,倾听他们在异乡大地上被连根拔起的乡愁之音。作者并不试图轻易下结论,飘移没有什么好与不好,迁移也没有什么对与不对,人们万里寻梦,为了子女教育,为了彼岸风景,为了完美秩序,为了优美环境,为了换种活法。但是,事情绝不是像初衷那样简单,在另一片大地上,他们“失重”了。华人挤满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的社区。可他们真的从此就能享用西方世界的阳光雨露了吗?在大洋彼岸,其实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挣扎和奋斗都一样艰辛,所有的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都有你想象不到的缺陷。

  这是人类注定的宿命,人类最终还挣扎在最古老的痛苦中,“离乡”和“还乡”是终极的主题,每个人都必须回到“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自我诘问中。《荷马史诗》被誉为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伊利亚特》的主题是离乡征战,《奥德赛》的主题是漂泊还乡。从《荷马史诗》开始,离乡和还乡,战争与和平,成为人类永恒的主题,不朽的母题。《越过重洋越过山》中的主人公们,一个又一个,在“无家可归”的现代乡愁中漂泊。在那些移居者身上,我们看到了现代社会中人类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性和身份认同的艰难,也正是这种不确定和艰难,映射和支撑着人类对自我后现代身份的建构与认同。移民是很奇怪的,这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世界各地的移民都是变形的、不快乐的人群,因为他们爱着自己的祖国,却又气恼于自己的祖国;因为他们爱着新国家,但却无法融入新国家。所以移民永远都处于祖国和新国家之间。

  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穿越 30年岁月,流年似水,岁月流转。而所有那些追寻者,真切感受到的是命运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伴随着半生的飘移和时空的转换。出发的初心原本不是这样,抵达的彼岸似乎也不是那样,或者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或者南辕北辙、渐行渐远,或者风雨仓皇、无边沧桑。天地间,生命如蚁,思念如灰,人是裹挟在沧海横流中的沙砾,无力地随波逐流,无力地随浪翻转。人生大多数时刻,渺小到如灰如尘,被命运捉弄。新时代的“洋插队”,一波波的移民潮和留学热,成千上万的人飘移,成千上万的人迁徙。太平世界,寰球同此凉热。在浩浩荡荡的大变动面前,每一个动荡的个体生命,在这个人口迁徙、资本流动、资源互换、文明重组的全球化时代都有一段饱含辛酸无奈的传奇。

  《越过重洋越过山》读后感(六):针对出国狂潮的警世之书:“爬满虱子”的移民人生

  书评人 / 晓种

  “爬满虱子”的移民人生

  张爱玲早有名言“人生是一袭华丽的旗袍,爬满了虱子”。谢青桐的《越过重洋越过山》用十个不敢追问后来的当代故事,再次应证了这一人生的至理名言。

  出国,看上去很美,看上去风光,看上去是在攀登高枝。但除了那种学业和专业才能都适合国外,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适合国外,体能、心理与个性都适合国外,财务能力也能承受国外,同时还能在国外获得机会和运气的少数佼佼者以外,对于绝大多数华人新移民、华人留学生来说,出国是否适合自己?出发之前,需要想清楚。

  中国人普遍爱慕虚荣,尤其是改革开放这30年,幼儿园、小学就开始择校,一生都在攀比,比完了中学比大学,比完了大学就比谁能出国。当中国人把全部积蓄都奉献给海外教育、国际航空、海外消费之后,他们中有多少人能在国外留下,并过上真正体面的生活呢?体面的生活至少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生存上的衣食无忧、有房有车;二是身份认同和文化心理上的自信融入。

  第一个层面相对好一些,但也不轻松。毕竟,人离乡贱。第二个层面就难了,绝大多数华人新移民终其一生而不得。《越过重洋越过山》讲的就是一些真实的故事,从上世纪80年代的出国者,一直写到最新一代的出国者。作者展开了出国这“一袭华丽的旗袍”,让读者们看到“爬满了虱子”的艰辛而狼狈的移民人生。想起老歌手费翔《故乡的云》里唱的:“我已是满怀疲惫,眼里是酸楚的泪”。

