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旅行者的早餐》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旅行者的早餐》的读后感10篇

2018-04-08 21:4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旅行者的早餐》的读后感10篇

  《旅行者的早餐》是一本由[日] 米原万里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元,页数:22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旅行者的早餐》读后感(一):吃亦欢喜,喜亦吃

  《中庸》言:"莫不饮食,鲜能知味。"饮食乃人生中现实者。孟子曰:"饮食男女性也",是矣。然饮食贵知味,人生现实中之味则在情,今所谓人情味是矣。苟无情,则又何味焉。 ——钱穆 《中国文学论丛》

  《旅行者的早餐》读后感(二):不吃就太浪费

  细数我们的五官,大概没有比味觉更私密、更保守感觉了。每次试图和身边的人安利自己所尝过的某一道味,苦于文字表达苍白无力,往往无疾而终。后来发现一个小技巧,在描述配合手舞足蹈表情的夸张,听者或会因为感受到你的热情真诚似懂非懂,终于发出缓慢的一声——“哦”。但那还是不够尽兴。因此一直很佩服能将私人化的味蕾体验生动呈现在文字中的人,而米原万里就是这么一个在文字中都能“拍桌而起”的吃货。按她自己对人的两种分类:“为活着而吃饭”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和“为吃饭而活着”的“现实主义者”,她必然是属于后者,乐观讴歌人生的现实主义者。

  米原万里在西伯利亚

  《旅行者的早餐》读后感(三):旅行者的早餐:食物意义

  人类最基本的生命需求就是“口腹之欲”,它也是人类所要遭遇的最强烈试探之一。人类与食物的关系微妙具体,从烹饪起点——播种开始,直至食材被精心制作,端上餐桌,一种味道代表着一种文化同时考验人性。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用具体人物故事将散落在中国大地上的各种美食串联起来,描绘出一幅天地和谐共生的美景

  在我们身边,潜伏着一些“资深吃货”,他们是美食的捕猎者,是美味的鉴赏家,同时也是一种围绕着美食的有情调生活设计家。日本学者米原万里因其工作之便,常年游走于欧亚版图,对各地知名的美食都烂熟于心。《旅行者的早餐》以一个身在异国的“美食资深鉴赏家”的眼光,将美食背后的历史与典故作为研究美食的切入点,令人眼花缭乱的食材,让人忍俊不禁的食物背后的笑话或故事,夹杂日式的幽默与调侃,都给米原万里的这本旅行美食笔记增添了一种人文气息浓厚有趣有料的质感

  米原万里在书的《序曲》里说:“杀生的罪恶感与满足口腹之欲的愿望在心中搏斗,慢慢学会接受这种矛盾才能长大成人吧。”这句颇有意味的“米原万里式”名言源自米原家养的小鸡接二连三的死去,之后米原连任何加了鸡蛋的食物都难以下咽,但是经过时间的推移,米原还是克服了心里的障碍,因为加了鸡蛋的卡斯提拉蛋糕实在太美味,尽管在吃的过程中米原的眼前还是浮现出小鸡微微抽搐着死去的样子。米原的这一心路历程转变其实就是人性中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的角力。对于杀生所激起的罪恶感也可以说是一种正义之感的觉醒,也凸显出米原心中潜藏的佛家立场,这就是米原心里“善”的一面。而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又不得不咽下那些生灵,反映了米原面对食物的反思与自责的矛盾心态。这种态度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很多人面对食物只顾大快朵颐,而忽略了对于文化的反思立场。

  围绕最好喝的伏特加,米原考据了俄国当时的政治历史,发现了“伏特加是衡量社会安定优秀指标”;由“旅行者的早餐”这种罐头的名称,米原得出了商家将“促进销售努力视为罪恶的禁欲式审美意识”的独特观点;品尝鱼子酱之余,米原披露了苏联渔业界的鱼子酱走私集团;通过几番苦苦寻找,才终于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土耳其蜜糖......米原每一个关于食物的小故事都因有着历史的纷杂模糊面貌而变得立体而丰富,所以食材也就披上了一层神秘、调配着历史佐料的新鲜味道。有谁会花那么大功夫去研究食物背后的学问呢?米原万里的学者目光在追寻食物的过程中纤毫毕现,尽管将“食物”与“典故”相结合难免让人感觉“吃的很辛苦”,但米原万里却将本不相融的二者很巧妙的以欢脱的笔调进行了呈现。所以当你吃到一种食物,你定会自觉不自觉的像米原一样想要探究食物背后的历史风味

