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0 20:0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的读后感10篇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是一本由兆民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读后感(一):我们口中“情商高”的人,长啥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一开口就令人如沐春风,大家都乐于跟他讲话,也愿意把有价值信息分享给他。遇到困难时,大伙也倾向于找他帮忙或是倾诉。总之,他是大家眼里公认的情商高的人。

  那么,究竟什么是情商高?

  情商一词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在他所著的《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重要》这本书中详细阐释后,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研究讨论。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感智商包含五个主要方面了解自我情绪管理自我情绪、调动和指挥自我情绪、识别他人的情绪以及处理人际关系

  所以,情商高就意味着一个人在了解自我情绪和识别他人情绪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控、调动和指挥和对他人产生影响能力较强。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即: 一个会说话的人,必定是一个情商高的人。一个人只有在梳理好了自己的情绪后,才能照顾别人的情绪。一个人只有做到表达清晰、能捕获人心以及顺利完成说服他人这三个层次后才算是一个会说话的人。

  本书作者兆民,恋爱成长学会专家合伙人沟通力讲师、“在行”上最受欢迎的沟通力行家之一,曾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主播记者十余年。一次意外,使他的人生轨迹发生改变。很多年前,他在播报新闻时突然失声,这使他不得不挥手告别坐了五年的主播台,同时面对职业生涯的第一次转型。

  因为喜欢在自己最痛的地方下“毒手”,他读遍几乎所有积极心理学的书籍,为患抑郁症的自己寻求药物之外的治疗方案。在七年记者生涯中,他发疯般痴迷于发声技巧人际沟通的研究,在一次次采访中“试验”从书上学来的沟通技巧,再把这些靠大量实例反复验证的技巧和心得整合成《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一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书是一部紧贴实际沟通的操练宝典。

  兆民认为,一个会说话的人应该做到三个方面:第一,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第二,在理解人性的基础上捕获人心;第三,通过观察学习,掌握说服他人的技巧。

  要做到清晰表达并不难。

  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只一味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忽略听话可能产生的反应,造成不必要误会麻烦。作者建议说话者要随时自我觉察,及时发现自己话语中的不妥之处并补充说明清楚,宁可说话时“麻烦”一点,也不要事后麻烦。

  还有人说话时,不考虑对方知识背景,用一些专业术语和模糊语句,使接受者不能准确领会到自己的意思,也是不可取的。

  兆民建议,为了能够清晰而准确地表达自己,说话者要在这几点上下功夫丰富词汇,使表达准确有力;表达观点时力争有因有果、有理有据;通过刻意练习提高通俗表达的能力。

  完成了表达这一环,接着就是捕获人心,即让听话者愿意听你说下去。

  俗话说的“伸手不打笑脸人”,是指人们不会拒绝他人的善意。说话时也一样,当我们用亲切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善意,对方也一定愿意与我们产生更多的互动

  生活中,我们需要陌生人打交道,和同事完成协作,与家人朋友发生亲密互动,这些都离不开交心。交心的过程即:找一个“好借口”,表达自己的“好意”,说出“好话”。

  生活中有这样几种拉近彼此关系做法:向对方袒露一些无关紧要的私事,比如面对感情受挫的人时,透露自己也曾受过感情伤害事实(不讲细节);与人寒暄时,从兴趣赞美、建议、理解这四种导向展开话题;自我降格,在气势上让自己“低人一等”,让对方觉得你好相处

  以上是关于说的技巧,但在兆民看来,会说话的人,更善于倾听。

  兆民说,在他做记者的七年时间里,发现自己的耳朵并不可靠。每当采访结束回到家,重复播放采访机里的声音素材时,总能听到之前“没听过”的内容。由此,他意识到:我们很多人的倾听效果不好

  信息的冗余、错误的预设以及沉浸在自我情绪中,都使倾听变得低效甚至无效。不能有效地捕捉到说话者的信息,就不能给出相应的反馈,那么一场谈话的效果可想而知了。有效的倾听,可以激发对方讲出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这样,我们的说话目的就达到了。

  我们可以运用四种方法学会倾听:一是保持空杯心态,二是掌握提问的技巧,三是重要的事情放在挑选过的场所中说,四是随身携带笔记本,记下别人说话的重点

  掌握了说和听的技巧,你就离捕获人心高手不远了。

  说话一定是带有目的的,在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和吸引人们愿意听我们讲话后,就到了实现说话目的的阶段,书中介绍了几个绝密说服的技巧。

  要说服他人,最重要的是自始至终不要忘记自己的目标,在一场沟通中,一定要有一方为沟通目标负责特别是挑起话头的一方有责任让话题始终围绕“目标”展开。

  在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之外,还存在着影响沟通氛围因素,那就是环境。为语言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达到说服的目的。出于天性,人们会在特定的环境里表现出符合当下环境的举动,有时候,我们需要刻意营造一种氛围,帮助说话者说出他想说的话——这才是最高级的“会说话”。

  在《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本书的最后,还补充了化解说话难题的技巧。包括巧妙地用拒绝加给出替代方案拒绝他人,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把握批评尺度,让人心服口服,用金字塔式表达向上司汇报,以及“五个W”法则提升沟通力等这些足以应付生活中大多数沟通难题的招数。

