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地下铁道》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地下铁道》读后感10篇

2018-04-10 21: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地下铁道》读后感10篇

  《地下铁道》是一本由[美] 科尔森·怀特黑德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下铁道》读后感(一):地下铁道读后感

  一个黑人奴隶女子科拉从残暴的南方种植园奴隶主手里逃亡奔向北方反对蓄奴州寻找自由故事。跨越州际的神秘地下铁道成了逃亡的希望,也成了串联了故事的主线。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成因固然有奴隶制带来的道德拷问因素,更重要的还是劳动力需求暴涨,来自非洲的劳动力要么供给给了南方种植园满足棉花种植扩招带来的利润要么供给给北方的工厂发展制造业。

  本书显然更注重道德拷问以及人性的探究。

  南方各州,亲人之间为了防止被牵连而指证反奴隶制或奴隶同情者私藏反动宣传资料或窝藏逃奴,进而导致对面被绞死实在屡见不鲜。然而即便如此依然有大量的黑人自由民以及白人冒着巨大风险依靠地下铁道把逃跑的奴隶送往自由之地。也许这就是黑暗中闪现的光亮主人公抓住了这一丝希望并最终找到了自由。

  这似乎在勉励我们,世界固然充斥了大量丑恶,我们还是需要关注真善美

  And 译者虽然尽力了,但是还是很多纰漏,比如caesar 是凯撒,这么有名名字怎么会翻译成西泽 ...

  《地下铁道》读后感(二):罪恶不死,今日依旧

  自由平等之路荆棘密布,但我们必须勇往直前

  在读《飘》时第一次知道黑奴制度存在,读《荆棘鸟》时第一次知道种植园里的生活是怎样的辛苦。后来随着见识积累惊讶于几百年前的人类还在进行这种恶行,美国在1865年末才将奴隶制废除。

  阅读《地下铁道》的全部过程中,心情都是沉重紧张的,为科拉在种植园受到的虐待揪心,为逃亡之路上的险象环生而紧张。

  逃无可逃,但不得不逃。

  她在佐治亚不被看作人。白人主子眼中她是劳力也是生产劳力的工具,黑人眼里她是疯子,是伶仃屋里惹不得的疯女人。她逃了。

  她逃到南卡罗莱纳,睡到了床、受到了教育、穿上了整洁衣服,她以为她终于是个人了。直到她明白自己不过是从庄园主的财产变成政府的财产, 每一个看似帮助他们的人,都是在试图“净化”他们,还从生育上扼杀他们。他们从苦力变成实验品,危险的实验品。她继续逃。

  她逃到北卡罗莱纳。她失去了伙伴西亚。她经过挂满黑人残尸的“自由小路”,她在低矮的阁楼躲藏了数月,甚至嫉妒公园里撒欢的野狗。她被告发了,提供帮助的白人夫妇被吊死,她也被捕了。她侥幸获救了。

  她逃到印第安纳,来到了自由黑人的庄园,她读书、交友恋爱,直到心爱之人死在她的膝头。

  她继续逃。世界上再也无处可以逃奔,只有一个个要逃离的地方。我愿相信她最终逃到了北方,组建了家庭,生下了她梦寐以求孩子

  尽管自由平等之路荆棘密布,她必须勇往直前。

  科拉一路上遇到了不同肤色形形色色的人,努力推进废奴的白人,提供帮助的白人,因为一条地下铁路收获他们的帮助。

  地下铁道,跑起来以后,你们往外看,就能看到美国的真面貌。她看不到,目之所及都是黑色追逐自由之光的道路只能在地下,我们可以不知道穿过森林的路,但我们可以在跌倒时互相搀扶,我们也必将一起抵达。

  “盗尸者”一章读来格外意味深长负担不起尸体的医学生为了学业必须盗尸卖钱。一次医疗事故诉讼,可以因为技术不精而把你送上法庭,可是带着一具非法获取的死尸被捕,法官会因为你图谋增进技艺而对你施以惩罚

  而被盗掘的黑人尸体,被抬上解剖台的黑人尸体,只有在这时才和白人平等……以死晋升人类,何其悲也。

  所有人生而平等,除非我们认定你不是人。

  或许世界本就是恶,太阳底下无新事,罪行不死,今日依旧。

  《地下铁道》读后感(三):增强历史(Augmented History)小说胜利

  一本书获得了奥巴马、奥普拉的双重推荐,在畅销小说排行榜里横行屠榜,也去进入了严肃文学界的法眼,接连摘下了国家图书奖与普利策奖,并入围了布克奖最终短名单。如果这样的普罗、精英统统买帐并非特例,那么一本没有科幻元素的fantasy小说却问鼎了科幻小说领域的重磅奖项——阿瑟·C.克拉克奖,却足矣令人啧啧称奇