  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这本《越过重洋越过山》,我想,这本书对中国人的出国狂潮有足够的警世价值和醒世价值。如今,在全国各地,留学热继续处于经久不衰的趋势,各种“国际班”在名牌中学涌现,媒体上是各位“出国达人”的通栏照片,从英国剑桥、美国哈佛等顶级名校到国外排名前列的大学发出的录取书,在中国学生和家长中引发钦羡与躁动。出国潮的背后,更需要理性的思考与审慎的评估。出国留学是一笔大投资,投资有风险,出国需谨慎。因为出国不仅是简单的经济和财务的投资,更是人生的投资,是彻底改变人生道路和命运前程的决策。

  大多数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其实都是很盲目的,是被裹挟着朝前走,被时代潮流裹挟,被虚荣心裹挟,被简单的竞争观念裹挟,被逃避中国教育制度问题的深层动机裹挟,被留学中介机构的商业宣传裹挟,被集体无意识裹挟。他们在送孩子出国之前,并没有仔细思考和冷静分析,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出国或者有必要出国?是不是非出国不可?不出国就代表不先进?出国就代表终极成功?出国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书中的人物,大多不像今天的孩子一样是处心积虑出国的,他们基本都还是在顺其自然、机会成全的形势之下走出国门的,但即便是这样,《越过重洋越过山》十个故事中,最终真正在情感上融入西方社会的毕竟少之又少,有的选择归来,有的在文化身份的认同焦虑和自相矛盾中成为另一个社会的灰色边缘人。书中人物,怀敦、尚鲲、林川、舒兰、葛少祥,这些新移民,他们在国外至少还算是幸运的,都找到了赖以维生的体面职业,都成为了基本生活无忧的中产阶级,而那些更多的找不到专业工作、一直无法取得合法身份的新移民呢,他们的景况又该如何艰辛呢?然而,怀敦、尚鲲、林川、舒兰、葛少祥们,他们大多是不快乐的,诚惶诚恐地走进新国家,和母语国剪不断理还乱,一面是难以把握的未来,一面是挥之不去的往昔,更有迷茫一片的生存当下。他们在异国的冷暖炎凉,他们被连根拔起之后的疼痛和酸楚,他们孤独而复杂的情感,是目前还在“新东方”学校里努力充电、强化英语,并且信心百倍、豪情壮志地编织出国梦的孩子们无法体会的,更是那些随意出国旅游一趟就对国外产生“盲人摸象”般错觉的学生家长们无法感同深受的。

  身份认同是生命与文化的双重基因

  作为教育工作者,几十年的教育经验,让我深思,我们教育的宗旨,从来就不是简简单单把一个孩子送出去“有好饭吃,有好衣穿,有好车开,有好房住”,这些只是留学中介的忽悠和推销,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个个体生命的“自我实现”,这种“自我实现”,包括了情感的满足,文化的自信,族群的认同。一句话,安全感、成就感、归宿感,缺一不可。

  事实上,“身份认同”是衡量人的幸福感的重要指标。“身份认同”(identity)所涉及的归宿意识、主体意识、群体意识、人际关系、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社区参与度,都会直接影响个人幸福;而语言使用、伦理亲情、传统文化、固有习俗、饮食习惯、宗教活动,也会直接决定个人的幸福层次、幸福高度。这说明,身份认同对幸福感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迪顿所说“除了身份认同,没有其他既能很好代表效用又能量化的指标”。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有著名的“需求层次论”,马斯洛把人的需求清晰地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许多出国移民者,把个人的需求层次,又重新降低到前两个简单阶段“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在另一种文化、另一个社会中,对新移民来说,要实现“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这三个层次,是不是比在母语国更容易呢?古人说,“人离乡贱,货离乡贵”,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则是一个需要谨慎思考的问题,不可以一概而论,不可能主观武断作出定论。每个个体千差万别,性格、命运、成长道路、专业背景、机会迥然相异。 

  身份认同是一种生命与文化的双重基因。无论是欧洲的穆斯林,还是澳洲和加拿大的华人,美国的印度人,广州的非裔黑人,现代性自上而下导致了全球各区域的人口流迁,也将大批发展中国家强行推向现代化快车道。所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身份认同主要指某一文化主体在移民国文化与母语国文化、在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进行的身份选择,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荡和巨大的精神磨难。最显著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一种焦虑与希冀、痛苦与欣悦并存的主体体验。这种独特的个人体验就是“身份认同”。