  当然,探讨食物,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人”这一层面。米原在书的最后一个乐章,提出了“人类的二分法”:她将人分为“为活着而吃饭”和“为吃饭而活着”两派,她又进一步阐释:“前者多为喜欢空想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后者多为乐观讴歌人生的现实主义者。”你看,米原的犀利的文字风格在这里得到了高度的概括。不过她也说,大多数人都是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这本书的一个题中之义。

  我们从品尝中解读,从解读中领会生活的艺术,从生活的艺术中挖掘出人性之光与人生的意义。所以,要想阅尽大千世界,就要先品尝各国美食,因为“食物”是如此的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食物满足的不仅是我们的“口腹之欲”,还滋养了我们的灵魂,而米原万里的这本旅行中的美食笔记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更平和更均衡的生活方式

  《旅行者的早餐》读后感(四):不把早餐称之为早餐,便是美好生活的开始

  木原万里幼时曾用自己所有的积蓄买了十二只小鸡,遭到母亲强烈反对,自以为能好好照顾小鸡长大的她,得到的打击是没出几天小鸡悉数夭折,被猫叼走,凄惨无比,自此有整整一年万里不再碰鸡肉和鸡蛋。

  读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只猫,攀越公路池塘捕鱼被轧死的悲伤往事,从那天起,我发誓再也不要吃鱼肉。

  可对一个吃货来讲,这种道德约束或出于某种原因对美食的弃绝,能维持多久呢。“杀生的罪恶感与满足口腹之欲的愿望在心中争斗,慢慢学会接受这种矛盾,才能长大成人吧。”一点没错,这是大人才有的缺憾,我们开始接受自己某方面丑恶意志坚定,但谁会因此指责我们呢?在美食的诱惑下,我们可能需要请求已经死去的小鸡和家猫原谅我们的背叛,默认它们不会诅咒我们。

  作为一个总也吃不胖的瘦子、对食物也不大讲究的人来说,在看到他人大快朵颐;遇到身材失衡的肥胖患者总会鄙夷地献上白眼好奇人怎么能够那么轻易被食物俘虏操纵,难道不知道暴食是天主教“七宗罪”的罪行之一吗?食为果腹,这是很长时间我对食物最朴实看法

  驻外俄语翻译木原万里《旅行者的早餐》一文中,便讲述了苏联同志同我一般实务、冷漠生产方式,他们会把普通名词直接当商品使用,像是店铺就用大字写着“米”,“肉”,“理发店”。一点不玩虚的文字游戏,避免因名字误导消费者进错了店面。

  那么“旅行者的早餐”是什么呢?俄国人以此创作了许多揶揄它的笑话,来说明这种食物有多难吃。它就是各种食物煮在一起,跟狗粮相似的罐头,为了远足出门旅行的人而准备的,但旅行者没有多少愿意把它当早餐,供应商也就逐渐不再生产了。

  苏联人民没有站起来反抗“旅行者的早餐”停止生产,只是用脚投票,把它编成笑话,置之不理。当人们不再满足于果腹,开始重视食物在舌尖那一刻的味觉体验。自由化的市场食物变的玲琅满目,人的口味究竟是变刁了,还是复苏了?