  据说作者Whitehead在听到奥普拉金口推荐之后的第一反应是:见鬼,快关上门。这是所有作者梦寐以求之事,是送他们空降畅销书榜的助推火箭。然而,“奥普拉效应”的加持,却很容易让一本书从此贴上畅销书的标签而难入评论界法眼。所幸,这本书逃过了“畅销书的诅咒”。

  一位非裔作家写了一本反映黑奴大逃亡的小说,得到了黑人总统和黑人名嘴的双重推荐,这样的刻板描述很容易让认得出结论:又是一本沾了“政治正确”的光的小说(至少许多不明就里的国内读者都报此看法)。

  Whitehead在2009写的文章《接下来写什么》中,已经做了“自嘲”,他写道:作为一名黑人作家,描写黑人苦难的南方小说是声名鹊起的一条捷径

  然而,尽管提前打了预防针,在写过了电梯维修工、僵尸乃至扑克牌之后,他还是兜兜转转,写了一本黑奴题材的小说。除了这个念头2000年就扎根脑海,时时回响之外,黑奴题材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早已泛滥成灾,要知道好莱坞银幕上,二战题材的数量黑奴题材的十倍以上,然而并没有人抱怨什么。

  这当然不是另一本《汤姆叔叔小屋》,也不是小说版的《为奴十二年》,它和以往的黑奴题材的小说都不一样。 Whitehead克服了“眼前有景道不得”的影响焦虑,他读了三十页托尼莫里森的《宠儿》后对自己说:我完蛋了,莫里森他妈的是个天才,我可比不上她。”

  尽管如此,他依旧写了一部和《宠儿》同题材的女性黑奴的故事。只不过他有一个超越前人的绝妙动机:如果19世纪美国历史上那个帮助十万黑奴逃亡自由州的秘密网络——underground railroad不只是一个隐喻,而是一条有轨道、有站长的铁路线呢?

  玩过《辐射4》的朋友一定记得里面的铁路秘密组织,如果那算得上是虚拟历史,那么《地下铁道》则是“增强历史”(Augmented History)。Whitehead反一般作者的思路而行之,不是把世界压缩成一个隐喻,而是把一个隐喻扩展成一个世界。

  而文学经典又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故事母题。这个故事的结构可以追溯到《奥德赛》——“虽然奥德修斯是归家,科拉是离家,她们的目的并不相同,却有着一样的旅行结构”,而当它跟朋友讲起这样一个在不同的州之间逃亡、游历、看饱种族歧视百态的故事时,朋友惊呼“这不是美国版的《格列弗游记》吗?”

  看过《雪国列车》的人对这样的结构不会陌生,而游戏迷则更加会有代入感:主人公逡巡美利坚诸州,通过打怪升级实现通关(自由),大小BOSS各有各的变态,最大BOSS还能还魂,还魂之后血槽竟达先前二三倍。(豆友@虾米的短评)难怪这本书已经被《月光男孩》的导演相中,即将改编成美剧。

  这样的虚实叠加,Augmented History的故事不仅使它披上了一层冒险小说的外衣,在深受影视、游戏“精神污染”的普通读者那里畅通无阻。更为方寸之间探讨多重历史提供了方便法门:“穿过每一个州,每个州都代表着美国历史发展的一种可能性,而每次主人公在一个新的地方下车出站,美国的历史就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重启。”

  正如小说中所写的:“每次他们完成一段旅程,下一个意想不到场景便会拉开帷幕。装满镣铐的谷仓,地面赫然出现的洞口,这节破烂不堪货车车厢——地下铁道行进的前方,正是奇情异状所在方向。”

  这条铁路遂成了一条带领读者在地理时间双重纬度上穿越的“时空机”,也可以把黑人在美国历史上的种种遭遇在“历史博物馆”中一一呈现。就像主人公科拉所工作过的那个自然博物馆:“博物馆就像铁道,让他们有机会超越自身的贫乏经历,看到我国其他部分,也看看我国人民。”当然这条时空虫洞也可以一直连通到现在种族新闻频见报端、空气中雷电蓄积的今日美国。

  Whitehead这本书之所以受到了严肃文学界的认可,更在于他没有受纵于类型小说的诱惑,满足于卖惨、卖虐的奇观展现(虽然这样的惨剧他可以信笔写来,比如“有一个叫大个儿安东尼的奴隶,逃跑了26英里才被抓回来,被当作玩具被种植园来客各种鞭打,最后被阉割并被淋上油活活烧死。”)。

