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幽明录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幽明录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4-10 21:5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幽明录经典读后感10篇

  《幽明录》是一本由卢隐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幽明录》读后感(一):幽暗世界的一道光

  也许你还记得,鲁迅先生小说《药》中,华老栓高兴地买来蘸了死刑鲜血馒头儿子治肺痨,刽子手毫无愧疚地倒卖人血馒头,他们从没关心过死刑犯究竟是谁,为何而死。而死者夏瑜为了救国救民而死,却一定想不到自己的血被他想拯救人民贩卖吞食。烈士的死,寂寞悲凉,而民众愚昧麻木可悲可叹。

  多年以来,一谈到“国民性”,除了“勤俭”“保守”“孝顺”等褒义词之外,更多的是一些如“爱面子”“奴性”“自私”的批判词汇,近来有又“巨婴”这样的说法出现。“人血馒头治痨病”的陋习可以说是国民自私、愚昧的典型。小说《幽明录》里也提到类似情节:明朝嘉靖年间,忠臣夏言被严嵩构陷而死,行刑之后,求“药”之人数不胜数。夏言为了苍生而死,苍生却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

  《幽明录》中的故事发生在明嘉靖年间,金陵名医叶氏一家三口被杀,刑部官员和孝陵卫开始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名医背后的黑暗产业链”、朝廷上几方势力的斗争逐渐浮出水面。参与查案的孝陵卫千户列缺,也和案情有着不同寻常关系。孝陵卫指挥使梅川与名医养子叶白,又似乎与一桩天家秘辛有着千丝万缕联系。故事的走向扑朔迷离,非常烧脑。看的时候,忍不住一直嘀咕:“到底怎么回事呢”“他是不是凶手啊”。当真相大白的那一刻,一拍大腿恍然大悟,真是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处处玄机、逻辑缜密。作者的职业电影编剧,所以文字充满了画面感。文字的排列,居然能营造出一种3D世界的效果,让人觉得像是戴了VR眼镜一样身临其境,非常过瘾

  当我发现作者是一个90后姑娘的时候,真是吓了一大跳。这么深沉苍凉简洁洗练的文字,还以为是出自一个内功深厚的“大叔”之手。时下的青春文学,最流行题材是宫斗和言情。看这样的作品,当时也会觉得挺有意思,撕得痛快,爱得虐心,但是看多了难免觉得千篇一律。而《幽明录》的作者卢隐,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没有用最讨巧的方式写作,而是选择了“悬疑”这样一个略微高冷的题材展开对公理正义讨论实在很难得。没有后宫里妃嫔们的勾心斗角,没有草根华丽逆袭的套路格局上就已经秒杀了大批的古言小说。

  主人公列缺外表冷酷内心善良记忆的残破。不断地探查之下,他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也看清了幽暗世界里肮脏交易真相。当他要去和幕后黑手正面较量的时候,有人劝他说,幽暗世界是因无数愚民而存在,以一人之力根本无法改变。但他回答道,无论如何都要为枉死之人讨回公道,决不逃避残缺对于正义“虽九死其尤未悔”的执著追求,在很多人看来也许是愚蠢的,但在如今这个以结果成败、以利益输赢时代,这样一个为了信念而宁愿赔上性命角色,是多么不同、多么珍贵!对一部小说来说,最重要是什么?我想大概不仅仅是情节的惊心动魄或是文字的华美,而是它所传达的价值观。所谓“文以载道”,《幽明录》厚重深刻主题意味着它不是读过就扔的快餐,而是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文学作品。

  众生的自私与愚昧,并不是最令人绝望的。许多人自诩清醒,觉得自己的力量渺小而选择袖手旁观随波逐流,那才是最可怕的。改变往往从一点一滴开始。别不相信,这世界会因为你的一点努力而变得更美好。也许你对正义真理的那一点执着追求,会成为划破某个幽暗世界的一道光。

  《幽明录》读后感(二):幽与明,一念间

  是幽是明?一念间而。

  这是一个很虐心的悲剧,而铸成悲剧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其中的人们大都没有心。故事从名医一家的月夜挖心惨案开始,列缺、梅川、叶白、罗恒、刘毅、崔氏一族等就此闪亮登场,展开了一场侦查与反侦查的刑侦大戏。只是,想不到最可能是凶手的人反而是破案的人,看似兢兢业业的缉凶者竟然编织着无耻陷阱人性,往往会因一个错误决断而展露扭曲自私的一面