  我们总是简单地认为,现代交通、现代通讯、现代物流导致的世界趋同可以将“身份认同”最小化,却不知道,这是一个苦难的悖论,“身份认同”消逝的时日,就是无家可归的一天;而“身份认同”继续顽强纠结的时候,正是挣扎着寻找家园或往返故土的境遇。

  沈从文的后半生在北京,但人们记住的就是前半生的沈从文。无论是文学史还是个人史,沈从文注定是那个在湘西完成其“养成期”的乡下人,他一直选择活在自己的年代里。这是一个独特的词语,“养成期”,就是地理环境、母语文化、地域人情、政治和时代基因对人的“身份认同”培育的决定时期。这个“养成期”对每个生命个体和文化个体,具有不可重复性。不管日后移居到世界何地,移居到哪个国家或城市,“养成期”的不可复制,导致“身份认同”的艰难重塑。

  《越过重洋越过山》客观地还原了生命个体的情感需求。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选择多种多元的世界上,除了生存、发展和进步,情感和身份认同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并且,安全感并不只是来源于物质生活层面的内容,情感和身份认同才是决定安全感的关键因素。生命是细腻的血肉之躯,人生是丰富的体验之旅。人都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子”,何况,连“孙猴子”也有花果山那样的家乡。人有童年、家族回忆、父母人伦、成长的校园、玩耍的伙伴、记忆中的街区、铁杆的发小、无话不说的闺蜜,生长环境中赖于存在的自然和人文,养成了一个人的习性,形成了一个人的思想,这种生命的“成长期”、“养成期”,能被带到另一片土上吗?能和另一个国家的生活有机接轨吗?能被另一个文化区域的族群真心理解和共鸣吗?一个新移民,如果自身原先的“成长期”、“养成期”被割断和抹杀,那么他和新国家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基础是什么,认同基础是什么?如果不能被认同,那就是永远的客人,永远的边缘者,我们不能掩耳盗铃地忽视,身份认同其实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生存资质,是生活在一片土地上的根本资质。

  《越过重洋越过山》是一本针对出国狂潮的警世之书。看过这书样本的人,都认为这书是以情动人的。因为主题牵引着现代人既麻木又敏感的“乡愁神经”。不经意的叙事,掀开貌似强大、房产遍地的现代人脆弱不堪的心灵真相,无家可归感,身份危机感。这个春天的夜晚,读着这些优美而伤感的故事,让我落泪千行。

  《越过重洋越过山》读后感(七):看完这些故事,我很难受,来北京20年,我从不觉得自己属于北京

  北京,北四环,高架桥边最高的一幢写字楼内,我挤在一间七八平米的会议室里,听到《越过重洋越过山》中那些往返于故土的故事,身边一位年过四十的男人说:听完这些故事,我很难过,来北京20年,我从不觉得自己属于北京。

  这似乎不是一个歌颂故乡的年代,即便高呼着逃离北上广,也会意气风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或按部就班地洗脸出门挤地铁。

  这些魔幻都市,把故乡根植在你心中的所有确定——你是谁,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会成为怎样的人——都变得模糊和摇摆,以至于你需要一个更加陌生的远方,当一回彻彻底底的游客,以此来证实你所奋斗的城市与你的关联。保持忙碌,让自己变得有用,不去面对这里与你的隔阂,可能是大部分人心中,时时在进行的真正的“逃离”。

  这种状态,在北京是,在上海是,在广州是,同样,在纽约是,在伦敦是,在巴黎也是;面对金发碧眼们或善意或防备的眼神,你生来扎根的那个地方,悄悄地牵动了一下。

  ————————————————————————————————————

  ●从太原到纳帕谷

  ●一转身十六年,生老病死无数

  他在美国纳帕谷开了个叫“杏村”的小酒庄。

  中式建筑,梵音袅袅,众人称赞,但这其实不曾出现在他的人生计划里。

  作为参与过太原晋祠和皖南古村落等国宝级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专业设计师。

  “杏村”是他在美国十六年间,唯一的设计作品。

  无论他多么深研中国建筑的文化背景和设计理念,都不会被美国的商业逻辑所接纳。

  在几次颇为讽刺的面试后,他转而成为一名导游,整日往返于旧金山和洛杉矶。

  工作的失意并没有将这个山西汉子打垮。

  但为了绿卡而错失父亲的最后一面,成了他内心深处不可触碰的伤痛。

  父亲临走前,念叨着家里那瓶藏了20年的汾酒,总想着,等他回来了,父子俩就干了它。

  于是他揣着酒,提了两只杯子,在父亲坟前坐了一天一夜。

  此后几年,他不断地回国探亲或奔丧。

  长大、求学、工作、出国,每每想起这些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人,仍是童年的回忆和少年的背影。