  与扣人心弦情节设定,更抛弃了以往作品中的幽默腔调,下笔如有千钧之重。以述史之笔法来讲述一个现代奥德赛的故事。他阅读了美国历史学家关于“地下铁道”的专注《自由之路》,阅读了数百份奴隶口述,也读了大量关于历史、优生学和种族主义材料,这为他笔下的栩栩如真打下了厚厚的底。

  在《接下来该写什么》的文章里,Whitehead曾经揶揄过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对那些写不下去就要撕稿子的人,这是种完美的题材——用魔幻现实主义,麻烦角色只要凭空起一阵龙卷风就能把他们带走了。”而这部小说中,在到达下一个车站前,科拉不知道迎接她的是什么,甚至哪座车站关闭了,路线延长到了什么地方,站长是什么样的人都一无所知

  而阿瑟·C.克拉克奖,也赞扬了《地下铁道》“扩展了科幻小说在使隐喻变成现实方面可能性。”所以,《地下铁道》的胜利是现实主义的胜利,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

  在天平的另一端放上美国黑人历史的纪念碑——《宠儿》,我们更容易称出《地下铁道》的份量。

  托尼莫里森改编自真实故事的《宠儿》,是对奴隶制及其余韵在黑人心灵上投射重重阴影的描摹,角色们的内心犹如沉积岩层,历史的痕迹层层累积深入灵魂。历史不用如画卷一样展开,历史在每个人身上自然浮现。

  而科拉虽然身上纠缠外婆母亲噩梦,更像是凭着生之意志在地下铁道的罗网中奔逃。她只是一条引导历史次第铺开的串珠之线,一条穿梭不同历史水域载浮载沉的游鱼。在她的时空穿越中,历史是横向展开而非纵深开掘的,关于奴役的不同形式、有色人种之间的斗争等讨论也在奇景窗口的一再开合中一闪而过

  这使这本书少了沉重而多了轻盈,更适合现代读者的快餐口味,却使它无缘伟大小说的殿堂。然而,他在美国引起的历史回响以及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对种种奴役形式的关注,已然进入了文学编年史。

  《地下铁道》读后感(四):自由永远是相对的

  《地下铁道》2016年是如此火热,没扛过去,还是买来读了。故事梗概就是一个黑奴的逃亡,背景就是美国那段黑暗历史时期,当然,同样黑暗的还有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对于这个当代世界最强国,它短暂的历史中充满了强力的掠夺,无论现在有多少人向往之,但本性东西还是很难改的。《独立宣言》在这本书里只能说是一种讽刺,《圣经》故事也是一种借口,一切都是人类的贪欲和堕落。这么说似乎有点过了,但靠着技术优势特别军事)从非洲掠夺奴隶,贩卖,压榨,再贩卖,再压榨,这使得那些在美国种植园出生的奴隶觉得自己生来就是奴隶,只是一个人形机器。主人公科拉,一个生在种植园的女奴,母亲逃走了,自己在种植园里捍卫着自以为是的“领土”,但最终却踏上地下铁道这条无法回头的道路。逃亡,在她踏出种植园开始就已经注定。而地下铁道也只是一种自由的希望。她逃到的每一个地方都有车站,都充满了生机,但最终的美梦都是碎了一地。文中一直再说向北,但北方从未到达,每次都出现了转机,一个接一个的,越来越强大主体出现,以为是更好的庇护所,但在白人的恐惧中也被不断夸大,最终被毁灭。但科拉心中的希望却一直在,这希望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是活下去的力量?是对母亲的爱与恨?还是对这个所谓自由的追逐?这还真不好说。其实看到最后,我到觉得其实没有什么自由可言,在一个贪婪的世界里,白人奴役给人,离开那个奴役的世界,白人惧怕黑奴造反复仇,无论走到哪,心理的恐惧永远活着,内心的不安永远躁动。对于科拉,自由,永远达不到。

  《地下铁道》读后感(五):为奴

  三天时间一口气读完这本《地下铁道》,小说带来的震撼已经超越了语言。 此书的结构非常精巧。主线章节均以州名为题,也是科拉逃亡的路线。从佐治亚到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到田纳西、印第安那,最后是北方。每一章主线结束会有一章人物章节,篇幅较短,可以看作番外篇,丰富配角的故事,也对主线予以补充。