  梅川,因族人的期冀,在一念间由女红妆化作男儿身,成了梅家的长公子,统领孝陵卫捍卫人间正义,她以为自己代表的是“明”。然而,来自嘉靖帝的利用和出卖,让她清醒意识到自己始终被掌控在“幽”暗的势力之中,明白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抛却这皇权虚伪的恩典,梅川走向真正属于自己的“明”。

  列缺,双生儿中幸或不幸的那个。他生而残缺,被家人世人冷落。当贫瘠令他的家以惨烈形式散场后,幸而列风的收养给了他“幽”暗中的一点光“明”。梅川对他的牵制与制衡,多少控制了他体内潜伏的邪恶,然则身边的诡计他又能识破几何?当身世之谜披露,他的内疚与暴怒都达到了极致,是赎罪还是复仇?抉择等待他的又是什么?列缺选择了“明”,但那些暗处的人并不希望如此。

  罗恒,或许他才是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核心所在。如果没有那夜绝望中的最后一招,一切都会不同吧?睡又能想到,数以千计的人血馒头里,独独那一颗如此与众不同。三弦声断,罗恒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用一个谎言来弥补另一个谎言,终于谎言编织出一张构陷的大网,只等那替罪羊落网。一生都在“明”处的罗恒,终于坠落到最幽的幽里。

  刘毅,如果不是因为那一丝嫉妒和回护,他完全不止于此。曾经,他是个刚正不阿汉子,如今却甘被利用成了落子有愧的棋子,任凭真相被掩盖,事实被扭曲。他的一念间,葬送了清白的自己。

  幽明录里,拷问着多少人性。利字当头,想必沉沦的人们良心是不会痛的。另,此书如果拍出来,场面还是很触目惊心的,悬疑效果一定很好。

  《幽明录》读后感(三):浩海遗珠

  亚马逊做活动的时候很偶然的看到了,喜欢书名喜欢封面然后就下单了,毕竟这几年内地新锐作家的作品多少有些让人失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开了书。

  这之后的文字之旅很奇妙,作者是编剧出身所以文字的镜头感非常棒,我经常读完一段闭上眼幻想那些文字背后的画面,看到列缺、梅川、乾元……他们在我潜意识中的样子

  剧情的走向是悬疑,从嘉靖年间南京城一桩雪夜灭门挖心案开始,各路人马陆续登场,每个人人物设置都很鲜明,有性格、有记忆点,即使出场人物繁杂也不会觉得乱,反而感叹一声众生如此。文行至中场案件扑朔迷离,朝堂与地方的斗争愈加清晰,列缺作为现在年轻人的典型代表在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过程中也更进一层,几条线索交织在一起,让我决定熬夜看完。

  今天凌晨合上书的时候,我是意犹未尽的,案件的结局水落石出,但案件的发生背景让人不胜唏嘘,忍不住想看策马朝波谲云诡的朝堂而去的男女主角之后将会有什么样的故事,他们会继续和严嵩父子斗争吗?他们会继续保有赤子之心吗?希望作者能看到我的留言,把之后的谜底揭晓。

  《幽明录》读后感(四):鬼怪皆在于人心

  这是本很精彩的小说,人物众多,形象生动,不少情节很有画面感,语言精练老道,令人拍案叫绝主人公列缺的身世与遭遇令人同情不已,几乎是让人吊着胃口口气看下去。江湖儿女侠骨柔情,万般情感皆因一个凶杀案而爆发,又因案情终结而落幕,知情者,隐瞒者,阻挠者,各种性格与各种身份地位的人物的命运相互交织,最终形成了嘉靖年间历史的一段小小插曲

  这本书优点不少。首先,巧妙地化用了人血馒头和罗生门的梗,老梗新用却不觉生硬,足见作者笔法娴熟,其次,人物性格多样,没有任何雷同死板的印象,足见作者描写功底深厚。第三,诗句,短句,叠句等词句运用地相当巧妙。对古代的风俗人情把握地十分深刻。

  当然,这本书缺点也有不少,首先,这本书从中间开始潦草叙述,很多在前面埋伏的很好的伏笔在中后部分草草带过,有种我脱了裤子你就给我看这个的不尽兴感。第二,这本书人物太多了,比如徐阶和徐渭,看得出来作者为了迎合历史发展和历史的真实感,想尽办法给这两人凑足了戏份,然而这两人形如鸡肋,添之无用,删之可惜,在这本书里的地位十分尴尬妓女茗津也是,看似十分重要,却又在书里轻描淡写地出场,轻描淡写地死亡,浑然一个过客。如果能再略多着墨,加深她对叶白的感情以及与聂贞间的牵制感,无疑会更有看头。这么多人物在书里,说的好听点叫作者善于描绘,说的难听点叫闲笔过多,多了则成累赘。第三,这本书草草收尾,很多地方含糊地交待过去,淡化了案情的悬疑感,如能再点睛数笔应当更妙,很多案子究竟是茗津还是聂贞做的呢?杀死罗恒的是聂贞还是茗津呢?聂贞培养茗津这位杀手是什么目的呢?叶白与列缺是兄弟?我看到最后感觉越来越迷惑了。