  俗语“良言一句暖三冬”和“恶语一句三春寒”,说的是语言力量强大。如果我们能够学会说好话,一定会让我们的生活和职业发展顺利许多。这也是正是我们应该从会说话开始,提高情商的原因所在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读后感(二):三言两语中透着真性情,藏着大智慧

  因为职业原因,我会经常接触各式各样家长。大家都应该知道现在的孩子在一个家庭地位是多么的高,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只要孩子发生一点点的事,基本会变成全家动员的大事。所以,与家长打交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我这样的行业菜鸟,我这样不善于沟通的笨嘴…

  一日,我接到一位母亲来电电话刚接通,那边便传来大嗓门的要求先声夺人的家长,一下就给了我难缠的先入为主。家长并不说明缘由,只一味的要求我们要达到的目的。这个要求本来就是无理的,而且我也没有这个能力办到,我这边当然不敢答应了。刚一委婉拒绝,家长就“不得行哦,必须给我办到”。

  不知道为何,每次遇到这样的无理取闹的人,我就很无力,一点说话的想法都没有,那边说的唾沫横飞,我这边完全不想听,不想回答。虽说家长是我们的的客户,是我们的上帝,但是也不能这样不讲道理。最后我只能说给她登记,尽量办到。在家长骂骂咧咧中挂掉了电话,感觉自己完全败下阵来。

  没过两分钟,这位家长又来电话了。这次她打给了另一位项目主要负责人,她这次仍然是先声夺人咄咄逼人的提要求,非要让我们帮她安排好。没说上几句话,她就说要来我们公司闹,要到我们老板那里去投诉。照这样下去,这次谈话肯定会闹的很不愉快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同事几句话下来,电话这头和那头都笑了。在那样马上就要的爆发的时刻,她竟然能够凭几句话将事情完全扭转。谈话平静下来了,那位家长才将自己要求的原因娓娓道来,原来是家长的腿脚不好,从很远的地方送孩子来希望能让我们安排住处。这样下来事情就变得合理了,我们也就有理由帮她向公司申请了。

  同事处理这样的事很有经验,三言两语间就明白来了家长的所求,她知道只要满足了家长的要求事情就简单了。在两人间气氛已经到一定温度,再说一句就要爆炸时,同事竟然反其道而行之,开起了玩笑,对谈话降温的同时,还避免了双方尴尬

  真的太佩服这位同事了,她平时的人缘很好,大家都喜欢她;她跟家长们的关系也处得很好,很少有投诉。我就想做她那样的人,会说话情商高的人。

  三言两语中透着真性情,藏着大智慧。

  这就是的语言的力量,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这也是语言的大智。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读后感(三):沟通中,最怕遇到的就是“话题终结者”。

  你刚去一家新公司,本想着跟坐在旁边的同事套个近乎,可是连说了三句话,对方都不肯抬头,只是淡淡地回了你一个“噢”字。

  你看了部电影兴冲冲地跟朋友推荐:“这部电影太棒了,快去看吧!” 谁料,朋友冷冷一笑:“看个电影就把你高兴成这样。”

  好不容易约到心仪的妹子出来吃饭,你在仰头说,她在埋头吃,你问了一堆问题姑娘满不在乎地说:“哦,不是的。”

  遇上“话题终结者”最糟糕的地方还不在于碰一鼻子灰,而是你甚至会因此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不该来到地球上!

  小罗的女朋友小敏特别喜欢日本卡通文化,尤其对熊本熊爱到痴狂。

  一天小罗路过三里屯,发现那里正举办一场日本美食活动,活动上还有只熊本熊玩偶跳来跳去。小罗兴奋地掏出手机对着熊本熊连拍几张照片发给了小敏,还兴致勃勃地发微信说:“哈哈,看我遇到了谁?”

  过了两分钟,只见小敏非常冷淡地回了两个字:“假的。”

  小罗的热情顿时被泻了一半。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这是三里屯的一个日本美食活动,你想来看看吗?”

  小敏又冷冷地回了四个字:“仿得不真。”

  聊天结束。

  遇上“话题终结者”我们只好认命,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避免自己成为令人讨厌的“话题终结者”,学几种方法就可以让谈话轻松顺利起来。

  1.否定+解释

  别人对你提出问题,如果不符合实际情况,一般你都会否定说“不是”,这个时候别停下,再追加一句“解释”。

  “我不是东北人”+“我生在江苏,祖籍在东北”;

  “这个熊本熊是假的”+“因为国内还没有指定的专营店,不过能在北京看到它已经很难得了”。

  加上一句解释,就给对方留下了继续和你对话的“引子”,说不定对方正好也是江苏人,说不定对方也正想和你研究一下熊本熊的历史渊源呢。

  2.拒绝+肯定

  拒绝别人的好意和请求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你确实无法抽身,可是往往那种生硬的回绝会让对方不高兴甚至造成误会。这时,如果在拒绝之后加上一句肯定的话,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我今晚要加班参加不了”+“不过明晚有空我很愿意去”;

  “现在心情很差不想和你讨论”+“明早我在办公室,你可以那个时候来,我们聊聊”。

  3.拒绝+反问

  当你既无法满足对方要求,又无法给出确切的补充回答,又该怎么办呢?不妨用“反问”把问题抛给对方。反问可以让话题继续下去,或者干脆换个话题,不至于尴尬。

  “我去不了,所有周末时间都被安排满了”+“我记得你周末也要看孩子,怎么突然有时间了?”

