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步履不停》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步履不停》的读后感10篇

2018-04-12 21:0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步履不停》的读后感10篇

  《步履不停》是一本由[日] 是枝裕和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元,页数:23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步履不停》读后感(一):太多的遗憾在风中飘走了

  一个月前,我的高考落下帷幕;再考完回到爷爷一大家子人一起聚会时候突然告知奶奶在三个月前已经去世了,但因自己在高考,现在才知道。知道的时候,自己很麻木,没有任何表情,不知道该做什么。却一直在想自己三个月前在干什么---结果是自己还像小孩一样和一个女生因为感情的事吵吵闹闹。再往时间往前拨,到最后一次和奶奶可以单独一起走的时候,又因为和那个女生约好出去爬山拒绝了。内心感觉无限悔恨,但生活又一直把你往前推,让你无奈只能不断往前走。看完这本书,这种感觉又浮上心头,真的好想哭,好想把这些遗憾补完,就像书中的良多一样会把生活已过世的人的那一份生活继续好好的活下去!

  《步履不停》读后感(二):何谓亲情

  步履不停,却总有一点来不及。这是第一次读这种类型的书,步调缓慢,只取材于家庭人物丰满电影化的细节刻画打动人心,天妇罗的颜色西瓜的颜色、百日红的颜色、蝴蝶的颜色、母亲买的睡衣的颜色……在合上书之后依然萦绕在眼睛里。同时,一种亲情独有的苦涩温暖味道充斥鼻腔。《步履不停》书写东方人的亲情,刻画这种亲情被赋予的力量。它有独有的哀伤、它有无奈的争执,也有苦涩的回忆,但它永远是关于“爱”的。 在亲情里,“爱”与“孝”是并存的。现下人们好像又恢复了鲁迅先生的某种犀利精神,诟病“孝”的腐朽。是枝裕和敲醒了我:亲情关系之间,那种对上一个时代的人的理解,对他们各自承载的故事的恳切的理解,并不是一个“爱”字能解释,也不是只通过爱就能实现的。“一个人的到来,是他一生的到来”,这在爱情里是醍醐灌顶真理,在亲情里却是已然存在前提。如果把这种复杂的、贯穿一生的,有着轮回使命感,又有着命运仪式感的感情和关系用一个“爱”字解释,也就消磨了它的厚度。我们可以对“孝”有不断更新的定义,但如若以“爱”取“孝”,太欠考虑。

  《步履不停》读后感(三):来不及的是时间,停不下的是爱

  《步履不停》是日本当代电影大师是枝裕和同名电影的原著小说,本书没有有趣的故事,也没有跌宕起伏情节,有的只是平淡到不能再平淡的日常生活里的小事情,主要讲述的内容也只是平淡生活中最为平常的一天中发生的事情,只不过,这一天是和父母相处的一天,是一家难得聚集在一起的一天,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天,是书中主角的哥哥的忌日。作者以一种非常细腻描写手法,将一天中看似简单平凡的生活,描绘得令人回味无穷,简单的家庭故事中,茶余饭后对话中,体现了多数家庭中所共有的一些细节:误会和谅解、亲情和宽恕,还有珍惜。没有任何情节的故事,似乎有着一种魔力,吸引着读者不断地往下读,看到最后,和作者一同投入忧伤的感情之中,潸然泪下

  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正是我前往与父母相见的时候,而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也正是我要和父母分别的时候,所以对这本书的感触尤为深切,里面的种种话语,就像一首熟悉旋律,不断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之中。

  故事是这样子的。书中主角横山良多,带着新婚妻儿一同回到自己的老家。横山一家,每年似乎只有在大哥横山纯平的忌日这一天才会团聚在一起。在良多的眼里,逝去的大哥似乎占据了父母内心的大部,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对父母的误会,导致良多其实并不想回到家乡,更不想在这里过夜,但是一时的应承,也无法再做反悔,只能在脑中不停地寻找不过夜的理由。由于良多没有在父母的期待方向发展自己的人生,也就随着时间,和父母的距离渐行渐远。而死去的大哥相比,和父母的关系,就显得更远的生疏了。纯平一直都照着父亲的期待成长,是可以继承父亲身为医生荣耀的,所以他的父母总是对纯平念念不忘,同时包含着过于理想化的认同感,即便是出自于良多的话语,父母也总记成是从“聪明的”纯平口中说出的,这让良多十分伤心。这是这个家庭中许多误会中的一个小小误会,也正因有此种误会,最后在父母各自离去的时候,良多才会有这种感慨:“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那就是我失去父亲还有母亲之后,我最真实感受。”