  可能所有吃货都倾向于后者,造物者为我们安装舌头,就是让它垂涎食物的千滋百味。一年吃一种食物,随随便便填饱肚子,是长期物质匮乏懒散积聚的习惯,使舌头误以为简陋单一滋味常态

  对待食物的态度就是我们生活的态度,在食物上的用心程度区分吃货的高低

木原万里说,很多人喜欢按血型将人进行分类,而我会先把人分成“为活着而吃饭”和“为吃饭而活着”。前者多为喜欢空想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后者多为乐天讴歌人生型的现实主义者。

  但如果单纯相信自己为吃饭而活着就如作家赞美的那样,那就大错特错了,成了不折不扣的饭桶。就像市面上很多写吃的文章,让你觉得美味的并不是食物本身。木原万里这本美食散文集,也不执意于展示饕餮,而是犒劳读者,献上称得上大餐级别的文字。可是因纸中的美食,已被个人主观篡改?简单精致菜肴表现出的内容,全靠一支笔的演绎。我又想木原万里是否因久居俄国沉闷的大地,下笔中和了日本文学的清淡爽口和俄国文学的慢火熬制,是少有经得起的回味之物。

  文中之骨,是她吃的哲学。第一次品尝到某种食物,我们常人总是在知晓了它的名字之后,便把它纳入自己的美食经验,不再过问了。过去不知从哪里来的一道珍馐,光阴流转,我们也不会念念不忘何时能再品尝它,有意再去到处寻觅。米原万里对食物的追寻和热爱,写下的这些文章,便使她贪吃的行为,没有外露出一副堕落相。

  看不到伏特加光芒的人没有资格谈论俄罗斯,所以米原万里就皓首穷经在藏书中,在旅途中四处打听关于伏特加的历史,在俄国人生活中重要意义。生产马铃薯最大的国家,为什么马铃薯在它的历史中却很短暂?推广种植马铃薯,为何是一场与迷信势力对抗的鏖战?读着这些小故事,你也许会开始审视身边这些寻常的吃食,它们都有着比我们复杂、也悠久的长的历史。当你明白一道菜繁复的流转、制作过程,它的味道是否会比你对它一无所知时,略有不同

  木原总是能从食物中发现它的故事性,蕴含的朴实哲理。但她也从童话记忆中,挖掘出了许多食物未知的滋味。像《海蒂》中传说很好喝的山羊奶,有朝一日作者真的尝到了,惊讶直呼:“WTF?”于是她很开心不知道山羊奶味道的时候,读到这个故事真幸运 。《桃太郎》故事里,奶奶做的黍米丸子,吸引了狗、猴子和鸡,与桃太郎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上山打妖怪。作者吃到黍米丸子时,又是满腹失望不满疑问这鬼东西值得付出生命?!后来她在美国看到有人喂猪黍米,才明白原来黍米对猴子这些小动物更有魅力

  她甚至得出如果英国和美国食物更好吃一点,世界也许会变得更和平。原因是食物没有魅力的国家,在战争上更有利士兵离开家园打仗,若在驻留地吃的心花怒放,多久都能坚持的下去。

民众与国家联系在一起的强大力量,一定是从小吃到大的食物,红日牌的便当比太阳旗更重要。

  我又想起从前省吃俭用姐姐,读书时她可以忍受咸菜泡饭,瘦骨嶙峋。但现在工作的她,每次聚餐竟也不愿将就,东挑西拣餐馆,看着菜单纠结半天。吃饭之间,不停讲述着食物的前世今生,她和食物的相爱相杀。每至吃饭时间,肚子就突然紧缩几圈。发现食物之趣,痛快享受一场盛宴,也就是发现生活之美吧,这是米原万里的发现。

  《旅行者的早餐》读后感(五):「为吃饭而活着」并不可耻

  有个男人森林里遇到了熊。熊马上质问男人:

  “你是什么人?”