  “我现在不想考虑谈恋爱的事”+“你为什么觉得我们俩合适呢?”

  4.肯定+反问

  有时候,不光否定句式,连肯定的回答也会终结话题。加上一句反问,可以使话题递进下去,说不定还能激起对方的好奇心

  “你为这份事业坚持了十年真不容易啊!”

  “是啊,的确不容易”+“你知道是什么支撑我一路走下来的吗?”

  这时对方自然会竖起耳朵迎候你的故事

  我们发现,以上方法都是在否定和拒绝之后,加上一个肯定式的补充句。除了能给对方留下接话的“引子”之外,更重要的是,减弱否定句本身的“无力感”。

  无力感的意思是,否认、拒绝、禁止、强制要求等这类意志并不会让人们心甘情愿地遵从。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

  (1)此处禁止吸烟。

  (2)本楼二层设有专门的吸烟室。

  哪一种说法对禁止吸烟的效果更好呢?

  再如:

  (1)以后回家不准晚于10点。(晚了又怎样,你管我!)

  (2)你想几点回家都可以,不过10点以后我和孩子会担心你。(我可不想让家人担心,还是早点回家吧!)

  看似严厉和不容辩驳的否定式语句,实际上是“纸老虎”,它产生的无力感使我们无法达成沟通目标。

  “话题终结者”看似在用干脆利落的方式解决眼前问题,可实际上,这种方式只会造成更多负面反应。话题终结的实质,是无法(不想)提供对方期待回应。回应分为内容回应和态度回应。“话题终结者”令人抓狂的地方就在于,他既不提供你期待的内容,又传递给对方“漠视”和“否定”的态度,这是一种对双方关系的双重破坏。

  有沟通力学者形容说:“我们就像永不关闭的传送机。”不论高谈阔论还是保持沉默,不论情绪化地应答还是摆出“死人脸”,我们都在将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传送给对方。就好像这种情况:

  女孩问男朋友:“你能保证结婚以后不再抽烟吗?”

  男朋友转过身看着她,什么也没说。

  女孩说:“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不过这种情况算好的,至少男朋友有了肢体语言和眼神的回应,而不是生硬地说出“不能”两个字。

  话题终结现象并非小事。从心理学层面讲,习惯性终结话题的人往往受到长期缺乏亲密关系的影响,生活状态消极,安全感低下,而这些情绪状态会严重威胁到健康。我来列举几个经过长期科学观察得出的医学结论,请相信,这不是危言耸听。

  (1)那些与家人朋友有着密切联系的人,其寿命要比生活孤立者平均长3.7年;

  (2)相比拥有活跃社交的人,性格孤僻者患感冒的概率要高四倍;

  (3)婚姻幸福的人要比单身的人,在肺炎、外科手术和癌症上的发生率更低。

  在所有这些研究当中,关系的品质要比关系本身更重要,影响关系品质的,正是我们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沟通。

  不仅为了建立更好的关系,也为了身心健康,从今天起不再做“话题终结者”,和对面的人愉快地聊起来吧!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读后感(四):说出一座城池

  一个会说话的人,他的情商就一定很高。之前听过乐嘉的性格色彩演讲,在现场的感觉就是超级演说家那种。一个人的性格如何,首先就是从他的谈吐中发现。有些事说得好其实比做得好要强,哪怕自己不是那么想的,但是表达错了,这必定会带来不少麻烦。

  从小我觉得有实力的人才会得到权利,这么说没错,只是我现在才更深层次地诠释了这句话。一个人的实力主要就是体现在说话上,有些人可能觉得骗子都会说话,其实这就错了。真正会说话的人,他们的情商都很高,完全有能力去证实自己,根本不需要去骗。换句话说,成功的人不代表就是有钱人,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赚得,但是人脉不是,有钱只会拉拢一些有金钱往来的朋友,大多数则是客户。如果会说话,那么交的朋友就都是真心的,这会让人们相信你,把自己的心交给你。

  有的人会说,“他这人就这样,谁跟他都聊不来。”这种人其实是自己没有能力,没有人是不需要沟通的,只要抓住了对的点,话匣子自然会打开。

  书中的一个方法我觉得很实用,大概是说劝一个人做一件他不爱做的事,是问他去不去,还是给他另一种选择,从中选择一个更容易做的。这利用了人类大脑的本能反映,这样也少了不少尴尬。本书运用了许多实例,证明如何从逆境转为顺境,读者可以边都边学习,在脑海中模拟这些场景,并且记录了很多要点,方便读者能在生活中实际应用。