  他不曾给至亲之人太多陪伴,绵延的汾河也与他越来越远。

  再后来,有了“杏村”,他在里面专心种葡萄、酿酒,忘了外面的事。

  他在酒庄里设了一座小佛堂。

  小时候,父母每年都要带他去五台山上香,走不动了,就轮流背他。

  一家人在山上固定住几天,山顶那一眼看不到天边的开阔,令他眼明心亮。

  但人生还是迷茫的,你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被切换到怎样的场景和命运里。

  一转身十六年,生老病死无数。

  纳帕山谷间时常弥漫着酒香,而他总说,他闻到的是万里之外汾河水酿的香气。

  ————————————————————————————————————

  ●从淮安到墨尔本

  ●母亲彻夜腌制的六只咸鸭蛋,成了他被命运捉弄的起点

  故事发生在20世纪末,主人公即将动身前往澳洲求学,他踌躇满志要做出“中国微软”。

  临行的前夜,母亲将自己的拿手好菜——双黄咸鸭蛋,用东方式的含蓄悄悄藏进他的行李箱。

  这精心准备的味觉安慰,却成了一纸5000澳元的巨额罚款——携带禽类食品未申报。

  一个中国妇女的慈母之心,和西方社会的法制规则,在那一刻发生了激烈的冲撞。

  冲撞的结果,是将他变成了莫泊桑小说中,为一串丢失的假项链而终生还债的路瓦栽夫人。

  他承担起所有后果,瞒着家人,在澳洲起早贪黑、打工还钱。

  越打工,越占据精力,越影响学业,越无法通过考试,生活随之陷入一场恶性循环。

  再后来,他延迟毕业,结婚生子,随遇而安,在新的家庭与责任之下,永远留在了异国。

  那个信誓旦旦要做中国 “比尔·盖茨”的青年,变成了淡泊无求、粉刷后院的匠人。

  在我们看来,这只是生活的小磨难,他依旧过起了发达国家典型的中产阶级幸福生活。

  但当他有足够的时间整理往事时,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成了他自我问答的哲学命题。

  咸鸭蛋始终是他记忆里挥之不去的味道,鸭蛋上沾的黄泥是淮安的土、运河的水;

  那层透明的青绿色外壳是儿时端午节日挂在脖子上的吉祥图腾;

  还有流油的蛋黄,是他和家乡兄弟们开怀畅饮时的下酒菜。

  18年过去,往事重浮,他把生命中真正丰华正茂的岁月,永远留在了故乡。

  他后来将父母接来澳洲修养,两位老人所渴望的与孙辈亲近,被语言和独立意识所粉碎。

  一次,小孙子摔倒在地,母亲忙去搀扶,却被小孙子反感地用手推开。

  母亲看着这个黄皮白芯的小香蕉人,她知道,她和孙辈之间,除了血缘联系,已不再具有其他关联。

  她不知道,当年送儿子出国,是一种成功,还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

  ●从长江三峡到爱达荷州

  ●永沉江底的故园,成了远逝的梦

  在美国爱达荷州,他日日于自家门前,穿过明晃刺眼的向日葵丛,遥想那个青苔染石、藤蔓绕树的深谷,那个叫巫山的地方。

  而早在十多年前,三峡大江截流、巫山村寨被淹。

  永沉江底的故园,成了远逝的梦。

  他从小在三峡的支流大宁河边长大,18岁前,他从未离开过那个叫蜂滩的小村寨。

  18岁,他考取了南京大学,也正是那一年,三峡大坝开始分期蓄水。

  在校园里,赴美留学急剧升温,“新东方”“疯狂英语”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中国青年们开始迷恋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