  故事的起始地点是佐治亚州。我对佐治亚很有感情,源于高中时最爱的书——《乱世佳人》。佐治亚是郝思嘉的家乡,塔拉种植园代表着郝思嘉无忧无虑、单纯美好的少女时代,塔拉的红土地是支撑郝思嘉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而我对美国黑奴制度的印象也一直停留在了《乱世佳人》的叙述中,种植园主(除少部分人外)对待奴隶非常温柔,给他们看病、接生,如果郝思嘉对奴隶打骂,会受到母亲的严厉批评。但是,科拉所在的兰德尔种植园不是这样的,奴隶们终日劳作,吃不饱、穿不暖,一不小心就会遭到鞭笞,女奴们随时都会面临强暴,不仅仅遭到种植园主和工头的毒手,甚至是奴隶之间的互相戕害。令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黑奴乔基。他是兰德尔种植园中年龄最大的奴隶,看起来有一百零一岁了,实际上,他仅仅才50岁。由于常年超负荷的劳作和非人的待遇,黑奴一般不到十年就被折磨死去。

  1793年,美国人惠特尼发明轧棉机,把清除棉籽的效率提高了100倍。这时,英国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棉纺织工业的发展,英国对棉花的要求急剧增长的时候,种植棉花有着丰厚的利。美国的西南部成为了棉花的海洋。马克思曾说:“直接奴隶制是资产阶级工业的基础。没有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现代工业就不可设想。”种植园中大片大片的棉花,洁白、柔软,它推动了人类工业的发展,却也吞噬了无数黑奴的生命。

  如果说佐治亚的种植园是黑奴的刑罚场,南卡罗来纳是一座巨大的黑奴实验室,而最恐怖的地方莫过于北卡罗来纳——一座黑奴的修罗地狱。遍布挂满黑奴尸体的“自由之路”,随处都是执行黑奴死刑的街心花园。除了黑奴,所有帮助黑奴的白人也会被判处绞刑。在这种制度下,我们看到了扭曲的人性,最触目惊心的是那些孩子。

  科拉逃亡中遭到的第一次冲突,是被一个十二岁的白人男孩抓住,科拉在搏斗中将他杀死,也因此成了杀人犯。在这个社会中,一个白人可以任意杀死无数的黑奴,一个黑奴自卫杀死一个白人却要千刀万剐。在北卡罗来纳,由于小保姆的告密,救助科拉的马丁夫妇被送上了绞刑架。小保姆为自己的判断和赏金沾沾自喜,却没有因为三条生命在自己手中断送而有丝毫的怜悯。 前面两个孩子都是白人,可以说从小就被洗脑,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那么身为黑奴的霍默的行为更难以理解了。猎奴者里奇韦解放的10岁的霍默,可是霍默没有离开主人,反而是忠心耿耿地跟着主人去抓一个又一个逃奴,并最终帮助主人制造了瓦伦丁农场屠杀黑奴的血案。 在那个残酷的社会,连最最天真的孩子双手都血迹斑斑,难以“无邪”。

  书名“地下铁道”,原本指秘密联络网,美国内战前民权活动家们为南部黑奴逃难而在各地建立并保持密切联系。而作者将他实物化。说实话,这点让读者很出戏。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1863年诞生在英国,既是在地铁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很少有连接城市之间的地下铁路线,更不用说州与州之间了。虽然这一方式有助于小说的叙事,但是太过于脱离现实了。可是当我看完全书,掩卷沉思时,“细思极恐”这四个字是我最贴切的感受。 现实中并不存在多次救科拉脱离险境的火车,所以科拉不可能逃离恐怖的南方,她会像大部分人一样在逃亡的路上死去。就算是全书的精神支撑——科拉的母亲梅布尔又怎样?所有的黑奴,包括猎奴者都以为梅布尔成功逃走了,黑奴视她为榜样,猎奴者视她为眼中钉。可是实际情况是,梅布尔没跑多远就放弃了,在回种植园的路上被毒蛇咬伤,命丧沼泽。

  作者在“北方”章节就适可而止,终止了科拉的逃亡之旅。即便是科拉逃到了自由州,成为了自由黑人又怎样?《为奴十二年》里面的男主人公所罗门·诺瑟普,他的父亲就获得了解放,可是他自己却被骗子卖身为奴整整十二载。在1861年林肯宣布废除黑奴制度之前,科拉注定无法逃脱命运之网,谁让她天生一副黑色的面庞呢?