  拜托人的时候为了得到肯定的回答,可以尝试把否定变向改成肯定,也就是使对方没有拒绝的选择,当然也不会百分之百成功,但能大大提高得到肯定答复的可能性。书中的这些方法看起来实在简单,只是在书上读一读还真不知道这么说话会有多大的改变,其实时间一下就会知道了,如果你学会这样说话,没有任何一个人有理由会对你态度不好或是不愿与你交谈,他们下意识就会觉得如果不好好与你对话就很对不起你。这就是本书的魔力,这也是情商的魔力,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情商高的人,细细品味他们的言语,就会知道什么是情商高了。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唯一工具,也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其实就连动物之间都存在着语言的交流,只不过我们人类的要更高级。如果让我们想要使人信服的时候,暴力只会使人更加质疑你,最明智的方法就是用语言沟通来使对方心服口服。这也是在职场上为什么没有朋友的原因,在职场中联系朋友的基础在于钱,而钱是最不稳定的东西,不一定谁突然就抛出一大笔钱就把你们拆散了。但是真正的感情是让对反彻底的相信你,把心交给对方,这也需要很强的说服能力,这本书刚好可以帮助我们交到很多朋友。

  凡事离不开朋友,而这本书将使你获得最信任自己的伙伴。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读后感(五):想要会说话,先做一个情商高的人

  在演艺界有着这样一句话“爱笑的女孩运气通常都不会差”,可是在读书界却是“会说话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作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特别还是一个在职场混的孩子,必须要学的就是“会说话”,所谓话说好了,事情已经成功三分之一了。那什么叫说话,张口就来的叫说话,动脑用心的才叫沟通。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本书的作者兆民告诉我们如何零死角突破演说瓶颈,在这本书中通过4点技巧来全方位的提高沟通技巧。 兆民,本名尚兆民。恋爱成长学会专家合伙人、专栏作者,喜马拉雅FM《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主播,沟通力讲师,“在行”上最受欢迎的沟通力行家之一。曾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主播、记者十余年。 一,清晰表达的技巧 想要和别人沟通首先要说,说是通过声音传入对方的耳朵中去,你只有把话说清楚了,让别人理解你的意思,才是顺畅沟通。比如,你去理发店修理头发,理发师问你怎么修,你对理发师说“简单修修”,修完后,你却发现你口中说的简单修修和理发师理解的修有着很大的区别,你也许是想简单修个一厘米,但理发师的理解却给你修了10厘米。“简单修修”是一种模糊性语言,语言上图省事,看似节省了时间,实际上造成了无法预料的印象甚至更大的麻烦,所以消除误解,先从语言的优化开始。 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之所以表达不清,是因为词汇量的匮乏造成的。有个笑话是说,人为什么要读书?当你在湖边看到夕阳余晖,你脑海中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哇,真好看啊!”。我好像就属于后者唉,在感叹别人文绉绉的时候,其实是脑子里面词穷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如何形容时间过得快,出现在我脑海里的只有:“一下子就过去”,“好快啊”,别人的嘴里冒出来的却是:“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时间悄悄从指缝间溜走”,“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白驹过境,光阴仍然,时不我待,人生如梦,风驰电掣”。让我们增加自己贫乏的词汇量,也能和大家一起侃侃而谈。 在交流中数字容易让对方记住,如果简单的一句“我很想你”变成“在过去的200天里,没有一天不想你。”这里加入的数字就会让情感表达的更强烈,也容易让对方记住。但是切记出现43598处,35469个,95718.45千米,如果在一段话中出现这样的字眼,就达不到上面说的效果反而造成记忆混乱,万一出现了这样的数字,一定要取整,比如2.1万公里,5万处相同建筑,这样是不是更一目了然了呢? 二,捕获人心的技巧 如果你参加一个聚会,但是只坐在角落里,看着聚光灯下侃侃而谈,众星捧月的人,是不是很羡慕他们的说话技巧,也许在你心中你会认为自己是个小人物,说与不说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你只能永远默默无闻的待在角落里。 想要改善自己的处境一定要努力突破,首先要有主动求变的愿望,当意识到提高谈话能力会让自己受益,我们在心态上就不会轻视和陌生人的交谈,主动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从“懒得搭理”到“试着友善应对”,这一微小的心态转变就会产生巨大的行动力。 其次是打起精神来,精神面貌有时胜过千言万语,还没开口说话,就笑脸相迎,能迅速降低对方的防备心理,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在与别人谈话中积极的运用手势和表情,也会给人留下好印象,让别人意识到你是真正的对这个谈话是有兴趣的。 最后就是什么是亲和力?它至少包含了真诚、善意和安全感,亲和力是张“快速通行证”,它能迅速打通你和陌生人之间的隔膜。然而,就像假笑会被识破一样,职业化的亲和力却难以真的打动人。众所周知,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里面的服务人员每次对着你都是笑脸相迎说:“您好,请交费多少元”“祝您一路顺风”,这个就是习惯性的微笑,试想一下高速一天的车流量有多大,一天下来脸都笑僵了。当别人从你身上感受到真诚、善意和安全感的时候,这个人才会有兴趣跟你聊下去。 三,绝密说服的技巧 有的时候我们会在外面吃饭,就会遇到等位置、中间沟通信息出现偏差的结果。比如一位客人带着年迈体弱的父亲去一家餐厅用餐,餐厅里面没有电梯,客人只好惨扶着父亲缓慢地往楼上爬,这时候好不容易爬到三楼却被告知没有座位了,于是这位客人非常恼怒的又下到了一楼,并且找到了经理大吵了一顿,这个经理在沟通过程中还一直强调三楼是有位置的,客人却说三楼是没有位置的,以至于客人最后愤怒离席。 很显然,一个被愤怒夺取理性的消费者,遇上了一个智商情商都很低的经理,两个人没有打起来已经是万幸了。在他们的争吵中,矛盾激化,误会加深,彼此伤害,而最初的问题丝毫没有被解决,反而制造出一堆新问题。其实这个例子的沟通目标就是让客人息怒并迅速为他们安排方便的就餐位置,求得谅解,同时减少对其他客人的影响。这个餐厅的经理忘了要在第一时间安抚生气的客人并赔礼道歉,他沉浸在“自己被客人数落没面子”的郁闷情绪中。 我们每次谈话,实际上都暗藏着沟通目标,快速识别并始终将话题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是一个人情商高的表现,也是沟通高手的必备素质。 四,化解难题的技巧 在我们生活中是不是出现过,想让人拒绝,却又舍不下面子的两难吗?如果有人找你帮忙,如果你直接拒绝,会被别人冠上无情无义的称号,如果咬牙答应下来,自己又受委屈。比如,有人喊你今晚出去吃饭,可是你要加班完成明天就要交给领导的任务报告,要么得罪领导,要么得罪朋友,怎么取舍?也有人会说,我才不管拒绝别人的后果,我只安照自己的意愿来就行了。但是在今天的这本《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中告诉我们一个化解难题的方法,让你又能陪朋友吃饭,又能加班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比如有人约我吃饭,我可以回答“你来我家吃好不好,叫个外卖,因为我正在赶报告,你过来正好还可以给我提提建议”,朋友说“你确定我不会打扰到你?”,“不会啊,就怕你觉得无聊”,“你还是专心写报告吧,我们下次再约”。 在这段对话中,我答应和你一起吃饭,不过吃饭的地点换成了“我家”而已,这是答应对方提出的要求后,附加的限制要求,接着解释了一下原因,同时不忘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希望与你一起晚餐,不过你可以忍受我花些时间处理手头上的事吗?”这个时候,选择权就留给了对方,是愿意接受一个不太完美的聚餐,还是另外约时间,其实不论对方选什么,对自己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都被被人拒绝过,也拒绝过别人,虽然这很常见,可是我们仍应该意识到,用更高级的说话艺术代替生硬拒绝是在行善。因为情商高,就是不说“不”。 作者兆民用七年的记者生涯,痴迷于研究发声技巧和人际沟通的学问,在一次次采访中“试验”从书上学来的技巧,才有了这本我们正在读到的《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可以看出书中有很多案例一步一步教我们如何实现有效沟通,成为高情商的人。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读后感(六):好好说话的重要性