  他也一样,被美国精神感动得涕泪交加。

  经历艰难的签证申请,他来到西雅图,苦读三年。

  临毕业前,大江截流蓄水升高了175米,蜂滩连同两千多年历史的巫山老城,就这么没了。

  三峡人被迁徙至上海崇明、海南、江苏等地,一个家族的人被分散到天南海北。

  而他顺势留在美国,多番周折,安家立业。

  他为自己造了一个词——洋插队。

  如同60年代改变万千中国家庭命运的“上山下乡”,他也同样被裹挟在时代的大潮中。

  而好莱坞电影所宣扬的美国精神,在现实里被替换为功利和势力,

  一样的挣钱养家,一样的阶层分明,

  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仁慈的理想,没有动人的牺牲。

  你会获得,是因为你有价值,你有用处。

  而你如果是弱者,就注定被抛弃、被轻视。

  当然,这并没有什么错。

  他家门前有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很荒凉。

  他总觉得,这条路会通向永恒的孤独、母亲的温柔和生命的故乡,那个叫三峡的地方。

  ————————————————————————————————————

  从北京到纽约,从广州到弗莱堡,从深圳到巴黎,从江南到加州……

  在西式建筑群组成的都市街区里,总有人一次又一次向故土索要安慰。

  这些看似戏剧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有残酷、有温情、有戏谑,更有大时代下,命运的无力,我们从未想过要随波逐流,但似乎有时也只能随着走,走走看,探探路。

  命运即在此时开启、闭合、开启、闭合,或许它也只是随着你走。

  而那些异地远方带来的赠予和迷惑,都是选择的结果,坚持或放弃,都不是可耻的。

  所以呢,越过重洋,也越过山,愿我们每个人的道路,都能圆满,倘若有惊,也能无险。

  《越过重洋越过山》读后感(八):不敢追问后来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真实,有深度。

  它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出国热”时期的中国留学生,后来的日子。但这确实是十个不敢追问后来的故事。其实,人生是很迷茫的,出国真的好么?当时的人们,都蜜汁向往。

  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差不多,都是中国顶尖大学的本科生,又考上了美国或者澳洲、欧洲顶尖大学的留学生,又或者有着非凡的才华,被国外的专家邀请过去,他们都是中国90年代的知识分子,对未来、对生活、对社会都充满理想的执着的一群人。那个时候的中国,还穷。至少这批知识分子中,很多都是山沟沟里的穷孩子,一路努力学习,苦读诗书,考上了名牌大学,有努力争取,申请签证拿到绿卡,但是他们又都为了绿卡,在国外忍辱负重。

  这个年代的人,可能无法体会。大概就是贫困生想出国留学的难度。我有时候,不禁想,到底是他们抛弃了时代还是时代抛弃了他们。

  为什么是不敢追问的后来?因为他们出国后,过得并不容易,没有人知道他们为得到绿卡,做了多少牺牲,曾经的梦想可能是一场空,也没有人知道他们打过多少工,他们离开故乡,不再说母语的苦痛。

  如今在北京漂泊的“高材生”,也常常有这样的疑惑。

  我身边有一个相似的故事,好友青从小一直品学兼优,从小山村一路学习考上大学,为了到北京,又读取了一个硕士,因缘际会,实习单位可以解决户口,从研二开始就“忍辱负重”去单位实习。研一的时候,靠每个月勤工俭学的600多元过日子。毕业留在了实习单位,一直工作至今,4年没有涨工资,也不敢辞职,因为没有违约金。她跟我哭诉,觉得自己一个硕士,工资可能还没有清洁工的高。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上学是为了什么 。我除了说,你有户口啊,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因为我的内心深处应该是属于逃离北上广的那一类人。

  90年代出国的那批人,这本的书的十几个主人公。他们的故事要更加凄惨,一个山西的硕士生,一路打拼终于拿到绿卡,但却是在美国种土豆。而他的同胞弟弟,虽然没有上名校,但有生意头脑的弟弟,却在老家买了三套房,一套给父母,一套自己住,一套给哥哥。一个北大的女学士,毕业三年后闯美国,为了拿到绿卡,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20岁的美国人,只为了能在美国多呆几年,一位江浙的大学生,因为母亲临行前偷偷放在他行李中的6个茶叶蛋,在过关的时候交付了5000澳元的罚款,一对在申请工作签证的夫妻,为了不影响签证结果,在父亲病危去世的时候,都没有选择回家探亲……

  这个世界和时代,给了我们什么,而我们又抓住了什么?真的对吗?中国的高级建筑师,可能到了美国毫无用武之地,一直做家庭妇男的他,最后是在老家做煤炭生意的二姐的帮助下,开始种植葡萄、酿酒讨生活。