  “我是旅行者……”

  “不,旅行者是老子,你是旅行者的早餐。”

  ——米原万里《旅行者的早餐》

  ———————————————————

  前段时间看阿城老师随笔集《常识与通识》,里面第一篇文章名为《思乡与蛋白酶》,将家乡的美食与“民科”相结合的讲述方式令人印象深刻,看得我口水直流,相比于深夜在朋友圈发美食图,不得不承认还是文字最有感染力。而谈到美食,古往今来都是文人骚客不吝笔墨话题,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学论丛》中就曾总结过:“《中庸》言:‘莫不饮食,鲜能知味。’饮食乃人生中最现实者。孟子曰:‘饮食男女性也’,是矣。然饮食贵知味,人生现实中之味则在情,今所谓人情味是矣。苟无情,则又何味焉。”

  《旅行者的早餐》读后感(六):关于美食:一场非同寻常的文化盛宴

  文/初晓   若是第一次听这个词“旅行者的早餐”,你应该会想象这是旅途中,一顿丰盛的早餐,应该很美味!这样想的确无可厚非,只因这个词似乎带着美好,可若知道它究竟是怎样一种食物,只怕你要望而却步了。关于美食的书籍的确不少,但若跟文化与笑话联系在一起,估计就不常见了。   《旅行者的早餐》就是一本将食物与文化和笑话联系在一起的书籍,它是作家米原万里的美食美文随笔集。关于书中讲述的美食,主要是作者米原万里在游走欧亚大陆时,记录下的让人捧腹大笑的美食,这是一次特别的舌尖之旅。为何如此说?只因为书中的并非都是美食,比如“旅行者的早餐”可就不是什么好吃的食物!

  《旅行者的早餐》读后感(七):与吃有关的人文、历史和爱

  米原万里是俄语翻译,长年从事驻外俄语翻译工作,小时候就跟父母生活在国外。因为工作缘故,曾去过俄罗斯两百多次,对当地文化很熟悉

  一开始,我很好奇为什么取这么个书名,跟旅行和早餐有关吗?在读完第二篇文章之后,我总算知道了书名的来源,其实,它跟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个笑话有关。这真是充满遐想的名字,拥有多重含义。毕竟,会讲笑话对俄罗斯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就像米原万里说的:“会讲趣闻和笑话是俄罗斯人必备的素养,一般的俄罗斯人至少要储备五百个笑话。再一本正经的优等生也要储备三百个笑话,才像个堂堂正正的大人。”

  我对俄罗斯的了解很少,除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安娜·卡列尼娜》这类文学作品,就是《战斗民族养成记》这种电视剧。文学作品里的俄罗斯严肃、深厚,电视剧里的俄罗斯彪悍、耿直、充满幽默感。

  但作者用自己的文字,帮我透过食物了解了俄罗斯的历史和文化。第一篇文章中,她就聊了伏特加和门捷列夫的故事。我倒是知道俄国人对酒的钟爱,所以不意外会写到它。在那里,有种说法41度的伏特加口感最好,“为了提高伏特加的制造技术,政府委托门捷列夫博士分析伏特加的成分,当时普通伏特加中水和酒精的配比是一比一,这样酒精度数是四十一度到四十二度”,研究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就一点点实验,反复试饮,最终调出了口感最好的伏特加。这真是闻所未闻啊。

  另外,马铃薯在俄罗斯的扎根之路也异常有趣。“哥伦布1493年从新大陆回过之后,旧大陆的人就知道马铃薯了。”但俄国人似乎对马铃薯很不感冒,甚至有些畏惧和厌恶。“1840年,俄国全境还贴过布告:一、在所有的公有地中设置马铃薯专用地,供农民栽培分配到手中的薯种。二、分发关于栽培、储藏、烹饪及食用马铃薯方法的指导书。三、表彰并奖励成功栽培马铃薯的农户。”不过这个布告并没有使马铃薯成为国民食物,反而引发了“马铃薯起义”。是真的起义,政府派人进行了镇压。单从这一点,我又感受了《战斗民族养成记》里俄罗斯人的彪悍和耿直。

  作为一个高级吃货,米原万里用自己的亲近经历,说明了故事里的食物好看但不一定好吃。作者是一个真心热爱美食的人,她是那种不但爱吃,还爱琢磨的人。她写的一切都与吃有关,但她并不是简单的描述食物的味道如何,做法是什么。我第一次见有人认真探讨和思索故事中的食物,不管是《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的山羊奶,还是《圣经》中的葡萄酒和苹果,都一段很有意思的个人解读。她从自己的感受开始,把自己与之相关的经历娓娓道来。