  无论如何,瑕不掩瑜,真是很久都没看到这么好看的小说了,希望作者能多写几本这种古代悬疑类小说。

  《幽明录》读后感(五):由一个个人血馒头引发的血案

  这是一本读起来十分压抑的书,《幽明录》,单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端倪,一个幽字,直接道出了本书的主旨。

  这本《幽明录》是一本悬疑类作品,这一点上,是毫无争议的,作者从一开头就直接把我们带到了坑里,让我们在坑里不断地攀爬、寻觅,就为了能够走出一条逃坑之路,不过很可惜,这条道路真的很难发现,我们在坑里越爬越迷糊,越爬越劳累,最终深深地摔在坑底,再也爬不动了。

  单从悬疑上来看,这本《幽明录》是很成功的,尽管我们在开头处就可以猜出大约和双胞胎有关,但是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双胞胎故事,真的是没有猜到,到了揭开迷底的时候,我们既觉得无法意料,也觉得理所应当。但是,本书不像别的悬疑作品,看到迷底的时候总有种大快人心的感觉,当我读至揭秘的一刻,觉得这本书看起来真的是太虐心了,就像评价《诛仙》的那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这本《幽明录》里,没有一个人是幸福的,愉快的,每一个人都有故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回忆,每一个人都活得像刀俎上的鱼肉一般,整部书里,虐心的感觉一直在不断地加强,直到揭秘的时候达到最高潮。真的,非常不喜欢这种感觉,因为读起来非常受罪,非常没有愉悦感,一本从一个个人血馒头引发的血案,让人充分体会到嘉靖年间百姓的生活之苦,甚至连那些鱼肉百姓的官僚也无法畅快的生存。

  据说这本《幽明录》的作者还是九零后。作为一个八零后,总觉得九零后是自己的后辈,还是孩子,可是自己却一直没有意识到,随着自己的老去,九零后已经成为社会中流砥柱,他们已经成长为这个世界的主人,这个时代的宠儿。不到三十的年纪能够写出这样一本历史背景的悬疑大作,真的是相当不简单,尤其是这本书的故事结构相当复杂环环相扣,颇有一种巧夺天工之妙。这样的历史功底,这样的叙述故事的能力证明了作者的实力

  尽管我真心不喜欢这本书,这本书阅读的时候带来的快乐远没有痛苦多,但我必须承认,这是一本极棒的书,是一本绝对值得一读的书,是一本你虽然不喜欢但必须要给五星的书。

  《幽明录》读后感(六):悬疑与历史

  同为《幽明录》,一古一今;一为鬼怪鬼怪故事,一为现代悬疑与历史的结合,卢隐的《幽明录》即为后者。

  何为幽明?隐明也。这世间所有的隐、暗,在有心人的努力下,一切都会成为明。善恶轮回走向何处?我想,这就是古今两本《幽明录》都要探究、企图找出答案问题吧。

  遍地残骸、彼岸花、断裂两半的三弦,是卢隐《幽明录》楔子内容要素。残骸是掩盖的真相、无迹可寻;彼岸花是自然界繁衍出象征死亡的话;而断裂两半的三弦则是身份的象征,如此,三弦自然也就成了卢隐在正文中要首先提及的对象。而它,也只不过是卢隐要叙述的一段嘉靖年间历史的引子而已:三弦未响,寒梅已开。

  就叙事手法而言,卢隐的《幽明录》和目前大多数推理小说、刑侦小说等,是从死亡开始,但是有一点不同在于,以现代社会为依托的推理小说、刑侦小说大多是案发现场、死亡紧接着刑侦人员的出现。而《幽明录》则是杀戮现场直接转为灵谷寺、刑场、马车……短短篇幅间,诠释了恶与善、杀戮与救赎。这样的情节安排,让人感慨。究其原因在于,现代人去阅读现代人创作的描写的与古代朝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悬案小说,就不仅仅只是内容为现代类似小说中所要揭示的家庭教育、社会问题等,《幽明录》更多地是借杀戮、悬疑,来揭示朝堂斗争下的飘摇生命无奈感情。即是说,《幽明录》具有更为深厚的历史蕴味,能让读者在阅读之外,了解嘉靖年间的相关历史。