  但是,大城市可能不适于生活,但可能适于梦想。有些事,我们不做真的不知道结果。这是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作者的文笔也超级赞,文字驾驭能力一流。

  《越过重洋越过山》读后感(九):芸芸众生的地理迁徙和精神飘移

  作者/王嘉

  在汹涌澎湃的移民潮和留学热的时代背景下,中信出版集团《越过重洋越过山》首次反思全球化迁徙潮流和全民性出国狂热引发的乡愁主题。全书讲述了一系列既具有日常维度、又充满哲理意义的非虚构故事,全景式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华人游子在海外的人生轨迹、命运变迁和文化冲突。在这场波及到无数中国家庭的“洋插队”历程中,离乡和还乡成为一个深刻的悖论,演化为异质文化之下移民的身份认同难题,演绎为“大时代”或者“小时代”之下岁月与命运的荒诞无力。

  当代青年说是“小时代”,民国时代的端木蕻良说是“大时代”。在《越过重洋越过山》的作者谢青桐看来,时代不分大小,不给正在经历的时代贴上“大”或“小”的标签,芸芸众生的寻觅和动荡,其实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来就没有改变过。时代不分大小,任何时代,众生都要解决安身立命的重大命题。

  这是一个整体和平的盛世年代,和平的世界秩序为全球化的资金、技术、知识和人才的流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现代科技带来了交通与通讯的便捷,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互通格局和共享命运。现代理性的确立、物质文明的繁荣和普世价值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冲突、贫穷、饥饿、动乱的几率,各个国家纷纷打开了国门,公民赢得了更多的选择,特别是一些国家的精英阶层,由于智力优势和资本条件,获得了出国及移民的优先特权。

  《越过重洋越过山》里这一系列故事的背景,就基于这个人们可以“有无数选择可能”的当今世界。“有无数选择可能”原本是好事,体现了世界的开放和多元,这是全球化带给人类的最大的人道主义福祉。于是,人们“出发”了,一次又一次“出发”了。然而,以所谓“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生活”为动机的“出发”,就一定能“抵达”吗?

  母亲省吃俭用,把儿子培养出国留学。儿子出国的前夜,母亲在儿子的行礼箱里悄悄塞进几只咸鸭蛋。不料,儿子在澳洲入境时被海关人员查到携带非法食品,不得不支付沉重的罚款。随后为了补偿罚款造成的经济损失,儿子又靠拼命打黑工苦挣回生活费。历经艰辛,儿子终于在澳州过上了体面的中产阶级生活。当咸鸭蛋的乡土味觉在记忆深处被彻底删除,他最终“抵达”了吗?

  在长江三峡长大的孩子,具有三峡的所有自然和文化基因,命运阴差阳错,他像一粒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随风飘来飘去,最终被吹到美国爱达荷州荒凉的乡村,那里生活宁静,可只有无边无际的马玲薯农场,巫山峡江成为再也回不去的故乡。作为“洋插队”的一员,他“抵达”了吗?

  一家三口把一张世界地图望穿,到处寻觅,处心积虑,尝遍了各种各样的移民手段,试图寻找一处萤火虫聚集的生态仙境,也为解决小孩在中国国内面临的实际教育难题。结果移居到美国后,发现他们心里的故乡其实还是在来时的中国南方,那些水墨青山、竹海茶园才是他们心灵的故土,而北美大陆的地貌风土在他们眼里却像外星球一样难以融入。他们“抵达”了吗?

  除了“出发”与“抵达”,还有“归来”。

  从漂泊多年的纽约,回到与青春盘根错节、与生命不能分离的北京,一对旧日恋人的重逢,除了追忆恍若隔世的过往,除了弥补与祖国脱节多年的情感,他们并不期待惊喜的未来,只有促膝谈心的平淡雪夜。老北京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一段京胡弦语,一壶茉莉花茶,全都被他悉心收藏了。他们重逢的时光轻快而又苦涩,他们只谈生活细节,不谈社会历史,只谈生命的瞬间快乐,不谈人生的终极幸福。他们归来了吗?

  一个浪漫豪迈而有主见的美丽女子,从江苏小城来到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富人社区访学交流,她凭着独立精神和个人魅力赢得当地上流社会白人精英的尊重。一群美国富人决定资助她在名校耶鲁深造。她为了远方的中国男友毅然回国。回来后,当她发现男友已经背叛她时,她选择了沉默和宽恕,用褪去华丽后的低调获得了生活的静好。她归来了吗?