  初次见面你会被什么样的人吸引?是那个人的帅气的脸还是那个人的有教养,我想答案你肯定心 中已有数了,一个人帅气的脸如果没有教养那同样令人作吐。你是不是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感受,我以前的同学就是这样的人,不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很好,一旦熟悉他的人,都不想搭理他,动不动就是打人,暴粗口,我们班的人没什么人愿意跟他玩。相反一个人长相平平却愿意帮助别人,说话做事都令人愉快,那周围的人不喜欢他都难啊。

  现在的人大多都不会好好的沟通,我就是这样的人,如果你说的话我不想听,你只会一味的说你自己的想法,不顾忌别人的感受,你说你的话对我是什么样的影响,一个高情商的人知道怎样打开别人的话题,让别人说出自己 的想法,你又何愁别人不会听你说呢?现在的生活什么样的人难找,是一个听你诉说的人难找,因为没人愿意听你的负能量,而高情商人的他知道什么样的时候我们需要,而我们之后对他的印象是会好的,自然他的机会也多,那为什么我们都知道高情商的人有这么多的好处,可还是没有很多的人愿意去做高情商的人呢?高情商的人,固然很重要,如果一味的迎合别人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时间处理自己的问题那样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大部分都是某些时候做一个高情商的人 ,高情商的人好,但是委屈自己,这都是个人选择而已,但是适时的好好说话对我们来说却是任何时候都很重要的。为没人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所以没有人无任何目的理解你的。适时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是很有必要的,话虽如此,可是让人能听进去却很难,这要看你的表达方式了。

  我见过最多的问题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问题了,其中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孝女”是我的标签了,这不是我自己给自己的,是我妈妈给我的,我的亲戚给我的,我的认识的人给我的,因为我妈妈到处跟人说,我没有帮助她,没有给她多少钱,给我的印象她就是说我没给她钱,但她说她只是希望我好,天下哪有父母不爱子女的啊,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只希望你幸福,我听够了她说的这些,虽然我知道她是为了我好,我小时候是一个好乖的女子,我也不知道何时开始变成这样了,我觉得她到哪里都会说我的不好,我特烦她这样,从书中我知道我的问题所在,是我不认同她的情绪,并不是不认同她的话语,道理是这样,没错,我们就是讨厌从别人的情绪中找到抵触的反感,他们这么做只是不希望我们受伤而已,因为他们走过的路比我们的长,所以见识更多一点,慢慢地我学会了释怀这些,只是我早没看到这本书,他们与我们的想法不同,并不代表他们觉得我们的所有都是错的,只是她希望我们变得更好,活得更好。可怜天下父母心。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读后感(七):什么叫做高情商