  没有看过英文版,但是感觉中文版的翻译有一点缺憾。书中的人称指代有些混乱,有时候需要重复读几遍才能明白指代的是哪个人物,给阅读造成了些些障碍。

  《地下铁道》读后感(六):越“狱”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篇羽毛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希望是一种坚持,使灵魂深处保有一片自由的天空,为相同的生命做出不同的解释。 ——《肖申克的救赎》

  1775年4月克莱星顿枪声的响起,美国独立战争拉开了序幕,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1775年-1783年之间,大英帝国与北美十三个的殖民地的革命者,以及几个欧洲强国,卷入了一场炮火纷飞的战争。独立战争开始,双方实力悬殊,渐渐有了同盟军的加入,双方才势均力敌,铿铿锵锵的战争持续了八年,直到1783年英美签订凡尔赛和约,战争就此偃旗息鼓。战后,美国的十三个殖民地成了州,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慢慢的发展起来了,美国大陆人烟稀少,一望无穷的“处女地”等待着开发,资本家们如狼似虎,迫不及待想扑上去大口舔舐。奈何当时美国南部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自由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心狠手辣的资本家们,用廉价的物件从非洲酋长那里大肆购买黑人奴隶,更有甚者将黑人当做猎物去猎取他们,一个黑人自由民在街上行走,突然一个漆黑的塑料袋蒙在头上,再次看见光明时,或许就已经身处于囚牢之中了。在逼仄的空间内生存的奴隶,自由的种子在心中日渐发芽,当有一天它们破土而出的时候,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们,纵使前途是黑暗的万丈深渊,他们也会义无反顾的奔向那微弱的自由之光。

  《地下铁道》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为奴十几载的黑人少女,披荆斩棘,跨过万丈深渊,冲向自由的故事。此书的作者是科尔森·怀特黑德,曾获麦克阿瑟天才奖,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一般此奖只会颁发给各个领域内非凡创造性的杰出人士,可见作者在写作领域内的成就登峰造极。读完《地下铁道》更是深刻的感觉到,作者所获的成就当之无愧。

  在英语里时常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后加“er”来表示人物,例如写作“write”,作家“writer”;作画“paint”,画家“painter”;唱歌“sing”,歌手“singer”.奴隶和奴隶主这两个单词也是如此“slave”和“slaver”。我只是做一个大胆的猜测,欧洲人在创造奴隶这个单词的时候,并没有将奴隶当做成一个人来对待,奴隶只是私人所占有的物件,一个可以被任意使用的物品,丢弃也好,持有也罢,所有权都在于奴隶主。例如在美国制定宪法时南方要算入奴隶人口但北方不愿意时,最终把奴隶按“五分之三”个人算,可见奴隶的地位多么低下。

  本书的主人公科拉是生活在美国南方佐治亚州的一名卑微的奴隶,她属于种植园园主兰德尔家族的财产,她的外婆,她的母亲,曾经都生活于此,她看着自己的奴隶同伴成为兰德尔家族身边的红人,然后又被兰德尔家族的人踩在脚下,她看着种植园内的人情冷暖,不加点评,他桎梏于自己的一小块地方,不打扰他人,也不愿被他人所侵犯。“苦难也有次序,苦难里填塞着苦难,你得随时留神。”科拉每一天都过的小心翼翼,奈何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年少的她,就被几个兽性大发的男性奴隶掠夺走了她伊甸园里的禁果。某天,有一个身强力壮奴隶把狗屋建在了她母亲所遗留下来的几寸土地上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抡起斧子,把所有愤怒都发泄在了狗屋上,木片四散开来,一片狼藉,她被驱赶进了伶仃屋子——奴隶园区的“监狱”。她并没有因此放弃生活,其他奴隶依旧对她大肆骚扰,当兰德尔对其他奴隶施加恶劣的惩罚后,他们便将怨恨发泄在了柔弱的女性或者小孩身上,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强者愤怒时抽刃向更强者,弱者愤怒时抽刃向更弱者。”后者就是根深蒂固的奴性,这些人是永远无法逃脱所桎梏他们的种植园。而主人公科拉属于前者,她的身体虽是一弱不禁风的姑娘,她的精神却属于大刀阔斧的硬汉。西泽从她的眼里看到了对自由的渴望,看到了坚毅,他带着她逃离了种植园,在西泽故友的帮助下,她们坐上了地下铁道,驶向了南卡罗来纳,她也成了兰德尔重金悬赏的通缉犯。江湖上臭名昭著,为抓捕奴隶不折手段的赏金猎人里奇伟,撕下了通告,踏入了追捕的路程。“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经危险。只有这两条路。”科拉的逃亡之旅十分坎坷,她和西泽来到南卡罗来纳,她们工作于此,生活于此,当她以为可以就在此安定下来的时候,里奇伟杀来了,她侥幸逃脱,西泽却命丧于此。