  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真的简单到不需要太多的话语就能总结出来。可就是在这简单的故事中,蕴含着浓厚温情深刻的亲情,而这些,就不是一句两句所能形容出来的。比如:一家人围在桌前,吃着母亲做得鳗鱼饭,聊些无关紧要话题孩童们在饭后玩耍嬉闹;父母亲执拗的拌嘴;被迫穿上母亲买的幼稚的睡衣;和父亲的争执……这些看似无聊,却都是一个家庭之中十分有趣的事情,那是只有用心感受过自己所在家庭中的情感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这其中的温馨

  当然,一个家庭之中不可能只有温馨,在这么一个有着亲人离世的家庭中,更多的可能是哀伤。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中年丧子,给良多的父母带来了沉重的痛苦,几十年下来未曾改变,而且这种痛苦的悲伤,经过时间的发酵,已经发展成连儿子良多都无法认同的模样:大哥纯平是为了救一个溺水的少年而逝去的,而为了让这个少年每年的承受一次这样的痛苦,母亲在每年忌日之时都邀请这个少年来参加,让他饱受着以他人性命换取自我生命延续愧疚的痛苦感。

  还有更深的哀伤,那就是父母年老的身躯,一步一步地带着他们的灵魂走向深远黑暗。父亲望着对门因病痛被救护车带离的目光,显示出无尽的落寞无奈,身为医生且一直以此引以为豪的父亲,竟然只能默默的注视着这一切,而爱莫能助,更为沉重的是,母亲一直抱怨身为医生的父亲,竟然不能够在自己的儿子需要救治的时候出现在其身旁。而母亲,在欢笑的背后,更是充满着悲伤,目前能够一个人对着大哥的墓碑自言自语:今天挺热的,冲个凉水澡应该会更凉快。说这话的同时,母亲在纯平的墓碑上浇了一桶水。这样简单的举动,背后却蕴含着无法言喻的哀痛。一个对逝者仍然以另外一种形式存活在亲人身边的执念,在母亲的心中,挥之不去。母亲把一路跟随在身边一同回到家中的黄蚊碟,当成是纯平的化身,母亲用哀伤的眼神看着其他人看不到的什么,久久不能释怀。不管是父亲老去的身影,还是母亲哀伤的眼神,都不免让人心生悲悯,潸然泪下。

  本书中最令人伤感的是,时光倏忽一瞬,转眼间良多的父母相继离开人世,父亲的离去,良多连一点准备都没有,也没见上父亲的最后一面,而母亲的离去却是伴随着逐渐忘却良多的痴呆症,所以那一天的家庭相聚事实上,算是这个家庭最后一次的聚集。“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在衰老面前,身为孩子却只能手足无措的应对手足无措的父母,如果有早知道的话,是不是会愿意多花一点时间陪伴在父母身边呢?可现实却从来没有早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一句至理名句时刻盘旋在耳中,如果只是谈早知道的话,身边的机会和人,都会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身边溜走,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眼前的一切,尽可能的让所有相聚不是简单的只是见面。就在看完这本书之后的几个小时,我深切的体会到什么叫做“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本来父母的航班是在这一天飞回家中,下一次见面可能就要等到过年了,可是由于天气问题,航班取消了,只能改签到第二天了,这就意味着我晚上就可以有多几个小时的时间陪伴在父母和弟弟的身边。当时间流逝,最后只能无奈分别的时候,看着弟弟眼含泪水,不免心生悸动,而分别过后,遗憾的是,我只和弟弟好好的道了别,却没有和父亲母亲多说一句分别的话语,而因分别想要在朋友圈中发几句伤感的话语的时候,却找不到在这短暂的相聚中有过合照,或者给父母拍过照片,只找到几张给弟弟拍的不甚好看的照片,这令我更加的懊悔不已。

  人呐,往往只有在分别亦或者失去的时候,才会想起用“早知道”这样的话语来搪塞心中的对不可挽回的时间流逝的悔恨以作自我安慰。我们总幻想着生活在无限的时间下,肆无忌惮地挥霍时光,以至于我们总是错过许多我们本应当珍惜的人和事,只有在时过境迁之时,才能体会的到爱为何物。事实上,即便人生总是会有来不及的时候,而当我们把爱灌注在时间的流逝之中,我们的爱也就不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停止不前。我庆幸自己能够在我这样的一个年龄下就明白这些道理,在往后的人生中,这让我能够更加珍惜能够和父母和弟弟一起相聚的日子,哪怕回想起来,只是简单的回忆,却也是充满着温馨幸福的回忆,即便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老去的父母不知所措,也要在最后不留遗憾,只留下爱。