  什么叫有情商,什么叫高情商,在我看来统统都是对于一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上的一种肯定。一个情商高的人,往往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朋友圈以及处理事情的稳当得当。这些都是一个人高情商的表现。然而一个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表现则体现在声音、口才和倾听。

  声音之美

  所谓好声音,不是指这个人的声音多么有磁性,也不是指这个人声音有多么甜美,而是指这个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大声吵吵,惹人烦。

  假若你出去买东西,身上钱恰好还差点,你又特别喜欢这个物件。这时假若你大声吵吵和卖家划价,我相信这个卖家是不会便宜卖给你的。假若你的声音中略微带点请求或者表示你可怜的声调,或许这个卖家就会便宜卖给你。这不是耍心机,而是一种圆润的处事方法,这有益于你在日常处理事情的时候更加方便。

  还有,当你和朋友吵架时,他不愿意理会你时。你可以尝试着低声下气一点,或许他会对你感到一丝丝的愧疚,因为在他看来,你也许很重视这份友谊,他也会因此而执拗的开口,哪怕听上去还有一丝丝的不情愿,但结局总归还是好的,至少他愿意听你解释了,而不是一直冷战,直到友谊尽了。

  口才之巧

  所谓好口才,不是指这个人多么的能说会道,而是指一个人可以很有凭据的说服别人。假设在和商家讨价还价时,你可以举出你如何要价那么低,如果你说的比较生动,比较合理,我相信商家一定会卖给你。假若你无理取闹说这家商店东西不好,所以买的人就少,不如干脆卖给你这类的话,我相信,卖家哪怕会亏本都永远不会卖给你,而你也只能和这件商品失之交臂。到时候后悔莫及我相信也不会有人来可怜你,因为啊“在自作孽不可活”!

  还有就是在与人争辩时,不要太过于计较他人对你的伤害,要客观一点,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有好的朋友圈。

  倾听之举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倾听。当你学会了倾听,你就成功了一大步。

  当然这种倾听也不是,只附和“嗯嗯”“对”之类的应付的话。而是在听的同时少量的加一点你自己给他的建议。我记得曾经有人就夸过我情商高,对于倾听自然也是微微的擅长。

  有一次,一个笔友跟我说她喜欢上了一个人,然后那个人就是块木头旮沓,油盐不进,还当她为兄弟,两个人经常吵吵闹闹,然而当她和那个男生表白的时候,那个男生含糊地答道。那个时候其实她也挺气馁的,毕竟,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也很愁。我当时是这么安慰她的“绝大部分的男孩子,对于感情很敏感,然而不敢开口说喜欢或者拒绝一个人。你要是真喜欢就去追吧!喜欢就要表白,错过了后悔莫及。”后来,她倒是听进去,去和那个人表白了。最近,和我报来喜讯说,她谈恋爱了。我不由的感叹,世事变迁真快,但还是衷心祝福她。

  然我的这些建议都不如兆民的《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里所讲述的,他以大部分的眼见事例讲述了他所总结的,为人处世方面的种种。是一个在日常学习里,难得一见的讲述情商的书。假若,你想从日常生活里提高情商,那就来读它吧!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读后感(八):沟通中,最怕遇到的就是“话题终结者”

  你刚去一家新公司,本想着跟坐在旁边的同事套个近乎,可是连说了三句话,对方都不肯抬头,只是淡淡地回了你一个“噢”字。

  你看了部电影兴冲冲地跟朋友推荐:“这部电影太棒了,快去看吧!” 谁料,朋友冷冷一笑:“看个电影就把你高兴成这样。”

  好不容易约到心仪的妹子出来吃饭,你在仰头说,她在埋头吃,你问了一堆问题,姑娘却满不在乎地说:“哦,不是的。”

  遇上“话题终结者”最糟糕的地方还不在于碰一鼻子灰,而是你甚至会因此怀疑自己,是不是根本不该来到地球上!

  小罗的女朋友小敏特别喜欢日本卡通文化,尤其对熊本熊爱到痴狂。

  一天小罗路过三里屯,发现那里正举办一场日本美食活动,活动上还有只熊本熊玩偶跳来跳去。小罗兴奋地掏出手机对着熊本熊连拍几张照片发给了小敏,还兴致勃勃地发微信说:“哈哈,看我遇到了谁?”

  过了两分钟,只见小敏非常冷淡地回了两个字:“假的。”

  小罗的热情顿时被泻了一半。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这是三里屯的一个日本美食活动,你想来看看吗?”