  所有的这些“出发”、“抵达”与“归来”,作者都没有评价好还是不好,对还是不对,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什么是非对错,只有无限循环的因因果果,还有被命运裹挟的离愁别恨。我们分明看到,这是一个永远充满“别离”的世界。龙应台把动荡时代的分离称为“大别离”,新生代的“文青”把和平年代的分离冠名为“小别离”。而在《越过重洋越过山》中,“别离”无所谓大小,所有的“别离”都是永恒的宿命,都可能“一转身,就是一辈子”。

  《越过重洋越过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穿越三十年岁月,流年似水,岁月流转。而所有的那些追寻者,真切感受到的是命运中无力的别离,这种无力的别离伴随着半生的迁徙和时空的飘移。出发的初衷原本不是这样,抵达的彼岸似乎也不是那样,或者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或者南辕北辙、渐行渐远,或者风雨仓皇、无边沧桑。天地间,生命如蚁,思念如灰,人是裹挟在沧海横流中的沙砾,无力地随波逐流,无力地随浪翻转。人生大多时刻,渺小到如灰如尘,被命运捉弄。新时代的“洋插队”,一波波的移民潮和留学热,成千上万的人迁徙,成千上万的人漂移。太平世界,寰球同此凉热。在浩浩荡荡的大变动面前,每一个动荡的个体生命,在这个人口迁徙、资本流动、资源互换、文明重组的全球化时代都有一段饱含辛酸无奈的传奇。

  芸芸众生的地理迁徙和精神飘移,或者计划之中,或者猝不及防,被命运抛为异乡客,连根拔起的是一种无法渲泄的“现代乡愁”。这种“现代乡愁”不同于“古老乡愁”的美丽、惆怅与忧伤,“现代乡愁”似乎没有太多的诗意,交织着抵达不了的迷茫和回不去的焦虑,充满着纠结、无奈、惶惑不安和惊慌失措。就在这样的情绪中,《越过重洋越过山》中那些不紧不漫的平淡叙事,其实是不堪承受的悲情,是一种问天问地的“无力感”、“荒诞感”,那些看似时代骄子和社会精英群体的人生,其实和所有普通的生命一样,平等而脆弱,动荡的人生一定是有伤口的,不管伤口流着血,还是结好痂,但他们绝对不把伤口给人看见。《越过重洋越过山》揭示了这一道道伤痕的隐痛,其本质就是“乡愁”被撕裂成连自己也看不见、摸不着的碎片,这才是最大的“荒诞感”、“无力感”。

  书中开篇就引用了法国现代哲学家阿尔贝.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所说,“当人被剥夺了对故乡的回忆和对乐土的希望,这种人和生活的分离、演员和布景的分离,正是荒诞感。”如何面对和超越这种“离乡”和“离乡之后”的强烈“荒诞感”、“无力感”?加缪曾经说过:“荒诞产生于人类的呼唤和世界的无理的沉默之间的对立。”在世界的力量面前,所有人的力量都显得无比渺小,所有的反抗也注定将徒劳无功。这种西西弗推石式的“无力感”,折射出人在现实世界中的生命困境和生命本身所具有的荒谬性。猛一看,加缪哲学似乎导致了一种悲观的结论,但恰恰相反,加缪认为人应当义无反顾地生活,穷尽现有的一切,知道自己的局限,不为永恒徒费心力。这其实就是东方佛教的“不执事物,担当现在”,也就是“向死而生”的态度,生命才不会庸俗。

  《越过重洋越过山》正是找到了“荒诞感”、“无力感”中的正面价值,所以读起来始终是充满美感,也充满希望。飘移的生活被描写得真实而优美,追寻的过程被处理得客观而简约,深刻的哲理在克制的表达中被画龙点睛。作者试图通过一系列非虚构的写实、又充满文学意境的生动叙事告诉人们,生活虽然荒诞,但生活是可以拒绝庸俗的。离开家园的寻找、无法抵达的悲怆、久别归来的物是人非,所有这一切的“荒诞感”,没有希望并不等同于绝望,清醒也不导致逆来顺受,不能“抵达”不意味着就不能“出发”,最终“回归”不代表就后悔当初的“出发”,人应该认识到他唯一的财富是生命,而生命既然是必然要消逝的,同时又是可以尽量加以开发的,人应该而且能够在这个世界中获得生存的勇气,甚至幸福。所以,书中的主人公们,还是主动选择了启程、到达或者回归。我们承认命运的“荒诞”和“无力”,就是确认自己清醒的理性。我们拒绝了不切实际的永恒梦想,但完全肯定追求的积极过程,同时就肯定了人世间的美和生命的欢乐。