  叙于,二〇一七年六月十四日

  《步履不停》读后感(四):时光不停,步履不停

  初读本以为这本书是讲一家人间琐碎矛盾,还暗自诧异这本书的评价是否言过其实,然而看到后三分之一的时候,思潮却一股一股地涌上来。

  爸爸职业为医生,在自家的诊室看诊,已退休表面严肃冷酷,似纯平外其他人皆不能入眼,常与妈妈吵嘴。

  妈妈:家庭主妇疯狂思念着纯平,看着纹黄蝶、看着良雄、看着一切,都在怀念着纯平,常与爸爸吵嘴。

  纯平:良多的哥哥。自小学习好,又有志继承爸爸的工作,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却因入海救人而搭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良雄:被纯平救起的少年。

  千奈美:良多的姐姐性格像母亲,又有自己的小算盘,想把老家的房子改为二世代住宅,以便一家四口与父母同住。

  良多:各门功课皆不如哥哥,唯有画画课比哥哥好,他从幼时对父亲的崇拜,渐渐因为父母对哥哥的偏爱而转为对父母的怨恨,最后去外地做了绘画修复师,却又失业。与带着一个男孩淳史的由香里结了婚。

“步履不停像小船一样我摇荡着摇荡着在你的怀抱里“

  “母亲”哼着这首歌,“父亲”拼命扒饭掩饰着情绪,或许他心中突然在想,生活的琐碎渐渐让我们忘记了最初的怦然心动,然而此情此景,却突然让我想起了那时,你在我的怀抱里,轻轻地哼唱。是何时我们开始互相埋怨,是何时我们开始终日以怨愤相对。曾经欢喜,此刻乍然入脑,我们也曾经,那么相爱啊。

  是谁说,在一起久了,爱情就变成了亲情。想起父母也曾年轻,也曾是生活在长辈荫蔽下的小小少年,也曾脸红着接过对方手里的情书。如今,却是整日为家庭奔波劳碌,与对方争吵。

“偶尔也该打个电话,至少让你妈听到你的声音。”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愣了好久,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我爸也和我说一样的话,后来有一次,妈妈和我说,其实是你爸想你了,我也是像这样愣了好久。离家以来的种种,反复在我脑中闪现,时不时地问我钱还够不够用,时不时地问我学习(工作)怎么样,时不时发条信息,我回复后随口问句怎么了,只说是没事……

  有人说父爱母爱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有人说父母只是传宗接代生下了孩子,往往将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仿佛那是自己的另一个人生。我不在意这两种说法谁对谁错,或许这本来就不分对错。于世上走一遭,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情感经历,他们爱我,我爱他们,也就够了。

  良多一直以为父母心心念念的只有大哥,于是忽略了父母对他的爱。我们大多数人大概都是如此,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最终只能看到父母的不好

  父母矜持的、小心翼翼的爱,想来也是很可爱呢。

  《步履不停》读后感(五):趁还能做

  轻描淡写,一家人聚会,给过世的哥哥扫墓。平凡的日子,普通的生活,却夹带着无限的感伤和无奈……

  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小学的时候,学校外婆家很近。每遇下雨下雪天,就近去婆家午饭。一个炖鸡蛋,放上一勺猪油,再淋上几点酱油,就可以扒拉完一大碗饭。四个外孙女,四个外孙,三个孙子,就属我吃的炖蛋最多。午饭后,外婆通常还会塞五毛钱给我,有时候是一块,买零食吃。那时候流行一种叫“王中王”的话梅,五毛钱一包,味道酸甜,好极了。就是现在优之良品的梅子,也没法比的。在木渎住校上高中时,外婆就病倒去世了……

  南瓜糯米粥是秋天常吃的点心阿姨家就在隔壁,每年都种上几秧南瓜。秋天收获了,必定是要做上满满一大锅糯米粥,放上白糖,又糯又甜。每次阿姨都捧上一大碗,热气腾腾地端到我家,总要说上一句:妹妹喜欢吃我烧的南瓜粥呀!阿姨家院里还有颗老柿子树,一到秋天挂满果实。一颗颗小心摘下,放在用破旧棉袄铺好的筐子里捂着。过了1-2个星期,柿子捂熟了,必定是要提上十来个送到我家来的。摸起来软软的,吃起来甜甜的柿子,在阿姨病逝后,就再也没有了……