  《踩面包的女孩》那篇文章切入点很小,但内容宏大,不管是俄国十月革命,还是日本的战后经济政策,写起来毫无违和感。文章的最后一句竟然是“我觉得日本坠入地狱的日子也不远了。

  而跟《小黑人桑布》这个故事有关的那篇,角度有趣,印象很深。因为故事中有一种叫老虎黄油厚松饼的食物,小时候的米原万里认为它应该非常好吃。所以,每当在动物园或马戏团看到老虎,她就会联想到黄油,之后联想到厚松饼,垂涎欲滴。不过长大后,米原万里生出疑惑,进而发现了一个事实:自己心心念的食物并不好吃。

  原故事的作者是英国人,她创作故事时在印度生活,这个食物应该是印度人常吃的食物——馕,毕竟文化背景不同,她写了薄松饼,而日版翻译有些过头,写成了当时流行的厚松饼。

  除了国外的故事,作者还写了一些日本的童话故事。像《桃太郎》、《咔嚓咔嚓山》、《饭团滚滚》都有她对这些当中的食物有关的看法。

  在读完整本书之后,我清晰的感觉到,一个热爱食物,并对它怀有好奇的人,是在多么投入的生活。不要忘记,米原万里可是一个去看房子也能顺便体验美食的人。

  她热爱生活,并仔细观者和记录着打动自己的瞬间。不管是一群人在靠近北极圈的西伯利亚,面对冰天雪地和匮乏的食物幻想美味的寿司,还是带领一群人到俄国做近视手术时,用白米饭和梅干制作的食物安抚了一颗无论如何都要回国的心。前者是苦中作乐,后者充满了温情和关怀。

  她说:“少女时期在国外生活五年,仅仅一个饭团,却多少次把我从绝望中拉出来,给我生存的勇气和精神。这不仅限于日本人,一个国家的日常主食和传统饮食对国民的影响之大,简直就像神灵附体一般。”不知为何,我更喜欢后半部分她写家人和自己在日本的部分,误会之旅、芭蕾情结、妹妹的食欲等等,都更加鲜活有趣。

  《旅行者的早餐》读后感(八):反正都是要吃的,不如认真点

  很多人按血型将人进行分类,而我把人分成“为活着而吃饭”和“为吃饭而活着”。前者多为喜欢空想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后者多为乐天讴歌人生的现实主义者。——米远万里从这个名字,旅行者的早餐,一开始是以为一个旅行的人在旅游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美味的早餐。目录的题目也是如此的诱人:海蒂爱喝的山羊奶、葡萄酒是耶稣基督的血,桑布真的吃了老虎黄油厚松饼吗?……无论怎么看,都是一部美食介绍的一部书呀。

  而在阅读中发现,这“旅行者的早餐”除了回忆在旅途中吃的食物以外,还有着俄罗斯人独有的笑话。

有个男人在森林里遇到了熊。熊马上质问男人:“你是什么人?”“我是旅行者……”“不,旅行者是老子,你是旅行者的早餐。”

  封面上的一只熊和一个女孩,看着画面很唯美,若这弱女子真的遇到了这只熊,又有了这样一段对话,那也只能愿这女孩能够平安吧。

  旅行者的早餐有着各种各样的含义,而这个含义将怎么界定,则是由读者们来界定。旅行者的早餐,听着就是个有意思的书,而对于“吃”这件事,米原万里一直乐此不疲、勇于尝试。这些在她生命中的食物,一点点组成了她爱吃的灵魂——对吃的热忱不减,永远有着难以满足的味蕾,行走这广袤的美食土地上。

  以吃的名义,写一部自己生活的回忆录:俄罗斯、土耳其、日本……虽然地点不多,却有着自己最深最暖的记忆。生活中最稀疏平常的事儿,吃得好叫好吃,吃得不好叫不对胃口,除了食材和味道,我们根本就不会探究这个食物从哪儿来的,有着怎样的历史,当地人会怎么看。而这点米原选择了类似于“刨根问底”的精神,来去探索着食物的本真,多了几分追求生活质量的意思。