  一个故事接着另一个故事,一段旅程连着另一段旅程,谢青桐带着我们“越过重洋越过山”,来到壮丽辽阔的北美大陆,来到广袤无垠的澳洲大陆,来到人文深厚的欧洲大陆。通过那些娓娓道来的叙事,我们漫步于纽约曼哈顿的崇山峻岭般的高大楼宇之间,停留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风光迷人的纳帕酒庄,沐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海岸灼热的阳光之下,流连于德国弗莱堡古城冬日的情调酒吧。除了海外,还有中国的云南大理、台湾澎湖和“魔都”上海。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乡镇,西方国家风情万种的都市小镇,构成了一幅真实而曲折的中国新时代社会精英的地理迁徙和精神飘移地图。作者带领我们走进这些地理场域时,他既不以旅游者的身份,也不以暂居者或原住民的身份,他只是一个旁观者,跟随着这些故事和故事里的人物,走进一个又一个国家、一个又一个城乡,观照这个无所谓大小的“时代”,讲述一个个无所谓大小的“别离”。

  《越过重洋越过山》契合了中国普遍读者对海外移民和出国留学问题的强烈关注,激发他们对移民选择、留学热潮、出国时尚的客观反思。此书既用沉淀厚重的人生况味感染读者,又以充满异国风情和时尚元素的可读性抓住读者,让人们读起来轻松,回味起来凝重,深深地感受书中弥漫的人生的宿命感和无常感、命运的飘移感和无力感,时光的流逝感和沧桑感。这些人生感受必将调动中国读者普遍的情感体验,引发对出国话题的深度认识和重新思考。

  《越过重洋越过山》读后感(十):离乡还是还乡

  离乡还是还乡,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时光流转,时光向前。现在出国移居和留学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多得像过江之鲫。随着全球化 现象的出现,大部分移民者,在漂移不定当中,在匆忙找寻、追逐和奔走的空隙,往往会产生一种无家可归的感受。而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在东奔西走中,冥想被遗弃,幸福被剥离,整个人赖以生存的的精神依据被抽掉,不仅流落他乡,更会因为产生的空虚感而陷入沉闷中。

  故事中的这些人,他们都热爱中国,热爱中国的大好河山,传统文化,以及最美丽的母语。舒兰因为美国绿卡和一个大她20岁的中年男人结婚,离开祖国20多年,一个人在美国生活;怀敦,建筑师,因坚持自己的建筑风格,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妻子而留在美国,后因为绿卡的审核期,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葛少详因6个咸鸭蛋,而击破出国的幻想,从一个朝气蓬勃,充满理想的青年变成一个沉默的中年;他们只是移民中的一小部分,但代表的却是移民的那一群人,他们在祖国和新国家之间摇摆不定,不断寻找自我身份,却又陷入自我认知的困惑和自我认同的危机。

  很多移民者在回到祖国后,很明显的感觉到中国的变化,而多年漂白在海外,让他们真正与祖国的当下脱节了。只能一遍遍的怀念过去,来反复的告诉自己我回来了。所以时间是残忍的,也是无奈的。当初你为了出国,千辛万苦,签证5次才过,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的留在这里,父母生病,甚至去世,都没办法回去,而当你能回去的时候,看到的只有一座刻着他们名字的墓碑。人的这一辈子,就是不断的和身边的告别,亲人、朋友、恋人、同学、同事,可能一转身就再也见不到了,最令人痛心的是,我们可能没有机会好好的跟他们道别,甚至来不及给他们一个拥抱,说一声谢谢,再见。

  留下还是离开,其实我很赞同书里的这段话:生命最真实的意义,就在于那个简单的原点,在那个原点,人的心跳不会加剧,欲望不会膨胀,一步步脚踏实地,踩着松软的泥土,走向属于自己的碧空如洗而又风和日丽的春天。朝云暮雨,日出日落,总能说着母语,也总能听到乡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