  每个人都有一两个不愿意想起的回忆吧!大学那会,家里条件不好,每到开学,就特别煎熬。看着妈妈为了几千块钱的学费踌躇,而我什么也做不了,感觉自己成了她的负担。因此也早早参加了工作,拿了薪水,给到妈妈手里,才觉得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

  很多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太习以为常了。我们往往匆匆擦肩,都没来得及仔细看一眼。看完这本《步履不停》,让我想起了很多美好的往事。记得要感恩,趁还能做,不要却什么都没做!

  《步履不停》读后感(六):关于无奈,关于和解

  如果一本书能引发你去思考自己的人生,那就是成功的。步履不停做到了。

  本书有两条线索:一是关于生命最终走向死亡的无奈;二是关于子女与父母的和解。

  #关于无奈#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是无力改变的,比如:时间的流逝,父母的老去。曾经我以为人是慢慢长大的,后来才发现,人是突然长大的;我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后来才发现,人是突然变老的。就在我们突然长大的那个瞬间,父母突然变老了。

  而这种变化,是我们人类无法阻止的。真正让我们遗憾的,是如书中所说:“没能与他们的衰老或死亡发生一点联系这件事,对我来说如鲠在喉。”人们的大多抱怨与后悔,多来自于我本应该,我本可以。人生在世,难免犯错。但是一些过错,可能是你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无法挽回的。我很讨厌拿“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自我安慰,错过就是错过,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可惜,人生就是不断的失去啊。当你拥有时,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为时已晚。终于明白: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来不及珍惜,来不及告别。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是最后一次吃饭,什么时候是最后一次见面,什么时候是最后一次拍全家福。说到底,人总是要珍惜每一个活着的瞬间,因为它们都是无法复制的过去。

  所以,现在就去做想做的事吧,见想见的人吧,去想去的地方吧!谁知道五年十年之后你会不会后悔,后悔当初有时间为什么没有好好陪伴父母,后悔拼命工作却没有好好爱自己,后悔攒那么多钱成为房奴却没有在年轻的时候去世界看看!

  #关于和解#

  人真正的成熟,是从和父母和解开始。

  主人公“我”在最后也没有和父母和解,直到父母离开后很久,才开始渐渐反思,领悟到父母深深的爱。也许是父母不善于表达吧,也许是非独生子女家庭总有偏爱吧,总之,从小“我”就认定父母更喜欢大哥,这种想法根深蒂固。人一旦有了某个想法,就会顺着自己的想法去捕捉支撑自己想法的行为,而忽略了其他的行为。所以,“我”只记得父母忽视我的表现,那些更多的爱我的记忆都被我选择性地忽略了。

  直到大哥去世,父母久久不能释怀,更让“我”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我”固执地认为自己永远比不过大哥,即使他不在了,也无法代替他在父母心中的位置。在姐姐说要搬回家住时,也不愿意去反对或是去争取属于自己的部分,这种心理来源于从小到大“我”以为的父母的忽略,所以“我”也就表现的不在乎无所谓了,不争不抢,仿佛自己不是这个家里的儿子。这里可以看出,“我”是非常幼稚不成熟的。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本应该努力帮助父母走出阴影,却在父母承受丧子之痛时,选择了逃离,留下独自舔伤的父母。

  可是,和解之路谈何容易。曾经无数个被伤害的记忆,让人本能地选择抗拒。但是,记忆可能是不可靠的,人们在回忆过去时,通常带有当下的主观性,受到当前环境的影响。“我”可能也是在父母去世之后,记起那些回忆时,才慢慢体会到了父母深深的爱,可惜已经没有机会表达和弥补了,也只能感慨一句,人生总有一点来不及。

  #最后,附上不知道何时在豆瓣上下载的我超爱的电影片段(如有权限,请私信我,因为我当时也就是随手下载的,忘了出处)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杨万里(宋)