  小敏又冷冷地回了四个字:“仿得不真。”

  聊天结束。

  遇上“话题终结者”我们只好认命,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避免自己成为令人讨厌的“话题终结者”,学几种方法就可以让谈话轻松顺利起来。

  1.否定+解释

  别人对你提出问题,如果不符合实际情况,一般你都会否定说“不是”,这个时候别停下,再追加一句“解释”。

  “我不是东北人”+“我生在江苏,祖籍在东北”;

  “这个熊本熊是假的”+“因为国内还没有指定的专营店,不过能在北京看到它已经很难得了”。

  加上一句解释,就给对方留下了继续和你对话的“引子”,说不定对方正好也是江苏人,说不定对方也正想和你研究一下熊本熊的历史渊源呢。

  2.拒绝+肯定

  拒绝别人的好意和请求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你确实无法抽身,可是往往那种生硬的回绝会让对方不高兴甚至造成误会。这时,如果在拒绝之后加上一句肯定的话,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我今晚要加班参加不了”+“不过明晚有空我很愿意去”;

  “现在心情很差不想和你讨论”+“明早我在办公室,你可以那个时候来,我们聊聊”。

  3.拒绝+反问

  当你既无法满足对方要求,又无法给出确切的补充回答,又该怎么办呢?不妨用“反问”把问题抛给对方。反问可以让话题继续下去,或者干脆换个话题,不至于尴尬。

  “我去不了,所有周末时间都被安排满了”+“我记得你周末也要看孩子,怎么突然有时间了?”

  “我现在不想考虑谈恋爱的事”+“你为什么觉得我们俩合适呢?”

  4.肯定+反问

  有时候,不光否定句式,连肯定的回答也会终结话题。加上一句反问,可以使话题递进下去,说不定还能激起对方的好奇心。

  “你为这份事业坚持了十年真不容易啊!”

  “是啊,的确不容易”+“你知道是什么支撑我一路走下来的吗?”

  这时对方自然会竖起耳朵迎候你的故事。

  我们发现,以上方法都是在否定和拒绝之后,加上一个肯定式的补充句。除了能给对方留下接话的“引子”之外,更重要的是,减弱否定句本身的“无力感”。

  无力感的意思是,否认、拒绝、禁止、强制要求等这类意志并不会让人们心甘情愿地遵从。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

  (1)此处禁止吸烟。

  (2)本楼二层设有专门的吸烟室。

  哪一种说法对禁止吸烟的效果更好呢?

  再如:

  (1)以后回家不准晚于10点。(晚了又怎样,你管我!)

  (2)你想几点回家都可以,不过10点以后我和孩子会担心你。(我可不想让家人担心,还是早点回家吧!)

  看似严厉和不容辩驳的否定式语句,实际上是“纸老虎”,它产生的无力感使我们无法达成沟通目标。

  “话题终结者”看似在用干脆利落的方式解决眼前问题,可实际上,这种方式只会造成更多负面反应。话题终结的实质,是无法(不想)提供对方期待的回应。回应分为内容回应和态度回应。“话题终结者”令人抓狂的地方就在于,他既不提供你期待的内容,又传递给对方“漠视”和“否定”的态度,这是一种对双方关系的双重破坏。

  有沟通力学者形容说:“我们就像永不关闭的传送机。”不论高谈阔论还是保持沉默,不论情绪化地应答还是摆出“死人脸”,我们都在将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传送给对方。就好像这种情况:

  女孩问男朋友:“你能保证结婚以后不再抽烟吗?”

  男朋友转过身看着她,什么也没说。

  女孩说:“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不过这种情况算好的,至少男朋友有了肢体语言和眼神的回应,而不是生硬地说出“不能”两个字。

  话题终结现象并非小事。从心理学层面讲,习惯性终结话题的人往往受到长期缺乏亲密关系的影响,生活状态消极,安全感低下,而这些情绪状态会严重威胁到健康。我来列举几个经过长期科学观察得出的医学结论,请相信,这不是危言耸听。

  (1)那些与家人朋友有着密切联系的人,其寿命要比生活孤立者平均长3.7年;

  (2)相比拥有活跃社交的人,性格孤僻者患感冒的概率要高四倍;

  (3)婚姻幸福的人要比单身的人,在肺炎、外科手术和癌症上的发生率更低。

  在所有这些研究当中,关系的品质要比关系本身更重要,影响关系品质的,正是我们每天都必须做的事——沟通。

  不仅为了建立更好的关系,也为了身心健康,从今天起不再做“话题终结者”,和对面的人愉快地聊起来吧!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读后感(九):转变心态,快乐沟通

  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

  看到《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本书名,感觉类似于工具书特别想拜读一下。在离开校园后,我发现说话这件事逐渐变得不寻常起来,在人际交往当中其实你可以比当下做得更好。然而心中又不免矛盾,会说话了那么有些话语是否违背了真心,而有些话是否没有很好地表达清楚。

  语言作为人类的思维和交流工具,想来你要学会的就是如何使用的问题。好比拿到一把斧头,谁都可以拿起,但不是谁都可以砍倒一棵树。带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快速阅读,直到阅读到第三章最后一部分时,我才认可这所谓说话策略的重要性。以前我特别相信时间,时间似乎可以给你还原本质,让你有按四季常理般春种秋收的美好期盼;但是在如此高速变化的时代里,同样是时间让你错失很多东西。高速发展的讲求效率,好比是大棚蔬菜四季皆要有收获,在沟通上人们讲究“短平快”,花几周甚至几个月时间去了解一个人变得难上加难,大多数人只在我们生命中出现几分钟、几小时而已。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具备对人进行分类的客观条件。那么只有一副面孔应对所有人不是显得艰难了些?面对沟通对象的多样与复杂,似乎每个人都有必要有自己的沟通策略。说白了,这是一种套路。但是如何让套路无痕,这就得看个人理论与实操的结合了。不走心的套路就像小丑,还不如随心所欲来得真实感人。所以当你阅读完这本书,在你身上开始了缓慢而微小的变化,那么这本书将显得不那么快餐,也许可以成为你的减脂餐。