  就叙事语言而言,卢隐的《幽明录》语言简洁,毫无拖沓冗余之感。“他们缩在黑暗的角落里捂着眼睛,像麻痹自己隔绝外界”,短短一句话,将一群被关闭在小格子间的受尽了折磨的人心理描写的淋漓尽致;“入夜后,紫金山的天空比思妇更阴郁”,如此比喻,将罗恒、刘毅等所处的恶劣环境做了极好的呈现。自然环境的描写对小说情节的推动作用很大,但是如果大幅度地描写自然环境,却会起到喧宾夺主的反作用,所以,卢隐在《幽明录》中描写自然环境中,总是聊聊几字。然而,字越少,其所展现的意境越为广阔,能让读者在有限的字句中体味到小说人物所在的自然环境;同时,能够节省大量的叙事空间,并将其提供给故事情节。

  历史的展示形式有很多,而《幽明录》采取的应该算是其中一种符合现代人阅读心理的比较成功的展现形式。在当代涉及到案件的小说类型化、雷同化的背景下,《幽明录》可谓特色鲜明,可为当前同类小说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幽明录》读后感(七):光

  世间有多少人,失了心,死了。又有多少人,揣着一颗心,死了。荒诞的故事,源自堕落的世间。死的世界,谁能救?人间地狱,泥淖中,挣扎、沉沦,等待救赎。三弦琴声,撕开光明与黑暗。

  在那么多小说家里,也许卢隐并不是最出名的。这本小说它又是这般的其貌不扬——嘉靖年间的挖心案,三个被关在石房里的疯子,影影绰绰的鱼纹,又是一番查找事件真相的悬疑小说,或许你会选择擦肩而过,如此,你将错过一场文学盛宴。这本悬疑小说,文风严肃而又不失可爱,挖心惨案每走一步都是人间地狱,探索真凶的每一步都是挖掘人性的丑陋面,但也是在这悬念丛生的每一个瞬间,你从来都不会有丝毫的乏味空间,风趣的对话让严肃认真的画风霎时变得可爱有趣起来。但也正因如此,沉浸在黑暗深处的刺骨寒意无不从四方渗漏,让人寒彻心扉。这时有多快乐,撕裂真相的那一瞬间就有多痛苦。

  每一次抽丝剥茧的瞬间,另一具真相慢慢浮出水面,面纱被揭开的那一刻,我们才真真感叹真相居然被藏得如此之深。今日之友,也许是明日之敌;今日之因,也许是明日之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世间轮回,报应不爽。如果没有仁义堂,也许就不会有挖心案;如果没有人血馒头,也许就不会有鱼纹洞天;如果没有朝廷,也许就不会有这一切纷争。那些被害者是真正对的被害者吗?他们的死亡是冤屈?还是报应?他们是被害者,亦或是加害者?在这个卢隐创造的世界里,一张关于善与恶,关于报应轮回的大网交织盘错,令人心惊。

  这是一场关于善与恶的思想辩论,也是一场关于生存之道的政治博弈与生死较量。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续命、卖子、求心、杀戮,一切是为了什么?有些事一直是错的,但没有人敢说出口。世道太过冷漠,世人太过愚昧,一切只因自私,只要遇到于己有利的机会就会咬住不放手。所以即使知道是错的,即使知道有失正义,但仍会为一己之私铤而走险。人,皆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有难以启齿的渴望和欲求,为了生存,什么都可以抛弃,仁义、道德、或者生命。反正所有生命都会离去,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既然如此,一命换一命,该离开的离开,该留下的留下,这才是他们相信的世间之道。因果报应,命运轮回,只要没有降临,那就苟延残喘地活着,杀戮是无尽的旋涡,每个人在苦难里挣扎,一命换一命。这个世间是多么的冷血无情,命如草芥,人如蝼蚁。世间之事,仿若全凭势力,世间无公道,也无人心。端坐在遥远城都的上位者,笑看风月,弹指间,灰飞烟灭。世道如此堕落,穷途末路,人心险恶,不惜化身厉鬼。

“人在明处,鬼在暗处,再亮的光也有照不进的幽暗之地。”“太黑了,光透不进来。”

  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也是一个无爱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冷漠与迷失,每个人挣扎着、堕落着、迷茫着。人生,何处是曙光?因果报应,自食恶果、世间轮回,生生世世,逃不脱,挣不得。世间正义无人理会,世间黑暗生死相随。如若融入黑暗,将再无回头之路,但若身有微光,在一片黑暗中,也能照亮远行之人的路,光,无处不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