  《步履不停》读后感(七):步履不停

  人生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文章所述,或多或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发生。一些生活中琐碎的场景,本以为是最最平常不在乎的部分,却在失去后成为了无比珍贵、一次次咀嚼的回忆,如果在失去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可能会在当时做出不一样的反应吧。这一代几乎所有农村的孩子,都离开父母身边到大城市工作,或远或近,一年或三五次见面,或干脆一两次。绝大多数时间,过着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没有父母的痕迹。偶尔心血来潮,或受了挫折,会想起家乡还有牵挂着自己的父母,会迫不及待地打个电话,聊一两个小时,然后心里稍作慰藉,第二天又投入了自己那独立的生活,无从猜测同一时间父母在做什么,在想什么,在期待什么。这样的循环持续多久呢,三五年,七八年,十几年……有一天,我们终将失去那个总有人牵挂的地方,失去那些牵挂我们的人。那时家乡就真的只是一个地方、一片回忆了。

  希望能够汲取到作者的含义,在失去之前,在现实生活中多做一些事情。如果遗憾不可避免,那就尽量少吧。

  感谢!

  《步履不停》读后感(八):人生之路

  父母感情不合,吵架,彼此诘难,也过了一辈子。大哥十分出色,所以父母把大多的爱给了大哥,大哥也按照父母期望的样子,做了医生,承载了父母的期望和骄傲。却因为救一个溺水小孩而亡,这成了父母一生的悲伤和心痛不能释怀。相比之下,大姐和老三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偏爱,老三一直斤斤计较,并不以大哥为榜样反而任性胡闹妄为,让父母失望透顶之后逐渐忽视他。他却更加怨恨父母,长大之后也很少回家,不愿与父母相处,受够了偏待受够了他们仍旧念念不忘着大哥,死去大哥的房间仍旧保持完好,而活着的他的房间却被装满了杂物。他与父母疏离而冷漠,逃离这个家,不回来,不回来,一直不回来。 后来父亲突然去世,他没能够尽孝父亲就不在了,他开始逐渐想起来儿时的温情父亲的疼爱。 再后来母亲老年痴呆,忘记很多事情,忘记很多人,最后也记不起他了,他有次逗母亲说,你看我有蛀牙了,母亲又说起了嘱咐他去看牙的话,跟以前一样,经常让他去看牙齿,等到长蛀牙的时候就晚了。他也一直没去过,后来母亲病重,医生也放弃了,他却坚持给母亲上呼吸机,又延续一段时间母亲的生命,他却开始怀疑到底是为了母亲,还是为了让母亲最后看到他开始好好工作让母亲改变对他的印象,他开始思考如果父亲活着会怎么做,如果大哥还活着会怎么做,让不让母亲吸氧?却再也没有答案。 母亲也去世了之后,他想起来还没有再跟父亲一起去看棒球赛,也没有让母亲坐上自己的车去兜风,这些永远不能实现了。 他有了自己的女儿,开始学驾照,买车,母亲却再也不能坐他的车了。 有多少事情是我们再也不能挽回的时才开始悔改?有多少人一直不能理解父母的爱直到他们去世?有多少爱和回报还没开口却再也来不及? 千万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候才开始悔恨。 别让父母等太久,别让自己等太久。

  《步履不停》读后感(九):一次家庭聚会的“温柔叹息”

  是枝裕和,1962年出生的日本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作品风格细腻,擅长家庭题材,被誉为“小津安二郎的接班人”。其导演代表作有《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海街日记》《比海更深》等,其中《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比海更深》都有他本人撰写的同名原著小说。

  2008年出品的电影《步履不停》获奖无数,其原著小说最近引进内地出版了。小说讲的是“我”偕同妻儿在大哥的忌日返回父母家中团聚的事,24小时里面的点点滴滴:吃了三餐饭,扫了一次墓,去了一回海边。和“正常”的姐姐一家人相比,刚刚成家的“我”带回来的儿子其实是妻子和她前夫所生,已经十多岁了,因而这次团聚少不了一些异样的因子。妻子头一回见公婆,也很有有些局促不安。

  小说是这样开头的——

  “那是距今七年前的事了。当时的我刚满四十岁,虽然已经称不上年轻,但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也还没抵达折返点。至少,当时的我是这么想的。 那年春天我结了婚。在成为丈夫的同时,我也成了一个小学五年级男孩的父亲。”