  “人生的旅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科拉拖着疲惫的身体,又一次踏上了地下铁道,向着北方驶去,她一次又一次的铤而走险,一次又一次的逃过里奇伟的抓捕,险象环生。她路途中看见了一些曾经是奴隶后来成了自由民的黑人,他们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逃离了奴隶生活压抑的圈子,他们对新生活无从适应,他们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了时间的代谢物,他们从一个小笼子迈向了一个更大的笼子,他们虽不再是种植园园主的奴隶,却成了生活的奴隶,若不改变自身的想法,融入时代的大集体里面,奴隶终究无法摆脱自己曾经的身份,只能行尸走肉般的活着。科拉逃亡的路途中,她一直恨着她的母亲,为什么她逃离种植园时没有带着幼小的她。她永远也不会知道,母亲的死亡,其实是因为对她无法舍弃的爱。

  书的结局,让人十分的欣慰,科拉来到了北方,搭上黑人所驾驭的马车,驶向了自由的远方的那一刻,我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来了。纵观美国多年来的历史,奴隶时期是最为黑暗的。白人从奴隶的劳动中攫取高额的利益,对黑人的死活不管不顾。最让我感到可恶的是帮助人脱离罪恶的辖制和死亡的恐惧,带凡人进入神的爱中为宗教主旨的基督教,那个时期它将奴隶制写入了教义中,它们赞同奴隶制度,有的教徒们甚者是奴隶制度的拥护者,这完全与基督教的教义相悖而行,我都为他们冠冕堂皇的教义感到无地自容。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地下铁道》读后感(七):你走了多远,才来到这里?

  对自己很喜欢的作品,常常不知道从何说起。一本书就像是一个人心灵的宇宙。地下铁道读完第一章就觉得心被击中了。

  完完全全接受命运,放弃自由才活下来的祖母,对自由说:“不。”

  外婆在少女时就被奴隶贩子运过大海,剥夺了自由,残酷的世界在眼前铺展开来,她坚毅顽强地抗争着,努力地活下去。咬着牙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学会了在一个没有尊严的暴力世界的夹缝中生存下去。所以对自由说不。

  一本书读下来,每一章都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各怀心事的人。

  “奴隶制不光是黑奴的枷锁,也是主人的枷锁。”人们不尊重他人的生命,肆意践踏他人尊严时,他自己灵魂的一部分也死去了,从此陷入暴力和无处发泄的愤怒的漩涡中,最终将自己也吞没了。

  科拉心里有一个小小的名单,这个名单上写着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写着奴隶制度的受害者的名字。

  这上面有黑人,有帮助过她的白人。

  最打动我的一刻,她将那个自己被迫自卫而杀死的少年,她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名字只是一个x。那个少年的名字孤零零的不知道该被归类到哪里。她走过很多路,见过很多不幸,她把他的名字,放在了受害者里,为他默哀祈祷。

  书中有那么多的残暴血腥,人性的恶,这个看似无用的小举动,让黑暗的世界,有了一颗微光。

  有时,人类无知而麻木地邪恶着。在那个流行暴力对待黑奴的世界,甚至衍生出虐奴的文化,农场主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吃着野餐,欣赏着被抓回来的逃奴被悬挂在精心雕刻的刑架上活活烧死。这种麻木的恶,比仇恨产生的恶,更叫人触目惊心。

  一本好的书,读得人惊心动魄。却有会笔锋一转,写下前面一些离开的人物小传,击中人心。

  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带着强大的心去读吧。体会直击心脏的感动和疼痛。

  《地下铁道》读后感(八):妄想的引领

  最近看了一本叫《地下铁道》的书,讲述的是十九世纪的美国南部,一个受尽压迫的黑人女奴隶以对自由的渴望为驱动,在遭受各种阻碍与接受各种帮助后,最终如愿到达自由的北方城市。(把故事概括成一句话,就像从茶杯里捞出的茶叶,任凭咀嚼也无从找回最精华的味道。)

  故事的最后,以女主角科拉终于来到了一个他梦寐以求的自由州为终结。书上并没有写成“女主角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这样的封闭式结局,但一般的读者,显然都有与之类似的合理想象,以抚慰自己因阅读前文各种重口味虐待文字而挫伤的心灵。事实上,到了自由州,科拉就真正自由了吗?未必。来到自由州的科拉为保生计,或许会像大多数黑人妇女一样,从事着家政服务工作。虽然不用再逃亡,工作环境和劳动报酬也有大幅改善,但由于以前长期受压的关系,科拉面对着白人雇主,依旧显得战战兢兢,根深蒂固的恐惧依然偶尔侵扰她敏感的身体。