  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像是一个个自说自话的故事,却显得妙趣横生,有种讲故事的人在面对着你诉说着她的故事。也许是翻译的缘故,我并没有看到这位言辞犀利,一语中的著称的“毒舌万里”,而我看到的像是一个领居家的大姐姐在讲她的经历。这语言的风格虽是看不出精美,倒是这平常才精彩。

  如果有一天,我也想去尝尝万里吃过的食物,无论这些食物的味道怎样,都会拥有一段与作者相通的经历。而这经历会跨越时空,在灵魂中进行着交流。

  《旅行者的早餐》读后感(九):好玩,好吃,好笑

  文人们都喜欢写吃,比如袁枚写过《随园食单》,梁实秋写过《雅舍谈吃》,张佳玮也写过《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同类的书不胜枚举,但是这种题材的书都有一个通病——读一两篇觉得食欲盎然,读十篇左右开始感觉趣味略减,读二三十篇就像吃了十斤肥猪肉一样,会很腻,后面的内容就读不下去了。 但是,最近几天,紫菀君我读到了一本关于吃却一点也不腻的好书。这是本刚出版不久的新书,书名叫《旅行者的早餐》,作者米原万里。如你所见,这本书的封面非常漂亮。 说实话,这本书是我花了一天时间一口气读完的,因为才读了两三篇,我就被其中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在读的过程中,我一边不停地咽口水,一边心里躁动着:哇塞,我要买一个烤箱!过了一会儿我心里又嘀咕:好想吃一次鱼子酱!再过一会我对自己说:我要去一趟日本……  到底是什么让紫菀君我半夜连连发出惊叹呢? 是因为里面所提供给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实在是太多了。甚至在有些章节,还付出了美食的具体做法。是可忍,孰不可忍? 比如在《土耳其蜜糖的版图》这篇中,作者写了一种甜品的制作方法: 准备碾碎的小麦一百克、黄油一百二十五克、绵白糖五十克、葡萄干二十六克、核桃五十九克、香草精零点零零一克。在锅里融化黄油,慢慢加入小麦,搅拌至金黄色。葡萄干洗净后在水中泡到三十到四十分钟。然后将葡萄干和核桃切碎,与香精一起放入锅中,小伙煮三十分钟,边煮边不断搅拌,冷却后便成了一道甜品。 这篇文章里面提供了很多这样的制作方法,于是我就开始计划着,我也要买一个烤箱自己做甜点。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介绍好吃的,那这本书肯定无法吸引到我,毕竟我读书很挑。那么,除了吃这本书哪里吸引了我呢? 是书中关于吃的种种趣味故事。 米原万里长期从事俄语翻译工作,早年就读于布拉格的学校,后来常年作为一名俄语翻译待在国外。在国外度过那些无聊且无趣的生活,该如何打发漫长的时间呢?身处于异国他乡,如何压抑心中的思乡之情呢? 答案只有一个:吃! 不只是吃,还要研究吃。 比如在《直到马铃薯生根》这一篇中,米原万里为我们梳理了一遍马铃薯的“成长”历史。 我们现在都觉得马铃薯很好吃(好像没有人说自己不吃马铃薯的吧?),但是起初并没有人敢吃着这种“邪恶的果子”。 为啥不敢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东西长在土里面,黑不溜秋的,很恶心。  比如马铃薯刚传到俄罗斯的之后,彼得一世知道推广马铃薯能够缓解粮食危机,但是傲娇的俄罗斯人民就是不吃马铃薯。 彼得大帝没办法,就叫了几个农民,说你们要是不吃,就当场斩首。农民们心想,这东西这么恶心,吃了中毒而死肯定更加痛苦,与其挣扎而死,不如砍头死个痛快吧。 不愧是战斗民族的农民。反正横竖都是死,死国可乎?不吃,我们就是不吃! 彼得大帝无奈,只能自己当场津津有味地吃了一个。但是农民们纯粹当没看见,依旧畏畏缩缩,不为所动。彼得于是把剑架到农民脖子上,把马铃薯塞进了他们的嘴巴。 农民们惊叹:哇塞!这么好吃!但是紧接着他们就不开心了,反而沉浸在恐惧之中,给自己准备好棺材,做好自己第二天会变成冰冷尸体的打算。 在之后的历朝历代,为了推广马铃薯,俄罗斯的皇帝们甚至给马铃薯种植写了说明书,分发给农民……然而,即便如此,马铃薯种植的普及在俄罗斯和其他欧洲地区还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还有一则颇有讽刺韵味的故事也很有趣。 有一个老爷爷饿了,就做了一个烤面包。趁老爷爷没注意,面包滚到地上逃走了。面包遇到了一只兔子,兔子正准备吃它时,面包说等它唱完歌再吃,没想到兔子听得入了迷,竟然让面包逃走了。  面包最后遇到了狐狸,狐狸也准备吃它。面包故技重施,但是狐狸说,你唱得很好听,你可以站到我的舌尖上唱歌吗?那样我会听得更清楚。 面包跳到狐狸的舌尖上,狐狸正准备咽掉面包时,面包说:哦,我是特殊的小麦粉做的,小麦长在切尔诺贝利肥沃的大地上! 狐狸吓了一跳,赶紧把面包吐了出来,迅速把嘴合上。 在整个《旅行者的早餐》中,到处都是这样有趣的故事。有的是关于历史或者传闻的,有的则是作者自己的亲身体会。读起来很有趣,所以紫菀君我一直在强调,这本书不会让人觉得很腻。 这样的好书,在这样的季节阅读也很适合。如今天气这么好,双休日的早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吃着早餐,再一边喝着清茶,一边读书,岂不美哉?