  这次聚会的核心——“我”的大哥纯平,十五年前勇救落水少年牺牲,他的离去是父母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相比桀骜不驯、无所事事的“我”,有志继承父业(医生)的大哥一直是父母心头的小王子。如今“我”又失业了,不想在父母面前示弱,还得装出一副工作顺心的样子。姐姐同样不讨父母欢喜,以前是问题少女,毕业后好几年不工作,结婚后就当起了家庭主妇,育有一子一女;据说她想搬回来住,父母怕小孩子吵不大情愿,不过嘴上也没反对。因此,这次聚会,表面上大家和和气气(哪怕“我”和父母的言语中经常暗藏“腹黑”本质),实际各自心怀鬼胎。当然,姐姐的两个孩子,以及她那个一沾榻榻米就能睡着的丈夫除外。

  与小说故事相比,同名电影的剧情几乎原封不动,只是因为体裁不同,叙述视角有些变化。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视角,现在的“我”回顾七年前的那次团聚(倒叙里插叙了一些过往片段),有几处跳到故事之后的时间——讲到了后来父亲的去世,以及再后来母亲的去世——最后又回到当下。

  “失去了父亲和母亲之后,我就再也不是某个人的儿子了。取而代之——虽然这么说有点奇怪——我有了一个女儿。说实话这并没能消解我对父母抱有的种种悔恨,或是填满我心中的空虚,没有那么好的事。失去的终究还是失去了。”

  这其中的“种种悔恨”,更多的是父母年迈后“我”甚少回家,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小说中,“我”心底的感触,以及对他人的评述,随处可见。电影用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虽然不能直接描摹人物的心境,不能对其评头论足,但在场景、动作、语言乃至表情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几位主演(尤其是饰演男主角的阿部宽和饰演母亲的树木希林)的表演也都可圈可点。

  电影里有一处迥异于小说的地方值得一提。“我”小时候有一次陪母亲和车站接父亲,等了两个小时没有接到,返程时母亲突然哼唱起《蓝色灯光的横滨》……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她买回了那张唱片。小说里对父亲没被接到的原因只字不提,令人费解。电影里对《蓝色灯光的横滨》这张唱片的来由则是另一番说法——父亲在情人的房间里和情人听着歌跳着舞,母亲在窗外看到这一幕,同时记住了那首歌。电影里,这点陈年旧事由母亲之口讲出,一来反映出她的隐忍,二来恐怕也暗示了家庭生活、婚姻生活深潜秘密。

  那次回家团聚,母亲给“我”准备了“卡哇伊”的毛巾面料蓝色睡衣,我估摸着她是从哪个大卖场买来的,虽然心有不悦,但还是领了这份意。没多久,当“我”穿着这身睡衣出门看热闹的时候,父亲却讥讽道,“都四十岁的人了,别穿这个出来丢人现眼。”父母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所谓的“隔阂”,大概就是这样注定的吧。家人之间,并不是所有的误会都会得到谅解,并不是所有的郁结最终都能释怀。惟有,珍惜当下。

  (原载微信公众号“日常审美”)

  《步履不停》读后感(十):人生路上步履不停,为何总是慢一拍

  我现在写书评经常拿《锵锵三人行》和《奇葩说》这两个节目的观点作为论据(以前还有《罗辑思维》),比如窦文涛曾在某期节目里说自己现在很少逛书店了,基本都是通过网购买书,这样相对而言更加便利。然后刘少华说了下面这段话:

  “我的问题是什么呢?你看我假如我也上亚马逊,也上京东买书,我买过什么书,他老给我推荐类似的,这就是刚才说的,他让我跳不出我的舒适区,我得去知道新出了什么书,有可能打开我世界观的书,书店是一个特别好的空间。它摆这些新书,我就知道有这个东西。”(链接:http://t.cn/RaSpSz3)

  对此我深有同感。逛书店的目的不光是买书,更重要的是增长见识。拿我自己来说,我本身算是爱好阅读的一类人,“想读书单”也已经突破600本了,但是如果你问我明天打算看哪一本书,我还真的不一定答的出来。因为虽然我脑海中有一个大致的阅读方向,但是意外总会发生。比如今天逛书店,《奇想之年》是我铁定要看的,而这本《步履不停》却是意外的收获,同名电影本身很好看,豆瓣评分8.8,拿过好多奖,但是我没想到它会刚好在5月出新书,既然有缘被我遇见,那肯定是要一睹为快啦!如果不逛书店,哪来的缘分!