  这就是科拉梦想中的自由吗?我带着疑问把书盖上。顿时,印在书本封面的一段文字闯进了我的眼帘:

  “人生终需一次妄想,带领我们去那从未到过的地方。”

  我以为,对一种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抱有坚定不移的执念,为之妄想。当身为黑人的奥巴马第一次对别人说出要当美国总统的时候,此乃妄想。当科拉决定挑战奴隶制的那一刻,便和这个星球上第一个尝试直立行走的人、第一个企图横渡大西洋的人、第一个筹划制造飞机的人站到一起,都是别人眼中的“妄想者”。即便他们大多数人不会成功,但人类正是依靠这群“妄想者”,一次又一次地往那些从未触及的领域推进。

  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纵使你以往也曾有过追逐梦想的那股无与伦比的勇气,也逐渐被生活的各种压力与困难,调教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靠谱、看起来越来越像个成年人。但每当夜阑人静无心睡眠时,心底总泛起一丝心虚,那些曾经理所当然的事逐渐变成了荒诞至极的事,那些曾经激荡在胸怀的梦想,逐渐幻化成不为人所理解的妄想。

  就这样,我们在这场妄想与现实的脑交战中渐渐疲乏,慢慢睡去。

  朦胧之际,我穿越到一栋摩天大厦的天台。我站在天台的边缘,呆望着颤抖的双脚之下如同像素一般的人和汽车,一股比地心吸力更宏大的力量正深深地吸引着我。理性终究压抑不住源自内心最原始的渴望。我纵身一跃,只见地球就像一节巨大的火车头,正以加速度向我撞来,速度带来的气流使我不得不闭上了双眼,濒死的绝望感迅速蔓延。就在脸部将要触碰地面的瞬间,恐惧的感觉到达极限,触发一双在体内潜藏已久的翅膀冲破我背部的皮肤,旋即,身体停止下坠而悬浮半空,我尝试着展开这双崭新的翅膀慢慢地往上飞,飞过我刚才下坠时经过的楼层,飞过那刚刚停留的天台,甚至飞越了云层,继续往我从未到过的地方飞去。。。。。。

  《地下铁道》读后感(九):政治正确之外,还能收获什么?

  黑人奴隶制度是美国历史无法绕过的“痛”与“罪”,也时常成为美国黑人文学书写的主题。哈丽特•贝彻•斯托(也称斯托夫人)的名作《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or, Life Among the Lowly)便是一部经典之作。《汤姆叔叔的小屋》之后,美国黑人文学中(以小说为例)还有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亚历克斯•哈里的《根》、托妮•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等一系列名作。这些小说佳作,在批判了明显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之外,还涉及到更为深层的现代心理,比如商品社会与流行文化对黑人自我身份认同的影响与暗示。

  科尔森•怀特黑德的以黑人奴隶为故事主人公的《地下铁道》(The Underground Railroad)甫一出版,即在欧美引起一股“地下铁道旋风”,之后更是获得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两项大奖,让人不禁好奇,政治正确之外,这部小说,究竟以何魅力征服了众多评委和普通读者?另外,在批判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基调之外,作者究竟为现代人,提供了什么养料?

  《地下铁道》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主要讲述了生在美国佐治亚州一个农场的非裔女奴科拉逃往北方、追求自由的艰苦历程。尽管媒体将其视为科拉的奥德赛之旅,但究竟与之不同。奥德赛虽关乎旅程,但主要是个人回归集体的宏大叙事。而科拉逃亡的旅程,是私密叙事,不是个人回归集体,也不是拥抱白人社会,而是拥抱自由、拥抱人生得以敞开的其他可能。

  佐治亚州一个农场,非裔女奴科拉结识了西泽。西泽在观察之中选择了科拉,最后成功说服科拉一起逃亡(科拉被其他奴隶排挤,还受到几个男性的侵犯,后被农场主特伦斯•兰德尔相中,即将成为他的情人)。逃亡路上,他们被好心人照顾,一路颠簸,在黑暗的地下蛰伏,等待来到地面,重见光明。不过,每到一个地方,似乎都潜在着风险和危机:可怖的白人、凶残的猎奴者、别有用心的黑人自由民或黑奴。在惴惴不安与短暂的宁静中,科拉思考一路所见所闻,对美国这一国度,对什么是人生,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与见解。