  《旅行者的早餐》读后感(十):饕餮早餐

  前段时间刚刚旅行归来,看到“旅行者”三个字便觉得亲切无比,翻开书,才发现这里的“旅行者”原来是跨越时空的,他的早餐简直丰富极了,有俄罗斯的伏特加、土耳其的蜜糖、桃太郎的黍米丸子……

  明明是美食书,翻开却发现,哲学思想先要进入大脑: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迄今为止没有人可以得出答案,而这本关于食物的书又能告诉我什么呢?简直是无稽之谈!可是看了几个章节之后,想法有所改变,食物的确可以讲述很多故事,一下子把人拽入了历史的长河中,畅游在各种美味中。

  从“蛋”开始,一切都回到了源头,仿佛变成了一个小孩子,沉溺于蜜糖中,跟着米原万里的脚步寻找着真正的甜蜜,那应该是父亲出差后带回来的惊醒,每次外出旅游寻找的美味。我不由得想起小的时候,爸爸出差每次带回来的特产,那时候觉得简直是天上美味,极致的幸福。之后再次吃到,却觉得找不回当初的美味。有些东西注定是要留在回忆里,有些食物也只能留在历史中,比如曾经俄罗斯风靡一时的“旅行者的早餐”,你绝对想不到这是战时物资匮乏的产物------------一种极难吃的罐头。即使是最困难的时期,一堆堆的罐头依然积压在货架上,难吃程度可想而知。俄罗斯人的幽默有时候让其他民族不好理解,类似英国人的黑色幽默,他们善于自黑,却也算是自得其乐。无论面对多少残酷的现实,他们都可以一笑了之,这种坚强的性格最为珍贵,和令人佩服。比如书名就是一则有名的笑话:有个男人在森立遇到熊,熊问:你是什么人?男人答:旅行者。熊马上说:不是的,旅行者是老子,你是旅行者的早餐。俄罗斯人的精力似乎都用在了这样的想象力上,所以文学成就才能令人肃然起敬,大师 辈出,讽刺作品极多,且都是里程碑一样的屹立在于世界文坛。