  言归正传。2008年有一部名为《步履不停》的电影拿奖拿到手软,它让我们领略到后小津安二郎时代日本家庭电影巅峰生活艺术的那份熟稔的美感,可以说是导演是枝裕和迄今为止最好的一部作品。表面上看这是一部从头到尾都在讲家庭琐碎日常的电影,但是内里却暗流涌动。而时隔将近10年之后,由导演亲撰的同名原著小说也于2017年5月出版发行(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小说用文字把画面重现在纸上,读起来,每一页都充满了电影的画面感。

  小说以次子横山良多的第一人称视角(“我”)回忆了普通家庭的“寻常一日”,身为自由画家的“我”带着妻儿在大哥忌日这一天回到家里,参加家庭聚会,他即将面对的是威严不擅于交流的父亲,对逝去长子念念不忘的母亲,欢笑活泼的姐姐一家人。交叠着写作之时父母均已逝去的点滴感触,那平淡琐碎的“寻常一日”慢慢地融化在了一个个无声的叹息之中:当时纠结的是否真的重要,当时较劲的又有何必要?在意过的某句话、某个眼神还记得那样清楚,可时间却(带着当事人)一刻不停地飞走了——想想,真令人黯然、沉默又有点想笑。

  或许也正因如此,人们常常说要珍惜,“珍惜当下的人和物,别等到逝去了再追悔莫及,再追也不赶趟了”,这话细想十分逗乐,如果当时那份情谊抵得过情绪,谁可能平白无故地不珍惜,而若是误解和执念在一刹那险胜,又怎能因为一句“珍惜”便随意化解?

  珍惜有时是高过人性的克制与理智,有时却不过是马后炮的自我警醒。回忆像棱镜,一道往事之光通过,被分得五彩斑斓,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两种颜色,明媚的、晦暗的、不安的、不满的、好的坏的……显色的介质是我们的心,“当时只道是寻常”,无论过后如何感叹,若将自己重置于当年,或许道出的也还是“寻常”——很多时候,人不经过就无法切实地懂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就像书中的“我”在回忆时强调说那句机灵话的人是“我”不是哥哥,他面对父亲的茫然,腾起的泄气和委屈隔着纸张仍挥之不散。可要我说,这“不懂事”的瞬间并不混账,不曾珍惜或珍惜也留不住的时光也无所谓悔恨:谁没有伤害过别人,没有被“伤害过”?别扭与说开总是结伴而来,哪个也不比另一个更丑陋,相反,有时这些不懂事的暗涌还来得更可爱、更有意义一些。

  那意义就藏在时光之中。正如《步履不停》中的每个人在这场回忆当中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小脾气、小纠结和小盘算,甚至可以说除了新过门的妻子,其余各个都一身毛病(连妻子最后也爆发了),拿常用的话来讲就是“不讨喜”的,而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我们最容易看到哪些人的毛病、最受不了哪些人的毛病?身边人,亲人。看得太清、离得太近,水滴石穿,稀碎小事天长日久就成了梗在心头的大问题——明知结果却还是要说,明知因由却还是在乎,越亲近越了解便越无法包容,逃开吧、负气吧、计较吧……这便是谁也甩不开的人性啊。“我”是这样,其他家庭成员也是这样。但即便如此,人们沉在心底的情感却并未因此消弭,只是有时潜得太深、暂时看不太清:从这角度来看,“珍惜”二字似乎就变得太轻太傻太见外了。

  或许有人会说“子欲养而亲不待”啊,感情不外露也不是好事,大家都好好相待、坦诚示爱不行吗。可话又说回来,大家明明都懂珍惜的道理,为什么那么多人还会犯“当时当地感情不外露”的毛病呢?或许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性格各异的,就是无法完全相互理解的,就是会在理解之后仍为了某种情绪而假装、犯浑、产生误会和矛盾的,是书中这份脆弱、孤独、胆怯的欲言又止使我们产生了共鸣,否则这场“回忆”就真成了家庭个案、不会如此引人飙泪了。

  良多一家三人留宿一夜,次日二老在路边相送,紧张的关系得到了缓解,所有事情似乎朝向坚定美好的未来走去。《步履不停》没有引出幡然醒悟的痛心疾首,当良多在墓碑前重复着母亲的浇水举动,他是否相信返家的那一天也是他人生的缩影?归途上的良多和母亲都想起了那个相扑手的名字,也只能叹句答案来得不是时候。人生一直快他一步,而他总是慢上一拍——来不及和父母沟通,说出答案。他没能让一切变得更加美好,哪怕是暂时的。由传统孝道和家庭观念所引发的冲突,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重复上演,试问每个人如何才能不留遗憾地走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