  作者兆民创造性地将积极心理学与沟通力相结合,提出多种说话技法,为改善日常人际沟通、全方位提高沟通技能、破除演讲恐惧、提高演说力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办法。全书分四章清晰表达的技巧、捕获人心的技巧、绝密说服的技巧、化解难题的技巧,结合真实案例逐个分析突破说话瓶颈。也许在阅读中你也会发现自己的影子。

  闻名全球的沟通力专家威廉.尤锐曾说:有效沟通不必先学说各种说话术,最大的障碍也不是对方多难缠,最难说服的对手,就是你自己。沟通这件事,放轻松,也许乐趣多一点。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日常生活版)》读后感(十):打招呼除了“吃了吗”还能说些什么?丨沟通

  寒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人际沟通技巧,它不仅能帮助拉进对话双方的关系,还能帮助你获取一些正式交流沟通中无法获取的信息。

  可是,我们真的擅长寒暄么?我们来看几个场景:

  午饭时间刚过,你去厕所的路上碰见一个同事刚好从里面出来,你打了声招呼寒暄地说道:“吃过了吧?”对方一脸尴尬…

  进电梯的时候碰见了领导,不说话又不太好,于是问了句:“领导最近挺忙的吧?”领导说了句“是啊”于是话题结束,尴尬…

  逛商场的时候碰见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打了声招呼问:“最近怎么样啊?”对方回答道:“诶,挺好的,还不是老样子。”你又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大写的尴尬…

  这样的寒暄,不仅达不到拉进彼此关系的目的,还会陷入非常尴尬的状态,谈话双方只好掩面逃离现场,赶紧说一句“我先走啦!”

  回想一下我们在过去寒暄的时候,是不是经常会像上面的场景一样,问一些“吃了么?”、“最近忙吧?”、“天气挺热的哈?”这样的场面话,可是这类场面话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回答者只需要回答吃了、忙啊、是挺热的啊,话题可能就此结束,只剩尴尬在风中摇曳。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寒暄呢?在《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本书里提到了几种方法。

1.兴趣导向“怎么,没吃早饭啊?”“是啊,起晚了。”“昨晚熬夜看球了吧?”“诶,别提了,我的意大利啊,又输了。”“对了,你说起足球,下个月鸟巢有皇马的邀请赛你知道吗?”“……”2.赞美导向“张总早,您出去开会?”“对,见个客户。”“您这条领带很帅啊,老婆给买的吧?”“哈哈,对,都好几年了。”“看上去跟新的一样。噢,张总,公司年会时间最后定了吗?今年大家可都盼着您的歌声呢,唱功那么好。”“……”3.建议导向“咦,这么巧,你也在这逛着呢?”“家里来了亲戚,想找个地方吃饭。”“六楼新开了一家川菜馆,我们上周刚吃过,很不错。”“是嘛,那行啊,我们也去试试。”“……”4.理解导向“看你再朋友圈上发的消息,上周你是不是搬家了,搬完了吗?”“搬是搬完了,生一肚子气。”“怎么啦?”“房东非说我搬家把地板搞花了,扣了一部分押金。”“啊?还有这种事,这太欺负人了吧,不能就这么算了呀!”“唉,我也不想跟他掰扯了,就这样吧。”“确实挺过分的,不过我以前的房东比这个过分十倍。”“……”

  在寒暄的时候这四种导向为我们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但不论是兴趣、赞美、建议还是理解导向,它们都有几个共同的特性:

  1.以对方为主

  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开展对话,才更容易获得别人对你的信任,而不是让对方感受到你只是为了寒暄而没话找话的说一些场面话。

  试想一下,如果对方说出了你此刻的想法,并且站在你的角度去关心你、理解你、赞美你,你是否会多几分信任,从而更愿意让对方走进你的内心呢?

  2.以开放式问题为主

  封闭式问题对方只需要回答是或否即可,一旦回答完毕,话题可能也面临终止的风险。而开放式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打开对方的话匣子,从而获取更多信息,保证话题的延续性。

  在使用这个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点的就是,它的适用边界条件是需要双方站在一起,进行简单寒暄的时候才能使用。如果只是路过碰一面的寒暄,可以简单打招呼即可。但是,即使是双方要站在一起,寒暄的社交属性决定了它并不会要求太过持久,否则反而会让对方倍感压力。

  所以,想要通过寒暄走进他人的内心,最根本的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从兴趣、赞美、建议、理解这四个维度多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

  怎么样,学会了吗?

  本文由拆书帮三级拆书家张家齐编写,若需转载,请联系拆书帮可乐:447023578 进行授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