  从来没有想过一个苹果会牵引出欧洲诸多的传奇。从《圣经•创世纪》到特洛伊战争,到德国文学家席勒的著作《威廉•退尔》,还有后来的万有引力,《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同时米原万里介绍了日本代表水果是:柿子。 在中国,吃冻柿子也是北方的民俗。我小的时候,冬天一到,妈妈就把柿子放到窗外,气温到了零度一下,柿子就会冰冻,然后在烧着火炉的房间里吃着冻柿子,似乎有着反季节的快感。由于地球气温回暖,冬天让柿子自然冻结似乎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了,科技给了新的方法——放进冰箱的冷冻层,室内也变成了暖气,在没有了曾经围坐炉火边吃冻柿子的快乐。说到火炉带来的美食,还有烤红薯,也叫烤地瓜,童年记忆里,冬天的火炉内层总是会放着几个红薯,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炉火上的热水壶拿下来,掏出热乎乎的烤红薯,那种香甜现在依然记忆犹新。前段时间看一个日本的纪录片,影片中记录着直到今天, 北海道人家仍然用同样的方法制作这样的美味,这是日本这个最让人钦佩的地发,保留着很多东西原本的做法和样子。

  万里女士从事俄语翻译工作多年,所以书中记述了很多关于俄国的文化与传说。说起俄国文化,曾经也听王猛老师讲过,当然他大多是在讲前苏联的情况。俄国人特别有意思,他们对自己的民族很自信,可是唯独与法国文化碰撞时,俄罗斯人的骄傲悄然不见,变得自惭形秽。俄国人对法语和法国文化同事坏抱着憧憬和自卑的情绪,就是由于这种自卑,依旧根深蒂固的留在俄罗斯认的基因中。基因的强大是无可厚非的,科学家为了证明基因的强大和遗传性,曾用白老鼠做实验:母老鼠只要碰一下奶酪就电击一下,反复几次,之后母老鼠再看到奶酪,身体就会如电击一般抖一下。这只老鼠产下的小老鼠,从出生看到奶酪就会抖,这说明了基因中是存在本能的记忆性。由此可见,一个人或者民族的延续性和特色都是有根可循的,且不说民族热血,能肯定的是俄国人血液里一定留躺着伏特加。俄国有句谚语:喝要死,不喝也要死,无论如何都要死的话,不喝就太浪费了。关于伏特加存在一种说法,最好的不是39度,也不是41度,而是40度的伏特加,可是这个说法根本没有科学依据,话说回来,喝酒要什么科学依据呢?前不久听一则新闻,俄国男人爱喝酒到一定程度,因为没有钱,喝洗洁精,因为其中含有少量酒精,每年由于洗洁精中毒死亡的人数达上千人!我们可以把原因归结为俄国太冷了,喝酒取暖是胎里带的,而且冲动的脾气也是如此!对于俄国人,没有面包不能干活,没有伏特加不能跳舞。可见酒精为人民提供营养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中国同样也拥有酒文化啊,白酒的英文名:china spirit.中国的酒桌文化可是世界有名的,外国人要想混入中国社会,不会喝酒可是很难的。在民间,女婿不能陪着老丈人喝上几杯,媳妇是娶不回家的。

  这本书表面看起来是介绍各种食物或者食材的,其实更多介绍了俄国和日本的谚语与文化,属于文化输出的书籍。作者在最后写到,生存是生物最基本的工作。野生动物为了食物日夜奔忙,而驯化的动物正是为了稳定的口粮,才舍弃自由沦为家畜。看起来很像创业者与打工者的区别,不是吗?在这个世界上,达尔文的进化论是极具说服力的,适者生存,无论是动物界,还是人类社会,自然法则永远不变。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何为“神”?就是通宵一切自然规律和法则的人。无论吃东西还是生存,都是多么残忍,多么罪孽深重的一件事情啊!杀生的罪恶感与满足口腹之欲的愿望在心中斗争,慢慢学会了接受这些矛盾,才能长大成人。青春的懵懂伴随着荷尔蒙的气息,而成熟的豁达伴随着多少次的跌倒与奋力拼搏。

  米原万里的文字很有意思,虽然是在讲着食物的故事,却写得更像哲学散文或者随笔。在讲述每个故事和食物的同时,带领我们的大脑和味蕾一起不停旋转。思想的饕餮盛宴,是千载难逢的享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