  小说中,科拉、西泽等黑人奴隶逃亡的路径被称为“地下铁道”,历史上并无确切的实指,不是真实的铁道,而是由“一系列的房屋、地道和道路筑成的秘密通道”。怀特黑德艺术性地将化虚为实,从而将逃亡的过程具体化:从一个站牌逃往另一个站牌,直至到达目的地;每一次短暂停留,都可能危机重重;在特定的站牌稍作停留,打量生存于斯的收益与风险。

  在政治正确之外,《地下铁道》或许还有更普世的意义。《地下铁道》并非简单而肤浅地控诉黑人奴隶制度的罪恶,它对黑人之间的斗争、敌对和残害,丝毫没有回避,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关乎普遍人性的。科拉出生在一个几乎周遭都是敌人的世界,如存在主义者萨特的名言所谓“他人即地狱”,母亲抛弃了她自顾自逃跑;同为奴隶,可是其他奴隶待她并无同情心,彼此也不团结。因此,科拉试图逃离种植园这一举动,其实也是逃离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

  《地下铁道》叙述克制却不冷漠,反讽有力而又免于戏谑。小说最后设置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科拉第二次被猎奴者里奇韦抓住,在被迫向他展示“地下铁道”的面貌时,与其作殊死斗争,最终又一次成功逃离了魔爪,远走高飞,直至遇到一个赶车的老黑人。坐在老人车上,科拉她“很想知道他是从哪儿逃出来的,过去有多苦,走了多远的路,才把它留在身后。”科拉想问老人,不过我倒想问问她自己,科拉,你已自由,不妨预测一下未来,它将会怎样?在奴隶制即将引起内战的前夜,在种族歧视或隐或显的美国,你的生活,怕不会一帆风顺。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地下铁道》读后感(十):在黑暗中狂奔

  在《为奴十二年》中所罗门曾说过:“我想要的不是生存,而是生活。”所罗门从美国的北方被骗卖到南方,受到种种非人的压迫。在那样的世界里,他唯一的念想就是回去,回到那个可以生活的北方,而不是此时此地只能生存的南方。和所罗门一样,作为一个渴望生活的黑人少女,《地下铁道》中的科拉开始了她从南方逃往北方的历程,而逃生的途径正是那条秘密的“地下铁道”。 所谓的“地下铁道”(Underground Railroad),在历史中真实存在过。它在19世纪是美国废奴主义者把黑奴送到自由州、加拿大、墨西哥、以至海外的秘密网络。虽然官方承认只有6,000人透过“地下铁路”脱离奴役,但另估计在1810至1850年之间,逃离的数字有大约30,000至100,000之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自由的非裔美国人的历史的重要象征。 在《地下铁道》中,生活在南方种植园中的主人公科拉,除了有一个销声匿迹多年的传奇妈妈——当地唯一一个成功出逃的黑奴,她的人生一直波澜不惊,直到她的外婆被卖,她的奴隶人生越来越黑暗,北方对她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在同伴的请求下,科拉开始了自己的奥德赛之路,象征着自由和未来的“地下铁道”成为了科拉蜕变的开始。 而作者怀特黑德的奇思妙想也至此进入到一个引人入胜的新阶段。科拉所经过的每一个州,都像是偌大美国的一个缩影,科拉看似在不断成功侥幸逃离的背后,却也在背负着更为深重的灾难。作者试图用她的眼睛来贯穿真相。黑暗中的地下铁道拯救着科拉未来的同时,也在释放着她的过去,就像书中的那句话:“我想知道你走了多远的路,才能把过去留在身后。” 而科拉的过去早已不仅仅只是她的过去了,那么多沉重的往事被编织在一起,百年前开始,她的祖先从非洲漂洋过海而来,就注定这是无法抹去的苦难,正如《地下铁道》中对她祖母的描述那样:“她那皮笑肉不笑的样子,凄凄惨惨的神态,暴露了她的意图,她之前的奴隶成千上万,看穿她易如反掌。从头到脚上了镣子,从头到脚,受着成倍增加的苦难。”

  但苦难结束就是结果吗?科拉通过地下铁道真的脱离了生存,找到了生活的轨迹了吗?黑人与白人的交集似乎就像一个圈,难有正解。想起曾经看过的《飘》,虽然是建立在南北战争背景之下的爱情故事,黑人问题却同样胶着在一起,站在白人的角度看待黑奴的苦难,又何尝不是白人的“苦难”?所有的人似乎都沉浸在一片黑暗当中,像地下铁道一般驶向远方,可远方在哪里?如同一场无路狂奔的旅程。因为无路,所以寻路。因为生活,所以生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